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体牙髓相关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名词解释牙

名词解释牙

名词解释牙牙是一种具有坚硬质地的生物组织,通常位于口腔中,用于咀嚼食物、帮助语言发音以及美化外观。

牙通常为多种多样的形状和大小,并分为不同的类型。

以下是对牙的一些常见名词解释:1. 齿髓(pulp): 位于牙齿中央的柔软组织,包含血管、神经和结缔组织,负责牙齿感觉和营养供应。

2. 牙质(enamel): 牙齿最外层的坚硬组织,主要由矿物质(如钙和磷酸盐)组成,具有很高的耐磨和抗酸能力,保护牙齿免受外界因素的侵害。

3. 牙本质(dentin): 位于牙质下面的组织,具有硬度介于牙质和齿髓之间,主要由具有相似结构但较少矿化的物质构成,起到支撑和保护齿髓的作用。

4. 牙釉质(cementum): 覆盖在牙根上的一层薄薄的组织,主要由骨质和胶原纤维构成,与牙周组织结合,稳固牙齿在牙槽骨中。

5. 牙冠(crown): 牙齿的可见部分,通常位于牙龈以上,可以看到牙釉质的颜色和形状。

不同类型的牙齿具有不同的牙冠形态,如门齿、犬齿、前磨牙和后磨牙等。

6. 牙根(root): 牙齿隐藏在牙龈和牙槽骨之中的部分,通常比牙冠更长,用于固定牙齿于牙槽骨中。

7. 牙龈(gum): 覆盖在牙槽骨周围的嵴状组织,保护着牙齿和牙周组织,同时起到密封牙龈与牙冠之间的缝隙,防止细菌侵入。

8. 牙周组织(periodontal tissues): 包括牙龈、牙骨膜、牙槽骨和牙周膜等组织,负责支持和固定牙齿,同时起到保护牙齿和维持口腔健康的作用。

9. 恒牙(permanent teeth): 进入口腔的人类第二个牙齿组成阶段的牙齿,通常在6-12岁之间开始逐渐替换乳牙,一般持续到成年期。

10. 乳牙(deciduous teeth): 在儿童口腔中生长的第一个牙齿组成阶段的牙齿,通常在6个月至2岁之间开始生长,逐渐被恒牙替换。

总之,牙是一种重要的生物组织,由牙质、牙本质、牙釉质、牙冠和牙根等组成,它们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牙齿结构,为我们提供了咀嚼和发音的功能,并起到美观和保护口腔健康的重要作用。

牙体牙髓名解

牙体牙髓名解

龋病dental caries /tooth decay:实在以细菌为主的多因素影响下,发生在牙体硬组织上的慢性进行性破坏,是一种感染性疾病。

其基本病理变化是:无机物脱矿和有机物分解。

其临床特征:牙体硬组织在色、形、质各方面均发生的变化。

获得性膜acuired pellicle:唾液蛋白或糖蛋白吸附至牙面所形成的生物膜。

形成部位不仅仅限于牙,也可在玻璃珠表面、各种修复材料以及义齿上形成。

继发龋secondary caries:龋病治疗后,由于充填物边缘或洞缘周围牙体组织破裂,形成菌斑滞留区,或修复材料与牙体组织不密合,留有小的缝隙,这些都可能成为致病条件,产生龋病,称继发龋。

非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是采用药物或再矿化等技术终止或消除龋病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化学治疗chemical therapy:采用化学药物治疗龋损,终止或消除病变。

再矿化治疗remineralizative therapy:是采用人工方法使脱矿的牙釉质或牙骨质再次矿化,恢复其硬度,终止或消除早期龋损。

窝沟封闭pit and fissure?sealing:是窝沟龋的有效防治方法。

封闭剂通过隔绝窝沟与口腔环境,阻止细菌、食物残渣等进入,达到防治的目的。

修复性治疗=牙体手术治疗operation dentistry:即用手术方法去除龋坏组织,制备窝洞,选择适宜的充填材料修补组织缺损,终止龋病发展,恢复牙齿的形态与功能。

无基釉:?失去牙本质支持的釉柱。

•龋病dental caries /tooth decay:实在B为主的多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进行性无菌性溶解,有机物分解的一种Binf性cd。

基本组病:无机物脱矿有机物分解临床特征:色形质变化?牙髓牙本质复合体pulpodentinal complex:从解剖生理学和胚胎学的观点来看,牙髓和牙本质属于一个相关联的整体。

