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肥胖判定指标

合集下载

肥胖标准对照表 计算公式

肥胖标准对照表 计算公式

肥胖标准对照表计算公式
肥胖标准对照表指的是根据人体质量指数(BMI)来判断肥胖程度的
标准表。

BMI是介于0-50之间的数字,可以帮助我们衡量肥胖程度,而
肥胖标准对照表可以根据BMI指数,将人们分为不同的肥胖等级。

肥胖标准对照表的计算公式是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

例如,一名身高180公分,体重75公斤的人的BMI指数为:75(公斤)
/1.8(米)的平方=23.15。

根据肥胖标准对照表,我们可以把BMI指数进行分类:BMI指数为
18.5以下的被判断缺乏营养,BMI指数为18.5-24.9的为正常健康,BMI
指数为25-29.9的为轻度肥胖,BMI指数为30-34.9的为中度肥胖,BMI
指数为35-39.9的为重度肥胖,BMI指数超过40的为极重度肥胖。

根据以上情况,我们可以看出,这名身高180公分,体重75公斤的
人的BMI指数为23.15,属于正常健康的范围。

bmi中国标准

bmi中国标准

bmi中国标准BMI中国标准。

BMI(Body Mass Index)即身体质量指数,是一种用于衡量人体肥胖程度的指标,它是以体重和身高为基础计算的。

BMI的计算公式为,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

BMI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种衡量人体肥胖程度的方法,它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体重状况,及时采取相应的健康管理措施。

在中国,BMI的标准与国际标准略有不同,主要是根据中国人的生理特点和疾病发病率进行了调整。

根据中国政府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报告》,中国BMI的标准分为以下几个等级,低体重(BMI<18.5)、正常体重(18.5≤BMI<24)、超重(24≤BMI<28)、肥胖(BMI≥28)。

正常体重是指BMI在18.5到23.9之间,这个范围内的人体重和身高的比例是比较合适的,健康风险也相对较低。

超重是指BMI在24到27.9之间,这个范围内的人已经超出了正常体重范围,需要引起重视并采取相应的减重措施。

肥胖是指BMI大于或等于28,这个范围内的人已经属于肥胖,健康风险非常高,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减重措施。

根据中国的BMI标准,人们可以通过计算自己的BMI来了解自己的体重状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健康管理措施。

对于低体重的人来说,需要增加营养,保持健康的体重;对于正常体重的人来说,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体重增加;对于超重和肥胖的人来说,需要采取科学的减重方法,包括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等。

除了BMI,人们还可以通过测量腰围来了解自己的肥胖程度。

根据中国政府发布的《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干预指南》,腰围超过90厘米的男性和85厘米的女性,即为中心性肥胖,这是一种对健康危害更大的肥胖类型,需要更加重视和及时干预。

总之,BMI中国标准是根据中国人的生理特点和疾病发病率进行了调整,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中国人的肥胖程度和健康风险。

人们可以通过计算自己的BMI和测量腰围来了解自己的体重状况,及时采取相应的健康管理措施,保持健康的体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肥胖的通常判定标准

肥胖的通常判定标准

肥胖的通常判定标准
肥胖的通常判定标准是根据身体质量指数(BMI)来确定的。

身体质量指数是根据一个人的体重和身高计算得出的数值,公式为:BMI = 体重(kg)/ 身高(m)的平方。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成人肥胖的BMI范围为≥ 30 kg/m²。

根据BMI值,肥胖可分为三个等级:
1. 轻度肥胖:BMI在30-34.9 kg/m²之间。

2. 中度肥胖:BMI在35-39.9 kg/m²之间。

3. 重度肥胖:BMI≥40 kg/m²。

需要注意的是,BMI只是一个大致的指标,无法完全反映体脂肪的分布和身体组成。

因此,在判断肥胖时,还需要结合其他因素进行综合评估,例如腰围、体脂肪百分比、腹部脂肪分布等。

BMI体重指数标准范围

BMI体重指数标准范围

BMI体重指数标准范围
人的体重指数(BMI)是衡量个体体重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准,它是根据体重和身高来计算,是一种能反映一个人健康状况的标准。

在确定BMI指数前,首先需要了解BMI指数的标准范围。

BMI指数标准范围有五种,即偏瘦、正常、偏胖、肥胖和极度肥胖。

其中,偏瘦的BMI指数在18.5以下,正常的BMI指数在18.5到23.9之间,偏胖的BMI指数在24.0到27.9之间,肥胖的BMI指数在28.0到32.9之间,而极度肥胖的BMI指数是33.0及以上。

