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管理案例_精细化管理缩短术前平均住院日

合集下载

市三医院落实精细化管理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

市三医院落实精细化管理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

市三医院落实精细化管理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市三医院落实精细化管理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一、引言在当前医疗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床位资源,提高患者的住院效率,成为医院管理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针对市三医院的实际情况,本文将介绍市三医院落实精细化管理以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的举措。

二、目标与意义1. 目标:通过落实精细化管理,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提高床位周转效率。

2. 意义: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可以有效缓解医疗资源紧张的问题,提高医院床位利用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三、措施与方法1. 分科室制定精准治疗方案a. 每一个科室根据患者的疾病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避免过度治疗和低效用药。

b. 定期组织科室会诊,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治疗方案。

2. 加强多学科协作a. 建立多学科会诊制度,加强不同科室之间的沟通与合作,解决患者的病情复杂性问题。

b. 设置多学科医疗团队,共同讨论并制定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康复速度。

3. 提供个性化的康复计划a. 在住院初期,床边进行详细的康复评估,了解患者的康复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b. 加强康复科与其他科室的连系,确保患者康复计划的顺利实施。

4. 推行日间手术a. 针对适合进行日间手术的患者,提供日间手术服务,缩短住院时间。

b. 建立日间手术的质量控制标准,确保手术安全与患者满意度。

5. 加强出院评估与指导a. 提前进行出院评估,明确患者出院的条件和时间。

b. 提供出院指导,包括用药指导、康复指导等,确保患者出院后的健康管理。

四、实施效果与评估1. 监测患者平均住院日的变化情况,比较实施先后的数据,评估效果。

2. 调查患者满意度,采集患者对于住院期间管理措施的评价,了解实施效果。

五、附件本所涉及附件如下:1. 科室精准治疗方案2. 多学科会诊记录3. 康复评估与计划4. 日间手术操作规范5. 出院指导手册六、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1. 住院日:患者入院到出院的时间段。

合理降低术前平均住院日的实践与体会

合理降低术前平均住院日的实践与体会
M e ia ai dc医Qu ly l疗质 量 t

( 国 生 量 理 第1卷 第1 ( 第 2 ) l年 1 中 卫质 管 ) 7 期 总 9期 2O 0月 o
合 理 降低 术 前 平 均 住 院 日的实 践 与体 会
掺李淑 霞
【 摘
赵作伟
要】 合理降低术前平均住 院日是提 高医院绩效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通过加强核心制度建设、 优
日, 医疗 质 量 稳 步 提 高 。
及时转入 , 快床位周转 。 加
医疗 过 失 , 在 保 证 每 周 出 一 次 平 且 诊 的情 况 下方 可 出专 家 门 诊 ; 四 , 第
1 措 施
11 制定统一标准 .
12 严 格 落 实 医疗 核 心 制 度 .
制 度 建 设 、 化 门急 诊 流程 、 强 手 科 室 , 有 空 床 后 再 及 时 转 回 本 科 师 、 究 生 单 独 出 诊 ; 三 , 把 专 优 加 待 研 第 严 术 及 医 技 科 室 管 理 等 一 系 列 积 极 有 室 ) 。设 立 中 医康 复 及 慢 性 病 病 房 , 家 出 诊 申报 审 批 关 。 已取 得 副 高 级 效 措 施 , 效 缩 短 了 术 前 平 均 住 院 适 当 放 宽 各 项 指 标 , 术 后 病 人 能 职称 资 格 3年 以 上 , 期 内 无 重 大 有 使 近
we./ hn s at ai n gme t2 1 。7 1 :5— 7 i/ C ieeHel Qu lyMa a e n ,0 0 1 ( ) 4 4 h t
Ab t a t Re s n b y r d c i n o e a e a e l n t t y b f r u g r s a mp ra t a sa d me s r s t mp o e sr c a o a l e u t ft v r g e gh o sa eo e s r e y i n i o t n o h f me n n a u e o i r v

