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物化下册练习题

合集下载

物化练习题及答案

物化练习题及答案

物化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物质的量浓度(C)与摩尔浓度(c)之间的关系是:A. C = cB. C = 1000cC. C = 1/cD. C = 1000ρc/M2.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 nRT,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温度不变时,压力与体积成反比B. 体积不变时,温度与压力成正比C. 压力不变时,温度与体积成反比D. 以上都是3. 以下哪个不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A. ΔU = Q + WB. ΔH = Q + ΔUC. ΔS = Q/TD. ΔG = ΔH - TΔS4. 一个化学反应的熵变(ΔS)为正值,这意味着:A. 反应是放热的B. 反应是吸热的C. 反应的混乱度增加D. 反应的混乱度减少5. 根据拉乌尔定律,当两种液体混合时,混合物的蒸汽压等于各组分蒸汽压的:A. 质量分数之和B. 摩尔分数之和C. 体积分数之和D. 质量分数乘以摩尔分数答案:1.D 2.D 3.B 4.C 5.C二、填空题1. 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物质的______,单位是______。

答案:相对分子质量;g/mol2. 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______有关。

答案:温度3.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转化为______而不产生其他效果。

答案:功4. 物质的量浓度与摩尔浓度的关系是 C = ______c。

答案:1000ρ/M5. 热力学第三定律表明,当温度趋近于绝对零度时,完美晶体的熵趋近于______。

答案:零三、简答题1. 什么是阿伏伽德罗定律?请简述其内容。

答案:阿伏伽德罗定律指的是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下,等体积的不同气体含有相同数量的分子。

这个定律是理想气体行为的描述,它表明了气体分子的数目与其体积成正比。

2. 什么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表述和开尔文-普朗克表述?答案: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表述是:不可能实现一个循环过程,其唯一结果就是从一个热源吸热并将这热量完全转化为功。

物化下册练习题

物化下册练习题

物化下册练习题一、填空题:1、在化学电源中,阳极发生⎽⎽⎽⎽⎽⎽⎽⎽反应,也叫⎽⎽⎽⎽⎽⎽⎽⎽极,阴极发生⎽⎽⎽⎽⎽⎽⎽反应,也叫⎽⎽⎽⎽⎽⎽⎽⎽极;在电解电池中,阳极发生⎽⎽⎽⎽⎽⎽⎽⎽反应,阴极发生⎽⎽⎽⎽⎽⎽⎽反应。

2、双液电池中不同电解质溶液间或不同浓度的同种电解质溶液的接界处存在⎽⎽⎽⎽⎽⎽⎽电势,通常采用加⎽⎽⎽⎽⎽⎽⎽的方法来消除。

3、电池Pt ⎢ H2(g, p1) ⎢ HCl(aq) ⎢ Cl2(g, p2) ⎢Pt的反应可以写成:H2(g, p1)+ Cl2(g, p2) 2HCl(aq),E1,∆r G m, 1或1/2H2(g, p1)+ 1/2Cl2(g, p2) HCl(aq),E2,∆r G m, 2E1与E2的关系⎽⎽⎽⎽⎽⎽⎽⎽⎽⎽⎽⎽⎽⎽⎽⎽⎽;∆r G m,1与∆r G m,2的关系⎽⎽⎽⎽⎽⎽⎽⎽⎽⎽⎽⎽⎽⎽⎽⎽⎽。

4、若已知某电池反应电动势的温度系数>0,则该电池可逆放电时的反应热Q r⎽⎽⎽⎽⎽⎽⎽⎽;∆r S m⎽⎽⎽⎽⎽⎽⎽⎽⎽。

(填>0,<0,或=0)5、公式∆r G m= -nFE中,E称为⎽⎽⎽⎽⎽⎽⎽,其实验测定,要求在电流I⎽⎽⎽⎽⎽⎽⎽⎽的条件下完成。

6、等温等压下原电池可逆放电时电池反应的焓变∆H⎽⎽⎽⎽⎽⎽⎽⎽⎽Q p。

(选填>,=,<)7、电池Cu ⎢Cu+ ⎢⎢ Cu+, Cu2+ ⎢Pt 与电池Cu⎢Cu2+⎢⎢ Cu+, Cu2+⎢Pt的电池反应均可写成Cu +Cu2+==== 2Cu+,则同温度下两个电池反应的∆r G⎽⎽⎽,E⎽⎽⎽。

