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甜瓜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嫁接甜瓜生产形势及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嫁接甜瓜生产形势及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少, 光合作用弱 、 产氧量 少的池塘 。2 水 中有机物质过多 , ) 分解 耗氧量 过 大的池塘 。 ) 3 保水性能差 , 水位下降 , 水很浅 , 鱼儿活动空间小 , 缺氧又受 冻的池塘 。 污水 流人池塘 , 4) 严重影响鱼类生长 。 ) 5 池塘水 面被冰雪覆盖 严重 , 池塘透 明度很小 , 光合作用很弱 , 鱼类终因缺氧严重死亡 。 1 鱼种小 、 . 2 体质差 : 规格太小 的鱼种 , 体质差 , 内积存 的脂肪 等营养 体 物质少 , 难以在漫长越冬期蓄积维 持生存所需的能量 , 因身 体衰弱而 常 死亡。 其体质差 , 在拉网并池过程中因受伤而感染水霉等疾病 引起死亡。 1 鱼体受伤或病害侵袭 : 拉网并塘 时 , _ 3 在 由于 操 作 欠 佳 , 成 鱼 体 受 造 伤或鳞 片擦落 。病菌入侵或感染疾病 , 在越冬期间也易死 亡。 1 管理不善 。即对池塘水 质、 氧 、 . 4 溶 水位 的变化及鱼类 活动 等情况没 及时进行查 , 即使出现问题, 未及时发现 , 也 更未及时予 以解决 。
关 键 词 : 冬 鱼 种 ; 亡原 因 ; 防 越 死 预
1 鱼 种越 冬 死亡 的原 因 2 培育大规格鱼种 : . 2 规格大 的鱼种体质健壮 、 肥满 , 耐寒耐低氧力强 , 1 池 塘条件较差 , . 1 因缺 氧、 中毒 等而死 亡 :) 1水质 清瘦 、 浮游植 物数量 死亡率低 。 一般 越冬鱼种规格均应在 1 O厘米上下 。 - 7 9月份是 鱼类旺长

鱼种越 冬死 亡的原 因及预 防
张 淑清
( 吉林 省 畜牧 业 学校 , 吉林 白城 17 0 ) 3 00
摘 要: 越冬期间 , 特别是在 一些小型渔池里 , 越冬鱼种死亡率可达 1%~ 0 有的高达 7 %。 0 2 %, 0 这样不仅减少鱼种数量 , 还会 影响来年成鱼的养 殖, 对渔业 生产的损失较大。找 出鱼种越冬死亡的原因并进行有效的预 防, 降低其死亡率 , 广大养殖户的共同愿望 。 是

中国西瓜甜瓜发展70年暨科研生产协作60年回顾与展望

中国西瓜甜瓜发展70年暨科研生产协作60年回顾与展望

中国西瓜甜瓜发展70年暨科研生产协作60年回顾与展望1. 引言1.1 中国西瓜甜瓜发展70年暨科研生产协作60年回顾与展望中国西瓜甜瓜产业是中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7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西瓜甜瓜生产国之一。

科研生产协作在西瓜甜瓜产业的发展中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60年来,中国西瓜甜瓜的品种改良、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回顾过去,中国西瓜甜瓜产业在种植规模、品质提升、市场营销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与此科研机构与生产企业间的合作也在不断深化,科研成果得以快速转化为生产力。

未来,我们有信心看到中国西瓜甜瓜产业将继续保持稳步增长,不断提升品质和竞争力。

加强科研生产协作,推动科技创新,将是我们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期待未来的合作能够更加紧密,为中国西瓜甜瓜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2000字】2. 正文2.1 西瓜甜瓜产业发展历程中国西瓜甜瓜产业经过了70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上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引进外国品种,逐步推广种植,为西瓜甜瓜产业的起步奠定了基础。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西瓜甜瓜种植技术不断改进,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

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西瓜甜瓜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政府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给予了支持,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激增。

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西瓜甜瓜品种不断丰富,味道和口感得到了改良,逐渐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链。

