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的基本检查 同视机

合集下载

斜视度的测量方法

斜视度的测量方法

斜视度的测量方法
斜视度的测量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角膜反光点法:让患者注视前方,用手电筒照射患者的双眼角膜,观察反光点的位置,根据反光点落在瞳孔边缘、瞳孔缘与角膜缘之间或角膜缘的不同位置,判断眼位偏斜的角度。

这种方法相对简单,但精度有限。

2. 三棱镜交替遮盖法:这是一种比较精确的测量方法。

检查患者看近33cm、看远5m、裸眼及戴镜时的三棱镜度数,交替遮盖试验直至患者双眼不动为止,此时三棱镜度数即为患者的斜视度。

3. 同视机检查法:患者端坐于同视机前,将同视机高度调整至患者舒适的位置并调整好瞳距。

根据患者的视力选择所用的同视机检查画片。

检查术前、术后一周、术后二月及最后复诊时,分别以同视机和三棱镜交替遮盖试验测量斜视度。

4. Bagolini线状镜或同视机检查:用于检查双眼视功能,包括有无双眼单
视功能、融合功能和立体视功能等。

若有双眼单视功能则进一步利用融合功能检查片检查其融合,用立体视片检查其立体视功能。

以上方法各有优缺点,具体选择哪种方法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经验。

同视机

同视机

同视机治疗
侧向运动法: 在客观斜视角放上两张画片融合 把同视机锁住,中央开关打开, 使两个镜筒能够左右方向做平行运动。
患者在保持融合的情况下追随镜筒做共同性运动,这样 既训练融合功能,也能训练双眼协调的共同性运动。
同视机治疗
融合功能训练: 进行融合功能训练,开始选用较大的画片。
辐辏训练: 画片融合以后,把两侧镜筒锁住中央开关也锁住,使 镜筒做慢速的辐运动,两只眼也随之做辐辏运动,这 样重 复 训练,集合性融合范围会不断扩大。
(6)企图不和谐异常视网膜对应: 自觉斜视角为交叉点,异常角小于他觉斜视
(7)对应缺如:有较大的抑制区存在, 临床习惯上称为到处同侧复视
(8)单眼抑制:患者只能看到一侧画片。
同视机检查
(9) 两套对应:如有些间歇性外斜控制正位时: 融合点+2 o =他觉斜角,斜位时表现为 对应缺如即他觉斜角为到处同侧复视
同视机检查
假设右眼产生的是水平后像,左眼产生的是垂直 后像,检查结果常见有以下几种 1 外斜视伴异常视网膜对应
2 正常视网膜对应
3 内斜视伴异常视网膜对应
同视机检查
黑丁格刷 两个黑丁格刷同时以相反的方向,相同的 速度转动,因为他们都能投射到黄斑部,如两 个黑丁格刷重叠,这种情况证明视网膜对应正 常.
同视机检查
Ⅰ级同时知觉功能检查 他觉斜视角(客观斜视角): 将一对同时知觉画片置于左右镜筒,镜筒固定于0°处。 然后交替点灭光源,调整镜筒至两眼都不见有眼球移动。 斜眼侧镜筒臂所指的度数为他觉斜视角。
注意:1. 一眼不能固视画片,可根据角膜反射点确定斜 视角,这种情况无法排除Kappa角的误差。
两只镜筒内灯光的亮度应该相等或者弱视眼 前的灯稍亮一些。

