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风机电气培训教材

合集下载

风机培训课件

风机培训课件

第18页
三、风机的介绍和功能
• C﹑SWF低噪声混流风机性能特性说明
• SWF系列混流式风机由上海交通大学与上虞专用风机 有限公司联合研制开发,具有同机号风量较离心风机 大,风压较轴流风机高,可轴向安装等特点;该系列 风机先后被北京中南海礼堂,北京中关村、上海第一 百货公司、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南京白宫大酒店、深 圳国信大厦、江苏中山大厦、大连奥林匹克广场、杭 州国际凯悦大酒店等著名建筑选用,还批量出口新加 坡等东南亚地区。广大用户给予噪声低、耗电省、高 效区宽、安装方便、运行可靠等高度评价。
体采用彩钢板。
SWF-I型混流风机
7/9/2019
第21页
三、风机的介绍和功能
• 1、结构紧凑、安装方便、运行可靠:该风机在相同风量、风压 的情况下均比轴流式或离心式体积小,可直接与风筒连接,水平 安装或垂直安装,操作使用方便的特点。
• 2、噪声低,该风机的外壳经特别设计、可较大地降低外流噪声 。在单位风量、单位风压的工况条件下、比A声级可降低23dB(A),同时国较低转速的情况下,可获得较高风机压力,在工 矿企业和高级民用建筑的送排风系统中可代替低压离心风机或代 替高压轴流风机而不需要大量消声措施。
• HTFC系列消防(通风)两用低噪声柜式离心风机是一种新型的高 效率、低噪声箱式离心风机,产品按JB/T 9068-1999《前向多翼 离心通风机》和JB/T 8932-1999《风机箱》标准要求设计,并经 国家消防装备监督质量检验中心按GA211-1999《消防排烟风机 耐高温试验方法》进行耐高温试验,能在300℃高温条件下连续 运行60分钟以上,已取得全国三十多个省市的消防局认可,发给 准销证书。产品广泛应用宾馆、饭店、礼堂、影剧院、地下室、 厂矿企业、办公楼等场所,是通风排烟的理想产品,是高层建筑 用消防排烟风机的更新换代产品,已畅销全国各地,深受广大用 户好评。

风机基础培训资料(精简)

风机基础培训资料(精简)

转速范围(rpm)
功率调节方式 切入风速(m/s) 切出风速(m/s) 额定风速(m/s) 风况
9.4-19.1
变桨变速 4 25-28 12.8 IEC TC1A TC2A+
9.4-19.1
变桨变速 3 25-28 10.9 IEC TC1C TC2A+
8.3-16.8
变桨变速 3 25-28 10.8 IEC TC3A TC1B
ρ
平均风能密度
v
有效风能密度 切入、切出之间
风的时空变化
风向和风速
风随时间的变化 日变化 地面上夜间弱,白天强;高空中正相反 月变化 季节性的温差 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季最强,冬季次之,夏季最弱。 中国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而冬春季节是季风盛行的季节。 时间
风随高度的变化 空间
v——距地面高度为h 处的风速,m/s; v1——高度为h1 处的风速,m/s; α ——风切变指数,它取决于大气稳定度和地面粗糙度, 其值约为1/2~1/8。
贝茨理论
2. 风机的分类——按转轴结构划分 垂直轴
全风向、发电机下置
转换效率低、轴距长
2. 风机的分类——按结构划分 水平轴
2. 风机的分类——按功率控制方式
●定桨距失速调节型
定桨距:桨叶桨距角固定不变
失速:是指桨叶翼型本身所具有的失速特性
●变桨距调节型风力发电机组 变桨距:通过控制叶片桨距角的大小来调节功率 ·额定功率以下:叶片节距在0°附近不作变化,等同于定桨距。 · 大于额定功率:调整叶片桨距,使功率限制在额定功率附近。
宏观选址影响因素
风能资源和其它相关气候条件、地形和交通运输、工 程地质、接入系统、其它社会政治和经济技术因素。
微观选址基本概念

