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类】汽车装潢标准
汽车行业配套标准

净化产品及企业标准GB/T 23277-2009 贵金属催化剂化学分析方法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中铂、钯、铑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JJG (汽车) 4-1989 CO/HC红外线气体分析仪检定规程JJG (交通) 047-2004 汽车排气分析仪检定规程JB 3742-1984 汽车发动机用可换滤芯式机油滤清器壳体及滤芯主要尺寸JB/T 6852-1993 汽车排气分析器校准用混合气体贮存容器的要求QC/T 832-2010 水暖式汽车尾气加热器DB 11105-1998 轻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QC/T 646.1-2000 汽车粉尘密封性试验粉尘洞法QC/T 761-2006 汽车空气滤清器接头A型和B型JJG 688-1990 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检定规程JJG 688-2007 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检定规程DB50 144.1-2010 汽车内饰材料技术要求第1部分纺织品DB50 144.2-2010 汽车内饰材料技术要求第2部分人造皮革QC/T 236-1997 汽车内饰材料性能的试验方法QC/T 770-2006 汽车用干式空气滤清器总成技术条件GB/T 22125-2008 汽车配件营销企业经营管理规范QB/T 2971-2008 汽车装饰用羊剪绒制品GB/T 18697-2002 声学汽车车内噪声测量方法GB 11550-1995 汽车座椅头枕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DB12/T 406-2009 汽车用品服务业经营规范DB43/T 380-2007 汽车用品服务企业星级评定准则DB12/T 405-2009 汽车配件营销企业经营规范空调系统相关标准QC/T 72.1-1993 汽车空调制冷装置性能要求QC/T 833-2010 汽车空调用压力安全阀技术条件JASO M321-1999 汽车零部件-空调软管总成QC/T 658-2000 汽车空调整车降温性能试验方法QC/T 666.1-2010 汽车空调(HFC-134a)用密封件O形橡胶密封圈QC/T 657-2000 汽车空调制冷装置试验方法QC/T 659-2000 汽车空调(HFC-134a)用标识QC/T 720-2004 汽车空调术语GB/T 20025.2-2005 汽车空调用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耐制冷剂134aJB/T 6914-1993 汽车空调器性能试验方法QC/T 708-2004 汽车空调风机技术条件GB/T 21361-2008 汽车用空调器QCN 29008.9-1991 汽车产品质量检验空调系统评定方法汽车仪表及电器一般标准JB 3808.1-1984 汽车仪表一般质量要求JB 3808.2-1984 汽车仪表一般设计要求QC/T 536-1999 汽车仪表一般质量要求QC/T 537-1999 汽车仪表一般设计要求QC/T 214-1996 汽车、摩托车用组合仪表QC/T 213-1996 汽车、摩托车仪表术语QC/T 727-2004 汽车、摩托车用仪表QC/T 727-2007 汽车、摩托车用仪表QC/T 215-2007 汽车、摩托车仪表型号编制方法QC/T 784-2007 汽车、摩托车仪表用场致发光屏GB/T 19836-2005 电动汽车用仪表GB/T 5337-1985 汽车电器、灯具和仪表名词术语QC/T 73-1993 汽车电气设备产品型号编制方法GB/T 9417-1988 汽车产品编号规则GB/T 19392-2003 汽车GPS导航系统通用规范JJG(粤) 013-2009 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QCN 29006-1991 汽车产品质量检验规程QC/T 413-1999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QCN 29008.13-1991 汽车产品质量检验清洁度评定方法JASO D902-1995 汽车电子设备的耐用性测试方法JASO D002-1991 汽车无线电干扰特性测量方法QC/T 900-1997 汽车整车产品质量检验评定方法QCN 29008.10-1991 汽车产品质量检验总成评定方法QCN 29008.11-1991 汽车产品质量检验零部件评定方法QCN 29008.12-91 汽车产品质量检验附件评定方法JIS D0207-1977 汽车零件防尘及耐尘试验通则JASO D609-1990(中文版) 低压汽车电线载流量标准JASO D001-1994(英文版) 汽车电子装置环境试验方法的一般规则SN/T 1688.4-2006 进出口机动车辆检验规程第4部分:汽车产品其他汽车仪表及电器标准参考QC/T 29042-1992 汽车车速里程表、转速表用软轴质量分等QC/T 29043-1992 汽车用压力表质量分等QC/T 29047-1992 汽车用温度表质量分等QC/T 29081-1992 汽车用分电器质量分等JB 3126-1982 汽车用开关一般技术条件JB 2434-1984 汽车用压力表型式、参数和尺寸JB 3679-1984 汽车分电器用断电器技术条件JB 2432-1984 汽车用燃油表型式、参数和尺寸JB 3802-1984 汽车用温度报警器JB 2433-1984 汽车用温度表型式、参数和尺寸QC/T 499-1999 汽车用温度表型式、参数和尺寸QC/T 500-1999 汽车用压力表型式、参数和尺寸JB 2431-1984 汽车用电流表型式、参数和尺寸QC/T 208-1996 汽车用温度报警器QC/T 415-1999 汽车用点烟器技术条件QC/T 423-1999 汽车电器接线柱标记QC/T 695-2002 汽车通用继电器评论,观念,各有不同做好自己那份就好。
汽车行业IATF 16949标准【最新版】

汽车行业IATF 16949标准内容简介《IATF 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解读和实施》基于IATF 16949详尽诠释了汽车用IATF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特别是其中的许多难点释疑,可以帮助读者全面理解该标准。
同时,本书着重介绍了有关实施的应用问题,对与该标准配套的常用工具和技术以及实施新标准的策划,做了简明、扼要并便于操作的论述。
全书分为3篇,共18章。
