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05采煤工作面托顶煤开采安全技术措施

合集下载

11905回风巷瓦斯抽放钻孔施工安全技术措施(1)

11905回风巷瓦斯抽放钻孔施工安全技术措施(1)

11905回风巷瓦斯抽放钻孔施工安全技术措施11905采煤工作面现在已经从11905切眼向前推采了约40米,之前由于各种原因,推采进度慢,煤层瓦斯释放较充分,采面未发生瓦斯超限情况。

现在推采进度加快,采面瓦斯超限的情况频繁,给采面回采带来了较大隐患。

根据对原有抽放孔的分析,原有抽放孔抽放的范围大多在煤层的上部,此煤层平均厚度在3米以上,上部煤层多为软煤层,下部煤层为硬煤层。

现在采面在推进过程中,由于上部软煤层的影响易造成采面顶板片帮垮冒,为此采面推进时采用跟底煤推采。

由于瓦斯抽采效果的问题,煤层底煤瓦斯含量大,需补打抽放孔对底煤进行注水和抽采。

为了确保钻孔施工过程中安全、顺利的进行,特制定此安全技术措施,认真贯彻执行。

一、概况11905工作面位于一采区东部,开采的煤层为19#下煤层。

其北临11903工作面采空区;西为回风下山、运输下山、轨道下山;东为井田边界保护煤柱,南临村庄保护煤柱。

走向长度366~328m,平均走向长347m,倾斜长度120m。

工作面采用单一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方法,回采工艺采用综采,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19#煤层:位于龙潭组中段(P3l2)中部,结构简单,煤层倾角4°-10°,属中~厚煤层,厚度为0~5.61m,一般2.40m。

该煤层中一般含1~3层夹石,夹石为泥岩或炭质泥岩,结构中等。

厚度较稳定,为全区可采。

为了准确将钻孔布置在煤层底部,根据原有抽放孔的方位和倾角,加大现施工钻孔的倾角。

二、钻孔施工设备1 、钻机型号:ZY-750或气动架柱式钻机ZQJC-360/7.12 、钻杆直径:50mm3 、钻头直径:φ75mm合金钢钻头三、钻孔施工方法1、电气设备、钻机入井施工前必须进行检修,排除故障,保证设备完好入井。

2、机电工负责钻机接电源,必须检查电器设备的完好,并搞好电流整定工作。

3、使用合格的φ75mm合金钻头,按钻孔位置参数进行开孔,避免抽放孔封孔段塌孔,影响抽放瓦斯封孔质量。

工作面生产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生产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生产安全技术措施1.背景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工作面是最为危险的区域之一,而工作面生产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与否,直接关系到上述区域的安全。

因此,为了保障矿工的安全和生产的正常进行,必须在工作面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证矿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安全技术措施2.1安全防护设施在工作面上设置安全防护设施是保障矿工生命安全的必要条件。

主要包括煤巷支护、排水设施、防爆设备、通风设备、照明设备、挡墙设施等。

其中,煤巷支护是工作面最为重要的安全防护设施之一。

当工作面发生冒顶,煤巷支撑是防止顶板塌落,保护矿工安全的防护措施。

因此,在工作面建立煤巷支撑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2.2人员培训及安全教育矿工的安全意识素质直接关系到煤矿生产的安全稳定,因此,在煤矿生产前,必须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安全教育,加强对安全生产的宣传。

特别是对于新入职的矿工,必须进行一定程度的安全考试,确保其对安全规章制度的了解。

2.3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是工作面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根据煤矿生产的不同情况,必须针对性地制定工作面应急预案,包括事故处理、伤员救护、灾难救援、疏散撤离等方面,以最大限度地保护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2.4重点交底煤矿生产环境十分复杂、封闭,矿工仅凭经验无法适应场地局面。

重点交底是确保工作面生产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指对从事煤矿生产的工作人员在开工前,就必须明确掌握各种安全知识的传授方式。

通俗易懂、精炼明了是重点交底的核心。

3.总结工作面的安全是煤矿生产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在工作中,必须严格落实上述技术措施,加强安全工作,增强矿工的自我保护能力,维护煤矿的生产安全,提高矿山质量和效益,以此为目标来努力奋斗。

