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北师大版
北师大初中历史七上《第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word教案 (6)

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教学内容人口南迁的原因及分布;东晋在淝水之战的胜利及其意义;江南经济的发展及其表现。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2)了解南方经济在哪些方面得到了发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查缩短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2)收集历史典故和历史成语,更好地了解历史。
(3)通过创设情境采用访谈的方式,概括南方经济的表现,提高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认识人口南迁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2)学习祖逖从小立志、奋发图强的精神。
(3)了解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才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认识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这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分析南方经济的发展的原因和表现,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的家人有没有在外地城市上班、经商的?主要在哪些城市呢?学生回答教师:同学们说的城市大多位于南方,这说明南方经济相对较发达。
可以说南方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今天我们就回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了解当时南方经济发展的情况。
【讲授新课】一、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1、人口南迁学生活动:投影《秦朝四十七郡分布图》以及教材P111“材料阅读”材料。
教师问:这些材料反映南方经济是什么状况?学生讨论、回答。
总结:通过该材料我们知道秦汉时期江南开发不够充分,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相对于北方是落后的。
其实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是在北方的。
那为什么北方的老百姓还要前往相对落后的南方呢?学生回答:因为北方社会动荡不安,南方社会相对安定。
教师问:请同学们结合教材P107内容,了解当时人口南迁的情况。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东汉末年,北方人口开始南迁;西晋后期,形成了南迁的浪潮。
当然我们后人在了解那段历史时可以三言两语就概括了,但实际上南迁是一个充满磨难、艰辛的过程。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08小字部分,思考该内容涉及那几个人物以及他们背后的故事。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教案 北师大版

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中的一课。
东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的战乱,大量北方人口南迁,不仅促进了民族融合,也使南方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时为我国的重新统一和繁荣昌盛以及后来的经济重心的那已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初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受年龄特征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喜欢听、讲故事,学习历史的兴趣较浓,也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但他们的认知水平较低,不能分析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目标:课程标准: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事实。
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够说出东晋南朝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2.能够了解江南经济在哪些方面得到发展。
过程与方法目标:1.收集有关历史典故或历史成语的出处,了解人口南迁;2.通过收集资料、讨论,了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及表现,并加以制表总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人口南迁,了解人口南迁是一个艰苦的过程;2.通过学习祖逖北伐,应学习他少年立志,奋发图强,一往无前的精神;3.通过学习劳动人民开发江南经济,了解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并体会团结协作精神的重要。
重点是江南地区开发的史实和原因;难点是内容多、头绪多,教学重点内容不突出。
教学理念:就本课整体来看,说明性语言较多,趣味性不强。
而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多媒体课件,特别是其中的动画,可以达到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将小组讨论式学习引入课堂,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变为“主动学习的探索者”,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教师变教为导,克服包办代替。
教学活动过程:教学准备阶段:(1)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查阅相关资料(2)课堂打破传统座次方法,便于学生讨论。
(二)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屏幕上显示出《中国政区图》,学生进行思考:目前我国北方与南方哪里经济发展状况突出一些?学生回答后老师提出:在我国历史上的东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与南方的情况是怎样的呢?(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课前提示,让学生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结构)老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小结(略),由此引出:南方经济的发展。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南方经济的发展

C
C.北方社会动荡不安
D.南方统治者爱护百姓
东汉末年
北方战乱,南方安定,北方人口开始南迁。
西晋后期
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向中原推进,形成南迁浪潮。
东晋南迁移民分布图
祖逖
和祖逖相关的 成语
闻鸡起舞
枕戈待旦
中流击楫
大批北方移民南下给相对落后的南方经济带来 了什么影响?
1.为南方补充了大量劳动人手,还带来了 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经验。
青 瓷 莲 花 尊
三国两晋时期
东吴青瓷羊尊(江苏南京出土)
青瓷猪圈、羊圈、鸡笼(长三角出土)
造船业:三国时孙权派卫温船队航行到达夷洲,
东晋南朝时,南方商人的船队到达波斯
游览第三站:城市的繁荣——建康
同学们,动动手吧, 制作江南经济发展成就简表,
比赛规则: 每组组长选题后,全
体组员能流利地答出所 选诗句,加1分。
2.促进了民族融合。
归纳:东晋南朝时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1.北方社会比较动荡,南方比较安定。 淝水之战东晋胜利,保证了南方的安定。
2.北方人口大量南下,为南方补充了大量劳动 人手,还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 经验。
3.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游览第一站:农业
南方牛耕
牛耕
洞庭湖
太湖
鄱阳湖
游览第二站:手工业
三国两晋南北明时期,北方战乱, 南方相对安定使得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这不仅促进了民族融合,也使南方经济 得到空前发展,为国家的重新统一和繁 荣昌盛以及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号为冠天下”的蜀锦
蜀锦——中国四川出产的传统的染色丝织品,多用染色 熟丝织成,色彩鲜艳,质地坚韧。
丝织业
养蚕、缫丝技术改进,荆、扬二州 为江南生产丝织品最多。
山东省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课件 北师大版