进入21世纪,西瓜甜瓜产业实现了从规模化到品牌化的转变。

各地积极开展品种改良和科技创新,推动了产业的健康发展。

我国西瓜甜瓜产品远销国际市场,成为了农业出口的重要品种之一。

中国西瓜甜瓜产业经过70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在未来的发展中,更需要不断创新,加强科研生产协作,进一步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字数:311】2.2 科研生产协作的重要性科研生产协作在中国西瓜甜瓜产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西甜瓜产业现状、问题与对策

西甜瓜产业现状、问题与对策

农业产业化与信息化西甜瓜产业现状、问题与对策蒋超(庆阳市西峰区瓜菜产业开发办公室,甘肃庆阳745000)摘要:近年来,我国的西甜瓜生产规模逐渐扩大、品种不断优化,种植技术不断提高,但是,西甜瓜种植产业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在种植过程中,西甜瓜的标准化生产程度较低,品种也十分单一,西甜瓜市场不稳定,经常会出现价格大幅度涨跌的现象,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得不到保障。

针对这种现象,有必要对西甜瓜产业进行合理规划,使产业种植融入更多的农业科技手段,促进西甜瓜产业更好发展&关键词:西甜瓜;产业现状;问题对策1西甜瓜种植的产业现状1.1品种不断优化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西甜瓜的栽培品种越来越丰富,从成熟时间来看,有早熟、晚熟、中晚熟等类别。

从瓜籽角度来看,可以分为有籽西甜瓜与无籽西甜瓜。

从瓜皮厚度来看,可分为厚皮甜瓜、薄皮甜瓜-薄皮甜瓜具有薄皮、果实口感好、瓜体较小的特点,瓜重0.3〜1.0kg,品种主要有山东益都银瓜、白沙蜜、龙甜1号等当地良种。

厚皮甜瓜有黄皮、白皮、绿皮、花皮、网纹皮等类型,特点主要是皮厚、皮硬、瓜大,单瓜重1.0〜2.0kg。

从现如今的西甜瓜种植情况来看,优质厚皮甜瓜与优质薄皮甜瓜的种植面积在逐渐扩大,例如,广西省北海市就自创了一种名为北甜一号哈密瓜,这种品种的甜瓜口感好、效益佳,迅速在广西省得到了推广。

现如今,该品种的北甜瓜受到许多地区的青睐,在全国范围内都拥有良好市场,已经达到我国总体甜瓜种植面积的80%以上,为当地种植户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

1.2种植技术不断提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西甜瓜的种植技术也在不断改进与完善,一些地区还建立了西甜瓜创新团队以及综合试验站,在相关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建立了技术试验基地,并定期对当地西甜瓜种植户进行种植经验的科普与培训,瓜农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将蜜蜂授粉技术应用到实处。

目前,我国西甜瓜的授粉方式主要以蜜蜂授粉为主。

这种授粉方式具有非常大的优势,符合我国“菜篮子”工程建设发展,也是培育绿色蔬菜瓜果的重要方式。

新疆哈密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新疆哈密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新疆哈密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庞洪翔哈密瓜是新疆传统的名优特产,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和知名度,而且具有较强的生产区域性。

新疆独有的特殊地理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使新疆哈密瓜具有瓜体均匀适中、品质好、含糖量高、香甜多汁、口感细腻、润脆和营养丰富、耐贮运性好等特点,被公认为是水果中的佳品,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是新疆特色农业和创汇农业,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种植业途径之一。

尽管近年来哈密瓜做为特色农业有所发展,但仍存在一些不司回避的矛盾和问题,使得生产经济效益下降,并对产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为了更好地发挥新疆哈密瓜的优势,促进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就产业现状及发展进行分析探讨。

1.新疆哈密瓜生产现状(1)基地建设已成规模近年来,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对特色瓜果生产十分重视,提出要铺天盖地地发展特色园艺产业,把它作为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人的支柱严业。

