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年普通美术类《色彩》考试大纲及样卷.doc

2020年年普通美术类《色彩》考试大纲及样卷.doc
2020年年普通美术类《色彩》考试大纲及样卷.doc

2018年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单独招生考试

普通类《色彩》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单独招生考试的《色彩》科目统一考试是依据全省高招美术加试规格,面向报考我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环境艺术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室内艺术设计、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的考生所进行的专业基础技能测试,是我省普通高考单独自主招生考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考试能力要求

《色彩》科目考试要求测试考生的艺术修养、审美能力、观察能力、造型能力、表现能力和技法的运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

美术基础考试科目《色彩》普通类考生考卷满分为100分。主要考查考生的专业造型基础和对形体、结构、体积、色彩感知的把握、质感等方面的理解、认识和表现能力。

四、考试形式和评分标准

(一)《色彩》考试内容、形式和评分标准

依据河南省高考美术加试的考试规格和内容,制定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单招考试普通类考生《色彩》科目的技能测试内容、形式和评分标准。

1.考试范围与形式

考试范围:《静物组合默写》;

考试形式:默写试卷文字材料上所描述的静物内容。

2.考试用具和材料要求

按照准考证指定位置就座,不得擅自调换、挪动位置。考试统一提供标准八开水粉纸,其它所用绘画工具请自备(绘画铅笔、水粉颜料、水粉笔、勾线笔等);

(1)水粉纸(考场统一提供);

(2)绘画铅笔、水粉颜料、水粉笔等(考生自带);

(3)画板或画夹及相关绘画用具(考生自带);

(4)试卷完成后不允许在画面上喷洒任何固定液体。

3.考试时间:70分钟

4.评分标准及占分比例

符合试题规定及要求:造型准确,有较强的表现和塑造能力(包括比例、结构透视关系、物体特征等);色调明确协调,画面明快、色彩丰富,具有基本的色彩表现力,表现生动,形体刻画深入,画面整体效果好。其中卷面评分比重:

(1)运用色彩塑造形体的能力,占30%;

(2)运用色彩整体的组织和把握画面的能力,占30%;

(3)运用色彩的冷暖、补色关系和处理色彩对比关系的能力,占20%;

(4)画面整体与局部的把握能力,占10%;

(5)能较熟练运用工具、材料,并有较强的表现对象的能力,占10%。

5.公布成绩

考生成绩将在学校就业招生网站上公布。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网络部分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网络部分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 网络部分 网络理论、网络拓扑、网络协议 Internet是当前世界上第一大互联网,它起源于美国,其雏形是() A.NCPC网 B.GBNKT C.CERNET网 D.ARPANET网 当前广泛使用的Internet,其前身可追溯到______。 A、ARPANET B、CHINANET C、DECnet D、NOVELL Internet最初创立时的应用领域是______。 A、经济 B、军事 C、教育 D、外交 计算机网络中传输介质传输速率的单位是bps,其含义是() A.二进制位/秒 B.字/秒 C.字段/秒 D.字节/秒

(Bits per Second,数据传输速率的常见单位。比特是信息技术中的最小单位。文件大小(例如文本或图像文件)一般以字节(千字节,兆字节)为单位。一字节对应八比特。在数据传输中,数据一般是串行传输的,即一个比特接一个比特地传输。数据速率的单位是比特每秒,涵义是每秒串行经过的位数的。) "千兆以太网"一般是一种高速局域网,其网络数据传输速率大约为______。 A、1000000位/秒 B、位/秒 C、1000000字节/秒 D、字节/秒 下列度量单位中,用来度量计算机网络数据传输速率(比特率)的是 A、MB/s B、MIPS C、GHz D、Mbps 若网络的各个节点增多连接到同一条通信线路上,且线路两端防止信号反射的装置,这种拓扑结构称为 A、总线型拓扑 B、星型拓扑 C、树型拓扑 D、环型拓扑

若网络的各个节点经过中继器连接成一个闭合环路,则称这种拓扑结构称为() A.树型拓扑 B.环型拓扑 C.星型拓扑 D.总线型拓扑 按照网络的拓扑结构划分以太网(Ethernet)属于______。 A、总线型网络结构 B、树型网络结构 C、星型网络结构 D、环形网络结构 计算机网络中,若所有的计算机都连接到一个中心结点上,当一个网络结点需要传输数据时,首先传输到中心结点上,然后由中心结点转发到目的结点,这种连接结构称为______。 A、总线结构 B、环型结构 C、星型结构 D、网状结构 计算机网络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下列属于局域网的是______。 A、ChinaDDN网 B、Novell网 C、Chinanet网 D、Internet