风机培训教材ppt课件

风机培训教材ppt课件

轴流式风机的电机和风叶都在一个圆筒里, 外形就是一个筒形,其叶片的工作原理与飞机 的机翼类似,区别在于飞机是将升力向上作用 于机翼以支撑飞机的重量,而轴流式风机则固 定位置并使空气移动。 轴流式风机的特点是气 流与风机轴线是相平行的。
离心式风机的工作过程
1、传动电动机使风机
叶轮发生转动。通过离 心力,叶轮装置将空气 旋转出来。 2、这样,就在风机入 口内,创造出了一个负 的静压力(Ps)。 3、大气压力(Pa)强 迫空气进入到入口内。 4、离开风机的空气带 有正压力 。
风机基础知识
北仑培训基地初级教材
1
风机的作用及种类
风机的基本作用是通过创造一个差压形成气 流的方式,将气流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 置。
风机按原理可分为轴流式风机和离心式风 机,按在电厂的用途可划分为一次风机、送风 机和引风机。
一次风机的主要作用是给制粉系统的煤粉 输送提供动力,并形成风粉混合物进行炉膛。
一般圆里面的为轴向数据a,外面的为径向数据b ,在测得的数值中,若b1=b2=b3=b4,则表明两对轮同 心;若a1=a2=a3=a4, 表明两对轮的端面平行。
若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则说明两轴的中心线重合 ;若所测数据不等,根据计算结果是否在标准范围内 ,超出标准则需对两轴进行找中心。
风机联轴器找中心的任务
找中心的方法及步骤5
分析中心状态
注意: 1、百分表的位置,安装在电机对轮上和安装在泵 体对轮上径向的中心状态正好相反,轴向不变;
2、 左右不要搞错; 3、上下表不要读错。
找中心的方法及步骤6
调整计算
中心调整计算公式: 前支撑:a*L1/D - b*/2 后支撑:a*(L1+L2)/D - b*/2

风电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风电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第一章 风能开发的意义
全球风能总量有多大? ➢ 全球的风能约为2.74×109MW,其中可利用的风能
2×710MW,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倍。 我国风能总量有多少? ➢ 我国10米高度层的风能资源总储量为32.26亿千瓦,其中
实际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储量为2.53亿千瓦。而据估计, 中国近海风能资源约为陆地的3倍,所以,中国可开发风 能资源总量约为10亿千瓦。其中青海、甘肃、新疆和内蒙 可开发的风能储量分别为1143万千瓦、2421万千瓦、 3433万千瓦和6178万千瓦,是中国大陆风能储备最丰富 的地区。
安装角
➢ 桨叶剖面上的翼弦线与叶片旋转平面的夹角,又称桨 距角。
风能最大利用系数
➢ 通过贝茨理论可以得出,风能的最大利用系数是59.3%
P=
1ρ 2
V3
Ad
ρ - 空气密度
V∞ - 风速 Ad - 叶轮扫掠面积 CP -功率系数,Betz极限为0.593
第二章 风能的技术原理
风力发电机的功率曲线 ➢ 在风速很低的时候,风电机风轮会保持不动。当
第一章 风能开发的意义
发展风力发电具有什么优势? ➢ 风电技术日趋成熟,产品质量可靠,可用率已达95%以上,
已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能源,风力发电的经济性日益提高, 发电成本已接近煤电,低于油电与核电,若计及煤电的环 境保护与交通运输的间接投资,则风电经济性将优于煤电。 风力发电场建设工期短,单台机组安装仅需几周,从土建、 安装到投产,只需半年至一年时间,是煤电、核电无可比 拟的。投资规模灵活,有多少钱装多少机。对沿海岛屿, 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地广人稀的草原牧场,以及远离电 网和近期内电网还难以达到的农村、边疆来说,可作为解 决生产和生活能源的一种有效途径.