采煤工作面--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采煤工作面--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以评估放顶的难度和风险。
评估工作面的支护状况,确保支 护完好、有效,能够支撑放顶过
程中的压力变化。
了解工作面的瓦斯、水害等安全 隐患,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制定放顶计划和方案
根据工作面的地质条件和支护 状况,制定合理的放顶计划和 方案。
确定放顶的顺序、步距、放顶 方式等参数,确保放顶过程的 安全和效率。
03
加强火源管理,严禁在采煤工作面使用明火和吸烟 等行为,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06
采煤工作面放顶安全技术 措施的监管和管理
建立完善的监管和管理制度
制定详细的放顶安全技术措施标准和操作规范,确保所有工作人员都能够熟练掌握 并执行。
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放顶安全技术措施得 到有效实施。
01
放顶安全技术措施是指在采煤工 作面上,为确保放顶作业安全而 采取的一系列技术措施和操作规 范。
02
这些措施旨在预防和控制放顶过 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危险因素, 保障作业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放顶安全技术措施的重要性
保障作业人员生命安全
01
放顶作业涉及高空作业、重物搬运等危险环节,若不采取安全
措施,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方 针,落实企业安全生 产主体责任。
提高采煤效率,确保 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 利用。
适用范围和对象
适用于煤矿井下采煤工作面的放顶作 业。
适用于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矿企业 相关管理人员。
适用于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支护、 放顶等作业人员。
02
采煤工作面放顶安全技术 措施概述
放顶安全技术措施的定义
加强顶板管理和支护
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在放顶前,必须对采煤工作面的顶板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 估,及时处理松动的岩石和煤块,确保顶板的稳定性。

煤矿安全技术措施工作面开采技术要求

煤矿安全技术措施工作面开采技术要求

工作面开采技术要求
工作面开采技术要求:
1、工作面支护必须齐全,严禁有缺柱,倒柱,失效柱现象,若有必须重打或更换。

2、工作面必须上齐三防(即防倒柱、防滑、防串歼)措施;
3、工作面必须保证:三直一净两畅通,正规柱必须上好防倒绳。

4、不准空顶作业,擢货前,必须打上临时支护,顶板完好时间距为15米,否则不准出货。

顶板破碎时间距为0.75米,并带大帽否则不准出货。

5、不准留有浮煤及落底现象,顶子必须打在坚硬的底板上。

工作面的伪底必须处理掉,顶子严禁打在伪底上,要凿成麻面,工作面局部遇煤层变高时,可将工作面支柱换成长柱,严禁带双冒;
6、工作面不准留有伞檐、罩头,若有必须使用12m的长钎处理掉,不处理严禁生产。

7、出货时煤壁要刷齐,底板煤要刨净。

8、软帮货必须及时掏,掏时必须使用1.5m以上的长把耙子掏,掏货人员身体不准探入软帮切顶线以外,严禁在无支护区内作业。

工作面浮煤交班时必须清净。

9、所碰倒的支柱必须及时扶起打牢,严禁空顶作业。

10、出货前及出货过程中要经常敲帮问顶,处理好罩头、活顶、打好临时支护,严禁空顶,无危险时再作业,擢货前,必须先打上临时支护,间距15πι,否则,不准进入擢货,临时支护由跟班队长亲自负责。

11、出货时顶子15米一棵,顶板不好时0.8米一棵带好顶帽,出货工和放炮工的安全距离必须大于45米。

12、大石头必须拣出,大块煤要砸碎,浮煤必须清干静,遇有瞎炮时,按措施规定处理。

13、出货过程中,发现有冒顶预兆时,立即撤出工作面,并向班队及带班井长汇报。

工作面托顶煤开采安全技术措施标准范本

工作面托顶煤开采安全技术措施标准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41350工作面托顶煤开采安全技术措施标准范本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工作面托顶煤开采安全技术措施标准范本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编制说明根据现场作业条件,经公司研究决定,将4111工作面2#乳化泵电机更换为YJVFT-355L1-4-1140V-315KW型变频调速一体机。

为确保施工安全与质量,特编制本安全技术措施。

二、施工准备1.准备YJVFT-355L1-4-1140V-315KW型变频调速一体机一台,其主要技术参数:额定输入电压:1140V额定输入电流:195A额定输入频率:50HZ额定功率:315kW工作频率范围:0-60HZ重量:4300kg冷却方式:水冷(流量≥1.8m⊃;/h、水温≤25℃、水压≤3MPa)外形尺寸:长×宽×高=1967mm×1106mm×700mm。

采煤工作面强制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采煤工作面强制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采煤工作面强制放顶安全技术措施姓名:XXX部门:XXX日期:XXX采煤工作面强制放顶安全技术措施1、工作面支护质量必须符合《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要求,排距1.0米,柱距0.8米,支柱必须落正顶底板,严禁歪斜,不符合的支架必须返工,逐步实施采煤工作面质量标准化管理。

