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爱玲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
浅析张爱玲笔下哀伤苍凉的女性形象

2010年4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Ap r .2010第27卷第4期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 onVol .27 No 14浅析张爱玲笔下哀伤苍凉的女性形象吴洪莉(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武汉430072)摘 要:在动荡的20世纪40年代中叶,张爱玲如同一枝奇葩,怒放在当时的中国文坛上,开得美丽肆意而悲壮苍凉。
她绮丽而苍凉的小说流传至今,并未因岁月的流逝而失去魅力,反而在当代文学家园大放光彩。
张爱玲的小说诉说了一个个女性的命运:婚姻无真爱、相恋无圆满、两代无亲情。
她执着于世俗的生活状态,关注俗世生活中女性的自我追求。
她以清醒的女性意识书写女性的悲剧人生命运,笔下的女性世界迥异于传统女性。
她通过女性的悲剧观照出人性的弱点,进而站在女权主义的立场上,发出呼唤女性自我觉醒的时代呐喊。
关键词:张爱玲小说;悲剧女性;独立追求收稿日期:2010-03-10中图分类号:I 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344X (2010)420018203作者简介:吴洪莉,女,湖北武汉人,研究方向为广播电视学。
张爱玲在三四十年代的旧上海,几乎在一夜之间横空出世,成为当时文坛上最为璀璨的明星。
她出手即为经典,上路即达巅峰,以苍凉的笔润,奇谲的想象震撼着文坛。
“读她的作品,如同在一架钢琴上行走,每一步都发出音乐。
她的小说擅长以女性的纤细与敏感从生活中发现真谛,从细微处提示人们的生存状态,她的作品弥漫着冷峻的悲剧色彩,展示了沪、港洋场高等华人的空虚、腐烂、变态的灵魂,虚假的情爱,无爱的婚姻,生命的琐细,人性的扭曲在其作品中随处可见,写尽了人生百态、人世沧桑。
”于青在《张爱玲全集》序中写道,她寻找的是女奴时代谢幕后女性角色的方式,表达她深深的渴望,渴望女性能挣脱历史的、文化的、生理的、心理的诸般枷锁的桎梏成为自在的女性优美的生存。
她的作品为我们文学宝库又增添了一批独特的女性形象。
论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

论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一、绝望和苍凉在张爱玲的作品里,绝望与苍凉充斥其中,很少有大团圆的结局。
这是张爱玲的创作风格,张爱玲作为一个女性书写者,她以老辣犀利的笔触刻画了一系列女性形象,以独有的绝望和苍凉的人生意识揭示了她们的生存困境,表现了她们面对这种困境时的异化以及抗争。
对女性生存困境的探索,张爱玲的贡献主要表现为:挖掘女性不能脱离困境的原因,揭示女性在经济、精神上的难以自立,展现女性个性解放的艰难。
女儿,阴影下的生存与毁灭张爱玲自小生活在一个充满遗少气氛和现代文明相交杂的环境中。
父亲是一个典型的旧式文人加大家族浪荡子式的人物,而母亲和姑姑则是接受了西方文明洗礼的新代人物。
面对这样一种新旧文明“犯冲”的状况,她深深体味到自我在家庭中,她所属的那个没落阶层在社会中,人类在荒凉的时空背景中等诸种失落:这种失落感构成作者的情绪基调,笼罩在作品中,使人物的内心体验都呈现出宿命的虚无感,形成了她作品主题的总特色:悲观、虚无。
我们知道,作家童年的性经验缺失对于作家以后的创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张爱玲自小在豪门巨族中过着孤独而凄凉的生活。
旧式豪门巨族的腐朽生活在她面前上演了一幅幅鸦片烟、姨太太、争遗产、狎妓的丑剧,同时她又经历了父母离异的痛苦,16岁时在“继母”的统治下讨生活。
其间曾被父亲幽禁,“他扬言要用手枪打死我。
”逃离之后,进入母亲的家。
虽然精神上比以前要充实一些,但每每陷入物质困境。
有着彻骨经验的作者,作品所体现出来的内容也是极为深刻的。
作为一个爸爸不疼妈妈不爱的女儿,张爱玲笔下的女儿几乎都是不幸的。
川嫦死去的原因绝望和苍凉是张爱玲作品的底色,也是其笔下女性形象表现出的共同的生存状态。
她们一直笼罩在绝望的挣扎和苍凉的人生况味之中。
自私,是人性的魔障,也是血缘亲情的天敌。
张爱玲尖刻地挑剔着人的生存世相后面隐藏的人性真相,她总是能够发现种种装饰性表象后面隐藏的空虚、自私、盲目。
“为门第所限,郑家的女儿不能当女店员,女打字员,做‘女结婚员’是她们唯一的选择。
浅谈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

浅谈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摘要:张爱玲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女性,她把她的生活经历经过酝酿加上她独特的观察力升华成一部部旷世之作;在中国文学史上谱出华美的乐章。