《风力发电系统培训》课件

《风力发电系统培训》课件
机舱
安装风轮轴、齿轮箱和发电机 等关键设备,实现能量的转换 和传输。
齿轮箱
连接风轮轴和发电机,实现转 速的匹配和提升,提高发电效 率。
发电机
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通过电 磁感应原理实现。
风力发电机组的维护与保养
定期检查
对风力发电机组的各部件进行定期检查,确 保正常运行。
紧固与调整
检查并紧固各部件的连接螺栓和螺母,确保 安全可靠。
设备安装与调试
将风电机组、电气系统和控制系统等 设备安装到指定位置,并进行调试和 试运行,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并网发电
将风电场与电网连接,实现并网发电 ,确保电力输送和分配的可靠性和经 济性。
运行维护与管理
对风电场进行日常运行维护和管理, 确保风电场的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 。
PART 04
风力发电系统的运行与维 护
部件等。
风力发电系统的维护与保养
定期维护与保养
介绍定期对风力发电系统各部件进行检查、清洁、润滑等保养工 作,以及定期对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和校准。
应急维护与抢修
阐述在系统出现突发故障时,如何迅速组织人员进行维护和抢修, 尽快恢复系统正常运行。
维护与保养记录管理
介绍如何对维护与保养工作进行记录和管理,以便对系统进行跟踪 和追溯,提高管理效率。
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风力发电技术将不断改进和创新,提高发 电效率和可靠性。
规模化发展
未来风力发电将向规模化、集中化方向发展,形成大规模风电基 地,降低成本。
海上风电崛起
海上风电资源丰富,未来将逐渐成为风力发电的重要领域。
2023 WORK SUMMARY
THANKS
感谢观看Βιβλιοθήκη REPORTING原理

SL150教材0风机培训课本

SL150教材0风机培训课本

SL1500风机工厂培训教材华锐风电科技有限公司2006年7月概述结合FL1500 风机技术引进和国产化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我们编制了本教材。

主要用于向用户系统的介绍FL1500 风机的结构、功能、运行原理、控制方式等基本知识,作为用户工厂培训的使用教材。

在本教材编著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以期使之成为一本集规范性、科学性、实用性为一体的培训教材。

同时,由于生产工艺的改进、设计的完善、和编者水平的限制,本教材难免存在缺漏和不足之处。

望请各位读者提出批评指正意见。

本教材所述内容如有和技术规格书、图纸矛盾之处,以图纸和规格书为准。

本教材为试行版本。

第一章、轮毂装置1. 变桨控制系统概述图1 变桨系统变桨控制系统包括三个主要部件,驱动装置-电机,齿轮箱和变桨轴承。

从额定功率起,通过控制系统将叶片以精细的变桨角度向顺桨方向转动,实现风机的功率控制。

如果一个驱动器发生故障,另两个驱动器可以安全地使风机停机。

变桨控制系统是通过改变叶片迎角,实现功率变化来进行调节的。

通过在叶片和轮毂之间安装的变桨驱动电机带动回转轴承转动从而改变叶片迎角,由此控制叶片的升力,以达到控制作用在风轮叶片上的扭矩和功率的目的。

在90度迎角时是叶片的工作位置。

在风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行时,叶片向小迎角方向变化而达到限制功率。

一般变桨角度范围为0~86度。

采用变桨矩调节,风机的启动性好、刹车机构简单,叶片顺桨后风轮转速可以逐渐下降、额定点以前的功率输出饱满、额定点以的输出功率平滑、风轮叶根承受的动、静载荷小。

变桨系统作为基本制动系统,可以在额定功率范围内对风机速度进行控制。

变桨控制系统有四个主要任务:1) 通过调整叶片角把风机的电力速度控制在规定风速之上的一个恒定速度。

2) 当安全链被打开时,使用转子作为空气动力制动装置把叶子转回到羽状位置(安全运行)。

3) 调整叶片角以规定的最低风速从风中获得适当的电力。

4) 通过衰减风转交互作用引起的震动使风机上的机械载荷极小化。

风电培训教程(PPT71页)

