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考《诉衷情》

合集下载

语文:第33课《诉衷情》课件(沪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上)

语文:第33课《诉衷情》课件(沪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上)

海港城攻略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湿热下注型前庭大腺炎特点的是。A.外阴一侧肿胀B.烦躁易怒C.带下色黄质稠D.腰酸耳鸣E.舌苔黄腻 配送中心是指作为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场所或组织,应符合下列主要条件。A.主要为特定的用户服务、配送功能齐全、完善的信息网络和辐射范围大B.主要为广泛的用户服务、配送功能齐全、完善的信息网络和辐射范围大C.主要为广泛的用户服务、配送功能齐全、完善的信息网络和辐射范围小D 在铸造生产中,流动性较好的铸造合金。 以下不属于数字出版特征的是。A.产品形态数字化B.管理过程数字化C.传播过程数字化D.内容生产数字化 申请期货公司营业部负责人的任职资格,应当具有从事期货业务年以上经验。A.5B.3C.2D.4 时,防洪库容和兴利库容不结合。A.防洪限制水位和死水位重合B.防洪限制水位高于死水位C.防洪限制水位和正常蓄水位重合D.防洪限制水位高于正常蓄水位 下面哪种情况是无创正压通气(NPPV)的适应证A.血流动力学稳定、能配合的心源性肺水肿患者B.昏迷的脑外伤患者C.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肠梗阻患者D.严重低氧血症的ARDS患者E.以上都是 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Everydeckofficershouldbeableefficientlycarryout:Administration;B.Navigation/CollisionAvoidance;Conning;D.Aboveofall. 女性,40岁,咳嗽,低热、乏力3个月,胸片见双肺门增大,双肺网格状影,PPD皮试阴性。为明确诊断,下列哪一项检查最有价值()A.支气管肺泡灌洗B.肺功能C.胸部CTD.肺活检E.血清免疫学 机构与机器的区别在于。A.人工劳动产物B.具有确定运动C.转换机械能D.有零件组成 利器盒整体颜色为黄色,在盒体侧面注明 锻炼身体的益处不包括A.增强免疫力B.增强体力C.加强骨骼硬度D.升高血糖E.降低血压 吊物装卸车应注意什么? 机动车在夜间或者容易发生危险的路段,应当。A.以最高设计车速行驶B.降低速度,谨慎驾驶C.保持现有速度行驶D.以超过规定的最高车速行驶 猩红热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带菌者。A.正确B.错误 在Maya中,通过许多方式显示多边形的各种元素和数目等,为我们在建模过程中提供许多方便。例如,Display>PolygonDisplay提供更多的多边形显示选项,下面可能成为选项的是。A、网格显示模式B、实体显示模式C、实体和材质显示模式D、以上全部 省内网由设置在省内地市的节点组成,节点之间采用网状连接。 表示变量值的什么指标()A.平均水平B.频数分布C.变化范围D.相互间差别的大小E.以上都不是 负责对保健食品注册申请进行技术审评的机构是A.国家药典委员会B.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会C.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D.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评价中心E.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长期应用呋塞米(速尿)可导致A.低氯性碱中毒B.低氯性酸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代谢性酸中毒E.呼吸性碱中毒 肠梗阻诊断明确后,最重要的是确定。A.梗阻的原因B.梗阻的部位C.梗阻的程度D.梗阻的性质E.有无发生肠绞窄 是各科目的总括记录,是总分核对和统驭分户账的工具,也是编制会计报表的重要依据。A、分户账B、总账C、登记簿D、余额表 接触网静态检测中承力索相对线路中心的位置的检测周期为。A、3年B、1年C、半年D、3个月 面神经迷路段由内耳道底前上方进入面神经管,于前庭与耳蜗之间到达膝神经节,此段最窄,其长度为()A.2~3mmB.3~5mmC.5~10mmD.10~12mmE.12~15mm ()是市场营销活动的出发点。A.市场定位B.市场调查C.市场细分D.市场分析 伤寒杆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A.外毒素B.肠毒素C.内毒素D.H抗原E.0抗原 下列哪项CT表现是诊断主动脉瓣狭窄的特征性征象A.主动脉瓣口缩小B.主动脉瓣增厚C.主动脉瓣缩短D.主动脉瓣钙化E.主动脉瓣纤维化 电力投资者对其投资形成的电力,享有什么权利? 定位于19p13.lq21和lq31疾病基因位点的头痛是A.眼肌麻痹型偏头痛B.视网膜动脉偏头痛C.无先兆型D.基底型偏头痛E.家族性偏瘫型偏头痛 培养霍乱弧菌,最理想的培养基是A.SS培养基B.中国兰培养基C.血平板D.亚硝酸钾培养基E.碱性蛋白胨培养基 两侧声带麻痹的病人可能主诉是。A.声音嘶哑B.用力时呼吸困难C.发音微弱D.上述都有E.上述都没有 关于呼吸正确的是A.正常的呼吸频率是16~25次/分B.呼吸频率与心率比为1:5C.体温升高1℃,呼吸增加10次/分D.呼吸过速指呼吸频率超过30次/分E.呼吸过缓指呼吸频率低于12次/分 患者,女性,30岁。腹部外伤2小时,疑有内脏损伤,护理措施不包括()A.禁食B.严密观察病情变化C.吗啡止痛D.做好术前准备E.静脉输液 唑吡坦的化学结构中,基本母核为A.苯并咪唑B.咪唑并嘧啶C.咪唑并吡啶D.嘧啶并吡啶 学生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交流。请问老师运用了教学方式。A.自学辅导法B.讲授法C.讨论法D.启发法 以下属于“凉开三宝”的方剂是A.牛黄上清丸B.玉枢丹C.行军散D.紫雪E.苏合香丸 乳母饮食中除主食和多样化的副食外,还应多吃些粗食,使乳汁中有足量的。A.维生素AB.维生素B1C.维生素CD.维生素D 小儿呼吸道感染病初可有并发急性阑尾炎D.肠系膜淋巴结炎E.腹膜炎 对于成组叶片A0型振动,其高频共振安全率应不低于%A.±8B.±15C.±12D.±5

