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真气运行法部分常见疑问
真气运行法治病机理31问(转)

真气运行法治病机理31问(转)1.真气运行五步功法对哪些疾病有效?真气运行五步功法是根据自然生理的需要,用特定的方法,集中意念,调整呼吸,培养真气,贯通经络,燮理阴阳,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增强大脑皮层保护性抑制力量,调动人体生命固有的抗病本能的一种有效方法。
《内经》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说明无论什么疾病,都是正邪斗争的具体体现。
如果人体真气虚衰,不足以抵御外邪,邪气就会趁虚而人,由此而变生百病。
同时,由于真气亏虚而又不能补充,本身就会导致机体脏腑经络机能的紊乱,阴阳偏盛偏衰,失去正常的平衡,也会产生许多疾病。
如果真气旺盛,邪气就不会侵人,机体生理功能就旺盛,疾病也就不会发生。
从这个意义上讲,真气运行五步功法对治愈各种慢性疑难顽疾效果明显,对急性疾病的恢复亦有疗效,而且侧重治本,没有任何副作用。
2.真气运行五步功法治疗疾病,要不要再配合药物治疗?锻炼真气运行五步功法本身就是在治病,因此,最好不要再用药物。
如非用不可,在练功初期可少用一些,逐渐停用。
如是急性病,则应该视病情而定,该用药还得用药。
3.患有顽固性头痛,以前长期针灸治疗,练功期间可否继续针灸?如果现在还头痛,说明真气尚未到达头部,气到头部的速度要比别人慢一些。
如果针灸有效,能控制头痛,可以继续治疗。
针灸实际上也是一种导引经气的方法,和练功并不矛盾。
如果是通督时感到头痛,则不要轻易去扎针。
4.练功能不能治愈疤痕、疙瘩?有治好此类疾病的先例。
有人做了手术肠粘连了,刀痕也较大,经过练功将肠粘连剥离。
真气通过疤痕部位时,会有刺痛、发痒的感觉,一旦通过就好了,连痕迹也没有了。
有人身上长了疙瘩,练了十几天功,疙瘩小了一半,通督后,疙瘩全消失了。
也有人手上长了一些刺痕,挖掉又长出,怎么也断不了根。
后来通过练功,手上的痕子都掉了。
5.真气运行五步功法对过敏性鼻炎疗效如何?据观察,过敏性鼻炎患者经练功,会改变过敏反应,效果不错。
真气运行法练功指导200问。

真气运行法练功指导200问。
第六节第四步功72.何谓“通督勿忘复勿助”?第四步功的关键的勿忘勿助,顺其自然。
通督用不着自己操心,只要丹田真气充实有力量,它自己就会通过的。
所谓“勿忘”,就是真气在上行的时候,意识随着上行的力量,不要忘了它;所谓“勿助”,就是真气行到某处停下来,也不要意识向上导引。
要意随气动,千万不能以意领气。
73.练第四步功几天,呼气时感到心窝部好像老堵着一个东西,气流不到丹田,这是什么缘故?练功过程的情况千变万化,难以尽述。
要坚持一个原则,就是按步就班,循序渐进,不可以越前或滞后。
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第二步功练得不太扎实。
第二步功要求将心窝部集中的真气,在呼气时渐渐趋人丹田。
如第二步功练得不够,就应再练,然后练第三步、第四步就容易了。
如果真气已到了丹田,就不要老是想着心窝部,心窝部就不会感到闷堵了。
74.在通关时,每次练功时间是否可以延长一些?通督是争分夺秒的,如果多练一点时间,效果自然会好。
有时练功感觉特别好,假若突然停下来是十分可惜的,要坚持多坐一会,任其发挥,当然这也要区别对待,有人坐着感到疲劳,那就不能勉强。