风电培训教程(PPT71页)
❖ 建设一座装机10万千瓦的风电场,约需8亿元以上, 而建设同样规模的火电厂约为4至5亿元。
风力涡轮发电机组成? 风大时风机是否安全? 风向变化了,风机方向变不变呀?
你想了解风电吗? 那就向下了解吧!
我上到风机上了
总结
➢ 发展风力发电,储能是关键,因为风是间歇性的。 简单的办法是用蓄电池。另一种办法是抽水法。
➢ 目前,最新型的风轮机每转可发电300-750千瓦, 其体积只有普通火力发电千分之一。
风电机组
2009年中国新增风电机组10129台,容量 13803.2MW,年同比增长124%;累计安装风电机组 21544台,容量25805.3MW,年同比增长114%。 就 风电设备行业来看,2009年,中国国内已形成涵 盖叶片、齿轮箱、发电机、塔架等主要零部件的 生产体系。叶片、发电机、齿轮箱、轮毂等主要 零配件的供求矛盾已逐步缓解,轴承和控制系统 的供应仍然存在一定的缺口。
我国风电造价
❖ 从统计数据看,全国风电上网电价比常规水电和火电 厂高出许多,新疆常规火电上网平均电价在0.25元/ 千瓦时左右,而风电则平均达到0.6元/千瓦时以上。 而风电利用小时数约在2000至3000小时左右,仅为火 电的一半。
❖ 另外,虽然风电单位千瓦平均造价已从10000元降到 8000元左右,但仍远高于火电的4000元/千瓦造价,
❖ 特性:周期性、多样性、
复杂性Biblioteka 多大的风力才可以发电呢?❖ 一般说来,3级风就有利用的价值。但从经济合 理的角度出发,风速大于4m/s才适宜于发电。
❖ 据测定,一台55kW的风力发电机组,当风速 9.5m/s时,机组的输出功率为55kW;当风速8m/s 时,功率为38kW;风速6m/s时,只有16kW;而风 速为5m/s时,仅为9.5kW。可见风力愈大,经济 效益也愈大。

风电公司风力发电机组整机基础知识培训讲义

风电公司风力发电机组整机基础知识培训讲义

SL XXXX系列风电机组分类
叶轮直径尺寸分类:SL XXXX/60 SL XXXX/70 SL XXXX/77 SL XXXX/82
机型环境温度分类: 常温型:生存温度:-25℃~+45℃ 运行温度:-15℃~+45℃ 低温型:生存温度:-45℃~+45℃ 运行温度:-30℃~+45℃
SL XXXX系列风力发电机组基本参数
缓冲器
变桨接 近开关
三、变浆系统
通过调整叶片的角度,使风力发电机组获得理想 的能量,当风速变化时,特别时超过额定风速后,调整 叶片的角度,控制风力发电机组的转速和功率,维持 机组工作在最佳状态。
停机
顺桨位置 启动
变桨保护
满发 工作位置
顺桨位置
工作位置
变桨驱动装置
变桨驱动装置 由变桨电机、制动 器和变桨齿轮箱三 部分组成。
技术参数 额定功率 切入风速 切出风速 额定风速 生存风速 叶轮直径 叶片长度 轮毂高度 转速范围 额定转速 风区类型
单位 kW m/s m/s m/s m/s m m m rpm rpm
SL XXXX/60 SL XXXX/70 SL XXXX/77 SL XXXX/82
1500
3
25
20
14
12
约6.6
SL XXXX/70
约5.9 34
约11.25
SL XXXX/77 5.7~5.9 37.5/38
约11.3
SL XXXX/82
约6.4 40.25
约13.55
风电机组对叶片的要求
• 比重轻且具有最佳的疲劳强度和机械性能,能经受暴风等 极端恶劣条件和随机负荷的考验;
• 叶片的弹性、旋转时的惯性及其振动频率特性曲线都正常, 传递给整个发电系统的负荷稳定性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训教材
编制人:高军
时间:2013-11-10
风电场风场部分电气施工项目主要包括风机电气设备安装,场区电缆敷设接线,箱式变压器安装及风机箱变接地等。

本章重点介绍一下风机塔筒电气设备安装。

一、施工范围
塔筒内动力、控制电缆的敷设及接线,塔筒内部所有电气设备的安装。

二、施工流程
三、施工方法及要求
风机电气设备安装要求随风机生产厂家的不同而各异,本章将主要以华锐电气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3000kW型风电机组进行介绍。