中科院物理化学考试大纲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中科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物理化学(甲)》大纲 本《物理化学》(甲)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化学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是大学本科化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它是从物质的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的联系入手探求化学变化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物理化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化学热力学(统计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界面化学与胶体化学等。要求考生熟练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 (一)气体 1、气体分子动理论 2、摩尔气体常数 3、理想气体状态图 4、分子运动的速率分布 5、分子平动能的分布 6、气体分子在重力场中的分布 7、分子的碰撞频率与平均自由程 8、实际气体 9、气液间的转变—实际气体的等温线和液化过程 10、压缩因子图—实际气体的有关计算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 1、热力学概论 2、热平衡和热力学第零定律-温度的概念 3、热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4、热力学第一定律 5、准静态过程与可逆过程 6、焓 7、热容 8、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 9、Carnot循环 10、Joule-Thomson效应-实际气体的

H和U、热化学11 、赫斯定律1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3、几种热效应 14、反应焓变和温度的关系— Kirchhoff定律 15、绝热反应—非等温反应 (三)热力学第二定律 1、自发过程的共同特征—不可逆性 2、热力学第二定律 3、Carnot定理 4、熵的概念 5、Clausius不等式与熵增加原理 6、热力学基本方程与T-S图 7、熵变的计算 8、熵和能量退降 9、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本质和熵统计意义 10、Helmholtz自由能和Gibbs自由能 11、变化的方向和平衡条件 、G的计算示例12 13、几个热力学函数间的关系 14、热力学第三定律与规定熵 (四)多组分体系热力学及其在溶液中的应用 1、多组分系统的组成表示法 2、偏摩尔量 3、化学势 4、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化学势 5、稀溶液中的两个经验定律 6、理想液态混合物 7、理想稀溶液中任一组分的化学势 8、稀溶液的依数性 9、活度与活度因子 10、分配定律—溶质在两互不相溶液相中的分配 (五)相平衡 1、多相体系平衡的一般条件

市场营销《管理学》考试大纲和样卷

湖北文理学院专升本《管理学》考试大纲 《管理学原理》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本大纲共十二章,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章管理概述 1、理解不同角度下的管理概念,管理的目标。 2、掌握管理的职能;管理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3、熟悉管理者的分类与职责;掌握管理者的技能要求。 4、掌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5、了解管理学的特点,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6、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了解中国早期管理思想、外国早期管理思想。 2、掌握泰罗与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荣誉,代表作。 3、了解霍桑实验内容,掌握梅奥的主要观点。 4、掌握行为科学理论中各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5、熟悉管理过程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数学学派、经验与案例学派、中国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国外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

6、掌握系统管理理论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的主要观点。 7、了解企业战略、企业文化、学习性组织、企业再造内容。第三章决策 1、掌握决策的定义、原则、依据和类型。 2、理解古典决策理论、行为决策理论、当代决策理论。 3、掌握决策过程。 4、熟悉集体决策方法,有关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 5、掌握有关活动方案的决策方法。 第四章计划 1、理解计划的概念、计划与决策关系、计划的性质。 2、掌握计划工作的类型,计划的层次体系。 3、熟悉计划编制过程。 第五章计划的组织实施 1、了解目标管理(MBO)的由来。 2、掌握目标管理的含义,实质与基本思想,MBO的过程方法。 3、熟悉MBO的优缺点。 4、掌握滚动计划法的基本思想。熟悉滚动计划法的方法。

03生物化学考试大纲

生物化学考试大纲(硕士) 一、要求把握的差不多内容 把握生物大分子(糖、脂、蛋白质、酶、维生素、核酸、激素)的结构、性质和功能。把握生物体内要紧的物质代谢和能量转化(糖代谢、脂代谢、氨基酸代谢、核酸代谢、生物氧化)。把握遗传信息传递的化学基础,要紧包括DNA的复制、RNA的合成、蛋白质的合成及细胞代谢调控等。 二、试题模式及所占比例 生物化学考试总分150分,分概念题和叙述题两个方面,其中概念题占60-70%,叙述题占30-40%,概念题包括:选择题(单选,约占20%)、填空题(约占7%)、正误判定题(约占10%)、说明符号(约占7%)、名词概念(约占20%);叙述题包括:叙述题、运算

题和问答题(以叙述题和问答题为主,少量运算题)。 三、复习重点 糖、脂、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性质、功能及代谢;遗传信息传递的化学基础。 四、课程复习大纲 第1章糖和结合糖 本章重点和难点:多糖、结合糖的结构和功能 1.1 单糖 1.1.1单糖的结构 1.1.2单糖的性质 1. 1.3单糖的重要衍生物 1.2 结合糖 1.2.1肽聚糖 1.2.2糖蛋白 1.2.3蛋白聚糖 第2章脂 本章重点和难点:磷脂、糖脂的结构和功能 2.1三脂酰甘油 2.1.1脂肪酸 2.1.2三脂酰甘油的理化性质 第3章蛋白质 本章重点和难点:氨基酸的性质,肽键的结构,蛋白质一级结构和测定,二级结构和高级结构及与功能的关系