两种组织都是从牙乳头发育来的。

牙本质暴露后引起的各种变化,包括牙本质内的变化,都是和牙髓密切联系的。

牙体牙髓知识点总结

牙体牙髓知识点总结

牙体牙髓知识点总结牙体牙髓是构成牙齿的重要组织,牙体是牙齿的外部组织,负责保护和支持牙齿,牙髓则是牙齿内部的组织,负责供应营养和感觉功能。

深入了解牙体牙髓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维护口腔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牙体牙髓的结构、功能、疾病及治疗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总结。

一、牙体结构与功能1. 牙体的组成牙体是牙齿的外部组织,主要由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髓腔三部分组成。

其中,牙釉质是牙体最外层的组织,硬度高,能够耐受咀嚼的压力;牙本质是牙体主要的组织,质地较硬,负责支撑和保护牙齿;牙髓腔是牙体内部的空腔,有供应营养和感觉功能的作用。

2. 牙体的功能牙体的主要功能是咀嚼和保护牙齿。

牙釉质和牙本质的硬度能够抵抗咀嚼时的压力,保护牙齿不受到外部力量的侵害,同时,牙体的形状和排列能够有效地完成食物的咀嚼和咽下。

二、牙髓结构与功能1. 牙髓的组成牙髓是牙齿内部的组织,由结缔组织、血管、神经和淋巴系统等组成。

结缔组织负责支撑和保护牙髓,血管和神经负责为牙齿提供营养和感觉功能。

此外,淋巴系统能够排除牙齿中的废物和抵抗感染。

2. 牙髓的功能牙髓有供应营养和感觉功能。

血管负责为牙齿提供营养,神经能够感受到外界的刺激并传递到大脑,从而产生疼痛和温度感觉。

此外,牙髓还能够修复受损的牙齿组织,保持牙齿的健康状态。

三、牙体牙髓的疾病与治疗1. 牙齿龋齿牙齿龋齿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主要是由于牙齿表面的矿质质损而引起的。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补牙、根管治疗等。

2. 牙齿牙周病牙周病是由于牙周组织的炎症而引起的口腔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牙龈肿胀、牙龈出血等。

治疗包括口腔卫生保健、根治术等。

3. 牙齿根尖炎牙齿根尖炎是由于牙根尖组织的感染而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疼痛和肿胀。

治疗包括根尖手术、根管治疗等。

4. 牙齿损伤牙齿损伤主要是由于外伤引起,常见的包括牙冠断裂、牙根骨折等。

治疗包括修复、根管治疗等。

5. 牙齿缺失牙齿缺失是由于牙齿自然脱落或外力造成的缺齿。

牙髓名词解释

牙髓名词解释

牙髓名词解释
牙髓:牙髓是人体牙齿中的一部分,位于牙齿的中央空腔内部,由纤维组织、血管和神经组成。

牙髓的主要功能是供应牙齿营养和感受牙齿的温度、压力等刺激。

当牙齿受到刺激或损伤时,牙髓可能会发炎或感染,引起牙痛和其他不适症状。

牙釉质:牙釉质是牙齿的最外层组织,是人体最硬的组织之一。

它主要由羟基磷灰石晶体和有机物质组成,具有很高的抗压和抗磨损能力。

牙釉质的主要功能是保护牙齿免受外界刺激和细菌侵袭,并提供牙齿的外观和颜色。

牙本质:牙本质是位于牙釉质下方的组织,占据牙齿的大部分体积。

它由柔软的有机物质和硬度较低的羟基磷灰石晶体组成,相对于牙釉质而言较为脆弱。

牙本质的主要功能是支撑牙齿的形态结构,同时通过牙管中的微小通道来传递牙髓供给的血液和营养物质。

牙周组织:牙周组织是指牙齿周围的组织,包括牙龈、牙槽骨、牙周膜和牙骨膜等。

它们共同维持和支撑牙齿的稳定性和功能。

牙周组织的健康状况对于口腔健康至关重要,牙周疾病如牙周炎和牙周病可以导致牙齿松动和脱落。

牙齿根:牙齿根是牙齿的下部,位于牙龈下方,用于固定牙齿在牙槽骨中。

牙齿根由牙本质组成,根尖处有一个小孔,称为牙尖孔,通过该孔与牙髓连接。

牙齿根的形状和数量因不同牙齿而异,例如前牙通常只有一根根,而大臼齿可能有多根根。

牙体牙髓病学 名词解释

牙体牙髓病学 名词解释

1.Resistance form抗力形:是使修复体和余留牙结构构成足够抗力,在承受咬合力时,不折裂的形状。

2.Secondary caries继发龋,龋病治疗后由于充填物边缘或窝洞周围的牙体组织破裂形成菌斑滞留区或修复材料与牙体组织不密合,留有小的缝隙,这些都可能成为致病条件产生龋病,称为继发龋。

