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春玉米肥效对比试验报告

合集下载

玉米肥料效应试验分析报告

玉米肥料效应试验分析报告

玉米肥料效应试验分析报告摘要:本研究通过对不同施肥处理的玉米试验田进行观察与分析,旨在评估不同施肥方式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适量施用有机肥和化肥的组合处理能够显著提高玉米的生长速度和产量,对于实现玉米高效种植具有重要意义。

引言: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产和质量直接关系着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

玉米的肥料施用量和方式对于其生长和产量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通过合理施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养分供应,促进植株生长,提高玉米的抗病虫害能力,最终达到增产提质的目的。

材料与方法:本试验选取了一块面积为1000平方米的玉米试验田,将其划分为4个处理:对照组(不施肥),有机肥组(施用有机肥),化肥组(施用化肥),有机肥+化肥组(施用有机肥和化肥的组合)。

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

结果与分析:在施肥后的生长期间,我们对玉米植株的株高、叶片颜色、叶绿素含量和干物质产量等指标进行了观察和测量。

株高方面,有机肥+化肥组的玉米植株生长得最高(平均株高150厘米),其次是化肥组(平均株高130厘米),有机肥组(平均株高120厘米),对照组的玉米植株生长最差(平均株高100厘米)。

叶片颜色方面,有机肥+化肥组的玉米叶片呈现出深绿色,叶片饱满,光泽度高。

化肥组和有机肥组的叶片颜色相对较浅,叶片质量较差。

对照组的叶片呈现出黄绿色,叶片薄弱。

叶绿素含量方面,有机肥+化肥组的玉米叶绿素含量最高,达到了2.5mg/g,其他处理组的叶绿素含量分别为有机肥组(2.0mg/g),化肥组(1.5mg/g),对照组(1.0mg/g)。

结论:综合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适量施用有机肥和化肥的组合处理对于玉米的生长和产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有机肥和化肥的协同作用能够提供丰富的养分供应,促进玉米的根系生长,增加光合作用量,从而提高玉米的生长速度和干物质产量。

在玉米种植中推广使用有机肥和化肥的组合施肥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实现玉米的高效种植。

玉米田施用叶面肥产量效益对比试验总结

玉米田施用叶面肥产量效益对比试验总结

Z i x u n t a i今年由于我站研究叶面肥的机器问世较晚,所以第一遍决定穗大小和粒多少的叶面肥没来得及施用,只在抽雄前后施用了叶面肥,共进行了两项试验,一项是不同叶面肥施用三次试验,另一项是同一叶面肥施用两次试验,具体试验情况如下:实验一:不同叶面肥在玉米田施用产量效益对比试验总结一、试验目的:通过对玉米田施用不同叶面肥进行产量和效益对比,使我们对玉米田施用叶面肥是否有经济效益有一个了解,同时对玉米施用哪种叶面肥,什么时间施用合理,施用多大量为宜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以便于更好的指导我镇今后玉米叶面肥施用技术。

二、试验材料及方法:(一)供试材料1、供试肥料:处理1:苗欢、硫酸钾(52%)磷酸二氢钾(国光牌)尿素(大庆)处理2:富田佳力、硫酸钾(52%)磷酸二氢钾(国光牌)尿素(大庆)处理3:微量元素(聚合硼钾、芸苔素内酯、增产菌、硫酸锌、康朴钼肥)硫酸钾(52%)磷酸二氢钾(国光牌)尿素(大庆)处理4:对照田:不喷任何叶面肥2、供试品种:鑫鑫一号(二)试验方法:1、试验器具准备:采用自行研制的人工背负式轻便电动喷雾器,亩用水量5斤。

2、试验面积:每项肥料试验3亩地4个处理共12亩地。

3、试验时间、次数及用肥量每个处理共施肥3次,第一次喷肥时间为2015年8月4日,第二次喷肥时间为8月25日,第三次喷肥时间为9月1日。

处理1第一次和第二次每亩各喷苗欢叶面肥125ml ,处理2第一次和第二次每亩各喷富田佳力50ml ,处理3第一次和第二次每亩各喷聚合硼钾16.7g 硫酸锌17ml ,康朴钼肥3.3ml 芸苔素内酯1.33ml 增产菌67ml ,处理4没做任何处理。