医院缩短平均住院日管理措施(要发的) 2

医院缩短平均住院日管理措施(要发的) 2

毕节市人民医院缩短平均住院日管理措施平均住院日是一项全面反映医院工作效率、管理水平、工作质量、医疗护理技术水平、各科室之间配合程度、医院绩效等多方面状况的综合指标,同时,合理缩短平均住院日也是为患者节省住院费用,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有效措施之一。

我院通过加强医院管理、发展医疗新技术、改进医疗服务流程等有效措施,使患者的平均住院日明显缩短。

在院领导的领导下,医教科负责全面监管工作。

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下列管理措施:一、对各科室平均住院日进行二级监控,将平均住院日纳入院、科室质量监控指标体系。

医院结合各科收治病种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求,对各临床科室制定切合实际的平均住院日控制指标,并定期对各科进行监控;各科应结合本科室实际,制定相应计划并组织落实。

二、各科加强计划收治。

及时周转病床,控制加床,对全科病人的检查、手术计划安排;规范入院前检查,确保门诊入院诊断正确率的提高,能在门诊先做的检查尽量避免患者收入院后再做;严格执行首诊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等医疗核心制度,主管医师及时查看病人,上级医师在规定时限内及时查房,及时提出诊治意见;对病情复杂、危重、疑难的病人及时进行会诊、讨论,尽快明确诊治方案。

三、严格执行医疗规范及操作规程,合理检查,避免重复检查及过度检查。

对于一些特殊的或需要预约的检查,主管医师应提前与相关科室进行沟通联系,如检查前需要患者做相应准备的,应及时告知患者,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等待时间。

四、尽量做到专科专治。

减少和避免因非专科收治造成的诊治检查延误。

五、及时与手术室、麻醉科沟通,及时安排手术。

六、合理安排科内医师的工作,保证治疗、手术及时安全。

七、加强三基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学习及考核,不断提高专业技术诊疗水平,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避免不必要的纠纷等造成术前住院日的增加。

八、加强医疗护理工作,减少和避免院内感染,减少并发症发生。

九、科室之间、科内医护人员之间加强协作沟通。

采用PDCA缩短全院平均住院日

采用PDCA缩短全院平均住院日

平均住院日≤12天
指标名称:平均住院日 合格率分子:出院患者占用 总床日数 合格率分母:同期出院人数
指标选择理由:综合反映医 指标类型 院工作效率的指标 □结构 □过程 □结果√ □过程和结果
指标收集频率:√□每月 □每季度 目标值和/或阈值:11天 样本量:全院各科室
指标验证人:
监测范围:全院各科室
手术科室 管理水平不高
(1,-1)
冰山图
现象
平均住院日长
患者病情重,基础疾 病多
表面原因
术前检查时间长,诊治不及时
过渡原因
大型检查流程不合理、综合诊疗水平不足、手术科 室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
根本原因
四、U-会议讨论
五、S-改进方案
问题 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 临床路径有待加强监督、 管理 CT、MR、超声等检查时间 长,延长术前检查时间 无相应奖惩措施 手术科室管理有待提高 休息日不能安排手术 CT、MR、超声等检查时间 长,延长术前检查时间 康复期患者不能及时转诊 对策
四、U-鱼骨图
患者因素
费用不到位 不愿意及时转 到下级医院 受教育水平 病情疑难 医嘱执行不及时 出于商业利益, 不让患者出院
医护因素
诊疗方案不规范
指定医师
对病情不放心 主动延长住院 综合诊疗水平有待提高
工伤、车祸、纠纷等病人期望 得到高额补偿而长期住院 医疗纠纷存在 手术科室管理 水平有待提高 会诊不及时 药房缺药 休息日不安 职业病人住院有 补助小病大养
D3-制定考核目标,与绩效及奖励挂钩
针对临床、医技、 机关、后勤各部门工 作性质的不同制定平 衡记分卡绩效考核 。

及时掌握各科室医疗质量
目标,每月对医疗指标进

精细化管理缩短术前平均住院日

精细化管理缩短术前平均住院日

精细化管理缩短术前平均住院日王旖旆吴昕霞李默胥雪冬周洪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 100091)摘要:在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基础上,提升运营效率不仅是医院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有效措施,更是医院服务更多患者的有力保障。

