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镀锌过程锌灰
热镀锌操作流程

热镀锌操作流程热镀锌操作流程一般为:脱脂-水洗-酸洗-水洗-助镀剂-烘干-热浸镀件-冷却-钝化-检修十个步骤。
1.脱脂通常铁件上面或流水线原因给铁件沾染一些油脂。
例如机油、黄油、油漆等,一般来说在发现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处理了。
根据油渍的不同,需要不同的处理,常用的有碱脱脂,热碱溶液为100—150g/L,温度为60度-80度。
2.酸洗盐酸酸洗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除锈工艺,其质量分数通常在5%—35%的范围,盐酸质量分数越低酸洗时间越长,另外酸洗的温度对酸洗时间影响较大。
在酸洗过程中铁盐在槽内逐渐沉积,当铁盐达到150—200g/L时,虽然其含量还可以使用,但除非加温否则酸洗时间特别长,只能将其全部换掉。
盐酸低于15℃时,酸洗速度很慢,适合的工作温度为18-21℃,氧化铁皮和酸之间的化学反应能产生足够的热能来保持酸温,在这种情况下酸洗时间为10—30分钟。
3.水洗水洗是热镀锌中很容易被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以往工作中大多都不蘸水,但是越来人们越认识到水洗是很重要的。
水能使铁件表面的氧化铁和盐酸的残液不带入助镀剂中,过多的带入氧化铁和酸渍会使助镀剂中的pH值升高,氧化铁和酸转变为二价铁盐,再从铁件表面带入锌锅,使锌灰、锌渣过多的产生,所以水洗一定要认真,二价铁盐的转变铁盐加锌转变成锌盐+铁,1份铁+25份锌液转变为1份锌渣。
4.助镀剂助镀剂是一项重要环节,它不仅可以弥补前几道工序的不足,还可以活化钢件表面,提高镀锌质量,它的好坏直接影响镀层和质量,对锌耗成本有很大影响。
所谓助镀剂是将酸洗后的铁件在一定的铵锌比的助镀剂中形成一种薄的氧化锌铵盐膜。
助镀液的浓度是指氧化锌与氧化铵的比例。
溶剂中的二价铁盐含量、pH值。
温度以及杂质含量等因素都会对助镀效果产生影响。
当助镀剂浓度低于(100g/L)时,镀件产生漏镀;当助镀液浓度低于(100—200g/L)时,由于制件表面附着的盐膜量小,不能有效地活化制件表面,难以获得平滑均匀的镀层;当助镀液浓度高于(400—500g/L)时,由于表面盐膜过厚,不易干透,在铁件入锅时引起锌的飞溅,产生过多的锌灰、更浓的烟尘和厚的锌层;当浓度高于(500g/L)时,制件表面形成内外两层盐膜,下锅时外层盐膜干透里层干不透,当锌液与铁件接触时,会因水的汽化而引起强烈的爆锌。
热浸镀锌的工艺流程

挠性连接器底座热浸镀锌工艺流程1索引概述热镀锌也称热浸镀锌,是钢铁构件浸入熔融的锌液中获得金属覆盖层的一种方法。
近年来随着船舶制造业,高压输电、交通、通讯事业迅速发展,对钢铁件防护要求越来越高,热镀锌需求量也不断增加。
2热镀锌层防护性能通常电镀锌层厚度5~15μm,而热镀锌层一般在65μm以上,甚至高达100μm。
热镀锌覆盖能力好,镀层致密,无有机物夹杂。
众所周知,锌的抗大气腐蚀的机理有机械保护及电化学保护,在大气腐蚀条件下锌层表面有ZnO、Zn(OH)2及碱式碳酸锌保护膜,一定程度上减缓锌的腐蚀,这层保护膜(也称白锈)受到破坏又会形成新的膜层。
当锌层破坏严重,危及到铁基体时,锌对基体产生电化学保护,锌的标准电位-0.76V,铁的标准电位-0.44V,锌与铁形成微电池时锌作为阳极被溶解,铁作为阴极受到保护。
显然热镀锌对基体金属铁的抗大气腐蚀能力优于电镀锌。
3热镀锌层形成过程热镀锌层形成过程是铁基体与最外面的纯锌层之间形成铁-锌合金的过程,工件表面在热浸镀时形成铁-锌合金层,才使得铁与纯锌层之间很好结合,其过程可简单地叙述为:当铁工件浸入熔融的锌液时,首先在界面上形成锌与α铁(体心)固熔体。
这是基体金属铁在固体状态下溶有锌原子所形成一种晶体,两种金属原子之间是融合,原子之间引力比较小。
因此,当锌在固熔体中达到饱和后,锌铁两种元素原子相互扩散,扩散到(或叫渗入)铁基体中的锌原子在基体晶格中迁移,逐渐与铁形成合金,而扩散到熔融的锌液中的铁就与锌形成金属间化合物FeZn13,沉入热镀锌锅底,即为锌渣。
当工件从浸锌液中移出时表面形成纯锌层,为六方晶体。
其含铁量不大于0.003%。