3.1 蛋白质概论 3.1.1蛋白质的化学组成及分类 3.1.2蛋白质分子的构象 3.2 氨基酸 3.2.1氨基酸的结构 3.2.2氨基酸的构型、旋光性、光吸取性和侧链极性3.2.3氨基酸的酸碱性质 3.2.4氨基酸的化学性质 3.2.5氨基酸的分离和分析 3.3 肽 3.3.1肽和肽键的结构 3.3.2肽的重要性质 3.4 蛋白质一级结构 3.4.1蛋白质的结构层次 3.4.2蛋白质一级结构 3.4.3蛋白质一级结构测定 3.4.4蛋白质一级结构与生物功能 3.5 蛋白质二级结构和纤维状蛋白质 3.5.1肽链的构象 3.5.2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差不多类型 3.5.3超二级结构 3.5.4纤维状蛋白质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 Office考试(样题)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 Office考试(样题) 一、选择题 1.计算机之所以按人们的意志自动进行工作.最直接的原因是因为采用了 A)二进制数制B)高速电子元件 C)存储程序控制D)程序设计语言 2.微型计算机主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A)运算器和控制器B)CPU和内存储器 C)CPU和硬盘存储器D)CPU、内存储器和硬盘 3.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该包括 A)主机、键盘、和显示器B)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C)主机和其他外部设备D)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4.计算机软件系统包括 A)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B)编译系统和应用系统 C)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D)程序、相应的数据和文档 5.微型计算机中,控制器的基本功能是 A)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B)存储各种控制信息C)保持各种控制状态D)控制计算机各部件协调 页脚内容1

一致地工作 6.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作用是 A)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全部软、硬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以达到充分发挥计算机资源的效率,为用户提供使用计算机的友好界面 B)对用户存储的文件进行管理,方便用户 C)执行用户键入的各类命令 D)为汉字操作系统提供运行基础 7.计算机的硬件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出设备和 A)键盘B)鼠标C)输入设备D)显示器 8.下列个组设备中,完全属于外部设备的一组是 A)内存储器、磁盘和打印机B)CPU、软盘驱动器和RAM C)CPU、显示器和键盘D)硬盘、软盘驱动器、键盘 9.五笔字型码输入法属于 A)音码输入法B)形码输入法C)音形结合输入法D)联想输入法 10.一个GB2312编码字符集中的汉字的机内码长度是 A)32位B)24位C)16位D)8位 11.RAM的特点是 页脚内容2

622物理化学考试大纲汇总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物理化学Ⅰ》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622) 学院名称(盖章):化学化工学院 学院负责人(签字): 编制时间:2014年8月20日

《物理化学Ⅰ》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622) 一、考核要求 物理化学主要内容包括气体、化学热力学(统计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界面化学与胶体化学等。要求考生熟练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 二、考核目标 物理化学考试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这些基础知识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扎实的物理化学基础知识。 三、考核内容 第一章气体 §1.1 气体分子运动论 §1.2 摩尔气体常数 §1.3 理想气体的状态图 §1.4 气体运动的速率分布 §1.5 气体平动能分布 §1.6 气体分子在重力场中的分布 §1.7 分子的碰撞频率与平均自由程 §1.8 实际气体 §1.9 气液间的转变 §1.10 压缩分子图 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混合气体的性质(组成的表示、分压定律、分容定律)。了解分子碰撞频率、平均自由程和实际气体概念,特别要了解实际气体的状态方程(范德华方程)以及实际气体的液化、临界性质、应状态原理与压缩因子图等。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2.1 热力学概论 §2.2 热平衡与热力学第零定律-温度的概念 §2.3 热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2.4 热力学第一定律 §2.5 准静态过程和和可逆过程 §2.6 焓 §2.7 热容 §2.8 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 §2.9 Carnot循环 §2.10 实际气体

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水平考试级网页制作基础考试大纲及样题

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水平考试Ⅱ级 --《网页制作基础》考试大纲(试行) 一、考试目的与要求 《网页制作基础》是掌握网页制作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入门课程,兼具设计性、实操性和应用性。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了解网页制作和网站建设所需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设计网页、建立网站和规划网站的实际技能。 本课程以讲解Dreamweaver,Fireworks,Flash软件使用为主,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网页制作所必备的图像处理、视音频处理、网页页面制作及网站建设的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习网络知识打下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考生掌握网页的设计、规划、制作和网站的建设的方法。 考试的基本要求如下: 1. 了解HTML语言的基础知识 2. 学会规划和建设一个基本站点 3. 掌握网页中文字和图片的相关操作 4. 掌握网页中插入视音频FLASH等多媒体元素的基本操作 5. 掌握多种超级链接的建立 6. 掌握表格、框架的使用 7. 掌握制作网页模板的方法 8. 站点的发布和上传

