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气运行法练功坐姿图解

合集下载

气功修行:五步功法

气功修行:五步功法

五步功法1、姿势:练习真气运行法有行、立、坐、卧四种形式,其中以坐式为主,其他姿势为辅。

(1)坐式:坐式有端坐和盘坐端坐:坐在高低适宜的椅凳上,以坐下来大腿面保持水平为度,小腿垂直,两脚平行着地,两膝间的距离与肩同宽,以能放下两拳(拳眼相对)为准,两手心向下,自然地放在大腿面上,两肩下垂,腰须直,勿用力,少腹内收,含胸拔背,悬顶,两眼平视,舌抵上腭,下颌略内收,体态以端正自然为标准。

盘坐:盘坐式有单盘、双盘、自然盘、金刚盘四种,常用的是单盘和自然盘。

单盘是把右腿放在左腿上面,两手子午扣置于丹田;自然盘是将两腿相互交叉而盘坐,是一般人习惯用的坐式。

(2)卧式:右侧着床伸下足屈上足,右手曲肱将手置于头之前下侧枕上,左手放在左胯上,此式应用为坐功之辅助或病体衰弱不能坐者采用之。

(3)站式:两足并立,两手子午扣置于丹田,松肩垂肘,含胸拔背,虚心实腹,一切要求同坐式。

(4)行式:行路或散步时,目视前方三五步处,意守鼻尖,神不外驰,依行路的速度两步一吸两步一呼,或三步一吸三步一呼。

如能长期锻炼此法,对走长路很有帮助,可以久行不倦。

2、五步功成第一步:呼气注意心窝部。

(1)方法:练功条件准备好,即缩小视野,心不外驰,注注意鼻尖少时,即可闭目内视心窝部,用耳朵细听自己的呼气,使不要发出粗糙的声音,在呼气的同时意念随呼气趋向心窝部。

吸气时任其自然,不要加任何意识作为,再呼时仍如前法,久久行之,真气即在心窝部集中起来,这个方法也就是排除杂念的好方法。

如果还是杂念纷扰,也可用“数息法”,即呼气默数一,再呼气时默数二,这样一直数到十,再从一到十反复操作,直到杂念不再兴起,即可放弃数息法。

(2)时间:要求每日早、中、晚三次,每次二十分钟,如果能认真练习,十天左右即可完成第一步的功候。

(3)反应:练功到三至五天,即赶到心窝部沉重,五至十天;每一呼气时即感到有一股热流注入心窝部,这是真气集中的表现,有了真气的集中,就给第二步打好基础。

真气运行法练到第4步就可通小周天

真气运行法练到第4步就可通小周天

真气运行法练到第4步就可通小周天真气运行法练到第4步就可通小周天第一步,呼气注意心窝部。

1. 方法。

做好练功准备,放松身心,集中思想,精神内守,在呼气的同时,意念随呼气趋向心窝部。

2. 时间。

如果要如期完成第一步的练习,在时间上就要有一定的安排。

假若条件许可的话,每天固定时间练功,养成习惯,对稳定思想更有帮助。

没有固定的时间也不要紧,只要抽空抓紧练功就行。

要求每日早、中、晚练习三次,每次二十分钟。

如认真操作,一个星期左右就可完成第一步的功候。

3. 效果。

开始几天由于不习惯,姿势也不够准确,有的同志会感到头晕,腰背酸痛,呼吸也不自然,舌尖抵不住上腭等,这都是自然的现象。

不要有顾虑,只要按要求坚持锻炼慢慢就会好了。

第二步,意息相随丹田趋。

1. 方法。

每次呼气都从心窝部开始,呼气注意下丹田。

2. 时间。

每天依法练三次,每次二十五分钟或者半个小时,一星期左右就可以气沉丹田。

3. 效果。

由于真气已通过胃区,脾胃功能已有改善。

真气沉入丹田后,丹田周围的脏器,如大小肠、肾、膀胱等都逐步发生生理上的改变,一般都会感到食欲增进;大小便异常现象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第三步,凝神调息守丹田。

