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潜水位线图的判读

合集下载

等潜水位线图的判读和应用

等潜水位线图的判读和应用

A.地下水开采过度
B.地下水污染严重
C.有盐碱化趋势
D.有荒漠化趋势
A 3.甲地环境问题出现的时间可能是
A.4~5月
B.6~7月
C.7~8月
D.12~1月
55 52
甲海拔:55米 47米<甲潜水位<52米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简图,比例尺是1:2000000,据此回答
4~5题。
B 4.图中A区地形类型为( )
5.图中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 C
A.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B.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C.河流左岸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右岸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D.河流右岸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左岸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应用3
思考感悟 黄河下游河水与地下水的
补给关系如何?
黄河下游是“地上河”,河水补给地下水, 是一种单一补给关系
6.下列四幅图中,可表示黄河下游的是(实线为河流,
A
B、a图河流和b图河流均自南向北流
C、a图河流自北向南流,b图河流自南向北流
D、a图河流自南向北流,b图河流自北向南流
应用1
二、读疏密状况,判断潜水的流速
★等潜水位线越密集的地方,潜水面坡度越陡, 潜水流速越快;
★等潜水位线越稀疏的地方,潜水面坡度越缓, 潜水流速越慢。

乙 丙

3.图中地下水流速最大处是 D
等潜水位线的判读和应用
等潜水位线判读 ●基本概念
潜水位:是指潜水面上任一点的海拔高程 。 等潜水位线:是将潜水位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成的线。
潜水埋藏深度=地面海拔高度-潜水位。
二.深入探究,总结规律
一、读数值大小,判断 潜水埋藏深度、地势高低、 河水流向
题型一:
读数值,求潜水 的埋藏深度

等潜水位线图的判读

等潜水位线图的判读

等潜⽔位线图的判读等潜⽔位线图的判读⼀、定义:将潜⽔位海拔⾼度相等的点连成的线。

⼆、数值:表⽰潜⽔⾯的海拔⾼度。

潜⽔位与地势起伏相⼀致:地势⾼处潜⽔位⾼;地势低处潜⽔位低应⽤1:读数值,判断地势起伏和河流流向上图为某地两河流两侧的潜⽔位等值线⽰意图,图中数字表⽰潜⽔位(单位:⽶),正确反映河流与潜⽔补给关系的是:A、a图河流和b图河流均⾃北向南流B、a图河流⾃北向南流,b图河流⾃南向北流⼩结:潜⽔位线与地势起伏相⼀致:地势⾼处潜⽔位⾼;地势低处潜⽔位低①了解潜⽔位数值的含义;②并推断出潜⽔埋藏深度的公式=H—h应⽤2:读数值,求潜⽔的埋藏深度下图中实线为地形等⾼线,虚线为潜⽔⾯等⾼线(单位:⽶),读图回答。

2、钻井甲的潜⽔埋藏深度约为:A、10⽶B、5⽶C、2.5⽶D、0⽶⼩结:潜⽔埋藏深度=地⾯海拔⾼度—潜⽔海拔⾼度.回顾等压线疏密与风速的关系,得出等潜⽔位线疏密与流速的关系。

三、疏密:应⽤3:读疏密,判断流速3、图中地下⽔流速最⼤处是A.甲B.⼄C.丙D.丁⼩结:潜⽔位线间距⼤的地⽅流速慢,间距⼩的地⽅流速快回顾风向,引出潜⽔的流向:垂直于等潜⽔位线,由⾼处指向低处四、⾛向和弯曲:应⽤4:看⾛向和弯曲,判断潜⽔流向及潜⽔与河流的补给关系上图为某地区1⽉份等潜⽔位线图,读图回答4—5题4、图中河流与地下⽔的补给关系是:A.河流⽔补给地下⽔B.地下⽔补给河流⽔C.河流左岸地下⽔补给河流⽔,右岸河流⽔补给地下⽔D.河流右岸地下⽔补给河流⽔,左岸河流⽔补给地下⽔⼩结:潜⽔流向:垂直于等潜⽔位线,由⾼处指向低处5、在6⽉份,下列关于等潜⽔位线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河流两侧的等潜⽔位线都向南弯曲B.河流东岸的等潜⽔位线将向北弯曲C.河流东岸的等潜⽔位线向北弯曲,西岸向南弯曲D.河流两侧的等潜⽔线不会发⽣变化⼩结:潜⽔位受降⽔影响:⾬季,潜⽔位上升;旱季,潜⽔位下降总结:探究⽔井的位置:(甲处)[A.地下⽔汇集(潜⽔位线类似于⼭⾕处);B.埋藏深度⼩处]⼆.例题剖析【例1】地下⽔是⼀种宝贵的⽔资源。

