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的简便计算

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的简便计算
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的简便计算

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内容:p.85、86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商不变规律的基础上,教学根据商不变规律简便计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教材在例题中首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呈现一道除法算式“900÷50”,给出了用简便方法进行笔算的过程,再启发学生思考:被除数的末尾为什么只划去一个0?引导学生御用商不变的规律解释给出的简便算法。这里被除数之所以选择末尾有两个0的数,其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学生形成错误的认识,培养学生有根有据地思考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探索笔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的简便算法,掌握这种计算方法,并加深对商不变的规律的理解。

2、让学生通过学习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优化方法的意识,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商不变性质:

1、出示:根据360÷30=12,直接写出下面的商

720÷30= 180÷50= 60÷5=

设问:怎样想的?独立口算,个别交流口算方法

2、教师:想到了什么规律?小结商不变规律。

导入:利用商不变的规律可以使一些除法计算更简便,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这种简便计算的方法。

二、学习例题:

1、出示例题:篮球的单价是50元,王老师带了900元,可以买多少个?

初步感知、读题。

指名口头列式:900÷50(板书算式)

提问:被除数和除数都有什么特点?能运用学过的规律使计算简便吗?

观察、交流: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可以同时除以一个数。

2、运用规律计算,加深理解。

在本子上写竖式出示竖式:

提问:900和50同时除以几能使计算简便?

观察、交流:可以同时除以10。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10,在竖式上只要怎么办?

讨论、交流(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各划去一个O,也有不知道的)

在各自的竖式上操作(划0)转化成了:90除以5。

独立完成计算并交流。

3、小结算法

提问:被除数900末尾有两个0,为什么只划去1个0?如果把被除数末尾的两个0都划去行不行?

指名汇报讨论结果

结合回答小结:除法竖式中,被除数与除数末尾划去的0的个数一定要相同,这样算出的商与原来的算式的商才是相同的。

4、探寻“余数是几”

谈话:现在如果篮球的单价降为40元,王老师带的钱可以买多少个,还剩多少元?你会算吗?

独立列式900÷40 尝试自己用简便算法计算

指名板演,巡视并个别辅导。

提问:有与黑板上不同的结果吗?(余数2)余数究竟是几呢?(大部分余数是2)讨论、交流(又有部分同意余数是20)

怎样知道余数是2、20对不对呢? (验算)

指名板演验算过程。独立验算,交流:余数应该为20。

谈话:通过验算.可以明确余数应该是20。

结合学生回答小结: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划去一个0后,实际上是用90个十除以4个十,余下的“2”表示2个十,是20。

检查订正(主要是余数的问题)

三、分层作业,内化提升。(预设13分钟)

1、“想想做做”第2题

提问: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这些算式怎样能算得又对又快?

观察、交流: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同时划去一个“0”计算可以又对又快地算出,同桌互相口算并交流过程。

指名口算,选择几题要求说口算过程。

2、“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这两题计算对吗?观察算式,独立找出题目中的错误之处并交流

如果有错,错在哪?独立在书上改正。

指名板演,共同检查。

提问:你觉得应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师生共同小结:

讨论、交流:①被除数和除数只能划去相同个数的O;②如果有余数,要补上把被除数中划去的0才是原题目的余数。

四、课堂作业:“想想做做”第4题

《分数除法简便运算》诊断练习

1 《分数除法简便运算》练习单 六年级( )班 姓名: 一、自主学习: (一)、填空。 1、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a ×b= 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a ×b ×c= 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a+b )×c= 2、运算性质: ①减法的运算性质:a -(b +c )= a -(b -c )= ②除法的运算性质:a ÷(b ×c )= a ÷(b ÷c )= (a +b )÷c= (a -b )÷c= (二)、简便计算,并说出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或性质。 83+125+85+127 (191×171)×(19× 17) 24×(65+8 7) ( 245+127-32)×48 911×47―47×97 74×+×74 × 54+×+2×54 101×254 5047×99 68× 6920 85+85×15 209×101 ―209 - 32-31 98―(98―259) 131511―(232―15 4)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小组评价:

二、合作探究 【学法指导】请同学们在预习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完成以下习题;由小组长负责确 定最后讨论结果,并派出代表,进行全班交流展示。看谁最棒奥! 127÷9+125×91 (85―21)÷85 713235713238÷+÷ 6.0352444533533-÷+?+÷ (392+275)×27÷39 1 8158÷8 65 ÷32÷65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三、延伸巩固 【训练反馈】-----请同学们认真完成,千万不要出错噢! 48 18365÷??? ??+ 359×172+179÷3335 (65+87―125)÷241 241241343651211÷??? ??-+- 11 59251197?+÷ 341574357834265÷+?+÷ 88 3883?÷? 7212451871211÷??? ??++ 3831162375.011583÷-?+? 学习反思: 自 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一定要积极参与讨论,