(填相同,不同)已知:ϕ∃ ( Cu2+/ Cu) = 0.3402 V, ϕ∃ ( Cu+/ Cu) = 0.522 V, ϕ∃ ( Cu2+/ Cu+) = 0.158 V。

8、电池Ag ⎢AgAc(s) ⎢Cu(Ac)2(m=0.1mol·kg-1)⎢Cu的温度系数为-2.0×10-4 V·K-1。

物理化学下期末试题

物理化学下期末试题

《物理化学》(下)期末试题闭卷考试 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28分) 1.利用反应A B 生产物质B ,提高温度对产品产率有利,这表明( )A 、E a ,1> E a ,2B 、 E a ,1< E a ,2C 、E a ,1= E a ,2D 、不能确定两者的相对大小2.四种浓度都是0.01mol/kg 的电解质溶液,其中平均活度系数最小的是:( )A 、HClB 、CuCl 2C 、AlCl 3D 、MgSO 43.某反应速率常数k =mol -1·dm 3·s -1,则该反应为( ) A 、一级反应B 、二级反应C 、三级反应D 、零级反应4.在电解池的阴极上,首先发生还原反应的是( ) A 、标准电极电势最大的反应B 、标准电极电势最小的反应C 、析出电势最小的反应D 、析出电势最大的反应5.如图所示,带有活塞的连通管,在两端各吹一个大小不同的肥皂泡,当打开活塞两端连通,最后的状态为( )A 、泡1变大,泡2消失B 、泡1、泡2都消失C 、泡1消失,泡2变大D 、泡1、泡2大小相等6.当电流通过化学电源或电解池时,电极将因偏离平衡而发生极化,如下图。

则( )表示化学电源的阳极,( )表示电解池的阳极。

127.某电池的电池反应可写成:(1) H2(g) + 1/2O2(g) →H2O(l)(2) 2H2(g) + O2(g) →2H2O(l)用E1,E2表示相应反应的电动势,K1,K2表示相应反应的平衡常数,下列各组关系正确的是()A、E1=E2 K1=K2B、E1≠E2K1=K2C、E1=E2K1≠K2D、E1≠E2K1≠K28.一个玻璃毛细管分别插入25℃和75℃的水中,则毛细管的水面在两不同温度水中上升的高度()A、相同B、无法确定C、25℃水中高于75℃水中D、75℃水中高于25℃水中9.在一个密封的玻璃容器中有着大小不等的两个小水滴,则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会出现的现象是()A、大水珠变小,小水珠变大B、大水珠变大,小水珠变小C、大小水珠的大小都不变D、不能确定10.已知298K时,NH4C1、NaOH、NaCl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分别为1.499×10-2,2. 487×10-2,1.265×10-2S·m2·mol-1,则NH4OH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是:()A、0.277×10-2S·m2·mol-1B、2.931×10-2S·m2·mol-1C、2.253×10-2S·m2·mol-1D、2.721×10-2S·m2·mol-111.已知连串反应A →B →C中,如果需要的是中间产物B,则为得其最高产率应当()A、增大反应物A的浓度B、增大反应速率C、控制适当的反应温度D、控制适当的反应时间12.往AgI负溶胶中分别加入浓度相同的NaCl、CaCl2、AlCl3电解质溶液,其聚沉能力大小顺序为()A、AlCl3>CaCl2> NaClB、CaCl2 >AlCl3>NaClC、NaCl >CaCl2> AlCl3D、NaCl>AlCl3> CaCl213.关于过渡态理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过渡态理论又叫活化络合物理论B、总反应速率由活化络合物转化成产物的速率决定C、反应物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势能是分子间相对位置的函数D、活化络合物能量较反应物能量高,较产物能量低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反应的反应级数总是等于反应分子数。