处理1、处理2、处理3每亩各加有机硅助剂1代,第三遍处理1处理2处理3 每亩均喷施硫酸钾1.3两,磷酸二氢钾0.7两,尿素0.7两,有机硅助剂每亩1代,处理4没做任何处理。

4、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选择宏克力镇宏克力村宏图屯农户王团结家的耕地,在宏图屯东,地势平坦,地力中上等,黑土地,土壤肥力较高,前茬玉米。

北方明珠掺混肥料玉米肥效试验初报

北方明珠掺混肥料玉米肥效试验初报

北方明珠掺混肥料玉米肥效试验初报摘要:本文通过实验,对玉米掺混肥料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比对,从而得出掺混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的结论。

关键词:试验;分析;比对;结论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2-0036-11 试验目的通过严格的田间试验,明确供试肥料与习惯施肥处理,推荐施肥处理间的施肥效果差异,验证肥效,为肥料登记提供科学依据。

2 材料与方法试验作物与品种:玉米,平全13。

供试肥料:北方明珠掺混肥料,有效成份31-9-7总养分≥47%。

永吉北方明珠肥业有限公司生产。

设计与田间排列:试验采用随机区组小区试验。

试验小区面积为40平方米。

小区为6行区,设3个处理,3次重复,试验小区随机排列。

试验处理:处理1:供试肥料处理,作底肥施用,每公顷用量550kg,一次性施用,免追肥免口肥;处理2:习惯施肥处理,每公顷施肥15-15-15复混肥700kg。

全部作底肥施入。

在玉米拔节期每公顷追施尿素250kg;处理3:推荐施肥处理。

根据该地块取土化验结果推荐施肥量,每公顷施15-15-15复混肥料390kg。

在玉米拔节期,每公顷追施尿素230kg。

3 试验基本情况试验设于四平市铁东区叶赫镇兴隆十社农户詹召丰地块。

土壤类型为薄层棕壤,土壤肥力中等,前茬作物玉米,土壤速效氮77.4ppm,速效磷8.4ppm,速效钾65ppm。

4月29日播种,5月11日出苗,然后根据方案的具体要求在八叶期、拔节期、吐丝期进行了生育期调查,调查了株高、茎粗、叶片数、叶色、倒伏率、有无烧种、烧苗现象,有无脱肥现象,收获期调查了粒数/穗、百粒重、秃尖、小区产量等产量性状,详见附表。

4 结果与分析4.1 复混肥对玉米生物等性状的影响从对玉米株高调查结果(表1)可看出,八叶期供试肥料处理玉米株高比习惯施肥处理高0.2cm,比推荐施肥处理高0.4cm,差异不显著;拔节期供试肥料处理玉米株高比习惯施肥处理高0.5cm,比推荐施肥处理高2.0cm,差异不显著;吐丝期供试肥料处理玉米株高比习惯施肥处理高1.9cm,比推荐施肥处理高0.8cm,无显著差异。

春玉米氮肥不同施肥时期对比试验初报

春玉米氮肥不同施肥时期对比试验初报
i n Du’ n o d tr n u tb e n to e ou n e o n h r p r o fd fe e t p ro s a ,t e e mi e s i l i g n v l me a d p r d a d t e p o o t n o i r n e d , a r i i f i Gu d n 8 w s h s n s e t g i a 5 9 a c o e a t si mae a i p o t s t r e i o e fri z t n e o s n n t r l n l t e t h e n t g n e t i i p r d a d i , r la o i p o o t n we e s t t t d o t lg p n ie S ma n e o o c c a a t r,v rey i t g ae r p ri r e o s y n — i a e s r g maz ’ i c n mi h r c e s a it n e r t d o u l i c a a t r, r ssa c s- n - e d g an i l , a d e i z t n c n mi ef c S a t p o i e h r c e s e itn e i f l , r i y e d n f r l a i e o o c f t O s o rv d i t i o e s in i c l ee e c s f r r a o a l a p ia in h x e me t r s l n h c n l so s a e ce t al r f r n e e s n b e p l t .T e e p r n e u t a d t e o c u i n r i f y o c o i s