3.Retrograde pulpitis逆行性牙髓炎,袋内的细菌及毒素通过根尖孔或侧副根管逆行进入牙髓,引起根部牙髓的慢性炎症,也可由局限的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

4.Dentine hypersensitivity牙本质过敏症:又称过敏性牙本质,是牙在受到外界刺激,如温度(冷、热)、化学物质(酸、甜)以及机械作用(摩擦或咬硬物)等所引起的酸痛症状。

5.Root canal therapy根管治疗:是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病首选的方法,它是彻底清理根管内炎症和坏死物质、扩大成形根管,并对根管进行适当消毒、最后严密充填根管,以除去根管内感染性内容物对根尖周组织的不良刺激,防止根尖周病的发生或促进根尖周病的愈合。

1. Biological width 生物学宽度(1):龈沟底与牙槽嵴顶之间的恒定距离(2),包括结合上皮和牙槽嵴顶上方的结缔组织(1),约2mm(1)。

2. 非附着性龈下菌斑位于附着性龈下菌斑表面(1),直接与龈沟上皮或袋内上皮接触(1.5),是牙周炎的“前沿地带”(1.5),主要由Gn厌氧菌、螺旋体组成(1)窝洞:采用牙体外科手术的方法去除龋坏组织,并按要求备成的洞型,窝洞具有一定的形状,能容纳和支持填充材料,达到恢复牙齿外形和功能的目的。

残髓炎:属于慢性牙髓炎,临床特点常表现为自发性钝痛、放散性痛、温度刺激痛。

发生在经牙髓治疗后的患牙,由于残留了少量炎症根髓或者多根牙遗漏了未作处理的根管。

主尖锉:在根管预备中,选用合适根管粗细,既能深入牙本质牙骨质界又有摩擦感的锉叫初尖锉,根管预备一般预备到到比初尖锉大三个号,叫主尖锉。

牙体牙髓知识点

牙体牙髓知识点

牙体牙髓病学1.获得性膜acquired pellicle:唾液蛋白或糖蛋白吸附至牙面形成的生物膜。

2.固位形Retention form:是防止充填体在侧向或垂直方向力量作用下移位、脱落的形状。

3.龋病Dental caries: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作用下,牙体硬组织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4.残髓炎Residual pulpitis:也属于慢性牙髓炎。

发生在经牙髓治疗后的患牙,由于残留了少量炎症根髓或多根牙遗漏了有炎症牙髓的根管,故而命名为残髓炎。

5.牙脱落Dislocation of the teeth:牙受外力作用而脱离牙槽窝的表现,分全脱位和不全脱位。

6.牙本质过敏症Dentinal hypersensitivity:是指牙齿受到生理范围内的刺激,包括机械、化学、温度、渗透压等时出现的短暂、尖锐的疼痛或不适的现象。

7.逆行性牙髓炎Retrograde pulpitis:牙周病时,深牙周袋内的细菌通过根尖孔、侧支根管侵入牙髓引起感染,即由牙周袋途径导致的牙髓炎症称为逆行性牙髓炎你。

8.牙髓切断术Pulpotomy:是切除炎症牙髓组织,以盖髓剂覆盖于牙髓表面,保留正常牙髓组织的方法。

9.釉质发育不全Enamel hypoplasia:指在牙发育期间,由于全身疾患、营养障碍或严重的乳牙根尖周感染导致釉质结构异常。

10.再矿化治疗Remineralizative therapy:是采用人工方法使脱矿釉质或牙骨质再次矿化,恢复其硬度,终止或消除早期龋损。

11.根管治疗术Root canal therapy:用专用器械通过彻底去除感染的牙髓以及感染的牙本质和毒性分解产物,经过根管冲洗、消毒和严密填塞根管,隔绝细菌进入根管再感染,防止根尖周病变的发生和促进根尖周病的愈合。