潜水等水位线图的判读

潜水等水位线图的判读

潜水等水位线图的判读2006-10-23一、基本知识潜水等水位线图即地下水的等值线图。

要对其作出正确的判断,首先必须搞清潜水的几个基本要素。

如图1,潜水面即潜水的自由表面(B);潜水埋藏深度即潜水面至地表的距离(h);潜水位即潜水面上任一点的海拔(H);潜水含水层厚度即潜水面至隔水底板的垂直距离(m)。

图1二、判读方法1. 潜水的流向:潜水是在重力作用下,由潜水位高处向低处作下降运动的,所以潜水的流向就是与潜水等水位线垂直且由潜水位数值大的指向潜水位数值小的短线,如图2中的箭头指向。

图22. 潜水的埋藏深度:埋藏深度=某点地面标高-潜水位,即某点对应的等高线的数值(地表高度)与其潜水水位数值的差。

一般来说,地势越高,潜水的埋藏越深,如图2中P点潜水的埋藏深度为5米,Q点潜水的埋藏深度为10米。

3. 潜水与地表水(如河水)的补排关系:对照图示观察,若潜水等水位线图上的等值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凸出,说明河水水位低于潜水水位,潜水补给河水;相反,河水水位高于潜水水位,河水补给潜水。

我们也可以通过确定地表水附近潜水的流向来确定彼此的补排关系,方法是在图上按潜水位数值从大到小方向作潜水等水位线的垂线,若垂线指向河流,说明潜水补给河水;若作出的垂线偏离河流,则说明河水补给潜水,如图3所示,①是潜水补给河水,②是河水补给潜水。

图34. 水井位置的选择:井是开采地下水的管状垂向集水工程的设施。

为增加开采补给量,保证水源地的长期均衡开采,水源地应尽可能选择在可以最大限度拦截区域地下径流的地段,接近补给水源和能充分夺取各种补给量的地段,如水源地尽量靠近补给地下水的河流岸边、区域地下径流的排泄区附近等。

如图2中,要获得充足的地下水资源,图示地区打井的最佳地点应是②处。

根据等值线的特点和有关知识可知,等值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凸出,说明该地的数值小,即该地是集水区。

四个地点中,②处的曲率最大,说明此处变化大,且③④等处的潜水流向②处,所以四个地点相比,②处的地下水资源最为充足。

潜水等水位线图的判读

潜水等水位线图的判读

潜水等水位线图的判读一、基本知识潜水等水位线图即地下水的等值线图。

要对其作出正确的判断,首先必须搞清潜水的几个基本要素。

如图1,潜水面即潜水的自由表面(B);潜水埋藏深度即潜水面至地表的距离(h);潜水位即潜水面上任一点的海拔(H);潜水含水层厚度即潜水面至隔水底板的垂直距离(m)。

图1二、判读方法1. 潜水的流向:潜水是在重力作用下,由潜水位高处向低处作下降运动的,所以潜水的流向就是与潜水等水位线垂直且由潜水位数值大的指向潜水位数值小的短线,如图2中的箭头指向。

图22. 潜水的埋藏深度:埋藏深度=某点地面标高-潜水位,即某点对应的等高线的数值(地表高度)与其潜水水位数值的差。

一般来说,地势越高,潜水的埋藏越深,如图2中P点潜水的埋藏深度为5米,Q点潜水的埋藏深度为10米。

3. 潜水与地表水(如河水)的补排关系:对照图示观察,若潜水等水位线图上的等值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凸出,说明河水水位低于潜水水位,潜水补给河水;相反,河水水位高于潜水水位,河水补给潜水。

我们也可以通过确定地表水附近潜水的流向来确定彼此的补排关系,方法是在图上按潜水位数值从大到小方向作潜水等水位线的垂线,若垂线指向河流,说明潜水补给河水;若作出的垂线偏离河流,则说明河水补给潜水,如图3所示,①是潜水补给河水,②是河水补给潜水。