1. 方法。

呼气注意丹田,但要避免过份用力呼气往下送,以造成丹田发热太过,耗伤阴液。

2. 时间。

每天三次或者再多一些。

每次半小时以上。

这一段是培养丹田实力阶段,需要时间较长,一个月左右可以感到小腹充实有力。

3. 效果。

由于任脉通畅,心肾相交,中气旺盛,因此心神安泰,睡眠安静。

凡患有心火上炎,失眠多梦,以及心脏不健康的人,都有好转。

通过练功不断的给肠胃增加热能,脾胃消化吸收能力增强,体重增加,精神充沛,元气充足,肾功能增强。

患有阳痿病症的大有好转,女子月经不调均有程度不同的改善。

肾水旺盛,肝得滋荣。

因此,在这一阶段,患有慢性肝炎和初期肝硬化的都有明显好转。

坚持锻炼,自然痊愈。

第四步,通督勿忘复勿肋。

1. 方法。

原则上还是按照第三步操作,真气沿督脉上行的时候,意识应该跟随上行的力量。

真气运行法五步功夫及详解

真气运行法五步功夫及详解

真气运行法五步功夫及详解----60f5ed0a-7162-11ec-986d-7cb59b590d7d真气运行法练功方法一.呼气,注意心窝1.方法。

做好练功准备,放松身心,集中思想,精神内守,在呼气的同时,意念随呼气趋向心窝部。

(初学者都会有杂念,心不可能完全静下来,正常现象,没有关系。

发现有杂念了,就把思想拉回来想着心窝部,)(吸气的时候什么也不要想,实在做不到不想,就吸气想鼻尖。

呼气时想着心窝)2.时间。

如果你想按时完成练习的第一步,你必须及时做出一定的安排。

如果条件允许,每天固定时间练习,养成习惯将更有助于稳定你的思维。

没有固定的时间也没关系。

花点时间练习吧。

要求每天早晚练习三次,每次20分钟。

如果你仔细操作,你可以在大约一周内完成第一步。

(一天能练三次很好,但通常早上不自由,中午窒息。

只剩下一个晚上了。

如果你晚上能认真练习,效果也很好。

如果你晚上有更多的时间,你可以多练习几次,练习几十分钟,休息一下,再练习十分钟。

)几十分钟。

如果你有更多的时间,你可以每晚练习三到四次。

)3.效果。

开始几天由于不习惯,姿势也不够准确,有的同志会感到头晕,腰背酸痛,呼吸也不自然,舌尖抵不住上腭等,这都是自然的现象。

不要有顾虑,只要按要求坚持锻炼慢慢就会好了。

("心窝"就是“中丹田”,是以巨阙穴为中心的一片区域,不用太拘泥某一点。

沿胸前正中线,顺着硬硬的胸骨往下摸,骨头结束后再往下一两厘米就是巨阙穴,守这一片软乎乎的胃区就对了)如果第一步已经练习了一两周而没有感觉到,这是正常的。

安娜已经练习了三个月,但大多数人不想坚持这么久——你可以改变姿势,平躺在床上,自然放松全身,其他要求保持不变。

呼气时容易想到自己的心脏,吸气时更容易呼吸。

原来,仰卧不适合练武,因为仰卧会压迫总督的脉搏。

后来,当男人练习武术时,当他们的气通过下阴时,他们容易遗精。

然而,一开始,像这样练习几天,生气后稳定一两天,然后恢复坐姿是没有问题的第二步意息相随丹田趋1.方法。

二十四节气导引坐功图式

二十四节气导引坐功图式

⼆⼗四节⽓导引坐功图式⼆⼗四节⽓导引坐功图式【宋】陈抟法简⽽效宏的陈希夷⼆⼗四⽓导引坐功图势,按季节练功,以吐纳坐功为主,以导引为辅,深合“天⼈合⼀”之理。

现据明·⾼濂所编《雅尚斋遵⽣⼋笺》所载,整理出各⽉⼆⽓导引坐功图势。

1、⽴春正⽉节坐功图运:主厥阴初⽓。

时:配⼿少阳三焦相⽕。

坐功:宜每⽇⼦、丑时,迭⼿按髀,转⾝拗颈,左右耸引,各三五度,叩齿,吐纳,漱咽三次。

治病:风⽓积滞,顶痛、⽿后痛、肩臑痛、背痛、肘臂痛,诸痛悉治。