被除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

被除数中间有零和末尾有零的除法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科书第28、29页例5、例6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的道理,学会正确计算商中间有零和末尾有零的除法。 2、经历被除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一位数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的抽象过程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过程,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正确计算一位数除多位数商中间有零和末尾有零的除法,掌握其计算的简便写法。 教学难点: 1、使学生理解除法计算过程中需要商0的算理。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正确地掌握简便写法的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激趣 1、口算: 6×8 3×5 48÷6 15÷ 3 0×7 8×0 0×9 5×0 问:说一说第二排题怎样口算? 2、教师板书三个数:18、108、180,提问:“0”在后两个数中的位置有什么不同?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二、设疑激趣,自主探索 1、出示教科书第28页例5的主题图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四幅画的内容。 教师:四个西瓜,孙悟空打算怎么分?而猪八戒是怎样分的?(四个西瓜他一人全吃了)哪还剩多少个西瓜?(零个西瓜)平均分给唐僧、孙悟空和沙僧怎样分?(什么也分不到)什么都没有怎样表示?(用零表示) 2、如果列算式,该怎样列算式呢?(学生列算式) 板书: 0÷3= ?(学习例5) (1)、师问:这道题的商是几?你是怎样想的?谁能举例说明? 学生汇报:(想: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即0×3=0所以0÷3=0。或举例:有0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得0个苹果。) 此时学生可能得出结论:0除以几都得0。 (2)、质疑讨论:0÷0=?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汇报。 明确:因为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0÷0的答案不确定,因此0不能做除数。 (3)、问:看谁最快说出0÷3 0÷5 0÷9得多少? (4)、观察提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组织学生汇报发现的规律) (5)、教师帮助学生进行理论升华: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同时明确“不是0”的含义。 3、巩固练习 (1)让学生完成书本第28页做一做。 (2)集体订正。 4、出示例6: (1)、要求:李思平均每月用电多少千瓦时,该怎样列式? 学生列式: 309÷3

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的简便计算

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内容:p.85、86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商不变规律的基础上,教学根据商不变规律简便计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教材在例题中首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呈现一道除法算式“900÷50”,给出了用简便方法进行笔算的过程,再启发学生思考:被除数的末尾为什么只划去一个0?引导学生御用商不变的规律解释给出的简便算法。这里被除数之所以选择末尾有两个0的数,其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学生形成错误的认识,培养学生有根有据地思考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探索笔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的简便算法,掌握这种计算方法,并加深对商不变的规律的理解。 2、让学生通过学习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优化方法的意识,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商不变性质: 1、出示:根据360÷30=12,直接写出下面的商 720÷30= 180÷50= 60÷5= 设问:怎样想的?独立口算,个别交流口算方法 2、教师:想到了什么规律?小结商不变规律。 导入:利用商不变的规律可以使一些除法计算更简便,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这种简便计算的方法。 二、学习例题: 1、出示例题:篮球的单价是50元,王老师带了900元,可以买多少个? 初步感知、读题。 指名口头列式:900÷50(板书算式) 提问:被除数和除数都有什么特点?能运用学过的规律使计算简便吗? 观察、交流: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可以同时除以一个数。 2、运用规律计算,加深理解。 在本子上写竖式出示竖式: 提问:900和50同时除以几能使计算简便? 观察、交流:可以同时除以10。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10,在竖式上只要怎么办? 讨论、交流(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各划去一个O,也有不知道的) 在各自的竖式上操作(划0)转化成了:90除以5。 独立完成计算并交流。 3、小结算法 提问:被除数900末尾有两个0,为什么只划去1个0?如果把被除数末尾的两个0都划去行不行? 指名汇报讨论结果

《分数除法简便运算》练习单

《 分数除法简便运算》练习单 六年级( )班 姓名: 组名: 指导老师: 一、自主学习:(一)、填空。 1、 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a ×b= 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a ×b ×c= 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a+b )×c= 2、运算性质: ①减法的运算性质:a -(b +c )= a -(b -c )= ②除法的运算性质:a ÷(b ×c )= a ÷(b ÷c )= (a +b )÷c= (a -b )÷c= (二)、简便计算,并说出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或性质。 83+125+85+127 (191×171)×(19× 17) 24×(65+8 7) (245+127-32)×48 911×47―47×97 74×1.8+19.2×7 4 1.5×54+0.8×6.5+2×54 101×254 50 47×99 68×6920 85+85×15 209×101 ―20 9 6.13-32-31 98―(98―259) 131511―(232―15 4)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小组评价:

二、合作探究 【学法指导】请同学们在预习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完成以下习题;由小组长负责 确定最后讨论结果,并派出代表,进行全班交流展示。看谁最棒奥! 127÷9+125×91 (85―21)÷8 5 7 132********÷+÷ 6.0352444533533-÷+?+÷ (392+275)×27÷39 1 8158÷8 65 ÷32÷6 5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三、延伸巩固 【训练反馈】-----请同学们认真完成,千万不要出错噢! 4818365÷?? ? ??+ 359×172+179÷3335 (65+87―125)÷241 241241343651211÷??? ??-+- 11 59251197?+÷ 341574357834265÷+?+÷ 883883?÷? 72 12451871211÷??? ??++ 3831162375.011583÷-?+? 学习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商中间有0的除法》精品教案