图34. 水井位置的选择:井是开采地下水的管状垂向集水工程的设施。

为增加开采补给量,保证水源地的长期均衡开采,水源地应尽可能选择在可以最大限度拦截区域地下径流的地段,接近补给水源和能充分夺取各种补给量的地段,如水源地尽量靠近补给地下水的河流岸边、区域地下径流的排泄区附近等。

如图2中,要获得充足的地下水资源,图示地区打井的最佳地点应是②处。

根据等值线的特点和有关知识可知,等值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凸出,说明该地的数值小,即该地是集水区。

四个地点中,②处的曲率最大,说明此处变化大,且③④等处的潜水流向②处,所以四个地点相比,②处的地下水资源最为充足。

潜水等水位线图判读

潜水等水位线图判读

4. 水井位置的选择:井应尽可能选择在可以最大限度拦
截区域地下径流的地段,接近补给水源和能充分夺取各种
补给量的地段,如水源地尽量靠近补给地下水的河流岸边、 区域地下径流的排泄区附近等。
4. 水井位置的选择:打井的最佳地点是②处。等值线向
数值大的方向凸出,说明该地数值小,即该地是集水区。
四个地点中,②处的曲率最大,说明此处变化大,且③④ 等处的潜水流向②处,所以四个地点相比,②处的地下水
B.②
C.③
D.④
2.这种陆地水体相互关系可能发生在 D A.里海沿岸 C.密西西比河下游 B.青海湖沿岸 D.黄河下游
下图中实线为地形等高线,虚线为潜水面等高线 (单位:米),读图回答。 3. 钻孔井甲的潜水埋藏深度约 B A.10米 B.5米 C.2.5米 D.0米 4. 地下水流速 C A.①=② B.②=④
8.图中潜水的流向主要是: D A.自北向南 B.自东向西 C.自西向东 D.自南向北 9.在A. C.D. E.四点中可能发育河流的是: C A.A点 B.E点 C.C点 D.D点
10.如果在BCDE四点打井,如果不考虑其它因素,仅
考虑地下水水位离地面的距离,最容易打到水是 C
A.E点
B.B点
右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地形 与潜水分布示意图 7、①②③④ 四点中, 潜水埋藏最浅的是( ③ ) 设地面的海拔高度为H,该 地对应的潜水水位线的高 度为h;埋藏深度为M ①

5
10
15
③ 15
25
② 35
20
等高线(米) 1:3000000 潜水等水位线(米)
①地:25<H<35,15<h<20,则5<M<20 ②地:25<H<35,15<h<20,则5<M<20 ③地:5<H<15,10<h<15,则-10<M<5 ④ 地:5<H<15,0<h<5,则0<M<15

等潜水位线图的判读和应用—自制

等潜水位线图的判读和应用—自制

要环境问题是:
A.地下水开采过度
B.地下水污染严重
C.有盐碱化趋势
D.有荒漠化趋势
7.甲地环境问题出现的时间可能是
A.4~5月
B.6~7月
C.7~8月
D.12~1月
五、水井和排水沟位置的选择
(1)水井位置应选在地下水埋藏较浅的地点。 (2)水井位置应选在潜水汇集区。 (3)水井位置应选在潜水汇水面积较大的地点。 (4)一般沿等潜水位线布置水井和排水沟。
A. a图河流自南向北流,b图河流自北向南流 B. a图河流自北向南流,b图河流自南向北流 C. a图潜水补给河流,b图河流补给潜水 D. a图河流补给潜水,b图潜水补给河流
三、读疏密状况,判断潜水的流速
等潜水位线越密集的地方,潜水面坡度越陡, 潜水流速越快;
等潜水位线越稀疏的地方,潜水面坡度越缓, 潜水流速越慢。
4.图中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
C
A.河流水补(给潜地水下位水上升或潜水位下降)
BCD...地河河潜季下流流水—水左右潜位水补 岸 岸 受位降给 地 地下水河 下 下降影流 水 水响水补补:给给雨河河季流流—水水潜,,水右左位岸岸上河河升流 流;水 水旱补 补给 给地 地下 下水 水
四、读闭合状况,判断人类对潜水的影响
B
C
潜水埋藏深度=地面海拔高度-潜水海拔高度
A的海拔高度:H A处潜水位的海拔高度:h
A潜水的埋藏深度: L=H-h
一、读数值大小,判断潜水埋藏深度、地势高低、 河水流向
题型一:
读数值,求潜水的埋藏深度 图中实线为地形等高线,虚线为潜水面等高线(单位:
米),读图回答。
1、钻井甲的潜水埋藏深度约为: B
特征 数值