2、⾬⽔正⽉中坐功图运:主厥阴初⽓。

时:配⼿少阳三焦相⽕。

坐功:每⽇⼦、丑时,迭⼿按[⽉坒],拗颈转⾝,左右偏引,各三五度,叩齿,吐纳,漱咽。

治病:三焦经络,留滞邪毒,嗌⼲及肿、哕、喉痹、⽿聋、汗出、⽬锐眦痛、颊痛,诸候悉治。

3、惊蛰⼆⽉节坐功图运:主少阴⼆⽓。

时:配⼿阳明⼤肠燥⾦。

坐功:每⽇丑、寅时,伸⼿回头,左右挽引,各六七度,叩齿六六,吐纳漱咽三三。

治病:胸臆肩背经络,虚劳邪毒,齿痛、颈肿、寒栗、热肿、⽿聋、⽿鸣、⽿后肩臑肘臂外背痛、⽓满、⽪肤壳壳然坚⽽不痛、痰痒。

5、清明三⽉节坐功图运:主少阴⼆⽓。

时:配⼿太阳⼩肠寒⽔。

坐功:每⽇丑、寅时,正坐定,换⼿,左右如引硬⼸,各七⼋度,扣齿,纳清吐浊,咽液各三。

治病:腰肾肠胃,虚邪积滞,⽿前热、苦寒、⽿聋、嗌痛、颈痛不可回顾、肩拔、臑折、腰软,及肘臂诸痛。

6、⾕⾬三⽉中坐功图运:主少阴⼆⽓。

时:配⼿厥阴⼼包络风⽊。

坐功:每⽇以寅、卯时,闭息瞑⽬,反换两⼿,抑掣两膝,各五七度,叩齿,吐纳,咽液。

治病:风湿留滞,经络肿痛、臂肘挛急、腋肿、⼿⼼热、喜笑不休、杂证。

8、⼩满四⽉中坐功图运:主少阳三⽓。

时:配⼿厥阴⼼包络风⽊。

坐功:每⽇寅、卯时,正坐,⼀⼿举托,⼀⼿拄按,左右各三五度,叩齿,吐纳,咽液。

治病:肺腑蕴滞邪毒,胸胁⽀满、⼼中憺憺⼤动、⾯⾚、⿐⾚、⽬黄、⼼烦作痛、掌中热、诸痛。

9、芒种五⽉节坐功图坐功:每⽇丑、寅时,两⼿踞地,屈压⼀⾜,直伸⼀⾜,⽤⼒掣三五度,叩齿,吐纳,咽液。

真气运行法相关图片

真气运行法相关图片

真气运行徽章真气运行徽章释义真气运行徽章即中国民医协会真气运行研究专业委员会会徽,它是根据真气运行功理功法特点,结合《易经》有关经义而设计的,是“真气运行”的学术象征。

《易经》是我国最古老的经典,自古被推崇为群经之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它所表达的内容森罗万象,远近显隐、过去未来无不包括在内。

正如《系辞上传》所说的“法象莫大乎天地”。

宇宙之间可效法的最大形象,就是天地。

天地交泰,生生不息的变化作用法则,也就是人类社会的行为规范。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阴阳的流通演变支配着人的生理活动,主宰着生命生长与衰亡。

《易经》以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爻象暗示天机,教人效法阴阳和合之道、数理变化之机,以度天年。

真气运行法的调息方法——注意呼气就是根据这个理论得出的。

掌握这一玄机,勤而行之,就可以从寿限的必然王国中解放出来。

人在未生之前,由母体供给营养,以内呼吸形式发育生长。

刚一降生,因本身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尚未启用,后天生命还未开始,在易理属于纯阴坤卦。

由于大气进入肺中,肺以应激的生理活动,将气排出时,催动了声带,“哇”的一声开始了外呼吸,使心火下降而补肾阳,吸气肾水上潮以济心火,这在易卦中为水火既济,在生理上叫心肾相交。

通过这一次呼吸运动,启动了后天的生理活动。

在后天的生活中,一般人不知葆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恃强好胜,欲无止境,识神用事,致使肾气暗耗,身体亏损,至六十四岁,阳气耗尽,又成为纯阴坤卦。