9. 掌握利用Fireworks处理网页图片的基本技能 10. 掌握利用Flash制作网页动画的基本技能 二、考试内容 (一)网页与HTML语言的基础知识 【内容提示】 本部分主要介绍HTML语言的基本架构和常用标记。 【考试要求】 了解HTML文件的基本架构,单双标记的概念,掌握HTML常用标记。 (二)规划和建设站点的基本知识 【内容提示】 规划和建立站点是制作网页前的必要准备工作。此部分需要学生了解站点的概念,站点内文件夹及文件间的导航关系及如何利用Dreamweaver建立管理站点。 【考试要求】 利用Dreamweaver建立站点,使用文件视图管理站点,在站点中建立、删除文件和文件夹。 (三)网页文本和图片的处理 【内容提示】 文字和图片是网页的最基本元素。本部分介绍利用Dreamweaver在网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 office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 office 一、选择题(每小题I分,共20分) 请在答题菜单上选择选择题命令,启动选择题测试程序,按照题目上的内容进行答题。 (1)下列四项中不属于微型计算机主要性能指标的是______。 A)字长B)内存容量C)重量D)时钟脉冲 (2)在一个非零无符号二进制整数之后去掉一个0,则此数的值为原数的______倍。 A)4 B)2 C)1/2 D)1/4 (3)下列四种设备中,属于计算机输入设备的是______。 A)UPS B)服务器C)绘图仪D)鼠标器 (4)在各类计算机操作系统中,分时系统是一种______。 A)单用户批处理操作系统B)多用户批处理操作系统 C)单用户交互式操作系统D)多用户交互式操作系统 (5)目前各部门广泛使用的人事档案管理、财务管理等软件,按计算机应用分类,应属于______。 A)实时控制B)科学计算C)计算机辅助工程D)数据处理 (6)在微型机中,普遍采用的字符编码是______。 A)BCD码B)ASCII码C)EBCD码D)补码 (7)WPS,Word等文字处理软件属于______。 A)管理软件B)网络软件C)应用软件D)系统软件 (8)与十进制数291等值的十六进制数为______。

A)123 B)213 C)231 D)132 (9)二进制数1001001转换成十进制数是______。 A)72 B)71 C)75 D)73 (10)计算机软件系统是由哪两部分组成______。 A)网络软件、应用软件B)操作系统、网络系统 C)系统软件、应用软件D)服务器端系统软件、客户端应用软件 (11)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是______。 A)计算机中最重要的应用软件B)最核心的计算机系统软件 C)微机的专用软件D)微机的通用软件 (12)Internet实现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各类网络的互联,其最基础和核心的协议是______。 A)HTTP B)TCP/IP C)HTML D)FTP (13)某人的电子邮件到达时,若他的计算机没有开机,则邮件______。 A)退回给发件人B)开机时对方重发 C)该邮件丢失D)存放在服务商的E-mail服务器 (14)在计算机领域中通常用MIPS来描述______。 A)计算机的运算速度B)计算机的可靠性 C)计算机的可运行性D)计算机的可扩充性 (15)下列关于计算机病毒的四条叙述中,有错误的一条是______。

①天津大学《物理化学》考试大纲(2016年版)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1. 对本门课程中重要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掌握其含义及适用范围; 2. 掌握物理化学公式应用及公式应用条件。计算题要求思路正确。步骤简明; 3. 掌握物理化学实验中常用物理量的测量(包括原理、计算式、如何测量)。能正确使用常用物化仪器(原理、测量精度、使用范围、注意事项) 二、考试内容及比例(重点部分) 1. 气体、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22 %)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范德华方程、压缩因子定义。 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及其数学表达式;pVT变化、相变化与化学反应过程中W、Q、U、H、S、A与G的计算;熵增原理及三种平衡判据。 了解热力学基本方程和麦克斯韦关系式的简单应用;克拉贝龙方程及克-克方程的应用。2. 多组分热力学及相平衡(~18 %) 偏摩尔量、化学势的概念;理想气体、理想稀溶液的化学势表达式;逸度、活度的定义以及活度的计算。 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稀溶液依数性的概念及简单应用。 相律的应用;单组分相图;二组分气-液及凝聚系统相图。 3. 化学平衡(~10 %) 等温方程;标准摩尔反应Gibbs函数、标准平衡常数与平衡组成的计算;温度、压力和惰性气体对平衡的影响;同时平衡的原则。 4. 电化学(~10 %) 电解质溶液中电导率、摩尔电导率、活度与活度系数的计算;电导测定的应用。 原电池电动势与热力学函数的关系,Nernst方程;电动势测定的应用;电极的极化与超电势的概念。 5. 统计热力学(~6 %) Boltzmann分布;粒子配分函数的定义式;双原子平、转、振配分函数的计算;独立子系统能量、熵与配分函数的关系,Boltzmann熵定理。 6. 化学动力学(~15 %) 反应速率、基元反应、反应分子数、反应级数的概念。 零、一、二级反应的动力学特征及速率方程积分式的应用;阿累尼乌斯公式;对行、平行反应(一级)速率方程积分式的应用;复杂反应的近似处理法(稳态近似法、平衡态近似法)。催化作用的基本特征;光化反应的特征及光化学第一、第二定律。 7. 界面现象与胶体化学(~10 %) 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与Laplace方程;Kelvin方程与四种亚稳态;润湿与铺展现象及杨氏方程;化学吸附与物理吸附;Langmuir吸附等温式。 了解胶体的光学性质、动力性质及电学性质;掌握胶团结构的表示,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作用;了解乳状液的稳定与破坏。 8. 实验部分(~10 %) 1) 恒温槽的调节及粘度测定;2)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3)反应焓的测定;4)平衡常数的测定(ZnO与HCl水溶液反应);5)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萘-苯系统);6)二元完全互溶液体蒸馏曲线(乙醇-正丙醇系统,阿贝折射仪);7)二元凝聚系统相图;8) 原电池热力