补充:等潜水位线图的判读和应用

补充:等潜水位线图的判读和应用

三、读疏密状况,判断潜水的流速 等潜水位线越密集的地方,潜水面坡度越陡,潜水流速越快; 等潜水位线越稀疏的地方,潜水面坡度越缓,潜水流速越慢。
四、读闭合状况,判断人类对潜水的影响
(1)中心潜水位低,地下水开采过度。 (2)中心潜水位高,降水多或大水漫灌。
55 60 65
65 60 55
潜水埋藏深度=地面海拔高度-潜水海拔高度
等潜水位线图的判读和应用
一、读数值大小,判断地势高低、河流流向和潜水埋藏深度
(1)潜水位与地势起伏相一致,潜水位高处地势高,潜水 位低处地势低。 (2)河流总是从地势高的地方流向地势低的地方。 (3)潜水埋藏深度=地面海拔高度-潜水海拔高度
二、读凹凸方向,判断潜水流向、潜水与河流的补给关系 (1)潜水的流向总是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 (2)潜水与河流的补给关系看潜水的流向,通过作垂线来确定。
3、华北地区的河流:年径流总量较 多,雨水补给为主,径流的季节变 化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7-8月 进入汛期,12-2月为枯水期。 4、南方地区的河流:流量大,汛期 长,无结冰期,水位差较小。5月 雨季来临进入第一次汛期,8-9月 受台风的影响进入第二次汛期。
例5、图为我国东部某河流的径流 量季节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 回答: 1、关于两个河流汛期的表述,正 确的是( ) C A.由雨水和地下水补给引起 B.由雪水和冰川补给引起 C.由雪水和雨水补给引起 D.由冰川和降水补给引起
第二部分:河流流量过程曲线的判断
一、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反应的内容: 1、流量的大小——流量是由河水来源决定的。 2、流量的季节变化——我国的河流,洪水期多在夏秋,枯水期多 在冬春。季节变化大的河流,往往受降水的影响大,季节变化 小的河流,多受地下水的补给,也有可能受热带雨林和温带海 洋性气候的影响。 3、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春季汛期时间较短,多由季节性积 雪融水补给;夏季汛期时间较长,除由雨水补给外,也有可能 是冰川融水补给。

等潜水位线图的判读和应用

等潜水位线图的判读和应用

承压水
隔水层
地下水示意图
等潜水位线判读 ●基本概念
潜水埋藏深度=地面海拔高度-潜水位。
潜水位:是指潜水面上任一点的海拔高程 。 等潜水位线:是将潜水位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成的线。
一、读数值大小,判断 潜水埋藏深度
题型一:
读数值,求潜水 的埋藏深度
图中实线为地形等高线,虚线为潜水面等高线(单位: 米),读图回答。 1、钻井甲的潜水埋藏深度约为: B A、10米 B、 5米 C、2.5米 潜水的埋藏深度=地面海拔高度- 潜水位 D、 0 米
牛刀小试:
地势高
画出河流左右岸 河流流向如何? 潜水的流向
5.在正常年份,图中地区6月中下旬潜水位会如何变化? 潜水流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从高处指向低处 上图为某地区 1月份等潜水位线图,读图回答4—5题 7月下旬呢? C 4.图中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 A.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潜水位上升或潜水位下降) B.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潜水位受降水影响:雨季—潜水位上升;旱 C.河流左岸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右岸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季—潜水位下降 D.河流右岸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左岸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请绘制三幅图中潜水流向。 学生活动:
a为 补给 b为 补给 c则为左岸 右岸
;Hale Waihona Puke ;补给 补给, .
三、读疏密状况,判断潜水的流速
★等潜水位线越密集的地方,潜水面坡度越陡, 潜水流速越快;
★等潜水位线越稀疏的地方,潜水面坡度越缓, 潜水流速越慢。
题型三:
读疏密, 判断流速

乙 甲

3.图中地下水流速最大处是
aaaa图河流和bb图河流均自北向南流bbaa图河流和bb图河流均自南向北流ccaa图河流自北向南流bb图河流自南向北流ddaa图河流自南向北流bb图河流自北向南流a潜水位与地势起伏相一致地势高处潜水位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潜水位线的判读
一、定义:将潜水位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成的线。