同视机检查的窍门

同视机检查的窍门

同视机检查的窍门
同视机检查是一种用于检查斜视和立体视觉等视觉问题的设备。

以下是进行同视机检查的一些窍门:
1.准备:在进行同视机检查前,确保被检者的头部固定,避免头部移动影响检查结果。

同时,调整下巴托和额托的位置,确保被检者的眼睛与同视机镜筒保持适当的距离。

2.了解画片:在开始检查前,向被检者介绍同视机中的画片,让他们了解画片的类型和内容,这有助于被检者更好地配合检查。

3.开始检查:在开始检查时,首先进行初步的校准,确保两眼能够同时看到画片。

然后,进行同时知觉画片检查,如狮子和笼子等。

将画片置于被检者的注视眼一侧,让被检者通过手持镜筒手柄移动另一侧的镜筒,直到两眼看到的画片重合,此时读出镜筒臂上的度数即为自觉斜视角。

4.注意细节:在检查过程中,注意观察被检者的眼球运动和瞳孔变化,以及是否存在代偿头位等现象。

这些细节可能对检查结果产生影响。

5.配合医生:在检查过程中,积极配合医生的指示和要求,确保检查
顺利完成。

6.记录结果:在检查结束后,记录检查结果,并咨询医生的意见和建议。

了解检查结果的意义和下一步的诊疗计划。

以上是进行同视机检查的一些窍门。

需要注意的是,同视机检查是一种专业的视觉检查,需要由医生进行操作和解释结果。

如果被检者有任何疑问或不适,应及时向医生反映。

同视机检查(经典)

同视机检查(经典)

同视机检查主要是[color=blue]测定斜视角及检查双眼视功能1.通过观察角膜反射点位置确定:单眼注视力、Kappa角、双眼注视力、测定他觉斜视角的度数。

2.通过看同时知觉画片确定:有无双眼同时知觉;测定自觉斜视角及Kappa角;比较自觉斜视角与他觉斜视角以明确视网膜对应性质。

其中包括正常视网膜对应、企图正常视网膜对应、异常视网膜对应、企图异常视网膜对应。

异常视网膜对应又可分为和谐与不和谐两种。

还有单眼抑制和对应缺如。

对非共同性斜视患者除通过同时知觉画片测定正前位之斜度外,还可以利用改变二镜筒角度测出各个注视方向的水平、垂直与旋转斜度。

通过测出正上方与正下方视野的水平斜度可以诊断A.V及X现象。

由于同视机镜筒可以转成不同角度,对麻痹性斜视的定量检查很方便。

3.检查双眼视功能:正常视网膜对应患者应用融合画片进一步检查其异向(辐辏、分开)与同向融合力。

再用立体感觉画片测定其立体感。

异常视网膜对应患者往往也能有异常融合范围,故亦应试测其融合力。

检查双眼视觉的级别:1.)同时知觉使用同时知觉画片,同视机一臂置于00处,令患者自己推动同视机另一臂,在二画片重合时所指的角度即为其自觉斜视角。

再令患者注意其中一个画片,检查者推动另一臂,至角膜反射恰居于斜眼角膜中心时,再交替地点亮及熄灭两镜筒的照明装置,观察眼球有无恢复注视位之运动。

如果仍有眼球运动,则稍移动画片位置至两眼完全不动时的角度即为患者的他觉斜视角。

如自觉斜视角等于他觉斜角时,证明其视网膜对应正常。

如果二者不等,其自觉斜视角小于他觉斜视角5 o以上,即为异常视网膜对应。

二者之差称为异常角。

如果自觉斜视角为0 o,即异常角等于他觉斜视角,则为一致性异常视网膜对应。

如果异常角小于他觉斜视角,则为不一致性异常视网膜对应。

如果患者能同时知觉但找不出二者的融合点,在两个物像刚一接近遂即变成向对侧分开。

这种情况说明在融合点处有抑制,可以根据交叉点的位置是否等于他觉斜视角称它为企图正常或企图异常视网膜对应。

同视机的使用

同视机的使用

同视机的使用同视机主要用于检查斜视弱视患者的双眼视功能,视网膜对应情况以及斜视度的测定,根据不同诊断眼位斜视度的变化规律,了解眼球运动功能。

(一)同视机检查常规当病人坐在同视机前检查时,我们应该知道病人的一般情况,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诊断方面的错误。

例如:当遇到显斜与隐斜界限不清楚的病人,同视机检查发现这类病人的双眼视觉严重受损,说明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双眼可能经常处于斜视状态下。

