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压力性损伤的预防

合集下载

压力性损伤指南解读讲解

压力性损伤指南解读讲解
外因
内因
潮湿 剪切力 摩擦力
营养 人口学特征
氧输送 皮肤温度 慢性疾病
压力性损伤(PI)的风险评估
二、识别发生PI的高危患者
结构化风险评估的总体推荐意见
• 1.尽快进行结构化风险评估(不超过入院8小 时),以鉴别有压疮风险患者。
• 2.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需要尽可能地重复进行风 险评估。
• 3.若患者情况显著改变,则进行再次评估。 • 4.每次风险评估都要进行全面的皮肤检查,以评
进行从头到脚的评估,特别关注骨隆处的皮肤, 包括骶部,坐骨结节,大转子和足跟。每次给患 者体位变幻时都是进行简要皮肤评估的机会。
2.经确认有压疮风险的患者,检查其皮肤有无红 斑。(证据强度=C)
警告:摆放患者体位是要尽可能避免使红斑区域 受压。
2.1鉴别出红斑区原因与范围。(证据强度=C) 鉴别出皮肤发红区域是否指压不变白。
向营养专家咨询如何选择合适的营养筛查和评估 工具
营养筛查及评估
评估内容 体重、身高、体质指数 无明显原因的体重增加或减低 食物摄入情况 牙齿和口腔情况 有无吞咽困难 药物/营养的相互作用 获得及准备食物的能力 文化的影响
营养筛查及评估
营养不良或有营养不良风险患者进行生化检查 电解质、肌酐、尿素 白蛋白、C反应蛋白、总蛋白、转铁蛋白 胆固醇 血红蛋白 维生素B12 铁、叶酸
价完好皮肤是否有变化。 • 5.记录下所有的风险评估内容。 • 6.经确认有发生压疮风险的患者,应对其制定并
执行以风险为基准的预防计划。
风险因素评估
1.使用结构化方法进行风险评估,要包括对活动/ 移动能力及皮肤状况的评估。
• 1.1.考虑到卧床和压疮风险的影响 卧床或坐轮椅通常被描述为活动能力受限。个体

老年压力性损伤预防与护理研究进展

老年压力性损伤预防与护理研究进展

老年压力性损伤预防与护理研究进展【摘要】在临床上,压力性损伤发生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会增加患者痛苦。

尤其对于老年患者而言,由于老年患者机体功能退化,新陈代谢比较慢,一旦发生压力性损伤,会严重威胁到患者身心健康。

本文对学者们关于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预防及护理研究报道进行总结,现做以下综述。

【关键词】老年、压力性损伤、预防、护理1.前言在临床上,压力性损伤发生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会增加患者痛苦。

尤其对于老年患者而言,由于老年患者机体功能退化,新陈代谢比较慢,一旦发生压力性损伤,会严重威胁到患者身心健康。

因此必须要将患者出现获得性压力损伤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因素出发采用预见性的护理模式,降低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

2.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2.1内源性因素2.1.1年龄袁航等人[1]表示压力性损伤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的人群,但随着年龄越大,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就越高,尤其老年患者压力损失发病率极高。

究其原因,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皮肤变得松弛干燥、缺乏弹性、出现皱褶,皮下脂肪萎缩变薄,血流缓慢,对压迫的耐受力下降,加上老年人本身基础疾病较多(如糖尿病等),导致发生压力性损伤的机率增加。

李春玲等人的文献报道[2]中指出,有71%的长期卧床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多见于70岁以上的老年人,导致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威胁。

2.1.2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是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内在因素之一,也是直接影响压力性损伤愈合的重要因素。

孙霞[3]等人研究中表示血清白蛋白低于35g/L即被确诊为低蛋白血症,有报道显示,有低蛋白血症的患者中75%发生压力性损伤,而白蛋白水平正常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率只有16.6%。

