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第五章 下装结构设计
服装结构设计一5裤装结构设计及原理

裤装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1 2
合身舒适
裤子结构设计需要符合人体的形态和运动规律 ,提供舒适度和自由度。
美观协调
结构设计应注重整体外观的协调性和美观性, 同时要符合不同场合和文化背景的要求。
3
功能实用
针对不同使用场景和功能需求,如运动、休闲 、商务等,结构设计要考虑到实用性和舒适性 。
裤装结构设计的流行趋势
确定材料选择
根据设计风格和功能需求,选择合 适的面料和辅料。
选择合适的面料和辅料
根据款式设计选择面料
考虑面料的质地、厚度、纹理和弹性等因素。
选择合适的辅料
如拉链、钮扣、缝纫线、口袋布等,考虑其颜色和材质是否与面料相配。
制作纸样
1
根据款式设计和面料特性,制作与实际成衣尺 寸相符的纸样。
2
注意前片、后片、侧片和口袋等部位的尺寸和 形状,确保纸样准确无误。
3
根据需要,对纸样进行修正和调整,以确保成 衣的合身度和舒适度。
裁剪与缝制
01
根据纸样和面料幅宽,进行裁剪,注意面料丝缕的方向和正反 面。
02
按照顺序进行缝制,先缝合侧缝、后缝口袋、再缝前片和后片
。
注意缝份的预留和收口处理,确保缝制平整、牢固,同时保持
03
面料的完整性。
04
裤装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版型调整
05
案例分析与应用
案例一:基本款直筒裤的结构设计
总结词
基本款直筒裤是裤装中最基础的款式,其结构设计注 重舒适度和宽松度,以适应不同人群的体型。
详细描述
基本款直筒裤的结构设计通常采用直筒裤管,裤腰与 裤脚宽度相差不大,整体呈现出平直的线条。这种款 式适合各种体型的人穿着,尤其是腿部较直、匀称的 人群。基本款直筒裤的版型以H型为主,裤腰部分通 常采用高腰或中腰设计,以提升腰线,拉长腿部比例 。同时,裤腿部分一般采用无弹性的面料,保证裤子 的挺括度和舒适度。
服装结构设计一5裤装结构设计及原理

服装结构设计一5裤装结构设计及原理汇报人:2023-12-31•裤装结构设计概述•裤装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裤装结构设计的具体方法目录•裤装结构设计的应用实例•裤装结构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01裤装结构设计概述0102裤装结构设计的概念包括裤腿、腰部、前后裆等部位的尺寸、比例和连接方式,以及口袋、褶皱、装饰等细节设计。
裤装结构设计是指根据人体工学、美学和穿着需求,对裤装的各个部位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的过程。
合理的裤装结构设计能够满足不同体型和需求的穿着者,提高穿着舒适度和活动自由度。
满足穿着需求提高服装品质促进产业发展结构设计合理的裤装不仅外观美观,而且质地优良,能够提高服装的整体品质。
裤装结构设计是服装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服装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030201裤装结构设计的重要性结构设计要符合人体工学,能够适应不同体型的需求,保证穿着舒适度和合身效果。
合身性结构设计要符合美学原理,注重整体和细节的美观性,使裤装既实用又具有时尚感。
美感结构设计要考虑裤装的使用功能,如运动、休闲、商务等场合的需求,确保服装的功能性。
功能性结构设计要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
可持续性裤装结构设计的原则02裤装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人体工学原理人体测量裤装结构设计应以人体测量数据为基础,根据不同体型的需求进行设计,确保舒适度和合体性。
活动自由度考虑人体各部位的活动自由度,如弯腰、下蹲等,合理设置裤装的宽松度和结构,以适应人体活动需求。
人体静态和动态特征静态特征包括身高、体重、三围等,动态特征涉及行走、坐姿等,这些因素影响裤装结构设计。
通过合理的比例和平衡设计,使裤装外观协调美观,符合审美标准。
比例与平衡运用色彩和图案的搭配,提升裤装的视觉效果,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审美需求。