75.气停在脊柱某个地方上不去怎么办?真气停在某处,说明丹田真气还不充足,还达不到通督的力量,应继续守丹田练功,培养丹田的力量。
如果硬往上导引,非但无益,反而有害。
自学练功者,遇到这个情况,千万不要找人“帮忙”,那样是于事无补的。
只有靠自己守丹田练功,才是唯一的办法。
76.练第四步功,感觉一吸气好象气到了丹田,呼气时觉热流从背部到脑海眼眉当中,要不要紧?吸气时真气是到不了丹田的。
这是注意了吸气的反应。
有意识的吸气,气从冲脉上头,会很不舒服的。
一定要纠正。
把气从前面引下来,只注意呼气,吸气任其自然,严格按这个方法去练就可以纠正过来。
77.在通督时,吸气真气到脑海,呼气真气下丹田,这样做对不对?这样做是不对的。
书上讲呼气真气下趋丹田,吸气真气上达脑海是通督后的自然现象,而不是要求人为地那样去做。
真气运行法五步静功辅导讲义

真气运行法五步静功辅导真气运行法以简便易懂、收效卓著而为练功者所称颂,为气功爱好者、病患者所欢迎.学练真法,只要按照书中的要领,认真锻炼,是很容易成功的.自学练功者开始练功时,一定要把书中的有关实践内容反复阅读学习,仔细琢磨体会,暂时不要把论述功理部分的内容深加细究,以免给练功带来过多的思虑,带来杂念.开始只要老老实实,依"法"行事就是.第一节真法一步功辅导1、呼气注意心窝部:心窝部的位置,即心口部,也就是胸骨剑实(护心骨)下正中凹陷处,实际上就是胃的位置所在.这是一个部位,而不是指某一点.2、注意:就是意念想着,也就是意守.3、呼气:真法用鼻呼鼻吸的自然呼吸法.自然呼吸也就是不人为地控制呼吸节律,顺其自然.关键是在呼气时意念想到心窝这个地方,吸气就不管了,即不是呼气、吸气都一定要注意心窝部.4、练气功、练真法开始时往往杂念都较多,未能静下来,因此呼气时也就不那么容易守得住心窝部,不容易次次呼气都有注意及到心窝部.可以采用数息法来帮助,即每呼气一次,数一个数,从一数到十,回头再从一开始数.这样比较容易到心窝部去,这也是诱导入静的一个办法.5、强调注意呼气,有的人反而感到呼吸不自然了,甚至感到憋气.这是因为他不仅是注意呼气,而且是有意识地延长呼气,不是该吸气就顺其自然地吸气.有意识地延长呼气或延长吸气,都可以造成憋气的感觉,这也是应该提醒注意避免的.真正理解做到顺其自然呼吸了,就绝不会有憋气的现象.6、第一步功练成的标志是心窝部有温热感,或有饱满感,重压感,就可以转入练第二步功.有的胃病或体质虚寒型的人不容易得温热感,一步功可多练一段时间,但只要有饱满感或重压感,也是得气的征象,也可以转入第二步的锻炼.第二节真法二步功辅导第二步是意息相随丹田趋,有以下几点应该掌握的:1、意息相随的意思:意指意念,息既指呼吸(还是指呼气),又指真息(也即真气的温热感),相依相随.2、丹田趋:就是呼气时意念心窝部的温热感一步一步向丹田下.因为真气在体内运行的规律是呼气时真气向下向外运行,吸气时真气向上向内运动的.这一步的目的就是将心窝部集聚的真气沿中线任脉下达丹田,以打通任脉.3、这一步功最常见的反应是肠鸣矢气,这是真气加强了肠道的功能,正气排驱肠道浊气的正常现象,应顺其自然,无须控制,到一定时候自然消失.在这一阶段有的肠炎患者大便泻出浓血秽物,不必惊慌,也不一定要服药治疗,肠道秽浊泄尽自然痊愈.4、腹部有过手术的患者,因为有疤痕,阻滞了经络之气,真气不易下去,有时还会出现手术疤痕剌痛,这是真气疏通经络的反应,气趋丹田也许会慢一些.加强练功,多练一些时间就是了.有的人有气往上涌的感觉,也是下焦气不畅,或是注意了吸气的缘故,应注意呼气,使气机往下去;三焦气机通畅了真气也就容易下沉丹田.第三节真法三步功辅导经过第一二两步的练习,已经有了初步的实践体验。
真气运行法练功指导200问(二)