20余年来,北医三院的平均住院日持续缩短,而2016年术前平均住院日的延长让我们看到进一步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

本项目通过重点调研五个手术科室,找出术前平均住院日延长的原因,临床、医技、职能等20余个处室通力合作,使2017年平均住院日下降到次均5.78天,较2016年缩短0.14天;术前平均住院日就缩短0.13天,贡献度超90%,也创造了历史最短记录。

关键词:运营效率医院运营术前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日精细化管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将人民健康作为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北京市也在前不久实施医药分开综合改革,使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致力于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面对政府和社会财力投入总量有限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的现状,进一步提高运转效率、兼顾质量效率效益是公立医院唯一的应对措施。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自1999开始关注平均住院日以来,平均住院日不断缩短,2007年更是突破10天大关。

随着平均住院日下降的空间越来越小和精细化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管理的重心逐渐由平均住院日转向术前平均住院日。

自2005年以来,术前平均住院日在全院上下齐心的努力下,2015年达到2.20天。

但持续下降的态势在2016年出现了转折,连续10年较前效率提升后,2016年的术前平均住院日上升到了2.26天。

为更好地服务临床科室、统筹全院医疗工作,医务处于2017年年初启动“精细化管理缩短术前平均住院日”项目,力争找出术前平均住院日较前延长的原因,并通过流程优化和减少浪费等措施,使效率进一步提高。

【医院管理】_预住院与缩短平均住院日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经验

【医院管理】_预住院与缩短平均住院日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经验

2010
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 手术前平均住院天数
2011
2.95
2.9
2.85
2.8
2.75
2.7
2.65
2.6
2.55
2.5
2.45
2012
20123010
20124011
出院患者平 均住院日
2012
2013
2014手术前平均 住院天数一、预住院流程实施背景
缩短平均住院日的瓶颈是……
术前检查等待时间长 住院后等手术、等治疗时间长
二、预住院流程实施
预 住 院 程 序 的 执 行 流 程
患者挂号至相应专 科就诊

医生进行检查、诊断 是否需要住院手术
按常规门诊就诊流 程 否
按常规住院流程
否 至相应专科就诊

医生判断是否可在门诊 完成各项术前检查
是 进入日间手术、预住院
流程
缴费,完成所有检查检 验项目
在预约等待时间持发 票、所有检查报告返回
一、预住院流程实施背景
尽力缩短平均住院日
日间病房及日间手术 ——住院时间24-48小时
预住院 ——择期手术病人
二、预住院流程实施
充分利用预住院程序
预住院是在正式住院前先在门诊完成相应术 前检查,然后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医生进行术前评 估,判断术前检查合格再正式入院,走日间手术 的临床路径或者按普通手术进行手术安排,要求 在入院当天即进行手术。以缩短术前检查等待时 间,缩短平均住院日。主要针对择期手术的病人
另外其他科室认为可以进入日间病房和日间手术的病 种也就是在24-48小时内完成的都可以向医务处申请进入。
二、预住院流程实施
住院证上医生签名 住院处点击按钮 护士站点击自动生成医嘱

PDCA缩短全院平均住院日

PDCA缩短全院平均住院日
PDCA缩短全院平均 住院日
目录
01
PDCA循环 简介
02
全院平均住 院日现状分 析
03
PDCA循环 缩短全院平 均住院日
04
PDCA循环 缩短全院平 均住院日的 效果
PDCA循环简介
PDCA循环的定义
PDCA循环是一种持 续改进的方法论,包
1 括Plan(计划)、 Do(执行)、Check (检查)和Act(处 理)四个阶段。
2 Plan阶段:制定改 进计划和目标,明确 责任和分工。
3 Do阶段:执行计划, 实施改进措施。
4 Check阶段:检查 实施效果,收集数据, 分析问题。
Act阶段:根据检查
5 结果,采取相应措施, 如调整计划、改进措 施等,并进入下一个 循环。
PDCA循环的步骤
Plan(计划):确定目标,制定计划,分析现 状,找出问题
03
加强医患沟通: 加强医患沟通, 提高患者满意