4热镀锌工艺过程及有关说明4.1工艺过程工件→脱脂→水洗→酸洗→水洗→浸助镀溶剂→烘干预热→热镀锌→整理→冷却→钝化→漂洗→干燥→检验4.2有关工艺过程说明4.2.1脱脂可采用化学去油或水基金属脱脂清洗剂去油,达到工件完全被水浸润为止。
热镀锌的危险因素及安全措施

]生产速度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以及盲目追求生产效率的意识作祟,生产速度越来越快,对操作人员的潜在危险也越来越大。
2锌液温度热镀锌生产过程中,锌液温度都比较高,且易产生锌液的高温飞溅,因此,必须配置完备、良好的烫伤防护措施及用品。
3工件砸伤热镀锌工件由于市场发展和现代工程的需求,已从原来的简单、轻巧发展为结构复杂化、大型化,在很多生产环节还需要人工辅助搬运、翻转,员工容易出现磕碰、砸伤。
4吊具创伤吊带、铁链、吊具等工具,在生产过程中逐渐被腐蚀、老化,在吊挂选用时都需要刚度、负荷的检查,不可麻痹大意。
在镀锌时工序安全检查非常重要,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热镀锌车间必须保持空气畅通,充分利用通风设备排除烟尘。
2.角钢和槽钢等待镀工件串挂和浸锌前,应仔细检查吊具安全情况,如有腐蚀和损坏等,立即停止使用,及时更换。
3.防止锌灰、锌渣对人体的烫伤。
锌灰的扰动和清除过程中,刚打捞出来的锌灰、锌渣,温度很高,如不注意碰触到,将会烫伤手、脚等。
4.做好职工安全防护。
热镀锌生产过程中应防止锌液飞溅、锌锅〃爆锌“,避免锌液对人体的烫伤。
锌锅周围不得有积水,这是因为积水的存在容易使人滑倒,且水带入锌液易。
〃爆锌〃把人烫伤。
5.热镀锌作业区内严禁打闹嬉戏、跨越各类(镀前、镀后工序中)处理槽、锌锅等,严禁在槽面、锌锅台面行走,以防跌落发生伤亡事故。
6.热镀锌员工上岗前严禁皮肤裸露,必须穿戴大头鞋、眼镜、风帽、口罩、套袖、工作服等劳动保护、防护用品,避免出现砸伤、划伤、烫伤。
7.热镀锌员工严禁在吊车下随意走动,不得随意吊挂和不当操作,避免造成工件砸伤、撞伤。
8.热镀锌员工严禁酒后上岗,避免磕碰、跌落、烫伤等。
9.打捞锌灰要慢、稳,避免锌灰飞扬,减少对人体呼吸系统的侵害。
10.浸锌生产过程中,防止锌锅内的作业工具和工件对锌锅内壁有意或无意的碰撞。
11.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在锌锅的台面上作业,必须在监护人监视下,采用保护措施才能进行,以防烫伤。
热镀锌锌灰锌渣环境报告

热镀锌是一种常用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通过将金属部件浸入熔融的锌浴中,使锌附着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层。
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锌灰和锌渣等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锌灰和锌渣是热镀锌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弃物,其中锌的含量较高。
如果这些废弃物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和处置,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锌灰和锌渣中的锌元素会随着时间和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发生氧化和腐蚀,释放出有害气体和粉尘。
这些废弃物中的有害物质会污染大气、土壤和水体,影响生态平衡和人体健康。
为了减少热镀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环保措施。
首先,应该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其次,对于产生的废弃物,应该进行分类、回收和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对于锌灰和锌渣等废弃物,可以采取回收再利用的方式进行处理,将其中含有的锌元素进行提取和再利用,减少对资源的浪费。