玉米肥效试验初报

玉米肥效试验初报

玉米肥效试验初报摘要在玉米生产上进行施用硫铁基多元肥、玉米专用肥、西洋复合肥3种肥效试验,其结果表现为:施用玉米专用肥的产量表现较好,使用硫铁基多元肥的次之,使用西洋复合肥的较差。

关键词玉米;肥效试验;产量玉米是贵州省毕节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年均播种面积占粮食总播面积的35%,产量占粮食总量的40%以上。

但常年来玉米生产用肥比较单一,造成土壤板结、酸化。

除了每年种植绿肥等有机肥补充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环境外,几乎还没有找到其他更好的方法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

为了促进粮食作物的高产稳产,改善土壤板结情况,2007年特进行不同肥料在玉米生上的施用试验,探索改良土壤的新方法,以期为玉米大面积生产用肥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种植品种选用临奥4号,株型紧凑型,来源于北京奥瑞金种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1.2 参试肥料① 硫铁基多元肥。

总养分48%以上。

N∶P∶K=9∶8∶11,来源于贵州天地福肥业;②西洋复合肥。

总养分45%以上。

N∶P∶K=15∶15∶15,来源于贵州西洋肥业;③玉米专用肥。

总养分45%以上,N∶P∶K=15∶15∶15,来源于贵州毕节灵峰复混肥厂。

1.3 试验地概况在大方县文阁乡三元村新光麻窝组进行,试验地海拔1 450 m左右,沙壤土,肥力中等,前作小麦。

1.4 试验设计试验设3个肥料处理。

①:硫铁基多元肥;②:西洋复合肥;③(对照):玉米专用肥。

各小区分别施4 kg作底肥,一次施入。

采取完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共9个小区,小区长5 m,每小区种植4个带,每个带宽1.8 m,小区面积36 m2,小区间不设走道,重复间走道50 cm,栽培密度 66 690株/hm2,即每小区种植240株。

1.5 栽培管理2007年4月7日播种,4月16日揭膜,4月20日移栽。

3种参试肥料作底肥施入,各小区施用量均为4 kg,折合施用量均分别为1 102.5 kg/hm2。

在苗期、大喇叭口期和抽雄期各追尿素1次,用量分别为150、300、150 kg/hm2,每次追肥均结合中耕除草培土进行,及时防治病虫害。

玉米肥效试验报告

玉米肥效试验报告

玉米肥效试验报告0引言为研究玉米对肥料的需求和土壤供肥能力,在自治区农业厅土肥站的统一安排下,伽师县农技推广中心土肥站设计并开展了玉米“3414”肥效试验,现将试验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试验区概况试验设在克孜勒博依乡13村4组,前茬作物是冬小麦。

玉米试验前土壤养分测试结果为:水溶性总盐1.38 g/kg、PH 8.02、有效磷21.3 mg/kg、速效钾140 mg/kg、全氮0.93 g/kg、水解氮83 mg/kg、有机质14.34 g/kg、全磷0.86g/kg、全钾20.00 g/kg。

1.2试验材料与方法复播玉米品种为901,理论株数5229株/667m2;供试肥料为尿素、三料磷肥(P2O5含量46%)和硫酸钾(K2O含量33%)。

试验设氮、磷、钾3个因素、各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小区面积25.2 m2,2次重复。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0穗测取穗粒数,每小区选取2株取回室内考种,测取株高、果穗高度、茎秆鲜重、茎秆干重、果穗鲜重、果穗棒重、千粒重。