她从女性的立场和体悟出发,以女性的眼光观察女性,并通过隐喻式的批判讽刺手段来表现女性自我意识的缺失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种荒凉感,她不宣扬女性的主题意识,只是把女性从属于男性这一事实,敏锐而冷静地述说出来,没有希冀也没有指责,只是“苍凉”地展示女性的真相。
她笔下的女性形象或可悲或可恨或可怜,她们有着各自不同的身世遭遇,有着截然不同的个性与经历,为我们广大的读者、评论家展现出一个让人神往而有绚丽多彩的文学世界,深刻揭示出在封建家庭和金钱枷锁禁锢下的女性所遭受的身体和灵魂的压迫的悲剧原因。
本文对张爱玲作品中的主要女性形象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进行社会反思。
关键词:张爱玲、女性形象、苍凉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张爱玲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和特别魅力的女作家。
她最有名的一本集子取名叫《传奇》,用其概括张爱玲的一生最恰当不过。
她出生于上海租界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亲身感受到了她父母两大家族的没落与瓦解。
父母给予她的不是温暖的亲情,而是旧家规的威严与新时尚的约束,这些使她在潜意识中产生对父母和家庭的厌恶甚至敌对情绪,成年以后又遭受了情感和事业上的打击,这些严重影响了她的生活与创作态度。
家世变迁,人情冷暖,给张爱玲的刺激很深,形成了她孤僻冷漠的性格,也形成了她独特的审美观。
她以犀利的眼光和独特的视角,撕开女性世界温情的面纱,塑造了一组扭曲而残缺的女性形象。
张爱玲受到东西方文化的影响,所以她的性格中既有东方温柔、保守的一面,又有西方追求个性解放,婚姻自由的一面。
这种身份背景使得他的作品超越了阶级性。
她不在于批判时代对女性的压迫,只在于刻画人性的脆弱与无奈。
她以个性极强的女性意识,对“五四”以来的新的文化理想进行了强烈的反驳,从生存困境中的无语反抗与物质追求、文化困境中的艰难突围与无奈选择、人生抉择中的现实困守与传统禁锢三个方面,立足民族的、文化的、历史的角度,深刻地揭示了40年代中国普通女性在受到男权主义强制的社会环境中,迷茫而无奈、卑琐而自嘲的世俗人生的生存状态。
苍凉而无奈:浅析张爱玲笔下的“女结婚员”形象

苍凉而无奈:浅析张爱玲笔下的“女结婚员”形象罗良金;徐静【摘要】Zhang Ai-1ing's feminine writing is an important harvest fi'om outside dominant literature. From the feminist perspective, she reexamined women and exposed women's mental illness, feminine complex, and feminine sin,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feminine literary. After analyzing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women married to men", we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feminine writing by Zhang Ai-ling, accordingly further highlighting its significance.%张爱玲的女性写作是主流文学之外的重要收获,她站在女性的角度对女性进行自审。
对女性心理痼疾、女性心狱、女性原罪意识的揭示,在女性文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她从两性、婚姻的角度切入,塑造了刊比“女结婚员”的形象。
透过“女结婚员”的生存状态的分析,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张爱玲的女性写作,从而进一步突显张爱玲女性写作的意义。
【期刊名称】《遵义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13)006【总页数】4页(P52-55)【关键词】张爱玲;女结婚员;女性写作;男权中心;女奴意识【作者】罗良金;徐静【作者单位】遵义师范学院中文系,贵州遵义563002;遵义师范学院中文系,贵州遵义563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042在张爱玲小说的苍凉世界中,女性形象是她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
