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讨论-气道狭窄(完整)
气管插管后气管狭窄1例

气管插管后气管狭窄1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气管插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治疗呼吸道疾病或在手术中维持呼吸。
气管插管后可能会出现并发症,其中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就是气管狭窄。
本文将介绍一例气管插管后气管狭窄的病例,以及其相关的治疗和护理过程。
病例描述:患者为一名50岁的男性,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入院接受气管插管治疗。
手术后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气促等症状,体征显示气道阻塞。
经CT检查和支气管镜检查确认患者气管出现了狭窄病变。
经过专家会诊,决定采用支气管扩张术来治疗气管狭窄。
治疗过程:支气管扩张术是一种通过支气管镜将支气管内放置支架或者进行机械扩张的治疗方法。
患者在进行支气管扩张术前需要接受全面的术前准备和评估,包括心肺功能、气道情况以及全身情况的评估。
手术进行期间,患者需要接受全麻,专业医务人员在支气管镜的引导下进行气道扩张治疗,并且对治疗后的支气管进行定位和观察。
术后患者需要密切观察,进行呼吸道护理和呼吸功能康复训练。
护理过程:气管狭窄治疗后,患者需要进行严密的护理。
患者需要定期复查支气管情况,观察支气管内是否有新的狭窄病变。
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呼吸道护理,包括进行吸痰、定期换药以及进行喂养等。
护理人员需要进行呼吸功能康复训练,帮助患者进行气道通畅和呼吸功能的康复。
预防措施:为了预防气管插管后出现气道狭窄的情况,需要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
在进行气管插管前需要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呼吸道情况、全身情况以及术后护理的评估。
在进行气管插管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插管尺寸和方式,并严格遵守操作规范。
在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进行及时的治疗和护理。
第二篇示例:气管插管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用于维持气道通畅,保障患者的呼吸功能。
但有时在气管插管后可能会出现气管狭窄的情况,给患者带来不良影响。
下面就介绍一例气管插管后气管狭窄的临床案例。
患者王先生,男,45岁,因突发性呼吸困难被送至急诊科就诊。
困难气道病例讨论

胸科麻醉困难气道病例讨论【】【】【】阅读: 2831次来源:摘要:无病例一:患者,男,27岁,身高:185cm,体重:97kg。
2006年1月因“气短”就医,发现气管内肿瘤,病理诊断为“气管神经鞘瘤”,于外院气管镜氩气刀电烧灼治疗11次后治愈,未继续治疗及随诊。
2008年6月复查发现病变复发,气管镜检查发现:于主气管中段右侧壁可见一直径1cm半圆形肿物,表面粘膜可见迂曲血管,肿物质韧,其下方主气管粘膜未见明显异常。
术前常规检查:心电、肺功能、血/尿常规、血生化、凝血,结果均正常。
拟行手术:右开胸探查术。
术前用药:阿托品:术前15min皮下注射。
入室后双上肢建立静脉通道,常规监测心电、血氧饱和度、脑电双频谱指数(BIS),桡动脉穿刺监测有创血压。
舒芬太尼TCI效应室浓度ml,3min后静脉注射咪达唑仑4mg,丙泊酚TCI血浆靶浓度ml,意识消失后静脉给予罗库溴铵80mg,1min后行气管插管。
声门暴露清楚,插入单腔气管导管,入声门后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将气管导管固定于气管肿瘤上方约5cm处。
镜下见气管2/3被肿瘤占据,气管镜可通过;肿瘤表面完整,程半圆形向气管内生长,无蒂。
连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TV:750ml,RR:12次/min,I/E:1/,PEEP:0cmH2O。
旁气流监测呼吸力学参数,Ppeak:18 cmH2O,Pplat:16cmH2O,Compl:54ml/cmH2O,SpO2:99%。
在气管镜引导下置入Coopdech 支气管阻塞导管,顺利通过肿瘤生长处,将支气管阻塞导管固定于右主支气管开口处。
左侧卧位行右开胸探查。
打开胸腔后将支气管阻塞导管气囊内注入3ml气体,行左单肺通气,右肺完全萎陷。
呼吸参数除PEEP调整为4cmH2O其他不变。
Ppeak:24cmH2O,Pplat:21cmH2O,Compl:71ml/cmH2O,SpO2:99%。
暴露气管后在瘤体上方1cm处切断气管。
病案讨论气管狭窄2022优秀文档

经鼻异型管
异丙酚1-2.5mg/kg/h,氯胺酮2-4mg/kg/h维持麻醉 保留自主呼吸,潮气量小时手动辅助呼吸。
术中见,气管下方钛网部分遮掩左肺 上叶开口,见少量肉芽组织生长。
病人保留自主呼吸,手术中间断拔出 气管导管进行手术.