在2001年12月下发的《关于振兴新疆瓜果园艺业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强化园艺业的地位和作用,优化产业结构和品种结构,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哈密瓜等为代表的优质瓜果园艺产业,使全区甜瓜产业呈现出发展速度快、势头猛的态势,到2005年甜瓜面积近53万亩,总产80万吨,形成了以吐鲁番地区的吐鲁番市、鄯善县、托克逊县为主的早熟哈密瓜产区;以哈密地区的哈密市、北疆准噶尔盆地南缘的昌吉市、呼图壁县、玛纳斯县、沙湾县、南疆塔里木盆地北缘的库尔勒市、阿克苏市、轮台县等为主的中熟哈密瓜产区;以喀什地区的伽师县、岳普湖县,和田地区的和田县、民丰县,巴州的若羌县、且末县,新疆东部哈密地区的伊吾县和巴里坤县,阿勒泰地区的阿勒泰市、福海县、布尔津县和哈巴河县为主的晚熟哈密瓜产区。

(2)原产地保护意识增强哈密地区和吐鲁番地区联合组成的哈密吐鲁番“哈密瓜协会”及喀什地区向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和国家工商总局分别提出了哈密瓜、伽师甜瓜原产地保护和注册原产地商标申请,并已得到批准,为进一步保护新疆哈密瓜的权益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我国甜瓜设施栽培生产的现状与发展

我国甜瓜设施栽培生产的现状与发展

中国西瓜甜瓜2001(2):38—40我国甜瓜设施栽培生产的现状与发展马跃(中国园艺学套西瓜甜瓜协会河南郑州450009)摘要2000年我国甜瓜设施栽培面积已超过7万llIn2。

通过对我国甜瓜设施栽培发展与现状的考察分析,探讨了甜瓜设施栽培发展的历程和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主要栽培技术模式的特点,总结了山东、河北、河南等占全国70%面积的主产区的经验。

同时也对我国甜瓜设施生产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甜瓜;设施栽培;分析与建议设施栽培农业生产是在现代科技与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效优质作物栽培生产,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科技部邓楠副部长最近撰文高度评价了设施栽培生产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和进人wro后开拓国内外大市场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对“十五”期间我国设施栽培农业的优质品种选育推广、规范化栽培与产品标准、技术体系与产业化等重点研究内容提出了新的目标。

在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领域中,设施园艺生产通过近20年的发展已形成一整套高效、实用的硬件与软件技术开发新体系,在各地农村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甜瓜的设施栽培在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0年我国的甜瓜设施栽培面积已超过7万hnlz,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太的甜瓜设施栽培生产国。

1我国甜瓜设施栽培的发展与现状1.1我国甜瓜设施栽培的发展由于传统的薄皮甜瓜和西北哈密瓜、白兰瓜等均是露地栽培.厚皮甜瓜在我国东部地区过去极少栽培。

20世纪80年代初,为满足消费者对当地产新鲜厚皮甜瓜的需求,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研究出适应我国东部地区气候、生产条件,以高畦、立架、,J、拱棚为特色的厚皮甜瓜设施栽培模式,并将原产西北的厚皮甜瓜在河南、山东等地引种成功。

80年代中期,农业部设立了.甜瓜引进研究项目,引种并推广日本伊丽莎白等厚皮甜瓜品种及配套设施栽培技术,使我国甜瓜设施栽培发展到新的阶段。

通过引进国外技术和自主创新,在河北廊坊及北京郊区形成了我国第1批厚皮甜瓜塑料大棚生产基地,此后叉逐步发展在全国形成了河北廊坊(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及小拱棚)、河南扶沟(塑料大棚与小拱棚)、上海南汇(塑料大棚为主)等各具特色的厚皮甜瓜设施栽培产区。

2023年生食甜瓜种植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生食甜瓜种植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生食甜瓜种植行业市场环境分析一、行业概述生食甜瓜,又称哈密瓜、香瓜等,是甜瓜的一种,以其甜脆、香气四溢、肉质柔嫩、营养丰富、芳香可口的特点为人们所喜爱。

生食甜瓜属于藤本植物,属于葫芦科,因果实熟时果皮近圆形,果肉非常甜美而得名。

生食甜瓜的主产区主要集中在我国西北、西南、华北、华东、华南、东北等地,其中以甘肃、新疆、宁夏、河南、山西等省区较为集中。

二、市场环境分析1. 供需形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生食甜瓜市场潜力巨大。

近年来,生食甜瓜的价格逐年攀升,品质较好的生食甜瓜更是供不应求。

目前我国的生食甜瓜产量正处于上升期,但市场需求量依然高于供应量,市场供需矛盾明显。

2. 政策支持为促进生食甜瓜产业的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首先,加大对生食甜瓜品种研发的支持力度,引进优质生食甜瓜新品种,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其次,鼓励农民加强科学栽培管理和加工技能培训,提高生食甜瓜的品质和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空间。