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而 终 的旧式 婚姻 ,她们 终 于有 了一 点 虽 自私却 也实 实 在在 的 自我 , 爱玲 小说 中大 多也 追求 真诚 的爱 情 ,因 为其条 件所 限而 未得 到 ,而 但生活展 现给她们 的仍 是难堪 与凉 。从旧家庭 中走 出来的女性手不 能 且对 人生 产生 了消极 的态度 ,从 而毁 掉 自己 的青 春 年华 ,酿就 了重 提 ,肩不 能挑 ,她们 唯一 能做 的便 是另外 寻 找一 次婚姻 ,用 残剩 的 重悲 剧 。张爱 玲将 这些 女性 写得 很有 戏剧 性 ,体现 了女 性被 男性 玩 青 春作 赌 。《 香 屑 ・ 沉 第一 炉香 》中 的少女 葛 薇龙 因 家境 贫寒 ,前 弄前 后人 生跌 势起 伏 ,使这 些年 轻女 子 的生活 苍凉 而深 刻 ,令人 不 去 寻求 姑母 梁 太太 的经济 援助 ,却 成 了姑 母手 中的一 张 交际 王牌 ,
婚 ,再 加 上与胡 兰成 一 段不 幸的婚 姻 。而造 就她 对那 个特 定时 代 中 的人 们 。特别 是都 市现 代女 性们 在乱 世 中的基本 生 产状 态 ,进 行 了
深入 透彻 的分 析 ,塑造 了一 系列 经典 女性形 象 。这类 女性 形象 在张
了 ” 倾 城 之 恋 》中的 白流 苏 。这 类 女性 的走 出是 因为属 于她 们 。《
禁掏一把 泪。
张 爱玲笔 下 的女性形 象是受 压迫 受凌辱 的底 层妇女 。 年轻女性充 满激情 ,然而在那个 男权笼罩 的社会 里 ,女性容易被 男性 的花言巧语所 蒙蔽 ,便更 易被 男性 的玩世不 恭所抛弃 ,而女性的
பைடு நூலகம்
张爱 玲描 写 了各种 各样 的女性 ,还有一类 女性 是平静 而旷达 的 , 她们 与前一种年 轻女子不 同的是 ,她们 曾经拥有过 一段刻骨铭 心的爱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2013级救援技术班1301070116 周银摘要:中国现代文坛上的天才女作家张爱玲,以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洞察力描绘了一个"大而破"时代女性的生存状态,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女性形象,主要有被扭曲的疯狂变态女性和为谋生而谋爱的女性两种;张爱玲洞察和把握女性生存状态的高超能力,主要缘自于她的家庭和生活环境。
在她的众多作品中,以女性为角度的作品很多,同时她还在诸多作品中融入了自己的生活成长经历。
受到那个时期的影响,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是旧上海女性的真实写照。
本文首先对张爱玲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再对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剖析,比较不同的悲剧形象。
关键词:张爱玲生存状态女性形象一、张爱玲简介张爱玲,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之一,本名张瑛,她具有显赫的家世,是二十世纪初的贵族千金,但是她的一生充满了凄凉与坎坷,张爱玲出生于1920年,于1995年病世,享年75岁。
她将那个时期女性的形象和她自己一生的坎坷与凄凉全部融入在作品当中[1]。
她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文学类型多种多样,包括小说、散文、电影剧本和文学论著等。
她的这些文学作品也是她一生最重要的成就,在众多作品中,以小说最为有名,她的代表小说有《沉香屑第一香炉》、《倾城之恋》、《金锁记》、《半生缘》、《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她的小说多收录在《传奇》中。
其中有不少作品被拍成了电影电视剧,如《半生缘》、《色·戒》等。
她是二十世纪的传奇女性,她的很多经典语录对后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二、张爱玲小说中主要的任务悲剧形象张爱玲具有显赫的家世背景,她出生时已是那个时代的没落贵族,加上二十世纪正是社会最为动荡的时期,上海沦陷,那个时期的社会环境对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她的小说中,将那个时代女性的悲剧描写的淋淋尽致,无论是贵族千金、名门闺秀还是小家碧玉,都是社会的悲剧。
这些悲剧人物的原因和特点又各有不同,下面是她的小说中主要的四种女性悲剧形象:(一)、封建枷锁和男权社会下的女性悲剧形象第一种就是封建枷锁制度下和男权社会下的女性悲剧形象,这种悲剧形象的主要代表人物就是《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2]。
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简析

摘要:张爱玲从小成长在特殊的家庭背景下,对她笔下塑造的女性形象也产生的不可磨灭的影响,她们都是平凡而普通的女性,为了生存做出努力和挣扎,最终仍摆脱不了悲剧的命运。
本文将对张爱玲的几部经典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张爱玲;作品;女性形象;简要分析作者简介:底蕴(1988—),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汉语言文学0601班,本科在读。