真气运行法练功指导200问(二)80.练第四步功一段时间只感到头部发痒、出汗,丹田也不热了,是不是通关了?通关的情景因人而异,有的玉枕有“轰”的一声,有的像放炮一样,也有的如同蚁爬或感到一条线慢慢通过。
这只是力量大小的差异,只要有感觉,就是通关了。
通关后气流沿任督二脉运行,丹田的感觉就不明显了,头部微微出汗、发痒属正常现象,但不要追求,勿使大汗淋漓。
8I.下丹田跳动很厉害,是不是正常现象?下丹田跳动,是丹田真气充实的反应,是好现象。
82.气从两侧上头,面部也有麻木感,算不算通关?通关的标志是真气必须通过玉枕关,即真气从脊柱上行通过风府穴人脑。
面部有麻木感属“三阳荣于面”,手三阳经、足三阳经哪一经上头都有触动现象,但这不能说是通关了。
83.练功感觉气流从后背上来,上至夹脊、大椎处时浑身很难受,好象背了很重的东西,呼吸急促,全身发抖,之后气像电流一样,从头顶过去,全身顿感轻松,是否通关?这是通督的反应。
通督后就会感到舒畅轻松了。
84.练功有热流从尾间上冲,过夹脊,到玉枕处,只听有象小水泡破裂的声音,口唇发麻,舌尖跳动,算不算通关?这种情况就是通关的反应。
85:.练功感觉真气已达大椎和玉枕之间,心窝部很轻松,头顶没感觉,两眼发酸,有睁不开的感觉,是不是通关了?这种现象不能说是通督,但距通督已经很近了。
继续练功观察,如感觉气流通过了玉枕关,那就是通督无疑。
86.通关后练功,总觉得印堂穴好象有一种力量吸着,并有小虫爬的感觉,百会穴有气流微微往上冲,两手足也感有虫爬,涌泉穴象有一个泉眼,似觉泉水往上,从小腿、大腿、腹部、胸部和两手直至手背如甘露浇灌,舒适无比,这是否说明某条经络通了?通关后在练功过程中感觉到涌泉穴有股泉水,逐渐沿着两条腿到腹胸一直到头顶,这是足少阴肾经的路线。
气从下而上,是因为足少阴经是上行的,由足走胸腹。
这些都是通大周天过程中的一种感觉,很正常。
87.小周天还没有通,手足心都有气感,是否通了大周夭?这种情况并非是通大周天,而是通任脉的反应。
我练《真气运行法》五步体会,跟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对初学者和还没通督的功友有所帮助

我练《真⽓运⾏法》五步体会,跟⼤家分享⼀下。
希望对初学者和还没通督的功友有所帮助本帖最后由⾏者路在脚下于 2012-3-31 13编辑第⼀步:问题:我刚刚练第⼀步功时,⽓感、热感时有时⽆。
很久之后还这样。
后来我找到了原因:“因为呼⽓时总是强迫⾃⼰不出声⾳,对呼吸造成了压抑,使呼吸不顺畅造成的。
”我改进了⽅法:1、呼⽓时适当(稍微)加重了呼⽓的⼒度,也不去管是否会出声了。
⽓感明显后,呼吸声还是⼩⼀点⽐较好。
⾃然呼吸是最好的呼吸⽅式。
刻意的⽅法只能暂时借⽤⼀下,常⽤的话会有副作⽤的。
督脉通畅后是⽆声的。
随着功夫的进步,呼吸声⾃然越来越⼩。
2、练功前适当做些运动热热⾝(对好静的功友们尤其管⽤)。
效果:⼏乎每次练功,⽓感、热感都⾮常明显。
其它容易出现的问题:憋⽓感。
这是刻意延长呼⽓时间造成的。
呼吸应以⾃然为总原则。
第⼆步:问题:第⼆步本⾝并不难,它的难点其实体现在第三步上。
具体说是对第三步的提前追求。
我在练第⼀步时,就感觉真⽓注⼊⼼窝部后没有停留,直奔丹⽥⽽去。
丹⽥时响时不响,⽓感时有时⽆。
当时我就认为我第⼆步练成了。
开始练第三步意守丹⽥了。
等练了⼏天后发现⼼窝堵、胀,⽓串两肋,⼗分难受。
原因:当时第⼆步根本没练成。
通过⼼窝注⼊丹⽥的只是我真⽓的⼀部分,并不是所有真⽓集中⼀团沉⼊丹⽥了。
结果其它真⽓⽀流堵在⼼窝、串到两肋了。