以上两则材料说明:
秦汉时期, 黄河 流域人口多, 经济中心在 北方 。
汉朝时期
耕作方式——北方:铁器、牛耕 南方经 汉 南方:火耕水耨 济落后 谋生手段——北方:饲养、种植 于北方 南方:狩猎、采集
8
北方的战乱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 西晋后期:西北少数民族
向中原推进
北方人民南迁
9
湖 南 、 湖 北 、 四 川 等 省 。
草木皆兵
15
二、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1.自然条件优越
2.战乱较少,社会较安定。淝水之战东晋胜利 ,保证了南方的安定。
3.大量人口南迁 4.南北人民的辛勤劳动 5.统治者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
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
农业的发展 手工业的发展 商品经济的发展
洞庭湖
太湖
鄱阳湖
18
湖田
建康,今南京
交交交 战战战 地双时 点方间 ::: 寿东 3 阳晋 8 , 3 今 寿前年 13 县秦 ——
淝水之战
战争的结果: 东晋胜利 东晋的胜利对南方经济的发展有什么重要 意义? 东晋淝水之战的胜利,再一次阻止了 游牧民族南下,使南方经济发展的进 程没有被打断。
14
和淝水之战有关的成语
投鞭断流
风声鹤唳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七年级上册课件
第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远观 远察 多地 于图 南、 方思 ,考 说: 明北பைடு நூலகம்了方 什的 么郡 问的 题数 ?目
南 方 地 广 人 稀 、 经 济 落 后
北 方 人 口 稠 密 、 经 济 繁 荣
秦 朝 时 设 立 的 四 十 七 郡 图
6
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 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 为业。……饮食还给, 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 家。 ——《汉书》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教案 北师大版

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教学目的一、知识目标知道北方人口的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江南经济开发的史实。
二、能力目标1、分析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和作用。
2、制作“南方经济发展”的图表。
三、情感目标明确南方经济的发展,是北方南迁人民和南方人民共同开发的结果。
通过此学习,认识到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江南经济的开发是本课的重点。
由于北方的长期战乱,造成人口的大规模南迁,不仅使南方增加大量的劳动力,而且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和发展。
这是继春秋、秦汉之后,江南地区又一次大规模的开发和发展,并对我们南北经济发展逐步走上平衡,以及在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原因。
教学过程设计一、人口大量南迁一是指出“口大量南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北方长期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造成的,同时,“人口大量南迁”是我国古代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人口流动高峰。
二是运用“北方人口南迁图”,使学生知道三条南迁路线的大致情况。
三是分析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的作用:一是改变南方人少地广的局面,有利于垦辟荒地;二是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资料]中国历史上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往往与战争有关。
从东汉末军阀混战开始,虽中间有三国的局部缓和、西晋短暂统一的间歇,但“八王之乱”后接着更是出现空前的大混乱、大破坏,内乱不已,战火遍野,北方人口大量逃移形成的人口流动,其人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史所罕见。
西晋后期,经过东晋,直到南朝,北方战乱频仍,流民避乱到江南的十居六七。
大体自永嘉元年(307年),晋元帝时为琅邪王,移镇建业时的前后,就有大批北民南迁。
如祖逖迁居淮泅,后再南渡。
及洛阳失守,石勒南至葛陂(河南新蔡北),又一次大量人民南渡。
桓温北伐关中和败退前后,也有许多人民南迁。
桓温即曾迁关中、洛阳数千家到南方。
及至荷坚南下,淝水之战时,也有许多北方流民渡江。
初一历史上册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课件北师大版