色彩与图案根据不同风格和流派的服装美学原理,进行裤装结构设计,以呈现不同的外观效果。
风格与流派服装美学原理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能特点,如弹性、柔软度、耐磨性等,根据材料特性进行结构设计,提高裤装的实用性和耐久性。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教案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教案第一章:服装结构设计基础1.1 服装结构设计概述了解服装结构设计的重要性掌握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1.2 人体测量与服装尺寸学习人体测量方法与常用尺寸掌握服装尺寸的换算与计算1.3 服装基础样板的制定学习基础样板的种类与作用掌握基础样板的制定方法与技巧第二章:服装结构设计原理2.1 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学习服装结构设计的原则与要求掌握服装结构设计的平衡与协调2.2 服装结构设计的变化与创新学习服装结构设计的变化方法与技巧掌握服装结构设计的创新思路与实践2.3 服装结构设计的应用实例分析服装结构设计的成功案例学习服装结构设计在实际制作中的应用第三章:服装制图基础3.1 服装制图概述了解服装制图的重要性掌握服装制图的基本概念3.2 服装制图的工具与材料学习服装制图的工具与材料的选择掌握服装制图的绘制方法与技巧3.3 服装制图的步骤与要求学习服装制图的步骤与方法掌握服装制图的要求与注意事项第四章:服装制图原理4.1 服装制图的基本原则学习服装制图的原则与要求掌握服装制图的平衡与协调4.2 服装制图的变化与创新学习服装制图的变化方法与技巧掌握服装制图的创新思路与实践4.3 服装制图的应用实例分析服装制图的成功案例学习服装制图在实际制作中的应用第五章: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的实际操作5.1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的流程学习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的整个流程掌握各个环节的关键技术与要求5.2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的实际案例分析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的成功案例学习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在实际制作中的应用5.3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的评估与改进学习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的评估方法与技巧掌握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的改进思路与实践第六章:服装结构设计与人体的关系6.1 人体形态与服装结构设计学习人体形态对服装结构设计的影响掌握根据人体形态进行结构设计的方法6.2 人体运动与服装结构设计了解人体运动对服装结构设计的要求学习人体运动与服装结构设计的相互关系6.3 服装结构设计的人体适应性掌握服装结构设计的人体适应性原则学习提高服装结构设计舒适度的方法第七章:服装结构设计的审美因素7.1 服装结构设计的美学原则学习服装结构设计的美学原则掌握服装结构设计的美学应用7.2 服装结构设计的风格与特点了解不同风格服装结构设计的特点学习如何运用风格特点进行结构设计7.3 服装结构设计的创新与突破掌握服装结构设计的创新方法学习如何突破传统进行结构设计第八章:服装制图的技术要求8.1 服装制图的精确度要求学习服装制图的精确度要求掌握提高服装制图精度的方法8.2 服装制图的线条与符号了解服装制图的线条与符号的意义学习如何正确使用线条与符号进行制图8.3 服装制图的细节处理掌握服装制图细节处理的方法学习如何使服装制图更加完善第九章: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的实例分析9.1 