《教育学考试大纲(中学)》附录样卷及参考答案

《教育学考试大纲(中学)》附录样卷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在近代西方教育史上,提出过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思想家是【 C 】 A.夸美纽斯B.卢梭C.洛克D.裴斯泰洛齐 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 A 】 A.《学记》B.《中庸》C.《孟子》D.《大学》 3.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及代表作是【B 】 A.布鲁纳、《教育过程》B.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C.赞科夫、《教学与发展》D.凯洛夫、《教育学》 4.对“人力资本理论”作出最主要贡献的学者是【A 】 A.美国的舒尔茨B.前苏联的斯特鲁米林 C.中国的于光远D.美国的凯恩斯 5.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目的的制定具有【 B 】 A.定向作用B.决定作用C.影响作用D.促进作用 6.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下列哪一规律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因材施教?【 D 】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 7.对正常发育的儿童来说,遗传素质对其身心发展起【 A 】 A.前提作用B.决定作用C.促进作用D.导向作用 8.教育目的可以发挥下列哪几种作用?【 C 】 A.导向、规范和权威作用B.激励、评价和统一作用 C.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D.宣传、引导和激励作用 9.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是【B 】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D.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10.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B 】 A.交往能力B.研究能力C.管理能力D.学习能力 11.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发生在【B 】 A.小学阶段B.初中阶段C.高中阶段D.大学阶段 12.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是【D 】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13.第三次全教会对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要求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C 】A.活动课程B.社会课程C.学校课程D.特色课程 14.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课的类型一般可分为【 C 】 A.新授课和巩固课B.讲授课和练习课 C.单一课和综合课D.理论课和实践课 15.《学记》中说:“学不躐等”。下列哪一条教学原则与其在思想上是一致的?【 B 】A.因材施教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巩固性原则D.启发性原则 16.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下列哪一位教育家率先提出的观点?【 B 】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凯洛夫 17.“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

浙江师大2011年物化大纲及样题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 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名称: 671物理化学 适用专业: 070302分析化学、070303有机化学、070304物理化学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题型结构 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是非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填空题:10个空格,每空格2分,共20分 证明题:1题,每题10分,共10分 计算题: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科目考试内容包括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5门化学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物理化学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以物理化学,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第5版)为参考目录第一章气体 1.气体分子运动公式对几个经验定律的说明。 2.实际气体的行为及van der Waals方程式。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1.热力学概论及温度的概念。 2.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准静态过程与可逆过程、焓、热容及热力 学及第一定律对气体的应用。 3.Carnot 循环及Joule-Thomson 效应。 4.热化学、Hess定律、几种热效应及反应焓变与温度的关系。 第三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1.自发过程的共同特点、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卡诺定理。 2.熵的概念、熵增原理、热力学基本方程及熵变的计算。 3.Helmholtz 和 Gibbs自由能、变化的方向与平衡条件、ΔG的计算、几个热力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Office考试(样题)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 Office考试(样题) 一、选择题 1. 计算机之所以按人们的意志自动进行工作?最直接的原因是因为采用了 A)二进制数制B)高速电子元件 C)存储程序控制D)程序设计语言 2. 微型计算机主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A)运算器和控制器B)CPU和内存储器 C)CPU和硬盘存储器D)CPU、内存储器和硬盘 3?—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该包括 A)主机、键盘、和显示器B)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C)主机和其他外部设备D)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4. 计算机软件系统包括 A)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B)编译系统和应用系统 C)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D)程序、相应的数据和文档 5. 微型计算机中,控制器的基本功能是 A)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B)存储各种控制信息C)保持各种控制状态D)控制计算机各部件协调一致地工作 6.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作用是 A)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全部软、硬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以达到充分发挥计算机资源的效率,为用户提供使用计算机的友好界面 B)对用户存储的文件进行管理,方便用户 C)执行用户键入的各类命令

D)为汉字操作系统提供运行基础 7. 计算机的硬件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 CPU)、存储器、输出设备和 A)键盘B)鼠标C)输入设备D)显示器 8?下列个组设备中,完全属于外部设备的一组是 A)内存储器、磁盘和打印机B)CPU、软盘驱动器和RAM C)CPU、显示器和键盘D)硬盘、软盘驱动器、键盘 9. 五笔字型码输入法属于 A)音码输入法B)形码输入法C)音形结合输入法D)联想输入法 10. 一个GB2312编码字符集中的汉字的机内码长度是 A)32 位B)24 位C)16 位D)8 位 11. RAM的特点是 A)断电后,存储在其内的数据将会丢失B)存储在其内的数据将永久保存 C)用户只能读出数据,但不能随机写入数据D)容量大但存取速度慢 12. 计算机存储器中,组成一个字节的二进制位数是 A)4 B)8 C)16 D)32 13. 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中最核心的部件是 A)硬盘B)l/O设备C)内存储器D)CPU 14. 无符号二进制整数10111转变成十进制整数,其值是 A)17 B)19 C)21 D)23 15. 一条计算机指令中,通常包含 A)数据和字符B)操作码和操作数C)运算符和数据D)被运算数和结果

