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肥效试验报告

合集下载

玉米肥料效应试验分析报告

玉米肥料效应试验分析报告

玉米肥料效应试验分析报告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受到广泛种植和重视。

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肥料的使用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为了探究玉米肥料的效应,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玉米肥料效应的试验分析,并就此进行了报告。

一、试验设计我们选取了一块规模较大的玉米田作为试验地点,试验进行的时间是在玉米生长的主要季节内。

我们采用了三种不同的玉米肥料配方,分别是氮、磷、钾混合肥料、氮磷混合肥料和氮钾混合肥料。

每种肥料都按照推荐的用量进行了施用。

二、试验结果分析1. 生长状态观察在肥料施用后,我们对玉米的生长状态进行了观察。

结果显示,使用氮、磷、钾混合肥料的玉米生长状态最好,植株高大、叶片繁茂、生长势头强劲。

而使用氮磷混合肥料和氮钾混合肥料的玉米的生长状态稍显较差,植株高度和叶片数量都没有那么理想。

2. 产量比较3. 营养成分含量测定我们对三种不同配方肥料的玉米进行了营养成分含量的测定,包括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碳水化合物含量等。

结果显示,使用氮、磷、钾混合肥料的玉米营养含量最高,而使用氮磷混合肥料和氮钾混合肥料的玉米营养含量相对较低。

三、试验结论通过对玉米肥料效应的试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使用氮、磷、钾混合肥料可以显著改善玉米的生长状态,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2. 不同配方的肥料对玉米的生长状态、产量和营养成分含量都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氮、磷、钾的配比对玉米的生长效果影响最为显著。

3. 在玉米种植中,科学合理地选择肥料配方,并确保适量施用,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四、建议2. 在使用肥料时,应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求进行合理施用,避免过量或不足,以免造成资源浪费或影响作物生长效果。

3. 在实际生产中,应密切关注作物的生长状态,及时调整肥料配方和施用量,以最大程度地发挥肥料的效应。

以上就是我们对玉米肥料效应试验分析的报告,希望可以为玉米的生产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同时也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对于肥料使用的重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作物品质。

玉米田有机肥肥效试验

玉米田有机肥肥效试验

年 四季均可 . 好在 多雨 高 温夏 季覆 草 , 最 因为
5 6月地 表 温度 一般 在 2 ~ 5 , 草幼 嫩 、 - O 2℃ 杂 易腐 烂 ,
覆 草腐烂 后 能够 随着 雨水 渗入 土壤 , 起 到增 肥 、 能 保
水、 调解地 温作 用 。 2覆草 种类 、 . 数量 可选 择 树 叶 、 米 、 葵 的秸秆 等 , 季覆 干草 , 玉 油 春 夏 季 压 青 草 , 部 覆 草 , 6 7米 干 草 10 0 局 每 6 铺 0 一
深埋 与盖草相结合 的方法 , 连覆3 4 ~ 年后 , 浅翻 1 。 次
覆草 前果 园浇 1次透水 , 壤贫 瘠 的葡 萄 园 , 土 每
株埋 草 l ~ 5千 克 . 水 后再覆 草 , 52 灌 并依 树体 大 小株 施 02 O5千 克尿素 . .~ . 以满足微 生 物分解 有 机质 所需 尿 素 , 免树体 短期 缺氮 。 避 5注意事项 .
千克 , 以后 每年 再补 覆 9 0千 克左 右 。长 草要 铡 短 , 0 以利于覆 盖 和腐烂 。春季 覆草一 定要 压土 , 局部 覆草 覆 到根 系分 布的地 方 , 到树冠 外 围即可 。
3覆 草 要 求 .
① 陈 旧秸秆 含有 多种 病原 菌 和害 虫虫 卵 ,覆 盖
前 在烈 日下摊 晒 2 3天 , ~ 或用 石灰 水喷 洒后再 用 。
6肥 料 使 用 方 法 .
由表 1 可知 : 出苗 期一 致 的前 提下 , 高 和千 在 株
粒 重 表现 差 异 大 ; 理4 处 比处 理5 常 规 施 肥 ) 高 矮 ( 株 1 . 厘米 。 理 1 97 4 处 比处 理5 常 规施 肥 ) 高矮 1.3 ( 株 1 厘 8