1.3试验设计尿素:底肥35%,第1次追肥20%,第2次追肥45%;重过磷酸钙(含P2O546%)和硫酸钾(含K2O 33%)作基肥一次性施入。

供试各肥料4水平如下(以下均为667m2施用量):氮(N):0 kg、7.5 kg、15 kg、22.5 kg;磷(P2O5):0 kg、3.2kg、6.4 kg、9.6 kg;钾(K2O):0 kg、1.5 kg、3 kg、4.5 kg,14个处理分别为N0P0K0、N0P2K2、N1P2K2、N2P0K2、N2P1K2、N2P2K2、N2P3K2、N2P2K0、N2P2K1、N3P2K2、N1P1K2、N1P2K1、N2P1K1。

1.4试验区田间管理整个生育期人工中耕除草4次,灌水4次,追肥2次,化学防治地老虎1次。

2结果分析与讨论2.1施肥量与玉米植株性状关系在N、P、K三因素中,不施肥或少施氮肥处理的生育期比施氮肥较多的要短1~4 d。

玉米肥料效应试验分析报告

玉米肥料效应试验分析报告

玉米肥料效应试验分析报告玉米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因其高产量和广泛用途而受到广泛关注。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肥料的使用对玉米的生长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玉米肥料的效应,我们进行了一项玉米肥料效应试验,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以下是我们的报告。

一、实验设计我们选取了一块玉米种植地作为实验地点,并将该地点分成了几个小块,每个小块分别施用不同种类和量的肥料,包括有机肥、化肥和对照组(不施肥)。

在整个生长季节中,我们对玉米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观察和记录,包括植株高度、叶片颜色、茎粗和果穗的数量等指标。

在玉米成熟收获后,我们还对不同施肥组的玉米产量进行了统计。

二、结果分析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得出了如下结论:1. 生长情况观察:在生长过程中,施用有机肥和化肥的玉米植株生长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

有机肥和化肥组的玉米植株生长更加繁茂,叶片颜色更加鲜绿,茎粗度更大,显示出更好的生长状态。

而对照组的玉米植株生长情况较差,出现了黄化、矮化等现象。

2. 产量统计:在玉米成熟后进行的产量统计中,有机肥和化肥组的玉米产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有机肥组和化肥组的玉米产量相近,并且比对照组提高了约20%。

而对照组的玉米产量相对较低,没有得到足够的养分支持,导致产量下降。

综合分析以上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施肥对玉米生长和产量有着显著的影响。

有机肥和化肥的施用能够明显改善玉米的生长状态,提高玉米的产量。

2. 有机肥和化肥对玉米的影响相似。

在本次试验中,有机肥和化肥组的玉米生长状态和产量表现相近,说明有机肥和化肥对玉米的效应相似。

三、结论与建议根据以上分析结果,我们得出结论:适量施用有机肥和化肥能够明显改善玉米的生长和产量。

建议玉米种植者在种植玉米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适量施用有机肥和化肥,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我们也提出了以下建议:1. 在施肥过程中,应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和玉米生长的需要,科学合理地选择施肥品种和施肥量,避免过度施肥或施肥不足。

玉米肥料效应试验分析报告

玉米肥料效应试验分析报告

玉米肥料效应试验分析报告本次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种类或不同用量的肥料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通过对玉米株高、茎粗、叶面积、叶色、根系生长、果实粒数、单株产量等生长指标的观测和统计分析,得出不同肥料对玉米的施肥效应及最佳施肥方案。

试验设计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共设置6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共计18个为观测单元。

6个处理分别为对照组、有机肥施用组、化肥施用组、半有机肥料组、半化肥组和有机肥+化肥组。

结果显示,施用有机肥对玉米生长的影响最为显著。

在不同的生长指标中,玉米的茎粗、叶面积、根系生长、果实粒数、单株产量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