是故民间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之说。

如在剥卦一阳未尽时,就练真气运行法推动心火下降,而为复卦,又可开始下一轮卦爻的变化。

继续采炼则由复而临、泰、大壮、夬、乾而返还,恢复人体再生力而得生生不息,尽终其天年。

《易经》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寓意于此。

人身小天地,乾喻心,心属性为火。

坤喻肾,肾属性为水。

人在胚胎时期,只凭先天秉赋发育生长,没有脏腑经络自身的联系,水火未济,故为先天之否卦。

真气运行法2

真气运行法2

真气运行法2真气运行法21.2 入门功法中国古卷浩渺,修行功法多如牛毛,这里主要介绍道家内丹初级功法——真气运行法。

此种功法由李少波先生根据道家小周天演化整理而来。

打通小周天,向来是求道学仙的基本要求,小周天一通才算开始修道。

一、姿势(1)盘腿坐式:分双盘、单盘、自由盘。

双盘为左脚放在右大腿上,右脚放在左大腿上,双手相合置于小腹前。

这个坐法只是为了稳固不摇动,没有相当功夫不易做到。

单盘为左腿在上右腿在下,手势如前。

自由盘如图,是一般人习惯坐法。

(2)垂腿坐式:坐在高低适宜的椅子上,以坐下来大腿保持水平为度。

小腿垂直,两脚平行着地,两膝间可放下两拳(拳眼相对)。

(3)站式:如图。

二、对五官的要求(1)口腔:自然闭合,舌尖上卷九十度轻抵上颚。

唾液分泌得多了,将舌放下,慢慢咽下,此谓“吞津”。

(2)眼睛:闭目内视,练到那一步就内视那一部位。

若练功时心猿意马,思如潮涌,就睁开眼睛,注视虚空或鼻尖少时,打断思路,闭目再坐。

此谓“慧剑斩乱丝”。

(3)耳朵:用耳朵留意自己的呼吸,保持从容自然,没有粗糙的声音。

(4)呼吸:呼吸是真气运行法的关键问题,在后面的练功过程中,一定注意自然呼吸,不可有意深呼吸或快、慢呼吸。

在贯通壬脉的一、二、三步过程中,一直注意呼气,吸气时任其自然,自无流弊。

注意,不可用口呼吸。

三、练功须知(1)环境:练习此功法,因要集中精神,所以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

但是也不必过分强调这个问题,没有他人干扰即可。

(2)不要在:大饥、大饱、大怒、大惊等情志冲动时勉强练功;风雨雷电时暂且不练。

此功法大成者,不遵此例。

(3)真气的运行不比勉强引导,当其充盈时自会运行,勉强引导易出偏差。

(4)幻觉和触动:练功时,由于真气活跃,经络开启,会出现各种幻觉和触动,请勿惊虑。

经常出现的有:大、小、轻、重、凉、热、痒、麻。

出现以上情况时,不可好奇追求,更不必恐惧忧虑。

四、功法第一步、呼气时注意心窝部①方法:练功条件准备好,缩小视野,心不外驰,注意鼻尖少时,即可闭目内视心窝部,用耳朵细听自己的呼气,约一两分钟后平静下来即可没有粗糙的声音。

真气运行法具体方法

真气运行法具体方法

真气运行法具体操作第一步,呼气注意心窝部。

1. 方法。

做好练功准备,放松身心,集中思想,精神内守,在呼气的同时,意念随呼气趋向心窝部。

2. 时间。

如果要如期完成第一步的练习,在时间上就要有一定的安排。

假若条件许可的话,每天固定时间练功,养成习惯,对稳定思想更有帮助。

没有固定的时间也不要紧,只要抽空抓紧练功就行。

要求每日早、中、晚练习三次,每次二十分钟。

如认真操作,一个星期左右就可完成第一步的功候。

3. 效果。

开始几天由于不习惯,姿势也不够准确,有的同志会感到头晕,腰背酸痛,呼吸也不自然,舌尖抵不住上腭等,这都是自然的现象。

不要有顾虑,只要按要求坚持锻炼慢慢就会好了。

第二步,意息相随丹田趋。

1. 方法。

每次呼气都从心窝部开始,呼气注意下丹田。

2. 时间。

每天依法练三次,每次二十五分钟或者半个小时,一星期左右就可以气沉丹田。

3. 效果。

由于真气已通过胃区,脾胃功能已有改善。

真气沉入丹田后,丹田周围的脏器,如大小肠、肾、膀胱等都逐步发生生理上的改变,一般都会感到食欲增进;大小便异常现象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第三步,凝神调息守丹田。