陈娟[4]等人认为老年人常因吸收摄入不足,加之低蛋白血症、恶性肿瘤等疾病原因出现全身营养障碍,造成皮下脂肪减少,肌肉萎缩导致骨突处缺乏保护,继而发生压力性损伤。

2.1.3感知功能王珍等人认为由于老年人皮肤组织老化而导致感知觉能力较差,常常对因压迫过度而产生的疼痛刺激不敏感,从而不会自动更换体位。

压力性损伤的预防与护理

压力性损伤的预防与护理
不能使用深部组织压力性损伤来描述血管性、创 伤性、神经性伤口或皮肤病。
附加的压力性损伤定义
✓ 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该概念描述了损伤的原因。医疗器械相关性 压力性损伤,是指由于使用用于诊断或治疗的医疗器械而导致的压力性损 伤,损伤部位形状通常与医疗器械形状一致。这一类损伤可以根据上述分 期系统进行分期。
感染的组织增加对压力的敏感性
二、剪切力
✓ 引起压力性损伤的第2位原因,是施加于相邻物体的表面,引起相反方向的进行性平 滑移动的力量。
✓ 当身体同一部位受到不同方向的作用力时,就会产生,比压力更易致压疮。 ✓ 作用于深层,引起组织的相对移位,能切断较大区域的小血管供应,导致组织氧张力
下降,因此它比垂直方向的压力更具危害。 ✓ 与体位关系密切,发生在深部组织中。 ✓ 有实验证明,剪切力只要持续存在>30min,即可造成深部组织的不可逆损害。
压力性损伤的形成
局部组织因长期受压力的压迫 ↓
局部血管受压 ↓
血流受阻,细胞缺血 ↓
组织供应氧及营养缺乏 ↓
局部的细胞坏死溃疡
局部高压力
长期缺血
压力性损伤
压力性损伤的定义、成因和影响因素
压力性损伤是皮肤和/或皮下组织由于受到压力或者压力复合剪切力 而导致的局部损伤,常发生于骨隆突出。
压疮的成因
LOREM 没有压力
再用敷料包扎
可选择敷料: ✓ 渗液较少时:水胶体敷料(透明贴或溃疡
贴) ✓ 渗液中等或较多时:泡沫敷料+水胶体油纱
(或者藻酸盐敷料) ✓ 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3期压力性损伤:全层皮肤缺损
✓ 全层皮肤缺损,溃疡内可呈现脂肪以及出现肉芽组织和外包(创面边缘
治疗原则: 清洁创面 预防感染, 促进愈合

重症患者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预防和管理的研究进展

重症患者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预防和管理的研究进展

重症患者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预防和管理的研究进展摘要:重症患者不易改变体位,医疗器械常处于固定位置,且护理人员及管理层面易忽视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对患者皮肤的监控及处理,MDRPI是重症患者持续存在的医源性并发症,可能导致患者疼痛、功能丧失、感染等,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在增加护理工作量的同时给医护人员带来心理压力。

对重症患者进行合理的科学性管理对预防MDRPI和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等方面有重要意义,现就MDRPI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征、影响因素、评估工具、预防和管理措施进行综述,报道如下。

关键词:重症患者;医疗器械;压力性损伤;预防管理1MDRPI的概况研究发现住院患者发生的PI中有29.0%~34.5%属MDRPI,研究显示MDRPI发病率为0.9%~41.2%,患病率为1.4%~21.0%。

普通病房的MDRPI发病率为3%~14%,而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的MDRPI发病率为21.0%~35.2%,这与ICU使用医疗器械种类和数量较普通病房多有关。

按照类型划分,MDRPI主要分为皮肤损伤类MDRPI和黏膜损伤类MDRPI;按照损伤部位划分,MDRPI主要集中在头面部,尤其是鼻子、耳朵、嘴唇、颈部等缺乏脂肪保护的部位;按照阶段划分,大部分MDRPI处于1~2期,其次是不可分期MDRPI。

2重症患者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流行病学特征在急诊、康复和临终关怀中心的一项横断面研究发现,呼吸支持类医疗器械最容易导致MDRPI的发生,MDRPI的患病率为0.6%。

在对澳大利亚和美国的483例重症患者进行了共7天的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重症患者住院期间PI的患病率为9.9%,其中MDRPI的患病率为3.3%,即MDRPI占医院获得性PI的31.3%。

对海南省7家医院进行PI现患率情况调查显示,MDRPI患病率为0.41%。

整体来说,MDRPI在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中占比较高,尤其是重症患者。

压力性损伤的临床护理

压力性损伤的临床护理

压力性损伤的临床护理作者:陈育松胡蝶王芳来源:《健康周刊》2018年第15期【摘要】压力性损伤作为长期卧床患者最常见并发症之一,如何有效预防和减少其发生,正确诊疗压力性损伤,取得良好的愈后,是临床护理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从压力性损伤的定义、分期、中西护理方案和风险评估四个方面,结合自身临床经验,阐述现代临床护理压力性损伤的基本情况,为临床工作者提供更多的思路与临床护理方案。

