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研究
海洋经济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海洋经济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海洋经济产业是指利用海洋资源进行经济活动的领域,涵盖海洋渔业、海洋运输、海洋旅游、海底资源开发等多个方面。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对海洋资源利用的需求增长,海洋经济产业的发展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本文将对海洋经济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海洋经济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海洋渔业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我国海洋渔业的产量稳步增长。
海洋运输是另一个重要的海洋经济产业,在全球航运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
海洋旅游是我国海洋经济产业的新兴板块,近年来,随着旅游需求的增长和政府对旅游业的扶持,海洋旅游产业正迅速发展起来。
此外,我国还在海底资源开发、海洋能源等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
然而,当前的海洋经济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风险较大,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措施,避免产生不可逆转的环境损害。
其次,我国在海洋技术和设备研发方面还相对滞后,需要加大科研投入和技术创新力度。
再次,海洋经济产业发展中存在一定的政策和管理缺失,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和监管力度,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未来,我国海洋经济产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在机遇方面,随着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和全球经济的持续扩大,海洋经济产业的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
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创新的推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将得到显著提高。
在挑战方面,海洋经济产业需要解决海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是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
此外,海洋经济产业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开拓全球市场,提高自身竞争力。
综上所述,海洋经济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目前,我国海洋经济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未来,我国海洋经济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和科技创新,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海洋经济产业不断壮大,为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改善做出更大贡献。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研究

民经济 中 已经 占据 重要地 位 ,发挥重 要作用 。而且 ,海洋经 浙江 省拥 有其他地 区无 法 匹敌 的丰富 海洋 资源。全 省海 岸 线 6 9 公 里 ,居 全 国第 1 ;面积 5 0 方米 以上 的海 岛 66 位 0平
上 一 系列 鼓励 民营经济参 与港 口物流 、战 略物资储 运 、石 化
、
浙 江 发 展 海 洋 经 济 的 必 然 性
工 业 以及 海岸线 、滩涂 、小 岛、海域 等集 中连 片开 发 的政 策 举措 ,将推动全省 海洋经济 的发展进 入一个全面发展时期。
_V 陆 域 资 源 非 常 稀 缺 . 日蒜 成 为 缛 淆 持续 发展 的瓶 颈 一)
2 7 个 ,约 占全 国海 岛 总 数 的 25;近4 0 亩 滩 涂 资 源 ,约 88 / 0万
6
济 附加值 高于经济发 展平均水 平 ,2 1 )为3 .%,比全 省GD 增 06 P
加值率 高17 .个百分点。
突 出 ,资源 紧缺 日益成 为 制约经济 持续发 展的重 要 因素 。 因 此 ,一 方面要 转变发 展方 式 ,优化 产业结 构 ,提 高资 源利用
同 ),海 洋及相 关产业增 加值 比上年增 长2 .% ,是2 0 年 58 04
效率 ;另 一 方面要积 极寻 求新 的可 替代 资源 ,寻 找新 的经济
长三 角调研
《 统计科学与实践》2 1 年4 0 2 期
D :1 .9 9]s n1 7 — 9 52 1 .40 2 OI 3 6 /i .6 4 8 0 . 0 . 0 .s 02 0
浙江省海洋经济与海洋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些 产业 的发展 都存 在着 一定 的环 境压 力 。 从 海洋 资源拥 有量 来看 。 浙 江 已是海 洋经济 大省 , 但海 洋 战略性 新兴 产业 发展 相对 不 足 ; 浙江 海洋 科
作 者 简 介 :钱勇 ( 1 9 8 4 一 ) , 男, 浙江宁波人, 浙 江万 里 学 院继 续 教 育学 院学 员 , 研 究方 向 : 海洋经济。
