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合集下载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

主干知识梳理
本 节 目 录
核心要点突破
命题视角探究
主干知识梳理
英 国 君 主 立 宪 制 的 确 立
——自主探索
背景:从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掌握
历程:从法律、机构、规则等方面掌握
核心要点突破一:对“光荣革命”的认 时间 识 领导阶级 斗争 结果 阶段
或领导人
方式
资产阶 级和新 暴力 共和国时期 1649-1660 贵族 革命 (按资 资产阶级和新贵 王朝复辟时期 1660-1688 本主义 族利益受威胁 生产方 式经营 复辟王朝 宫廷 的贵族) 政变 “光荣革命” 统治结束 1688
——十七大报告
命题规律探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高考在本课涉及的考查方式、内容、规律等—— 创设新情景 以考查主干知识为主 与经济思想史相结合 在设问上增加难度 注意阶段特征 把握历史整体发展脉络
【真题印证】
1.(2014· 山东文综· 39)(22分)奴隶贸易对英国和世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十分 重要的影响。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史实 1501年,第一批非洲奴隶运抵西印度群岛。 1562~1563年,英国人约翰•霍金斯第一次贩奴至美洲。 1631年,英国在西非建立了第一个贩奴堡垒,英国政府贩奴活动正式开始。 1670~1776年,英国贩卖到美洲大陆的奴隶总数超过其他国家贩奴数量的总和 。 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法案》。 1833年,英帝国废除了奴隶制。 ——据杨瑛《英国奴隶贸易的兴衰》等
【本课小结】
一条主线: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 、发展、完善 两个趋势: 国王权力逐渐削弱,议会权力不断增强 三个转移: 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 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 民主权利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优秀版)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优秀版)
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
确立与发展
第1课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基础导学
知识梳理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背景:1640~1688年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专
制王权,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 议会 中的统治地位 确立。
(1)1640年,反对斯图亚特王朝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 爆发,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反对以国王为首的封 建势力,经过两次内战,于1649年,将国王 查理 一世 送上断头台。 (2)克伦威尔利用掌握的军事实权,实行独裁统治, 于1653年就任“护国主”。后来由于“护国主”政 府缺乏强有力的统治,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3)由于复辟王朝的统治直接威胁了资产阶级和新贵 族的利益,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控制的 议会发动了“光荣革命”,议会邀请荷兰执政威廉 继承英国王位,结束了复辟王朝的统治。
3.影响:议会通过一系列法案,将实际权力逐渐转 移到议会手中,确立了 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司法 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问题思考 2.“光荣革命”前后国王和议会的地位和权力有何
变化? 提示 (1)革命前,国王掌握国家大权,实行专制 统治,认为议会的权力来自国王。 (2)革命后,国王受到议会和法律的限制,国王日 益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不支配国家政权, 议会是权力的核心,处于主导地位。
(3)影响: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完善,使英国成为典 型的资产阶级议会君主制国家。 问题思考 3.责任内阁制的含义及形成的意义是什么?
提示 (1)含义:所谓责任内阁制即内阁必须集体 向议会下院负责,这是议会主权原则的体现。具 体包括:内阁必须由下院多数党组成,下院多数 党领袖通常就是首相,内阁成员必须是下院议员。 (2)意义: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使立法机构得以控 制行政,有效调节了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其 形成维护了君主立宪制。

英国代议制度的确立和完善

英国代议制度的确立和完善
刚才起身质问的人一时语塞,做不得声,叫“好”声再次 沸腾。
• 这时财政大臣沃波尔慢吞吞却又坚定地走上台,用清 晰地语音说道:“谢谢各位信任。我也有个提议”他 环视一下大厅,见大家都再静静地听他说“大家和我 一样都热爱着这个国家,希望用最合适的方式来行使 权力,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在保证政权稳定的基础上 团结人民、发展经济”他停下来顿了顿,看见议员们 大都微微点头,于是他继续说道:“那么,我们是不 是该首先团结起来呢?把争论限制在我们内部,对外, 我们则用一个声音说话,这样才能在和议会讨论中表 现出我们的决心!”
三、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8世纪中叶)
场景再现:内阁正在争吵着什么,一片闹闹嚷嚷。 甲:“那该谁呢?”
乙:“总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 丙:“谁让国王不懂英语呢!他不参加更好!”
突然,有人大声提议“就让沃波尔来主持大局吧!
”“好!”“好!” 在一片叫好声落下后,有人站起来质问“凭什么呢?
”(甲乔)治“一第世一、他既有智慧,又有勇气,况且又沃是波财尔政大 臣” (乙)“第二,他是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我们的提案由他 提交议会讨论时就更容易获得通过” (丁)“第三、总得有人领头吧,要不你提议一个更恰当 的人选?”
英国议会选举规则的演进
1832年的议会改革 19世纪后半期的两次议会改革
(成年男子获得普选权) 20世纪初一个里程碑的出现 (非贵族的议员在下院首次超过半数) 1918,《人民代表法》通过 (一部分妇女首次获得普选权) 1928,21岁女子获选举权 1969,18岁男女均获选举权
•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 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 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 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 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 国在政治上