【关键词】压力性损伤;护理压力性损伤,又称压疮、压力性溃疡、褥疮等,是指皮肤和深部软组织的局部损伤,通常位于骨隆突部位,或与医疗器械等相关,表现为完整的皮肤或开放性溃疡,可能伴有疼痛。

压力性损伤的发生会降低病人的生存质量、影响疾病康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经济负担,被认为是严重的医院获得性不良事件[1]。

据相关研究统计,中国医院住院患者中褥疮的发病率为3%—14%[2]。

一旦出现压力性损伤,不但加重患者病情,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并且可能增加感染甚至威胁生命。

因此,如何有效预防压力性损伤成为临床护理的重点问题。

2014年欧洲压疮咨询委员会( European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EPUAP)和美国国家压疮咨询委员会( 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NPUAP)联合泛太平洋压力性损伤联盟发布了第2 版《国际性压疮防治指南》,为临床对压疮的预防、护理和诊疗提供了重要的实践依据。

2016年4月,NPUAP在美国召开了关于压疮定义和分期的学术会议,并发布在NPUAP 网站( )。

此次会议将“压疮”正式更名为“压力性损伤”,并指出压力性损伤是由强烈和(或)长期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所致。

软组织对压力和剪切力的耐受性可能受到微环境(温度、相对湿度、pH值、细菌定植等)、营养、灌注、并发症以及软组织自身状态的影响[3],为临床对压力性损伤分期、预防和护理提供了全面有效的信息[3]。

泡沫敷料在颅骨牵引致枕后压力性损伤预防中的应用

泡沫敷料在颅骨牵引致枕后压力性损伤预防中的应用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 年6 月第38 卷 S1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June 2018, Vol.38·767·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患者较高,有统计学差异(P <0.05),见表3。

表 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组别(n =34)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满意度观察组25(73.53)*7(20.59)2(5.88)*32(94.12)*对照组15(44.12)8(23.53)11(32.35)23(67.65)注:与对照组相比,*P <0.05。

3 讨论骨质疏松症疾病的产生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影响,由于高峰骨量丢失所产生,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出肌无力、骨痛、骨折及身材缩短等情况,导致患者的生活能力下降。

该项疾病多发于老年患者,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出肾精亏虚,在中医中被纳入到“骨痿”范畴中,先天的肾虚导致患者后天出现脾虚之症,由于后天的给氧不足,脾虚加重了患者的肾虚,气血不行及阻滞的产生,导致患者脾肾出现失氧,造成恶性循环。

为了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做好护理工作具有必要性。

综合护理干预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干预方法,通过对患者疾病进行分析,给予患者全面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强化患者对骨质疏松疾病的了解,提升患者对疾病的重视程度,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升疾病治疗效果。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在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的VAS 评分下降,OKT 评分及骨密度评分提升,疼痛、睡眠改善、服药依从性、体育锻炼等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大大提升。

综上所述,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到肾虚血瘀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护理中,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强化患者对骨质疏松症的认知,提升疾病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1] 田琳,康浩辰,王淑丽,杨戈,朱建贵.补肾活血方治疗肾虚血瘀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7,24(09):11-14.[2] 徐丽美,金国鑫,姜超,刘玉峰.密固达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7,46(02):187-189.[3] 宁建红,周春芬,李霞,孙萱.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中的健康宣教研究[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7,36(02):494-498.[4] 李远栋,王平,王为民,古恩鹏,杨光,刘爱峰,张超.荣筋片治疗肾虚血瘀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中医药,2013,8(10):1162-1163. [5] 张坚强,祁开泽.复骨健步片治疗肾虚血瘀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3,45(09):54-56. 基金项目: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科技发展项目(社会发展)(WS201409)作者简介:吴剑云(1973-),女,本科,大外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周 薇 王 苹* 辜 洁 周 艳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 重庆 400037摘要:目的 探讨泡沫敷料在颅骨牵引期间对枕后压力性损伤预防的有效性。

手术室患者术中发生压力性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手术室患者术中发生压力性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手术室患者术中发生压力性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陈文宇(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广东深圳518103)【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患者术中发生压力性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9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50例,将其中发生压力性损伤的48例列为观察组;未发生压力性损伤的102例列为对照组。

分析术中发生压力性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策略。

结果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60岁、体重指数>25kg/m2、特殊手术体位、术中体位变动、手术时间>2.5h、术中出血量>80mL/h、应用变温毯等是手术室患者术中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

结论患者年龄、体重指数、体位、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应用变温毯是手术室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需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预防其发生。