其中,第1篇为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解读,介绍了它的发展沿革和质量管理基础、术语。
第2篇为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分析,针对该标准的条款,加以详解,尤其着重对新标准中更改和增加的内容做了补充说明。
第3篇为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指南,阐述了贯标的策划,核心工具、其他重要工具和技术的应用方法。
本书可供汽车行业中,按国际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各类组织、各类人员(包括企业领导者、管理人员、专业人员、咨询人员和审核人员),以及大专院校师生,作为参考书、工具书使用,能收到贯标入门和水平提升的显著效果。
点击图片购买全书分为3篇,共18章。
第1篇为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解读。
第2篇为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分析,针对新标准的条款,加以详解,尤其着重对该标准更改和增加的内容做了补充说明。
第3篇为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指南,介绍实施新标准的策划及所需的工具、技术。
目录:ISO 9000丛书序言第2版前言第1篇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解读第1章概论1.1 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发展沿革1.1.1 IATF 16949的诞生1.1.2 标准名称更改的历程1.2 历史的回顾1.2.1 ISO/TS 16949诞生前的情景1.2.2 ISO/TS 16949技术规范诞生1.2.3 ISO/TS 16949公布后的情景1.2.4迈向全球行业标准1.3 新老标准的差异1.3.1 标准名称和出版者1.3.2 标准架构、内容的调整1.3.3 与ISO 9001:2015 变更一致的思路1.3.4 汽车行业要求1.3.5 汽车顾客特殊要求1.3.6 版权所有标识更改的影响1.4 新标准简介1.4.1 名称和前言1.4.2 特点1.4.3 适用范围1.4.4 目的1.4.5 质量管理模式1.4.6 质量管理标准的架构1.5 IATF 16949与ISO 16949:2009技术规范的对比1.5.1 汽车行业标准发展的不同阶段1.5.2 IATF 16949:2016与ISO/TS16949:2009的重大差异点1.5.3 新标准带来的好处第2章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2.0 引言2.1 质量管理基本概念和原则2.1.1 概述2.1.2 质量方针2.1.3 质量管理体系2.1.4 组织环境2.1.5 质量管理原则2.2 术语和定义2.2.1 概述2.2.2 术语的重要性2.2.3 学习术语的要领2.2.4 新标准术语和定义的变化2.3 IATF 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解读和实施目录2.3术语和定义的解释2.3.1 有关人员的术语2.3.2 有关组织的术语2.3.3 有关活动的术语2.3.4 有关过程的术语2.3.5 有关体系的术语2.3.6 有关要求的术语2.3.7 有关结果的术语2.3.8 有关数据、信息和文件的术语2.3.9 有关顾客的术语2.3.10 有关特性的术语2.3.11 有关确定的术语2.3.12 有关措施的术语2.3.13 有关审核的术语2.4 有关问题说明2.4.1 2000版ISO 9000质量管理原则诞生和其重要性2.4.2 概念2.4.3 顾客价值理论2.4.4 企业文化(组织文化)2.4.5 总顾客价值的组成和说明2.4.6 循证决策的说明第3章在过程方法基础上建立质量管理体系3.1 质量管理体系(QMS)简述3.1.1 质量管理体系3.1. 2 质量管理体系模式3.2 质量管理模式的选择3.2. 1 选择的考虑3.2.2 决策3.3 知识和技能准备3.3.1 学习“质量管理基本概念和原则”3.3.2 学习新标准3.4过程方法3.4.1概述3.4.2 提出过程方法的目的及其适用范围3.4.3 过程方法的概念3.4.4 过程方法的应用3.4.5 过程管理的PDCA循环3.4.6 质量管理体系的创建第2篇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分析第4章组织环境4.1 理解组织及其环境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3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4.3.1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补充4.3.2 顾客特定要求4.4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4.4.1 总则4.4.2 过程的识别和确定第5章领导作用5.1 领导作用与承诺5.1.1 总则5.1.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5.2 方针5.2.1 建立质量方针5.2.2 沟通质量方针5.3 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5.3.1 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补充5.3.2 产品要求和纠正措施的职责和权限第6章策划6.1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6.1.1 确定应对的风险和机遇6.1.2 应对措施的策划6.2 质量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6.2.1 在相关职能、过程和层次上建立质量目标6.2.2 质量目标如何实现的策划6.3 更改的策划第7章支持7.1 资源7.1.1 总则7.1.2 人员7.1.3 基础设施7.1.4 过程操作的环境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7.1.6 组织知识7.2 能力7.2.1 能力--补充7.2.2 能力--在职培训7.2.3 内部审核员的能力7.2.4 第二方审核员的能力7.3 意识7.3.1 意识--补充7.3.2 员工激励和授权7.4 沟通7.5 成文信息7.5.1 总则7.5.2 编制和更新7.5.3 成文信息的控制第8章运行8.1 运行的策划和控制8.1.1 