1、电缆敷设
风机塔筒电气主通道也随风机生产厂家不同而不一样,最具代表性的主要有电缆跟导电轨两种。

如图二
三一风机华锐风机
1.1 选一平坦地面,放上电缆盘支架,并把电缆盘架上。

1.2 用皮卷尺量好所要截断电缆的长度并在地上作好标记,并用叉车拖动电缆到相应位置。

1.3 截好的电缆要立即在头尾两端用黄、绿、红、黄绿这4种色带作上相应的相序标记。

1.4 所要截断的电缆长度和数量见下表
1.5 卸塔筒时要一定要注意把安装电缆夹的位置放置在水平方向,装上电缆夹。

1.6 敷设电缆时要注意第二节塔筒电缆上端要与塔筒的连接法兰齐平,下端要超出塔筒约0.5m .。

1.7 敷设电缆时要注意两节塔筒电缆相序位置要一一对应。

1.8 固定电缆夹时无需立即全部固定,但要保证上端要固定2个,底部要固定1个,中间至少也要固定1个。

1.9 机舱的电缆放到第三节塔筒时,有以下几个注意点:
A)、第三节塔筒平台上需要两个人拖住电缆慢慢往下放。

B)、缆马鞍处需要一个人整理电缆,并指挥上面两人放电缆的速度。

(要系好安全带)
C)、第二节塔筒平台上需要一个人负责对其电缆,在电缆长度超出第三节塔筒长度0.5m时通知缆马鞍处的人停止往下放电缆,可以开始放扭缆了。

D)、第三节塔筒全部放好后就要装好塔筒电缆夹,把电缆按相应的位置在电缆夹中固定好。

固定电缆需要两人轮流交替,一人拧螺栓,一人递交工具。

(要系好安全带)
E)、整理第一节和第二节塔筒里的电缆。

整理电缆时从塔筒上端的第二个电缆夹开始。

先把电缆夹松开,让电缆垂直往下,再理好固定。

完毕后再如法炮制下面的电缆夹。

2、电缆接线
2.1 压接前,一般要求电缆端部绝缘的剥切长度应为接线端子接管部分的孔深加5mm;接续管长度的一半加5mm。

而电缆最外端绝缘的剥切长度应在此基础上再加10mm。

按连接需要长度剥除绝缘,清除导体表面油污或氧化膜。

2.2 电缆与压接端子连接应根据线芯截面选择相同型号的接续管或接线端子,特殊情况下接续管或接线端子有氧化层或油污的,必须擦拭干净。

2.3 压接按线芯截面选择相应压膜(实际作业中有经验的电工可以根据需要选用小一规格的压膜或搭配使用),根据以下程序进行压接:采用局部压接时,顺序是先外后内。

压接线端子时应先压接线端子的接管部分末端压坑;压接接续管时,应先压接接续管两端的压坑,然后再压中间两个压坑。

采用整体压接时,顺序是先内后外。

压接线端子时应先压接端子接管部分内侧的压坑;压接续管时,应先从接续管中间开始,然后向两端压。

整体压接的成形边或局部压接的压坑中心线应各自同在一个平面或直线上。

压膜每压接一次在压膜合拢到位后应停留3-5S,使压接部位金属塑性变形达到基本稳定后,再消除压力。

2.4 压接后的接续管或接线端子,应将压痕边缘休整圆滑、齐平,无尖角、毛刺,以免造成电场恶化。

2.5 两节塔筒之间用以连接的电缆接续管要进行密封绝缘:
2.6 首先使用自粘性橡胶半导电带进行绕包密封。

自粘性橡胶在绕包时,应拉伸100%左右,半搭盖绕包,至少要来回绕包两圈。

2.7 密封完成要在其表面再缠绕一层黑色聚氯乙烯带(绝缘胶布)。

2.8 最后在外面套上相应的用来标记相序的彩色绝缘热缩套管和黑色绝缘热缩套管,先热缩彩色的,外面再热缩黑色的,两层绝缘套管不可少。

3、电气设备安装
3.1用水平仪检查塔筒基础环内部地面标高,是否符合风机厂家要求;若符合要求,则用水平仪检查安装后的塔筒底部控制柜平台水平度且各点必须保持一致。

3.2箱式变压器安装前用水平仪检查土建基础水平度,并以其最高点为基准安装变压器,并保证变压器水平度和垂直度。

3.3施工前应反复核对安装尺寸,不得随意变动安装位置和尺寸。

3.4基础型钢与土建预埋铁之间加角钢来调节型钢高度,角钢与埋铁、角钢与型钢之间的焊接应牢固(三面施工焊,焊缝不小于焊件的最小厚度)。

3.5基础型钢安装后,其顶部高出抹平地面的高度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为10mm —20mm)。