12.猛性龋Rampant caries:急性龋的一种类型,病程进展很快,多数牙在短期内同时患龋,常见于颌面及颈部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又称放射性龋。

牙体牙髓名解

牙体牙髓名解
抗力形:使充填体和余留的牙体组织获得足够的抗力,在承受咬合力时不折裂的形状。
磨损:单纯机械性摩擦作用而造成的牙体硬组织慢性磨耗。
逆行性牙髓炎:逆行性牙髓炎的感染来源于患牙牙周病所致的深牙周袋,贷内的细菌,及毒素通过根尖孔或侧,副根管逆行进入牙髓,引起根部牙髓的慢性炎症,也可由局限的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此型牙髓炎的感染走向与通常由冠部牙髓开始,逐渐向根部牙髓进展的牙髓炎方向相反,故名为逆行性牙髓炎。
牙髓切断术:指切除炎症牙髓组织,以盖髓制剂覆盖于牙髓断面,保留牙髓组织的治疗方法。由于盖髓剂的不同,可有意义不同的两种方式:氢氧化钙牙髓切断术,使断端愈合,保持健康的活髓;甲醛甲酚牙髓切断术,固定断端下方的牙髓组织。
牙髓塑化治疗:是将处于液态的塑化剂充分注满已拔除绝大部分牙髓的根管内,塑化剂在聚合前可渗透进入侧、副根管,根管壁的牙本质小管及根管系统中残存的病变牙髓组织和感染物质中,当塑化剂聚合时,则将这些病源刺激物包埋,塑化为一体,并保持无菌状态,称为人体无害的物质从而达到消除病原体,封闭根尖孔及侧副根管,防止根尖周病的目的。
双生牙:有一个向内凹陷将一个牙胚不完全分开而形成不完全的双生牙,通常为完全或不完全分开的牙冠,有一个共同的牙根或牙冠。
窝洞封闭:在窝洞洞壁上涂一层封闭剂,以封闭牙本质侧管,组织细菌侵入,称窝洞封闭。
楔状缺损:牙唇颊侧颈部硬组织发生缓慢消耗所致的缺损,常呈楔状。
修复性牙本质:由于龋病,磨损等原因导致牙本质暴露,成牙本质细胞变质,邻近的牙本质细胞或年轻成牙本质细胞分化而来的成牙本质细胞替代变质的成牙本质细胞形成牙本质,称为修复性牙本质。其形成速度较快,牙本质小管形状不规则,数目较少甚至缺乏,且不含成牙本质细胞突,对外界刺激敏感性较低。
釉质发育不全:牙发育期间,由于全身疾患,营养障碍或严重的乳牙根尖周感染导致釉质结构异常。分为釉质发育不全和釉质矿化不全。前者为釉质基质形成功能障碍,临床上常伴有实质缺损,后者为基质形成正常而矿化不良所致,临床上一般无实质缺损。

口腔学里的名词解释

口腔学里的名词解释

口腔学里的名词解释口腔学是一门研究口腔和相关疾病的学科,它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

在口腔学中,有许多专业术语和名词需要加以解释,以便更好地理解口腔健康和疾病的相关概念。

以下将对一些常见的口腔学名词进行解释,并探讨其在口腔健康中的作用。

1. 牙釉质(enamel):牙釉质是牙齿最外层的硬组织,具有白色透明的外观。

它是由无生命的矿物质构成,主要由羟基磷灰石和碳酸钙组成。

牙釉质是口腔中最强硬的组织,能够保护牙齿内部的更敏感的组织。

2. 牙本质(dentin):牙本质是位于牙釉质下的组织,占据了牙齿的大部分体积。

与牙釉质相比,牙本质相对柔软,富含微观通道和细胞。

当牙釉质受损时,牙本质的暴露将导致牙齿敏感。

3. 牙骨质(cementum):牙骨质主要存在于牙根表面,它是一种黄色透明的组织。

牙骨质与牙龈组织之间的接触帮助稳定牙齿,并为牙齿提供支持。

与牙釉质和牙本质不同,牙骨质是一种生命活性组织。

4. 牙髓(pulp):牙髓是牙齿中间的软组织,包含了血管、神经和结缔组织。

牙髓的主要功能是为牙齿提供营养和感受痛觉。

当牙釉质和牙本质受损时,牙髓可能受到感染,引发牙齿疼痛和炎症。

5. 牙周组织(periodontal tissues):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牙槽骨、牙周膜和牙骨质等。