二、判读步骤
1、数值:表示潜水位的海拔高度。

潜水位与地势起伏相一致:地势高处潜水位高,地势低处潜水位低
潜水的埋藏深度=地面海拔高度—潜水位海拔高度
2、疏密:等潜水位线间距大的地方流速慢,间距小的地方流速快。

3、走向和弯曲:
潜水流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处指向低处。

考点一:潜水的埋藏深度
1、Q处潜水的埋藏深度=H-h
Q
L
潜水面
H
h
海平面
Q处的海拔高度:H Q处潜水位的海拔高度:h
将地形等高线与潜水等水位线绘于同一张地图上时,可以根据地形等高线与等潜水位线确定潜水埋藏深度。

即将地形等高线数据减去潜水水位线数据即为该点的潜水埋藏深度
应用1:求潜水的埋藏深度
右图中实线为等高线,虚线

为等潜水位线(单位:米),
读图回答。

1、井甲的潜水埋藏深度约为:B
A、10米
B、5米
C、2.5米
D、0米
2、井乙的潜水埋藏深度可能为:C
A、3米
B、4.5米
C、8.5米
D、15米
潜水的埋藏深度=地面海拔高度-潜水位的海拔高度
考点二:潜水的流向、流速
2、潜水位与地势有何关系?
地势高——潜水位高地势低——潜水位低
Q
P
L
潜水面
H
h
海平面
潜水是沿着潜水面坡度最大的方向流动的,因此,垂直于潜水等水位线从高水位指向低水位的方向就是潜水的流向,如图中箭头所指的方向
应用2:判断地势起伏、河流流向
3、下图为某地两河流两侧的潜水位等值线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等潜水位线(单位:米),可正确反映河流流向的是:A
A、a图河流和b图河流均自北向南流
B、a图河流和b图河流均自南向北流
C、a图河流自北向南流,b图河流自南向北流
D、a图河流自南向北流,b图河流自北向南流
图4
应用3:判断流速
读右图回答4-5题
4、图中地表水流速最大处是 C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5、图中地下水流速最大处是 D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总结】:等潜水位线间距大的地方流速慢,间距小的地方流速快
考点三:河流水与潜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潜水等水位线上的等值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凸出,说明河流水位低于潜水水位,则潜水补给河流水;相反,河流水位高于潜水水位,河流水补给潜水。

如下图中,a 为潜水补给河流水,b 为河流水补给潜水,c 为右岸潜水补给河流水,左岸河流水补给潜水
应用4:判断潜水流向及补给关系
右图为某地区1月份等潜水位线图,
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D
A 、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B 、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C 、河流左岸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右岸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D 、河流右岸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左岸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总结】潜水流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从高处指向低处
6、在正常年份,图中地区6月中下旬潜水位会如何变化?7月下旬呢?
(潜水位上升或潜水位下降)
【总结】潜水位受降水影响:雨季—潜水位上升;旱季—潜水位下降
考点四 潜水井、排水沟的位置
A 、地下水汇集
(潜水位线类似于山谷处)
B 、埋藏深度小处
考点5.人类活动对潜水的影响
思考:分析图中甲图等潜水位分布规律
1、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的影响:
大量开采地下水;水利工程建设及引水灌溉 ;城市三废排放等,
2、利用地下水产生的环境问题
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水漏斗区,造成地表沉降等
沿海地区,引发海水倒灌,地下水变咸。

总结:
504030
甲乙
A
特征应用
数值判断地势分布和河流流向:地势高处潜水位高
地势低处潜水位低
潜水埋藏深度= 地面海拔—潜水海拔
疏密潜水的流速:等潜水位线密—流速快;疏—流速慢
走向和弯曲潜水流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从高处指向低处
闭合中心潜水位低:地下水开采过度
中心潜水位高:降水多或大水漫灌
【例1】地下水是一种宝贵的水资源。

下图为某地两条河流两侧的潜水位等值线示意图,可反映河流与潜水补给关系的一般情况。

图中数字表示潜水位(单位:米)。

读图判断正确的选项:
A.a图河流和L图河流均自北向南流
B.a图河流自北向南流,b图河流自南向北流
C.a图潜水补给河流,b图河流补给潜水
D.a图河流补给潜水,b图潜水补给河流
【解析】从图中信息可知,河流的北侧潜水水位高于南侧,故河水都是由北向南流;a图河流水位比两侧潜水水位低,说明地下水补给河水;b图则相反,说明是河水补给了潜水。