尼勒克县玉米新型肥料生物有机肥肥效试验报告

尼勒克县玉米新型肥料生物有机肥肥效试验报告

尼勒克县玉米新型肥料生物有机肥肥效试验报告尼勒克县玉米新型肥料生物有机肥肥效试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评估尼勒克县玉米新型肥料生物有机肥的肥效。

通过对比使用不同种类肥料的效果,我们发现生物有机肥明显优于传统无机肥和化肥的效果。

具体来说,在玉米的生长阶段,使用生物有机肥的玉米生长更加健壮,叶片发绿程度更高,根系更发达,产量更高。

引言:尼勒克县是一个农业发达的县,玉米是当地最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然而,长期使用传统的化肥和无机肥可能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和农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更加环保和高效的肥料来改善土壤肥力和提高农作物产量。

本实验选取了尼勒克县作为试验点,评估了新型肥料生物有机肥在玉米生产中的效果。

材料与方法:1. 试验地点:本实验选取了尼勒克县某玉米种植基地进行试验,选取了10个相近的土壤样本点。

2. 试验设计:将这10个样本点随机分成三组,每组3个样本点,分别使用生物有机肥、传统无机肥和化肥进行施肥。

3. 施肥量:根据实验组的不同,生物有机肥的施肥量为每亩300千克,传统无机肥和化肥的施肥量为每亩150千克。

4. 观测指标:观测包括玉米的生长情况、产量和品质等方面。

结果与讨论:通过对比三组试验的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生长情况:在生长过程中,使用生物有机肥的玉米与另外两组相比更加健壮。

生物有机肥组的玉米叶片更绿、茎干更粗壮、根系更发达,生长势头更强。

2. 产量:经过收获后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使用生物有机肥的玉米产量明显高于另外两组。

平均每亩生物有机肥组的产量为1500千克,而传统无机肥和化肥的产量分别为1200千克和1100千克。

3. 含糖率:玉米的品质也是农民关注的重点。

我们测定了三组玉米的含糖率,发现使用生物有机肥的玉米含糖率最高,达到了13%。

而传统无机肥和化肥组的含糖率分别为11%和10%。

结论:通过对尼勒克县玉米新型肥料生物有机肥的肥效试验,我们发现生物有机肥显著优于传统无机肥和化肥。

玉米配方施肥实验报告单

玉米配方施肥实验报告单

一、实验目的为探讨玉米配方施肥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实验采用不同施肥方案,对玉米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玉米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材料1. 试验地:选择肥力均匀、交通便利、地势平坦的农田作为试验地。

2. 试验品种:选用当地主推的玉米品种。

3. 试验肥料: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有机肥等。

4. 试验工具:土壤养分分析仪器、施肥工具、测量工具等。

三、实验方法1. 试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6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共18个小区。

处理1:对照(不施肥)处理2:NPK施肥(N 180kg/hm²,P 90kg/hm²,K 90kg/hm²)处理3:氮肥减量(N 120kg/hm²,P 90kg/hm²,K 90kg/hm²)处理4:磷肥减量(N 180kg/hm²,P 45kg/hm²,K 90kg/hm²)处理5:钾肥减量(N 180kg/hm²,P 90kg/hm²,K 45kg/hm²)处理6:有机无机肥配合(有机肥3000kg/hm²,NPK施肥)2. 施肥方法:基肥在播种前施入,追肥在拔节期和抽雄期各施一次。

3. 测量指标:株高、叶面积、穗位高、穗长、穗粗、百粒重、产量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产量分析表1 玉米不同施肥处理产量对比处理株高(cm)叶面积(m²/株)穗位高(cm)穗长(cm)穗粗(cm)百粒重(g)产量(kg/hm²)1 190 0.15 90 20 5.0 25 81002 210 0.20 100 22 5.5 30 108003 200 0.18 95 21 5.0 28 96004 205 0.19 98 21 5.2 29 95005 210 0.21 102 22 5.5 31 105006 215 0.22 105 23 5.8 32 11500从表1可以看出,处理6(有机无机肥配合)的产量最高,达到11500kg/hm²,比对照增产43.8%,其次是处理2(NPK施肥)的产量,达到10800kg/hm²,比对照增产33.3%。

玉米肥料效应试验分析报告

玉米肥料效应试验分析报告

玉米肥料效应试验分析报告摘要:本研究通过对不同施肥处理的玉米试验田进行观察与分析,旨在评估不同施肥方式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适量施用有机肥和化肥的组合处理能够显著提高玉米的生长速度和产量,对于实现玉米高效种植具有重要意义。