它们共同支持和固定牙齿,帮助保持牙齿的稳固。

牙周疾病是指牙周组织受损的情况,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等。

6. 牙垢(dental plaque):牙垢是一种黏性的细菌聚集物,主要由食物残渣、唾液和细菌组成。

它会附着在牙齿表面、牙菌斑的形成是牙齿蛀牙和牙周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7. 牙龈炎(gingivitis):牙龈炎是指牙龈组织发炎的一种疾病。

它通常由牙菌斑引起,最常见的症状是牙龈发红、肿胀和出血。

如果不及时治疗,牙龈炎可能会发展成更严重的牙周炎。

8. 牙周炎(periodontitis):牙周炎是指牙周组织发炎和受损的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

除了牙龈炎的症状外,牙周炎还可以导致牙齿松动、牙齿脱落和骨质吸收等严重后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牙体牙髓龋病相关名词解释整理1. Dental caries:dental decay龋病。

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2. Precalence rate:患病率即指患龋率。

表示病程长的龋病存在或流行的频率,是在调查点或检查时点,一定人群中患龋情况。

3. Incidence rate:发病率。

表示在某一特定观察期间内,可能发生龋病的特定人群新发病的频率。

4. DMF:decayed-mising-filled,龋失补指数。

龋齿数、因龋失牙数、因龋补牙数的总和。

是一种不可逆指数,能反应一个人终身龋病的经历。

分为DMFS,DMFT。

DMFT受检人群中每个个体罹患龋齿的牙数,DMFS相对DMFT更能反映龋病流行的严重程度。

儿童乳牙龋病记录用dmf。

5. Oral ecosystem:口腔生态系。

口腔内正常菌群之间,正常菌群与宿主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

分为颊粘膜上皮生态系、舌背部生态系、龈上菌斑生态系、龈下菌斑生态系。

6. Dental plaque:牙菌斑。

堆积在牙表面或其他硬的口腔结构上,不能被中度水喷冲去的细菌团块。

其结包括:菌斑-牙界面、中间层、菌斑表层;可分为龈上菌斑和龈下菌斑。

可导致龋病或牙周病。

7. Biofilm:生物膜。

微生物群落与细胞外基质相互连接而在介质表面行成的生态环境。

是有通道和空隙的开放性立体结构。

8. Acquired pellicle:获得性膜。

唾液蛋白或糖蛋白吸附至牙面所形成的生物膜。

也可位于各种修复材料以及义齿表面。

9. Oral normal flora:口腔正常菌丛。

寄生在健康人体各特殊部位或表面的生物群别称为正常菌丛或固有菌丛。

口腔菌丛是人体各菌丛中最复杂的一种。

10. biomineralization:生物矿化。

是指生物体内钙磷等无机离子在多种生物因子调控下通过化学反应产生难溶性盐,并与有机基质结合,形成机体矿化组织。

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

11. 仿生矿化:体外模拟体内环境,利用生物矿化机制的矿化。

12. 钙三角理论:是氟抗龋的最核心机制。

氟磷灰石晶体中,氟离子与三个钙离子组成的三角形在同一个平面上,其负电荷与钙离子形成强烈静电引力,从而增加晶体结构稳定性,降低釉质溶解度,增加釉质对有机酸的抵抗力。

13. 四联因素学说:龋病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宿主、微生物、和饮食以及时间相互作用导致龋病发生,也就是说,龋病发生要求有敏感的宿主、口腔致龋菌群的作用以及适宜的底物,且这些底物必须在口腔滞留足够时间。