物理化学下册题库

物理化学下册题库

(一)电化学 一、选择题1、正离子的迁移数与负离子的迁移数之和是( )。

A. 大于1; B. 等于1; C. 小于1; D.无法判断。

2、离子电迁移率为一定条件下的离子运动速率,即( )。

A.在温度为298K 时的离子运动速率;B.在浓度为1mol ·dm -3时的离子运动速率; C.在单位电势梯度时的离子运动速率; D.在浓度为无限稀释时的离子运动速率。

3、无限稀释的KCl 溶液中,Cl -离子的迁移数为0.505,该溶液中K +离子的迁移数为( )。

A. 0.505 ; B. 0.495; C. 67.5; D. 64.3 。

4、电解质溶液活度a B 与其离子平均活度之间的关系为( )。

A. a B = a ±ν;B.a B = a ±1/ν; C.a B =( 1/ν)a ±; D.a B =ν a ± 。

5 25℃无限稀释的KCl 摩尔电导率为130 S ﹒m 2﹒mol -1,已知Cl -的迁移数为0.505,在K+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为(单位:S ﹒m 2﹒mol -1)( )。

A. 130; B. 0.479; C. 65.7; D. 64.35。

6、电解质溶液的离子强度与其浓度的关系为( )。

A.浓度增大,离子强度增强; B.浓度增大,离子强度变弱;C.浓度不影响离子强度;D.随浓度变化,离子强度变化无规律。

7 25 ℃时,电池反应Ag (s )+ (1/2)Hg 2Cl 2 (s) = AgCl (s) + Hg (l)的电池电动势为0.0193 V ,反应时所对应的△r S m 为32.9 J ·K -1·mol -1,则电池电动势的温度系数p T E )/(∂∂为( )。

A.1.70×10-4V ·K -1; B. 1.10×10-6V ·K -1;C.1.01×10-1 V ·K -1 ;D. 3.40×10-4 V ·K -1。

物化练习题及答案

物化练习题及答案

物化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锌可以和下列哪种物质发生反应?A. 铜B. 铝C. 钢铁D. 铂答案:A2. 以下哪个元素是地球上最常见的金属元素?A. 铁B. 铝C. 铜D. 锌答案:B3. 哪种燃料的能量密度最高?A. 木材B. 天然气D. 汽油答案:D4. 以下哪种物质在常温下为液体?A. 铁B. 铝C. 汞D. 铂答案:C5. 温度为摄氏零下273.15度时,气体的体积为零,这一温度点被称为:A. 绝对零度B. 熔点C. 沸点D. 环境温度答案:A6. 水在常温下的存在形态是:A. 液体C. 固体D. 上述都是答案:D7. 以下哪个元素是地球上最常见的非金属元素?A. 氧B. 氮C. 碳D. 硅答案:A8. 化学式H2O表示的物质是:A. 水B. 氧气C. 化学反应D. 碳酸答案:A9. 哪种金属在常温下属于液体?B. 铝C. 汞D. 铜答案:C10. 化学名称Fe表示的元素是:A. 铝B. 铁C. 铅D. 锡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 短程有色金属成本较低,适合制造耐腐蚀、散热等需要。

答案:铝2. 电子元器件中常使用的金属材料是导体。

答案:铜3. 在自然界中,最多的元素是氢。

答案:氢4. 所有物质由不可再分割的最小粒子组成,称为原子。

答案:原子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解释物质的三态是什么?并举例说明。

答案:物质的三态分别是固态、液态和气态。

在固态下,物质的分子密集排列,不易流动,例如冰。

在液态下,物质的分子较为稀疏,可以流动,例如水。

在气态下,物质的分子排列较为松散,具有较高的热运动能量,例如水蒸气。

2. 什么是化学反应?举例说明。

答案: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原有的物质经过分子之间的构建、断裂和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物质的过程。