钳夹拖出钛网过程中SPO2下降至80%, 病人呛咳,气管内出血,取出钛网后 抽吸气管内血液,SPO2逐渐上升至 93%,顺利植入T管,手术结束,患者 生命体征平稳,安全送回PACU。
1.气管导管能顺利通过狭窄处不? 2.气管插管时,肉芽组织堵塞或脱落致气
管不能通气怎么办?
3.拔钛网时气道出血时能控制气道不?
表面麻醉 保留呼吸 3月8日,患者入室后,SPO298%BP:140/85mmHg, HR:102bpm,R:19bpm 开放两组静脉通道。 2%利多卡因喷入气管内行表面麻醉,顺利放入6#
3月前,因气管切开术后气管瘢痕狭窄 呼吸困难, 在中山医院行“气管支架植入术”呼吸困难得到缓 解。
2月前,患现呼吸困难,3+天前加重,4小时前 呈端坐呼吸,于院外急行气管切开,术中病人曾一 度青紫,放入小号气管导管(婴儿气管,具体不详) 后呼吸困难缓解不明显急转入我院(18.00)
气管插管后气管狭窄1例

气管插管后气管狭窄1例气管插管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用于维持气道通畅和辅助呼吸。
有时候患者在接受气管插管后会出现气管狭窄的情况。
这种情况可能会对患者产生严重影响,需及时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介绍一例气管插管后气管狭窄的病例,并对其诊断和治疗进行详细分析。
病例描述患者为一名59岁男性,因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入院治疗。
在重症监护室内,患者情况急剧恶化,呼吸困难,医生决定对其进行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治疗。
手术室内,经过专业医护人员的操作,患者成功接受气管插管手术,通气情况良好。
在气管插管后的第三天,患者出现了气道梗阻的症状,包括呼吸急促、气道响音增加、吸气困难等。
经过全面检查,发现患者出现了气管狭窄的情况。
影像学检查显示气管壁明显增厚,气道狭窄,呼吸道通畅受到明显影响。
诊断与治疗通过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患者被诊断为气管插管后气管狭窄。
为了纠正患者的气道梗阻和呼吸困难,医生决定进行紧急的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
在手术室内,医生使用支气管镜对患者气道进行详细检查,发现气道内壁明显增厚,通气情况不佳。
经过综合评估,医生决定对患者进行支气管扩张术,以扩大气道通畅度并改善患者的呼吸情况。
手术过程中,医生利用支气管镜向患者气道内注入了局部麻醉药物,并进行了气道扩张术。
术后,患者呼吸情况明显改善,气道通畅度得到恢复。
经过一段时间的密切观察和治疗,患者最终成功脱离机械通气,病情逐渐好转,最终出院。
讨论气管插管后气管狭窄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可能会对患者产生严重的影响。
在本例中,患者在接受气管插管后出现了气道梗阻的症状,经过全面检查和诊断,及时进行了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气管插管后气管狭窄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气管插管术操作不当、气管受损、炎症反应等。
在进行气管插管手术时,医生应严格掌握操作技术,确保手术操作的安全和有效。
对于已经出现气管狭窄的患者,及时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气管狭窄案例分析

考虑镜下无法清除,气管狭窄无法 缓解,插入7.5号气管插管,改善呼 吸梗阻症状。经气管插管置入纤维 支气管镜探查见气管插管末端距隆 突3个软骨环。
气管狭窄案例分析 ---Analysis of tracheal stenosis
邱黎贞,女性,41岁 停经35+4周,重度子痫前期 既往史:10年前外地某三甲医院诊
断双子宫畸形,3年前妇检及B超检查
确诊双子宫双宫颈双阴道畸形。
查体:BP 160/115mmHg,甲状腺
II°肿大。腹部:膨隆,宫高34cm, 腹围94cm,先露臀,浮,胎心150次/ 分。偶有宫缩。
能,应鉴别血块或先天性狭窄等。双侧甲状腺 增大。
甲状腺B超结果回报:甲状腺肿大,未
见明显血流信号。
胸部CT
又急请全院联合会诊:建议气管镜检查了 解梗阻原因,气管插管改善气道梗阻症状。
2009-12-27 (第三次手术) 静吸复合全麻下 行纤支镜检查
镜下所见:
● 喉及会厌无充血,声带活动好,无充血、 无结节
术后病人带气管插管返回ICU。抗炎 消肿治疗,拟数日后消肿再复查气 管镜。