1. 方法。

呼气注意丹田,但要避免过份用力呼气往下送,以造成丹田发热太过,耗伤阴液。

2. 时间。

每天三次或者再多一些。

每次半小时以上。

这一段是培养丹田实力阶段,需要时间较长,一个月左右可以感到小腹充实有力。

3. 效果。

由于任脉通畅,心肾相交,中气旺盛,因此心神安泰,睡眠安静。

凡患有心火上炎,失眠多梦,以及心脏不健康的人,都有好转。

通过练功不断的给肠胃增加热能,脾胃消化吸收能力增强,体重增加,精神充沛,元气充足,肾功能增强。

患有阳痿病症的大有好转,女子月经不调均有程度不同的改善。

肾水旺盛,肝得滋荣。

因此,在这一阶段,患有慢性肝炎和初期肝硬化的都有明显好转。

坚持锻炼,自然痊愈。

第四步,通督勿忘复勿助。

1. 方法。

原则上还是按照第三步操作,真气沿督脉上行的时候,意识应该跟随上行的力量。

李少波真气运行法-------气功初级

李少波真气运行法-------气功初级

李少波真气运行法-------气功初级李少波真气运行法-------气功初级V1 练功前后辅助事项:一、练功姿式:以平坐式为主,凳椅面上可加软垫,要求凳椅坐面与小腿等高;臀部的1/2-1/3坐于凳面,两足平行,足底着地,并与小腿垂直,小腿与大腿垂直,大腿与上身垂直;两膝间距两拳宽,两手掌自然覆置大腿上,两肩松垂,含胸拔背,头顶如悬,下颌微收,舌抵上腭,口目轻闭,两眼内视,耳听呼吸。

若惯于盘坐者,盘坐亦可。

当修习纯熟后,则站、卧、坐、行皆可,练功过程中站、卧、坐、行等姿势可以交替变化,转变时动作要慢,以求舒适自然、气感强为最好,并默念“我现在转换为站姿”或“我现在转换为坐姿”。

建议练功法中的快速得气法,练功过程中,以先坐姿练20分钟然后再换站姿练20分钟再坐姿练20分钟,再换站姿练20分钟,依各人的舒适感自行选择变换的姿势和时间长段,气感好即可。

二、入静:意念:尊敬的灵魂(或潜意识),请帮助我入静,全身放松,感觉我的身体在慢慢的变轻,慢慢的漂在空气中,慢慢地,我在享受放松后舒适的感觉。

这过程约1-2分钟即可入定。

以后各步功法都可以采用这中方法做练功前的入定。

三、呼吸与意念:本疗法呼吸法是鼻吸鼻呼。

练功初期,意念只须注意呼气,尽量做到深、长、细、匀,而吸气时则任其自然,勿须任何意念。

随着练功的深入,呼吸和意念须作适当调整。

真气运行法注意呼气,吸气任其自然。

就是说:呼气后不要考虑吸气问题。

因为呼气时胸胁肌肉收缩,必待收缩力自然缓解,才能达到自然的吸气运动。

如果呼气未完就想吸气,必然有吸气困难的感觉。

因此,不注意吸气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有关呼吸:无论你现在采用的是什么呼吸,都不用在意;同样也不需要理会呼吸时的胸腹运动。

只要你采用顺其自然(就是平常所采用的)的呼吸方法,注意呼气、不管吸气就行,只要你照此做,即使现在不合适的呼吸方式也会逐渐变得变得合适,呼吸逐渐变得顺畅。

二贤庄主所言“修真斋上清源子说:吸气开始时也守丹田”,可能我在修真斋上没有说清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气运行法练功坐姿图解(补睡姿及双盘练习法)
其实这已经有论友ananostar发了,只是发在了用户交流区→打坐图。