04
提高医疗技术: 提高医疗技术 水平,缩短手
术时间
PDCA循环缩短 全院平均住院日 的效果
住院日缩短情况
01
住院日缩短率:通过PDCA循 02
缩短原因:通过优化流程、
环,全院平均住院日缩短了
提高效率、加强协作等措施,
X%
缩短了住院日
03
患者满意度:住院日缩短后, 04
Do(执行):按照计划实施,执行方案,收集 数据,记录结果
Check(检查):检查执行结果,分析数据,找 出问题,总结经验
Action(行动):根据检查结果,采取措施, 调整计划,实施改进,进入下一个循环
PDCA循环的实施
计划阶段:确定目标,制定计划, 01 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间

刍议缩短平均住院日的有效措施

刍议缩短平均住院日的有效措施

《中国医院管理》第28卷第10期(总第327期)2008年10月平均住院日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每一出院病人平均住院时间的长短,它是评价医院效率和效益、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衡量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目前,各省、市综合性大型医院住院病床紧张,病人住院难,这一现象已引起管理层的高度重视。

由于病床紧张,病人不能及时入院治疗,有可能延误病情或错过最佳治疗时期;对医院而言,由于平均住院天数延长,导致病床更趋紧张,减少了收治病人的容量,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影响[1]。

为此,各家医院都在寻求解决的方法。

有些医院为了追求病床使用率,把原本可以在门诊治疗的病人收治入院,并出现压床的现象。

尽管医疗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但效益低下,医护人员长期处于满负荷的工作状态,医疗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留下了医疗隐患。

以此增加的事业收入(医疗收入和药品收入,下同)是以提高每出院人次费用和增加病人住院天数为代价的,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问题。

而我院则是通过对病人住院期间和每日住院费用的变化情况分析,揭示住院费用高峰期和回落期的分布状态,论证住院期间的有效性,采取措施缩短平均住院日。

1分析有效住院日财务人员根据设定的病种,从病案室随机抽取内、外科住院病人8个病种各10份病历资料,摘录病人住院期间每天发生的住院费用,编制各病种日均住院费用变动情况表,反映不同疾病的医疗费用高峰期和回落期,见表1和表2。

病人在一个住院期间,住院日一般分为高效住院日、低效住院日和无效住院日。

高效住院日一般指病人的有效诊断、手术、治疗时期,其医疗费用发生额高,与摊销医疗成本后的结余成正比;低效住院日和无效住院日一般指病人的准备期和治愈康复后期,医疗费用发生额与摊销医疗成本后的结余成反比。