《物理化学》考试大纲

题号:738 《物理化学》 考试大纲 一、考试内容 (一)化学热力学 1.理解热力学第三定律的叙述及数学表达式,明确U、H、S、A、G函数和Δc H mθ, Δf H mθ,Δf G mθ和S mθ函数等概念。掌握在物系的p、V、T变化、相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中计算热、功和各种状态函数变化值的原理和方法。掌握熵增原理的各种平衡判据。掌握热力学公式的适用条件,掌握热力学基本方程和Maxwell关系式。 2.理解偏摩尔量和化学势的概念。能用Clapeyron和Clapeyron-Clausius方程进行有关相平衡的计算。掌握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以及它们的应用,掌握理想溶液和稀溶液中化学势的表达式,理解逸度和活度的概念和逸度和活度的的标准态和对组分活度及活度系数的计算方法。掌握单组分和二组分系统典型相图的特点和应用。能用杠杆规则进行计算,熟练掌握相图的分析。 3.掌握用热力学数据计算Kθ。掌握用等温方程和等压方程进行有关的计算和应用,理解温度、浓度、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二)电化学 1.理解和掌握电解质活度和离子平均活度系数的概念和计算。了解离子氛的概念和Debye-Hiieckel极限公式。 2.掌握各类电极的特征和电动势测定的应用,掌握Nernst方程计算和应用。理解产生电极极化的原因和超电势的概念。 (三)界面现象 1.理解和掌握附加压力、Laplace公式、Kelvin公式、Youn g方程及其应用。 2.掌握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模型和吸附等温式。 (四)化学动力学 1.理解化学反应速率、反应速率常数及反应级数的概念,掌握零、一、二级反应的速率方程及其应用;掌握由反应机理建立速率方程的近似方法(稳定态近似法、平衡态近似法);了解多相反应的步骤;理解经典过渡态理论的基本思想、基本公式及有关概念。 2.掌握阿仑尼乌斯方程及应用,明确活化能及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二、参考书目 1. 苏克和、胡小玲主编,《物理化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5 2. 傅献彩等编,《物理化学》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印永嘉等编,《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中学)》附录样卷及参考答案

《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中学)》附录样卷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以下哪种情况属于肯定性训练?【】 A.消除敏感反应B.消除肌肉紧张 C.呈现厌恶刺激D.公开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2.有的人判断客观事物时不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 A.冲动型B.场独立型C.场依存型D.沉思型 3.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A.线性关系B.倒U型关系C.正U型关系D.平行关系 4.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 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前后一样快D.没有规律 5.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提出假设,然后验证假设作出结论,这一教学策略是【】 A.发现学习B.情境教学C.合作学习 D.指导教学 6.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属于哪种迁移?【】 A.同化迁移B.顺应迁移C.重组迁移D.逆向迁移

7.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对刺激情境做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时,联结力量就会增加,这符合下列哪一条学习规律?【】 A.练习律B.效果律C.准备律D.近因律 8.经验类化说强调以下哪种因素在学习迁移中的作用?【】A.心理官能的发展B.两种任务的共同要素 C.概括化的原理D.对各要素间整体关系的理解 9.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称为【】 A.群体凝聚力B.群体规范C.课堂气氛D.人际关系 10.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称为【】 A.操作定向B.操作模仿C.操作整合D.操作熟练11.以下哪种学习策略属于精细加工策略?【】 A.谐音联想法B.分散复习C.多种感官参与D.画出系统结构图 12.完形一顿悟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 A.桑代克B.斯金纳C.苛勒D.加涅 13.个人面对某种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类别的数量,表示的是创造性的什么特征?【】 A.独创性B.变通性C.流畅性D.新颖性 14.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Office考试模拟题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Office考试模拟题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 Office考试模拟题 一、选择题 1.计算机之所以按人们的意志自动进行工作.最直接的原因是因为采用了 A)二进制数制 B)高速电子元件 C)存储程序控制 D)程序设计语言 【参考答案】:C 2.微型计算机主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A)运算器和控制器 B)CPU和内存储器 C)CPU和硬盘存储器 D)CPU、内存储器和硬盘 【参考答案】:B 3.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该包括 A)主机、键盘、和显示器 B)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C)主机和其他外部设备 D)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参考答案】:B 4.计算机软件系统包括 A)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B)编译系统和应用系统 C)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 D)程序、相应的数据和文档 【参考答案】:A 5.微型计算机中,控制器的基本功能是 A)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 B)存储各种控制信息 C)保持各种控制状态 D)控制计算机各部件协调一致地工作 【参考答案】:D 6.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作用是 A)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全部软、硬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以达到充分发挥计算机资源的效率,为用户提供使用计算机的友好界面 B)对用户存储的文件进行管理,方便用户 C)执行用户键入的各类命令 D)为汉字操作系统提供运行基础 【参考答案】:A 7.计算机的硬件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出设备和 A)键盘 B)鼠标 C)输入设备