最后,政府还出台一系列财政扶持政策,给予生食甜瓜产业税收优惠、贷款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等多项扶持。

3. 市场竞争格局目前,生食甜瓜市场的竞争格局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地方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如各地甜瓜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二是大型企业生产商。

其中,地方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是传统的生食甜瓜主产者和供应商,占据了生食甜瓜市场的主要份额。

大型企业生产商则凭借其资金和技术优势,逐渐在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对市场格局带来了新的变化。

三、发展趋势1. 品质升级随着生食甜瓜市场需求的日益增加,消费者对生食甜瓜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

未来,生食甜瓜产业将逐步实现从数量增长到品质升级的转型升级,提高生食甜瓜的品质和口感。

2. 产业集聚为了提高生产效益和生产质量,生食甜瓜产业将逐步向集中化、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未来,生食甜瓜将逐渐形成产业集群,实现“大农业”转型。

3. 创新发展创新是推动生食甜瓜产业向前发展的主要动力。

我国甜瓜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我国甜瓜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我国甜瓜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作者:杨念王蔚宇曹春意吴敬学来源:《中国瓜菜》2019年第08期摘要:甜瓜是我国销量较高的水果之一,也深受诸多国家和地区消费者的喜爱[1],自2016年在西藏和青海试种成功后,甜瓜的种植分布于我国内陆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为了客观剖析我国甜瓜产业的发展,以2001—201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国家统计局数据库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后台管理系统的数据为基础,从生产、消费、贸易和成本收益4个角度分析了我国甜瓜生产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经研究发现,我国甜瓜的生产较为集中,产量前3位的地区相对稳定,东、中、西部地区的差异逐渐缩小;我国甜瓜的出口率较低,2016年不足0.5%,以香港、澳门地区和东南亚为主,出口价格逐年攀升;不同类型的甜瓜成本收益率差距明显,种植结构存在优化的空间。

鉴于此,本文提出革新技术以延长贮运时间和降低包装成本、开辟海外生产基地、加强质量监控、调整种植结构等建议,以促进甜瓜产业的发展,增加瓜农的收入。

关键词:甜瓜; 中国; 产业; 消费; 贸易; 成本收益甜瓜是我国重要的水果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由于西藏和青海的特殊地理条件,造就了积温偏低、热量不足,灾害性天气频繁等独特的农业气候条件,而甜瓜喜温,在上述两地区的栽培受到很大限制。

但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和农业技术的提高,大棚技术为甜瓜的生产提供了适宜的温度环境,更多的品种在两地试种成功,产量逐年攀升,自此我国甜瓜种植广泛分布于内陆全部省市区。

本文的分析基于2000—2016年的甜瓜产业数据,需要连续和完整的统计数据,因此区域的选择以29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为限,没有涵盖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

1 甜瓜生产1.1 产量自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有甜瓜数据记载以来,我国的甜瓜产量由1961年的226万t增长到2017年的1 708万t,56年间增长了6.56倍,年均增长率3.68%,高于世界2.75%的年均增长率。

西瓜甜瓜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

西瓜甜瓜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

中国瓜菜2021,34(12):118-124西瓜甜瓜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一直以来存在生产用工多、劳动强度大、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

国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我国西瓜甜瓜总种植面积达193万hm2,占全年农作物总种植面积的1.1%,单位面积产量已达75.52t·hm-2[1-2]。

尽管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达69%,主要粮食作物更是达到80%,但是西瓜甜瓜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仅为20%~ 30%[3-4]。

目前已在西瓜甜瓜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主要为耕整地、植保、水肥一体化等通用型机械,而起垄、播种、移栽等环节因缺乏与西瓜甜瓜种植农艺要求相配套的专用机械,仍主要依赖于人工。

人工作业不仅难以保证作业质量,并且无法满足规模化生产需求,尤其是随着我国农业“用工难”“用工贵”问题日益突出,西瓜甜瓜生产的经济效益不断下降,限制了西瓜甜瓜产业发展,“机器换人”已成为西瓜甜瓜生产节本、提质、增效的必然需求。