如果医生熟悉情况,能够较好地指导病人进行检查,可以节省时间,且比较容易发现异常状态。

如果医生认为病人可能存在双眼视,(例如斜视发病晚,而且是间歇性的)先做主观检查,让病人推拉同视机的操纵杆其主观斜视角与客观斜视角相吻合,医生就可以得出明确的结论。

如果两个检查结果不一致,医生应该怀疑病人存在异常视网膜对应或抑制,记下检查结果以便进一步检查分析。

首先调好患者的下颌托,额托,令患者注视目镜中的画片,调整仪器把所有刻度盘的o指针都调到0,特别要注意垂直和旋转的刻度盘,调整下颌托的高度,使病人的眼睛正好对准同视机的目镜,也便于医生观察病人的眼球运动。

目镜的距离要等于病人的瞳距,斜视病人的瞳距是双眼分别处于原在位时的瞳孔距离。

两只镜筒内灯光的亮度应该相等或者弱视眼前的灯稍亮一些。

检查双眼视异常的病人要注意,病人的头位应该保持正直,特别是那些平时有代偿头位的病人,更要注意这一点。

下颌既不内收也不上举,医生要便于观察病人的角膜映光点。

如果眼镜影响医生观察病人的角膜映光点,可以用拇指稍微向上推眼镜,必要时可以摘掉眼镜,把合适的镜片插入同视机镜片槽内代替眼镜。

(二)同视机检查法1、测量他觉斜视角:检查前戴矫正眼镜,调整颌台高度、瞳孔距离,使两侧镜筒适合o眼的高度。

将镜筒臂移到0处,并将一对同时知觉画片置于左右镜筒光源,如狮子和笼子。

o将斜视眼侧镜筒转移到和其视线相一致位置上,注视眼镜筒固定于0处。

然后交替点灭光源,注意观察眼球运动情况,调整镜筒臂,令左右眼单独注视各自画片至两眼都不见有眼球移动,此斜眼侧镜筒臂所指的度数为他觉斜视角。

斜视临床检查

斜视临床检查
(二)外眼检查(假性眼位偏斜) 假性内斜视:内眦赘皮、鼻根宽阔 、负Kappa角、黄斑异位、瞳孔间 距小于55mm。 假性外斜视:眼间距过宽、正Kappa 角、黄斑异位、瞳孔间距大于 70mm。 假性上斜视:面部不对称、下睑退 缩、眼眶肿物、黄斑异位。
斜视临床检查
异常Kappa角
Kappa角的意义:是视轴(连结注视的结 点与黄斑的线)和瞳孔轴(通过瞳孔中 心垂直于角膜的线)的夹角。临床上根 据瞳孔中心来测定。50以内为生理性。
斜视临床检查
其它相关检查
肌电图(EMG) 眼电图(EOG) 病理学方面的检查:通过影像学或实验室检查找出局 部或全身因素所致麻痹性斜视 影像学检查 ①CT,②MRI,③颈A造影(CAG),④椎A造影(VGA) 实验室检查 血糖、尿糖;内分泌方面检查;神经学及全身其他检 查等
斜视临床检查
双眼视功能检查
斜视临床检查
常用方法 Worth四孔灯
斜视临床检查
主眼
同视机法
1 . 同时视:
客观斜视角
主观斜视角 (重合点)
斜视临床检查
正常值:3~+3º
2 . 融合
斜视临床检查
3 .立体视
其它立体视检查方法 Titmus偏振光立体图:60” 随机点立体视觉检查图:40”
斜视临床检查
AC/A(调节性辐辏/调节)比率的 测定
斜视临床检查
被动牵拉试验
目的:1:将眼球牵拉至正位时,有无复视 2:鉴别偏斜的原因是肌肉麻痹还是 机械牵制因素,或兼而有之
方法:表麻下用镊子夹住角巩缘牵拉眼球于 所需判别的方向(若欲检查鼻侧有无 牵制,应嘱其向颞侧转动眼球。)
斜视临床检查
结果判断
主动牵拉试验:夹住受限侧,并对 抗受累肌的收缩力量,如收缩力不 足,说明肌肉麻痹明显 被动牵拉试验:夹住受限侧角膜缘 ,并向受累肌方向运动,如有张力 出现,说明对抗肌挛缩或有机械性 限制