【关键词】手术室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护理对策DOI:10.19435/j.1672-1721.2020.21.044压力性损伤是指局部遭受长时间或巨大压力(或联合剪切力),引起局部灌注、营养及微环境变化,导致皮肤、软骨等组织损伤,临床表现为局部皮肤发红或开放性溃疡,并伴有疼痛[1,2]。

术中压力性损伤是外科手术患者常见并发症,不仅影响术后恢复,还会增加患者痛苦及医疗资源的消耗,部分患者甚至死于压力性损伤相关并发症[3]。

因此,临床需重视对手术室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相关因素分析,并加强预防措施,以减少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减轻其对手术患者的影响。

本研究深入分析了手术室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旨在为其护理对策的制定、实施提供借鉴,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9月收治的手术患者150例,将其中发生压力性损伤的48例列为观察组,未发生压力性损伤的102例列为对照组。

均为初次手术;年龄不低于18岁;无压力性损伤史;未合并其他皮肤病、肌肉萎缩及血液系统疾病;排除存在智力、精神、语言等障碍,无法配合研究者。

重症监护患者压力性损伤的护理对策研究

重症监护患者压力性损伤的护理对策研究

重症监护患者压力性损伤的护理对策研究摘要:压力性损伤是一种由于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到压迫,导致血液循环受阻,进而在皮肤或者皮下组织由于缺血造成水疱,坏疽以及溃疡的疾病。

在重症监护室中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较高。

使用合适的护理对策,可以有效预防压力性损伤,针对已经发生压力性损伤患者需要积极治疗,缓解患者的疼痛。

本文主要讲解重症监护患者的压力性损伤的护理对策。

关键词:压力性损伤;重症监护;护理对策压力性损伤是一种在病情严重,长期卧床的患者中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会增加患者的痛苦,还会延长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住院费用。

压力性损伤在护理中属于难度较高的问题,特别在重症监护的患者,特别是无家属陪同的情况下,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较高,不仅会增加护理人员的压力,还会造成医患纠纷。

本文中主要讲解压力性损伤的管理,危险因素,预防以及护理措施。

1压力性损伤的管理1.1评估在患者进入医院后,需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压力性损伤的评估,进行压力性损伤评分法,从而准确评估风险。

根据检测结果指导护理人员实行合适的护理措施,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在评分中18分为最佳的分数,18分到15分表示轻度风险,14分到13分表示中度风险,在12分到10分表示高度风险,在9分以及以下表示极度风险。

在患者入院后开始进行评估,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需要贯彻这种评估,从而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解决,从而降低压力性损伤的风险。