・
4 ・
钱 勇: 浙江省海洋经济与海洋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第2 期
5 0 0 mz 以上面积 的海 岛 3 0 6 1个 , 占全 国 海 岛 总 数 的 4 0 %以上 ; 2 0 k m 以 上 的 港 湾 9个 ,总 面 积 达
经济 发展 方 式 , 提高海 洋 科教 支 撑能 力 , 形 成 我 国东部 沿 海地 区重要 的经济 增 长极 , 打造 “ 一 核 两翼 三 圈 九 区多 岛” 为 空 间布局 的海洋 经济 大平 台 。 目前 , 浙江 省全 面动员 、 部署、 落实海 洋经 济发 展 的各 项 建设任 务【 2 1 。 为了探 索海 洋资 源高效 与 可持续 利用 模式 及 与海洋 环境 协调 发展 , 笔者 走访 了省 海洋 与渔业 局 、 环
与海 洋资 源大 省地位 还不 符 , 海 洋 产业结 构布 局 尚需进 一步 健全 。 1 . 2 海洋环 境 现状
浙 江省海 域 面积 达 2 6万 平方 公 里 ,大 陆海 岸线 和 岛 屿海 岸线 总长 6 4 8 7公 里 ,居 全 国第一 。拥有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3 — 0 7
新形势下加快浙江海洋经济发展

大x  ̄ # l - 开放 、 培 育新 的经济增长点都具有十分重要
的 意 义 。 随 着 闰家 海 洋 强 国战 略 的实 施 , 浙 汀 应 该
新挑战 。近年来 , 罔家在沿海部署了一系列区域发
展战略 , 山东 、 浙汀 、 广 东 和福 建 、 天津“ 3 + 2 ” 海 洋 经
住新 的起 点上 , 努 力发挥特 色优 势 , 力争取 得新成
了不 少积极有 效的举措 。各沿海 省市对 发展海洋 经济高度重视 , 你追我赶的海洋经济发展格局 已经
形 成
总体 思 路
( 一) 围绕 “ 一二 三” 的 工作 目标
“
一
强化 了同家海洋局 的职责地位 , 对相关海洋综合执
法 力蹙 进 行 _ r整 合 。 罔 家 还 将 设 立 高 层 次 议事 协 同机 构 — — 同家 海 洋 事 务 协 调 委 员 会 , 以加 强重 大
范区、 我 国海 洋 生 态 文 明与 清 洁 能 源 示 范 区 。通 过
展海 洋工程装 备与 高端船舶制 造 、 港航物 流服 务 、
群” 、 “ 港[ _ ] 集群 ” 、 “ 城市集群” , 实现 “ 群” 融合
— —
着力 建设 “ 海 洋强 省 ” 。到 2 0 1 7年 , 我 省
努 力争取实 现 以下 主要 目标 : 海洋 经济发达 , 全 省 海 洋生产总值接 近 9 0 0 0 亿元 ; 海洋科教 文化先进 ,
T作报告》 中明确提 r加快 “ 海洋强省 ” 建设的战 略 目标 。提 建设“ 海洋 强省” 目标 , 既是贯彻落实
党 中央 、 国务院的决策 部署 , 也 是 顺 应 浙 汀 从 海 洋 经 济 大 省 向 海 洋 经 济 强 省 再 向海 洋 强 省 发 展 迈 进 的 必 然 趋势 。 浙 江 海 洋 经 济 发 展 面 临 周 边 省 市 你 追 我 赶 的
浙江省宁海县海洋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浙江省宁海县海洋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自中央政府提出“开发海洋”战略以来,浙江省作为东南沿海经济强省,积极部署符合本省特色的海洋发展战略。
本文在对宁海县海洋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宁海县海洋经济发展进行PEST分析,提出了宁海发展海洋经济的相应对策。
标签:海洋经济循环浙江宁海一、宁海县海洋经济建设主要成就在海洋经济发展战略上,宁海县秉承“循环经济”的思想来发展临港循环经济和改良传统海洋养殖业。
2005年宁海县启动了以浙江东海岸农业循环经济区和临港循环经济试点区为重点的循环经济工作。
1.临港循环经济示范区宁海临港循环经济示范区位于宁海强蛟湾内的强蛟半岛,规划总面积为87.30万平方米。
在临港经济循环示范区,宁海县以龙头——国华宁海电厂为依托,积极引进水泥粉磨站、纸面石膏板、新型墙材下游企业,构建了完整的“煤—电—粉煤灰—水泥”、“煤—电—脱硫石膏—石膏板”、“煤—电—粉煤灰—新型墙材”等循环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
2.生态渔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在传统海洋渔业方面,宁海县从传统养殖方式入手,累计投入超过20000万资金进行池塘标准化改造、大棚设施精养基地建设等工程。
除此之外,宁海县还实施仿生态、无公害养殖等措施和方法来提升海产品质和产量。
宁海县充分利用临港循环经济示范区内宁海国华电厂资源,秉承“循环发展”理念,利用其发电过程中产生的温水着力打造温水性鱼类越冬养殖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该项目体现了宁海发展“循环生态经济”的突出成就。
二、宁海县发展海洋经济的PEST分析1.在政治上,宁海发展海洋经济拥有强大政策支持2012年2月,《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得到国务院的正式批复。
同时,浙江省、宁波市和宁海县分别从省市县三个层次分别出台了《浙江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方案》、《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和《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宁海县实施方案》。
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都为宁海发展海洋经济提供了有力有效的政策支持,意味着宁海县结合本地特色发展海洋经济具有坚实的政策基础。
浙江省海洋渔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最 大 限度 地 实 现 规 划 的 客 观 公 正 , 可 以通 过 制 定 规 划 政 策 、 这 方