2、根据支护管理要求,最大空顶距为3.6米,最小空顶距为2.6m,每推进一排为一个循环,在切顶排回柱后,切顶线向煤壁排移动,如果初次放顶后,顶板不能自然冒落,则必须采取强制放顶的办法处理采空区空顶。

3、在强制放顶前,必须把空顶距范围内的支护打好,。

有泄压的支柱必须更换,上下安全出口20米加强支护到位,切顶线排支护必须加打密集支柱,局部压力大的地段需打戗柱。

4、强制放顶的方法:采用刀柱采空区强制放顶,打眼工具使用凿岩机打眼,炮眼布置为:眼距1.0米,眼深2.米,仰角60-75度,沿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方向布孔。

每眼炮眼装药量为4节0.6kg。

5、采取强制放顶打眼时,为保证作业安全,操作人员必须在最后一排控顶距内打眼(切顶线内),严禁在采空区内操作。

当工作面向煤壁推进时,炮眼则露在控顶距外(采空区)。

6、操作人员向顶板打眼前,必须先检查打眼范围内的支护是否故牢固,顶板有无脱层、离层现象,发现隐患时必须先排除隐患,直到顶板安全为止,经跟班管理人员检查安全后才能打眼。

7、如果顶板在控顶距范围内出现断裂情况的,跟班管理人员在现场监督打柱工加强支护外,结合顶板的来压情况,能自行垮塌的顶板,则不需再采取人工打眼强制放顶。

第 2 页共 4 页8、当支柱向煤壁移动,炮眼露在采空区时,现场跟班管理人员组织人员安排炮破放顶工作,每推进一个循环,根据顶板的来压情况,采取相应的放顶措施。

9、实行强制放顶炮破时,必须撤出一切与强制放顶无关的人员,放炮站设在距采煤工作面大于120米处,放炮设岗警戒严格按照《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规定执行。

10、放炮后,必须经初次放顶领导小组或跟班安监员确认安全后,方可恢复采面正常作业。

采煤工作面强制放顶的安全技术措施

采煤工作面强制放顶的安全技术措施

采煤工作面强制放顶的安全技术措施1. 强制放顶的背景和意义在露天煤矿和井下煤矿的采煤工作面上,由于煤层顶板的不稳定性,常常会发生顶板破坏、冒顶、崩落等安全事故。

这些事故不仅威胁到矿工的生命安全,还会造成矿井停产、损失巨大的经济代价。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顶板破坏,保障矿工安全,采用强制放顶的技术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强制放顶是指在采煤工作面上,采用机械或化学方法强制破坏煤层顶部,使其脱离煤壁,以达到稳定顶板的目的。

这项技术措施具有减小顶板超载、降低煤层顶板应力、保护煤柱和实现安全开采的目标。

2. 强制放顶的具体技术措施2.1 机械强制放顶在机械强制放顶中,主要有动力推顶机放顶和顶板支护架放顶两种方式。

这两种方式都需要机械设备进行辅助。

动力推顶机放顶是指利用液压推动橡胶拱顶等松动装置,采煤机在前进推动顶板同时,将机械设备向后拉动,达到达到放顶效果。

它的主要特点是工作效率高,可以实现大面积强制放顶。

在操作时,需要注意避免顶板松动不完整,造成煤层顶部垂直分裂,引起煤层破坏。

顶板支护架放顶是指通过支护架设备上装备的推压杆推动系统,对煤层的顶板进行推压,使其在外力作用下断裂。

这种方式的特点是可以逐行逐段对采煤工作面进行控制放顶,避免了机械强制放顶可能引起的坍塌等风险。

在操作时,要注意确定控制放顶的压力及时间,一定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操作。

2.2 化学强制放顶采用化学强制放顶可以避免机械强制放顶中存在的机械振动和噪音等缺点。

化学强制放顶的原理是利用化学药剂使煤层的顶板变得脆弱,以达到煤顶的“自然放顶”。

化学强制放顶需要特殊的化学药剂,常用的有降黏剂、硝酸盐、硝酸与其它化学物质的混合物等。

为了达到更好的放顶效果,常常需要进行不同化学药剂的配合使用。

在操作时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混合和使用,避免化学药剂的浸透量过大,引起煤壁破坏。

3. 强制放顶的注意事项3.1 工作面开采前的准备工作在开采工作面之前必须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包括对工作面进行勘探,确定工作面的断面形状及不同切割面的几何形式,制定合理的强制放顶方案,选择合适的机械和化学药剂,检验机械设备的完好性。