同时,也可以采取无害化处理方式,如焚烧、填埋等,将废弃物转化为无害物质或降低其有害性。
总之,热镀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但通过采取一系列的环保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平
衡和人体健康。
热镀锌工艺中锌渣的形成及其控制

21Metallurgical smelting冶金冶炼热镀锌工艺中锌渣的形成及其控制陈学松(唐山钢铁集团责任有限公司,河北 唐山 063000)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工艺逐渐应用到热镀锌生产活动当中。
而在热镀锌产品生产过程中,常常伴随着锌渣缺陷,严重影响了产品表面质量,同时还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难以满足实际的生产需求,不利于带动我国工业的发展。
因而在现阶段的热镀锌工艺生产活动中,要加强对锌渣形成及其成因的探究,充分了解锌渣形成的原因,并且能够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改进,加强热镀锌工艺生产中锌渣生成量控制工作。
基于此,在本次研究中就结合我国大型钢铁厂镀锌线的现场生产作为研究对象,加强对热镀锌板锌渣形成缺陷机理的分析,探究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工作建议,全面加强锌渣生产量控制,提高镀锌板表面质量。
关键词:热镀锌工艺;锌渣;形成;控制;策略中图分类号:TG17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1)04-0021-2 收稿日期:2021-02作者简介:陈学松,男,生于1994年,汉族,河北唐山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镀锌。
在钢铁行业发展过程中,逐渐加大了热镀锌板的需求量。
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对工业生产有了更高的质量要求。
在热镀锌工艺开展过程中,要全面提升整体的施工质量,有效保障其表面的完整性,避免出现点状缺陷等,提升其整体的质量和品质。
在热镀锌工艺使用的过程中,常常会因为锌渣的产生,缩短了锌锅的使用寿命,同时还严重影响产品生产的整体质量。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在现阶段的热镀锌工艺使用过程中,要全面加强技术创新。
在提升产品表面质量的同时,采用积极有效的办法,保障相应生产活动能够更加高效稳定开展,且能够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
因而在热镀锌产品生产活动中,则需要综合考虑到锌渣的形成对整个生产活动带来的影响,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办法,尽可能减少锌渣的生成量。
热镀锌生产中锌灰对产品表面质量的影响和解决方法

第12卷 第2期2010年6月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JOURNAL OF L I A ON I N G I N STI T UTE OF SC I E NCE AND TECHNOLOGY Vol .12 No .2Jun . 2010文章编号:1008-3723(2010)02-0013-02热镀锌生产中锌灰对产品表面质量的影响和解决方法崔凤伟(本溪钢铁集团公司,辽宁本溪117000)摘要:介绍了热镀锌中锌灰产生的原因及对产品质量产生的影响。
阐述了要生产出高表面质量的热镀锌产品,必须首先解决锌灰对设备和产品表面质量所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热镀锌;锌灰;沉没辊中图分类号:TG356.27 文献标识码:A1 形成锌灰的原因由于锌锅中的锌液被加热至460℃以上,带钢入锌锅温度一般也是在460℃以上,在炉鼻子内的锌液面会有锌蒸汽生成,当升至一定高度后由于与炉鼻子中的水分发生置换反应(方程式1)、与微量的氧发生氧化反应等因素生成氧化锌颗粒,就是我们常说的锌灰,实际产生的锌灰中是纯锌、氧化锌和其他一些杂质的混合物。