⽅法:我重新开始练第⼆步,感觉更多的⽓注⼊丹⽥中,但我没理它,继续练……突然,在⼀次呼⽓时,⼼窝中⼼有⼀个乒乓球⼤⼩的⽓团落下去了(落下后变⼩了,象玻璃球⼤⼩了)。
⼼窝⽴即不堵了,通畅舒适极了。
从那以后,即使⽣⽓,也不会真的⽣⽓了。
胸腔与腹腔的障碍打通了,呼吸穿透了⼼窝,随着真⽓沉到腹部了。
⽤了⼏天,沉到了肚脐之上,下不去了。
催也催不下去。
有⼀天,真⽓沉到肚脐没⼀会⼉,突然进⼊了肚脐⾥⾯很深后⼜稍下降,这⾥⽓感特强盛,我才知道这就是丹⽥。
真⽓刚刚沉到肚脐进⼊肚脐时,突然产⽣出⼀股强烈快感,沉下丹⽥后就消失了。
真 气 运 行 法--初级五步功法

真气运行法--初级五步功法1.1基本知识精,气,神,人之三宝,凡人生于世,皆依耗精气维生,精气尽,则神去身亡亦。
故,修道者有云:“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
依此法,度万万世而不坏。
精者如水,气者如水蒸气,精可化气,气可化精。
故有练精化气一说。
精在人的身体里是极其重要的,身体中的所有器官,都是要依靠精的滋润才可正常运行。
精的补充来源有:食物、空气、水、真气的转化。
在某种意义上,精就象另一种血液,是生命的基础。
需要注意的是,精并非生理上的精液,二者之间虽有联系,但联系就如饥饿或新鲜空气于精之联系一样。
气,因其行于体内而无形,发于体外而无影,运走自如,可知觉而不可见,因故得名。
修行之气与呼吸之空气不同,空气在体内“始于鼻,止于肺”,真气之气则运行于经、络、脉之中。
中医有云:“痛则不通”,即言真气不通也。
修行之人既是以人力运走真气于经络,从而达到练精、练气的目的。
神,生命活动的主宰,古人认为即人之灵魂,精、气可加强之。
修炼之人最快三月即可知神为何物。
精、气、神,虽各有其特有性质,实际上是一不可分割的整体。
精为神之舍,有精就有神,所以积精可以全神,神伤则精无所守。
精又为气之母,精虚则无气,无气则亡。
精、气、神,三者一体,存则具存,亡则具亡。
精脱者死,失神者亦死。
故,精为气之母,神为气之形。
关乎人之存亡,不可不知!经络,《内经》称为经隧,它是由组织间大小不同的隧道构成。
如肌肉、筋骨、神经、血管、腺体等。
这些组织之所以能活动,必须依赖经隧中源源不断的真气运行,赋予能量。
所谓经络是总称,经是指直行的较大的十二条通道,与脏腑有密切联系。
络有十五,横行于阴经阳经之间,为十二经表里配合、联系、传注的纽带。
络之细微者叫孙络、浮络,就象网罗那样遍布全身。
奇经八脉,《奇经八脉考》云:八脉者,冲脉……,督脉……,壬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凡人有此八脉,具属阴神,闭而不开,维神仙家以阳气冲开,故能得道。
真气运行法解答

真气运行法解答第五步,对于搞不清守哪个丹田的自学者,守好下丹田就可以了,女性特殊阶段例外。
最正确的守丹田的操作:呼气有意无意地止于下丹田。
不明白“有意无意”的自学者,可参考理解怎么轻守、越轻越好。
注意不可以意守病灶,不要把头部病灶反应当成什么玄妙了。
守上丹田是有前提的,搞不清楚就一直守下丹田。
第五步,时间就是方法。
有些情况不同练法不同,简单说下,实际情况说简单就很简单、说复杂有时也复杂:a、呼气有意无意止于下丹田(女性特殊阶段可改守鼻尖)。
b、能体会到内呼吸了,就不管外呼吸了,内呼吸有意无意止于丹田。
c、有时体会不到呼吸了或者胎息了,就不用管呼吸了,一直有意无意守着下丹田。
d、到一定阶段了可以轻守上丹田。
e、有时入静入定了,丹田也找不到了,就不管丹田了,保持静定的状态。