1.2申报在医院中需要实行压力性损伤的申报以及会诊的制度,并建立三级管理模式。

责任护理人员将高危压力性损伤的病例上报给护士长,护士长再进行逐级上报给护理部,护理部组织会诊小组,并根据患者的情况,提出可行的护理措施。

1.3监控建立压力性损伤的管理体系,科室中质量控制小组,定期以及不定期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测,并且每周实行检查,找出疑难病例进行讨论,指导,从而预防以及控制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2重症监护室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压力性损伤在临床护理工作需要长时间进行重点关注的难题,在发生后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心理情况,还会增加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经济负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
(5) 可疑的深部组织损伤:
应密切观察,不为表面现象所迷惑。 并及时让患者和家属了解病情及预后,积极的全身支持治疗,促进伤口愈 合。
弥勒圣洁医院
六、预防压力性损伤的误区 局部按摩 使骨突出组织血流量下降,组织出现水肿、坏死。
应避免 以按摩作为各级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措施。
—— End ——
因此,要求护士在工作中要做到七勤:
勤翻身
勤擦洗
勤观察
勤按摩
勤更换
勤交班
勤整理
弥勒圣洁医院
四、压力性损伤的预防
1、识别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危险人群
老年人、瘦弱者、意识不清者、瘫痪者、水肿者、 大小便失禁患者、因医疗护理措施限制活动者。
2、减轻局部和全身受压
定期翻身,翻身间隔的时间应根据病情及局部受压情 况而定。一般每2小时翻身一次,必要时1小时翻身一次。
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护理
弥勒圣洁医院
弥勒圣洁医院
定义
压力性损伤 也称“压疮”,
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 环障碍,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 养不良而导致的组织破损和坏死。
弥勒圣洁医院
一、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原因
1.局部组织持续受压;
2. 皮肤经常受潮湿或排泄物刺激;
3. 石膏绷带和夹板使用不当;
4. 全身营养不良
弥勒圣洁医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五、各期压力性损伤的护理
1期压疮:
此期护理的关键在于去除危险因素,避免压疮进展。 如:增加翻身的次数,避免局部过度受压、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
2期压疮:
此期的重点在于保护创面、预防感染,还须保护皮肤、促进创面的愈合。 对未破裂的小水泡要减少摩擦,防止破裂感染,使其自行吸收,大水泡可在无菌 操作下用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然后涂以消毒液,并用无菌敷料包扎。
2期 部分真皮层缺损,形成表浅的开放性溃疡,基底粉红色,无坏死 组织,可能会呈现完整或破裂的血清性水泡。
3期 全层皮肤缺损,损伤深及皮下组织,但肌肉,肌腱和骨骼尚未暴露,
可有脓性分泌物、坏死组织,结痂。
弥勒圣洁医院
三、压力性损伤的分期
4期
全层皮肤和组织缺损伴有骨、肌腱或肌肉的暴露,伤口创面布满坏死 组织和焦痂。 如果坏死组织掩盖了组织缺损的程度,即出现不明分期的压力性损伤。
弥勒圣洁医院
一、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原因
1、造成压疮的主要力学因素:
压力 剪切力 摩擦力
2、压力性损伤三力的危害:
压 力 — 造成皮肤缺血性坏死 摩擦力 — 损伤表皮 剪切力 — 损伤深层皮肤
弥勒圣洁医院
二、压力性损伤的易发部位
(1)平卧位:
易发生于枕部、肩胛、肘部、脊椎体隆突出、骶尾部、足跟。
弥勒圣洁医院
3期和4期压疮:
治疗护理原则为解除压迫,控制感染,去除坏死组织和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主要护理措施局部伤口的护理,以及积极的全身支持措施,如:增进营养、治疗 原发病或给予抗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物以及减轻皮肤的受压等。
弥勒圣洁医院
五、各期压力性损伤的护理
4) 不明确分期压疮:
清创是最基本的原则。 只有彻底的清除坏死组织,暴露伤口的床底部,明确压疮深度和分期后,再
5期
不明确分期: 全层皮肤和组织的缺损因坏死组织或焦痂掩盖了组织损伤的 程度,一旦坏死组织去除后,才能确定压疮的深度和分期。
5期 部分可疑深部组织损伤:
由于压力和剪切力造成皮下软组织受损,在完整的皮肤上出 现紫色或褐红色的局部变色区域,或形成充血性水泡。
弥勒圣洁医院
四、压力性损伤的预防
预防压疮的关键在于消除其发生的危险因素,
弥勒圣洁医院
四、压力性损伤的预防
5、营业支持
对于压力性损伤的危险人群,应在病情允许的情况 下,给于适当的水分、高蛋白质和富含维生素的饮食, 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
6、健康教育
患者及其家属的有效参与是预防压疮的重要措施之一。 护士应帮助患者和家属了解预防压疮的重要性,教给 他们关于压疮的基本知识。
弥勒圣洁医院
每次翻身后应观察皮肤有无水肿、发热和发红。
弥勒圣洁医院
四、压力性损伤的预防
3、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
在给患者翻身或搬运患者时,应将患者的身体抬 离床面,避免拖、拉、推动作,防止损伤皮肤。
4、管理失禁和控制潮湿
排泄失禁者,应用温水及时清洗会阴和臀部,更换尿 垫和床单,以减少尿液或粪便对皮肤的刺激。
皮肤清洁后使用合适的润肤露。
易发生于坐骨结节、肘部、肩胛部
弥勒圣洁医院
三、压力性损伤的分期
美国国家压疮咨询委员会在压疮研究和咨询的基础上发 布了新的压疮分期系统,将原有的4期分类法扩展为6期。
1期 损伤仅限于表皮,表现为骨隆突部位呈现压之不褪色的红斑,与 周围正常皮肤界限清楚,皮肤表面完整,局部可有疼痛、硬块、表皮 变软、皮肤温度升高或降低。
二、压力性损伤的易发部位
(2)侧卧位:
易发生于耳廓、肩峰、肋部、髋部、膝关节内外侧、足跟以及内外踝处。
弥勒圣洁医院
二、压力性损伤的易发部位
(3)俯卧位:
易发生于面颊和耳廓部、肩部、女性乳房、男性生殖器以及肋缘突出 处、髂前上棘、膝部和足趾部等位置。
弥勒圣洁医院
二、压力性损伤的易发部位
(4)坐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