Z n +H 2O (气)]高温Z nO +H 2↑(1)在采用立式退火炉的热镀锌生产线中,锌灰缺陷是影响表面质量的主要瓶颈。
由于锌液的蒸发和在炉鼻子中的烟囱效应共同作用,加快了锌液的挥发,加剧了锌灰的产生。
2 锌灰对热镀锌生产带来的影响2.1 对表面质量的影响:锌灰悬浮在炉鼻子中锌液的表面,当带钢进入锌锅时便把锌灰粘到了带钢的表面,在带钢经过锌锅后在带钢表面就产生了粗糙不平的表面。
根据锌灰在液面的分布不同会在带钢的不同位置产生不同形状的锌灰缺陷。
2.2 对设备的影响:被带钢带入锌锅的锌灰还会粘附到沉没辊的表面,造成沉没辊辊印。
这就是为什么出锌锅后带钢下表面锌灰缺陷往往要比上表面严重的原因。
如果锌灰进入到沉没辊、稳定辊、矫正辊的轴与轴套之间还会导致三辊的转动阻力增大,进一步加重了沉没辊辊印,严重的还导致沉没辊划伤和轴套磨损严重甚至磨穿锌灰缺陷是目前产品表面质量提高的主要瓶颈。
热镀锌工艺流程及应用.doc

钢铁的热镀锌工艺杨清晨C51014023一、热镀锌的介绍:热镀锌又称为热浸镀锌,他是在高温下把锌锭融化,在放入一些辅助材料,然后把金属结构件浸入镀锌槽中,使金属构件上附着一层锌层,从而达到金属防腐的效果。
热镀锌主要用于各行业的金属结构设施上。
是将除锈后的钢件浸入500℃左右融化的锌液中,使钢构件表面附着锌层,从而起到防腐的目的。
自从1836年法国把热镀锌应用于工业以来,已经有一百四十年的历史了。
然而,热镀锌工业是近三十年来伴随冷轧带钢的飞速发展而得到了大规模发展。
二、热镀锌的工艺过程及有关说明:1、工艺过程:工件→脱脂→水洗→酸洗→水洗→浸助镀溶剂→烘干预热→热镀锌→整理→冷却→钝化→漂洗→干燥→检验2、有关工艺过程说明:(1)脱脂可采用化学去油或水基金属脱脂清洗剂去油,达到工件完全被水浸润为止。
(2)酸洗可采用H2SO4 15%,硫脲0.1%,40~60℃或用HCl 20%,六次甲基四胺1~3g/L,20~40℃进行酸洗。
加入缓蚀剂可防止基体过腐蚀及减少铁基体吸氢量。
脱脂及酸洗处理不好会造成镀层附着力不好,镀不上锌或锌层脱落。
(3)浸助镀剂也称结合剂,可保持在浸镀前工件具有一定活性,以增强镀层与基体结合。
NH4Cl 15%~25%,ZnCl2 2.5%~3.5%,55~65℃,5~10min。
为减少NH4Cl挥发可适当加入甘油。
(4)烘干预热为了防止工件在浸镀时由于温度急剧升高而变形,并除去残余水分,防止产生爆锌,造成锌液爆溅,预热一般为120~180℃。
(5)热镀锌要控制好锌液温度、浸镀时间及工件从锌液中移出的速度。
温度过低,锌液流动性差,镀层厚且不均匀,易产生流挂,外观质量差;温度高,锌液流动性好,锌液易脱离工件,减少流挂及皱皮现象发生,附着力强,镀层薄,外观好,生产效率高;但温度过高,工件及锌锅铁损严重,产生大量锌渣,影响浸锌层质量,锌耗大,甚至无法施镀。
在同一温度下,浸镀时间长,镀层厚。
热镀锌过程中锌渣的形成及其控制

热镀锌过程中锌渣的形成及其控制锌渣的大量产生,不仅会影响产品的表面质量,而且会造成资源浪费,降低锌锅使用寿命。
文章结合国内某大型钢铁厂镀锌线的生产实践,对热镀锌板锌渣缺陷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重点探讨锌渣产生的原因,提出在实际生产中从工艺和设备上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减少锌渣的产生,提高镀锌板表面质量。
标签:热镀锌;锌渣;锌锅;底渣1 前言随着钢铁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用户对镀锌板表面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锌渣的产生不仅缩短了锌锅的使用寿命,而且影响产品的表面质量。
人们越来越注重对锌渣的抑制和改善办法的研究。
各大生产厂家应从生产流程和生产设施方面改进,从而减少镀锌过程里产生的锌渣量,并采取有效方法进行抑制,以减少原料消耗,改善带钢的板面及性能。
本文从热镀锌生产中锌渣的形成机理和减少锌渣的有效措施方面进行探讨。