例如,当铁与氧气反应形成铁锈时,化学反应发生。

3. 解释燃烧现象的化学原理。

答案:燃烧是一种快速氧化反应,它需要燃料、氧气和可燃物质达到着火点的温度。

物化下册模拟试题及答案

物化下册模拟试题及答案

物化下册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能量守恒定律B. 能量可以无限制地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C. 能量转换和传递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D. 能量转换具有方向性2. 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 nRT 中,下列哪个变量不是状态函数?A. P(压强)B. V(体积)C. n(摩尔数)D. T(温度)3.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B. 热机的效率不可能达到100%C. 熵增原理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另一种表述D. 热力学第二定律只适用于热机4. 根据热力学第三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绝对零度是不可能达到的B. 在绝对零度下,所有物质的熵为零C. 绝对零度下,物质的熵为负值D. 绝对零度下,物质的熵是不确定的5. 以下哪个不是热力学过程?A. 等温过程B. 等压过程C. 等容过程D. 等速过程6. 理想气体在等温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内能不变B. 温度不变C. 压强和体积成反比D. 所有选项都是正确的7. 根据熵的定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熵是系统无序度的量度B. 熵总是增加的C. 熵是状态函数D. 熵的变化只与过程有关,与路径无关8. 根据吉布斯自由能的定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吉布斯自由能是系统在恒温恒压下的可用能B. 吉布斯自由能变化是判断反应自发性的标准C. 吉布斯自由能是状态函数D. 吉布斯自由能等于内能减去熵乘以温度9. 根据范特霍夫方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范特霍夫方程描述了反应焓变与温度的关系B. 范特霍夫方程只适用于恒温恒压条件C. 范特霍夫方程可以用来计算反应的熵变D. 范特霍夫方程可以用来计算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10. 在相变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相变过程是等温等压过程B. 相变过程中系统与外界不交换热量C. 相变过程中系统与外界交换物质D. 相变过程中系统与外界交换做功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______有关。

物理化学下试题

物理化学下试题

《物理化学》(下)试题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下列各题 A ,B ,C ,D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填写在相应的位置上。

每小题2分,共30分)1. 一个溶液的导电能力决定于溶液中所含离子的( )A. 离子数目,价数B. 离子移动速率C. 离子数目,移动速率D. 离子数目,移动速率和价数2. 用界面移动法测量离子迁移数,应选用下列哪一对电解质溶液:( )A. HCl与CuSO4; B. HCl与CdCl2;C. CuCl2与CuSO4; D. H2SO4与CdCl2。

3. 在一定的温度下,当电解质溶液被冲稀时,其摩尔电导率变化为:( )A. 强电解质溶液与弱电解质溶液都减少;B. 强电解质溶液与弱电解质溶液都增大;C. 强电解质溶液增大,弱电解质溶液减少;D. 强弱电解质溶液都不变。

4. 25℃时电池反应 H2(g) + ½O2(g) = H2O(l) 对应的电池标准电动势为E10,则反应2H2O(l) = 2H2(g) + O2(g) 所对应的电池的标准电动势E20是:( )A. E20 = - 2E10;B. E20 = 2E10;C. E20 = - E10;D. E20 = E10。

5. 有关催化剂的性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催化剂参与反应过程,改变反应途径;B. 催化反应频率因子比非催化反应大得多;C. 催化剂提高单位时间内原料转化率;D. 催化剂对少量杂质敏感。

6. 在一个连串反应A →B →C中,如果需要的是中间产物B,则为得其最高产率应()A. 增大反应物A的浓度B. 增大反应速率C. 控制适当的反应温度D. 控制适当的反应时间7.由过量KBr与AgNO3溶液混合可制得溶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电位离子是Ag+;B. 反号离子是NO3-;C. 胶粒带正电;D. 它是负溶胶。

8. 对临界胶束浓度(CMC)说法不正确的是()A. CMC是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B.在CMC前后溶液的表面张力有显著的变化;C. 在CMC前后溶液的电导值变化显著;D. 达到CMC后溶液的表面张力不再有明显的变化。

