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笔记复习进程
六年级第二学期复习计划

六年级第二学期复习计划六年级第二学期复习计划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吧!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第二学期复习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六年级第二学期复习计划1一、指导思想把《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总要求作为出发点及归宿,以小学第十一、十二册课本为重点,举一反三,指导学生全面、系统地复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呵护与培养;真正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及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因班施教,因人施教;处理好学与考的关系。
坚决摒弃单一、机械的题海战术,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会考成绩。
二、复习目标(一)基础知识方面1、能利用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能根据拼音正确地写出已学过的汉字。
2、掌握小学阶段所学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并会规范地书写,能正确认读学过的多音字。
3、查字典,会运用部首、音序、数笔画查字法熟练地查字。
4、辨别同音字、形近字,进一步提高正确使用汉字的能力。
5、掌握小学阶段所学词语,理解词义,一部分会口头或书面运用。
6、进一步掌握部分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掌握已学的成语;积累一些常用的名句。
7、能够改写句子、修改病句、缩句和扩句;能正确使用一些常用的关联词。
8、进一步掌握学过的标点符号及一些常用的修辞方法。
(二)知识积累方面1、积累歇后语、谚语、格言及优美的古诗文,在口语表达和写作时,能恰当地引用,增强表达效果。
2、能背诵并默写课文精彩片段。
3、熟悉小学教材中出现的及相关联的文学常识。
(三)实践活动方面1、在口语交际中学会倾听,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能正确转述他人的话;学会表达与交流,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2、能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会写活动计划与总结。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堂笔记重点与例题分析复习进程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堂笔记重点与例题分析六年级下册数学课堂笔记重点与例题分析(一)负数一、分类1、正数:①正整数②正分数③正小数2、“0”3、负数:①负整数②负分数③负小数二、比大小1、正数>0>负数2、用数轴比大小:在数轴上越靠右就越大:越靠左就越小。
三、读写1、写作:用数字和符号写出来。
2、读作:用文字写出来。
(二)圆柱与圆锥一、定义与特征1、定义①圆柱的定义:圆柱的两个圆面叫做底面,周围的面叫做侧面;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②圆锥的定义: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园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2、特征圆柱的特征:圆柱的上下底面完全相同,侧面是曲面,沿着高剪开是一个长方形,它有无数条高。
二、圆柱的展开图1、侧面沿着高展开是一个长方形:①长方形的长=圆柱的周长②长方形的宽=圆柱的高2、圆柱展开后,再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
①长方形的长=圆柱的底面一半的周长(πr)②长方形的宽=圆柱的半径(r)③长方形的高=圆柱底面三、公式v锥=1/3×πr² s锥底=v÷1/3÷h h锥=v÷1/3÷π÷r² v柱=πr²=shs柱底=v÷h h柱=v÷π÷r² r柱=s侧÷h÷π÷2 s侧=2πrhs表=2πr²+2πrh四、等底、等高、等体积中达到两项时圆柱与圆锥的关系1、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1/3。
2、等高、等体积的圆柱与圆锥,圆柱的底面积是圆锥的1/3。
3、等底、等体积的圆柱与圆锥,圆柱的高是圆锥的1/3。
(三)比例判断是否是比例有两种方法:(1)比例的意义(2)比例的基本性质一、定义1、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1)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六年级下册语文重点笔记归纳

以下是六年级下册语文重点笔记的归纳:
一、生字词
1. 掌握课本要求的生字词,做到会读、会写、会用。
2. 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如“籍”、“藉”、“蔬”、“疏”等。
二、古诗词
1. 掌握课本中要求的古诗词,了解诗词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
2. 积累常见的诗词名句,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等。
三、现代文阅读
1. 掌握各种文体的阅读方法,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2. 学会提取文章的主要信息,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3. 掌握常用的阅读技巧,如略读、跳读、精读等。
四、写作
1. 学会审题和立意,明确写作的目的和内容。