课题商中间有0的除法课型新课 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掌握一位数除多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算理,会正确计算商中间有0 的除法。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商中间有0的一种情况;求出商的最高位后,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是0就商0。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 教学难点商中间有0的一种情况;求出商的最高位后,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是0就商0。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 教 学 设 计个性化设计及反思 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 1、口算练习(出示卡片) 2、说出每个数中的0表示的数值。 (1)板书:39 请说出3和9各表示的意义。 (2)板书:0 请学生说出0表示的意义。 (3)在3和9的中间添上一个0,使39变成“309”,请同学说出0在这个位置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23页例5. (1)提问:哪个数和5相乘得0. (2)列式计算:0÷5=0 (3)理解0÷5为什么等于0. (4)结合算理说一说,0÷2 0÷8各得多少。 (5)总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学习教材第23页例6中的(1)题。 (1)理解题意。根据题意可知,小明买了2套中国古典名著,花了208元,求每套花了多少钱,应该用除法计算,列式为208÷2(2)板书:208÷2 (3)学生独立完成笔算。 (4)展示学生笔算过程。 (5)观察思考:为什么2除到被除数十位上的0时,商的十位上得0呢? (6)观察学生的笔算,讲清算理。 (7)自主回顾笔算过程。 (8)同桌交流,商的十位上为什么要写0. 3、学习例6中的(2)题。

被除数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被除数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9页信息窗3后两幅图、第10-11页的绿点和红点、11-12页的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的问题中,学习掌握被除数中间、末尾有0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探讨被除数中间、末尾有0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简便计算,理解算理并能熟练计算。 3.继续加强估算意识培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会一般与特殊的辩证关系,学会处理特殊情况问题的捷径。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被除数中间、末尾有0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简便计算算理及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被除数中间、末尾有0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计算算理并能熟练计算。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昨天我们采访了果汁厂,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到果品生产车间去逛一逛,看看那里有没有大家感兴趣的东西,我们又会遇到哪些数学问 题。 (课件出示:信息窗3的部分情境图) 看了这些情景后,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想法能提 出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

1.平均每小时生产多少千克果脯 2.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干红葡萄酒 ……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及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对提出的问题不能解决的存入问题银行,并引导学生提出被除数末尾或中间有0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问题。】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一)出示问题,学生分组探究。 1.平均每小时生产果脯多少千克 2.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干红葡萄酒 (二)教师提出探讨要求: 1.怎样列式试着用竖式计算。 2.遇到疑难问题,小组内解决,若不能解决的,大家共同探讨。 (三)小组探究、交流,探讨完成问题。教师巡视,随机查看,个别交流。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一)交流质疑第一个问题(被除数中间有0) (1)交流学生自学探究:1.平均每小时生产果脯多少千克 师:怎样列式为什么 (204÷2= 因为是平均分) 试着估算一下 (204看作200,200除以2等于100;所以204除以2大约等于100) 【继续加强估算意识培养,学会用估算判断计算结果,体验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养成估算的习惯。】 试着用竖式算:

教案: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

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24页的例8和练一练,第26页的6~11题。 【教材简析】 本课内容是教学应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的简便算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商不变的规律。教材结合具体的购物情境,首先引导学生学习用简便方法笔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没有余数的除法,根据第1个问题列出除法竖式后,教材提供了被除数和除数末尾各划去1个0再计算的竖式,并提出了“被除数的末尾为什么只划去1个0”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交流,认识到可以这样算的依据是应用了商不变的规律。接着教材改变例题中的条件,教学有余数的除法,呈现了简便计算的竖式,提出了“余数为什么是20而不是2”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交流,并让学生通过验算来说明。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探索笔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的简便算法,掌握这种算法,理解这样算的原理。能确定得数中的余数,并发现运用商不变规律变化被除数和除数时的余数变化情况。 2、体会商不变的规律对于计算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 3、提高学生大胆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和合作交流、善于质疑的能力,通过数学体验,提高观察、比较和归纳等思维能力,增加学生学

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索笔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的简便算法,理解这样算的原理。 【教学难点】 确定应用商不变的规律简便计算时的余数。 【教学设想】 在新授时从扶到放,唤起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学生操作、交流,经历:尝试计算——产生知识冲突——检验说明——感悟算理——总结反思,从而理解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所得结果的原理,让学生的思考更深入,理解更透彻。 【教学过程】 一、激活思维,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240÷60 30÷5 300÷50 36÷12 360÷120 24÷6 请生思考:左边的算式有什么特点?左右两组算式的商哪些是相等的?你是怎样想的? ①应用了商不变的规律。②如:240÷60和24÷6。240里面有4个60,24里面也有4个6,个数相同,商相同(课件出示平均分的小棒图)。 2、谈话:应用商不变的规律可以把一些比较复杂的除法计算转