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与完善

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与完善
英国女王、首相、内阁、政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英王是国家的象征,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B.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 C.19世纪英国形成自由党和保守党轮流执政的局面 D.首相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
小结: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议会“第三院” 1832年议会改革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 光荣革命
尊再次获胜 结果: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英国君主立宪 政体运作图
国王


统英 而国 不治议,君主 会立 掌宪 握制 立法行、的特 政点
大 权。
提出内阁名单
首相
内阁
(政府首脑)国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王(政府)
解 散 议 会 重 新 选

议会
府 集
(下院)




不信任案
选民
不信任案
“它是一场没有流血的戏剧,不具有革命性质, 麦考来的《英国史》称它是”理想的、合法的、
的武1、装国部队王是““统皇而家不部治队””…,…是为虚君; 材人料变2、二 成权: 男英 人力国 和中某 使心议一在员个议说男会:人“变,议成内会女阁除人掌了 之握不 外行能 ,政使 能一 够个 做女 一
切事权情并”对议会负责;
材料三 首相的职权虽然大部分没有法律正式规定,
但根3、据权惯例力拥制有衡非常广泛的权力,主要有:任命内
7.1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白金汉宫
威斯敏斯特宫
唐宁街10号
本课线索:
一条主线: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发展、完善过程
两个趋势:
国王权力逐渐削弱 议会权力不断增强
立法权由国王到议会
三个转移: 行政权由国王到内阁

历史-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历史-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如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首相和阁员必须总 辞职向议会谢罪;或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 新举行议会大选,由新议会决定内阁去留。
二、完善民主:小密室的演变
选出下院 选出多数党 选出领袖
(权力中心)

(政府) 内
会 首
共进退
阁 国 王
相 (政府首脑)
形式负责
形式任命
(国家元首)
《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
Act of Settlement(1701)
• 威廉三世死后,王位应传给詹姆斯二世的第二 个女儿安妮。如果安妮没有直接的继承人,在 她死后,王位应传给斯图亚特王朝的远亲、德 国汉诺威选帝侯。 王位继承权 • 以后法官的任免权不再属于国王而属于议会; 以后凡议会谴责、定罪的人,国王都不能任意 赦免。 司法权 《王位继承法》进一步限制了国王的什么权力?
二、确立民主:限制王权的法案
Bill of Rights (1689) • 议会议员之选举应该是自由的。 选举权 • 议会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 应……受到弹劾或询问。 言论权 • 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 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
集会权
《权利法案》保证了议会的哪些权力?
二、确立民主:限制王权的法案
①权力由国王转到议会。 ②确立了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议会主权 法律至上
三、完善民主:小密室的演变
乔治一世 ——不懂英语的国王
小密室——内阁
沃波尔——首 任首相(1721)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内阁出现的时间: 威廉三世
地位: 最高行政机关
2、汉诺威王朝-乔治一世 惯例一: 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 3、1721年,沃波尔任首相 内阁掌握行政权;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的 惯例二: 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 监督控制权;国王统而不治,君主立宪制 内阁和议会相互制约的关系 惯例三: 最终形成。 4、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最终形成