2009-12-02 (第四次手术) 在全凭静脉麻醉下行 纤支镜检查和气管内肿物切除,术中取活检送病 理。
镜下所见:
● 隆突及双侧支气管通畅,粘膜充血,水肿不 著,但右侧中间支气管末端及下叶支气管内可见 白色膜状物附着,粘连紧密。
声门下完全闭塞 IV度:完全闭塞无管腔,声带不能辨认。
严重气管狭窄介入治疗麻醉病例分享

严重气管狭窄介入治疗麻醉病例分享患者,男,68岁,身髙172 cm,体质量60kg,因进行性呼吸困难4个月入院,拟在麻醉下行球囊扩张气道成形术。
患者4个月前因胸闷、气短、心跳骤停,于ICU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经抢救病情好转,成功脱机。
4个月来胸闷、气短、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
患者既往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史20余年。
支气管镜检查示:声带未见异常,声门下及气管开口处狭窄明显,可见瘢痕。
CT检查示:声门下3 cm处狭窄,狭窄长度1 cm,狭窄程度90%以上。
初步诊断为气管狭窄。
术前心脏超声示:轻度肺动脉髙压、三尖瓣中等量返流,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心脏射血分数为67%。
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律,肺型P波,下壁、广泛前壁ST-T改变”。
患者入导管室后呈吸气相呼吸困难,可闻及大气道哨鸣音,双肺可闻及哮鸣音,未闻及湿啰音。
监测心率(HR)为94次/min,血压(BP)为138/89mmHg (1mmHg=0.133kPa),呼吸(R)为34次/min,SpO2为86%~92%。
患者取仰卧位,经鼻导管吸氧(1.5L/min),建立18G静脉通道后,静脉注射阿托品0.50mg,氯胺酮0.50mg/kg。
调整氧气流量为6L/min,嘱患者练习“深呼气-深吸气-憋气-深呼气”面罩吸氧数次,采用8%的七氟醚预充回路,嘱咐患者深呼气后,将面罩迅速置患者口鼻上,重复“深吸气-憋气-深呼气”动作3个循环以后,立即将七氟醚吸入浓度降至3%维持,诱导平稳后,喉镜显露声门,试插7.0号气管导管时声门通过困难,改用6.0号加强型导管,导管前端能通过声门,但套囊部不能通过,考虑手术时需要通过气管导管引导加硬导丝进行操作,故保留6.0号导管固定备用,导管接口连接多功能接头(双腔支气管插管附件)。
多功能接头近端开口作为手术操作通道备用,远端开口连接麻醉机。
气管插管后患者保留自主呼吸,七氟醚吸入浓度调至3%,氧流量调至1L/min维持麻醉。
【病例讨论总结】气管狭窄的麻醉处理

病例讨论总结】气管狭窄的麻醉处理病例讨论总结:气管狭窄的麻醉处理摘要本文总结了气管狭窄的麻醉处理方法,着重讨论了麻醉中的注意事项和处理策略。
该病例的主要挑战是气管通气困难和气道保护风险。
正确的麻醉管理和有效的气道管理对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引言气管狭窄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特别是在气管创伤、瘢痕形成或肿瘤侵犯气管时。
麻醉对于这类病例来说极具挑战性,因为气管通气困难和气道保护风险可能导致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的风险增加。
故本文旨在总结气管狭窄的麻醉处理,以提供给医生参考和指导。
麻醉中的注意事项1.提前评估患者的气道情况,包括评估气道的骨性变形、通气的限制和气道容积等。
这对于进行合适的准备和安排是非常重要的。
2.在麻醉前,确保准备好相应的气道管理设备,例如各种类型的气管插管、通气囊和气管切开设备等。
3.根据患者的气道修复手术方案,选择适当的麻醉技术,包括全麻还是局麻,并与医疗团队密切合作以确保成功进行气道管理。
4.麻醉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血氧饱和度和呼吸频率。
如有异常,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
麻醉处理策略1.在诱导和气管插管之前,给予适量的镇静剂,防止患者因气管刺激而发生咳嗽和气道痉挛。
2.在气管插管前使用肌松剂,以减少插管过程中的反射性运动和气道压力峰值。
3.在气管插管过程中,使用适当的支撑装置来维持气道的通畅,例如气道剪痕导丝和喉罩。
4.在气管插管后,密切监测患者的气道压力和动态肺顺应性,确保气道通畅和适当的通气。