沪教版初三语文中考重点课内诗歌考前强化模拟训练:诉衷情

沪教版初三语文中考重点课内诗歌考前强化模拟训练:诉衷情

沪教版初三语文中考重点课内诗歌考前强化模拟训练:诉衷情词牌名: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XXX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XXX,XXX,泪空流。

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这首词的词牌名是《诉衷情》。

上片描绘了词人当年壮志凌云,投笔从戎,奔赴前线的情景。

下片则表达了他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抒发了他的悲愤之情。

万里”与“匹马”形成了空间形象上的鲜明对比,“万里”与“当年”则写出了时间跨度上的岁月变迁。

在下片中,“此生谁料”一句强烈地反映了词人的失望、痛苦和无奈。

7.“胡未灭”中的“XXX”指的是金兵。

8.下列不正确的是B,因为“尘暗旧貂裘”并非借用XXX 的典故,而是表达了词人对往事的怀念和悔恨。

7.“秋”在词中的意思是斑白或花白。

8.下列不正确的是C,因为下片并非主要通过两个生活场景来抒发作者的悲愤感情,而是通过表达他对自己命运的不满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7.“天山”在词中指的是抗金前线。

8.下列不恰当的是D,因为这首词并非只抒发了作者的爱国激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和感慨,还表达了他对自己人生经历的反思和思考。

1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中表达了作者对抗金事业的坚定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B.上片描绘了作者年轻时的英勇豪迈和奋斗精神。