第一课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第一课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 未按法律,不得拘捕臣民
《王位继承法》
未英国王位不能传给天主教徒
直接依附国王的人,不能担任下院的议会
未以后法官的任免权不再属于国王而属于议会
限制了国王王位继承和官吏任免权
1、《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哪些权利? 2、《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国家权力 的中心发生了什么变化? 政治权力的核心从英王逐渐向议会转移 3、《权利法案》确立了什么原则,最大意义 为何? 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 王权原则,英国走上君主立宪道路。
英国国家大权掌握在谁手中?
无实权 国家元首
最高 决策者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英国新任首相卡梅伦
同样是女王,两位伊丽莎白女士她们在英国政治中 扮演的角色有何不同?
都铎王朝 伊丽莎白一世 Elizabeth Ⅰ (1533~1603)
温莎王朝 伊丽莎白二世 Elizabeth II (1926~ )
那么英国的实权君主是如何成为 “虚君”的呢?
7. 1721年,沃尔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位 首相,他( )
A.取代了前英王的全部权力 B.不需要国王的任命 C.虽对议会负责,但可以解散议会 D.集国家元首和行政首脑于一身
8.历史学家在评论1832年英国议会选举
制度改革时说:“英国比欧洲任何国家 也许更接近于革命。”这是因为( )
A.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席位 B.工人阶级和下层群众获得了选举权 C.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D.避免了社会动荡,保持了政局长期 稳定
中国的内阁:为加强君权,专制 英国的内阁:为限制君权,民主
尽管称呼一致,但阶级本质不一样。明朝是封 建王朝,内阁既无法定的权利与职责,也不可 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是专制王权的辅政机构, 是封建性的。而英国内阁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的产物,内阁拥有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而不 对国王负责。两者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_1-课件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_1-课件
内容分解:1、《权利法案》出台的背景、 目的、内容、作用。 2、英国内阁制形成的过程,英
国人为什么称内阁为议会中的“第三院”? 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思考
代议制的含义?

代议制政体是一种典型的资产阶级政治
统治形式(政体)。在这种统治形式中,掌握
政权的统治阶级组织本阶级成员甚至全体居
民选出他们所信任的一些人作为代表,组成
中,工人阶级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改革 后,直接利益获得者是谁?并谈谈你的 看法。
总的来说:对象:不断扩大。财产资格:不断 降低。地区:不断扩大。年龄:不断降低
(4).强化:内阁权力膨胀
思考:
1、英国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你认为: A 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
赞同。集体负责,共同进退。 B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布莱尔会不会为此而 撤兵?为什么?
司法权独立于王权。
(2).发展: 责任内阁制形成
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阅读 “小密室的演变” 的内容,共同解决下面问题:
英国内阁怎样来的? 内阁制又怎样形成的? 内阁的职责是什么? 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谁?
内阁跟国王的关系如何的? 跟议会的关系又如何的?
内阁掌握实权,国王统而不治;国王形式任命内阁,但内阁不对国王负责, 只是形式上向国王汇报。内阁由议会选举产生,对内阁负责;议会对内阁 进行监督;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可以解散议会。
1.背景
资产阶级革命和光荣革命 (见第二教材)
思考: 有人认为威廉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最幸运的一个 国王,试想资产阶级为什么会选择他为国王?他和查理
二世有何不同?
1、有王位继承权——詹姆斯二世的女婿 2、减轻精神压力——信奉新教,避免天主教复活 3、便于控制——客人 4、阶级利益: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掌握国家大权

组织内阁 内阁与首相 共进退
内阁
首相
②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探究:卡梅伦要上台组阁 ①
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国王
统而不治
议会 国家权力中心
首相 内阁 探究:当议会与首相发生意 见分歧时,会有什么样的结 果? 议会
解散议会
据新华社伦敦电 :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英伦三岛早已是 深陷泥潭。英国财政大臣达林2008年10月8日上午宣布了 一揽子银行救助计划,英国政府将向英国各大商业银行注 入高达500亿英镑 (870亿美元)的资金,并以得到这些银 行的股份作为回报。《泰晤士报》评论说,此次政府的救 市行动将是“二战后英国经济最大的国有化举措”。 你认为: ◆ 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成还是反对?为什么? 赞同。集体负责,共同进退。 ◆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布朗首相会不会为此改 变策略,为什么? 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 ◆ 如果议会中大多数都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 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 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探究: 内阁与议会的权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内阁权力膨胀、议会权力削弱。
探究:根据国王、议会与内阁之 间的关系,回答:英国资产阶级 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什么?
1.国王:“统而不治”,只是国家象征; 2.议会:国家权力中心; 3.内阁:掌握行政权,受议会监督,对议会负责。
你知道吗?
当今除英国外,哪些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
英国女王伊 丹麦女王玛 荷兰女王贝 挪威国王哈 丽莎白二世 格丽特二世 娅特丽克丝 拉尔五世
西班牙国 王卡洛斯 一世
目前世界上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一般认为有: 欧洲:英国、挪威、瑞典、丹麦、荷兰、卢森堡、西班牙 亚洲:日本、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尼泊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一、教材分析:英国资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政治革命的胜利,仅仅迈出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第一步。