有些人是臆想出的类似胎息、入静、入定等现象,要避免臆想,还有一些个别其他原因,最好是练功中自然达到这些境界。
对于极少数逻辑判断能力不强的学友(看到不同说法就不会判断、迷惑了),初期是不适合网络上‘多方交流互动式’学习的。
对于练功方面总是疑问很多的建议参加面授或者本论坛咨询,自学练到一半时不要去东问西问,东问西问通常会使疑惑者更迷糊,有时经验有限的热心者的帮助也可能会出现误导,有时适合他人的一些调整不一定适合另外的个别人,要慎重。
能进入第三步就算成功一大半了,剩下主要看时间,当然还有一些相关注意事项,请参看有关书籍。
面授学习的环境才最具价值。
找对老师,树立正确的第一认识也很重要。
特别注意事项: A.如出现自发动(无法主观控制的动作),无论动作大小,必须调整,不可顺其自然!初期可心里反复默念:我要静下来......通常自发动慢慢会停止。
如果心里默念无效果,“自发动刚刚要出现的初期就搓手搓脸梳头收功,活动十几分钟后再继续静坐”反复如此操作,通常要花一段时间,自发动就会得到控制。
不要认为自发动有利调病就不加调整!练功应掌握火候适度。
太过则壮火食气,不及则于功无补。
真气运行五步功法(静功)-习练注意事项

真气运行五步功法(静功)-习练注意事项真气运行学五步功法(静功)分为五步,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基础,后一步又是前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
概括来看,真气运行的整个过程中,身体将起到三种不同的变化。
即第一、二两步主要是通过一定的形式,调整呼吸推动真气,使体内真气集中于丹田。
这个阶段古称为"炼精化气"。
这是第一阶段,也是初级阶段。
第三、四两步是把丹田积足的真气,冲通督脉逆运而上,直达脑海,恢复和增强大脑的功能,提高大脑皮层的保护性抑制力量。
这一段叫做"炼气化神",是中级阶段,身体的变化比较明显。
第五步以后,功夫更加纯熟精练,由于经络畅通无阻,功中产生的各种触动现象也都逐渐平静,越来越提高了真气运行的规律性。
机体功能增强,活力旺盛,大脑皮层的保护性抑制力量发挥得更好。
因此静境更加明显,表现为清清静静,心如止水的样子。
这一阶段叫做"炼神还虚",属于真气运行的高级阶段。
真气运行五步功法(静功),练通小周天、大周天,经过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三个阶段,可获得防病治病,健身延年的效果。
机体生理功能呈现后天返先天的变化,继续锻炼,原则上是以功为法,以静为务,以守为成,向炼神还虚的高级阶段迈进,冀以达到长生久视,返朴归真的终极目的。
基本内容练功姿式初学真气运行法要有正确的姿势,作为初学者的规范。
练习真气运行有行、立、坐、卧四种形式,其中以坐式为主,其他姿势为辅。
为有效地促使真气运行不断进步,除坐式以外,还可随时随地采取多法进行。
坐式坐式有盘腿和垂腿两种姿势,主要按照个人习惯和环境条件,自行选择。
一般认为盘腿坐过于形式化,且易麻腿。
因此,一般采用垂腿(坐椅凳)坐式较为便利。
盘腿坐式“双盘式”是把左脚放在右大腿上面,再把右脚搬到左大腿上,两手相合置于小腹前面。
这个坐法只是为了坐得稳固不易动摇,但没有相当功夫不易做到。
“单盘式”是把右腿放在左腿上面,手势如前法。
这比双盘易于做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学真气运行法部分常见疑问参考(陈山水)
每个人情况不同,每个问题需认真对待。
强烈建议自学者写日记!论坛网友间交流可供参考,请勿当成标准!