[ ] 王举, 2 理性与非理性下的城市规划 , 江苏城 市规划,0915: — 5 20 ( )3 1. 7 1
【 ] 李红 伟 。 地 利 用 规 划 中 建 设 用地 预 测 的模 型 比较 研 究 。 土 保 3 土 水
学报 . 0 ( ) 2 ~ 2 . 2 92 : 3 1 6 0 81
[ ] 王 新 军 、 永福 , 型 预 测 在 土 地 利 用规 划 中的 应 用 , 源 开 发 与 5 张 模 资 市 场 .0 62) 2 — 2 . 20 (2: 4 3 6 3 [ ] 李 颖 。 色模 型 在 社 会 经 济 预 测 中 的应 用 , 业 经 济 与 管 理 ,0 0 6 灰 产 2 1
许 想,:江 海洋 业 济 展战 研究 想 等浙 省 渔 经 发 略
农 业 经 济
浙江省海洋渔业经济发晨战略研究
许 想想 。 建 祥 , 傅 王 超
( 江 师 范大 学 浙
f 摘
地理 与 环境 科 学 学院 , 江 浙
金华
3 10 ) 2 0 4
要 ] 年 来 , 于捕 捞 过 度 , 江 海 洋渔 业 资 源 衰 退 , 获 物 低 龄 化 、 近 由 浙 捕 小型 化 现 象严 重 。指 明 了浙 江 海 洋 渔 业
因此 , 规 划 中要 避 免 或 利 用 这 些 主 观非 理 性 行 为 的 影 响 。 在
一
参考文献 :
[ ] 张骏 , 1 理性规划发展历程及对 中国城市规姒理论的影响 , 乡规 城
划 与环 境 建设 .0 6 - . 20 : 5 4
水利保障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对策研究

2
浙 江 海 洋 经 济 发 展 示 范 区 建 设 对 水 利 提
县 ( ) 陆 域 ( 舟 山 群 岛 、 台 州 列 岛 、 洞 头 列 市 的 含
岛 等 岛 群 ) 。
出 新 的 更高 要求
2 1 对 水 资 源 配 置 提 出 新 的 更 高 要 求 .
一
《 划 》 浙 江 海 洋 经 济 发 展 示 范 区 建 设 的 战 规 对
理 地 加 以 开 发 利 用 ,是 拓 展 沿 海 地 区 的 发 展 空 间 、
波 地 区 人 均 水 资 源 量 1 5 l 0 0 I l 是 全 省 平 均 的 , 6 % ,全 国 平 均 的 4 % ; 舟 山 市 人 均 水 资 源 量 0 8 6 , 是 全 省 平 均 的 3 % , 全 国 平 均 的 3 % , 71 m 8 1 水 资 源 禀 赋 与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不 相 称 。 二 是 水 资 源
深 度 分析
水 利 保 障 浙 江 海 洋 经 济 发展 示 范 区
建 设 对 策研 究
进 李 云
( 江 省 水 利 水 电工 程 局 , 浙 江 杭 州 3 0 2 ) 浙 10 0
摘 要 :浙 江 既 是 海 洋 资 源 大 省 , 也 是 海 洋 经 济 大 省 ,2 011年 2 月 国 务 院 批 复 《浙 江 海 洋 经 济
发 展 示 范 区 建 设 上 升 为 国 家 战 略 。 浙 江 海 洋 经 济
海 产 业 集 聚 区 ,并 推 进 舟 山 、 温 州 、 台 州 等 地 诸 多
岛屿 的开发 和保护 。
发 展 示 范 Βιβλιοθήκη 包 括 浙 江 全 部 海 域 和 杭 州 、 宁 波 、 温
“十三五”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策略取向

州 ∞ № w
“ 十三五” 时期是浙江 建设海洋强省 的关键时期。浙江应在理清基本思路和 目标 的基础上 。 积极实施“ 六大联动” 基本方略
“ 十三五”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策略取向
周世锋
பைடு நூலகம்
“ 十三五 ” 是浙江提 升海洋 “ 两区 ” 建设水平 、 打造海洋 强 省 的关键时期 。浙江 海洋经济 的发展 , 必须 呼应海洋强 国建
贡献 、 奠定基础 。
不足而低水 平开发 引发 的。浙江海洋科教 实力整体较 弱 , 科
研成果产业化 利用能力较差 , 海洋 重点学科建设 与高级科研
抓住 三 大 机 遇
之路经济带 和 2 l 世纪海上 丝绸 之路战略交汇 区 , “ 两带一路 ”
团队培养相对 滞后 , 亟待通过 国家 大力支持 、 国际 深度 合作 、 海洋生态 文明建设 的要 求。美丽海洋是美丽浙 江的重要
科创 中心共建 中扮演 更有特色和优 势的角色 , 在长三角开放 海洋经济发达 。海洋经济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 海洋经济增
合作桥头堡建设 中扮演更有参与 _ 生和推动力的角色。
加值增长 陕于国民生产总值增速 , 海洋经济 占全省 G D P 的比重
浙江经济 Z HE J I A NG E CO NOM Y I
海水养殖污染防治等 , 切实建好 “ 美丽海洋” 。 海域海 岛海岸线空 间整合优化的要 求 。近年 来 , 浙江 省
等产业 “ 走出去” , 建构“ 立足海丝 、 辐 射全 球” 的新型产业发展
域人 口、 城市 、 产业向沿海转移的战略趋势 日益明显 。顺 应海 模式 , 推进浙江从海洋经济大省向海洋经济强省I 勺 『 转变 。 海 洋强国建设有 序推进 。党的十八大报告 中提 出要 “ 提 陆空 间布局的发展态势 , 加快沿海城市群和产业带 、 港 口群 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沿海省市都提出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构想。
浙江发展海洋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渔、港、景、油、涂”资源组合优势与经济区位优势。
发展海洋经济,有利于我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有利于进一步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有利于扩大开放,增强国际竞争力。