分数除法计算与简便运算讲义

广州卓越教育机构一对一 六年级数学上册3+X 同步导学案(4) 教学课题 分数除法计算与简便运算 教学目标 使学生较熟练的掌握分数除法的简便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熟练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并能解决有关 的简单问题 学生姓名 年级 授课日期 诊查 A 、检查上次作业 B 、课前小测 一、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 二、列式计算 (1)21个6 7 是多少 (2) 235的7 10是多少 (3)5千克的3 10 是多少千克 (4)35小时的5 12 是多少小时 三、判断题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 ) (2)求4个25是多少,就是求2 5的4倍是多少。 ( ) (3)1吨的35和3吨的1 5 一样重。 ( ) 四、巩固练习 1、333 444+++……+34= × = 20个3 4 2、看图列式计算

2 1 1 1 × = × = 3、8的 3 10是多少 1112米的233 是多少米 4、小明放学回家,从一楼到二楼用了3 8 分钟,用同样的速度,从一楼走到六楼用多少 分钟 C 、教师评讲: 导学 第一步:归纳简便题类型 第二步:出示例题,引导学生研究,教师点拨。 例1:小马虎的计算错在哪里请你帮他改一改. (1)7 6÷4=7 6×4= 7 24 ( ) 改正: 分析:错误原因是没有乘倒数, (2)8 5÷10=5 8×10=16 ( ) 改正: 分析:错误原因是应该除法后面倒数,不是前面倒数。 (3)53 ÷65=21 改正: 错误原因是:除法不能直接约分 (4)8 3×8÷8 3×8 改正: =3÷3 =1( ) 错误原因:没有依次计算。 (5)8 3÷( 43+8 3 ) 改正: =83÷43+8 3 ÷83 = ( )

被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

《被除数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五步导学案 设计人:王长霞审核人:王钰娜目标导航: 1、理解和掌握商的变化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口算或直接写出算式答案。 一、诱思导学 1、直接写出得数 80÷20 = 320÷80 = 450÷90= 140÷70 = 540÷60 = 400÷50= 二.质疑研学 1、例8:队鼓50元一个,队号40元一个,兰兰带了900元。 (1)如果买队鼓,可以买多少个? 列式计算:() 列竖式计算出结果: 答:。 同桌说一说:比较两种竖式的算法,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被除数的末尾为什么只划去一个0? (2)如果买队号,可以买多少把,还剩多少元? 列式计算:() 用简便的方法列竖式: 想一想:余数应该是20还是 2?为什么? 答:。 观察以上两个竖式,你能总结出这类计算题的简便计算方法吗?

小结: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同时去掉了几个0,余数的末尾就要()几个0,这样才能保证算式的成立。 三、达标评学 1、用简便方法列竖式计算: 960÷60 850÷30 800÷70 900÷200 800÷50= 700÷30= 9000÷300 = 7700÷700= 2、想一想,填一填。 (1)720÷30 = 72÷()=() (2)5600÷400 = 56÷()=() (3)900÷60 = ()÷6 =() (4)6300÷700=()÷()=() 四、得知博学 先列竖式计算,再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74÷3= 740÷30= 7400÷300= 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时,()不变,但 ()发生了()的变化。 五、反思促学: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

最新分数除法计算与简便运算讲义全

广州卓越教育机构一对一 六年级数学上册 3+ X 同步导学案(4) 教学课题 分数除法计算与简便运算 教学目标 使学生较熟练的掌握分数除法的简便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熟练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并能解决有关的简单问题 学生姓名 年级 授课日期 A 检查上次作业 B 课前小测 一、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 5 14 —x ——= 7 25 、列式计算 三、判断题 (1)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2) 求4个2 是多少,就是求2 的4倍是多少 5 5 3 1 (3) --------------------- 1吨的—和3吨的 样重。 5 5 7 5 —x —= 10 6 (1) 21 个7是多少? ⑵35 的 w 是多少? ⑶5 千克的1^是多少千克? ⑷3 小时的12是多少小时? 四、巩固练习

2 —辛方米 5 3、°的爲是多少? 11米的1 2 3 4 5是多少米? 12 33 4小明放学回家,从一楼到二娄用了°分钟,用同样的速度,从一楼走到六楼 用多少分钟? C教师评讲: 导学第一步:归纳简便题类型1、2、第二步:出示例题,引导学生 研究,教师点拨。例1:小马虎的计算错在哪里?请你帮他改一改. 6 6 24 2 - 4= X 4=( ) 7 7 7 分析:错误原因是没有乘倒数, 5 8 3 5- 10=°X 10=16 () 8 5 分析:错误原因是应该除法后面倒数,不是前面倒数 1 2 2、看图列式计算 改正: 改正:

例题二: 2007 (1)2008 十 2006 5 _1 ___ _________ 6 2 改正: 错误原因是:除法不能直接约分 3 3 (4) X 8- X8 8 8 =3-3 =1( ) 错误原因: 没有依次计算 (5) 3 -( 3 + 3 ) 8 4 8 3 3 3 3 =_ — _ + _ 十 8 4 8 8 =1.5 ( ) 错误原因:除法没有分配律 【举一反三】 8 7 (1) 一 X _ X 75 75 18 改正: 改正: / 3 1、 11 /、 15 4 (2) - ) + __ (3) 十 8 6 24 16 5 /、 5 3 5 . 10 (4) — X —— -- - — - 12 10 12 7 (5) 5 X 3+5 4 5 (6) 18X(— + ) 9 6 (7) 5+3 4 (8) 92X 4 91 (2)(1+ 1 ) X (1+ 1 ) X (1+ 1 ) X (1+ 1 ) X ……(1+ -1 ) 2 3 4 5 100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案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的基础上,学习分数除法和比的初步知识。主要内容包括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解决问题;比的意义与基本性质,求比值一化简比,以及比的应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比较系统大掌握了分数的四则运算;另一方面又开始了比的初步知识的系统学习,为后面学 习百分数和比例提供了基础。 单元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回进行分数除法计算。 2、回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3、理解不的意义,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并能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能够正确地化 简比和求比值 4、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本单元学习之前,学生基本上完成了分数加、减以及分数乘法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整数除法的意 义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单元课时安排: 1、分数除法.............. 5课时 2、解决问题.............. 3 课时 3、比和比的应用....... 4 课时 4、整理和复习.......... 2 课时 一分数除法 第一课时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以分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实例,使学生知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是相同的,并使学生掌握分数 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能力目标:动手操作,通过直观认识使学生理解整数除以分数,引导学生正确地总结出计算法则, 能运用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算理,正确总结、应用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整数除以分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整数除法的意义 (1)引导学生回忆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根据已知的乘法算式:5×6=30,写出相关的两个除法算式。(30÷5=6,30÷6=5) 2、口算下面各题(题略) 二、新授 1、教学例1 (1)出示插图及乘法应用题,学生列式计算:100×3=300(克) (2)学生把这道乘法应用题改编成两道除法应用题,并解答。 A、3盒水果糖重300克,每盒有多重?300÷3=100(克) B、300克水果糖,每盒100克,可以装几盒?300÷100=3(盒) (3)将100克化成千克,300克化成千克,得出三道分数乘、除法算式。 1/10×3=3/10(千克)3/10÷3=1/10(千克)3/10÷1/10=3(盒) (4)引导学生通过整数题组和分数题组的对照,小组讨论后得出: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个一个因数。都是乘法的逆运算。 2、巩固分数除法意义的练习:P28“做一做” 3、教学例2 (1)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小组讨论操作,如何把这张纸的4/5平均分成2份,并通过操作得 出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小组汇报操作过程,得出:将一张纸的4/5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2/5 。 (3)引导学生数形结合,对照不同的折法,说出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A、4/5÷2=(4÷2)/5 =2/5 ,每份就是2个1/5 。 B、4/5÷2=4/5 ×1/2 =2/5 ,每份就是单位1 的2/5 。

小学五年级分数除法

分数除法 1.分数除法计算 (1)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 知识点一:分数除法的意义 整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 )计算。 10 13103=÷的意义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103,其中一个因数是........3.,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知识点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把一个数平均分成整数份,求其中的几份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的计算方法:(.1.)用分子和整数相除的商做分子,分母不变。(.....................2.)分数除以整数,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练习: 1、填空 (1)根据35 6 5372=?和分数除法意义可得: =÷53356( ),=÷7 2 356( ) 。 (2)把29m 长的绳子平均剪成4段,每段是2 9 m 的( )。 (3)打字员打一份文件,打了20分钟后还剩5 2 ,平均每分钟打这份文件的( )。 2.列式计算。 (1)一个数的6倍是5 1 ,这个数是多少? (2) 51的6 1 是多少? 3.看图列式计算。 ? ? ? ? 811 (2)一个数除以分数 知识点一: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分数的倒数。 知识点二:分数除法的统一计算法则 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知识点三:商与被除数的大小关系 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大于被除数,除以1,商等于被除数,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被除数。0除以任何数商都为0. 练习:1.算一算 4851625÷ 44392213÷ 14 27 277? 210÷ 2.填空。 (1) 32的43是( ),它和3 2 ÷( )得数相同。 (2)分数除法可以转化为( )进行计算,计算过程中,转变成乘( )的倒数。 3.判断。 (1)两个真分数相除,商大于被除数。 (2)一个数除以假分数,商一定小于被除数。 (3)分数除法的混合运算 知识点一:分数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 例:8÷ 32-4=8×2 3 -4=8 除加、除减混合运算,如果没有括号,先算除法,后算加减。 知识点二:连除的计算方法 例: 92÷72÷15 14 分数连除,可以分步转化为乘法计算,也可以一次都转化为乘法再计算,能约分的要约分。 知识点三:不含括号的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在一个分数混合运算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 知识点四:含有括号的分数混和运算的运算顺序 在一个分数混合运算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知识点五: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分数混和运算中的运用 在进行分数的混和运算中,可以利用加法、减法、 乘法、除法的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使计算简便。 2.解决问题 知识点一: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解法 列方程解题的关键:找出题中数量间的等量关系。 用算术法解除法应用题的关键:找准已知数量对应的单位“1”的几分之几。 解简单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解题方法:方程解法:(1)找出单位“1”,设未知量