首先自学者要看相关书籍,看过书后再看以下说明,具体书上操作这里不重复了。
1、
第一步常见错误,由于外部网络上最流行的资料是呼气时意念从喉部经过,是错误的,部分人照此练习会出现喉部及胸部不适,也有部分人照此练习练成的。
书上说“意念随呼气趋向心窝部”,部分人对“趋向”理解有误,也从喉咙里过。
最好意念不用研究具体路线,如果非要有个路线,也是从身体外面。
“意念在身体外好像随着鼻子呼出的气,到达心窝部”这个操作虽然不正确,对于部分人来说可能容易理解些。
更简单操作可以在呼气的时候,意念直接想着心窝部,没有路线。
按照“意念随呼气趋向心窝部”操作最正确,后面的方法只是针对部分操作不适的一种调节。
2、
第二步的方法基本自学者都理解有误,但大部分人练错了也能练成,达到气沉丹田。
意息相随是意念随呼气或者真气,真气没动时只是意念随呼气到达下丹田,真气下行时意念随真气及呼气,不是意念控制真气,仅仅是意念走或跟随。
这时意念是从身体里经络上过。
以后练也一样,在任何时候都不可以用意念主观控制真气(不可主观导引真气)!!!对
于这一步确实掌握困难的,可以跳过此步,直接守下丹田。
练和不练这一步的区别就是时间上稍快稍慢的区别,不用担心其它。
3、
第三步很多人练时反应弱了,或者没有以前强,以为第一二步基础没打好,又退回去练第一二步。
出现这类情况建议守住下丹田,不要来回调整。
来回调整会延续通督时间,没其他影响。
4、
第四步,自学者需认真看书上介绍的相关反应,如心肺系统有问题建议有条件最好面授。
如果对于提肛和目视顶的操作前提不明白,就不要随便去操作,守好下丹田。
不明白“勿忘”内涵的自学者守好下丹田就可以了。
5、
第五步,对于搞不清守哪个丹田的自学者,守好下丹田就可以了,女性特殊阶段例外。
最正确的守丹田的操作:呼气有意无意地止于下丹田。
不明白“有意无意”的自学者,可参考理解怎么轻守、越轻越好。
注意不可以意守病灶,不要把头部病灶反应当成什么玄妙了。
守上丹田是有前提的,搞不清楚就一直守下丹田。
第五步,时间就是方法。
有些情况不同练法不同,简单说下,实际情况说简单就很简单、说复杂有时也复杂:a、呼气有意无意止于下丹田(女性特殊阶段可改守鼻尖)。
b、能体会到内呼吸了,就不管外呼吸了,内呼吸有意无意止于丹田。
c、有时体会不到呼吸了或者胎息了,就不用管呼吸了,一直有意无意守着下丹田。
d、到一定阶段了可以轻守上丹
田。
e、有时入静入定了,丹田也找不到了,就不管丹田了,保持静定的状态。
有些人是臆想出的类似胎息、入静、入定等现象,要避免臆想,还有一些个别其他原因,最好是练功中自然达到这些境界。
对于极少数逻辑判断能力不强的学友(看到不同说法就不会判断、迷惑了),初期是不适合网络上‘多方交流互动式’学习的。
对于练功方面总是疑问很多的建议参加面授或者本论坛咨询,自学练到一半时不要去东问西问,东问西问通常会使疑惑者更迷糊,有时经验有限的热心者的帮助也可能会出现误导,有时适合他人的一些调整不一定适合另外的个别人,要慎重。
能进入第三步就算成功一大半了,剩下主要看时间,当然还有一些相关注意事项,请参看有关书籍。
面授学习的环境才最具价值。
找对老师,树立正确的第一认识也很重要。
特别注意事项:
A.如出现自发动(无法主观控制的动作),无论动作大小,必须调整,不可顺其自然!初期可心里反复默念:我要静下来......通常自发动慢慢会停止。
如果心里默念无效果,“自发动刚刚要出现的初期就搓手搓脸梳头收功,活动十几分钟后再继续静坐”反复如此操作,通常要花一段时间,自发动就会得到控制。
不要认为自发动有利调病就不加调整!
B.
情绪波动时就不要练静功(如生气时),可采取散步等方法缓解平复情绪后再练。
如果在静坐过程中受到惊吓,导致情绪波动,反而需要再多坐几分钟,使情绪平复后再收功,注意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