掌握了BMI指数的标准范围,我们就可以用它来衡量个人体重状况。

如果个人BMI指数落在正常范围内,那么他就是一个健康的人;如果BMI指数低于正常范围,那么他可能存在营养不良等问题,及时就医检查;如果BMI指数高于正常范围,那么他可能存在肥胖等问题,应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体重,尤其是偏胖以上(BMI指数超过27.9)的人,应该加强健身锻炼,改善体质,以免面临健康危机。

不管是减重还是加重,最重要的是要科学地进行控制,科学搭配营养,充分考虑节食对身体的影响,更不能做出过度的劳累和削弱身体的行为。

总的来说,BMI指数标准范围反映了个体体重状况,检测出来的数据是健康问题的重要指标,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养成定期测量体重指数的习惯,早发现早治疗,从而避免更大的健康风险。

- 1 -。

肥胖症分度标准

肥胖症分度标准

肥胖症分度标准
肥胖症分度标准是根据体重指数(BMI)来衡量个人肥胖程度的一种常用方法。

下面是一份一般性的肥胖症分度标准:
1. 体重偏高(BMI 24.0-27.9):体重超过正常范围,但并不严重肥胖。

2. 轻度肥胖(BMI 28.0-32.9):体重明显超过正常范围,可能伴有一些相关疾病风险。

3. 中度肥胖(BMI 33.0-37.9):体重较为显著地超过正常范围,同时相关疾病风险也进一步增加。

4. 重度肥胖(BMI 38.0-41.9):体重明显超过正常范围,同时相关疾病风险大幅增加。

5. 极度肥胖(BMI 42.0及以上):体重严重超过正常范围,相关疾病风险极高。

需要注意的是,肥胖症分度标准仅仅使用BMI进行衡量,并不全面考虑个体的身体构成和健康状况,因此如有需要,还需结合其他身体指标和医生的专业意见来进行评估。

这个标准仅供参考,具体的诊断和治疗应该由医生来确定。

体重肥胖指数标准范围

体重肥胖指数标准范围

肥胖的判定标准有以下几种:
1、体重指数:这是目前比较普遍使用的一个肥胖指标,体重指数的计算方法为体重(Kg)除以身高的平方(_),目前我国成人体重指数在18.5~23.9范围内为正常。

体重指数大于24为超重,大于27为肥胖。

2、腰围:正常腰围的判断标准是:男性腰围应不大于85厘米,大于85厘米,少于90厘米为超重,大于90厘米为肥胖;女性腰围应不大于80厘米,80厘米到85厘米之间为超重,大于85厘米即为肥胖。

3、腰臀比(腰围:臀围):男性的腰臀比不大于0.9,女性的腰臀比不大于0.8,可视为中心性肥胖,腰臀比还可判断内脏的肥胖程度。

4、体脂率:脂肪量占全身的重量的比,一般通过人体成分分析仪、皮脂厚度计等仪器来分析测量。

一般来说,男性体脂率大于25%、女性体脂率大于30%,则可判断为肥胖病。

中国肥胖的标准

中国肥胖的标准

中国肥胖的标准体重指数BMI是常用来衡量肥胖的指标,体重指数的计算方法,是体重的公斤数÷身高米数的平方,例如身高1.6m、体重50kg的人,其体重指数BMI是50÷1.62=19.5。

我国成人居民BMI的衡量标准是≤18.4为消瘦,18.5-23.9为正常,24-27.9为超重,腰围≥28为肥胖。

还有一个衡量中心型肥胖的指标是腰围,中国成年男性腰围的正常值为<85cm,85-90cm是中心型肥胖前期,腰围>90cm为中心型肥胖。

女性腰围正常值为<80cm,80-85cm为中心型肥胖前期,腰围>85cm为中心型肥胖。

临床判断是否肥胖,指标是按照BMI来评判,BMI的计算是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体重是按公斤来计算,身高以米来计算。

BMI指数计算:体重(kg)/身高平方(m)²。

比如患者是70公斤,身高是1米65,他的BMI就是70除以1.65再除以1.65。

亚洲成年人BMI 正常范围为18.5~22.9;小于18.5为体重过低;大于等于23为超重;23~24.9为肥胖前期;25~29.9为I度肥胖;大于等于30为Ⅱ度肥胖。