运行策划--补充8.1.2 保密8.2 产品和服务要求8.2.1 顾客沟通8.2.2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确定8.2.3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评审8.2.4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更改8.3 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8.3.1 总则8.3.2 设计和开发的策划8.3.3 设计和开发的输入8.3.4 设计和开发控制8.3.5 设计和开发输出8.3.6 设计和开发的更改8.4 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8.4.1 总则8.4.2 控制的类型和程度8.4.3 外部供方的信息8.5 生产和服务的提供8.5.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8.5.2 标识及可追溯性8.5.3 属于顾客和外部供方的资产8.5.4 防护8.5.5 交付后的活动8.5.6 更改的控制8.6 产品和服务的放行8.6.1 产品和服务的放行--补充8.6.2 全尺寸检验和功能性试验8.6.3 外观项目8.6.4 外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符合性的验证和接受8.6.5 法律法规的符合性8.6.6 接收准则8.7 不符合输出的控制8.7.1 不合格的控制8.7.2 不合格控制的成文信息第9章绩效评价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1.1 总则9.1.2 顾客满意9.1.3 分析和评价9.2 内部审核9.2.1 内部审核的概念及目的9.2.2 内部审核的策划与实施9.3 管理评审9.3.1 总则9.3.2 管理评审输入9.3.3 管理评审输出第10章改进10.1 总则10.2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10.2.1 不符合的应对10.2.2 保持成文信息10.2.3 问题解决10.2.4 防错10.2.5 保修管理系统10.2.6 顾客投诉和使用现场失效试验分析10.3 持续改进10.3.1 持续改进--补充10.4 标准附录10.4.1 附录A:控制计划10.4.2 附录B:参考书目--汽车行业补充第3篇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指南第11章产品质量先期策划(APQP)和控制计划11.1 概述11.1.1 APQP的释义11.1.2 APQP的性质11.1.3 推行APQP的目的和带来的好处11.1.4 适用的范围11.2 APQP的过程11.2.1 产品质量策划进度图11.2.2 对各阶段的要求11.2.3 APQP主要活动11.2.4 应用步骤11.2.5 【案例11-1】与汽车制造厂同步开发部件11.3 控制计划11.3.1 概述11.3.2 使用控制计划的目的11.3.3 适用范围11.3.4 采用控制计划带来的好处11.3.5 控制计划表和应用程序11.3.6 应用举例第12章测量系统分析(MSA)12.1 概述12.1.1 标准对MSA的要求12.1.2 进行MSA的目的12.1.3 MSA适用范围12.2 测量值和测量系统质量的概念12.2.1 测量值的质量12.2.2 测量系统的质量12.3MSA 所采用的术语12.4 测量系统分析方法12.4.1 测量系统分析的时机12.4.2 进行MSA时的前期准备12.4.3 测量系统统计特性的分析和接受准则12.4.4 操作流程和案例12.4.5 导致测量系统不能接受的原因分析第13章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FMEA) 13.1 概述13.2 使用FMEA的目的和作用13.3 FMEA适用的范围13.4 FMEA应用的时机13.5 FMEA应用的步骤13.5.1 准备阶段13.5.2 实施阶段13.5.3 检查阶段13.5.4 输出与再评审阶段13.5.5 FMEA的更新13.6 FMEA表式、方法和注意事项13.6.1 FMEA的表式13.6.2 FMEA表式的填写说明13.6.3 评分规则13.6.4 注意事项13.6.5 多角度审视风险的必要性及再论RPN 第14章统计过程控制(SPC)14.1 概述14.1.1 什么是SPC14.1.2 使用SPC的目的14.1.3 适用范围14.2 预备知识14.2.1 变差14.2.2 统计过程状态14.2.3 数据14.3 控制图14.3.1 控制图的含义14.3.2 控制图的用途14.3.3 控制图的分类14.3.4 控制图的制作14.3.5 控制图上出现异常情况的判断准则14.3.6 控制图的理论基础14.4 过程能力14.4.1 过程能力的含义14.4.2 控制界限与规格要求的关系14.4.3 长期过程能力和短期过程能力14.4.4 过程能力的度量14.4.5 过程能力量值的含义14.4.6 过程能力的评价14.5 使用SPC的步骤14.6 采用SPC带来的益处14.7 SPC与精确追溯管理14.8 控制图常用表格第15章生产件批准程序(PPAP) 15.1 概述15.1.1 什么是PPAP15.1.2 PPAP的目的15.2 PPAP的要点15.2.1 PPAP过程要求15.2.2 PPAP适用范围15.2.3 PPAP提交的时机15.2.4 通知顾客15.3PPAP 提交等级15.4PPAP 提交项目的难点说明15.4.1 初始过程能力研究15.4.2 准备PPAP所需提交的资料和实物时的注意事项15.5 PPAP生产件批准状态15.6 PPAP资料的归档15.7 记录第16章项目管理16.1 概述16.1.1 术语16.1.2 项目特征16.2 项目管理过程16.2.1 战略策划16.2.2 过程配合管理16.2.3 与范围有关的过程16.2.4 与时间有关的过程16.2.5 与成本有关的过程16.2.6 与资源有关的过程16.2.7 与人员有关的过程16.2.8 与沟通有关的过程16.2.9 与风险有关的过程16.2.10 与采购有关的过程16.3 项目总结16.4 精益项目管理16.4.1 精益原则16.4.2 信息畅通原则16.4.3 交流成本最低原则16.4.4 定义标准原则16.4.5 信息论原则第17章其他重要工具和技术17.1 可靠性技术17.1.1 可靠性的概念17.1.2 可靠性的指标17.1.3 可靠性的技术17.1.4 可靠性设计17.1.5 故障树分析(FTA) 17.2 质量功能展开(QFD)17.2.1 QFD的概念17.2.2 QFD的作用17.2.3 质量屋17.2.4 质量屋的构建程序17.2.5 QFD案例分析17.3 试验设计(DOE)和稳健设计17.3.1 概述17.3.2 