因此在英国“光荣革命”后,想要确保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就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完善资本主义制度。

本课就是从这一角度出发,来叙述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级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的过程。

本课在知识结构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经过和英国在19世纪中后期民主政治的发展及所呈现的新特点。

其中,前者通过《权利法案》的颁布、责任内阁制的确立和完善等几部分的描述来展现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本课的核心。

二、学情分析存在优势:(1)学习资源,有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方面的探究资料丰富易得(网络视频。

电视节目,历史书籍等)(2)学习基础:学生在经过了初中历史课的学习,已经基本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内容,影响等。

学生已经初步感知了19世纪英国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为探索本课奠定了良好的知识背景存在不足:(1)学生在理解能力,学习态度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2)本课题内容理论性比较强,政治名词比较多,艰涩而难以理解,学生的兴趣难以调动。

解决对策:充分利用学生的优势资源,发挥他们的学习主体性,将相对简单和学生们已经学过的知识让学生们自己完成或是在自己的提示下完成,充分调动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对一些理解性较强的问题用史料作为辅助的理解,逐层次,由浅入深的递进式分析。

三、教学目标:【内容标准】:了解权利法案的制定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知识与能力】:查阅《权利法案》及《王位继承法》等文献,通过文献内容归纳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征,结合今天英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去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加深对“君主立宪制”理解和掌握。

了解责任内阁制形成和完善的过程;了解不同历史时期议会和内阁权力的消长情况及其原因;了解英国议会改革和选举程序的制定,从而加深学生对英国民主政治的认识;培养搜集史料、处理史料、运用史料来辅助认识、学习历史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运用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方法,以今天英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为切入点,去寻找其历史的渊源,从而加深学习历史的现实性、对历史认识的深刻性。

实现在知识的迁移中对英国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以及选举程序等相对抽象的政治概念有一个灵活的把握。

让学生在学习运用比较法和实践模拟法。

可以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国王和国会之间的关系与1688年后以及今天的英国国王、国会和内阁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和模拟,在比较和活动的参与中加深对英国代议制度的整体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及其代议制度的确立是人权对抗神权和王权的一次重大胜利,在世界民主化的进程中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和示范意义;君主立宪制较封建君主专制有着本质的不同,是民主政治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在1832年议会改革中,工人阶级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改革后,工人、贫民仍被排挤在政治权力之外。

通过学习,让学生辩证地认识资产阶级的阶级性和历史局限性。

四、重点:通过对英国《权利法案》和责任内阁制的学习,掌握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理解英国式代议制度的特点,全面认识英国君主立宪制。

五、难点:结合具体的历史实例去逐步理解君主立宪、责任内阁以及政治体制、民主政治等大量相对抽象的政治术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为抽象的政治制度寻找一个历史的点——即一个宏观的历史定位,从而加深对英国民主政治的认识。

六、知识结构:教学过程:【导入】:采用的是时事导入。

引入威廉王子大婚。

2011年4月29日生子。

2013年7月22日【讲述新课】:讲述:这个世纪婚礼的庆典受到了英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广泛关注,20亿人通过电视见证婚礼,还有一些英国人提前几个小时到婚礼经过的地点排几个小时的队,这就不禁让我们对王子及王室产好奇,他们是怎么沿袭下来的,究竟他们在英国是怎样的一种地位,使得他们的婚礼受到如此广泛的关注。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会回答这些问题。

代议制的定义(教师分析讲述):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间接参与议政行使民主权力的政治制度和组织形式。

通常以议会(国会)作为代议机关。

说简单一点就是公民通过代表行使民主权力的间接民主制度。

过渡:现今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就是代议制的一种。

君主立宪制的内涵:保留了君主,却不赋予君主权力的政治体制。

材料: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时期的宪法权威白芝浩特用这样一句话描述了女王的权力和地位:上下两院(也就是议会)如果做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

讲述:在人类历史上,每一个新制度战胜旧制度必然要经历漫长的曲折和反复过程,英国是世界上最早确立资产阶级政权的国家,它是在一个怎样的背景下建立资产级政权的呢?(一)“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光荣革命后信奉新教的威廉三世即位为国王,按照资产阶级的意志来统治英国。

由此可见英国资产阶级在光荣革命后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实现了革命最初的既定目标,确保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既得利益,因此是一场胜利的革命。