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简析底蕴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汉语言文学0601班河北保定071000【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09)-12-0021-01张爱玲出生在上海一个没落的清朝贵族家庭中,父亲是满清遗少,她的母亲则是一位流过洋的新派女性。
父亲和母亲组成了一个特殊而又畸形的家庭,在张爱玲的成长过程中投下了难忘的阴影,使她变得敏感和早熟。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自然受到了影响。
虽然张爱玲通过作品中塑造的女性形象表现出了女性意识,但是这些女性形象却都不能摆脱最终的悲剧命运。
以下是对张爱玲几部经典作品中女性形象的简要分析和总结。
一、用青春做赌注的拜金女———白流苏《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的代表作。
虽然白流苏受过西洋教育,但是骨子里仍是浓厚的封建意识,把寻找经济靠山作为择偶的目的和标准。
离婚后的白流苏回到娘家,但是哥哥却一直想着把她从家里赶出去,白流苏感到了在家中的危机,认为自己需要一个归宿。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认识了饱经世故又狡猾精明的留学生商人范柳原。
范柳原向来“把女人看成他脚底下的泥”,而白流苏则是想通过范柳原来满足她的虚荣心,使自己能拥有一个归宿。
于是白流苏不惜放弃自己的“淑女”身份和范柳原一起去了香港,他们试图通过接触而从对方身上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两个人开始了一场所谓“爱情”的较量。
尽管过程中有着痛苦、无奈和深深的担忧,但白流苏还是企图对两人之间的较量进行驾驭,来达到她的目的。
张爱玲笔下的几类女性形象

张爱玲笔下的几类女性形象张爱玲笔下的几类女性形象张爱玲的小说经久不衰,常在评论界掀起热潮,她成功地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张爱玲笔下的几类女性形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结婚求生型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出现了许多以结婚来求生存的女性。
对于这些女性来说,爱情不能成就婚姻,它只是女人谋生的一种方式罢了,即便爱情与婚姻相背离,她们也会孤注一掷,因为物质、金钱才是她们择爱的首要标准,结婚也只是为了生存下去。
《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梁太太、《留情》中的敦凤等都是这一类型的女性。
《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梁太太,娘家是中产之家,她原本可以找一个门当户对的人家,过着普通幸福的生活,但对钱财的过度艳羡改变了她的婚恋观。
只要能嫁给有钱人,即便是做妾她也毫无怨言,最终她不惜与娘家闹翻,做了香港富豪梁季腾的第四房姨太太。
在丈夫死后,她如愿以偿的得到了一笔财产,这笔数目可观的收入是她用自己的青春、用自己的爱情、用自己的一辈子换来的。
但她似乎从来没有对自己当初的选择后悔过,因为在她心里,是婚姻让她能够衣食无忧的生活下去,纵然生活是凄凉孤寂的,她也依旧知足。
可以说,是金钱桎梏了她,让她甘愿在婚姻的牢笼里打转。
《留情》中敦凤,她的家族在当时的上海是屈指可数的大商家。
苦命的她在二十三岁时死了丈夫,面对自己的第二次婚姻,敦凤可以选择的空间很大,可是就是这样一位出身富足的小姐,最后也是为了生存嫁给了比自己大二十几岁的米先生,即便是当二房她也甘愿。
敦凤的生活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寻找一个能给予她经济安全的男人,于是,从守寡到再嫁,为了生存她甘愿再次跨进婚姻的围城。
(二)狠心恶毒型在张爱玲的小说中还有一些不能被众人理解的狠心恶毒的女性,张爱玲对这类女性的刻画,多集中在母亲这一角色身上。
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母亲常常被描写为好意而无能的角色,她们善良、慈祥、温柔,为了儿女可以付出自己的全部。
而张爱玲笔下的母亲却颠覆了我们对母亲的一贯理解,她把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作了反常的描写,她笔下的母亲深受环境的制约,她们或无情、或自私、抑或是冷酷,在她们身上,读者很难找到醇厚温馨的母爱,狠心恶毒成了这类女性的代名词,如《倾城之恋》中的白老太太、《金锁记》中的曹七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