现转过来给大家看看!
双盘练习法
双盘坐是许多功法里所要求的高级静坐法,练习起来并非易事,尤其是中老年人。

然而,若能找到适合的法子,通过循序渐进地做,终会成功。

“世上不难事,只怕肯登攀”。

从本人几十年的练功经历和几年的教学实践来看,对初练者,稍一上腿,踝、膝、胯三关节便会疼痛刺骨,难以忍受。

但只要经过一段练习,自然就会好了。

练习方法和技术
甲、准备活动
①并步站立,双手扶按双膝,做蹲起运动二十四次。

左右做转膝运动各二十四次。

②大开步,双手扶膝,左右扑步各十五次,每次震颤六遍。

③并步站立,提踵二十六次。

④大开步,左右弓步,双手扶膝下压各十八次。

乙、第一步
①扳足法和技巧
坐在后边略高的座垫上。

上身正直,双腿前伸。

然后双手扳住右足外侧,小指接近踝骨。

十指交叉打口。

左肘也可以压住左腿。

一扳一松为一遍,每分钟约做十五遍,(对青年人而言),老年人在八九次间既可。

使踵部逐渐向肚脐靠近。

最后一次扳住稍坚持十五秒钟再松开。

初习时,用力勿过大、过猛,以稍感疼痛为宜。

做完后将两手擦热,按摩足部片刻,然后换腿继续练习。

在呼吸上,由五秒一呼,五秒一吸逐渐上升到以十五秒一呼,十五秒一吸。

但年老者也可自然呼吸。

在意和念上,既要放松疼痛部位,又要意在练习的动作上。

②开胯法和技术
坐姿同上。

两脚屈曲,足底相抵,踵部靠近身体。

两手扶膝,一压一松为一次,以每分钟100~150次频率,可做400次左右。

最后一次下压保持20秒再松开,使两腿逐渐触地。

呼吸和意念均同上。

③压膝法与技术
坐姿同上。

把左足曲回,放在右大腿上。

左手压住左膝,右手握住左足掌。

一压一松为一次,以每分钟180~200次频率练习8~10分钟。

使膝部逐渐触地。

最后一次仍保持15秒钟。

然后可换腿练习,做法同上。

呼吸和意念均同前。

在实践中,对膝部疼痛厉害的,可附加以下练习的方法和技术。

既两足底相抵,至于体前中线上,膝关节约成直角,两手扶膝,如上压膝法和技术,练习3~5分钟。

压膝法使膝部可以触地后,即进行下一步练习,但还应从乙的练习法和技术开始。

其中对压膝的方法要增加难度,方法是使膝部逐渐向另一腿靠近。

丙、第二步
①屈腿压膝练习法:
坐姿同上。

右足外侧至于体前中线,左侧16-18厘米,右膝关节约屈成直角。

屈左膝把左足放在右腿上。

其余练法同压膝法,再使膝部逐渐触地。

②膝顶踝凹法:
上势练习膝部触地后,既可使膝部向另一腿逐渐靠近,直至顶入踵上踝凹内。

进行压膝法,同上述压膝法。

当扳足练习膝部能靠近肚脐,开胯练习能使两膝触地,压膝法使膝部能顶入踝内,到此已基本上能双盘姿势了。

但始初不能持久坐直,上侧腿的膝部又不能触地,可再增加进行练习法和技术的第三部的练习。

丁、第三步
①盘腿压膝法:
先呈屈腿压膝式,然后再把另一足也置于对侧大腿上成双盘坐姿,一手握住上足足掌,另一手压膝,同屈膝法,使膝部逐渐触地。

②盘腿扳足法和技术:
盘腿压膝毕,两手握住上足踝部向上扳,一扳一松;反复练习。

次数自己掌握,但不得少于20次。

坐后裔次也要保持20秒钟。

在按摩放松后,换腿练习,直至双膝轻松触地,甚至自然盘上。

到此双盘坐法已基本上完成。

双盘开始后,双腿伸直,双足尖内勾绷紧,两眼观看足尖,双手搭在膝盖上,默坐5分钟。

然后再将两手搓热,依面部、胸部、腹部、大腿部及小腿部的顺序,自上而下推按至足部,连续坐六遍。

起立,重复一遍准备活动法,练习完毕。

每日可行持两遍,每遍三十分钟,经月余时间,双盘坐姿既可练成。

综上所述,循序渐进是基本原则,切勿急于求成。

以踝、膝、跨关节稍感疼痛为宜。

有疼痛即可说明有点进步,但不可过重,请注意体会微小的进步,此乃成功之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