引言: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产和质量直接关系着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

玉米的肥料施用量和方式对于其生长和产量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通过合理施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养分供应,促进植株生长,提高玉米的抗病虫害能力,最终达到增产提质的目的。

材料与方法:本试验选取了一块面积为1000平方米的玉米试验田,将其划分为4个处理:对照组(不施肥),有机肥组(施用有机肥),化肥组(施用化肥),有机肥+化肥组(施用有机肥和化肥的组合)。

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

结果与分析:在施肥后的生长期间,我们对玉米植株的株高、叶片颜色、叶绿素含量和干物质产量等指标进行了观察和测量。

株高方面,有机肥+化肥组的玉米植株生长得最高(平均株高150厘米),其次是化肥组(平均株高130厘米),有机肥组(平均株高120厘米),对照组的玉米植株生长最差(平均株高100厘米)。

叶片颜色方面,有机肥+化肥组的玉米叶片呈现出深绿色,叶片饱满,光泽度高。

化肥组和有机肥组的叶片颜色相对较浅,叶片质量较差。

对照组的叶片呈现出黄绿色,叶片薄弱。

叶绿素含量方面,有机肥+化肥组的玉米叶绿素含量最高,达到了2.5mg/g,其他处理组的叶绿素含量分别为有机肥组(2.0mg/g),化肥组(1.5mg/g),对照组(1.0mg/g)。

结论:综合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适量施用有机肥和化肥的组合处理对于玉米的生长和产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有机肥和化肥的协同作用能够提供丰富的养分供应,促进玉米的根系生长,增加光合作用量,从而提高玉米的生长速度和干物质产量。

在玉米种植中推广使用有机肥和化肥的组合施肥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实现玉米的高效种植。

玉米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总结8篇

玉米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总结8篇

玉米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总结8篇第1篇示例: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养分来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

而在玉米生长过程中,施用适量的肥料则是保证玉米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何提高玉米肥料的利用率,降低浪费,是农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为了探讨和提高玉米肥料的利用率,我们进行了田间试验。

我们在田间随机选择了几块相似的地块作为实验区,然后根据实验设计的要求,在不同地块上施用不同种类和用量的玉米肥料。

经过一季的玉米种植生长周期后,我们对不同处理组的玉米产量以及养分吸收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

通过实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一些结论。

适量施用有机肥料对提高玉米产量有明显的效果。

有机肥料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可以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微生物活动,提高土壤肥力,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合理施用化肥也是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

不过,过量施用化肥会导致土壤酸化、养分流失等问题,降低了玉米对肥料的吸收利用率。

除了肥料的种类和用量,施肥的时间和方式也对玉米产量和肥料利用率有着重要影响。

针对不同的生长阶段,及时合理施肥,可以保证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养分供应,提高产量和品质。

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需求量,科学施肥技术也是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关键。

在本次田间试验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肥料施用不均匀、养分流失等问题会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而且,由于土壤肥力和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肥料利用率也存在较大差异。

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制定更合理科学的施肥方案,提高玉米肥料的利用率。

通过田间试验总结,我们对玉米肥料利用率的影响因素有了一定的认识。

合理选择肥料种类和用量、科学施肥技术、及时合理施肥等是提高玉米肥料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探索更多有效的提高玉米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方法,为我国农业生产贡献力量。

第2篇示例: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养分支持,尤其对氮、磷、钾等肥料需求量较大。

玉米“3414”肥效试验

玉米“3414”肥效试验

玉米“3414”肥效试验摘要在田间自然的土壤气候条件下,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肥料试验,阐明各种肥料效应,明确了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

同时,找出了最高产量和最佳经济产量的施肥方案。

关键词玉米;3414;肥料效应通过玉米“3414”肥料效应试验,探索氮磷钾不同用量与玉米产量的关系,以筛选出最经济有效的用肥量和最适宜的肥料配比组合,为科学施肥提供依据。

1试验材料1.1供试品种选择睢宁县主要推广玉米品种郑单958。

1.2 供试肥料为大面积生产施用的尿素(含氮46%),过磷酸钙(含五氧化二磷12%),氯化钾(含氧化钾60%),不施用有机肥。

1.3试验地点及设置试验地点位于睢宁县王集镇卜吴村,该区域地势平坦,整齐均匀,肥力差异小,给排水性好。

前茬作物小麦,供试土壤为两合土,耕层厚度20cm,土壤肥力中等,土壤养分含量为有机质15.8g/kg,全氮1.26g/kg,速效磷18.35mg/kg,速效钾98.91mg/kg,pH值8.0。