【答案】A、C
【例2】图中实线是地形等高线,虚线是潜水面等高线,等高距均为5米,甲处为一口水井。

读图回答(1)~(6)题。

(1)乙处的潜水深度为
A.17米B.1米C.3米D.5米

(2)甲处水井的水面离地面的距离可能为
A.1.5米 B.2.5米
C.7.5米 D.8.5米
(3)从图中内容可知,甲地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地下水开采过度B.地下水污染严重
C.有盐碱化倾向D.有荒漠化倾向
(4)甲地环境问题出现的时间可能是
A.4—5月B.6—7月
C.7—8月D.12—1月
(5)图中河流与潜水的关系是
A.河流水补给潜水B.潜水补给河流水C.互不补给D.不能判定
(6)图中潜水的流动方向是
A.a箭头方向B.b箭头方向C.c箭头方向D.d箭头方向
【解析】首先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河流分布区是山谷,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可判断出地势西北搞东南低,河流由西北向东南流,甲处等高线数值为55米,乙处等高线数值为60米,潜水面等高线为57米,所以乙处的潜水深度为3米;根据等潜水位线的特点,即地势高的地方,潜水水位高;地势低的地方,潜水水位低,可判断
出南边的等潜水位线位52米,甲处的等潜水位取值范围为47米――52米,因而甲处水井的水面离地面的距离可能为3米――8米,(2)题C项正确。

(3)(4)题,甲处有一条闭合的52米潜水面等高线,说明甲处形成一个潜水面比较低的范围,由此可知甲处地下水开采过度。

该地是我国南方地区,冬季少雨,D项正确。

(5)题,潜水的流动方向肯定是垂直于潜水面等高线的,从图中看出,潜水的流动方向是由中间(河流附近)流向两侧,说明河流与潜水的关系是河流水补给潜水。

(6)题,潜水的流动方向应该是垂直于潜水面的等高线并且由高处向低处流动,A正确。

【答案】(1)C (2)C (3)A (4)D (5)A (6)A
三.练习检测
1.右图若为等潜水位线图(a﹤b﹤c),则河流流向及补给关系是
A.向南流,潜水补给河水B.向北流,潜水补给河水
C.向北流,河水补给潜水D.向南流,河水补给潜水
2.下列四幅图中,可表示黄河下游“悬河”的是(实线为河流,虚线为潜水线,单位:米)
读潜水等水位线图,回答3--9题。

3.图中四口井中,地处谷地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下列根据图中信息的推断,正确的

A.潜水位随着地势的高低起伏而起

B.山脊的潜水比山谷的潜水埋藏浅
C.山脊是潜水的补给区,山谷是
潜水的排泄区
D.潜水的运动方向是从山谷到山脊
5.②处潜水埋藏的深度为
A.5m B.10m C.15m D.20m
6.地下水流向与等水位线的关系是:
A.垂直 B.平行 C.斜交 D.重合
7.④处潜水的流向是:
A.由西南向东北流 B.由东北向西南流 C.由东向西流 D.由西向东流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③处为一河流 B.④处为一河流
C.②处地下水流速小于东南方 D.①处有固定的潜水位
9.若该地地下水位上升可能导致:
A.河水倒灌 B.土壤盐碱化 C.洪涝灾害 D.农作物高产图
右图为某地潜水埋藏状况,读图回答
10---11题。

10.此时,图中潜水与溪水的关系为
A.潜水补给溪水
B.溪水补给潜水
C.潜水与溪水无补给关系
D.A地潜水更新速度比溪水快
11.图中B地潜水埋藏深度大约为( )米
A.85 B.89 C.5 D.1
12.下图是我国塔里木盆地边缘某河流附近1月份和7月份潜水面等高等线,等高距为1.5米。

读图回答问题。

(1)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7月份为__________,
1月份为________。

(2)该河流的流向为___________,由此可知,该河流发源于盆地
__________侧。

(3)通常情况下,甲、乙两处流量较大的是__________,甲处1月份与7月份的水位相差___________米。

(4)昆仑山、天山对塔里木盆地种植业发展有哪些有利影响?
参考答案:
1.B 2.B 3.B 4.A 5.A 6.A 7.A 8.C 9.B 10.A 11.C 12.(1)冰川融水潜水
(2)西北向东南北(3)甲l.5
(4)冰川融水提供灌溉水源,山下形成冲积扇,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