正交试验设计17.3.3 稳健设计(田口方法) 17.4 防错法(Poka yoke) 17.4.1 概述17.4.2 防错法的作用17.4.3 失误和缺陷17.4.4 产生失误的原因17.4.5 常见失误17.4.6 防错原理17.4.7 防错技术17.4.8 实施防错法的步骤17.5 预防性维护和预见性维护17.5.1 概述17.5.2 预防性维护17.5.3 预见性维护17.6 标杆管理17.6.1 标杆管理的概念17.6.2 与标杆比较的内容17.6.3 标杆管理的流程17.6.4 标杆管理的注意事项第18章体系转换实施策划、要点及应对18.1 实施策划18.1.1 前期准备18.1.2 制定行动计划18.2 关于体系转换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差异点的应对18.2.1 基于风险的思维18.2.2 更加注重产品安全管理18.2.3 加严的变更管理18.2.4 可追溯性管理18.2.5 知识管理18.2.6 嵌入式软件18.2.7 保修管理18.2.8 实施标准换版的注意事项。
iso9001标准在汽车维修质量管理上的

iso9001标准在汽车维修质量管理上的影响【文章】ISO9001标准在汽车维修质量管理上的影响一、引言ISO9001标准是一套国际通用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汽车维修作为与人们日常生活直接相关的行业,其质量管理对于消费者和行业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ISO9001标准在汽车维修质量管理上的影响,分析其对于汽车维修行业的作用和意义。
二、ISO9001标准对汽车维修的影响1. 提高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ISO9001标准要求公司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不断改进。
汽车维修企业引入ISO9001标准后,通过规范流程、标准化操作,能够有效提升服务质量,减少瑕疵和纠纷,提升客户满意度。
2. 优化资源配置和成本控制ISO9001标准要求企业建立预防为主的管理理念,注重过程管理和绩效评估。
汽车维修企业在引入ISO9001标准后,能够更有效地配置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3. 强化内部管理和员工素质ISO9001标准倡导全员参与,注重员工的培训和素质提升。
汽车维修企业在实施ISO9001标准后,能够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员工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企业竞争力。
4. 提升行业整体形象和品牌效应ISO9001认证是企业的品质保证,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优势。
汽车维修企业通过ISO9001认证,能够提升行业整体形象,增强品牌效应,吸引更多客户,实现长期发展。
三、个人观点作为汽车维修行业的从业者,我深刻理解ISO9001标准对汽车维修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
引入ISO9001标准后,企业的管理更加规范,服务质量得到了提升,客户满意度也随之提高。
企业的内部管理和员工素质也得到了提升,为行业的长期发展和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持。
总结ISO9001标准在汽车维修质量管理上的影响是全面而深远的。
它不仅提升了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优化了资源配置和成本控制,更是强化了内部管理和员工素质,提升了行业整体形象和品牌效应。
汽车维修企业应该积极引入ISO9001标准,不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汽车行业常用标准集锦pdf21个

无相对运 动
要传 递转 矩
永久结合
可 要精确同
拆
轴
结 合 不要精确
同轴
较大过盈的过盈配合
轻型过盈配合、过渡配合或基本偏差 为H(h)①的间隙配合加紧固件②
间隙配合加紧固件②
不需要传递转矩,要精 确同轴
过渡配合或轻的过盈配合
有相对运 动
只有移动
转动或转动和移动的复 合运动
基本偏差为H(h)、G(g) ①等间隙配合 基本偏差A ~F(a~f) ①等间隙配合
定心 要求
装配与 拆卸 情况
应选择 的基本偏 差
过盈率很小 稍有平均 间隙
要求较好定心 时
木锤装配 拆卸方便
js(JS)
过盈率中等 平均过盈接近
为零 要求定心精度
较高时
木锤装配 拆卸比较方便
k(K )
过盈率较大 平均过盈
较小
过盈率大 平均过盈稍大
要求精密定心 要求更精密定心
时
时
最大过盈时需 用锤或压力机装
第七节 尺寸公差与配合的选用
一、基准制的选用
1 .一般情况下应优先选用基孔制 2 .基轴制的选择
(1 )直接使用有一定公差等级(IT8 ~IT11 )
而不再进行机械加工的冷拔钢材(这种钢材是 按基准轴的公差带制造)制作轴。若需要各种 不同的配合时,可选择不同的孔公差带位置来 实现。这种情况主要应用在农业机械和纺织机 械中。
确定公差等级的基本原则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 尽量选取较低的公差等级。确定方法主要是类比法。
配合的选择应尽可能地选用优先配合,其次是常用配合, 再次是一般配合。如果仍不能满足要求,可以选择其他的配 合。选择方法主要是类比法。要非常熟悉各类基本偏差在形 成基孔制(或基轴制)配合时的应用场合。
《汽车美容装潢基础》课程标准

《汽车美容装潢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汽车修理类汽车美容与装潢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汽车构造》《汽车使用与维护》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专业核心课程,其任务是让学生掌握汽车美容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汽车清洁技术》《车身涂膜保养护理》《车身涂膜缺陷处理》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108学时,6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汽车美容知识技能的学习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1.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汽车修理类汽车美容与装潢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汽车美容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本课程目标。
