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检查法

合集下载

斜视度的测量方法

斜视度的测量方法

斜视度的测量方法
斜视度的测量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角膜反光点法:让患者注视前方,用手电筒照射患者的双眼角膜,观察反光点的位置,根据反光点落在瞳孔边缘、瞳孔缘与角膜缘之间或角膜缘的不同位置,判断眼位偏斜的角度。

这种方法相对简单,但精度有限。

2. 三棱镜交替遮盖法:这是一种比较精确的测量方法。

检查患者看近33cm、看远5m、裸眼及戴镜时的三棱镜度数,交替遮盖试验直至患者双眼不动为止,此时三棱镜度数即为患者的斜视度。

3. 同视机检查法:患者端坐于同视机前,将同视机高度调整至患者舒适的位置并调整好瞳距。

根据患者的视力选择所用的同视机检查画片。

检查术前、术后一周、术后二月及最后复诊时,分别以同视机和三棱镜交替遮盖试验测量斜视度。

4. Bagolini线状镜或同视机检查:用于检查双眼视功能,包括有无双眼单
视功能、融合功能和立体视功能等。

若有双眼单视功能则进一步利用融合功能检查片检查其融合,用立体视片检查其立体视功能。

以上方法各有优缺点,具体选择哪种方法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经验。

斜视检查

斜视检查

斜视检查第一节斜视的一般性检查适应症1.判断有否斜视。

2.明确隐形斜视或显性斜视。

3.鉴别共同性斜视与麻痹性斜视。

4.明确斜视的方向。

5.判断交替性斜视与单侧性斜视。

6.进一步名确外斜视、内斜视的分类。

7.了解注视眼。

8.检查是否A-V征。

9.指导手术治疗。

禁忌症无。

操作方法及程序1.询问病史,进行眼部常规检查。

2.进行知觉状态检查。

包括视力、屈光状态、注视性质、双眼视功能。

3.斜视定性检查。

有否斜视;真斜视、假斜视;隐形斜视、显性斜视;共同性斜视、麻痹性斜视;斜视的方向:内斜、外斜、垂直斜(上斜、下斜);交替性斜视、单侧斜视;间歇性外斜、恒定性外斜;调节性内斜、部分调节性内斜、飞调节性内斜;注视眼;A-V征。

4.斜视定量检查。

参见下节。

5.眼球运动检查。

6.集合功能检查及调节性集合和调节性比率测定(AC/A),见附录。

注意事项1.详尽的病史询问对于正确的诊断非常重要。

2.斜视检查常需要多次的重复和全面分析,以最终得出正确结果。

3.儿童斜视与调节、融合关系密切,影响眼位的结果。

必须戴眼镜检查,比较裸眼及戴镜的的斜视度数的差别。

第二节隐形斜视检查适应症需要判断隐性斜视、显性斜视、间歇性斜视的患者。

禁忌症无。

操作方法及程序1.遮盖试验法(1)交替遮盖法:先遮盖一只眼,迅速将遮眼板移到另外一只眼。

交替遮盖两只眼反复几次,如果两只眼均不动,说明是正位,没有斜视。

若出现眼动,根据方向判断是那种斜视。

(2)单眼遮盖检查(又称遮盖—去遮盖法):嘱患者注视前方33cm处的光点视标,遮盖一只眼破坏融合,观察未遮盖眼有没有运动及运动方向。

去遮盖后观察被遮盖眼的运动及方向,若去遮盖后被遮盖眼表现为偏斜或偏斜一段时间才回到正位则为间歇性斜视,若去遮盖后被遮盖眼马上回到正位则为隐性斜视。

然后再对另外一只眼进行检查。

(3)遮盖共同实验:又称间接遮盖法,主要用于婴幼儿的斜视和弱视的定性检查。

遮盖板离被遮眼距离要比上述方法远,置于眼与注视目标之间5~10cm处,检查者可以同时观察双眼的运动状态,判断是否斜视、弱视。

斜视检查

斜视检查

Hess屏检查
检查目的:眼球运动功能状态的定性、 定量检查 检查方法:利用红绿互补的原理,患者 戴一红绿眼镜注视眼前棋盘格状黑色幕 布,黑色幕布中央每距15 o设红色注视 目标,共9个结点,代表九个诊断眼位方 向
IO M R SO
SR L R IR
结果判断:在图形上较原标
志向内收,表示肌肉功能
不足,向外扩张,功能亢进 整个图形面积缩小表示麻痹眼