C.下片通过“XXX”一词表达了作者对故国沦陷的悲愤之情。

D.词中的“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和对自己人生的无奈感慨。

11.B(3分)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抗XXX事业的坚定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上片描绘了作者年轻时的英勇豪迈和奋斗精神,而下片则通过“XXX”一词表达了作者对故国沦陷的悲愤之情。

词中的“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和对自己人生的无奈感慨。

7.下列关于词中“胡未灭”一句的理解错误的是(2分)A.“胡”是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这里指金兵。

B.“未灭”表示XXX尚未被消灭,表现出作者的爱国热情。

C.“胡未灭”一句中流露出作者的不甘和愤懑。

语文:第33课《诉衷情》课件(沪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上)

语文:第33课《诉衷情》课件(沪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上)
在她出麻疹的那段日子,其中一天晚上,他们坐在那张沙发上聊天,她挨在一边,他就坐在她脚边。她问他是否相信有三个人的爱情。他回答,到了最后,只能剩下两个。他为自己所说的话而伤感。 三个人的爱情,不能永恒。
他在沙发上睡着了,当他醒来的时候,他发现她其中一只脚无意间搁在他的膝盖上。她沉沉地睡着。他的手轻轻的放在她的脚背上,好使她那只脚能够稳固地搁在他的膝盖上。他觉得自己有点儿卑 鄙,趁她熟睡的时候,竟然把手放在她的脚上。可是,他没有别的办法,她醒着的时候,他没有勇气。
他看着她那张脸,脸上的疹子丝毫无损她的可爱。他其至有些感谢那些疹子。没有那些疹子,他不会和她这么接近。他为她拨开耳边的头发,小心翼翼,生怕弄醒她。他静静倾听着她的鼻息,痴痴 地看着她那张脸。他不是说过要把对好想吻她,但他不会那么卑鄙。
那个地方暂时还太脆弱了。
15
那天晚上,离开油画店之后,李维杨一个人,踏着沮丧的步子回家。刚才,当她跟他说对不起这三个字的时候,他难受得好想立刻找一个地方躲起来。他抬起头,望着她。她那张脸看上去令人痛苦 的美丽。他明白与谅解,她不能为他敞开心扉。就在不久之前,在他往北京工作的前一天,他们坐在同一张椅子上,肩膀贴着肩膀,大腿贴着大腿。他们在月色下聊天、喝酒、吃面包、看油画。他依然 陶醉在那段幸福的时光里,倏忽间却要醒来。他从没试过如此隔绝和难堪。大小点开户网

语文:第33课《诉衷情》课件(沪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上)

语文:第33课《诉衷情》课件(沪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上)

兼职并不是只有家境贫困的的孩子才去做的,做兼职不经可以有一点额外的收入,而且还可以锻炼社会经验,在大学里面可以说兼职的市场是乱、杂、多,面对如此状况,希望此篇经验能够给以 们一点帮助。喜欢请支持(在右上方),谢谢! 专业知识 时间和耐心 1 同学: 我的第一份兼职就是在同学介绍下找到的。 同学之间往往有一个信息的交流,也能得到很多信息,一般来源还比较可靠。 原来我一觉得不太可能,我的第一份兼职真的就是这样找到的。 寻求老师帮助: 这个一般来说老师那边会有很多信息,特别是专业老师,专业老师也能给出一些很好的建议。 这个信息来源最为可靠了,同时也很容易找到与你专业对口的兼职。 这个一般是做家教的多 参与学校勤工助学: 学校当中也有照顾平困生的政策。 一般工资属于中等,但是因为在学校,比较方便,此外也比较稳定。 像有图书馆整理书籍、帮助清洁打扫等等。 贴吧求助: 贴吧是一个很强大的地方,可以在这儿找到各种各样的信息,我的同学还真就通过发帖求助,找到了自己的兼职。 中介慎行: 入校后会收到很多的兼职宣传单,它们一般要交保证金之类的,这个大家一定要谨慎,建议大家自己去了解信息比较好。注意事项 不建议大一就开始找兼职。 网站维护
诉衷情
陆游
教学目标
• 1、在理解词意的基础上,理解作者的爱 国情怀。
• 2、通过对词句的品读,培养学生对词句 的初步鉴赏能力。
关于作者
• 陆游:南宋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 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出生的第二年适 逢靖康之乱,随父离开中原南下,少年时 就生活在战乱和动荡之中,中年入蜀抗金。 在仕途中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两 度因力主抗金而被罢职,退居山阴,写下 了大量的诗词,回荡着爱国忧民的激情。 《诉衷情》就是其中的名篇之一,正是作 者晚年隐居山阴农村以后写的。