2. 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技巧,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3. 注意段落结构和语言表达,做到条理清晰、语句通顺。
五、文学常识
1. 了解课本中出现的文学常识,如作者、作品、流派等。
2. 积累常见的文学常识,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
六、综合性学习
1. 了解课本中的综合性学习内容,如“轻叩诗歌的大门”、“难忘
小学生活”等。
2. 学会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法,如小组讨论、调查报告等。
3. 培养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如演讲、写作等。
以上是六年级下册语文重点笔记的归纳,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六年级下册《课堂笔记》

六年级下册《课堂笔记》一、第一单元。
- 作者简介。
-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他的作品语言通俗简易,幽默诙谐,具有浓郁的北京韵味。
- 生字词。
- 蒜(suàn)瓣、醋(cù)、饺(jiǎo)子等。
注意一些字的读音和书写,如“蒜”字的结构。
- 文章结构。
- 时间顺序,从腊月初旬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九结束,详细描写了春节期间人们的活动,如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过小年、除夕、正月初一、元宵等。
- 重点句子。
-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运用比喻的手法,把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等比作农业展览会,说明腊八粥的材料丰富,也体现了丰收的景象。
- 主题思想。
- 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与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 生字词。
- 腊(là)、粥(zhōu)、腻(nì)等。
“腻”字右半部分的笔画顺序要注意。
- 文章描写手法。
- 详略得当。
重点描写了八儿等粥的过程,从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再到美妙的猜想,通过八儿的视角展现了腊八粥的诱人。
- 主题。
- 通过描写一家人吃腊八粥的情景,体现了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浓厚,同时也展示了传统节日美食的魅力。
- 作者及背景。
- 韩翃,唐代诗人。
寒食节是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禁火三天,只吃冷食。
- 诗句理解。
-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描绘出寒食节时长安城花开柳拂的迷人景色。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写出了宫廷的特权,在寒食节传烛分火,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特权。
- 诗句赏析。
- 运用叠词,如“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等,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诗中通过描写织女织布的情景,表达了织女对牛郎的思念之情,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的向往。
- 主题。
- 描绘了中秋月夜的冷寂景象,“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渲染了清冷的氛围,“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课笔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课笔记一、课文内容回顾本单元主要研究了以下几篇课文:1. 《春天到了》课文讲述了春天的特点和变化,以及人们迎接春天的美好心情。
2. 《蚂蚁搬家》课文通过生动的描述,介绍了蚂蚁搬家的过程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 《月亮下的农田》课文描绘了农田中的一幕景象,展示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重点词汇复1. 春天解释:四季之一,气温回升、植物复苏的季节。
造句:春天来了,大街小巷都洋溢着生机和活力。
2. 变化解释: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不同状态。
造句:时间过得真快,一年间孩子们的身高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3. 团队合作解释:团队成员共同合作,互相配合完成任务。
造句:只有团队合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重点知识点回顾1. 对春天的描写:春天是四季之一,气温回升、植物复苏的季节。
我们常用“春天来了”来形容春天的到来,大自然也因此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2. 蚂蚁的团队合作:蚂蚁在搬家过程中能够团结合作,每只蚂蚁尽力承担自己的任务,以完成整个搬家过程。
这告诉我们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完成更大的目标。
3. 农田中的辛勤劳动:农民们为了丰收,在农田中辛勤劳动。
他们耕种、种植、收割,为了追求美好生活,他们不断地付出努力。
我们要向农民研究,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奋斗。
四、课后题复请同学们完成课后题,复本单元所学知识,并及时向老师提问和交流,以便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