目前,西瓜甜瓜生产机械化主要环节包括:耕整地环节、种植环节、植保环节。

(1)耕整地环节:露地西瓜甜瓜耕整地环节在用机具大多为铧式犁、旋西瓜甜瓜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王果,刘德江,陈晓,张晓,龚艳(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南京210014)摘要:我国西瓜甜瓜生产机械化起步晚、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下,“机器换人”已成为西瓜甜瓜生产节本、提质、增效的必然需求。

分析比较了国内外西瓜甜瓜生产中移栽、播种、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环节的机械化装备发展现状,指出目前国内西瓜甜瓜生产机械化存在的不足与短板,建议从改进规模化种植,强化产、学、研合作,加强农机农艺融合等方面提升我国西瓜甜瓜生产机械化水平,为西瓜甜瓜生产机械装备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西瓜;甜瓜;机械化生产;现状;问题;建议中图分类号:S233.75+S651+S65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3-2871(2021)12-118-07Current status,existing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in key periods of mechanized production of watermelon and melonWANG Guo,LIU Dejiang,CHEN Xiao,ZHANG Xiao,GONG Yan(Nanjing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Nanjing210014,Jiangsu,China)Abstract:Due to the late beginning,low-level and poor efficiency of the mechanization of watermelon and melon production in China.“machine instead of manpower”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demand for cost saving,quality improvement,and efficiency increase in watermelon and melon production.In this paper,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mechanization between domestic and abroad was analyzed and compared during the period of transplanting,sowing,fertilizing and pesticide application of watermelon and melon production.The shortage and disadvantage of mechanization in watermelon and melon production in China was indicated.Then,the advices of improving planting scale,strengthening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reinforcing agricultural machinery and agronomy integration were proposed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mechanization level of watermelon and melon production in China,and furthermore,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producing device of watermelon and melon.Key words:Watermelon;Melon;Mechanized production;Current status;Problem;Suggestion收稿日期:2021-07-31;修回日期:2021-11-02基金项目: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CARS-2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援疆计划”项目(2020E0217)作者简介:王果,男,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西甜瓜生产机械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甜瓜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栽培面积
我国一直是世界上甜瓜种植大国。

据《中国西瓜甜瓜》杂志1990年第一期发表的统计数据,1989年全国西瓜、甜瓜的栽培面积总计达120万公顷,其中甜瓜约10.7万公顷,占8.9%;1989年全国年产西瓜甜瓜25.66亿千克,其中甜瓜约2.6亿千克,占10.13%。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保护地栽培的推广发展,甜瓜面积飞跃增长。

据估计,目前全国甜瓜总面积已达20万~25万公顷,在全球甜瓜栽培面积中已稳居各国之首。

另据2002年国际葫芦科作物年会上公布的统计材料来看,中国甜瓜的总产量在世纪的份额已由10年前的25%上升到38.5% 二、分布
1976年以前各地的甜瓜生产均为露地栽培,根据生态气候地理条件与品种生态类型的不同,我国的甜瓜栽培大致可分为西北干旱气候厚皮甜瓜栽培区与东部季风农业气候薄皮甜瓜栽培区两大栽培区域。

西北厚皮甜瓜栽培区域:主要包括新疆、甘肃两省(自治区),其中以新疆的(以哈密瓜为主)面积最大,其次为甘肃(以白兰瓜为主),宁夏、青海、内蒙古西部仅有少量种植。

东部、中部薄皮甜瓜栽培区在南北25个省(市、自治区)内广泛种植,其中栽培面积较大的产区是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地区栽培面积较少,西南地区则更少。

在各省(市、自治区)中甜瓜种植面积较大的有西北地区的新疆,东部、中部地区的河南、山东、陕西、河北、山西省,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省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等省。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厚皮甜瓜保护地栽培的推广和发展,甜瓜的栽培区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根据目前各地甜瓜的实际发展情况,我国的甜瓜栽培分布地域大致分为以下四个栽培区。