实例一:女性连衣裙结构设计与制图分析女性连衣裙结构设计的要求与特点学习女性连衣裙结构设计与制图的步骤与方法9.2 实例二:男性衬衫结构设计与制图了解男性衬衫结构设计的要求与特点学习男性衬衫结构设计与制图的步骤与方法9.3 实例三:儿童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掌握儿童服装结构设计的要求与特点学习儿童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的步骤与方法第十章: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的实践与应用10.1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的实际操作学习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的实际操作步骤与技巧掌握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的实际应用10.2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的改进与完善学习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的改进方法与技巧掌握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的完善思路与实践10.3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的创新与发展探索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的创新方向与发展趋势学习如何将创新理念应用于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中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服装结构设计基础人体测量与服装尺寸:理解并熟练运用人体测量方法,掌握服装尺寸的换算与计算。
sheji5900制版技术-下装裙装详细讲解

sheji5900制版技术-下装裙装详细讲解标准体型服装结构设计第一节下装结构设计下装的结构设计包括裙装和裤装的结构设计。
首先介绍下装的基本型的结构设计,通过对基本型的学习,掌握下装结构设计的结构要素和基本方法步骤,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化结构设计的学习。
一、下装的分类及结构设计要素(一)下装的分类下装通常是指在人体的腰围线以下穿着的服装,可分为裙装和裤装两大类。
① 裙装的基本类型裙装的款式非常多,造型的变化十分多样。
在此,按照裙装的长度、围度的不同,对其纷乱多变的款式进行归类,给初学者一个清晰的基本思路。
(a)按照裙长分类可按照裙长自短至长的规律,细分为迷你裙、超短裙(膝上5~10CM)、及膝裙、中庸裙(膝至脚踝中点处)、长裙(与长裤长度相同)和曳地裙。
(b)按照围度分类可分为基型裙(直身裙)、A型裙和波浪裙。
如图sheji500制版技术1所示。
图sheji500制版技术1(c)按照腰线的位置分类可分为高腰裙、中腰裙与低腰裙,如图sheji500制版技术2所示。
图sheji500制版技术2② 裤装的基本类型裤装也可按照其长度和围度的不同进行归类。
(a)按照长度分类可分为短裤、及膝裤、七分裤、九分裤和长裤。
如图sheji500制版技术3 所示。
图sheji500制版技术3(b)按照围度分类可分为贴体裤、合体裤与宽松裤三大类。
在上述下装的基本类型的基础上,采用各种结构变化方法,可以变化出更多的下装款式,如裙裤,就是结合了裙装与裤装的结构特征所变化出的典型下装款式。
(二)下装结构设计要素分析下装结构设计的依据是人体腰围线以下的体表特征,这些特征也是进行结构设计的要素。
① 臀腰差人体的臀腰差是指臀围与腰围之差,即H-w。
如图sheji500制版技术4、sheji500制版技术5 所示,人体的臀围与腰围存在着差异,经过对大量的测体数据进行分析可知,我国女体的臀腰差的平均值为21.26CM,腰臀比(W/H)为0.77;男体的臀腰差的均值为16.45CM,腰臀比(W/H)为0.82。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高教版)教案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教案第一学期:《服装结构设计(下装)与制图基础》1、用比例法或原型法:分别按1:1与1:5两种比例对下装进行训练,并裁剪成纸样。