以上是本次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课笔记,请同学们认真复习,做好准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课笔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课笔记一、词语解释- 十分:非常,非常之意。
如:我很十分喜欢这本书。
- 春意:春天的气息或情调。
如:春天的田野里弥漫着浓浓的春意。
- 艳丽:美丽而绚烂。
如:众花竞艳丽,争奇斗艳。
- 物色:寻找(合适的人或事物)。
如:他正在物色一个新的合作伙伴。
- 溜冰鞋:一种冰上运动用的鞋,具有特殊的设计。
- 匆匆:急忙,匆忙。
如:他匆匆忙忙地离开了。
- 菜园:种菜的庭院。
如:我家有一个很大的菜园。
- 绚烂:色彩鲜艳华丽。
如:绚烂的樱花绽放在枝头。
- 绚烂多彩:指色彩鲜艳、华丽多彩。
如:游行队伍的衣服是绚烂多彩的。
- 泥泞:泥浆稀薄而泥泞。
如:雨后小路变得泥泞不堪。
- 花坛:种花的土堆。
如:我在花坛里栽了一些鲜花。
- 田野:农田,有时特指农田里的庄稼。
如:他在田野里劳作了一整天。
二、课文整理本单元的课文主要讲述了春天的美丽和活动。
文章开篇描写了春天的气息,如"那是春天了,我的田野里弥漫着浓浓的春意。
它使我有了挖穴的冲动。
" 作者利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让读者感受到了春天的到来。
接下来作者提到了自己在春天里的一次欣赏花朵的经历。
他去菜园物色花、听虫鸣,看鸟飞,不知不觉中走进了花坛。
这时他发现花坛里的花都已经开放,真是一个绚烂多彩的世界。
最后一段,作者写道自己溜冰鞋翻转跳跃的情景。
他急忙穿上溜冰鞋,迎着春风,滑向一片泥泞的田野。
他享受着自由自在的感觉,就像是在天地之间飞翔。
三、重点词语表达- 弥漫着:充满着。
如:阳光弥漫着整个房间。
- 物色花:寻找合适的花。
如:我要去物色一些好看的玫瑰花。
- 走进了:"进"的儿化。
如:灰太狼···灰太狼···我灰太狼溜进了羊村!- 绚烂多彩的世界:形容美丽多彩。
如:书店里的世界是绚烂多彩的。
- 翻转跳跃:进行翻滚并跳跃。
如:他翻转跳跃着完成了一次优美的舞蹈。
六年级下册人教版课堂笔记语文

六年级下册人教版课堂笔记语文六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课堂笔记。
第一单元。
- 作者:老舍。
- 主要内容。
- 按照时间顺序,描绘了从腊月初旬到正月十五北京春节期间的民风民俗。
如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过小年、贴春联、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拜年、逛庙会、观灯等。
- 详略得当,其中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初一、十五这几天描写详细,其他日子简略介绍。
- 重点字词。
- 醋栗(lì):一种落叶小乔木的果实。
- 翡翠(fěi cuì):一种矿物,绿色、蓝绿色或白色中带绿色斑纹。
文中形容腊八蒜的颜色。
- 万象更新(gēng):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
- 句子赏析。
-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腊八粥比作小型的农业展览会,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腊八粥食材丰富的特点。
- 作者:沈从文。
- 主要内容。
- 围绕八儿等着吃母亲熬煮的腊八粥的经过,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
- 从八儿的视角来写,通过他的所见、所闻、所想,细腻地描写了腊八粥的熬制过程。
- 重点字词。
- 孥孥(nú nú):儿女。
文中是母亲对八儿的昵称。
- 腻(nì):食物的油脂过多。
- 句子赏析。
-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腊八粥的喜爱。
- 主要内容。
- 描写了寒食节时长安城里一片迷蒙的动人春色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以及封建统治阶级的特权。
- 重点字词。
- 春城:春天的京城。
这里指长安。
- 御柳: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 汉宫:这里用汉代皇宫来借指唐代皇宫。
- 诗句赏析。
-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描绘出寒食节时长安的迷人景色。
“无处不”双重否定加强肯定语气,写出了春天的长安城里一片迷蒙的景象。
- 主要内容。
- 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的故事,抒发了因爱情遭受挫折而痛苦忧伤的心情。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梳理归纳及复习要点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梳理归纳及复习要点一、知识点梳理归纳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一、扇形统计图的意义: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也就是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因此也叫百分比图)。
二、常用统计图的优点:1、条形统计图:可清楚的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3、扇形统计图:能够清楚的反映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关系。
三、扇形面积的大小表示的意义: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有关,圆心角越大,扇形越大。
(因此扇形面积占圆面积的百分比,同时也是该扇形圆心角度数占圆周角度数的百分比。
)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知识点一:圆柱、圆锥的认识相关概念:①圆柱由一个上底面、一个下底面和一个侧面组成。