外科手术治疗的高峰期通常集中在第3天和第4天,为高效住院日;而首日和次日为术前准备期,为低效住院日;第5~7天甚至更长期间,住院费用递减回落,一般是术后抗感染期或其延长期,为低产或无效住院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管理案例剖析:北 京大第三医院案例
精细化管理 缩短术前平均住院日
1
今日三院
国家级质控中心2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
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20个 两院院士2人,卫生部突贡专家10人,“973”首席科学家1人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人,杰青”和“千人计划”4人
2017年总收入52.6亿元,医药收入47.6亿元 科研立项352项,经费合计2.2亿,发表论文831篇
医学生及规培生900余人,总学时6658学时 固定资产总值20.1亿元,50万元以上设备581台 信息系统128个,终端数4500余个,信息点位2.2万个
2
三院医疗工作
2017年服务门诊患者近370万人次,急诊患者29万人次
3
三院医疗工作
2017年出院患者超过10万人次,手术超过6万例次 术前平均住院日再创新低
好处与意义
• 可能问题: - 患者意愿 - 外科加强指征把握; - 尊重内科开展意愿
14
门诊会诊——规划初步流程
信息中心 “统一号池系统”提供了技术保障; 经营管理办公室和院领导调高了会诊个人绩效
15
项目初步取得成果,效率难度双提高
2017年术前平均住院日为2.13天,显著缩短 难度保持的同时,出院人次同比增长2.5%,手术例次同比增长3.3%
术前平均住院日 (天/人次)
术前平均住院日
2.30
2.25
2.20
2.15
2.10 2014
2015
2016
2017
2.5 2.3 2.1 1.9 1.7 1.5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7年 2016年
CMI值
CMI
1.065
1.060
1.05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000
100.00%
1500 1000
5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0.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单科术前延长天数
累计术前延长天数占总延长比例
7
2. 什么因素导致了术前天数的延长?
• 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和管理 部门共同参与,体现了全院 良好的合作协同精神
“效率之王” 北医三院 将往 何处去
思考
• 2017年术前平均住院日缩短 是否与该项目构成因果关系?
• 该项目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否 能保证2018年术前平均住院 日持续缩短?
• 全病组DRG付费的改革背景 下,如何保证病种结构?缩 短术前平均住院日是否还应 作为医院下阶段的工作重点 及考核指标?
10
5. 哪些问题应被优先解决?
应用德尔菲法,管理者和一线临床医技从问题严重性、 问题紧迫性、方案可行性和对资源占用的程度打分
严重性 紧迫性
可行性 资源占用
满分40
病理回报
31.63
门诊会诊
30.06
临床用血 30.05
11
病理科培训工作流程
标本送检流程、读片流程和关键时间点
12
输血科培训工作流程
17
4
平均住院日“屡创新低”之余有隐忧
2016年平均住院日比2015年缩短0.21天, 术前平均住院日却较2015年延长0.06天
2015年 2016年
平均住院日
6.13 缩短 0.21天
5.92
术前平均住院日
2.20 延长
2.26 0.06天
5
综合运用多种管理工具确定解决方案
确定对象 分析原因 设计方案 决定实施
1.050
1.045
1.040
2014
2015
2016
2017
工作量
出院人次同比增长2.5% 手术例次同比增长3.4%
16
术前
创新
• 合理场景下管理工具的综 合运用(帕拉图、焦点小 组访谈、数据验证、聚类分 析、头脑风暴法、德尔菲专 家打分法);
• 高效率水平下的精细化管 理,通过内部挖潜和理顺流 程进一步提高效率;
手术患者平均年龄
53.4 54.6 60.0 60.5 65.9 67.2
恶性肿瘤和畸形
恶性肿瘤患者占比 畸形患者占比 两部分患者总和占比
占手术患者比例
0.8% 1.3% 6.9% 4.9% 7.8% 6.2%
9
4. 共性问题如何解决?
19项问题 术前准备欠佳7项 + 硬件匹配滞后3项, 头脑风暴法提出解决方案
如何动员家属互助献血、如何最大限度的保证手术用血
13
门诊会诊——明确内科参与意愿
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肾脏内科、老年病内科、呼吸内科、 消化科、内分泌内科、风湿免疫科和血液内科共九个内科科室 反馈积极
建议与问题
• 建议: - 开放绿色通道 - 绩效激励机制
• 提高患者满意度 • 保证患者安全 • 增加门诊量 • 缩短术前平均住院日
焦点小组访谈中,各科室提出共19项问题
二轮 10场 26人次
8
3. 这些印象是准确吗?可通过干涉改变吗?
合并症
心/脑梗死、哮 喘、动脉狭窄、
下肢静脉血栓
2014
2016
人均合并症个数
2.54 2.78
高龄 肿瘤/畸形
病种,每年平均患者数量
脊髓型颈椎病,1388 腰椎管狭窄,1207 原发性单侧膝关节病,437
拟解决问题
管理工具
1.延长由谁造成? 柏拉图法
2.为何延长?
焦点小组访谈法
3.延长原因?
数据分析
4.解决方案?
聚类分析、头脑风暴
5.如何实施?
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6
1. 哪些科室导致术前平均住院日延长?
柏拉图法显示,骨科、耳鼻喉科、心脏外科、胸外科、普通外 科五科室对术前天数延长的“贡献”超过80%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