2、根据实际需要和服装流行趋势,设计下装款式5款,任选2款作结构制图,要求按1:5比例。
《服装纸样设计初步》1、用展放法、剪叠法、复合法完成对腰省对腹省转移的练习。
2、从基本图形入手,做出基本原型图,利用纸样设计方法对细部结构进行分析,设计,变形,使之成为新结构的分解或展开形式。
根据实操评定成绩第二学期:《女装上衣衣身结构设计与制图》1、对前片衣的八个部位的省道(缝)分割线进行练习。
2、用比例法或原型法分别按1:1或1:5比例对女装、春秋装进行结构设计,并剪成纸样。
3、根据实际需要和服装流行趋势设计款式5款,任选2款作结构制图,并按1:4比例制图。
根据实操评定成绩《衣领结构设计与制图》1、完成无领结构设计与制图,要求按1:5比例剪成纸样。
2、关闭领、翻领、装脚领的结构设计与制图,要求按1:5比例剪成纸样。
3、驳领西装,时装领的结构设计与制图,要求按1:5比例剪成纸样。
4、对衣领造型款式图的设计20款,做在A4纸上。
根据实操评定成绩《衣袖结构设计与制图》1、用原型法完成一片袖的结构制图,一片袖转化为二化袖,一片袖转化为插肩袖及结构制图。
要求按1;5比例裁剪成纸样。
2、对衣袖造型款式图的设计20款,做在A4纸上。
根据实操评定成绩《女装整体结构设计与制图》1、自由设计女时装5款,做在A4纸上。
并任选一款制图,要求按1:5比例完成。
2、能正确审视服装效果图,包括:款式轮廓、类别、款式功能属性、规格、结构分析。
根据实操评定成绩《日本女装原型制图原理,方法与步骤》1、要求在原型版的基础上对立领连袖女衬衫制图。
按1:5或1:1比例完成。
2、驳头女西装领原型制图及其驳头造型变化。
按1:5比例完成。
根据实操评定成绩第三学期:《男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男装基型构成》1、用比例法或原型法,对男衣身、衣袖及西装领进行结构制图。
服装结构设计课件

个性化定制要求服装企业具备快速反应和灵活性,以满足消费者多 样化的需求,同时保持高效的生产流程。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数字化技术如3D打印、虚拟试衣等的应用,为个性化定制提供了 技术支持,使得定制更加便捷、高效。
绿色环保的趋势
可持续发展意识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 服装企业越来越注重绿色环保的 生产方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 响。
详细描述
部件设计是服装结构设计的补充和完善。通 过对部件的精心设计和搭配,可以提升服装 的整体效果和品质感。部件设计需要注重实 用性和美观性的平衡,同时要与整体造型和 风格相协调。
03 服装结构设计的方法
平面裁剪法
总结词
基于平面图纸进行裁剪,通过测量和 计算得出裁剪尺寸。
详细描述
平面裁剪法是一种传统的服装结构设 计方法,通过在平面图纸上绘制服装 结构图,并依据人体尺寸进行测量和 计算,得出裁剪尺寸。该方法操作简 单,适合批量生产。
立体裁剪法
总结词
直接在立体的人台上进行裁剪,通过观察和 手感确定服装结构。
详细描述
立体裁剪法是一种直观的服装结构设计方法 ,通过在立体的人台上进行裁剪,直接观察 服装的立体效果,并通过手感调整服装结构
。该方法适合创意设计和个性化定制。
计算机辅助设计法
总结词
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服装结构设计,具有高效、精确的特点。
约、大方和挺括的外观。
男装结构设计需要针对男性的 身体特征进行设计,注重合体
和功能性。
男装结构设计需要掌握多种款 式的结构设计技巧,如西装、
衬衫、裤子等。
男装结构设计还需要考虑面料 的质地和性能,以满足男性在
不同场合的需求。
童装结构设计
服装女装结构设计

等。 10.塔克:将衣料折成连口后缉成细缝,起装饰作用,取自于英语tuck的译音。
第一章 绪论
服装女装结构设计
第二节 服装结构制图基本概念与术语
三、部件术语
1.衣身:覆合于人体躯干部位的服装部件,是上装的主要部件。 2.衣领:围于人体颈部,起保护和装饰作用的部件。
第一章 绪论
服装女装结构设计
第二节 服装结构制图基本概念与术语