重合点
同视机画片经机臂的反光镜反射于目镜上(目镜一 般为+6.5-7.00D)光线近乎平行状态 ,故应为视远的 斜视角,但病人的心理作用,常常有调节的存在
同视机诊断眼位检查
检查目的:判断麻痹肌、过强肌;斜视度
定性、定量
检查方法:在第一眼位及各个诊断眼位
上斜度变化,将水平、垂直、旋转斜度
清楚显示出来
Maddox杆法

检查目的:自觉斜视度的定量检查, 具备双眼单视功能 结果判断:水平放置马氏杆出现竖向 光线,可判断水平斜度;垂直放置出 现横向光线,可判断垂直斜度

斜视的定量检查
1.角膜映光法
150 300 450
2.三棱镜加角膜映光法(Krimsky test)
不能注视
婴幼儿
注视眼
斜视眼
三棱镜加遮盖试验
90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00
5.双Maddox杆试验 测量旋转偏斜
外 旋
Bagolini线状镜


检查目的:线状镜可检查视网膜对应情 况,可利用线状镜某些特性做旋转斜度 的定性检查 检查方法:在暗室中,眼前放置线状镜 分别注视灯光,并观察光线条的角度变 化
结果判断
内旋斜视:上下对顶角可变为锐角,水平对顶角 为钝角 外旋斜视:上下对顶角可变为钝角,水平对顶角 为锐角

托灵顿检查斜视的使用方法

托灵顿检查斜视的使用方法

托灵顿检查斜视的使用方法斜视是指眼球不能同时聚焦于同一点,造成双眼视线不一致。

托灵顿检查斜视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用于诊断和评估斜视的严重程度。

本文将介绍托灵顿检查斜视的使用方法。

一、什么是托灵顿检查斜视托灵顿检查斜视是一种通过观察双眼的位置和运动来判断斜视的严重程度的方法。

它通常包括以下步骤:检查眼球的位置、检查眼球的运动、检查斜视的角度。

二、检查眼球的位置在托灵顿检查斜视时,眼科医生会观察双眼的位置。

他们会注意眼睛的位置是否对称,眼睑是否对称,眼球是否有明显的偏移。

通过观察眼球的位置,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斜视。

三、检查眼球的运动托灵顿检查斜视还需要检查眼球的运动。

医生会要求患者注视不同的方向,如上方、下方、左方和右方。

他们会观察眼球的运动是否协调,是否有明显的不协调现象。

通过观察眼球的运动,医生可以进一步评估斜视的严重程度。

四、检查斜视的角度托灵顿检查斜视的最后一步是测量斜视的角度。

医生会使用一种叫做斜视度数计的仪器来测量斜视的角度。

这个仪器可以精确地测量眼球偏离正常位置的程度。

医生会将仪器放在患者的眼睛前方,并让患者注视一个特定的点。

仪器会自动测量眼球的角度,并显示在屏幕上。

通过测量斜视的角度,医生可以判断斜视的严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五、托灵顿检查斜视的注意事项在进行托灵顿检查斜视前,患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眼睛不要使用过度,尽量避免疲劳和过度用眼。

2.在进行检查前,应暂停佩戴隐形眼镜或眼镜。

3.如果患者有其他眼部疾病或健康问题,需要提前告知医生。

4.托灵顿检查斜视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患者需要耐心配合医生的指导。

六、托灵顿检查斜视的意义托灵顿检查斜视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评估斜视的严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通过早期发现斜视,可以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避免斜视对视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同时,托灵顿检查斜视还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斜视的病因和发展趋势,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七、总结托灵顿检查斜视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用于评估斜视的严重程度。

斜视度的测量方法

斜视度的测量方法

斜视度的测量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斜视度是指眼球在注视目标时产生不正常的偏斜或偏转,导致视线不重合而产生视觉上的错觉。

斜视度的测量是眼科医生用来确定斜视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斜视度测量方法。

一、Hirschberg试验Hirschberg试验是一种简单快速的斜视度初步测量方法,适合于临床初步筛查和儿童斜视检测。

该方法通过观察患者的角膜反光位置来初步判断眼球的偏斜程度。

眼球偏斜越大,反光位置偏离中心点越远。

眼科医生通过比较两眼的反光位置,可以估算出患者的斜视度。

二、Cover测试Cover测试是一种常用的斜视度定量测量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斜视患者。