采煤工作面放顶煤安全技术措施

采煤工作面放顶煤安全技术措施

采煤工作面放顶煤安全技术措施一、工作面概况截至202x年2月9日,工作面切眼长度115m,可采顺槽长度207.5m,厚煤区有150米;工作面采用2.4m型梁配合DW-25单体液压支柱二梁五柱均布棚支护,采用2部SGB-420/55刮板输送机运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由于工作面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煤层赋存不稳定,根据工作面实际揭露情况,煤层厚度达到4~8m,平均煤厚6m,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68条放顶煤要求的煤层平均厚度小于4m的,采放比大于1:3的要求,为了提高煤炭回收率,特编写放顶煤安全技术措施。

二、技术要求1、放煤顺序:安排在煤墙采通后移刮板输送机前,放煤坚持"自上而下'的原则,放煤口间距为5m,放煤口位置排与排交叉进行放煤。

2、剪口:放煤口上部距刮板输送机上沿0.6m,开口大小为0.3m0.3m。

3、放煤:用锨、耙子等工具配合出煤。

4、封口:顶煤放净,当顶煤放净出现大块矸石下落后进行封口,用背木棍、荆笆及塑编网将流煤口堵死,防止窜矸。

5、清理维护:清理浮煤,对工作面单体柱进行循环补液。

三、放煤工艺放顶煤工艺流程:剪口放煤封口清浮煤移刮板运输机。

四、安全措施1、加强工作面煤层注水,每班安排4人进行打眼注水,防止放煤时煤尘过大。

2、放煤前,必须对工作面单体柱进行二次注液,保证支柱初撑力达到3Mpa。

3、放煤前,必须在放煤口架设木抬棚以加强支护,抬棚采用2.4米木梁配合单体柱进行支护,一梁两柱。

4、放煤前,放煤人员必须备足封口所使用的网绳。

5、放煤时每放煤口安排两人作业,一人观察顶板一人放煤。

6、放煤时,放煤人员必须站在放煤口上方,支护完好的地方进行。

7、放煤时,放煤口出现大块煤矸堵塞时应用锹、镐处理,严禁用手直接搬移,如煤矸较大时,可将老塘柱往煤墙侧戗0.4m,保证顶煤顺利放出。

8、放煤时,两个口同时放煤时,放煤口距离不得小于10m。

9、放煤时,如遇顶板松软破碎发生漏顶时,必须立即用背木、荆芭进行背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905采煤工作面托顶煤开采安全技术措施
一、概况
11905采煤工作面开采19#煤层,位于一采区东部;其北临11903工作面采空区;西为回风下山、运输下山、轨道下山;东为井田边界保护煤柱,南临村庄保护煤柱。

19#煤层:位于龙潭组中段(P3l2)中部,结构简单,煤层倾角4°-10°,属中~厚煤层,厚度为0~5.61m,一般2.40m。

该煤层中一般含1~3层夹石,夹石为泥岩或炭质泥岩,结构中等。

厚度较稳定,为全区可采。

11905采煤工作面长度为120米。

11905采煤工作面液压支架型号:ZZ4400/15/32B 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数量:81台,支架采高范围为1.5~3.2m,支架推移千斤顶最大行程0.6m,拉移步距0.6m,工作阻力4400kN,支护强度0.805MPa;采煤机型号:MG180/420-WDK双滚筒交流电牵引采煤机,数量:1台,采高范围:1.4m~3.2m,截深:600mm;工作面刮板输送机型号:SGZ-630/220型中双链刮板运输机,数量:1台,输送量:400t/h,水平弯曲度:±1° ,垂直弯曲度:±1.5°。

19#煤层顶底板
名称岩石名称厚度/m 特征
基本顶细砂岩、泥质粉砂岩、
粉砂质泥岩。

32 较坚硬,稳定性好。

直接顶灰色灰岩或泥质灰岩 1.2 较坚硬,稳定性较好。

直接底粉砂质泥岩、泥岩。

1.3 充水后严重变形、底鼓。

目前11905采煤工作面由于各小断层影响,顶板不是一个整体,被断层破碎、煤壁片帮严重,工作面顶板流矸现象经常发生,为保证工作面安全生产,经研究决定对11905采煤工作面实行托顶煤开采,为保证托顶煤期间安全生产,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

二、安全技术措施
1、11905采煤工作面机头机尾段上下10米,采取紧跟煤层顶板托顶采煤推进,11905采煤工作面中间段100米采取托顶煤采煤推进,工作面中间段溜子和支架在一定的弧度内下沉,工作面中部地段可沿底板推进。

2、工作面若出现空帮、空顶现象或端面距大于340mm,必须及时拉超前架接实煤顶,保证护帮板护实煤帮;否则,必须在每架上窜卧两块走向大板,大板间距0.75m,接实煤顶挤实煤帮,并在大板下使用单体支柱支设好临时贴帮柱,拴好防倒绳。