1、西北厚皮甜瓜露地栽培区主要包括新疆全境、甘肃河西走廊与兰州附近、青海湟水流域、宁夏银川与灵武平原、内蒙古西部巴彦淖尔盟等地。

其甜瓜生产主要是厚皮甜瓜露地栽培,薄皮甜瓜栽培较少。

近年来,开始少量试用保护地栽培。

本栽培区可分两个部分:新疆全区为一部分生产中晚熟的哈密瓜品种,间有少量早熟品种黄旦子;其他地区为一部分生产早熟和中早熟品种,如玉金香、河套蜜瓜(铁旦子)、黄河蜜、白兰瓜等。

2、中部厚皮、薄皮甜瓜栽培区本区包括地处我国中部地区的华北地区(豫、鲁、冀、陕、晋、京、津等省、市)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苏、浙、沪、皖、赣、鄂等省、
市)的主要产瓜省、市。

本区内的薄皮甜瓜均为露地栽培,厚皮甜瓜均为保护地栽培,特早熟的日光温室栽培为华北地区所独创,薄皮甜瓜品种以各地的地方优良品种为主,厚皮甜瓜品种以早熟光皮类为主。

3、东北薄皮甜瓜栽培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部等地。

本栽培区内薄皮甜瓜广泛种植,为当地生产的主要水果,大多为较粗放的露地栽培,局部地区发展了一些保护地栽培,如大庆、大连市郊区的厚皮甜瓜温室、大棚栽培和辽宁的薄皮甜瓜大棚栽培。

4、华南哈密瓜保护地无土栽培区主要包括珠江三角洲地区和海南省南部地区。

本栽培区内薄皮甜瓜露地栽培面积不大,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温室大棚哈密瓜中早熟优质品种的无土栽培发展较快,经济效益很高,为本区新兴的精品甜瓜亮点。

近年来,海南南部逐步推广成本较低的简易大棚哈密瓜无土栽培生产,已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三、栽培品种
建国初期,各地种植的均为当地传统地方品种,其中著名的有西北厚皮甜瓜栽培区的新疆各种哈密瓜中晚熟品种和黄旦子早熟品种,甘肃的白兰瓜、铁旦子、醉瓜等;东部薄皮甜瓜栽培区内的地方品种十分丰富,其中著名的有江浙一带的黄金瓜、江西的梨瓜、山东的益都银瓜、河南的王海瓜、黑龙江的铁把青、陕西的白兔娃等。

20世纪60~70年代,各地瓜类科技人员通过对优良地方品种的系选和杂交育种,育出了一些优良的固定品种,其中厚皮甜瓜主要有新疆的红心脆、伽师瓜、网纹香、含笑等品种,薄皮甜瓜有华南108、荆农4号、龙甜一号等品种,这些品种育成后逐步在生产上推广。

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甜瓜育种发展很快,这个阶段新育成的品种绝大部分是杂交一代品种,固定品种也有但比较少,而且多数都是厚皮甜瓜品种,其中有哈密瓜中的皇后与新皇后等同类品种以及适于华南地区温室无土栽培的金凤凰、9818等,薄皮甜瓜的新品种并不多;20世纪80年代先后从日本、我国台湾地区引进一些厚皮甜瓜优质中早熟品种迅速在东部地区大棚内推广发展,随即国内掀起了这类品种选育的热潮,其中以光皮早熟品种为多。

目前,生产上推广的有:以日本的伊丽莎白为代表的黄色光皮类品种、以西薄洛托为代表的白色光皮类品种、以中甜一号为代表的薄皮甜瓜型极早熟光皮厚皮甜瓜,另外还有玉金香等少量网纹和半网纹类厚皮甜瓜品种,此期内也育出了一些薄皮甜瓜新品种,但是数
量不多,而且大部分是固定品种。

四、栽培技术
20世纪80年代以前,栽培技术的改进均是各地瓜农通过长期实践因地制宜独创的各种土法技术,如甘肃兰州地区的白兰瓜沙田栽培及其配套的孙蔓十二条蔓整枝技术是独特的有效抗旱优质丰产技术;山东的益都银瓜沙地客土栽培及其孙蔓四蔓整枝技术等。