三年级下册商末尾有0的除法

《商末尾有0的除法》 时间:2016年3月15日班级:三(3)班 主讲人:易美云课型:新课 课题:商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学内容:商末尾有0的除法。参见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5页例7。教学目标: 1、掌握末尾有0的除法的笔算算理,会正确地计算末尾有0 的除法。 2、通过学习,形成一定的笔算技能。 3、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末尾有0除法的两种情况。 教学难点:末尾有0的除法算理。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口算下列各题。 0÷4=0÷7=0÷1= 思考: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商有什么共同特点? 商都是0。 2. 笔算下列各题。 808÷4=405÷3= 思考:被除数中间有0,商中间就会有0,这话准确吗? 不准确,这要看,首位商在哪位上,还得看首位有没有余数。

二、探究新知。 出示课本第25页例7的情境图。 1. 学习例7中的第(1)题。 (1)每根短跳绳5元,650元可以买多少根? 师:求650元能买多少根短跳绳,就是求什么? 生:就是求650里有多少个5。 650÷5=(板书) 师:估计商会是几位数? 生:三位数。 (2)现在根据我们已经学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自己在草稿纸上列竖式计算。 (3)板演算式。 末尾用5除0的那一步可以省略吗? (4)教师小结: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除到被除数十位正好除尽,个位又是不必再除下去,只要在个位上商 2. 学习例7 (1)245 元买长跳绳,可以买多少根,还剩多少钱? 师:求245元可以买多少根,就是求245里有多少个8,应该用除法解答。 245÷8=(根)………(元)

五年级分数除法复习题

五年级分数除法复习题 1.分数除法计算 (1)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 ? 知识点一:分数除法的意义 整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 )计算。 1013103=÷的意义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103,其中一个因数.......是.3. ,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 知识点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把一个数平均分成整数份,求其中的几份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的计算方法:(.1.)用分子和整数相除的商做分子,分母不变。....................(.2.)分数除以整......数,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练习: 1、填空 (1)根据 3565372=?和分数除法意义可得:=÷53356( ),=÷7 2356( )。 (2)把29m 长的绳子平均剪成4段,每段是2 9m 的( )。 (3)打字员打一份文件,打了20分钟后还剩52,平均每分钟打这份文件的( )。 2、列式计算。 (1)一个数的6倍是 51,这个数是多少? (2)51的6 1是多少? 3、看图列式计算。 ? ? ? ? 811 (2)一个数除以分数 ? 知识点一: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分数的倒数。 ? 知识点二:分数除法的统一计算法则

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

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探索笔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O的除法的简便算法。 2、掌握这种计算方法,并加深对商不变的规律的理解。 3、让学生通过学习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优化方法的意识,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探索笔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O的除法的简便算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探索笔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O的除法的简便算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练习导入: 1、出示题目: 根据450÷30=15,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商。 45÷3= 900÷60= 150÷10= 学生各自写商,然后指名回答。 提问:做这三道题时你各是怎样想的?你这样想的根据是什么?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30÷15=(30÷3)÷(15÷□) 45÷9=(45×□)÷(15×6) 600÷120=60÷□=300÷□=□÷40 核对之后总结:看来,同学们对商不变规律掌握得非常好了。今天我们要来利用商不变规律来进行简便计算。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例题:篮球的单价是50元,老师带了900元,可以买多少个? 这道题告诉了我们什么?也就是告诉了我们篮球的单价和篮球的总价,要我们求什么?这也就是要求篮球的数量。你会列式吗?教师列式的同时说:数量等于总价除以单价。 提问:观察算式900÷50,被除数和除数都有什么特点?你准备列怎样的竖式进行计算呢?汇报:两种情况: 一种是900除以50,一种是90除以5,一种可能是9除以5。你对这些同学列的竖式有什么想法?先让学生说自己的想法。教师引导:哪位同学列的竖式看上去简便些? 看来同学们都觉得这位同学的算式列的非常简便,但是,我们在列竖式的时候,首先应该是抄对题目,所以我们把这两个竖式合并起来,请同学们把书本打开,看看我们应该怎样列竖式?可以怎样算? 学生看书后:看懂了吗?书上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列竖式? 那我们可以怎样算呢?这里被除数和除数都去掉一个0表示什么意思? 2、谈话:现在老师要买对号,王老师带的钱可以买多少个,还剩多少元?你会算吗? 学生独立列式,并尝试自己用简便疗法计算,指名板演。共同看板演的算式,指着式中余下的“2”。提问:想一想,余数应该是几?为什么?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里的2对准了900的哪个数位?所以这个2表示的是2个10,就是20。