严禁出现空顶、空帮。

3、严格执行工程质量验收制度,综采队验收员必须严格把关,保证工作面与顺槽坡度一致。

每天都安排人去现场检查托顶煤情况,
保证正常回采。

4、托顶煤期间,瓦检员必须加强对工作面CH4、CO的检查,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施工,待采取措施处理好以后再生产。

5、托顶煤期间,综采队必须加强工作面顶板管理,杜绝冒顶流矸事故发生。

若出现顶煤酥松、架前空顶必须用木料绞架接顶;若工作面出现冒顶事故,必须按《11905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中工作面冒顶处理措施进行维护。

6、所有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本措施要求进行施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意识,坚持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7、在推进时,保证煤机、运输机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应加大下刹幅度,沿底板推进,保证煤炭资源回收。

8、加强工程质量、机电维修管理,工作面严禁出现急弯陡坡,相邻两节槽体垂直夹角不得大于5度,水平夹角不得大于3度,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减少机电事故加强顶板管理。

9、严格按矿、队组织的正规循环作业,班班做好“一班三汇报”工作;加强工作面工程质量管理,班班确保工作面达到“三直一平两畅通”。

10、加强工作面液压系统检修,做到不漏、不窜,泵站压力达到30MPa。

实行包机制,加大设备检修力度,确保设备完好率达到100%,保证生产正常需要。

11、加强工作面的顶板管理,确保工作面支护状态良好,液压支架不挤、不咬、不歪,相邻支架高低差不得超过支架侧护板的2/3,端头支护必须严格按规程规定施工。

12、顶板破碎护顶时,木料要横穿竖插均匀,各有支点,假顶的木垛成“#”字形,垛垛连锁,接顶严密,肩窝结实,木料之间要用耙钉或铁丝固定,严禁出现空顶、空帮现象,护顶后支架高度为2.4~2.6m。

13、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找掉危矸伞檐,并打好贴帮柱,腰好帮、背实顶,拴好防倒绳,确保人员始终在安全的条件下作业,严禁空顶作业,否则,不准进入煤帮和机道作业。

14、进行护顶工作时,现场必须安排一名班工长具体负责协调指挥工作,工作人员施工时,动作、口号协调一致,其他无关人员要闪开安全空间,并专人观察顶板,如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预警撤人。

15、顶板破碎护顶时,木料要横穿竖插均匀,各有支点,假顶的木垛成“#”字形,垛垛连锁,接顶严密,肩窝结实,木料之间要用耙钉或铁丝固定,严禁出现空顶、空帮现象,护顶后支架高度为2.4~2.6m。

16、处理顶板条件差时,必须从顶板好的区域向差的范围进行维护,严禁空顶作业。

17、进行顶板维护时,首先用长把工具找掉危岩悬矸,进行好临时支护,确认安全后方可进行维护工作。

18、进行顶板维护时,现场要有专人指挥、运料、递料,维护人员分工明确,坚持专人观察顶板制度,维护顶板时必须保持好在特殊紧急情况下维护人员能够及时撤出的通道。

19、进行维护工作时,左右15米不得干与维护无关的工作,统一口号,递料、装顶等工序要协调一致,需要动作支架时,必须安排熟练人员进行操作,且工作人员提前闪开危险区。

20、割煤漏顶时,要及时返机、停机移架或超前移架,且割一架,移一架,移架、割煤时,人员都必须进入架箱安全地点操作。

21、若需要更改支柱时,必须严格执行先支后改制度,确保人员在安全的条件下作业,严禁空顶作业。

22、煤机司机要根据顶煤厚度和现场实现情况,掌握好采煤机的挑顶、飘刀、卧底量;严禁硬割岩层厚度大于0.4m以上及大块矸石,控制好采煤机在矸石区域的割煤速度,禁止在采煤机滚筒缺少截齿情况下割煤。

23、工作面刮板运输机司机发现有大块矸石(大于500mm3)要及时停机破碎矸石,严禁大块矸石进入煤流系统,避免矸石堵仓事件发生。

煤机司机发现在煤机后方有大块矸石事,应及时通知运输机司机停止运输机,通知班长组织人员进行破碎,严禁大块矸石拉到煤机下方,造成矸石卡刮板拉断运输机链子。

24、维护好11905采煤工作面运输巷和回风巷,确保支护安全可靠,通风行人顺畅。

并加强超前支护的管理。

25、其它有关注意事项仍按《11905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及《煤矿安全规程》严格执行。

所有作业人员必须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遵章作业,文明施工,服从现场统一管理,加强自保、互保、联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