D)显示器 【参考答案】:C 8.下列个组设备中,完全属于外部设备的一组是 A)内存储器、磁盘和打印机 B)CPU、软盘驱动器和RAM C)CPU、显示器和键盘 D)硬盘、软盘驱动器、键盘 【参考答案】:D 9.五笔字型码输入法属于 A)音码输入法 B)形码输入法 C)音形结合输入法 D)联想输入法 【参考答案】:B 10.一个GB2312编码字符集中的汉字的机内码长度是 A)32位 B)24位 C)16位 D)8位 【参考答案】:C 11.RAM的特点是 A)断电后,存储在其内的数据将会丢失 B)存储在其内的数据将永久保存 C)用户只能读出数据,但不能随机写入数据 D)容量大但存取速度慢 【参考答案】:A 12.计算机存储器中,组成一个字节的二进制位数是 A)4 B)8 C)16 D)32 【参考答案】:B 13.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中最核心的部件是 A)硬盘 B)I/O设备 C)内存储器 D)CPU 【参考答案】:D 14.无符号二进制整数10111转变成十进制整数,其值是 A)17 B)19 C)21 D)23 【参考答案】:D

《物理化学(乙)》考试大纲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物理化学(乙)》考试大纲 本《物理化学》(乙)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工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 学考试。物理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是整个化学学科和化工学科的理论基础。它从物 质的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的联系入手探求化学变化基本规律。物理化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化学 热力学(统计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界面化学与胶体化学等。要求考生熟练 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 (一)气体的PVT关系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2、理想气体混合物 3、气体的液化及临界参数 4、真实气体状态方程 5、对应状态原理及普遍化压缩因子图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 1、热力学基本概念 2、热力学第一定律 3、恒容热、恒压热、焓 4、热容、恒容变温过程、恒压变温过程 5、焦耳实验,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焓 6、气体可逆膨胀压缩过程 7、相变化过程 8、溶解焓及混合焓 9、化学计量数、反应进度和标准摩尔反应焓

10、由标准摩尔生成焓和标准摩尔燃烧焓计算标准摩尔反应焓 11、节流膨胀与焦耳—汤姆逊效应 12、稳流过程的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三)热力学第二定律 1、卡诺循环 2、热力学第二定律 3、熵、熵增原理 4、单纯 pVT 变化熵变的计算 5、相变过程熵变的计算 6、热力学第三定律和化学变化过程熵变的计算 7、亥姆霍兹函数和吉布斯函数 8、热力学基本方程 9、克拉佩龙方程 10、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和麦克斯韦关系式 (四)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1、偏摩尔量 2、化学势 3、气体组分的化学势 4、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 5、理想液态混合物 6、理想稀溶液 7、稀溶液的依数性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历届选择真题以及详细答案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历届选择真题以及详细答案 一级 MS Office 上机考试选择题包括计算机基础和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20题,共20分。 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 B )年。 A)1939 B)1946 C)1952 D)1958 2、冯·诺依曼研制成功的存储程序计算机名叫(A )。 A)EDVAC B)ENIAC C)EDSAC D)MARK-2 3、1949年,世界上第一台( C )计算机投入运行。 A)存储程序 B)微型 C)人工智能 D)巨型 4、计算机的发展趋势是( D )、微型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A)大型化 B)小型化 C)精巧化 D)巨型 5、新一代计算机是指( B )。 A)奔腾4系列 B)人工智能计算机 C)工作站 D)多媒体计算机6、计算机从其诞生至今已经经历了四个时代,这种对计算机划时代的原则是根据( A)。A)计算机所采用的电子器件(即逻辑元件) B)计算机的运算速度 C)程序设计语言 D)计算机的存储量 7、计算机采用的逻辑元件的发展顺序是( B )。 A)晶体管、电子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 B)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 C)晶体管、电子管、集成电路、芯片 D)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芯片 8、下列不属于第二代计算机特点的一项是( A )。 A)采用电子管作为逻辑元件 B)主存储器主要采用磁芯,辅助存储器主要采用磁盘和磁带 C)运算速度从每秒几万次提高到几十次,主存储器容量扩展到几十万字节 D)出现操作系统,开始使用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 9、在计算机时代的划分中,采用集成电路作为主要逻辑元件的计算机属于( C )。A)第一代 B)第二代 C)第三代 D)第四代 10、使用晶体管作为主要逻辑元件的计算机是( B )。 A)第一代 B)第二代 C)第三代 D)第四代 11、用电子管作为电子器件制成的计算机属于( A )。 A)第一代 B)第二代 C)第三代 D)第四代 12、以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逻辑元件的计算机属于( D )。 A)第一代计算机 B)第二代计算机 C)第三代计算机 D)第四代计算机 13、现代微机采用的主要元件是( D )。 A)电子管 B)晶体管 C)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D)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14、计算机可分为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和混合计算机,这是按(C )进行分类。A)功能和用途 B)性能和规律 C)工作原理 D)控制器 15、专门为某种用途而设计的计算机,称为( A )计算机。 A)专用 B)通用 C)普通 D模拟 16、个人计算机属于( D )。 A)小型计算机 B)巨型计算机 C)大型主机 D)微型计算机 17、大型计算机网络中的主机通常采用( C )。