沃,渔、盐、物产和木材的丰富,可以满足各地区
的需要。各种丝织品和麻织品足可以供应天下人使 用。 •请找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他们南迁到了今天的哪些省 份?——安徽、江苏、浙江、江 西、湖南、湖北、四川等省 。
•探究:大批的北方移民的南下造成了哪些影响 ? • ⑴南方人口增加了,为南方经济的发
展提供了劳动人手,也带去了先进了生产 工具和生产技术,对南方经济的发展起了 推动作用。 • ⑵北方与南方人生活在一起,他们相 互学习,出现了民族融合的局面,推动了 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 ⑶但是当时的北方人不敢面对现实, 采取了逃避的方式来躲避战乱,这种消极 人生态度应该批评。
•C.为躲避内迁少数民族侵扰
•D.江南地区还没有得到开发,荒地多,有发展空间
•3.淝水之战交战双方是( )
•A.西晋
匈奴
B.东晋
前
秦
•C.东晋
北魏
D.宋
前
秦
• 4.下列与淝水之战无关的成语是( )。
• A.投鞭断流
B.草木皆兵
• C.破釜沉舟
D.风声鹤唳
• 5.右图是晋代长江三角洲地区常见的模型器,他体
初一历史上册第21课《南方 经济的发展》课件北师大版
•魏 蜀
•266年
•西晋
•280 年
•东晋
•十六 国
•北 •朝东 魏 •北 齐
•北
•魏
•西 魏 •北 周
•宋 齐 梁
陈 •隋
•南朝
•东晋十六国时期全
•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时期
•请同学们阅读地图,指出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 区分南方和江南的地理范围、找出南北方的两条大 河
北师大初中历史七上《南方经济的发展》教案_1

《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教案北师大版课题课时本学期第日期月日本单元第 2课型新授主备人复备人审核人感知目标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说出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了解南方经济在哪些方面得到了发展。
能力目标从有关历史典故或历史成语中了解人口南迁的情况。
制表总结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及表现。
情感目标了解人口南迁是一个艰辛苦难的过程。
学习祖逖少年立志,奋发图强的精神。
了解劳动人民在开发江南经济中的作用,认识到社会进步是人民群众推动的。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江南经济的开发是本课的重点。
由于北方的长期战乱,造成人口的大规模南迁,不仅使南方增加大量的劳动力,而且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和发展。
这是继春秋、秦汉之后,江南地区又一次大规模的开发和发展,并对我们南北经济发展逐步走上平衡,以及在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原因。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备标注启动课堂预习反馈听写检查1、听写2、检查“自主学习”完成情况。
听写检测,学生互相批改并改错复习巩固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学生回答后老师提出:在我国历史上的东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与南方的情况是怎样的呢?(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课前提示,让学生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结构)老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小结(略),由此引出:南方经济的发展。
结合《中国政区图》,学生进行讨论:我国的哪些省属于北方,哪些省属于南方?我国的北方与南方是怎样划分的?(学生课前准备,查找一些相关的地理资料)引出本课主体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备标注基础过关结结合自主学习的知识结构进行快速记忆,基础过关小组互相检查过关人数计入小组考核巩固基础知识合作学习共同探究1.东汉末年南北方局势发生了哪些变化?2、北方人口为什么南迁?3、人口南迁是怎样迁移的,分布在哪些地区?4、人口南迁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感人的故事5.运用“北方人口南迁图”,使学生知道三条南迁路线的大致情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学案:第21课_南方经济的发展