5.根据个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正压通气模式,例如压力控制通气或压力支持通气。
结论气管狭窄的麻醉处理是一项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医生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在麻醉中,准确评估气道情况、选择适当的麻醉技术和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是确保患者安全的关键步骤。
麻醉中的处理策略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以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
医生应不断学习和更新麻醉知识,以提高对气管狭窄麻醉管理的能力。
以上是对气管狭窄的麻醉处理的总结,希望能为医生们在实践中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指导。
病例讨论气道狭窄

咳嗽
患者经常咳嗽,且痰液粘稠不易咳 出。
喘息
患者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出现喘息 声,严重时甚至影响正常呼吸。
诊断过程
病史采集
医生详细询问了患者的 病史,包括家族病史、 个人生活习惯、工作环
境等。
体格检查
影像学检查
医生对患者进行了全面 的体格检查,包括听诊、
触诊和叩诊等。
医生建议患者进行胸部X 光和CT检查,以进一步 了解肺部和气道情况。
物理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并注意观察病 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药物无法缓解的气 道狭窄,手术治疗是必要的选择。
手术治疗包括激光切除、球囊扩 张、气管内支架植入等,可以根 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
疗方法。
手术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 行,患者需要了解手术风险和预
CT扫描
总结词
CT扫描是一种无创、无痛、无辐射的 检查方法,可以清晰地显示气道狭窄 的位置和程度。
详细描述
CT扫描通过多层螺旋扫描技术,能够 获取气道的三维图像,有助于医生更 准确地判断狭窄的位置和程度。
支气管镜检查
总结词
支气管镜检查是一种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可以直接观察气道内部情况,是诊断气道狭窄的金标准。
病例讨论:气道狭窄
目录
• 病例介绍 • 气道狭窄的原因 • 气道狭窄的诊断方法 • 治疗方案 • 病例讨论 • 总结与展望
01 病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01
患者姓名:张三
02
年龄:35岁
03
性别:男
04
职业:办公室职员
症状描述
呼吸困难
患者在活动或休息时都感到明显 的呼吸困难,尤其在夜间更为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体征
– 无或轻度发绀 – 无或轻度杵状指趾 – 如伴TOF或VSD,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Ⅱ~Ⅲ/Ⅵ 收缩期杂音
临床表现
• 小婴儿以呼吸道症状和紫绀为主,气道狭窄
情况严重的新生儿、幼婴儿有时需要气管插
管,呼吸机维持通气
• 大龄患儿以喘息和进食困难为主,询问病史
可有进固体食物困难、进餐时间长等表现
病理生理
• 取决于
–伴发心内外畸形
–左肺动脉发育情况 –有无吊带压迫气管-右支气管,造成气管软化 (tracheomalacia) –是否存在环形气管软骨结构
• 如左肺动脉发育良好、无气道压迫,可生理性、 无症状 • 如伴 ASD/VSD/TOF ,可出现充血性心衰、肺动 脉高压及青紫等症象 • 如伴气道压迫、气管软化、气管狭窄可出现气急、 呼吸窘迫、喘鸣
治疗
• 1/2~2/3的患儿合并全气管环,通常
出生为全软骨气管环的小儿在婴儿期 可出现危及生命的呼吸窘迫,死亡率 达40%以上,须同期纠治气管狭窄
气道狭窄的手术治疗
• 手术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
–单纯切除端端吻合 –补片扩大
气道狭窄的手术治疗
• 滑动气管成形术
回到前面的问题
1. 术前访视还应该了解患儿哪些情况?