在Cover测试中,患者将一个眼睛遮住,然后医生观察患者另一个眼睛的视线移动情况。

通过观察被遮住的眼睛在解壁后的快速回位情况,可以判断眼球的偏斜程度。

三、角膜反光照相术角膜反光照相术是一种精准的斜视度测量方法,适用于病情复杂的斜视患者。

在该检测方法中,医生使用专业的眼科设备对患者的眼球进行拍照,然后通过计算机软件分析反光位置的偏移程度,来准确测量斜视度。

四、眼位计眼位计是一种高精度的斜视度测量仪器,适用于需要进行精确斜视度测量的患者。

眼位计可以精确测量眼球的偏斜角度和位置,为眼科医生提供详细的斜视度数据,帮助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斜视度的测量方法有多种选择,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在斜视治疗过程中,定期测量斜视度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让读者更加了解斜视度的测量方法,为斜视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2000字】第二篇示例:斜视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主要表现为眼球的位置不正常,导致视线发生偏移而无法对准同一目标。

斜视在儿童和成人中都有发生,严重的斜视会严重影响视力和生活质量,因此及早发现斜视,并进行有效的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马氏杆斜视测试方法

马氏杆斜视测试方法

马氏杆斜视测试方法
马氏杆测试法是一种用于检查斜视的方法,通过使用一系列平行的柱镜来改变视标的形状,从而破坏融合,检查到的斜视度包括隐斜和显斜两部分。

以下是具体的操作步骤:
1. 令患者端坐验光椅上,两眼调准PD,戴上矫正镜。

2. 取马氏杆置右眼前,马氏杆由透明园柱棒排列组成装在试镜片上。

3. 投放点状视标或打一束点状光。

通过马氏杆看点状光会看成垂直马氏杆的带状光。

4. 分别做5米和33厘米的检查。

5. 检查垂直斜视的方法与检查水平斜视的方法相似,首先把马氏杆转动90º。

6. 测量斜视角时,放置不同度数的三棱镜,直到光线穿过点光源为止。

这时候,加在眼前的三棱镜度数即是斜视度数。

马氏杆测试法适用于隐斜视、微小斜视及小度数内斜视的检查。

如有相关需求,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验光师。

马氏杆检查隐斜视的操作流程

马氏杆检查隐斜视的操作流程

马氏杆检查隐斜视的操作流程
内容:
一、准备工作
1. 准备马氏杆、记录表、红蓝笔、遮盖器等检查用具。

2.让患者坐在椅子上,调节椅子高度使患者眼睛与检查者眼睛平行。

3.检查者坐在患者对面约50厘米远的位置。

二、检查方法
1. 用红色马氏杆在患者眼前约33厘米处作水平移动,让患者注视杆的中点。

观察两眼是否可同时注视。

2. 用蓝色马氏杆做垂直移动,观察两眼是否可同时注视。

3. 分别遮盖左右眼,用马氏杆做水平和垂直移动,观察被检查眼是否出现运动。

4. 交替遮盖左右眼重复上述步骤,比较两眼的情况。

三、记录情况
将左右眼在水平和垂直方向注视马氏杆时的情况记录在表格中。

标注左右眼是否出现隐斜视及其方向、角度大小等。

四、结果判断
如果两眼注视马氏杆时不等或不协调,则可诊断为隐斜视。

根据记录结果判断隐斜视的类型、程度和可能的病因。

斜视检查法之遮盖检查法

斜视检查法之遮盖检查法

眼 ,观 察 两 眼 的 运 动 情 况 。
在 遮 盖 一去 遮 盖 的 过 程 中 , 由 于 患 者 被 遮 盖 眼 有 去 掉 遮 盖 的 机 会 ,能 双 眼 视 物 , 具 有 双 眼 同 时 看 的 机 会 ,就 有 建 立 融 合 的 可 能 , 所 以 可 以 用 来 鉴 别
是 患 者 可 能 为 隐 斜 视 ;二 是 患 者 可 能 为 显 斜 视 , 遮 盖 的 左 眼 可 能 为 斜 视 眼 。 由于 有 交 替 遮 盖 的 斜 视 诊 断 基 础 ,此 时 被 遮 盖 的 左 眼 位 置 必 定 处 于 斜 位 上 ,
通 过 被 遮 眼 去 遮 盖 时 ,被 遮 眼 的 运 动 变 化 再 作 鉴
遮盖 一 去遮盖检查 时 ,检查 者用遮挡板 遮盖被
1 0 0中 国眼 镜科技 杂 志 ・ 3 ・ 2 0 1 3
另U :