同视机的使用

同视机的使用

同视机的使用同视机主要用于检查斜视弱视患者的双眼视功能,视网膜对应情况以及斜视度的测定,根据不同诊断眼位斜视度的变化规律,了解眼球运动功能。

(一)同视机检查常规当病人坐在同视机前检查时,我们应该知道病人的一般情况,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诊断方面的错误。

例如:当遇到显斜与隐斜界限不清楚的病人,同视机检查发现这类病人的双眼视觉严重受损,说明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双眼可能经常处于斜视状态下。

如果医生熟悉情况,能够较好地指导病人进行检查,可以节省时间,且比较容易发现异常状态。

如果医生认为病人可能存在双眼视,(例如斜视发病晚,而且是间歇性的)先做主观检查,让病人推拉同视机的操纵杆其主观斜视角与客观斜视角相吻合,医生就可以得出明确的结论。

如果两个检查结果不一致,医生应该怀疑病人存在异常视网膜对应或抑制,记下检查结果以便进一步检查分析。

首先调好患者的下颌托,额托,令患者注视目镜中的画片,调整仪器把所有刻度盘的指针都调到0o,特别要注意垂直和旋转的刻度盘,调整下颌托的高度,使病人的眼睛正好对准同视机的目镜,也便于医生观察病人的眼球运动。

目镜的距离要等于病人的瞳距,斜视病人的瞳距是双眼分别处于原在位时的瞳孔距离。

两只镜筒内灯光的亮度应该相等或者弱视眼前的灯稍亮一些。

检查双眼视异常的病人要注意,病人的头位应该保持正直,特别是那些平时有代偿头位的病人,更要注意这一点。

下颌既不内收也不上举,医生要便于观察病人的角膜映光点。

如果眼镜影响医生观察病人的角膜映光点,可以用拇指稍微向上推眼镜,必要时可以摘掉眼镜,把合适的镜片插入同视机镜片槽内代替眼镜。

(二)同视机检查法1、测量他觉斜视角:检查前戴矫正眼镜,调整颌台高度、瞳孔距离,使两侧镜筒适合眼的高度。

将镜筒臂移到0 o处,并将一对同时知觉画片置于左右镜筒光源,如狮子和笼子。

将斜视眼侧镜筒转移到和其视线相一致位置上,注视眼镜筒固定于0 o处。

然后交替点灭光源,注意观察眼球运动情况,调整镜筒臂,令左右眼单独注视各自画片至两眼都不见有眼球移动,此斜眼侧镜筒臂所指的度数为他觉斜视角。

同视机检查(经典)

同视机检查(经典)