物化下册复习题答案

物化下册复习题答案

物化下册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只适用于理想气体B. 不适用于实际气体C. 适用于所有气体D. 只适用于高压气体答案:A2.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下列哪个选项描述了系统的内能变化?A. 系统对外做功B. 系统吸收热量C. 系统对外做功和吸收热量的总和D. 系统对外做功和放出热量的总和答案:C3. 在等温过程中,下列哪个物理量是恒定的?A. 体积B. 压力C. 温度D. 内能答案:D4.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下列哪个选项描述了熵变?A. 熵总是增加B. 熵总是减少C. 熵可以增加也可以减少D. 熵在孤立系统中总是不变答案:A5. 理想气体在绝热膨胀过程中,下列哪个物理量会增加?A. 温度B. 压力C. 体积D. 内能答案:C二、填空题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 \[PV = nRT\],其中P代表______,V代表______,n代表______,R代表______,T代表______。

答案:压力;体积;摩尔数;气体常数;温度2.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 \[ΔU = Q + W\],其中ΔU代表______,Q代表______,W代表______。

答案:内能变化;系统吸收的热量;系统对外做的功3. 熵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焦耳每开尔文(J/K)4. 根据理想气体定律,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压强和体积成______关系。

答案:反比5. 在等压过程中,气体的内能变化可以通过公式 \[ΔU = nC_vΔT\] 计算,其中C_v代表______。

答案:摩尔定压热容三、计算题1. 理想气体从状态1(P1=2 atm,V1=3 L)等温膨胀到状态2(V2=6L),求状态2的压强P2。

答案:P2 = 1 atm2. 1摩尔理想气体在等压过程中从300 K加热到400 K,求内能变化ΔU。

答案:ΔU = 4.184 kJ3. 理想气体在绝热过程中,初始状态为(P1=1 atm,V1=2 L),最终状态为(V2=4 L),求最终状态的压强P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化下册练习题第七章 《电化学》一、选择题1.用铂作电极电解一些可溶性碱的水溶液,在阴、阳两电极上可分别获得氢气和氧气。

所得各种产物的量主要取决于( )。

A. 电解液的本性;B. 电解温度和压力;C. 电解液浓度; D . 通过电极的电量。

2.采用电导法测定HAc 的电离平衡常数时, 应用了惠斯登电桥。

作为电桥平衡点的示零仪器,不能选用( )。

A. 通用示波器;B. 耳机;C. 交流毫伏表; D . 直流检流计。

3.强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随浓度变化的规律为:( )。

A. 随浓度增大而单调地增大;B. 随浓度增大而单调地减小;C. 随浓度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D. 随浓度增大而先减小后增大。

4.离子独立运动定律适用于( )。

A. 强电解质溶液;B. 弱电解质溶液;C. 无限稀电解质溶液; D . 理想稀溶液。

5.在论述离子的无限稀释的摩尔电导率的影响因素时,错误的讲法是( )。

A. 认为与溶剂性质有关;B. 认为与温度有关;C. 认为与共存的离子性质有关;D. 认为与离子本性有关。

6.25℃无限稀释的KCl 摩尔电导率为130 S · m 2 ·1mol -,已知Cl -的迁移数为0.505,则K +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为(单位:S · m 2 ·1mol -)( )。

A. 130;B. 0.479;C. 65.7;D. 64.35。

7.已知298K 时,NaCl ,HCOONa 和 HCl 无限稀释的摩尔电导率分别是1.264210⨯、1.046210⨯和 4.261210⨯S · m 2 ·1mol -。

实验测得298 K 时,0.01 mol ·3dm -HCOOH 水溶液的电导率是5.07210⨯1S m -⋅。

298 K 时,0.01 mol ·3dm -HCOOH 水溶液的解离度为( )。

A. 0.1254;B. 0.2508;C. 0.3214;D. 0.0879。

8.25℃饱和AgCl 水溶液电导率为63.4110-⨯1S cm -⋅,所用水的电导率为61.6010-⨯1S cm -⋅,已知25℃时,+m,Ag 63.5λ∞=S ·cm 2 ·1mol -,其迁移数为0.4568。

则AgCl 的溶度积为( )。

A. 101.6910-⨯; B. 111.9810-⨯; C. 92.1810-⨯; D. 103.2110-⨯。

9. 电解质水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温度一定时,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 离子的本性;B. 电解质的强弱;C. 共存的其它离子的性质;D. 离子浓度及离子电荷数。