14. Miller化学细菌学说:龋病是由两个阶段组成的化学细菌过程,先是细菌发酵产生的酸使组织脱矿、软化,然后细菌分泌的蛋白溶解酶使软化残存物溶解。

釉质中缺乏第二阶段。

15.Glucosyltransferases,GTF:葡糖基转移酶。

是变异链球菌的一种胞外葡聚糖合成酶,也是致龋菌主要的抗原物质之一。

主要作用是介导细菌间的凝集和粘附于牙面,对于致龋生物膜的形成和成熟非常重要,同时能够合成葡聚糖;口腔内以细胞结合型GTF和细胞游离型GTF存在。

16. 表面蛋白抗原:包括变异链球菌的PAc和表兄链球菌的SpaA,是一类存在于细菌菌体表面和细胞壁中的糖蛋白。

PAc作为一种粘附素能够与唾液富辅蛋白发生选择性结合,SpaA的受体是膜结合葡聚糖。

17. glucan-binding proteins,GBPs:葡聚糖结合蛋白。

作为细菌的一种葡聚糖受体介导细菌在牙面的积聚过程。

其缺失可导致细菌失去葡聚糖依赖的凝集功能,是一种重要的抗龋免疫原。

18.免疫防龋:龋病是一种感染性疾病,抗变异链球菌特异性抗体可以阻止细菌的粘附和菌斑形成,保护性抗体可以通过唾液(局部SIgA反应)或龈沟液(全身的IgG,IgM反应)达到易感部位。

所以从过抗感染免疫的角度出发,可以进行防龋。

类型包括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

19. 主动免疫:用人工接种的方法给机体输入抗原性物质(疫苗),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从而增强抗病能力。

优点:免疫维持时间长;缺点:安全性。

20. 被动免疫:给机体输入由其他个体产生的免疫效应物质。

优点:安全、方便、易接受。

缺点:持续时间短。

21. acute caries:急行龋。

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病变进展快,病变组织颜色较浅,呈浅棕色,质地较软而湿润,又称湿性龋。

由于来不及形成修复性牙本质,牙髓组织容易受累。

22. rampant caries:猖獗龋。

是急行龋的一种类型,病程进展很快,多数牙在短期内同时患龋,常见于颌面及颈部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又称放射性龋),Sogren 综合征患者,胃食管酸返流。

23. chronic caries:慢性龋。

进展慢,龋坏组织染色深,呈黑褐色,病变组织较干硬,又称干性龋。

24. arrested caries:静止龋。

龋病发展到某一阶段,由于病变环境发生改变,隐蔽部位变得开放,原有致病条件发生了改变,龋病不能再继续进行,损害仍保持原状,也是一种慢性龋。

25. secondary caries:继发龋。

龋病治疗后,由于填充物边缘或窝洞周围牙体硬组织破裂,形成菌斑滞留区,或修复材料与牙体组织不密合,留有小缝隙,这些成为致病条件,产生龋病。

也可因治疗时未将病变组织除净所致。

需借助X线片检查。

26. 窝沟龋:指磨牙、前磨牙咬合面、磨牙颊面沟壑上颌前磨牙舌面的龋损。

窝沟发生龋坏时,从窝沟侧壁产生损害,最后扩展到基底,龋损沿着釉柱方向加深,到达牙本质,沿釉质牙本质界扩散。

27. 潜行性龋:有的窝沟龋呈锥形,底朝牙本质,尖向釉质表面,狭而窄的窝沟处损害更为严重,龋病早期,釉质表面无明显破坏。

称具有这类临床特征的龋损为潜行性龋。

28. 平滑面龋:除窝沟以外的牙面发生的龋损。

发生于近远中接触点处的称为邻面龋,发生于牙颊或舌面,靠近釉质牙骨质界处的为颈部龋。

呈三角形,底朝向釉质表面,尖向牙本质。

29. 根面龋:在根部牙骨质发生的龋损。

主要发生于牙龈退缩,根面外漏的的老年人牙列。

现代人中最常发生于根的颊面和舌面。

30. linear enamel caries:线型釉质龋。

发生于上颌前牙(乳牙)唇面的新生线处,是一种非典型性龋病损害。

31. 隐匿性龋:釉质脱矿常从其表面下层开始,有时可能在看似完整的釉质下方形成龋洞,具有隐匿性,临床上易误诊。

好发于磨牙沟裂下方和邻面。

X线片可确诊。

32.脱矿:在酸的作用下,牙齿矿物质发生溶解,钙和磷酸盐等无机离子由牙中脱出。

33. 再矿化:钙、磷和其它矿物离子沉积于正常或部分脱矿的釉质中或釉质表面的过程。

34. remineralizative therapy:再矿化治疗。

采用人工方法(再矿化液)使脱矿釉质或牙骨质再次矿化,恢复其硬度,终止或消除早期龋损。

35.PRR,Preventive resin restoration:预防性树脂充填术。

针对小的窝沟龋和窝沟可疑龋,去除窝沟处的病变釉质或牙本质,根据龋损的大小,采用酸蚀技术和树脂材料充填龋洞并在牙表面上涂一层封闭剂,是窝沟封闭和窝沟龋充填相结合的预防性措施。