为从总体上反映海洋经济发展状况,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步伐,本课题对海洋经济的概念及行业范围进行了科学界定;阐述了海洋经济主要总量指标的核算思路,并根据经济普查资料及其他典型调查资料,测算了我省海洋经济总量指标;分析研究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认为我省的海洋经济效益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海洋第三产业在海洋经济中占居主导地位,港口客货吞吐量居全国前列,但也存在海水养殖业发展相对滞后,远洋运输能力不强,海洋科技人才缺乏,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最后提出海洋经济发展需要重点研究的若干问题。
浙江位于我国沿海中部,处于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南翼,濒临东海。
全省海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是陆地面积的2.5倍;海岸线长达6486公里,占全国总长度的20.3%,居全国第1位;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3061个,占全国海岛总数的2/5;全省11个地级以上城市有7个连接海洋,沿海或海岛县(市、区)有37个。
因此,我省发展海洋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渔、港、景、油、涂”资源组合优势与经济区位优势。
发展海洋经济,有利于我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有利于进一步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有利于扩大开放,增强国际竞争力。
为从总体上反映海洋经济发展状况,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步伐,本课题对海洋经济范畴进行了科学界定,阐述了海洋经济主要总量指标的核算思路,并根据经济普查资料及其他典型调查资料,测算了我省海洋经济总量指标,分析研究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海洋经济发展需要重点研究的若干问题。
国家海洋局对海洋经济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海洋经济是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过程中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总称,是各类海洋产业及其相关活动的总和,海洋经济包括海洋产业和海洋相关产业。
海洋产业是指人类直接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所进行的生产和服务活动而海洋相关产业是指以各种投入产出为联系纽带,与海洋产业构成技术经济联系的产业,是海洋产业的关联层。
主要包括海洋农林业、海洋设备制造业、涉海产品及材料制造业、海洋建筑与安装业、海洋批发与零售业、涉海服务业等。
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如下:
一、海洋经济总量规模不断扩大,且效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经测算,2007年浙江省海洋及相关产业总产出为7373亿元,占全社会总产出的11.2%;海洋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
2344亿元,占GDP的12.5%。
按现价计算(下同),海洋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8.1%,比2004年增长59.2%,年均增长16.8%。
其中作为海洋经济核心层和支持层的海洋产业增加值为1224亿元,占GDP的比重为6.5%,作为海洋经济核心层的海洋主要产业增加值1030亿元,占GDP的5.5%,作为海洋经济外围层的海洋相关产业占GDP的6.0%(见表1)。
海洋经济在我省国民经济中已经占据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且,海洋经济附加值高于经济发展平均水平,2007年我省海洋经济增加值率为31.8%,比全省GDP增加值率高出3.2个百分点。
初步预计2008年海洋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2677亿元,占GDP的12.5%。
二、作为海洋经济核心层,在我省海洋主要产业中,海水利用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渔业所占比重较高。
三、在我省海洋主要产业中,海洋电力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而海洋渔业在结构调整中向纵深发展,所占比重有所下降。
四、作为海洋经济支持层的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发展相对较快。
随着经济的较快发展,我省各类海洋服务意识增强,投入加大。
如海洋信息服务业、海洋环境监测预报服务、海洋保险与社会保障业、海洋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海洋环境保护业、海洋教育以及政府部门对海洋经济开发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等等,都使我省的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五、海洋相关产业发展稳定,在整个海洋经济中占居重要地位。
根据国家海洋局《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海洋相关产业主要包括:海洋农林业、海洋设备制造业、涉海产品及材料制造业、涉海建筑与安装业、海洋批发与零售业、涉海服务业等。
六、海洋经济二、三产业地位比较突出,尤其是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上升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