2 镀锌生产过程锌渣生成的机理无论采取何种措施进行产品的热浸镀锌,通过各种各样的反应、氧化以及腐蚀,锌锅中的液态锌中在所难免的会进入一定数量的铁元素,这一元素与Zn作用就会产出锌渣。
如果我们向锌锅中添加Al,这两种物质也会产生反应产出比重为4.2g/m2的Fe2Al5,由于这一物质的比重比锌液低,因此会浮在液体上部,曾经有人对这种情况进行过计算,镀锌过程中液态Zn中的Fe成分里,钢板溶解造成的损失约百分之七十点五,锌锅的腐蚀约百分之二点二。
铁进入锌液后,一般有83.7%形成底渣,6.1%形成了浮渣,10%附着于镀层。
我们通常所说的浮渣并不应该单单指分量较低的Fe2Al5,它还应该包括ZnO、Al2O3、ZnCl2及NH4Cl,通常进行溶剂法镀锌时会生成后面两种物质。
在连续热镀锌机组正常运转时,产生的浮渣通常由操作者手动通过捞渣勺进行打捞,主要目的就是防止由于锌渣过多而造成的产品表面缺陷等问题,很多大型机组在生产过程中还研制出了专门的捞渣设施及捞渣方法,从而有效提高了产品的表面质量。
生产过程中一定数量的Fe与Zn反应会产生FeZn7,它的熔点为640℃,高于锌液的温度,比重为7.25g/cm3,由于其比重比Zn大,因此会落入锌液底部形成我们通常所说的底渣,不但会造成大量的浪费而且会严重影响带钢的表面及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镀锌过程锌灰、锌渣形成控制
内容摘要:内容导读:锌灰锌渣不仅严重影响到浸锌层质量,造成镀层粗糙,产生锌瘤。
而且使热镀锌成本大大升高。
通常每镀1t工件耗锌80~120kg,如果锌灰锌渣严重,其耗锌量会高达140~200kg。
控制锌炭主要是控制好温度,减少锌液表面氧化而产生的浮渣。
国内有些厂家用耐...
内容导读:锌灰锌渣不仅严重影响到浸锌层质量,造成镀层粗糙,产生锌瘤。
而且使热镀锌成本大大升高。
通常每镀1t工件耗锌80~120kg,如果锌灰锌渣严重,其耗锌量会高达140~200kg。
控制锌炭主要是控制好温度,减少锌液表面氧化而产生的浮渣。
国内有些厂家用耐火砂、炭灰等覆盖。
国外采用热传导率小、熔点高、比重小、与锌液不发生反应,既可减少热量失散又可防止氧化的陶瓷或玻璃球覆盖,这种球状物易被工件推开,又对工件无粘附作用。
对于锌液中锌渣的形成主要是溶解在锌液中的铁含量超过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时所形成的流动性极差的锌铁合金,锌渣中锌含量可高达95%,这是热镀锌成本高的关键所在。
从铁在锌液中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不同的温度及不同的保温时间,其溶铁量即铁损量是不一样的。
在500℃附近时,铁损量随着加温及保温时间急剧增加,几乎成直线关系。
低于或高于480~510℃范围,随时间延长铁损提高缓慢。
因此,人们将480~510℃称为恶性溶解区。
在此温度范围内锌液对工件及锌锅浸蚀最为严重,超过560℃铁损又明显增加,达到660℃以上锌对铁基体是破坏性浸蚀,锌渣会急剧增加,施镀无法进行。
因此,施镀目前多在450~480℃及520~560℃两个区域内进行。
锌渣量的控制
要减少锌渣就要减少锌液中铁的含量,就是要从减少铁溶解的诸因素着手:
⑴施镀及保温要避开铁的溶解高峰区,即不要在480~510℃时进行作业。
⑵锌锅材料尽可能选用含碳、含硅量低的钢板焊接。
含碳量高,锌液对铁锅浸蚀会加快,硅含量高也能促使锌液对铁的腐蚀。
目前多采用08F优质碳素钢板。
其含碳
0.087%(0.05%~0.11%),含硅≤0.03%,并含有能抑制铁被浸蚀的元素镍、铬等。
不可用普通碳素钢,否则耗锌量大,锌锅寿命短。
也有人提出用碳化硅制作熔锌槽,虽然可解决铁损量,但造型工艺也是一个难题。
⑶要经常捞渣。
先将温度升高至工艺温度上限以便锌渣与锌液分离,然后降至工艺温度以下,使锌渣沉于槽底后用勺捞取。
落入锌液中镀件也要及时打捞。
⑷要防止助镀剂中铁随工件带入锌槽,助镀剂使用一定时间就有红褐色含铁的化合物生成,要定期滤去。
助镀剂pH值维护在5左右为好
⑸镀液中铝少于0.01%会加快沉渣的生成,适量铝不仅提高锌液的流动性,增加镀层亮度,而且有利于减少锌渣、锌灰。
少量铝浮在液面对减少氧化有益,过多影响镀层质量,产生缺斑现象。
⑹加热、升温要均匀,防止爆烧及局部过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