36. pulpodentinal complex:牙髓牙本质复合体。

牙髓和牙本质在胚胎发生和功能上关系密切,对外界刺激的应答有互联效应,是一个生物整体。

牙本质受到外界刺激,都能产生感觉,并引起牙髓相应反应。

37.Caries activity test,CAT:龋活性实验。

以致龋菌和酸性产物为指标,检测龋发生危险因素的试验称为龋活性实验。

38. pit and fissure sealant:窝沟封闭。

指不去除牙体硬组织,在(牙合)面、颊面或舌面的点隙裂沟涂布一层粘性树脂(窝沟封闭剂),保护釉质不受细菌及代谢产物侵蚀,达到预防龋病发生的一种有效防龋防范。

39. atraumatic restorative treatment,ART:非创伤性修复治疗。

指使用手用器械去除龋坏组织,然后用有粘结性、耐压和耐磨性能较好的新型玻璃离子材料将龋洞充填的技术。

40. 窝洞:按照牙体外科手术方法去除龋坏组织,并按要求备成的洞型。

窝洞具有一定的形状,能够容纳和支持充填材料,达到恢复牙齿形态和功能的目的。

41. resistance form:抗力型。

使充填体和余留的牙体组织获得足够的抗力,在承受咬合力时不折裂的形状。

抗力型制备时应该使应力均匀地分布在充填体和牙体组织上。

42. 盒装洞型:是窝洞最基本的抗力型,要求窝洞底平,侧壁平面与洞底垂直,点、线角圆钝。

其能够使咬合力均匀分布、避免应力集中。

43. retention form:固位形。

是防止充填体在侧向或垂直方向力的作用下移位、脱落的形状,必须具有三维的固位作用方能保持充填体稳固。

包括侧壁固位,倒凹,鸠尾固位,梯形固位。

44. undercut:倒凹。

是一种机械固位,在洞底的侧髓线角或点角处平洞底向侧壁牙本质作出的潜入小凹,有时也可沿线角做固位沟。

45. 鸠尾固位:是一种机械固位结构。

后牙邻牙合面洞在牙合面做鸠尾,前牙在舌面做鸠尾。

由鸠尾峡和膨大的尾部组成,借助峡部的扣锁作用防止充填修复体从洞底呈水平方向脱位。

46.Indirect pulp capping:间接盖髓术。

用消炎和促进牙髓牙本质修复反应的盖髓剂(氢氧化钙制剂)覆盖于洞底,促进软化牙本质再矿化和修复性牙本质形成,保存全部健康牙髓的方法。

47. enameloplasty:釉质成形术。

指釉质表面的再成形。

用火焰状金刚砂针磨去浅的裂沟或将未完全融合的釉质磨圆钝,形成一光滑、蝶形的表面,以利于清洁,磨去部分应小于釉质厚度的1/3。

48. rubber dam isolation:橡皮障隔离。

用一块橡皮膜,经打孔后套在牙上,利用橡皮的弹性紧匝牙颈部,使牙齿与口腔完全隔离开来。

49. cavity sealing:窝洞封闭。

在窝洞洞壁涂一层封闭剂(洞漆、树脂粘结剂),以封闭牙本质小管,阻止细菌侵入,隔绝充填材料的化学刺激。

50. cavity lining:衬洞。

在洞底上衬一层能隔绝化学和一定温度刺激,并且有治疗作用的洞衬剂(氢氧化钙、氧化锌丁香油酚粘固剂、玻璃离子),其厚度一般小于0.5mm。

51. basing:垫底。

在洞底垫一层大于0.5mm厚的材料(氧化性丁香油粘固剂、磷酸锌粘固剂、聚羧酸锌粘固剂、玻璃离子),隔绝外界和充填材料的温度、化学、电流及机械刺激,同时垫平洞底,承受充填压力和咀嚼力的作用。

52.Hybrid layer:混合层。

粘结复合树脂和牙本质的一层过度结构,由粘结树脂-牙本质胶原组成,厚约0.5~0.8um,内含数量众多的微树脂突,是微机械固位的基础,也是决定粘结强度的主要因素。

53. smear layer:玷污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