3.6基础型钢不少于2点明显可靠接地。

3.7设备运至施工现场,由技术员按图纸清点确定所吊控制盘柜的型号、规格、数量及其安装地点。

查看盘柜在经过长途运输后,盘柜外观有无明显倾倒,被损坏现象。

3.8用吊车车将控制盘柜按安装要求移至安装位置就位,不可将盘柜倒立或横放。

3.9技术员、质检员以及厂家人员一同到现场,对设备进行开箱检查核对(包括开关柜内一次设备型号及各零配件,检查设备的外观质量,并且有合格证及设备铭牌清晰。

),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3.10对照设计图纸分段,按编号将盘柜基本移到位。

开关柜及柜内设备与各构件间连接牢固,开关柜型号规格与设计一致,柜体油漆完好。

3.11控制盘柜找正方法采用线锤与钢角尺一起来找平找正。

3.12柜体垂直度偏差<1.5mm/m。

3.13柜体与塔筒底部之间采用焊接方式固定,焊接部位为柜底四角,焊接长度为20-40mm。

3.14柜体的接地应牢固良好;装有电器的可开启的门,应以透明护套裸铜软线与
接地的金属构架可靠的连接。

3.15动触头与静触头的中心线应一致,触头接触紧密。

3.16二次回路辅助开关的切换接点应动作准确,接触可靠。

3.17控制盘柜内照明齐全。

3.18 配电装置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变压器的中性点应专门敷设接地线直接与接地体或接地母线连接。

3.19 高压配电间隔和静止补偿装置的栅栏门铰链处应用透明绝缘软铜线连接,以保持良好接地。

4、质量要求
4.1电缆敷设质量要求
4.1.1 技术员事先认真统计出每条路线上的电缆数量,列出电缆敷设的先后顺序,避免电缆交叉。

4.1.2 电缆敷设时,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或地面上拖拉。

必须使用电缆架敷设,严禁将电缆盘倒立,从侧面直接敷设。

4.1.3 电缆敷设时应排列整齐,不宜交叉,布置架内最底层电缆严禁交叉。

转弯处,与布置架弯曲弧度一致,且不小于10倍电缆外径。

4.1.4 电缆在每根支架上均应可靠固定,拐弯处固定要3点以上,且弧度一致;支架上的电缆固定点必须在同一直线上,间距应均匀,且扎带或塑胶电线的绑扎方向必须一致,锁紧点必须在隐蔽方向;支架内严禁用扎带或塑胶电线将两根或数根电缆捆扎在一起,电缆整理完后,必须将临时固定拆除。

4.1.5动力电缆固定卡紧固应均匀,力量适中,固定卡如有毛刺,必须用砂纸打磨干净。

如有紧固不到位的现象,需用圆凿处理。

4.1.6 紧固电缆前应将电缆拉紧,然后再进行固定卡紧固,但应防止力量过大而损伤电缆。

4.1.7 电缆在穿电缆保护管前后应全部固定,在接头的保护管前后应全部固定,在进盘前的300~400mm处应固定紧固,在引入接线盒前150~300mm处应固定,在引入端子牌前150~300mm处应固定。

4.1.8 水平敷设的电缆,在电缆首末两端及转弯、电缆连接头的两端处加以固定。

4.1.9 电缆在起终点、中间接头位置应预留1个电缆头的长度(6m)。

4.1.10 电缆进入端子箱和动力箱时,只能从下方或側边孔洞进入,严禁从上方孔洞进入。

4.1.11 电缆做头时,应除去线芯与连接管内壁油污及氧化层。

压接摸具与金具应配合恰当,压缩比应符合压缩工艺的要求。

压接后应将端子或连接管上的凸痕修理光滑,不得残留毛刺。

4.1.12 电缆接线应牢固,螺栓紧固力矩应符合下表要求:
4.2 电气设备安装质量要求
5.2.1风机控制柜平台固定牢固,各项偏差符合规范中的标准:
4.2.2基础型钢不直度<1mm/m,<5mm/全长。

4.2.3基础型钢水平度偏差<1mm/m,<5mm/全长。

4.2.4基础型钢位置偏差及不平行度<5mm。

4.2.5柜体就位整齐美观,各项偏差符合规范中的标准:
4.2.6柜体垂直度偏差<1.5mm/m。

4.2.7柜体及基础型钢接地良好。

4.2.8二次回路接线正确可靠。

4.2.9各种保护动作灵敏、正确、可靠。

以上即为风电场所有电气施工项目,由于受本人专业水平的制约,所述内容难免出现错误或遗漏的地方,敬请各专家批评指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