在 交替 遮 盖 过 程 中 ,若 去 掉 遮 盖 的 眼 发 生
从 内 向外 的 运 动 ,说 明被 遮 眼 在 遮 盖 时 处 于 鼻 侧
位 ,为 内 斜 视 ;
③ ④
如 果 去 掉 遮 盖 的 眼 发 生 由上 至 正 位 移 动 , 如 果 去 掉 遮 盖 的 眼 发 生 由下 至 正 位 移 动 ,
遮 盖 一去 遮 盖 检 查 。
位 。在 交 替 遮 盖 的 整 个 过程 中 ,由于 患者 始 终 有 一
眼被 遮 盖 ,单 眼视 物 ,没有 双 眼 同 时看 的机 会 ,也
就 没 有 建 立 融 合 的 可 能 性 ,因此 不 能 区分 显 斜 视 和 隐 斜 视 ,但 可 以 根 据 眼 球 的 运 动 来 鉴 别 正 位 视 和 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果判断
隐斜 显斜 第一、二斜角相等。 第一、二斜角不一致 注视眼
角膜映光法
角膜映光法
Kappa角的影响 检查距离 三棱镜角膜映光法(krimisky法): 单眼不能固视
遮盖加三棱镜法
检查目的:他觉的斜视度 检查方法:先用交替遮闭法,再用三棱
镜中和
结果判断:内斜、外斜、垂直斜
双眼运动
单眼运动
A-V运动
双眼运动检查
检查目的:一组配偶肌的协调情况 检查方法:映光法和运动法。 结果判断:光点高,眼位低,眼球 由上向下动为较强,由下向上动为 较弱
六条眼外肌的主要作用方向
RIO、 LSR RSR、 LIO
内 RMR

RLR
RSO、 LIR
RIR、 LSO
单眼运动检查
左侧注视与右侧注视时哪侧斜度大
头向左或右侧倾斜,哪侧为阳性(歪头试验)
结果判断
若上斜为右眼,表明右上斜肌、下直肌、 左上直肌、左下斜肌麻痹。 左侧注视垂直偏位变大,可表明为右上斜 肌及左上直肌麻痹。 头向右肩倾斜时,歪头试验阳性,说明右 上斜肌麻痹。
歪头试验(Bilschowky test)
交替遮闭法
主要是发现2o以上的某种类型 的斜视倾向 不能区分隐斜和显斜 非遮盖眼注视视标后才能把遮 挡板移向该眼 结果判定
遮盖去遮盖试验
检查目的:
是隐斜还是显斜的判断 第一斜角和第二斜角 何眼为注视眼。
检查方法:
遮挡超过5秒时间 同方法遮闭另眼
遮盖去遮盖试验
结果判断
主动牵拉试验:夹住受限侧,并对抗受
累肌的收缩力量,如收缩力不足,说明
肌肉麻痹明显。
被动牵拉试验:夹住受限侧角膜缘,并
向受累肌方向运动,如有张力出现,说
明对抗肌挛缩或有机械性限制。
眼底照相检查
检查目的:分析旋转斜度
检查方法:中心窝与视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心线的位置关系。
结果判断:正常黄斑中心窝位于视盘颞侧缘 外2.5PD视盘下1/3处,向下移位 过多说明有 外旋,向上移位则说 明有内旋。

检查目的:用来鉴别斜肌与直肌麻痹
检查方法:当头向某肩倾斜的代偿头位 时,可将头位向反方向倾斜,对比观察, 有无眼球上下转现象。
牵拉试验
检查目的:
鉴别肌肉麻痹、挛缩或机械性障碍
视网膜对应判断
了解术后复视的影响
检查方法:滴表面麻醉药后,用镊子夹做一 侧角膜缘向受累肌方向运动或反方向运动, 看是否有张力出现。
检查目的:某条肌肉基本功能及代偿情况 检查方法:遮闭一眼后,另眼在各方面做
运动,观察眼球运动是否到位。
结果判断:
内转: 瞳孔内缘达上下泪小点连线。 外转: 角膜外缘达外眦角。 上转: 角膜下缘达内外眦连线。 下转:角膜上缘达内外眦连线。
A-V运动
检查目的:通过大角度上下运动,考
马氏杆检查
检查目的:自觉的斜视度的定量检
查,要求有双眼单视,正常视网膜对应。
方法:
单马氏杆加三棱镜:暗室,二眼分别注 视,远近不同距离,水平和垂直均查, 三棱镜的尖向灯光的方向。
双马氏杆:旋转偏斜
双马氏杆
检查目的:旋转斜度的定量检查。
检查方法:将2个马氏杆同方向放在试镜架上并 置于二眼前,注视灯光目标后观察二眼的光线条 是否平行或倾斜,如有倾斜,移动一侧马氏杆使 之二线平行,所移动角度会在试镜架上的刻度上 显示出来。 结果判断:一眼鼻侧线高、颞侧线低时为内旋, 反之为外旋,
Bagolini线状镜
• 线状镜可检查视网膜对应情 况,可利用线状镜某些特性 做旋转斜度的定性检查。 •图
Bagolini线状镜
1 2 3
4
5
6
7
4△底向外三棱镜试验
检查目的
检查微小度数斜视 中心凹部位是否存在抑制
检查方法:让病人注视33cm处的点光源,将4底向
外的三棱镜迅速置于一眼前,若检查眼有轻度内转, 对侧眼有轻度外传,此为正常。若双眼均不动,说明 检查眼有中央抑制性暗点。若检查眼有轻度内转,对 侧眼不动,说明对侧眼有中央抑制性暗点。
主观斜视角: 重合点
同视机画片经机臂的反光镜反射于目镜上(目镜一般为 +6.5~7.00D)光线近乎平行状态 ,故应为视远的斜视角, 但病人的心理作用,常常有调节的存在。
2.
融合
正常的集合范围:25º ~30º ,分开范围:4º ~6º , 垂直分开范围:3º ~6º ,旋转融合范围12º ~20º
Maddox杆法:判断有无隐斜或显斜
条 件: 双 眼 单 视
三棱镜加Maddox杆法(右眼前Maddox杆)
条 件: 双 眼 单 视
内(隐)斜视
下(隐)斜视 上(隐)斜视 R/L
外(隐)斜视
900