病史简介
• 辅助检查
–2DE:房间隔缺损(II);左肺动脉起源于 右肺动脉 –MRI:ASD;RA、RV大;左肺动脉吊带; 气道狭窄待排 –CXR:心影大,肺血多 –EKG:IRBBB
• 实验室检查
–血Rt、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在正常范围内
诊断
• 左肺动脉吊带、房间隔缺损(II)
• 手术方案
择期行左肺动脉重建+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肺动脉摄片
• Pulmonary arteriogram in an infant with “vascular sling.”
•
The left pulmonary artery (lpa) arises from the posterosuperior aspect of the right pulmonary artery (rpa) (black arrows), rather than from the main pulmonary artery (mpa). The origin of the left pulmonary artery (lpa) is to the right of the trachea, which is easily identifiable by an endotracheal tube (white arrows).
• 手控呼吸中…
手术
• CPB ON -10:40 • CPB OFF-80 min • 实施手术
左肺动脉重建+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 12:00 noon重新恢复机械通气
–Airway Pressure: 24 cmH2O –Tide Volume:120 ml –EtCO2:30 mmHg –SpO2:100%
诱导完毕
• 8:30 am
• • • • Airway Pressure: 24 cmH2O Tide Volume:80 ml EtCO2:36 mmHg SpO2:100%
• 麻醉维持
–静吸复合:Sufentanil 25µ g/h Vecuronium 0.8mg/h Sevoflurane 0.5%~1.5% –生命体征平稳
肺动脉吊带
• 又称“迷走左肺动脉”, 由尸检病例中发现并由 Glaevecke和Doehle在 1897年首次报道 • 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血 管畸形 • 属于主动脉弓发育异常血 管环畸形的一类,占主动 脉弓畸形的3% ~6%
解剖异常
• 畸形是由于主动脉弓特殊节段的保留
或缺失造成,当发育期支气管树的尾
手术
• 再次手控呼吸 • 血气分析
–PCO2:75 mmHg –PO2:323 mmHg –SO2:100% –BE:-0.7
• 12:45
–手术结束,带管入CICU
问题
1. 术前访视还应该了解患儿哪些情况? 2. 术前检查是否完善,还应进行何种检查? 3. 患儿术中处于何种通气障碍? 4. 术中EtCO2 持续升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处理? 5. 如何优化气道狭窄患儿的通气策略?
手术
• essure: 40(Limited)cmH2O –Tide Volume:40 ml –EtCO2:72 mmHg –SpO2:100%
• 血气分析
–PCO2:72 mmHg –PO2:378 mmHg –SO2:100% –BE:-5.5
进食习惯、喂养情况、活动度、生长发育落后
2. 术前检查是否完善,还应进行何种检查?
CT三维气道重建,了解气管受压程度、狭窄情况
3. 患儿术中处于何种通气障碍?