同时应当看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保留了国王,大大削弱了王权,这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妥协的产物,是与当时英国国情以及革命领导力量的构成相适应的,是切合实际和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

过渡:光荣革命之后英国资产阶级夺取政权的革命取得胜利,国王由议会决定的但是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依然有很大的权力,因此在英国光荣革命后,议会必须采取措施限制国王的权力以避免其专政乃至复辟。

(二)限制王权的法案:《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的颁布——君主立宪制的形成提问:同学们,要是你们是资产阶级或新贵族的一员,你们会用什么方式才能限制王权,保障自己的权力和利益?用这样的一个问题引入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通过接力式的回答逐条分析限制了国王哪些权力。

材料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

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材料2: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

材料3:有人说英国的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革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 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

材料1中这几条法律条款限制了国王哪些方面的权力?(立法权、征税权、司法权、军事权)材料2中这几条法律条款保证了议会哪些权力?(选举权、言论自由权、集会权)为什么说“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 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革命之前,国王相信“君权神受”,王在法律和议会之上,议会的权力来源于国王;革命之后,国王权力来源于议会,王在法律和议会之下。

两者的权力和地位发生了质的变化。

)1701年,议会又通过了《王位继承法》对王权做了进一步的限制,如王位继承权、任命法官的权力。

资产阶级议会颁布这两部法律的目的是什么?(限制国王权力,扩大议会的权力,保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通过这两个法律,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独立于王权的原则。

英国保留的国王不是封建专制国王,而是“立宪”君主。

限制国王这些权力体现了资产阶级的的意志,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可以说这种政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英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小结:从以上资料可以得出君主立宪制有什么特点呢?(特点一:君主权力受法律限制;议会是权力的中心,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过渡:这是三百年前的英国君主立宪制,这个时候的立宪制与今天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有一定的差别,这三百年是不断完善的过程。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完善和发展过程。

(三)、“小密室”的演变——内阁制的形成提问:责任内阁制是怎样形成和完善的?国王:乔治一世时期,因为不懂英语,不参加内阁会议,由下院多数党首领主持会议。

于是国王掌握内阁的权力丧失,也就失去了行政权。

内阁:内阁是由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后,在国王的任命下组建的,1721年,下院多党领袖沃波尔当选为第一任内阁首相,开创了由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

内阁对议会负责,定期向议会汇报工作。

若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就要辞职,向议会谢罪,或者解散下院重新选出下院,再由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这就形成了内阁向议会负责的责任内阁制。

议会:国家的权力中心在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

)小结:从这部分材料我们可以得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第二个特点是什么?(特点二:国王统而不治,内阁对议会负责。

)过渡:英国就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但是一种政治制度并不是确立了就终结了,也不是说英国的民主政治走到了终点,每种政治制度都有生命的,只有不断完善完善,顺应现实的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才有可能长远。

(四)、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这一指目关于看看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完善是让学生自主学习。

提问:归纳1832年后的选举制度有了什么变化?让学生分组讨论完成。

(选取分配的议席改变了,取消和减少衰败选区的议会代表席位,们的席位转给新兴的工业城市;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

继而分析这个变化的政治影响,由于新兴的工业城市有了选举资格,再加上选民财产资格的降低都使得资产阶级享有广泛的民主。

这是英国君主立宪制完善的一个表现但是工人和贫民的政治权利仍然受到种种限制。

这又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局限。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指导学生既要肯定君主立宪制的逐渐完善但是又要看到缺陷,是需要继续完善过渡:时间不会停止,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完善过程也还在继续。

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呢?(五)、英国议会中的“第三院”同学们通过看书总结19世纪末英国代议制下内阁与议会的发展趋向。

(“内阁几乎垄断了全部的立法提案权,内阁还逐渐掌控了议会的财政权,议会对内阁的监督权也变弱了。

这就是“内阁专横”的政治格局。

)【巩固新课】讲述:我们再回到课文标题,来了解代议制。

你们认为代议制的“代”是什么意思?(代替、代表)104页知识链接,从概念上来看:代议制是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利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

代议制突出的是“间接”参政议政、是“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因此它是一种间接的民主,与雅典的民主政治不同,雅典的民主是直接的民主。

英国的代议制是什么?英国的代议机构是什么?(英国代议制是君主立宪制。

代以机构是议会。

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机构是国家的立法机关,独立形式立法权。

英国的立法机关是议会,议会的议员由公民选举产生来间接行使参政议政的权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