四、结构制图术语 (一)基础线 1.衣身基础线 :前后衣身基础线共有17条, 如图1-5所示。
第一章 绪论
图1-5
服装女装结构设计
第二节 服装结构制图基本概念与术语
2.衣袖基础线 袖片基础线共有11条,如图1-6所示。
第一章 绪论
图1-6
缝合线的总称。如止口线、领窝线等。
第一章 绪论
服装女装结构设计
第二节 服装结构制图基本概念与术语
服装女装结构设计
第二节 服装结构制图基本概念与术语
6.各种图示 (1)效果图:也称时装画,是设计师为表达服装的设计构思以及体现最终穿着效果的一种
绘图形式(图1-2)。 (2)设计图:也称款式结构图,为表达款式造型及各部位加工要求而绘制的造型图,一般
领上口、领下口、领外口、领座、翻领、领串口、领豁口 3.衣袖:覆合于人体手臂的服装部件,广义包括与袖山相连的衣身部分。 袖山、袖缝、大袖、小袖、袖口、袖克夫。 4.口袋:插手和盛装物品的部件,按功能和造型的需要可有多种不同的形式。 5.袢:起扣紧、牵吊等功能和装饰作用的部件,由布料或缝线制成。 6.腰头:与裤身、裙身的腰部缝合的部件,起束腰和护腰作用。
服装结构设计一5裤装结构设计及原理

合身与舒适度原理
美学与流行原理
美学与流行原理在裤装结构设计中具有重要地位,是满足人们审美需求和市场需求的必要条件。
总结词
裤装结构设计不仅需要满足基本的穿着需求,还需结合美学和流行元素,以提升整体造型的美感和时尚感。例如,裤腿的形状、口袋的位置和颜色搭配等细节都能影响到整体的美观度。同时,设计师还需关注市场动态和流行趋势,以便及时调整设计策略,满足市场需求。
详细描述
功能与实用原理
04
裤装结构设计的实际应用
03
紧身裤
紧身裤能够凸显身材曲线,结构设计时需针对不同面料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版型,以达到最佳效果。
根据流行趋势进行结构设计
01
直筒裤
经典的直筒裤造型以简约时尚为主,结构设计时需考虑裤子挺括的外观和舒适度,以适应不同人群的身材特点。
02
阔腿裤
近年来阔腿裤成为流行趋势,其宽松的裤腿设计需要充分考虑面料的悬垂性和整体造型的流畅度。
根据客户需求进行结构设计
商务裤
商务裤要求简洁、大方、合体,结构设计时需根据职业特点选择合适的长度、腰围和臀围比例,以展现最佳的职场形象。
厚重面料
厚重的面料如毛料、棉麻等具有较好的保暖性和挺括性,结构设计时需注重版型的合体度以及口袋、纽扣等细节设计。
根据面料特性进行结构设计
轻薄面料
轻薄的面料如丝绸、雪纺等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和柔软度,结构设计时需注重面料的悬垂性和整体造型的流畅度。
硬挺材质
如氨纶,可适应各种身材,设计上更注重舒适度和功能性。
弹性材质
03
裤装结构设计原理
VS
合身与舒适度原理在裤装结构设计中至关重要,是满足人们日常穿着需求的基础。
详细描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第五章下装结构设计一、教学目标教学目的:通过对下装结构设计的学习,掌握裙子的分类与构成的分析、裤子的分类与构成的分析。
教学要求:1.掌握裙子的结构设计和结构制图。
2.掌握裤子的结构设计和结构制图。
3.能准确审视下装的服装效果图。
实践教学环节实践1《下装结构设计》一、实践目的:本练习的目的是1.掌握裙子、裤子的基本型,懂得制图规格、制图方法与步骤。
2.能准确审视裙子、裤子的款式图,结构线条准确、流畅。
3.掌握下装结构设计与制图二、实践准备:1.教师在练习前应为学生讲解练习的目的和要求2.制图工具:铅笔、直尺、三角尺、曲线板、绘图纸、牛皮纸、白卡纸、软尺等工具。
三、实践要点:1.掌握正确的制图方法、各线条符号、代号用途的一般规定和标准概念。
2.制图所表达的造型要准确、到位,注意结构线条的流畅、框架线与结构线的区别,外轮廓线明显。
四、实践安排:1.地点:教学楼2.学时:34学时五、实践资料:六、实践步骤:(一).教师与学生同步进行,教师在黑板制图按1:1比例进行示范,学生按1:5比例完成。
(裙子、裤子剪成纸样)(二)学生再按1:1比例在牛皮纸做练习,此练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三)练习具体操作过程如下:第一节裙子的分类与构成裙装的结构设计是将人体的下肢看着一个整体,其特点是无裆缝、呈筒状结构。
裙装的款式丰富多样、造型美观,它与上身结合成为连衣裙,能充分反映女性的优美体态,是女性主要的服饰之一。
一、裙子的分类(1)按长度分类:超短裙、短裙、中裙(膝群)、长裙。