试验小区为长方形,面积33.3m2,采用宽窄行条播,小区设有小田埂,防止串水串肥,种植密度为6万株/hm2。

2试验方法2.1“3414”肥料效应试验完全实施方案该实施方案是二次回归D-最优设计的一种,指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见表1)。

4水平含义: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当地最佳施肥量的近似值,1水平=2水平×0.5,3水平=2水平×1.5(该水平为过量施肥水平)。

2.2肥料运筹氮肥按30%作基肥,70%作追肥,追肥在大喇叭口期,约在11叶展开时施用;磷肥、钾肥全部作基肥在耕翻前施用。

2.3试验概况试验于2007年6月14日播种,播量37.5kg/hm2,每个小区除施肥处理不同外,其他田间管理措施均一致。

6月14日喷除草剂,7月25日追施拔节肥并防治玉米螟,9月18日进行各小区测产,9月22日收获,单收单打计产。

3 结果与分析3.1农艺性状由表2可以看出,不同处理间,玉米农艺性状存在明显的差异。

玉米“3414”肥效试验

玉米“3414”肥效试验
现 代农 业科技
21 0 1年 第 1 O期
农 艺 学
玉 米 “ 4 4’ 效 试 验 3 1’ 肥
赵海 峰 市 清 河 门 区农 业 工 作 站 , 宁 阜 新 1 3 0 ) 辽 辽 2 0 6
摘要 进 行 玉米 “ 4 4 田 问肥 效 试 验 , 3 1” 结果 表 明 : 以施 纯 N2 0k /m2P0 5 gh 、 2 25k/m。 增产 、 收效 果 最佳 , 以大 1 gh . 2510k/mzK0 5 . gh 的 增 可
玉 米 的高产 提供 科 学依 据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1 试 验 地 概 况 .
从 表 2可 以 看 出 , 理 1 空 白 区 )处 理 2( 氮 区 ) 处 ( 、 无 植
株 的叶 色 、 尖长 度 、 粒 数 、 秃 穗 百粒 重均 较 其他 处 理羞 。 处理
1 0钾 肥 施量 最 多 , 对 生育 期 各性 状 影 响不 大 ; 理 7的 3 但 处 种肥 料施 用 量最 大 , 但植 株 叶 色 、 尖长 度 、 区 穗数 、 秃 小 穗粒
数、 表现 一 般 , 其 他 处理 相 比无 无 优 势 ; 与 处理 9的 综 合 表
现最好。
表 2 不 同 处 理 的 玉 米 生 育 性 状
试 验 在 阜新 市清 河 门 区 河 西镇 东 堡 子 村 试 验 田进 行 ,
试 验 田地势 平坦 , 土壤 为褐 土 , 力 中等 。 肥
积 的 5 %以 上 。 米 产 量 直 接 影 响 农 作 物 总 产 量 , 米 对 农 0 玉 玉
2 结 果 与 分 析 21 生 育 性 状 调 查 .
作 物增 收 影响 重 大 。 掌握 土 壤 供肥 性 能基 础 上 , 过 测 土 在 通 配 方试 验 , 索 玉 米 科 学合 理 的最 佳 施 肥 量 、 探 施肥 时期 , 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肥效试验报告
0引言
为研究玉米对肥料的需求和土壤供肥能力,在自治区农业厅土肥站的统一安排下,伽师县农技推广中心土肥站设计并开展了玉米“3414”肥效试验,现将试验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试验区概况
试验设在克孜勒博依乡13村4组,前茬作物是冬小麦。

玉米试验前土壤养分测试结果为:水溶性总盐1.38 g/kg、PH 8.02、有效磷21.3 mg/kg、速效钾140 mg/kg、全氮0.93 g/kg、水解氮83 mg/kg、有机质14.34 g/kg、全磷0.86g/kg、全钾20.00 g/kg。