第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班级 姓名 授课时间 授课人 张莹【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知识与能力:说出东晋时期江南发展的原因 了解南方经济在哪些方面得到了发展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了解人口南迁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人民群众在开发江南经济中的作用,认识到社会进步使人民群众推动的。
【学习过程】一、阅读课本请看课本109二、合作探究(不盲从,不跟随,做最好的自己)1、在社会生产力比较落后的时代,大量因战乱而迁移的人口,会给他们的新迁入地带来哪些影响?2、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3找出江南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完成下列表格。
三、拓展延伸如果你生活在当时的北方,你会选择南迁吗?如果当时你有一盏阿拉丁神灯,它可以满足你的一个愿望,你会要什么?【课堂检测】一、选择题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的发展呈现出的特点有( ) ①封建国家分裂,政权更迭频繁 ②科学技术成就重大③文化具有承上启下作用 ④民族融合形成第一次高潮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2.下列朝代中,曾经统一过全国的是( )人口南迁 淝水之战A.曹魏B.蜀汉C.西晋D.东晋3.六朝时期,都城都建在今天的()A.北京B.南京C.洛阳D.杭州4.我国古代历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人口流动高峰从何时开始()A.东汉末年B.三国时期C.西晋初年D.南北朝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向南移动,东线进入的是()A.巴蜀地区B.两湖地区C.江西地区D.江浙地区二、非选择题6.阅读不同时期的历史地图,可以获取很多有效信息,有助于探究重要的历史现象,请识读以下两幅历史地图,然后回答问题:图一:图二:图一、图二反映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这种现象有何积极意义?三在当代,我国人口流动的原因及流动趋势是什么?人口迁移对社会是有利还是有弊?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A、必做题一、单项选择题:1.C 2.B 3.B 4.B 5.D二、非选择题1.材料一描述的是汉朝时期江南的社会景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
第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南 整体感知,确立目标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07页,快速浏览课文107
方页到110页想一想:本课主要讲了几个问题 经三大板块: 济 1、人口南迁 的 2、淝水之战 发 展 3、江南经济的发展
一 、 人 口 南 迁
学以致用,能力提升
东晋南迁移民分布图
1、人口南迁是何时开始的?原因是什么? 5分 2、南迁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哪一地区? 5分
3、根据图示思考人口迁移方向是?
10分
4、思考人口南迁给南方经济带来了什么影响?
为南方补充了劳动力, 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了生产工具和经验
20分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人口大量流动; 现在改革开放,人口也大量流动。 这两次人口流动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呢?
图中的文物叫什么?它反映了什么?
10分题
你能说出学过的以少胜多的 战役吗?(最少三个)
2分题
东晋南朝时,经济最活跃的城市是? 是现在的哪里?
恭喜你中奖了,免费送你5分
恭喜你中奖了,送你2分
恭喜你中奖了,送你5分
恭喜你,奖了免费送2分 一个糖果送给你
恭喜你中奖了 回答对一个简单问题送10分 并送糖果一块
_孙_、__刘_,联军 结果年______孙__、刘联军取胜影响 • ____为__三__国_。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 4.赤壁之战中,曹操为什么战败?
忆江南(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时间倒退到东汉末年 北方地区: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抛子弃草间
第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萌山中学 甘星巨
课前小测
• 1.官渡之战的时间_2_0_0_年_ ,特点_以_少__胜__多__, 影响为_曹__操__统__一__北__方_奠__定__了__基__础____。
• 2.曹操为什么以少胜多打败袁绍? • 3.赤壁之战的时间_2_0_8___,交战双方曹__军___和
自主构建,展示交流
1、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和人口分布情况: 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 西汉时,人口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
2、北方人口南迁的原因: 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
3、人口开始南迁的时间?形成南迁浪潮 ? 东汉末年; 西晋后期形成南迁浪潮
4、南迁地区: 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部分到达岭南
一 、 人 口 南 迁
二 、 淝 水 之 战
自主构建,展示交流
同学们结合以前我们刚刚学过的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你认为应该从几个方面来掌握一场战役?
时间: 383年
地点: 淝水
交战双方: 前秦——东晋 战役结果: 前秦战败
特点: 以少胜多
影响:
再一次阻止了游牧民族南下 使南方经济发展的进程没有被打断
二 、 淝 水 之 战
的 日常的生活用具
发
3、南方的商品经济得到初步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
展
城市的繁荣。___建_康___城人口达到百万,是当时经济 最活跃的一个都市
质疑解惑,重点探究
三
、 材料1:西晋的“八王之乱”及各族统治者的相互争杀, 是北方陷入长期的混乱之中,民不聊生。由此引发流民
江 南下的高潮。
南
材料2:东汉时,南方有些地方的百姓还不知道牛耕,
南
来了大量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 产经验(主要原因)
经 济
3、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开发
的 4、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发 5、南方统治者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生产 展 发展的政策
课堂小结
北方 战乱
人口 南迁
为南方增加 了劳动力
江 南
带去了先进了生产 技术和生产经验
经 济 的
发
淝水
阻止了游牧民族南下,
展
之战
东晋南朝时,______成为江南人民的日常 生活用具。
经
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牛耕在南方已经相当普及,政 府也很重视牛耕,一再下令禁止杀牛。
济
材料3:江南地区自然环境优越。雨量充沛,气候温和
的
土地肥沃。南方的一些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
发
请同学们阅读材料结合课本总结
展
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三 、
1、南方比较安定
江 2、北方人口南迁为南方经济的发展带
使南方经济发展的进程没有被打断
当堂巩固,自我评价
1 2 34 5 6 7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分题
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______, 西汉时,全国绝大数人口分布在_____
5分题
北方人口南迁的原因是什么?
20分题
简述淝水之战(时间、交战双方、 结果、特点、影响)
20分题
总结南方经济发展 的原因(至少说三条)
5分题
下列成语与淝水之战无关的是: 投鞭断流 退避三舍 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
5分题
人口南迁形成南迁浪潮,是在:
A秦朝时期 B东汉后期 C西晋后期 D东晋后期
2分题
人口迁移的方向是?
2分题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北方移民南下后主要集中在那一地区?
10分题
检验自我,我能我行
请同学们从时间、交战双方、战争结果、特点、影响等几个方面简述淝水之战
三
自主构建
、
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
江 南
1、农业上:开辟了大量_湖__田__,江南地区普遍实行 _麦_稻__兼__作___,五岭以南则种__双_季__稻___;新建了许多___ _水__利__设_施_
经 济
2、手工业上:南方的__纺_织___技术进步明显;在冶铸业 中,_灌__钢_法___的发明是冶炼技术的一大进步;江南的 _青__瓷___烧制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青__瓷__成为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