上下底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形;侧面是一个曲面。
②圆柱的高:上下底面之间的距离。
圆柱有无数条高,每条高相等。
③圆锥由一个底面和一个侧面组成。
底面是一个圆形;侧面是一个曲面。
④圆锥的高:圆锥的定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
圆锥只有一条高。
知识点二: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理解掌握: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有可能是长方形,也有可能是正方形。
①假如是长方形,那么长方形的长a,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C,宽b就是圆柱的高h。
长方形的面积 S=a×b=C×h=2πr×h=2πrh,就是圆柱的侧面积。
②假如是正方形,那么正方形的边长a既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C,也等于圆柱的高h,也就是说底面周长和高相等。
正方形的面积 S=a×a=C×h=2πr×h=2πrh,就是圆柱的侧面积。
所以圆柱的侧面积公式=Ch或者=2πrh或者=πdh知识点三: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理解掌握:圆柱的表面积由一个侧面加上两个底面组成,计算方法是S表=S侧+2S底,因为S侧=Ch,S底=πr2,所以S表=Ch+2πr2 =2πrh+2πr2用乘法分配率得圆柱的表面积公式 =2πr(h+r)例1:一个圆柱形的罐头盒,高是12.56厘米,它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做一个这样的罐头盒需要多少铁皮?解析:本题中罐头盒的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说明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相等,都等于12.56厘米,可以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2πr,把r先求出,最后再用圆柱的表面积公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下册笔记六年级下册笔记Lesson 19-201.1).see sb.do sth. (省去to 的不定式)看见某人做某事(指看见整个行动,整个事件或行为的全过程)I saw him cross the road. 我看见他过了马路。
(从一边走到另一边)2).see sb. doing sth. 看见某人正在做某事(指行动或事件正在进行)I saw him crossing the road. 我看见他正在或马路。
以下动词用法相同:1)感官动词:hear, feel, watch, listen to, look at2) 使役动词:have, let, makeThey listened to me play the piano. 他们听我弹钢琴了。
Let me help you. 让我帮助你。
但这些动词用作被动语态时(watch和have除外,它们一般不用做被动结构),原不带to 的不定式变成带to的不定式。
They heard him sing. 他们听见他唱歌了。
He was heard to sing. 他被听到唱歌了。
2.around 和round在英式英语中,两者近义,但around 较正式,都可以作副词介词表示围绕,环绕;到处;附近;转弯,掉头。
The earth goes around/round the sun. 地球绕着太阳转。
They live around/round the corner. 他们住在拐角处。
We travel around/round China. 我们在中国各地旅游。
We walked round/around to the back of the house.我们绕到房子的后面。
在美式英语中,表达上述意思只能用around.在美式和英式英语中around都能表示大约。
We left around 7 o’clock. 我们在七点左右离开的。
round还可以作形容词、名词和动词,表示圆形的,球形的;轮次;绕行,绕过。
a round table 一张圆桌3.look at1) (仔细)察看;检查;看,瞧The doctor looked at his teeth carefully. 医生仔细检查了他的牙齿。
The teacher asked us to look at the blackboard carefully. 老师让我们仔细看黑板。
2)思考;考虑;研究The teachers are looking at the difficult problem.老师们正在研究那道难题。
3)(用某种方式)看待;考虑Don’t look at the disabled(残疾的)people in different way. 别用不同的方式看待残疾人。
4.think of和think about1) think of 想到,想出;记得,想起I think of the way to raise the money.我想出一个集资的方法。
I can’t think of his name now. 我现在想不起他的名字了。
2)think about 思考;考虑She will think about how to tell him the news. 她会考虑如何告诉他那个消息。
其它短语:think out 认真考虑,仔细盘算 think over 仔细考虑3)think of 和think about 有时可以互换表示考虑(到)She is thinking of/about buying a new computer.他正在考虑买一台新电脑。
记住:go on a trip around China 到中国各地旅游during the school holiday 在学校放假期间the first place to go要去的第一个地方the longest wall in the world 世界上最长的墙in the north of China 在中国的北部(方)in the south of China 在中国的南部(方)in the east of China 在中国的东部(方)in Shaanxi Province 在陕西省the capital of China 中国的首都They’re going to(They will) take aplane to Hangzhou.=They’re going to (They will go to) Hangzhou by plane.=They’re going to/(They will) fly to Hangzhou.他们将乘飞机去杭州。