100
双Maddox杆试验 测量旋转偏斜
鼻侧线高、颞侧线低时为内旋,反之为外旋
外 旋
眼球运动检查
麻痹性斜视的其它检查
复视像检查
代偿头位
Parks三步法
歪头试验
牵拉试验
眼底照相
复视像
检查目的:自觉定性眼球运动障碍
检查方法:一眼前放红绿镜片
结果判定:①第一眼位复视是垂直还
是水平;②哪方向注视分离最大;③ 周边物像属哪眼。


右眼上斜肌麻痹
右眼上直肌麻痹


右眼外直肌麻痹
F1正常
F2 F1 F3
F2内旋
F3外旋




检查应注意的问题
麻痹性斜视的检查应侧重运动功能方面的检 查
先天麻痹性斜视常以代偿头位表现为主,后 天麻痹性斜视常以复视症状为主 后天突发性斜视要注重全身状况检查 外伤因素并有意识丧失者,注意双侧神经麻 痹后所致旋转性斜视


同视机检查
同视机的组成 检查用画片 检查目的 检查方法 结果判定
同视机的组成
检查用画片
同时视画片 融合画片 立体视画片 特殊画片:十字画片,后象画片,
Kappa角画片
特殊画片
十字画片 Kappa角画片 后像画片
1
同时视


客观角:交替熄 灭一眼的注视画 片,至眼球不动
检查结果分析
眼位偏斜度数最大的方位即为麻痹肌所 在处,或为眼球运动受限明显处。
水平肌的功能状态可在左右注视位上表 现出来, 垂直度或旋转度可在左上、左下、右上、 右下位置上表现出来。 A-V征的检查
水平斜视检查
L -5
o
-10
o
-25
o
R
左内直肌麻痹
垂直斜视检查
+1 R/L7 EX3 L +1 R/L14 EX6 +2 R/L8 EX4 LEF +3 R/L9 EX8 +1 R/L5 EX4 R
斜视检查法
河南省眼科研究所 戴淑真
病史
发病过程:先天还是后天,突然还是逐渐
发生,复视、斜颈,斜度是否稳定,是好转还 是加重,变化等,何种治疗等。
个人史: 其他疾病
家族史:家族倾向
眼位检查
定性检查:
交替遮盖 遮盖去遮盖
定量检查:
角膜映光法 遮盖加三棱镜法 马氏杆法 同视机检查
虑同名肌功能的状况,是否存在垂直非 共同性。
检查方法:检查时上下转可超过25 o
运动
结果判断:
V征:双上直肌不足或双下斜肌过强时 A征:双下直肌不足或双上斜肌过强时
双眼视功能检查
Worth四点试验 Bagolini线状镜 4△底向外三棱镜试验
同视机检查
Worth四孔灯
主眼
右眼内直肌麻痹
代偿头位检查
检查目的:协助麻痹性斜视的诊断
检查方法:患者保持正常视物习惯,
检查者望诊。 结果判断:
面向左右转:代偿水平 下颏内收或上抬:代偿垂直 头向某肩倾:为代偿旋转
Parks三步法
检查目的:可简便快捷的诊断垂直肌的异常
检查方法:
区分上斜是右眼还是左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