随着有机肥用量增加,上述指标呈逐渐增加趋势,其中以60kg/亩的施用量表现最好。

化肥施用组表现次于有机肥组,但同样有其施肥优势。

该组玉米的株高、茎粗和叶面积均有所高于对照组。

化肥施用的最佳用量为150kg/亩,超过该用量后,施用量的增加将无法继续提高玉米的生长。

半有机肥料组以及半化肥组的增效作用不如纯有机肥及化肥组,但同样有其适用的施肥方法。

半有机肥料组在玉米栽培上用量不宜过多,最佳用量为30kg/亩;半化肥组最佳用量为75kg/亩。

同时,有机肥+化肥组也表现出较高的肥效,尤其在单株产量和果实粒数方面表现优异。

不过,其施肥用量应和单独使用有机肥和化肥的用量相比,减少一半要素的用量。

综上所述,根据本次试验结果可以得出,有机肥是玉米生长最重要的肥料,其施用量在60kg/亩时效果最好。

化肥的后效性和作用强度比较高,适宜用于短周期的玉米栽培,其最佳施用量为150kg/亩。

在有机肥和化肥的使用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单独使用或二者混合使用,以达到最佳的施肥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春玉米肥效对比试验报告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玉米种植大国,玉米产量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十分高的。

肥效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玉米的生长情况。

文章重点分析了2012年春玉米肥效对比试验报告,得出相应的结论。

关键词:玉米;肥效;报告
1 试验目的
按照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方案》的要求,在玉米“3414”肥效试验的同时进行玉米对比试验,通过实验的目的证明测土配方施肥是适合农业发展的科学施肥方法,同时为测土配方施肥效果评价提供基础数据,为科学施肥提供依据。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地点及时间:试验地块选都安瑶族自治县拉烈乡巴旺村那料队蓝日同农户地块,试验地于2012年2月25日播种,于2012年7月19日成熟,全生育期141天。

2.1.2 试验地块的选择:试验地块位于东经108度21分11秒,北纬24度07分00秒。

成土母质为碳酸岩类残积物,土种为红粘土,耕层厚度20cm,质地为粘壤质。

地块宽平、农田基本建设较好;管理、排灌条件较好,土壤肥力分布较为均匀。

试验地块农户常年施肥习惯以氮肥为主,有机肥和磷钾肥施用量较少,不施其它中微量元素肥料。

每年种植两造玉米,单造亩产300-400公斤。

试验地整地前(2012年1月27日)采集耕层(深20cm)土壤样品进行室
内化验分折,化验结果如下表:
2.1.3 供试品种:玉米正大619
2.1.4 供试肥料:(1)、尿素,河化集团生产,含(n)46%;(2)、钙镁磷肥:贵州产,含(p2o5)12%;(3)、氯化钾:加拿大生产,含(k2o)60%。

2.2 试验设计及田间规划
2.2.1 试验设计:试验设置3个处理,不设重复。

(1)测土配方施肥区(n2p2k2):按亩施纯氮(n)13公斤,(p2o5)4公斤,(k2o)10公斤;(2)常规施肥区(n2p1k1):按亩施纯氮(n)13公斤,(p2o5)2公斤,(k2o)5公斤;(3)空白对照区(n0p0k0):不施任何肥料。

试验地处理设计表:
2.2.2 田间规划:每个处理小区面积6
3.8平方米,长11米,宽5.8米。

小区四周设置小排水沟分开成格,沟深20cm,宽20cm,设置3条排灌沟,沟宽50cm,深30cm,由排灌沟排水和灌水,防止串灌串排、肥水相互渗漏和雨水片流造成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处理采取随机排列。

试验四周设署保护区,保护区施肥量低于常规施肥区.为了保证各处理小区基本苗数一样,采取人工拉线定点开穴点种,种植规格为行距58.0cm,株距31.30cm,每小区种植10行,每行种35株,每小区种350株(3675株/亩),出苗后查苗补缺,确保基本苗数一样。

2.3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包括施肥,除草培土,病虫害防治,灌溉排水,田间调查及观测记录等。

2.3.1 基肥:于2010年2月25日播种时同时施用,空白对照区不施任何肥料,其佘两个小区按总施肥量氮肥30%钾肥50%、全部磷肥等作基肥,即测土配方施肥小区施尿素0.81公斤,钙镁磷肥2.869公斤,氯化钾0.798公斤;常规施肥区施尿素0.81公斤,钙镁磷肥1.595公斤,氯化钾0.391公斤。