2.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美容与装潢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和汽车维修工等职业岗位需求,围绕汽车美容的关键能力,反映汽修行业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体现科学性、前沿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汽车美容的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将职业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有机融入所设置的模块和教学单元。
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参考典型工作的流程,序化教学内容。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汽车美容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建立良好的职业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1.了解汽车美容与装潢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熟悉汽车美容装潢各项目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企业标准,会查阅并分析相关车型数据资料,能选用合适的汽车配件。
2.掌握汽车美容装潢行业从业人员服务规范及个人防护,熟悉美容装潢各项目的作用及适用范围。
3.了解汽车涂料相关知识,掌握汽车涂膜结构及分类,能利用专业仪器检测并分析涂膜参数。
4.能合理选择和规范使用汽车美容装潢相关工具和设备,并具备基本的保养和维护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QCT43—92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QC/T 43—92代替JB 3035—81汽车风窗玻璃气动刮水器技术条件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风窗玻璃气动刮水器(以下简称刮水器)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用风窗玻璃气动刮水器,其他机动车辆气动刮水器,也可参照使用。
2 引用标准GB 2828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QC/T 45汽车风窗玻璃气动刮水器型式与尺寸QC/T 44汽车风窗玻璃电动刮水器技术条件JB 2864汽车用电镀层和化学处理层JB 4159热带电工产品通用技术要求3 术语风窗玻璃气动刮水器风窗玻璃气动刮水器是指由气压驱动的风窗玻璃刮水器。
4 技术要求4.1 刮水器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4.2 结构4.2.1 刮片与刮杆、刮杆与刮水器轴的连接应紧固可靠,拆装方便;在使用过程中不得发生松动和明显变形。
4.2.2 刮水器轴与轴套间应密封良好,不得渗水。
4.2.3 同型号产品刮片和刮杆、刮杆和刮水器轴的连接应具有互换性,装配后的产品仍符合4.4.3和4.4.4的要求。
4.3 外观4.3.1 刮水器金属件必须经防腐蚀处理,或使用具有耐腐蚀性的材料制造。
4.3.2 刮水器金属件油漆层、塑料喷涂层应均匀,无气泡、堆积、溢流现象。
4.3.3 电镀部分应镀层均匀,不得露出基底,无明显裂纹和其他有害缺陷。
4.3.4 铸件表面应无铸造缺陷。
4.3.5 刮片胶条表面应光滑、平整,无伤痕、裂纹,刮刃无缺口。
4.4 性能要求4.4.1 密封性4.4.1.1 在规定最大工作气压下,刮水器固定密封(连接缝及一切堵口)不得漏气。
4.4.1.2 刮水器活动密封(密封圈、皮碗及开关)应能保证刮水器150×l04次刮刷循环耐久性的要求。
4.4.2 耐温性刮水器在-40~65℃温度范围内应能正常工作,并能通过5.6.2和5.6.3所规定的试验。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2004年第17号——57项机械、汽车、包装行业标准编号及名称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2004年第17号——57项机械、汽车、包装行业标准编号及名称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04.03.12•【文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2004年第17号•【施行日期】2004.08.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标准化正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2004年第17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闸阀静压寿命试验规程》等57项机械、汽车、包装行业标准,现予公布,自2004年8月1日起实施。
以上机械行业标准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汽车、包装行业标准由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