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步推广应用各种现代技术,加速了甜瓜栽培技术的改进,其中主要有80年代初开始试验推广普及的地膜覆盖技术,这对提高我国各地露地栽培甜瓜的稳产、增产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80年代中期开始的厚皮甜瓜大棚、日光温室的试验推广为我国厚皮甜瓜东移成功起到了关键作用,并为提前或延后厚皮甜瓜供应时期、丰富市场供应发挥了作用;90年代开始哈密瓜保护地无土栽培研究成功,并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和海南地区推广,为市场提供高档精品甜瓜与增加农民收益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90年代以来保护地厚皮甜瓜嫁接技术和无公害绿色食品甜瓜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对提高我国甜瓜产销水平起到了一定作用。

五、产量与市场销售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统计,20世纪80年代我国甜瓜的平均单产(1100千克/亩)高出世界平均水平(900千克/亩) 22% ,90年代我国单产(1500千克/亩)高出世界平均水平(1100千克/亩) 36%。

我国各地的甜瓜实际单产水平差别很大,高的可达 4000~5000千克/亩,低的仅为1000千克/亩左右。

这种单产差别也有一定规律趋向,即北方地区一般比南方地区高,厚皮甜瓜比薄皮甜瓜高,中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高,保护地栽培比露地栽培高,灌溉栽培比旱地栽培高,集约化栽培比粗放栽培高。

种植甜瓜的经济效益比较好。

在正常情况下,每亩可收入800~1000元,多的可收入2000~3000元,高的甚至可达万元以上。

由于厚皮甜瓜品质优单价高,所以它的经济效益比薄皮甜瓜高。

我国中部地区保护地栽培的厚皮甜瓜,不论是春瓜还是秋瓜,由于季节差价大,单价高,因此收益好,发展快。

哈密瓜是国内外畅销的高档精品瓜,不论是在新疆的露地栽培还是在华南地区的温室无土栽培,其经济效益均为甜瓜生产中最好最高的,尤其是华南无土栽培的哈密瓜优质新品种,每亩收入都在1~2万元以上。

薄皮甜瓜皮薄不耐贮运,货架期短,因此多为散装运输,因此均为自产自销,就
地供应附近市场。

近年来辽宁省、河北省发展起来的大棚栽培薄皮甜瓜,用纸箱包装后进行短、中途外运销售,仍难以进入长途远运的大流通市场。

但少数皮稍硬、较耐贮运的品种如华南108等则可稍远运销。

厚皮甜瓜耐贮运性较强,适于长途远运的大流通市场。

西北地区露地生产的厚皮甜瓜,一般果型较大,除了供外贸出口或作大城市特需供应需要特殊包装外,大多进行散装运输。

东部地区保护地栽培的早熟厚皮甜瓜类型,果型较小,价值较高,故全部实行纸箱加尼龙网套包装后外运。

目前,国内甜瓜流通市场基本上做到了一年四季均有甜瓜供应。

每年6~8月份是各地露地甜瓜的上市高峰期,其中,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薄皮甜瓜于6月份最早上市,随即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薄皮甜瓜于6~7月份和7~8月份陆续上市。

虽然华南地区的薄皮甜瓜于5月份即可上市,但它的商品量很少。

西北地区露地栽培的厚皮甜瓜先后于7~8月份陆续上市,而低洼暖热的吐鲁番盆地生产的哈密瓜特别早熟,6月份即可上市。

内蒙古的河套蜜瓜成熟也比较早,北京市场7月份就有供应。

甘肃的白兰瓜、玉金香、黄河蜜等在7~8月份大量采收外运。

8月份是哈密瓜的收获盛期,由于其耐贮运性特强,尤其是伽师瓜等晚熟冬甜瓜品种,一般在适温下也能存放数月,因此它的上市供应期可以一直延续到元旦和春节。

华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保护地栽培的早熟厚皮甜瓜类型,5月份即可大量成熟,早的可提前到4月份成熟,个别瓜农采取特早熟栽培措施后,甚至在3月下旬就可以开始少量采收上市以获取高价。

这批甜瓜商品的上市,为填补4~5月份大路鲜果短缺的淡季发挥了积极作用。

东北地区的大棚薄皮甜瓜在5~6月份成熟上市。

海南南部冬春茬哈密瓜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秋茬哈密瓜温室无土栽培的产品,可供应附近城市和港澳市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