10.0.001 1mol kg -⋅的K 3[Fe(CN)6]的水溶液的离子强度为( )。

A. 316.010mol kg --⨯⋅;B. 313.010mol kg --⨯⋅;C. 314.510mol kg --⨯⋅;D. 315.010mol kg --⨯⋅。

11.下列电解质溶液的浓度都为0.011mol kg -⋅。

离子平均活度系数最小的是( )。

A. ZnSO 4;B. CaCl 2;C. KCl ;D. LaCl 2。

12.实验室里为测定由电极Ag | AgNO 3(aq) 及Ag | AgCl(s) | KCl(aq) 组成的电池的电动势,下列哪一项是不能采用的?( )。

A. 电位差计;B. 标准电池;C. 直流检流计;D. 饱和的KCl 盐桥。

13.通过电动势的测定,可以求难溶盐的活度积,欲求AgCl 的活度积,则应设计的原电池为( )。

A. Ag | AgCl(s) | HCl(m) | Cl 2(p ) | Pt ;B. Pt | Cl 2(p ) | HCl(m) | AgCl(s) | Ag ;C. Ag | AgNO 3(aq) || HCl(m) | AgCl(s) | Ag 。

14.在下列电池中,其电池的电动势与氯离子的活度a (Cl -)无关的是( )。

A. Z n ∣ZnCl 2(aq )∣Cl 2(p )∣Pt ;B. Zn ∣ZnCl 2(aq )|| KCl (aq )∣AgCl(s)∣Ag ;C. Pt ∣H 2(p 1)∣HCl (aq )∣Cl 2(p 2)∣Pt ;D. Ag ∣AgCl (s )∣KCl (aq )∣Cl 2(p )∣Pt 。

15.电池Hg | Zn(a 1) | ZnSO 4(a 2) | Zn(a 3) | Hg 的电动势( )。

A. 仅与a 1 ,a 3有关,与a 2无关;B. 仅与a 1,a 2有关,与a 3无关;C. 仅与a 2,a 3有关,与a 1无关;D. 与a 1,a 2,a 3均无关。

16.原电池在等温等压可逆的条件下放电时,其在过程中与环境交换的热量为( )。

A. H ∆;B. 零;C. T S ∆;D. G ∆。

17.塔费尔经验式lg a b i η=+,用以描述超电势(η)与电流密度(i )的关系(式中a 、b 为常数),其适应的范围是( )。

A. 任何电流密度下的气体电极过程;B. 任何电流密度下的浓差极化;C. 大电流密度下的浓差极化;D. 大电流密度下的电化学极化。

18.当电流通过原电池或电解池时,电极电势将偏离平衡电极电势而发生极化。

当电流密度增大时,通常将发生( )。

A. 原电池的正极电势增高;B. 原电池的负极电势增高;C. 电解池的阳极电势减小;D. 无法判断。

19.通常应用摩尔电导率这一概念时,就2MgCl 溶液而言,正确的表述是( )。

A. m 2m 21(MgCl )2(MgCl )2Λ=Λ B. m 2m 212(MgCl )(MgCl )2Λ=Λ C. m 2m 21(MgCl )(MgCl )2Λ=Λ 20.使2000 A 的电流通过一个铜电解器,在1 h 内,能得到铜的质量是( )。

A. 10 gB. 100 gC. 500 gD. 2369 g21.在定温、定压的电池反应中,当反应达到平衡时,电池的电动势E 等于( )。

A. 零B. EC. 不一定D. 随温度、压力的数值而变二、填空题1.在化学电源中,阳极发生 反应,也叫 极,阴极发生反应,也叫 极;在电解池中,阳极发生 反应,阴极发生 反应。

2. 双液电池中不同电解质溶液间或不同浓度的同种电解质溶液的接界处存在电势 ,通常采用加 的方法来消除。

3. 已知阳离子和阴离子迁移速率之比为1﹕2,则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迁移数为 和 。

4. 用同一个电导池在相同温度下分别测定浓度c 1=0.013mol dm -⋅ 与c 2=0.13mol dm -⋅的不同电解质溶液的电阻,得到R 1=100Ω,R 2=500Ω,则它们的摩尔电导率之比Λm (1)/Λm (2) = 。