种子与肥料的距离保持在5-8cn,以免造成烂种烂芽。

2.3.2 第一次追肥:于2010年3月24日玉米开始拔节时施用,空白小区不施肥,其佘两个小区按总施肥量氮肥40%,钾肥50%,即测土配方施肥区施尿素1.083公斤,氯化钾0.798公斤;常规施肥区施尿素1.083公斤,氯化钾0.391公斤,并结合小培土,除草。

2.3.3 第二次追肥:于2010年5月26日玉米抽雄前期施用,开小穴深施,空白对照区不施肥,其佘两个小区按总施肥量氮肥30%,即测土配方施肥区施尿素0.810公斤;常规施肥区施尿素0.810公斤。

同时大培土,清除杂草和防治病虫害。

2.4 收获验收
试验地配方施肥区和常规施肥区于2010年7月19日成熟,对照,7月22日收获验收,采用人工收获,按处理小区分别单收秤重,每小区取10株(生育期间定点观测植株)整株样作为室内考种样,每小区取10公斤生苞分别晒干秤重,做折干率试验,小区产量按照对应的折干率进行折干,折干后各处理小区产量如下表。

3 对比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试验小区植株经济性状考种如下表:
3.2 试验小区增产率表:
3.3 试验小区经济效益表:
3.4 试验地投资回报率表:
3.5 对比试验产投比表:
从经济考种结果看:测土配方施肥从株高果穗长度、穗粗、单穗重、百粒重等分别比常规施肥区高出3.4cm、1、8cm、1.0acm、14.9克、2.5克,比空白对照区高出6.9cm、3.5cm、1.2cm、78.8克、4.7克,测土配方区从长势、茎粗、穗长、穗重、千粒重及植株群体整齐度都比常规施肥区具有明显优势,且叶色浓淡合理,果穗大小较均匀,抗旱能力和抗纹枯病也较强。

从测产验收结果综合统计表明,测土配方施肥区比常规增收41.3公斤,增产率为11.2%,比空白对照区增收198.0公斤,增产率为94.0%,达到极显著增产;测土配方施肥区亩纯收入比常规施肥区增收45.28元,投资回报率为99.34%,比空白对照区增收282.29元,投资回报率为184.13%,达到极显著水准。

4 讨论
4.1 该试验地块土壤中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为中等、全氮含量较缺乏,按照测土配方比例(n2p2k2)水平施肥的情况下,不但氮素得到满足,土壤中磷和钾也得到充分补充,n、p、k比例协调,促使各种元素之间的相互效应得到充分发挥,满中作物生长
发育对三大元素的需求,从而磷钾充中了,有利作物对氮的吸收利用,增强作物搞旱、抗病虫能力和提高产品的品质。

当按常规施肥的情况下,虽氮素虽得到满足,但磷和钾则供应不足,又得不到人为补充,n、p、k比例失调,不能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求,易出现缺“素”症状。

因此,配方施肥产量明显高于常规施肥和空白对照区的产量。

4.2 施足有机肥,改良土壤环境,是保证高产稳产的前提。

有机肥不但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培肥地力,而且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源源不断地供给所需养分,既提高作物产量,又能降低生产成本。

建议每造玉米施用1500-2000公斤牛栏肥作基肥。

4.3 从试验结果和邻近地块测产验收及施肥量情况调查看,我们认为按照n2p2k2比例水平施肥是比较合理的,即玉米每造每亩施河池尿素40.0-4
5.0公斤,含量14%的过钙镁磷肥28.0-35.0公斤,含量60%的氯化钾18.0-20.0公斤。

4.4 合理施用氮肥,只有在氮肥满足的情况下,磷钾肥才能得到充分的吸收和利用,发挥磷钾的增产作用。

4.5 测土配方施肥是农业生产的一项系统工程,作物产量的高低与“土、肥、水、种、密、保、管、工、气候”等多种因素有关,必须综合兼顾,因地制宜,合理运用,才能高产稳产,出现最佳经济效益。

4.6 建议进行玉米秸秆还地和冬闲地种植绿肥,绿肥堆沤后作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作者简介:蓝彩芬(1979,9-),女,籍贯广西都安,学历大专,现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现为助理农艺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