1.2试验材料与方法
复播玉米品种为901,理论株数5229株/667m2;供试肥料为尿素、三料磷肥(P2O5含量46%)和硫酸钾(K2O含量33%)。

试验设氮、磷、钾3个因素、各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小区面积25.2 m2,2次重复。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0穗测取穗粒数,每小区选取2株取回室内考种,测取株高、果穗高度、茎秆鲜重、茎秆干重、果穗鲜重、果穗棒重、千粒重。

1.3试验设计
尿素:底肥35%,第1次追肥20%,第2次追肥45%;重过磷酸钙(含P2O546%)和硫酸钾(含K2O 33%)作基肥一次性施入。

供试各肥料4水平如下(以下均为667m2施用量):氮(N):0 kg、7.5 kg、15 kg、22.5 kg;磷(P2O5):0 kg、3.2kg、6.4 kg、9.6 kg;钾(K2O):0 kg、1.5 kg、3 kg、4.5 kg,14个处理分别为N0P0K0、N0P2K2、N1P2K2、N2P0K2、N2P1K2、N2P2K2、N2P3K2、N2P2K0、N2P2K1、N3P2K2、N1P1K2、N1P2K1、N2P1K1。

1.4试验区田间管理
整个生育期人工中耕除草4次,灌水4次,追肥2次,化学防治地老虎1次。

2结果分析与讨论
2.1施肥量与玉米植株性状关系
在N、P、K三因素中,不施肥或少施氮肥处理的生育期比施氮肥较多的要短1~4 d。

说明玉米生育期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生育期推后。

处理1株高最矮2.4 m,其他处理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株高也增加;处理11株高最高达3.3 m。

室内考种结果:玉米千粒重最重是处理11为305 g,处理1、处理2千粒重分别为205 g、198.2 g。

从玉米平均穗长得知不施肥或不施N肥的处理平均穗长较施N肥多的处理要短,说明合理增加氮肥用量与提高玉米单产成正相关系。

从各处理秃顶程度看:不施肥或不施N肥的处理平均秃顶长度要比施N肥多的处理要长,说明玉米的秃顶率随着氮肥的增加而降低,成负相关系。

2.2施肥量与产量及效益分析
14个处理折合产量分别为(1)280.5 kg/667m2、(2)350.3 kg/667m2、(3)400 kg/667m2、(4)475 kg/667m2、(5)510.8 kg/667m2、(6)613.2 kg/667m2、(7)651.7 kg/667m2、(8)585.4 kg/667m2、(9)595.2 kg/667m2、(10)614.6 kg/667m2、(11)670.8 kg/667m2、(12)552.1 kg/667m2、(13)435kg/667m2、(14)530.4 kg/667m2。

排序为首的为处理5,其次为处理6,均为二水平氮组合。

不施氮肥或不施钾肥或氮肥施入低的处理产量低;合理施入氮、磷、钾肥处理的产量较高,如处理13、处理6、处理12,说明氮、磷、钾三种肥料之间有正交作用,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也相应增加。

从经济效益表中可以看出,施氮量最高的处理11,折合单产达670.8 kg/667m2,其次是处理7、处理10。

经济效益最好的是处理11,其次是处理7、处理6。

2.3获得的参数
2.3.1肥料利用率
氮肥利用率为45.04%,磷肥利用率为18.57%,钾肥的利用率为19.83%。

2.3.2土壤供肥量及相对产量
按形成100 kg籽粒,需要从土壤中吸收纯N、P2O5、K2O养分量计算出,则土壤供肥量为N:7.21 kg/666.7m2,P2O5:2.41 kg/666.7m2,K2O:6.00 kg/666.7m2。

缺氮区相对产量为57.13%,缺磷区相对产量为77.46%,缺钾区相对产量为95.47%。

2.3.3试验结果统计分析
样本数14个,相关系数0.973,方程标准误Sy=48.503,显著性F值7.994,显著性标志。

建立三元二次回归方程为:Y=286.181+9.020N-30.77P+118.676K-0.243N2-0.206P2+1.031K2+4.526NP-5.693N K-5.836PK
3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伽师县克孜勒博依乡13村复播玉米生产,玉米最大施肥量纯氮15.451 kg/667m2、P2O57.445 kg/667m2、K2O6.188 kg/667m2时,产量最大(608.228 kg/667m2);最佳施肥量为纯氮14.959 kg/667m2、P2O57.016kg/667m2、K2O5.4 kg/667m2时,产量最佳(605.564 kg/667m2),最佳氮、磷、钾比例为1:0.469:0.3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