八年级语文上册 9《诉衷情》 沪教版五四制

八年级语文上册 9《诉衷情》 沪教版五四制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纠正字音和节奏错误
戍 shù 貂裘 diāo qiú 鬓 bīn 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
注释:
1.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 “诉衷情”为词牌名。2.万里觅封侯:奔赴 万里外的疆场,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觅: 寻找。此处用西汉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3. 梁州:作者48岁时在梁州任职,过了一段 军旅生活,积极主张收复长安。4.关河:关 塞河防,指山川险要处。
( 结尾这三句,苍劲悲凉,寓意深刻。 “谁料”二字感叹自己被迫退隐,流露了 对南宋统治集团不满的情绪。“心在天山, 身老沧洲”两句作结,先扬后抑,形成大 转折,词人犹如一心要搏击长空的苍鹰, 却被折断翅膀,落到地上,痛苦呻吟。它 很容易让读者想起陆游那首《示儿》诗: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 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这是 因为,两者所表现的爱国主义思想完全是 一致的。 )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关键字词的解读来把握课文的主旨, 理解作者在词中表达的爱国之情与报国之 志,理解他壮志难酬的悲愤与感慨。 2、学习对比和用典的表现手法及其在文中 的作用。
说明:
这是一首充满爱国情怀的词作,也满含着作 者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八年级学生正是 处于情感迅速发展(丰富)、思维活跃的 时期,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鉴 赏能力,但是这种分析和鉴赏能力需要不 断地引导和提高。教学重点的设计为通过 多种阅读的方式,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指 导学生学会读词的方法,这是基于学生已 有的诗词品读能力之后的阅读思维能力的 强化培养。教学难点的设计主要是根据这 首词的主旨确立的,是针对学生在诗词的 整体感知上比较薄弱这种现状而设定。

初二语文《诉衷情》《西江月》《虞美人》上海教育版知识精讲

初二语文《诉衷情》《西江月》《虞美人》上海教育版知识精讲

初二语文《诉衷情》《西江月》《虞美人》某某教育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诉衷情》《西江月》《虞美人》【学习目标】1、了解写作背景,通过朗读、品读来充分理解词的内容。

2、在理解词意的基础上,理解作者的情怀。

3、通过对词句的品读,培养学生对词句的初步鉴赏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通过对词中运用的典故和创作背景的了解,借助概括、品读、联想等方法,理解作者在词句中所蕴涵的丰富情感。

难点:词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一)词的基本知识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明代徐师曾《文章辨体序说》)。

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最为常见。

词的篇幅比较短小,有人按字数将词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认为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见清代毛先舒《填词名解》)为了说明方便,可将词在唐宋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时期:(二)简介作者,了解背景:陆游:南宋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某某某某)人。

出生的第二年适逢靖康之乱,随父离开中原南下,少年时就生活在战乱和动荡之中,中年入蜀抗金。

在仕途中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两度因力主抗金而被罢职,退居山阴,写下了大量的诗词,回荡着爱国忧民的激情。

《诉衷情》就是其中的名篇之一,是作者晚年隐居山阴农村以后写的。

(三)初读课文,熟悉内容。

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某某!1、纠正字词的读音戍shù貂裘diāoqiú鬓bīn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2、理解诗意思考:(1)结合注解,了解词的大意,说说作者在词中描写了怎样的生活场景?(2)这些场景中哪些词句最能触动你的内心?上片两句,从今天追忆当年,无限感愤。