除了BMI指数来评判肥胖外,还有其他的一些计算方法可以来借鉴,具体如下:1、腰臀比:分别测量肋骨下缘至髂前上棘之间的中点的径线即腰围与股骨粗隆水平的径线即臀围,再算出其比值。

正常成人腰臀比男性小于0.90,女性小于0.85,超过此值为中央性肥胖。

2、理想体重计算:理想体重等于身高减105,或等于身高减100后再乘以0.9(男性)或0.85(女性)。

实际体重超过理想体重的20%者为肥胖;超过理想体重10%又不到20%者为超重。

3、其他方法:可用X线和B超测定各部位皮下脂肪厚度,或通过磁共振MRI、CT扫描或双能X线吸收测量体脂分布,或应用L3/L4的CT或MRI扫描来计算内脏的脂肪面积。

脂肪面积大于130cm2与代谢性疾病相关,小于110cm2则危险性低。

中国人bmi指数标准表

中国人bmi指数标准表

中国人bmi指数标准表
BMI(BodyMassIndex),即身体质量指数,是衡量人体肥胖程度的一种指标。

BMI值计算方式为:体重(kg)÷身高(m)的平方。

根据BMI值,可以将人体重类型分为偏瘦、正常、超重和肥胖四种类型。

中国人BMI指数标准表如下:
BMI值范围t 体重类型
<18.5t 偏瘦
18.5-23.9t 正常
24.0-27.9t 超重
≥28.0t 肥胖
需要注意的是,BMI指数并不是万能的指标,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对于运动员、老人、孕妇等特殊群体,BMI值可能并不能完全反映其真实的身体状态。

因此,在使用BMI指数判断身体质量时,还需要结合其他指标进行综合评估。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肥胖的判断指标
一、肥胖的定义
从营养学角度看,肥胖是营养过剩的表现,是由于能量的供给大于能量的消耗,作为机体燃料的脂肪在体内过剩而储存起来的一种状态。

从医学角度看,肥胖是脂肪细胞数量增加和脂肪细胞中脂肪储存过剩,身体脂肪过度增多,体重超过正常值的20%以上,并对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的一种超体重状态。

二.肥胖的判断
(1)体重和标准体重法
体重是指人体各部分的总重量。

标准体重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通过群体大样本调研后,按照人的年龄、身高等特点,得出各年龄阶段体重的标准值。

目前在我国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数据,一般采用以下方法计算标准体重。

成年人标准体重的计算方法:
成年人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0\]×0 9
我国成年人常用的标准体重公式为Broca的改良式:
成年男性: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5
成年女性: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5-2 5
评价标准:肥胖程度=实际体重(kg)/理想体重(kg)×100%.根据这个公式,若结果在90~110%之间,表明体重正常;若在110~120%之间,属于超重;若大于120%,则可诊断为肥胖。

反之,若在80~90%之间,属于偏轻;若小于80%,则属于消瘦。

在确认肥胖后,还可以进一步分级:若在120~130%之间,为轻度肥胖;若在130~150%之间,为中度肥胖;若在150~200%之间,为重度肥胖;若大于200%,则属于病态肥胖。

需要指出的是,上面这种方法算法简单,适合普通人群体重的自我评定,但是这一方法只是估算,远远没有体质指数、腰围、腰臀比等方法准确可靠。

(2)体重指数(BMI)法
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为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是评估肥胖程度的指标。

其公式为: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kg)/身高的平方(米,m)
理想体重(Kg)=(18.5~23.9)×身高的平方(单位m)
以体重指数对肥胖程度的分析,国际上通常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体重指数界限值,健康18.5-24.9kg/m2;超重25-29.9kg/m2;肥胖≥30kg/m2;亚太地区人群根据BMI不同可分为:健康18.5-22.9kg/m2;超重23-24.9kg/m2;1度肥胖25-29.9kg/m2;2度肥胖30-34.9 kg/m2;3度肥胖>35 kg/m2。

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组织了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对我国21个省市、地区人群体重指数(BMI)、腰围、血压、血糖、血脂等24万人的相关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并据此提出了中国人的BMI标准,BMI值“24”为中国成人超重的界限,BMI“28”为肥胖的界限;即健康18.5-23.9kg/m2;超重
24-27.9kg/m2;肥胖>28 kg/m2;男性腰围≥85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为腹部脂肪蓄积的界限。