(2)按外部轮廓分类:H型、A型、X型、V型、有些写为:窄裙、斜裙、圆裙。
(3)按内部结构分类:多节裙、多片裙、明裥裙、暗裥裙。
(4)按腰部形态分类:低腰裙、无腰裙、装腰裙、连腰裙、高腰裙。
图1---裙子的分类二、裙子原型结构图、(裙装基型构成)(一)制图规格裙子原型是以腰围、臀围、裙长为主要制图依据,其规格取中号(M)号型裙长L 腰围W 臀围H 腰长160/64 60 60 90 20(二)制图方法1、作基础线(1)作长方形长边是裙长尺寸(原型裙长不包括腰头宽度,一般为3CM,制图时应减掉)短边是H/2+2cm(最小的放松量)。
其中长方形的上下两条横线为上平线和下平线,左右两条竖线为后中线和前中线。
(2)臀围线从上平线向下量取上裆长(20cm),并作上平线的平行线。
(3)侧缝线量取臀围的1/2后移1cm点作前中线的平行线。
2、作轮廓线(4)前腰线从前中线的上端沿上平线量取W/4+0.5(放松量)+1cm(前后之差),把余下的部分三等分,取其2/3为腰围大点,并画顺曲线。
(5)后腰线从后中线的上端沿上平线量取W/4+0.5(放松量)—1cm(前后之差),把余下的部分三等分,取其2/3为腰为大点,并由后中心线下量1cm点画顺曲线。
(6)前后侧缝线分别从前后腰围大点上量0.7cm,再画顺至侧缝线。
(7)前省道把腰围大三等分,省道分别设置在两个等分点上,每个省大为臀腰差的1/3,省长为9cm左右。
(8)后省道把腰围大三等分,省道分别设置在两个等分点上,每个省大为臀腰差的1/3,省长为10cm左右。
第二节裙子的结构分析一、放松量1、腰部的放松量腰围是在人体自然站立的状态下量取的。
人在呼吸及进餐前后,腰围平均增加1—1.5cm左右,人坐在椅子上会增加2cm左右。
所以腰围在人体侧量数据的基础上,一般加放1—2cm的放松量,以满足人体腰部的舒适量。
2、臀部的放松量臀部的围量最大有明显的隆起。
臀部运动有直立、坐下、前屈等动作,影响人体臀部变化最大的是人体坐于地面且前屈90度,平均增加4----6cm。
所以臀部在人体侧量数据的基础上,至少加放4cm的放松量,以满足人体臀部的舒适量。
二、裙省及臀高线(1)腰省量人体一般是臀部大于腰部,两者之间存在一个差数。
在这个差数的处理上,腰省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臀部与腰部差数的大小变化,导致了腰省的大小变化,臀大腰小者,腰省量加大;反之,缩小。
画图说明(见图)(2)腰省位为了造型的需要,腰省均匀分布在腰部的周围,如裙原型前片设置4个腹省,后片设置4个臀省。
(3)腰省形状及长短为了适应人体腹部圆浑的特征,腹省的形状采用锥形的,省道长短不超过中臀线。
为了适应人体腰部凹陷和臀部凸起的需要,臀省的形状采用胖形省,省道长在臀围线和臀围线之间。
画图说明(4)臀高线臀高与人体身高的关系为:臀高=1/10身高+1cm,此臀高为前裙片中线的臀高。
由于人体的腰臀体型并非是一个标准的圆台,前、后呈不均等的斜曲面。
因此形成裙装的腰口线不能与臀围线形成水平状。
画图说明(见图)图2---裙子的结构分析第三节裤子的分类与构成一、裤子的分类(1)按长度分类有超短裤、短裤、中裤、中长裤、长裤。
(2)按腰部形态分类;有装腰裤、连腰裤、低腰裤、高腰裤。
(3)按外部轮廓分类:有H型(筒形裤)、A型(喇叭形裤)、V型(锥形裤)马裤、裙裤等。
此外还有按穿着场合、穿着用途及选用材料分类的方法。
图3---裤子的分类二、裤子原型结构图(一)制图规格裤子原型是以腰围、臀围、裤长、上裆的尺寸为主要制图依据的,其规格选取号型腰围臀围上裆下裆裤口160/68A 66 90 27 66 211、前裤片基础线(1)作长方形宽度是H/4+0.5—1cm(放松量),高度是上裆尺寸。
其中长方形的上下两条横线为上平线和上裆线,左右两条竖线为侧缝直线和前裆直线。
(2)下平线从上裆线下量下裆尺寸,作其平行线。
(3)臀围线取上裆长度的三分之一作上平线的平行线。
(4)烫迹线将其宽度四等分,靠中点右侧的一份再作三等分,过左侧的1/3点作竖线,且与上、下平线相交。
(5)膝盖线下裆尺寸的中点向上4cm作上平线的平行线。
(6)小裆宽在前裆直线的交点外量臀围宽度的1/4减1—1.5cm。
(7)裤口宽在下平线上,以烫迹线为准向两侧量取1/2裤口—0.5cm。
(8)膝围宽在膝围线上,以烫迹线为准向两侧量取裤口宽+1cm。
(9)腰围宽在上平线上,由前裆直线偏近1—1.5cm为起点,量取W/4+0.5(松量)+3.5cm(省量)。
2、前裤片轮廓线(10)侧缝线过裤口宽点、膝围宽点、臀围宽、腰围宽上0.7cm点连接画顺。