5. 同一强电解质在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率与一般浓度下的摩尔电导率在数值大小上是不相同的,其根本原因是 。

6. 公式r m G ∆=- nFE 中,E 称为 ,其实验测定,要求在电流I 的条件下完成。

7. 若已知某电池反应电动势的温度系数大于零,则该电池可逆放电时的反应热Q r ;∆r S m 。

(选择填入0> ,0< ,或0=)8.等温等压下原电池可逆放电时电池反应的焓变∆H ⎽⎽⎽⎽⎽Q p 。

(选填< ,= ,>)9. 电池Ag ⎢AgAc(s) ⎢Cu(Ac)2(b = 0.11mol kg -⋅)⎢Cu 的温度系数为42.010--⨯1V K -⋅。

E (298K)= -0.372V 。

电池的反应式为 ,该电池反应在298K 时的r m G ∆为 ,r m H ∆为 ,r m S ∆为 。

10. 原电池Pt | Fe 2+,Fe 3+ || Ag + | Ag 相应的电池反应为 。

11. 已知:a (Fe 2+) = 2a (Fe 3+),a (Ce 4+) = 1/2a (Ce 3+),ϕ(Fe 3+, Fe 2+ | Pt) = 0.770 V , ϕ(Ce 4+, Ce 3+ | Pt) = 1.61V 。

则反应Fe 2+ + Ce 4+Fe 3+ + Ce 3+进行的方向为 。

12. 某电池的电池反应为H 2(200kPa)−−→H 2(100kPa),则该电池25℃时的电动势 E= V 。

13. 浓差电池Pb(Hg) (a 1) | Pb(NO 3)2 (aq) | Pb(Hg) (a 2)的左边电极为负极,则铅汞齐中铅的活度a 1 a 2。

(填 > = <)。

14. 电池Pt | Cl 2(p 1) | HCl (0.11mol kg -⋅) | Cl 2(p 2) | Pt 的电池反应 ,若p 1> p 2,则此电池电动势E 0 (填> = < )。

15. 电池 Pt ⎢ H 2(g ,p 1) ⎢ HCl(aq) ⎢ Cl 2(g ,p 2) ⎢Pt 的反应可以写成:H 2(g ,p 1) + Cl 2(g ,p 2) −−→2HCl(aq),1E ,r m,1G ∆ 或1/2H 2(g ,p 1) + 1/2Cl 2(g , p 2) −−→HCl(aq),2E ,r m,2G ∆ 则1E 与2E 的关系 ;r m,1G ∆与r m,2G ∆的关系 。

16. 一定温度下,电池Zn | ZnCl 2(aq) | Cl 2(g ,p ) | Pt 的水溶液中ZnCl 2活度a (ZnCl 2)增加时,电池的电动势E ;若电池为Ag | AgCl(s) | KCl(aq) | Cl 2(g ,p ) | Pt ,其水溶液中KCl 活度a (KCl)增加时,电池的电动势E 。

17. 电池 Cu ⎢Cu + ⎢⎢Cu +,Cu 2+ ⎢Pt 与电池 Cu ⎢Cu 2+ ⎢⎢Cu +,Cu 2+ ⎢Pt 的电池反应均可写成Cu + Cu 2+ 2Cu +,则同温度下两个电池反应的r m G ∆ ,E 。

(填相同或不同)已知:ϕ( Cu 2+/ Cu) = 0.3402 V, ϕ( Cu +/ Cu) = 0.522 V, ϕ( Cu 2+/ Cu +) = 0.158 V 。

18. 电池放电时,随电流密度增加,阳极电势变 ,阴极电势变 。

(填大或小)三、计算题1. 25℃时,电池 Ag -AgCl(s) | KCl(m) | Hg 2Cl 2(s)-Hg(l) 的电动势E = 0.0455V ,(∂E /∂T )p= 3.38410-⨯1V K -⋅。

试写出该电池的反应,并求出该温度下的r m G ∆、r m H ∆、r m S ∆及可逆放电时的热效应r Q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