表: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的体重指数和腰围界限值与相关疾病和危险性的关系
国际标准(BMI)kg/m2 亚太标准
(BMI)
kg/m2
中国标准
(BMI)
kg/m2
中国标准
(腰围)
男cm
中国标准
(腰围)
女cm
相关疾病
和危险性
偏瘦< 18.5 低
正常18.5-24.9 18.5-22.9 18.5~
23.9
< 85 < 80 平均水平
超重25-29.9 23-24.9 24.0~
27.9
85~95 80~90 增加肥胖≥30 ≥ 25 ≥ 28≥95≥90严重增加
注:*相关疾病指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危险因素聚集。

**体重过低可能预示有其他健康问题。

体质指数是公认的较好的评估肥胖的测量指标之一,全世界各地区广泛使用,但是并不是适用所有人,以下人群就不适合用这种方法:
①生长期的婴幼儿、儿童;
②肌肉发达者或运动员或正在做重量训练者;
③怀孕的妇女,老人;
④患有水肿、腹水等疾病时;
⑤不易准确测量身高者;
⑥其他个体因素影响体重测量者。

(3)腰围测量
腰围(WC)是中心型肥胖(腹部肥胖)的重要标准之一,中国内地尚没有公认统一的数据。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的专家认为:中国成年男性腰围应在85厘米以内,80~85厘米之间为超重,85厘米及其以上为肥胖;成年女性的腰围应控制在80厘米以内,75~80厘米之间为超重,80厘米及其以上为肥胖。

腰围超标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将显著增加。

测量腰围应该列入常规体检项目,其实这一指标患者是可以自己经常测量的,但一定要注意应用正确的方法。

测量腰围的正确方法和操作要点:
①标准软尺:用一根没有弹性、最小刻度为1毫米(0 1厘米)的软尺;
②空腹:空腹时测量与饱腹测量差异较大,科学研究表明应该空腹测量;
③裸腹:除去腰部覆盖的衣物,尽可能裸腹测量,若做不到的话应尽量穿着单薄衣服;
④姿势正确:测量时双手自然下垂站立,两脚分开30~40厘米,使体重均匀分布,腹部放松,自然呼吸;
⑤位置准确:软尺放在右侧腋中线胯骨上缘与第十二肋骨下缘连线的中点(通常是腰部的最窄部位),沿水平方向绕腹部一周,紧贴而不压迫皮肤;
⑥读数准确:正常呼气(吐气)状态下测量腰围的长度,读数准确至1毫米。

(4)测量腰臀比
腰臀比即用腰围除以臀围,腰臀比是中心型肥胖的指标之一。

成年男性:正常腰臀比<0 85;超重腰臀比0 85~0 90;肥胖腰臀比>0 90。

成年女性:正常腰臀比<0 75;超重腰臀比0 75~0 80;肥胖腰臀比>0 80。

腰围不达标或腰臀比值低但体质指数≥28者,为全身性或周围型肥胖。

(5)体脂百分比
对于特殊人群,如运动员、健美者、重体力劳动者,他们肌肉发达,体重可以超过标准体重很多,但体内脂肪并不多。

评价他们肥胖与否的方法还应该结合体内脂肪的多少,即“体脂”是否过量来决定。

测量体脂含量对所需设备要求较高,测量较为困难,其经典方法是水下称重法,也叫体密度测定法,但此类仪器设备昂贵且操作麻烦,在这里不多做介绍。

肥胖是体内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三酰甘油)积聚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状态。

通常由于食物摄入过多或机体代谢的改变而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造成体重过度增长,并引起人体病理生理的改变,可以通过合理调节膳食,加强体育锻炼调节身体指标。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1、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

(会计政策已经变更,不得随意改变)
2、政策变更条件:法律要求变更;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相关信息。

3、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本期事项与前期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4、会计政策变更涉及损益通过“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核算;本期发现前期重要差错和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设计损益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

5、会计政策变更不涉及应交税费的调整。

但追溯调整如果涉及暂时性差异,应考虑递延所得税。

6、会计估计,是指企业对其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做的判断。

7、会计政策变更:
·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
·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由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
·对子公司投资由权益法变更为成本法核算;
8、会计估计变更: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年限、净残值的变更;
·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年限、净残值的变更;
·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的变更;
·存货可变现净值估计的变更;
·公允价值的确定;
·预计负债初始计量的最佳估计数的确定。

9、难以对某项变更区分为会计政策变更或会计估计变更的,应当将其作为会计估计变更。

要考虑所得税的影响。

11、不重要的前期差错,不需调整财务报表相关项目期初数,但应调整发现当期与前期相同的相关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