阻塞性通气障碍,以呼气相为主
4. EtCO2持续升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处理?
无法进行有效气体交换,二氧化碳排出困难
优化呼吸管理策略
呼吸管理策略
• 生命体征平稳
手术
• 12:15 noon
–Airway Pressure: 24 cmH2O –Tide Volume:80 ml –EtCO2:40 mmHg –SpO2:100%
• 12:30 noon
–Airway Pressure: 38 cmH2O –Tide Volume:50 ml –EtCO2:75 mmHg –SpO2:100%
诊断
• 超声心动图
可显示左肺动脉血流来自右肺动脉, 对早期发现本病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 心导管及心血管造影
当伴有其他心内结构异常时,
须行左、右心导管检查
• 迷走左肺动脉(Aberrant left pulmonary artery) • (A)血管造影照片,冠状面(Angiogram, frontal view with cranial angulation) • (B)食管吞钡像,提示左肺动脉在食管前壁和气管间穿过( Barium swallow showing indentation of the anterior wall of the oesophagus as the left pulmonary artery passes between it and the trachea)
16 12 8 4 0
PA Sling-No Tracheal Stenosis PA Sling-Tracheal Stenosis
Total Population
*Add 25th & 75th Percentiles or +/- Standard Deviation
手术方法
伴心内外畸形待肺动脉吊带纠治完成后行进一步纠治
端毛细血管与发育期的肺组织和来源 于右第6弓衍生出的支配动脉相连接时,
即发生肺动脉吊索
• 左肺动脉起源于右肺动脉而非肺动脉 干,绕过右主支气管,行经气管和食 管间形成形成吊带压迫气管支气管树
解剖异常
• 气道也会受全软骨气管环,即所谓
“ 环 - 吊 带 复 合 体 ” ( ring-sling
complex )的侵害,此时气管 后壁
手术(07-08-28)
• 术前用药:Midazolum 5mg po.
(术前30min) • 麻醉诱导:Dormicum 1mg Sufentanil 25µ g Vecuronium 1mg
• 气管插管
–预选ID 5.0经鼻插管,导管顺利过后鼻孔, 进入声门后遇阻力 –改经口插管,换备用气管导管 ID 5.0 → 4.5 → 4.0 →3.0 –直至ID 3.0 才勉强进入气管 –连接麻醉机,PCV模式机械通气
消毒铺巾后
• 9:00 am
–Airway Pressure: 24 cmH2O –Tide Volume:60 ml –EtCO2:44 mmHg –SpO2:100%
• 血气分析
–PCO2:44 mmHg –PO2:206 mmHg –SO2:100% –BE:-2.1
• 调整气道压力以维持合适的潮气量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与心内外畸形以及血管环 对气道和食道的压迫有关 • 症状
– 反复呼吸道感染,可有紫绀及呼吸窘迫、喘鸣 – 伴气急、多汗、乏力、四肢湿冷等心功能不全表现 – 典型气道压迫表现:反复呼吸道感染、喘鸣、哮喘 样发作、缺氧发作(cyanotic spells)、海豹咆哮样 咳嗽(seal-bark cough)、呼吸暂停、吞咽困难等 – 发育迟缓
病例讨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麻醉科
病史简介
• 男,4岁,10kg
• “体检发现心脏杂音4年” 07-08-25入
院
• 反复呼吸道感染史
• 入院体检
–营养状况差,心功能II级,活动受限 –HR 124 bpm,律齐, –BP 88/45mmHg –RR 28 bpm,T 37.1C
手术进行中
• 9:30 am
–Airway Pressure: 35 cmH2O –Tide Volume:50 ml –EtCO2:44 mmHg –SpO2:100%
• 血气分析
–PCO2:40.9 mmHg –PO2:280 mmHg –SO2:99.3% –BE:-3.5
• 改为手控呼吸,同时和外科医生沟通, 重新讨论手术方案
临床表现
• 患儿首次出现症状的年龄为3天~4个月 • 可在出生后11个月内出现严重的呼吸窘迫
• 从出现症状到就诊时间平均为3 天~9个月
• 阵发性呼吸困难和反复肺部感染是患儿就诊 的最主要原因
临床表现
• 病情的严重程度
–患儿的年龄
–狭窄的程度
–合并其他畸形的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