“匹马戍梁州”,即指南X从军生活。

一模复习-课内诗歌鉴赏2(八九年级)—上海市-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部编版(含答案)

一模复习-课内诗歌鉴赏2(八九年级)—上海市-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部编版(含答案)

初三一模复习-课内诗歌鉴赏2一、八上诗词12【知识梳理】《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第一句再现了作者盛年壮志凌云、勇赴国难的情景。

第二句表明作者早已脱离军队,流露出他对前线的关切,对脱离军队的遗憾。

第三句“未、先、空”三词流露出沉痛悲愤和不甘。

第四句作者将爱国主义的激情和报国无门的悲愤融合在一起,具有强烈的震撼力。

上阕主要描述了当年和现今两个生活场面下阕抒发了对南宋统治者的强烈不满【主题】词中把自己当年为恢复中原、报效祖国而参军的往事,和如今壮志未酬却已年老体衰的现状做对比,突出了作者晚年悲愤不已,不忘国事的愁苦心情。

【赏析】善用典故,巧用对比抒情。

后三句“谁料”感叹被迫退隐,“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用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的典故,既照应“万里”“梁州”,暗指北定中原之志,又通过自身的遭遇反映现实和理想的矛盾,抒发壮志未酬,不忘国事的悲愤,以及对朝廷屈辱投降的愤慨。

【例题精讲】诉衷情【宋】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诗中“当年万里觅封侯”用了_______(人名)投笔从戎,立功异域的典故。

(2分)2.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当年”两句再现了词人早年满怀豪情壮志慷慨从戎的情景。

B.“关河”两句述说理想破灭只有在梦中才能重返前线的遗憾。

C.“胡未灭”三句写尽了词人内心壮志难酬的悲愤、痛苦与不甘。

D.“此生”三句表明词人决意淡出政治,隐居沧洲终老此生。

【课堂练习】诉衷情【宋】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下列对文中加黑体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觅:寻找 B:戍:守边C:暗:黑暗 D:秋:秋霜2.词中划线句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上海育才初级中学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模拟试题

上海育才初级中学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模拟试题

上海育才初级中学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模拟试题一、诗歌鉴赏1.阅读宋代陆游的《诉衷情》,完成简答。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一个“旧”字暗指作者的什么往事?(2)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为建功立业而戍守边关的往事。

(2)抒发自己壮志未酬、无力报国的悲愤之情。

【解析】【分析】(1)首先,在词中找出“旧”的位置------“尘暗旧貂裘”,位于该词上片的最后一句,这句词应该是对上片内容的总结,所以要想知道“旧”字暗指何事,我们只需找出上片所述之事,也就是“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将这句话用白话文表述出来即可。

(2)词的首句运用“觅封侯”这一典故,以班超自喻,抒发出自己渴望报效祖国的豪情壮志;但是“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作者年老体衰,没有能力再去上阵杀敌,悲愤之情溢于言表;“天山”代指抗敌前线,“沧州”指闲居之地,“此生谁料”即“谁料此生”,作者没有想到,自己的一生会在身与心的矛盾中煎熬,“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这一句完美地表现出诗人渴望报效祖国,但又无力报国的悲愤之情。

故答案为:⑴为建功立业而戍守边关的往事。

⑵抒发自己壮志未酬、无力报国的悲愤之情。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考生要理解诗歌的内容,注意诗词结构的组织,上下内容的关系,仔细阅读理解,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达。

⑵本题考查诗歌诗人的情感。

考生结合对诗人的了解,及对诗词内容的分析,从诗词中的词语的感悟不难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

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熟知诗歌鉴赏的每个要点及每种题型的答题模式。

2.古诗文阅读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释】①清禁: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杭州的别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袭。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6.“尘暗旧貂裘”这个典故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陆游借该典故表达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的失落。