同视机检查主要是[color=blue]测定斜视角及检查双眼视功能1.通过观察角膜反射点位置确定:单眼注视力、Kappa角、双眼注视力、测定他觉斜视角的度数。

2.通过看同时知觉画片确定:有无双眼同时知觉;测定自觉斜视角及Kappa角;比较自觉斜视角与他觉斜视角以明确视网膜对应性质。

其中包括正常视网膜对应、企图正常视网膜对应、异常视网膜对应、企图异常视网膜对应。

异常视网膜对应又可分为和谐与不和谐两种。

还有单眼抑制和对应缺如。

对非共同性斜视患者除通过同时知觉画片测定正前位之斜度外,还可以利用改变二镜筒角度测出各个注视方向的水平、垂直与旋转斜度。

通过测出正上方与正下方视野的水平斜度可以诊断A.V及X现象。

由于同视机镜筒可以转成不同角度,对麻痹性斜视的定量检查很方便。

3.检查双眼视功能:正常视网膜对应患者应用融合画片进一步检查其异向(辐辏、分开)与同向融合力。

再用立体感觉画片测定其立体感。

异常视网膜对应患者往往也能有异常融合范围,故亦应试测其融合力。

检查双眼视觉的级别:1.)同时知觉使用同时知觉画片,同视机一臂置于00处,令患者自己推动同视机另一臂,在二画片重合时所指的角度即为其自觉斜视角。

再令患者注意其中一个画片,检查者推动另一臂,至角膜反射恰居于斜眼角膜中心时,再交替地点亮及熄灭两镜筒的照明装置,观察眼球有无恢复注视位之运动。

如果仍有眼球运动,则稍移动画片位置至两眼完全不动时的角度即为患者的他觉斜视角。

如自觉斜视角等于他觉斜角时,证明其视网膜对应正常。

如果二者不等,其自觉斜视角小于他觉斜视角5 o以上,即为异常视网膜对应。

二者之差称为异常角。

如果自觉斜视角为0 o,即异常角等于他觉斜视角,则为一致性异常视网膜对应。

如果异常角小于他觉斜视角,则为不一致性异常视网膜对应。

如果患者能同时知觉但找不出二者的融合点,在两个物像刚一接近遂即变成向对侧分开。

这种情况说明在融合点处有抑制,可以根据交叉点的位置是否等于他觉斜视角称它为企图正常或企图异常视网膜对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异常视网膜对应矫正训练
闪烁刺激法: 动态刺激法: ①捕捉法 ②进出法 ③侧向运动
4、同视机训练
集合功能训练:
转动集合分散旋钮,使两镜筒做慢速的集合运动,病 人感觉画片逐渐变模糊,集中注意力,仍能将画片看 清楚,保持1-2分钟,远眺30秒,再看画片并保持清楚, 继续做慢速的集合运动。直至将集合能力扩大到正常 范围。
Thank you!
2、同视机结构
水平斜视检查手柄 集 合 和 分 散 刻 度
水平斜 视刻度
水平刻度盘 锁定手柄
下颌托调节柄
3、同视机检查
➢一级视功能(同时视) 双眼能同时见到两个不同画面的图像
可用于测量患者主观斜视角及客观斜视角
3、同视机检查
➢二级视功能(融合) 双眼能将部份相同部份不同的图像看成为一个图像
正常融合范围集合25~30°,水平分开4~6°
1、同视机用途
检查诊断: 1.双眼视功能
一级视功能:同时视 二级视功能:融合 三级视功能:立体视
2.主客观斜视角检查; 3.了解眼球运动功能以及视网膜对应情况。
训练治疗: 脱抑制训练;异常视网膜对应矫正训练;弱视 治疗等。
2、同视机结构




底 座
2、同视机结构
旋转斜 视刻度
垂直斜 视刻度
镜筒操作杆
3、同视机检查
➢三级视功能(立体视)➢双眼源自将两个分离开的完全相同的图像综合成

一个具有立体感的图像
正常人 立体视: 40-50弧 秒
立体视画片包括一般的立体视画片和随机点立体视画片, 前者是图形之间保持一定的分离位置,图形有深度感, 用于立体视的定性测定,后者用于立体视的定量测定。
4、同视机训练
斜视的相关检查之同视机
山东省眼科医院 眼肌屈光科
斜视的定性诊断
➢遮盖-去遮盖法判断显斜、隐斜或正位 ➢交替遮盖试验判断有无隐斜 ➢马氏杆法查隐斜
斜视的定量检查
➢角膜映光法 ➢三棱镜照影法 ➢三棱镜遮盖法 ➢视野弓法 ➢同视机法查斜视度数
同视机的使用
1、同视机用途 2、同视机结构 3、同视机检查 4、同视机训练
分开功能训练:
让两镜筒做散开运动,双眼集中注意力融合画片,直 到两画片变模糊,集中注意力,把画片看清楚,并保 持1-2分钟,然后远眺30秒,再重新看画片并保持清楚。 然后继续将镜筒做慢速的散开运动,重复训练,直到 散开功能扩大到正常范围。
4、同视机训练
弱视训练:
1.海丁格刷训练:适用于旁中心注视3°以内的 弱视 2.红光闪烁训练:将偏心注视转变为中心注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