附件:57项机械、汽车、包装行业标准编号及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00四年三月十二日附件:57项机械、汽车、包装行业标准编号及名称┏━┯━━━━━━━┯━━━━━━━━━━━━━━━━┯━━━━━┯━━━━━━━━━┓┃序│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编│采标情况┃┃号│││号│┃┠─┼───────┼────────────────┼─────┼─────────┨┃│机械行业│││┃┠─┼───────┼────────────────┼─────┼─────────┨┃1 │JB/T 88582004 │闸阀静压寿命试验规程│JB/T88581│┃┃│││999│┃┠─┼───────┼────────────────┼─────┼─────────┨┃2 │JB/T 88592004 │截止阀静压寿命试验规程│JB/T 88591│┃┃│││999│┃┠─┼───────┼────────────────┼─────┼─────────┨┃3 │JB/T 88602004 │旋塞阀静压寿命试验规程│JB/T 88601│┃┃│││999│┃┠─┼───────┼────────────────┼─────┼─────────┨┃4 │JB/T 88612004 │球阀静压寿命试验规程│JB/T 88611│┃┃│││999│┃┠─┼───────┼────────────────┼─────┼─────────┨┃5 │JB/T 88632004 │蝶阀静压寿命试验规程│JB/T 88631│┃┃│││999│┃┠─┼───────┼────────────────┼─────┼─────────┨┃6 │JB/T 88642004 │阀门气动装置技术条件│JB/T 88641│┃┃│││999│┃┠─┼───────┼────────────────┼─────┼─────────┨┃7 │JB/T 51842004 │拖拉机离合器超速试验方法│JB/T 51841│┃┃│││991│┃┠─┼───────┼────────────────┼─────┼─────────┨┃8 │JB/T 56152004 │拖拉机传动齿轮技术条件│JB/T 56151│┃┃│││991│┃┠─┼───────┼────────────────┼─────┼─────────┨┃9 │JB/T 62942004 │农业拖拉机型式检验规则│JB/T 62941│┃┃│││992│┃┠─┼───────┼────────────────┼─────┼─────────┨┃10│JB/T 67022004 │拖拉机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编号规则│JB/T 67021│┃┃│││993│┃┠─┼───────┼────────────────┼─────┼─────────┨┃11│JB/T 72822004 │拖拉机用油品种、规格的选用│JB/T 72821│┃┃│││994│┃┠─┼───────┼────────────────┼─────┼─────────┨┃12│JB/T 60532004 │钢制锻件热锻工艺燃料消耗定额计│JB/T 60531│┃┃││算方法│992│┃┠─┼───────┼────────────────┼─────┼─────────┨┃13│JB/T 65412004 │冷挤压件形状和结构要素│JB/T 65411│┃┃│││993│┃┠─┼───────┼────────────────┼─────┼─────────┨┃14│JB/T 58662004 │宽调速永磁直流伺服电动机通用技│JB/T 58661│┃┃││术条件│991│┃┠─┼───────┼────────────────┼─────┼─────────┨┃15│JB/T 58672004 │空心杯电枢永磁直流伺服电动机通│JB/T 58671│┃┃││用技术条件│991│┃┠─┼───────┼────────────────┼─────┼─────────┨┃16│JB/T 58682004 │印制绕组直流伺服电动机通用技术│JB/T 58681│┃┃││条件│991│┃┠─┼───────┼────────────────┼─────┼─────────┨┃17│JB/T 24262004 │发电厂和变电所自用三相变压器技│JB/T 24261│┃┃││术参数和要求│992│┃┠─┼───────┼────────────────┼─────┼─────────┨┃18│JB/T 5344.1200│埋弧炉变压器总则│JB/T 5344.│┃┃│4││11991│┃┠─┼───────┼────────────────┼─────┼─────────┨┃19│JB/T 63032004 │电石炉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JB/T 63031│┃┃│││992│┃┠─┼───────┼────────────────┼─────┼─────────┨┃20│JB/T 8448.1200│变压器类产品用密封制品技术条件│JB/T 4884.│┃┃│4│第1部分:橡胶密封制品│11996│┃┠─┼───────┼────────────────┼─────┼─────────┨┃21│JB/T 8448.2200│变压器类产品用密封制品技术条件│JB/T 4884.│┃┃│4│第2部分:软木橡胶密封制品│21996│┃┠─┼───────┼────────────────┼─────┼─────────┨┃22│JB/T 100882004│6kV~500kV级电力变压器声级│JB/T 10088│┃┃│││1999│┃┠─┼───────┼────────────────┼─────┼─────────┨┃23│JB/T 104282004│变压器用多功能保护装置││┃┠─┼───────┼────────────────┼─────┼─────────┨┃24│JB/T 104292004│钢包精炼炉变压器││┃┠─┼───────┼────────────────┼─────┼─────────┨┃25│JB/T 104302004│变压器用速动油压继电器││┃┠─┼───────┼────────────────┼─────┼─────────┨┃26│JB/T 104312004│高燃点绝缘油电力变压器││┃┠─┼───────┼────────────────┼─────┼─────────┨┃27│JB/T 63002004 │控制用电压互感器│JB/T 63001│┃┃│││992│┃┠─┼───────┼────────────────┼─────┼─────────┨┃28│JB/T 104322004│三相组合互感器││┃┠─┼───────┼────────────────┼─────┼─────────┨┃29│JB/T 104332004│三相电压感器││┃┠─┼───────┼────────────────┼─────┼─────────┨┃30│JB/T 27512004 │等离子弧切割机│JB/T 27511│┃┃│││993│┃┠─┼───────┼────────────────┼─────┼─────────┨┃31│JB/T 10434.220│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2部分:││IEC 60884-2-3:┃┃│04│固定式无联锁带开关插座的特殊要求││1989,E1,MOD┃┠─┼───────┼────────────────┼─────┼─────────┨┃32│JB/T 