商末尾有零的除法

商末尾有零的除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25页例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末尾有0的除法的笔算方法; (2)能正确计算商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让学生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尾有0的笔算的算理并记牢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仔细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尾有0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商0的道理。 教法与学法:教法:启发引导和迁移类推。 学法:独立思考及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课件出示: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0÷9 =402 ÷2 =306 ÷3 = 318 ÷3=3600 ÷4 = 2、(1)650里面有()个十。 (2)360里面有()个百和()个十。

3、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 教师回顾并情调: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在求出商的最高位数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商0占位。 上节课我们学过商中间有0的除法,今天我们来学习商末尾有-0的除法。 (板书课题:商末尾有0的除法) 二、探究新知 1、教学教材第25页例7第(1)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25页例7的情境图,通过情境图你能得到什么信息根据信息你能提出问题吗应该怎样计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650÷5=()根 板演:650÷5= 的竖式过程。 教师提问:被除数个位上的0除以5的几(0)写在什么数位上(个位)商末尾上的0可以不写吗(不可以) 教师强调:与商中间有0的除法一样,在这里,商末尾的0也不可以不写,因为0在这里仍然起到占位的作用,如果不写,商就是13,结果是不正确的。 学生根据回家预习情况,找出简便算法:教师板书简便算法。教师讲解:百位上6除以5,在百位上商1;被除数百位上余下的1和十位上的5合起来是15个十,15个十除以5,在十位上商3,这时正好除尽;个位上是0÷5=0,可以直接在商的个位上写0,这一步不必再写竖式的计算过程。

最新较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及答案

最新较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及答案 知道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列方程计算比较简便。 例1、通源物流公司有一批货物准备运往广州,第一天运了7 3,第二天运了5 2,还有12吨。这批货物一共有多少吨? 思路点拨:因为“第一天运了73,第二天运了5 2”,因此,还剩下 1-73-52=356,剩下这批货物的35 6 是12吨。 解:设这批货物共有x 吨,第一天运73x 吨,第二天运5 2 x 吨。 x-73x-5 2 x=12 35 6x=12 X=70 答: 开心演练: 1、小伟看一本书,她星期一看了这本书的3 1,星期二看了这本书的2 1,星期三看完最后的41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2、有人问毕达哥拉斯:“尊敬的毕达哥拉斯,你的弟子有多少?”“我的一半的弟子在探索数的奥秘 ;4 1 的弟子在追求着自然界的哲理; 7 1的弟子终日沉默寡言深入思考;除此之外,还有三个是女弟子,这就是我的全部的弟子。”毕达哥拉斯共有多少个弟子? 例2、为了庆祝“十一”国庆节,同学们做了一些绸花,第一小组做了52,第二小组做了3 1多10朵,第三小组做了30朵。同学们一共做多少朵绸花? 思路点拨:把“同学们一共做多少朵绸花”看作单位“1”,那么,第一小组做了52x 朵,第二小组做了(3 1x+10)朵。

解:设同学们一共做x 朵绸花。 X —52x —(3 1x+10)=30 开心演练: 3、郭师傅加工一批零件,第一天做了51 ,第二天做了6 1 还多20个, 这时还剩360个没有完成。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4、晶晶有一些邮票,她把其中的6 1 多6张送给萱萱,把其中的51 少8 张送给了小青,自己还留下40张。晶晶原有多少张邮票? 5、一只空水缸,早晨放满了水,白天用去其中的51 ,傍晚又用去29 升,这时,水缸的水比半缸多1升。求早上放人水多少升? 在有些分数应用题中,两个几分之几的单位“1”并不一样,我们必须分开处理。我们来尝试解决这样的问题。 例3、小猴在摘桃子,第一天摘了桃子总数的3 1,第二天摘了剩下的3 1,还剩下16个桃子,树上原来共有多少个桃子? 思路点拨:“第一天摘了桃子总数的3 1 ”就是说还留下单位“1”的 32,“第二天摘了剩下的31”也就是摘了单位“1”的32的3 1。 解:设树上原来共有x 个桃子。 X —31x —(1-31)×3 1 x=16 X=36 答: 开心演练: 6、小丽看一本故事书,她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0 1,第二天看了第一 天的5 4,还剩下123页没有看。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商中间有0的除法练习题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练习题1.口算. 360÷9= 900÷9= 500÷5= 720÷8= 402÷2= 600÷5= 305÷5= 120÷4= 400÷5= 2.我是估算小能手. 406÷2≈909÷3≈215÷5≈608÷2≈ 707÷7≈208÷3≈909÷9≈105÷5≈ 3.竖式计算. 218÷2= 321÷3= 763÷7= 104÷2= " 906÷3= 515÷5= 408÷4= 806÷2= 4.列式计算. (1)908除以9,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 (2)一个数连加8次,和是816,这个数是多少 ) (3)被除数是825,除数是4,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 5.解决问题. 1、麻雀4天捉了804只害虫,它平均每天捉多少只害虫