(2 分)7.对“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一句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沧洲”本是古代隐士的所居之处,词中指陆游晚年退隐之所,借此表达词人的归隐之意。

B“此生谁料”四字情绪急转直下;表达了词人对个人命运突变的强烈意外与深重感慨。

C词人在该句中表达的情感与《破阵子》中“可怜白发生”一句所表达的情感颇有相似之处。

D词人在该句中直抒胸臆,与元曲《天净沙•秋》直白地表达情感的方式相同。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第6—7题(4分)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6.这两首词的作者分别是、。

(2分)7.下面对这两首词的比较,有误的一项是()A.两首词分别用班超、苏秦与陈亮的典故,表达了抗击外侵的雄心。

B.“尘暗旧貂裘”与“醉里挑灯看剑”都暗示了报国无门的无奈。

C.两首词都先回忆往事继而直抒胸臆,现实与理想形成鲜明的对比。

D.“身老沧洲”和“可怜白发生”都彰显了词人壮志未酬的忧愤。

(二)阅读下句,完成第6-7题(4分〉【甲】酒酣胸胆尚开张,鬂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乙】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诉衷情》)【丙】了却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6.以上作品都属于___ __(体裁)(2分)7.下列对以上作品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A.都反映了作者的壮志未酬的悲愤。

B.都表现出作者对前途无望的悲观。

C.都以鬓发的渐白衬托内心的悲叹。

D.都应以深沉、悲壮的情感来朗读。

6、“梁州”和“天山”都代指。

(2分)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觅封侯”写出了诗人当年建功立业的抱负。

B、“尘暗旧貂裘”流露出诗人消极颓废的情绪。

C、“胡未灭”三句写出诗人悲愤、不甘等复杂感情。

D、这首词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慷慨和悲壮。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6、以上宋词词牌名为“”,作者是宋代著名词人。

(2分)7、“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表达了主人公的情感。

(2分)6. 诉衷情(1分)陆游(1分)7. 壮志未酬(1分)的悲愤(1分)6.陆游,_______(朝代)文学家。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出自他的另一首作品《__________________》。

7.第6题提到的这句诗和本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意思最相近,它们都表达了作者始终坚守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理想。

(2分)(二)阅读下面这首作品,完成第6—7题(4分)6. 南宋/宋代(1分)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分)7.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1分)抗金卫国/为国收复失地(大意对即可,1 分)6.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觅封侯”一句意思是不远万里寻找封侯的机会。

B.“关河”原意是关塞河防,借指山川险要的地方。

C.“胡”原指北方或西方的少数民族,词中指金兵。

D.“沧洲”借指诗人隐居故乡绍兴镜湖边上的三山。

7. 全词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2分)6.A 7.报国无门或壮志难酬诉衷情破阵子7、两首词都抒发了词人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8、对两首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诉衷情”与“破阵子”分别是两首词的词牌名。

B.两首词都在对比中突出理想与现实间的矛盾。

C.两首词都借用一定的典故来增加表达的内涵。

D.两首词都上阙写当年的战争生活,下阙直抒胸臆。

7.壮志难酬的悲愤与感慨(2分)8.D(2分)诉衷情破阵子6、“沙场秋点兵”,“沙场”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分)7、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2分)A.《诉衷情》只有正标题,《破阵子》还有一个副标题。

B.“梦断”、“梦回”两句都是回顾驰骋疆场的军旅生涯。

C.前者为“觅封侯”,后者为“赢得生前身后名”,全是为个人博取功名。

D.“泪空流”、“可怜白发生”两句,抒发的都是壮志难酬的悲愤情感。

6.战场7.D 8.唐柳宗元7、上阕写了当年和现今两个场景,各表现了词人的、的心情。

(2分)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当年万里”是作者对往日军旅生活的回忆。

B、“泪空流”写出了对自己功名未成的不满与失望。

C、“心在天山”和“身老沧洲”构成强烈对比。

D、这首词悲壮处见沉郁,愤懑却不悲沉,感人至深。

7 ( 2 分)壮志凌云壮志未酬8 ( 2 分)B7.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 “梦断”与“梦回吹角连营”中“梦回”的意思不相同。