物理化学考试大纲.doc

硕士研究生《物理化学》(工)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物理化学 科目代码:862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参考书目:《物理化学》(上、下册)(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天津大学; (物理化学实验教材可由下列教材中任选一种) 《物理化学实验》石油大学出版社吴肇亮等; 《基础化学实验》(上、下册)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吴肇亮等 硕士研究生物理化学课程考试大纲 一、概述 物理化学课程主要包括热力学原理和应用、化学动力学基础、相平衡基础、表面胶化和统计力学基础部分。其中前三部分为主要内容。 考生应比较牢固地掌握物理化学基本概念及计算方法,同时还应掌握物理化学一般方法,并具备结合具体条件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物理化学实验的相关内容中,要求掌握常用的物理化学实验方法和测试技术。 在有关的物理量计算和表述中,应注意采用国家标准单位制(SI制)及遵循有效数运算规则。在涉及数值的计算中应注意物理量单位的运算及传递。 二、课程考试的基本要求 理论部分: 下面按化学热力学、统计热力学初步、化学动力学、电化学、界面现象和胶体化学六个部分列出基本要求。基本要求按深入程度分“了解”、“理解”(或“明了”)和“掌握”(或“会用”)三个层次。 (1)化学热力学 1.热力学基础 理解下列热力学基本概念:平衡状态,状态函数,可逆过程,热力学标准态。 理解热力学第一、第二、第三定律的叙述及数学表达式。 明了热力学能、焓、熵、Helmholtz函数和Gibbs函数等热力学函数以及标准燃烧焓、标准生成焓、标准摩尔熵、标准生成Gibbs函数等概念。 掌握在物质的P、V、T变化、相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中计算热、功和各种状态函数变化值的原理和方法。在将热力学一般关系式应用于特定系统的时候,会应用状态方程(主要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其次是Van der Waals方程)和物性数据(热容、相变热、蒸汽压等)。 掌握熵增原理和各种平衡判据。明了热力学公式的适用条件。 理解热力学基本方程和Maxwell关系式。 了解用热力学基本方程和Maxwell关系式推导重要热力学公式的演绎方法。 2.相平衡

《计算机应用》考试大纲及样题Office版

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水平考试I级----《计算机应用》考试大纲(试行) Windows 7 + Office 2007/2010版 一、考试目的与要求 计算机应用技能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实用技能之一。通过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或《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文档的编辑、数据处理、网上信息的搜索和资源利用,以及幻灯片制作等基本计算机操作技能。《计算机应用》考试大纲是为了检查学生是否具备这些技能而提出的操作技能认定要点。操作考试要求尽量与实际应用相适应。其考试的基本要求如下: 1.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具有使用微型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2.了解计算机网络及因特网(Internet)的基本概念 3.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熟练掌握Windows 7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4.熟练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方法和使用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7/2010进行文档编辑及排版的方法 5.熟练掌握使用电子表格软件Excel 2007/2010进行数据处理的方法 6.熟练掌握使用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 2007/2010进行创建、编辑和美化演示文稿的方法 7.熟练掌握因特网(Internet)的基本操作和使用 考试环境要求:操作系统是Windows 7,Office系统为Office 2007/Office 2010 环境。 由于考试保密的需要,要求考生端在考试期间必须断开外网(因特网)。因此,网络部分和邮件部分的操作题将在局域网环境下进行。

考试分为选择题和操作题两种类型。以下“考试要求”中列示的各种概念或操作,是选择题的基本构成;每道操作题包含一个或多个“操作考点”。二、考试内容 (一)计算机系统和windows 7操作系统 【考试要求】 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构成与工作原理,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应用,计算机系统的优化设置,病毒的概念和预防,Windows 7窗口组成和窗口的基本操作,对话框、菜单和控制面板的使用,桌面、“我的电脑”和“资源管理器”的使用,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与操作。 【操作考点】 1、桌面图标、背景和显示属性设置 对Windows 7的桌面图标、背景和各项显示属性进行设置 2、文件、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在“计算机”或“资源管理器”中,进行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文件和文件夹的创建、移动、复制、删除、重命名、搜索,文件属性的修改,快捷方式的创建,利用写字板、记事本建立文档。Win RAR压缩软件的使用。 (二)文档与文字处理软件 Word 2007/2010 【考试要求】 掌握文档的建立、保存,编辑,排版,页面设置,对象的插入。打印输出设置(由于没有连接打印机,暂不考试,但要求学生掌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