2、3月12日是植树节。三年级一班计划栽树416棵,4天完成。平均每天载多少棵 3、图书馆买来科技书206本,买来的故事书是科技书的3倍。图书馆买来故事书多少本你能把这道题改编成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吗 4、啄木鸟每天能吃645只害虫,青蛙8天才吃808只害虫,啄木鸟比青蛙每天多吃多少只害虫~ ]

{ 参考答案 1.口算. 40 100 100 90 201 120 61 30 80 2.我是估算小能手. 200 300 40 300 100 60 100 20 3.竖式计算. 109 107 109 52 $ 302 101 204 403 4.列式计算. (1) 908÷9=100 (8) (2)816÷8=102 (3)825÷4=206 (1) 5.解决问题. 1、804÷4=201(只) 答略。 2、416÷4=104(棵) 答略。 % 3、206×3=618(本) 答略。 图书馆买来故事书618本,买来的故事书是科技书的3倍。图书馆买来科技书多少本4、808÷8=101(只)

分数除法简便运算

分数除法简便运算 一、自主学习:(一)、填空。 1、 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a ×b= 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a ×b ×c= 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a+b )×c= 2、运算性质: ①减法的运算性质:a -(b +c )= a -(b -c )= ②除法的运算性质:a ÷(b ×c )= a ÷(b ÷c )= (a +b )÷c= (a -b )÷c= (二)、简便计算,并说出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或性质。 83+125+85+127 (191×17 1 )×(19× 17) 24×(65 +87) (245+127-3 2 )×48 911×47―47×97 74×1.8+19.2×7 4 1.5×5 4 +0.8×6.5+2×5 4 101× 25 4 5047×99 68×6920 815 8 ÷8 8 5+8 5×15 209×101 ―20 9 6.13-3 2-3 1 9 8―(9 8 ―25 9 ) 13 1511―(232―154) 127÷9+12 5 ×91

(85―21)÷85 7 132********÷+÷ 6.035 2444533533-÷+?+÷ (392+275)×27÷39 1 88 388 3?÷? 65 ÷32÷6 5 二、延伸巩固【训练反馈】-----请认真完成,千万不要出错噢! 481 8365÷ ??? ??+ 359×172+179÷3335 (6 5 +8 7― 125)÷241 24 1241343651211÷ ??? ??-+- 三、解决问题 1、梨树48棵,桃树的棵树是梨树的56 ,桃树又是苹果树的1 4 ,苹果 树有几棵? 2、学校田径队有队员20人,是合唱队人数的5 6 ,合唱队人数是舞蹈 队的4 3,舞蹈队有多少人? 3、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216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了全程的3 8 ,离乙地还有多少千米?

被除数是0的除法

教案20 被除数为0的除法 胡桥学校 教学内容:二年级教本p35 被除数为0的除法 一、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0除以任何非零数,商都是零。 2、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归纳能力。 3、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能力。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0除以任何非零数,商都是零。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小圆片等。 二、制定依据: 1.内容分析 教材通过“平均分糖”这一典型例子来探究“当盒子是空的时,每人能平均分到几粒糖”这一课题,学生可通过探究得出结论并推广到一般“0除以任何非零数,商都是零。” 2.学生实际 学生已经学过了除法,知道分东西可以用除法来表示。本课借助小组活动分圆片,达到让学生熟练掌握“0除以任何非零数,商都是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引入阶段 二、展开阶段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0×3= 1×0= 0=□×9 0×5= 7×0= 0=4×□ 8×1= 1×1= 0=□×10 2、我们已经学过了除法。现在就让我 们一起来分一分,练一练。 组长平均分小圆片,组员用除法算式 表示分的结果,把算式写下来。(每组 的杯子里面都有圆片) 1、组长继续平均分盒子里的红星,结 果又如何?组员尝试在练习纸上写除 法算式。 (其中有3个小组的盒子是空的) (学生汇报,师板书,找数量关系) 开火车口算。 小组分小圆片, 写除法算式。 继续分小红星, 写除法算式。 通过小组分 圆片,进行复 习。小组汇报 时,说说算式 中的数表示 的意思,为后 面找数量关 系打好基础。 第2次分东西 时,有的小组 的盒内是空 的,在分的时 候会引起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