B “尘暗旧貂裘”借用苏秦典故,描述自己不受重用的现状。

C “胡”,本为古代对对方、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此指金兵。

D “梁州”、“关河”、“天山”、“沧州”等,均代指抗金前线。

8.词中与“身老”相照应的句子是“”。

(2分)7 ( 2 分)D 8 ( 2 分)鬓先秋(多写任何内容扣1 分;错别字一个扣1 分)7.“鬓先秋”在词中的意思是。

(2分)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万里觅封侯”回忆诗人盛年时慷慨从军的情景。

B.“尘暗旧貂裘”借苏秦表达自己勇赴国难的决心。

C.“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流露诗人的不甘和不满。

D.“心在”“身老”表达建功立业与终老家园的矛盾。

7 (2 分)鬓发早已斑白,如秋霜。

8 ( 2 分)B诉衷情7、“梦断”在词中的意思是____。

(2分)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2分)A、“万里”“匹马”形成空间形象上的强烈对比,写出作者当年的自信与执着。

B、“尘暗旧貂裘”借用苏秦典故,诉说自己受到重用,依然在前线战斗的情景。

C、一个“空”字既写出作者内心的不甘与失望,也写出对朝廷的不满与愤慨。

D、这是一首抒发作者壮志难酬的慷慨与悲壮的爱国诗篇。

7.梦醒(2分)8.B(2分)7.词中加点的“胡”字一词意思是(2分)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上片从追忆往日豪放的军旅生活写起。

B.下片着力抒发理想和现实的冲突矛盾。

C.作者在这首词中抒发的感情是从悲凉化为激昂。

D.朗诵这首词的感情基调应该是即悲愤又深沉的。

参考答案:7.(2分)指金兵8.(2分)C7.“尘暗旧貂裘”一句用了(人名)的典故。

(2分)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句以“万里”、“匹马”两词传递出当年词人奔赴前线的豪情。

B.次句借典故表达了词人不受重用,壮志难酬的苍凉心境。

C.下片首句抒发了只因年事已高不得不放弃抗金复国梦想的悲怆。

D.末句以“天山”和“沧州”之远隔来形容梦想和现实的距离之远。

参考答案:.6,B(2分,选D给1分)7. 句子形式相符1分,修辞运用得当2分。

7;词中的“天山”指的是。

(2分)8.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当年”两句,再现了作者盛年壮志凌云,奔赴抗敌前线的勃勃英姿。

B.“尘暗”一句借用典故,诉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的遗憾。

C.“胡未灭”三句流露出作者因年老而不能再报效祖国的沉痛悲愤和不甘。

D.“此生”三句抒尽作者内心爱国激情和壮志难伸的悲愤。

参考答案:7.代指抗金前线(2分)8.C(2分)7、“梦断”在词中的意思是。

(2分)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万里”“匹马”形成空间形象上的强烈对比,写出作者当年的自信与执着。

B、“尘暗旧貂裘”借用苏秦典故,诉说自己受到重用,依然在前线战斗的情景。

C、一个“空”字既写出作者内心的不甘与失望,也写出对朝廷的不满与愤慨。

D、这是一首抒发作者壮志难酬的慷慨与悲壮的爱国诗篇。

7、梦醒(2分) 8、B(2分)6.“天山”在词中代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句再现了词人盛年时慷慨从军、勇赴国难的情景。

B.“梦断”一句,语势急转而下,转伤感悲凉为慷慨激昂。

C.“未”“先”“空”三字流露出作者内心的沉痛悲愤和不甘。

D.这首词和《破阵子》都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抗金前线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