ship 轮船 by ship乘船 take a ship 乘船take a train 乘火车 by train 乘火车take a bus 乘公交车 by bus 乘公交车the famous place 著名的地方lots of famous places to visit 许多著名的地方可以游览look around the room 环顾房间Lesson 21-221.palace n. 宫殿 the Summer Palace 颐和园2.far 1) a. 远的,遥远的I saw her on the far side of the road. 我看见她在马路对面。
2)ad. (表示空间或时间上的距离)远,遥远地;久远地;非常;远远far from 离……远He lives not far from here.他住得离这不远。
That’s a far better idea.那个主意好得多。
how far 有多远How far is it from the bank to the post office? 银行离邮局有多远?区别:how long (长度上)有多长,(时间上)有多久3.tomb 坟;墓 the Ming Tombs (明)十三陵4.the Great Wall 长城5.to the north of Beijing 在北京的北部(面)to the south of China 在中国的南部(面)to the east of France 在法国的东部(面)to the west of Japan 在日本的西部(面)6.history n. 历史;历史学historic a. 历史上著名的historical a. 历史上的;有关历史的the history of China 中国的历史7.temple 寺庙;神殿heaven 天堂 the Temple of Heaven 天坛8.forbidden a. 被禁止的 the Forbidden City 紫禁城9.watch Peking Opera 看京剧10.tour v./n. 旅行;观光11.guide n. 领路人,导游者,向导Tour guide 导游12.family 家,家庭(包括父母子女),不指住房All my family enjoy skating.我们全家都喜欢滑冰。
house 住宅(指居住的房屋)They built a new house with a beautiful garden.他们盖了一座带漂亮花园的新房。
home 家(指一家人共同生活的地方,不一定有建筑物的意思,可以在船上、窑洞或帐篷里组织的家庭,特别强调家庭的气氛和环境)She leaves home at 7 every day.她每天七点离开家。
home 是一个带感情色彩的词 the hometown 故乡the old home 老家13.know 和learn1)不同之处:know (无进行时)(+宾语)懂得;认识(人);明白(做…..); 知道All I know is that she used to work in a bank.我只知道她曾在银行干过。
He knows a lot of people.他认识很多人。
注意:know+不定式作宾语时,不定式前必须加wh-疑问词或howI know how to get there.我知道怎么去哪。
He doesn’t know what to do.他不知道该做什么。
Do you know where to go?你知道去哪吗?learn后不直接跟“人”作宾语,常用learn from sb.He is learning French.他正在学法语。
We should learn from her.我们应该向她学习。
2)共同之处know+宾语从句知道,了解到(某事)learn+宾语从句获悉,得知(某事)He knew/learned they lost the game.他得知他们输了比赛。
14.tell v. 说;讲述;告知;告诉;提醒告诉某人某事1) tell sb. + 宾语从句2) tell sb. sth. Please tell him the news. 请把这个消息告诉他。
3) tell sb. of /about sth. The old man told us of / about his story.这位老人给我们讲了他的故事。
4) tell sth. to sb. Please tell the news to him请把这个消息告诉他。
5) tell sb. wh-+to do He told them how to finish the work.他告诉过他们如何完成这项工作。
6) tell sb. wh-从句 Please tell us what we should do.请告诉我们该做什么。
吩咐;命令tell sb. (not) to do sth.Tell him to wait. 叫他等着。
She told me to visit her on Sunday.她让我周日去拜访她。
Mum told me to go to bed.妈妈让我去睡觉。
The teacher told the students not to talk.老师让学生们不要说话。
记住:tell the truth(a lie) 说实话(谎话)tell a story 讲故事Lesson 25-261.save /seiv/ v. 救,挽救;节约,节省2.planet /plænit/ n. 行星,星球3.this blue planet 这个蓝色星球4.on our planet 在我们的星球上5.save our planet 拯救我们的星球6.save water 节约水7.plain /plein/ n.平原,旷野8.mountain /mauntin/ n.山脉,山岳(复数)mountain s山脉9.ocean /əuʃən/ n.[总称]海洋10.all kinds of trees, flowers and grass 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11.all kinds of wild animals 各种各样的动物There are all kinds of food in the supermarket.在这家超市里有各种各样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