104352004│电缆局部放电测试系统检定方法││┃┠─┼───────┼────────────────┼─────┼─────────┨┃33│JB/T 104362004│电线电缆用可交联阻燃聚烯烃料││┃┠─┼───────┼────────────────┼─────┼─────────┨┃34│JB/T 104372004│电线电缆用可交联聚乙烯绝缘料││┃┠─┼───────┼────────────────┼─────┼─────────┨┃35│JB/T 104382004│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交联聚氯乙││┃┃││烯绝缘电线和电缆││┃┠─┼───────┼────────────────┼─────┼─────────┨┃36│JB/T 42802004 │中频无心感应炉│JB/T 42081│┃┃│││993│┃┠─┼───────┼────────────────┼─────┼─────────┨┃37│JB/T 104392004│单晶炉 TDR系列直拉法单晶炉││┃┠─┼───────┼────────────────┼─────┼─────────┨┃38│JB/T 104402004│大型煤粉锅炉炉膛及燃烧器性能设││┃┃││计规范││┃┠─┼───────┼────────────────┼─────┼─────────┨┃39│JB/T 10441.120│电工用皱纹绝缘纸第1部分:定义和││IEC 60554-1:1977 ┃┃│04│一般要求││,MOD┃┠─┼───────┼────────────────┼─────┼─────────┨┃40│JB/T 10441.220│电工用皱纹绝缘纸第2部分:试验方││IEC 60554-2:1977 ┃┃│04│法││,MOD┃┠─┼───────┼────────────────┼─────┼─────────┨┃41│JB/T 10441.320│电工用皱纹绝缘纸第3部分:技术要││IE C 60554-3-3:┃┃│04│求││1980,MOD┃┠─┼───────┼────────────────┼─────┼─────────┨┃42│JB/T 30222004 │微动开关│JB/T 30221│┃┃│││991│┃┠─┼───────┼────────────────┼─────┼─────────┨┃43│JB/T 3732.3200│剃齿机第3部分:参数│JB/T 37311│┃┃│4││992│┃┠─┼───────┼────────────────┼─────┼─────────┨┃44│JB/T 3732.4200│剃齿机第4部分:系列型谱│JB/T 60941│┃┃│4││992│┃┠─┼───────┼────────────────┼─────┼─────────┨┃45│JB/T 55542004 │机床组合开关│JB/T 55541│┃┃│││991│┃┠─┼───────┼────────────────┼─────┼─────────┨┃46│JB/T 10330.220│高速电火花小孔加工机第2部分:参││┃┃│04│数││┃┠─┼───────┼────────────────┼─────┼─────────┨┃47│JB/T 10330.320│高速电火花小孔加工机第3部分:精││┃┃│04│度检验││┃┠─┼───────┼────────────────┼─────┼─────────┨┃48│JB/T 100742004│电阻真空计技术条件│JB/T 10074│┃┃│││1999│┃┠─┼───────┼────────────────┼─────┼─────────┨┃49│JB/T 104512004│多用户静止式交流有功电能表特殊││┃┃││要求││┃┠─┼───────┼────────────────┼─────┼─────────┨┃50│JB/T 104522004│办公设备文本装订机││┃┠─┼───────┼────────────────┼─────┼─────────┨┃51│JB/T 104532004│速印(油印)机技术条件││┃┠─┼───────┼────────────────┼─────┼─────────┨┃52│JB/T 104542004│激光打印机负电性有机光导鼓技术││┃┃││条件││┃┠─┼───────┼────────────────┼─────┼─────────┨┃53│JB/T 104552004│小胶印机测试版││┃┠─┼───────┼────────────────┼─────┼─────────┨┃│汽车行业│││┃┠─┼───────┼────────────────┼─────┼─────────┨┃54│QC/T 265-2004 │汽车零部件编号规则│QC/T 265- │┃┃│││1999│┃┠─┼───────┼────────────────┼─────┼─────────┨┃55│QC/T 420-2004 │汽车用熔断器│QC/T 420- │┃┃│││1999│┃┠─┼───────┼────────────────┼─────┼─────────┨┃56│QC/T 708-2004 │汽车空调风机技术条件││┃┠─┼───────┼────────────────┼─────┼─────────┨┃│包装行业│││┃┠─┼───────┼────────────────┼─────┼─────────┨┃57│BB/T0025-2004 │30/25mm塑料防盗瓶盖││┃┗━┷━━━━━━━┷━━━━━━━━━━━━━━━━┷━━━━━┷━━━━━━━━━┛。
《汽车维修行业工时定额和收费标准》【范本模板】

《汽车维修行业工时定额和收费标准》实施说明一、为加强汽车、摩托车维修行业管理,规范维修市场经营行为,保护车辆承托修双方合法权益,根据国家计委、交通部关于汽车维修价格管理有关方面的规定,特修订《汽车维修行业工时定额和收费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二、凡从事各类汽车、摩托车、农用车、轮式工程车维修的单位和个人(含外商、港、澳、台投资企业)及各类汽车特约维修中心(站)、生产厂家的售后服务部等,均应遵守本《标准》。
三、汽车维修收费实行国家指导价管理.各维修企业可以在本《标准》规定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和浮动幅度范围内自主确定具体标准,按规定报当地交通、物价部门备案后执行,并在醒目处挂牌公布。
四、汽车维修工时单价标准:一类维修企业每工时10元,可上下浮动30%;二类维修企业每工时8元,三类维修业户每工时5元,机加工、车辆急修每工时14元,可上下浮动20%。
其中一、二类维修工时单价不含辅料费,三类和机加工、车辆急修含辅料费.五、维修费的具体构成:维修费=工时费+材料费+其他费用1、工时费=工时定额×工时单价本《标准》规定的工时定额为最高标准,企业可以根据维修车辆具体情况,在不超过本《标准》范围内确定具体的收费结算工时。