(11)下裆线过裤口宽点、膝围宽点、下裆宽点连接画顺。
(12)裤口线在下平线上,烫迹线处进0.5cm,然后分别与裤口宽点相连。
(13)小裆弧线连接小裆宽与臀围大点,过交点a做连线的垂线,交于b点,把a、b间三等分,取a侧2/3点画顺。
(14)省位在上平线上,以烫迹线为准,裥大3.5cm,长11cm。
(15)前腰线从侧缝上0.7cm点画顺至前裆线。
3、后裤片基础线(1)引线按前裤片引出上平线、臀围线、上裆线、膝围线、下平线、烫迹线。
(2)落裆线距上裆线1.5cm作其平行线。
(3)后裆斜线小裆a进1cm点与腰部c点连直线,c点是前裆直线进4—5cm 处。
(4)大裆宽在落裆线上,沿小裆宽点量取4cm。
(5)臀围宽在臀围线上,由后裆斜线d点量取前臀围大尺寸。
(6)腰围宽从后翘点(后翘高2cm)沿上平线量取W/4+0.5(松量)+4cm (省量)。
(7)膝围宽前片膝围宽两侧各加1cm。
(8)裤口宽前片裤口宽两侧各加1cm。
4、后裤片轮廓线(9)侧缝线过裤口宽点,膝围宽点、臀围宽点、腰围宽上0.7cm点连接画顺。
(10)下裆线过裤口宽点,膝围宽点、下裆宽点连接画顺。
(11)裤口线在下平线上,烫迹线处出0.5cm,然后分别与裤口宽点相连。
(12)大裆弧线由后臀围宽点,经小裆a侧1/3点,画顺至大裆宽点。
(13)后腰线从侧缝上0.7cm点画顺至后翘点。
(14)省位在后腰线上三等分,等分点为两个省位,省大各2cm,长11cm。
第四节裤子的结构分析一、上裆:上裆部位是指腰节到臀股沟之间的部位,它覆盖人体的腹部、两侧髋骨部及臀部等,是裤子结构设计的重点。
1、上裆长在裤子基本型中,上裆尺寸包含了腰头宽的一半,所以当确定了腰头结构后,应在裤子前、后裤片的腰部平行去掉腰头宽的1/2,目的是保证腰头置于腰线中央,这种处理方法适合于任何裤腰头的设计。
2、臀围放松量人体的净体尺寸与放松量是构成成衣规格的两个主要因素。
净体尺寸是固定值,放松量是变量,它是决定服装成衣规格的关键。
3、前、后腰线裙子和裤子的前腰线结构基本是相同,而后腰线却明显不同,裤子由于后翘的影响使后腰线呈斜线状,主要原因是裤子裆部产生牵制作用。
4、前、后裆弧线裤子裆弯的形成是和人体臀、腹部与下肢连接处所形成的结构特征分不开的。
由于腹凸靠上且不很明显,所以前裆弧线弯度小而平缓;而臀凸靠下且明显突起,所以后裆弧线弯度大而深。
大小裆弧线可以互借。
其前提是满足合体与活动的需要。
5、后翘与后裆斜线后翘是指后腰线在后裆缝处的抬高量,是为了满足人体蹲、屈等活动的需要。
后翘实际上增加了后裆斜线的长度,大小一般在2.5cm左右为宜。
后裆斜线的倾斜度是由臀围和腰围的差数决定的,确切地说是由臀部凸起程度决定的。
臀凸大,其斜度就大,臀凸小,斜度就小,即后裆斜线的倾斜度是可以调整的。
二、下裆:下裆部位是指臀股沟到裤口之间的部位,它覆盖着人体的下肢部,是裤子结构的另一组成部分。
1、下裆长:可直接侧量,由臀股沟至裤口处,也可以用裤长减去上裆长。
筒形裤的基本裤长在踝骨点,喇叭裤的基本裤长盖过脚面。
2、膝围线:膝围线的位置设置在人体的髌骨附近,考虑裤子造型的美观性,即有修长之感一般取在髌骨略先向上些。
膝围线可根据裤子廓型选择位置,如喇叭裤可上下浮动,直至与上裆线重合。
3、膝围宽与裤口宽:两者的宽度变化导致了裤子的廓型变化。
如膝围宽大于裤口宽2cm为筒型裤:膝围宽大于裤口宽2cm以上为锥型裤;膝围宽等于或小于裤口宽为喇叭型裤。
4、烫迹线:烫迹线对裤子造型至关重要,是产品质量的重要依据。
烫迹线必须与布料的经纱平行。
前裤片部分以烫迹线为对称轴,即烫迹线两侧面积相等。
后裤片下裆部分在裆宽处略大于侧缝,男性1---1.5cm,女性1---2.5cm。
一、两裥裙:(一)款式外形说明:直身西裙的款式、装腰。
前片左右设有两暗裥约下至臀围10cm封线。
后片腰口各收两省,右侧缝上装拉链。
整体呈A型。
(二)放松量:B=4—5cm。
(三)制图规格:号型;160/72B、或160/66A:单位:cm。
(四)结构要求与步骤:1.先作好裙原型,在裙原型基础上制图。
2.将前裙片臀围宽三等分,与靠近前中线的等分点连线,并沿此线剪开纸样,形成A、B两部分图形3.将A、B两部分的纸样分开,分开的大小作为褶裥量的多少,这里放出15cm。
4.将前省量移进到褶裥两侧,再各为半个省量。
A、B褶裥为一个整体。
图1---结构制图实例之一二、马面形细褶裙:(一)款式外形说明:1、装腰:在臀围部的前后均为马面型分割,同时插入所需的细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