2、 2、材料费:是指维修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外构件费(含配件、漆料、油料、辅助材料等)和自制配件费。
漆料、油料:按实际消耗量结算。
3、其他费用:包括外加工费及材料服务费等外加工费:是指在维修过程中,发生在厂外加工的费用,按实际外加工费结算。
材料服务费:是指材料的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装卸、运输、保管、损耗等费用. 六、维修费用结算规定1、本《标准》未列车型的维修工时定额,可参照同类车型工时定额,并由承、托修双方商定后签订维修合同。
2、进口或引进技术生产的客、货车整车或总成大修工时按同类国产车工时定额增加不得超过30%。
3、卧铺客车车身大修工时按同类客车车身工时增加不得超过20%.4、各类双排座车大修,其车头、车身、蓬垫部分的工时按同类车型相应工时增加不超过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行业)汽车装潢标准
汽车美容装潢工职业标准(试行)
壹.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汽车美容装潢工
1.2职业定义
使用专用设备及工具,对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内、外部进行清洁、保养和装璜,且指导车主正确对车辆的非机械部分进行维护保养。
1.3职业资格等级
本职业资格共分三级,分别为初级汽车美容装潢工(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汽车美容装潢工(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汽车美容装潢工(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1.4职业环境
室内、室外
1.5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壹定的观察能力,有色觉感、四肢灵活、适应于长时间站立。
1.6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学历之上。
1.7培训要求
1.7.1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历教育: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
职业培训:初级汽车美容装潢工不少于150标准学时;中级汽车美容装潢工不少于250标准学时;高级汽车美容装潢工不少于30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
初级、中级汽车美容装潢工培训教师应具有高级汽车美容装潢工职业资格;高级汽车美容装潢工培训教师应具有车容护理高级工职业资格三年之上,或长期从事车容护理职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士。
专业理论教师应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之上专业职称。
车容护理高级工培训的专业理论教师应具有本科之上学历;或高级之上职称,或长期从事企业管理和理论研究,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及理论基础的人士。
1.7.3培训场所、设备
标准教室;汽车清洗场;室内装饰场;油漆烘干室;空压机;移动式清洗机;自动(半自动)洗车机;举升机;各种类型的缝纫机及磨、钻、锯设备;相关电子仪器。
1.8鉴定要求
1.8.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汽车美容装潢工作的人员。
1.8.2申报条件
初级汽车美容装潢工(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具有初中之上文化水平,身体健康;
中级汽车美容装潢工(国家职业资格四级):具有初中之上文化水平,持有初级汽车美容装潢工证书半年之上。
高级汽车美容装潢工(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具有高中之上文化水平,有C级之上驾驶执照,持有中级汽车美容装潢工证书壹年之上;
1.8.3采用知识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俩种方式。
理论考核采用笔试,技能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考核。
俩门考核均采用百分制,皆达60分为合格。
高级汽车美容装潢工可采用知识和技能壹体化的模块考核,同时仍须进行专业英语、计算机知识和论文答辩等项综合评审。
1.8.4考评人员和考生的配比
理论考核:1:20
技能操作考核:1:8
1.8.5鉴定时间
理论知识考核:90分钟;
技能操作考核:20-180分钟
1.8.6鉴定场所、设备
(1)场所
①笔试场所:教室
②技能考核场所:标准美容室
(2)设备
①初、中级
空压机;低压清洗设备;举升机;自动(半自动)洗车机;其它车容保洁设备。
②高级之上
各种类型的缝纫机;油漆烘干室;各类磨、钻、锯设备、相关电子仪器仪表。
二.基本要求
2.1职业道德
2.1.1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2.1.2职业守则
爱车兢业、诚实守信;
礼貌待客、服务规范;
钻研技术、保证质量;
以人为本、顾客满意。
2.2基础知识
2.2.1相关法律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④《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⑤《上海市机动车清洗保洁管理暂行规定》
⑥其它相关专业法律法规
2.2.2安全生产
①消防安全知识
②劳动保护知识
③电器安全知识
④油汽站安全知识
2.2.3环境保护
①环境卫生知识
②污水处理知识
③大气环境知识
2.2.4服务技巧
①礼貌用语知识
②礼貌礼节知识
③仪容仪表知识
三.工作要求
本标准对初、中、高级汽车美容装潢工的技能和知识要求依此递进,高级别不包含低级别内容。
3.1各等级“职业功能”的“工作内容”壹览表
3.2各等级工作要求
3.2.1初级汽车美容装潢工(五级)
3.2.2中级汽车美容装潢工(四级)
3.2.3高级汽车美容装潢工(三级)
四.鉴定权重表(%)4.1应知应会式比重表4.1.1理论知识
4.1.2操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