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感统训练

合集下载

自闭症儿童感统训练方法

自闭症儿童感统训练方法

自闭症儿童感统训练方法
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常常导致儿童在社交交往、语言沟通、行为举止等方面出现困难。

感统训练是一种针对儿童进行的治疗方式,通过刺激儿童的感官系统,帮助其改善身体协调能力、提高注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能力。

感统训练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触觉训练:通过按摩、游戏等方式,刺激儿童的触觉系统,帮助其改善身体协调能力、缓解焦虑情绪等。

2. 视觉训练:通过让宝宝观察不同形状、颜色的物体,提高其视觉注意力和视觉空间感知能力。

3. 听觉训练:通过让宝宝听不同的声音、音乐等,提高其听觉注意力和听觉辨别能力。

4. 前庭觉训练:通过让宝宝进行旋转、摇晃等游戏,刺激其前庭觉,帮助其改善身体平衡能力、缓解眩晕感等。

5. 本体觉训练:通过让宝宝进行肌肉收缩、放松等训练,提高其本体觉能力,帮助其改善身体控制能力、提高自信心等。

感统训练需要在专业的康复医生或特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不能自行在家进行。

同时,感统训练不是治疗自闭症的唯一方法,还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才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培智学校感统训练教学设计

培智学校感统训练教学设计

培智学校感统训练教学设计培智学校感统训练教学设计感统训练指的是通过刺激儿童的感觉系统,帮助他们发展和整合感觉系统,提高感觉统合的能力。

培智学校是一所专门为特殊儿童提供教育服务的学校,感统训练对于他们来说尤为重要。

本文将设计一节适合培智学校特殊儿童的感统训练课程。

课程名称:感统训练课程课程目标:1. 帮助学生发展和整合感觉系统,提高感觉统合的能力。

2. 提升学生的运动协调性和平衡感。

3. 培养学生的身体意识和空间感知能力。

4. 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认知能力。

教学内容:1. 感觉刺激:通过触觉、听觉、视觉、嗅觉和味觉的感觉刺激,启发学生感觉系统的发展。

例如,利用触摸球、各种材质的物品、音乐和味道等刺激儿童的感官。

2. 运动训练:通过各种运动和体操动作,提升学生的运动协调性和平衡感。

例如,利用跳绳、投掷球、平衡器械(如平衡木、小板凳)、赛跑等活动锻炼学生的身体控制和协调能力。

3. 空间感知训练:通过游戏和练习,培养学生的身体意识和空间感知能力。

例如,让学生在空间中进行定向练习、参与追逐游戏、解决迷宫等,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空间方向感。

4. 合作和集体活动:通过团队活动和合作游戏,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和合作精神。

例如,进行小组活动,协作完成任务,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和沟通。

教学过程设计:1. 热身活动:进行短暂的热身活动,如慢跑、拉伸等,以提高学生的身体活动性和准备感统训练。

2. 感觉刺激环节: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感觉刺激活动,例如触觉刺激活动、听觉刺激活动等。

老师可以在教室内或户外设置不同的感觉刺激站点,让学生自由选择体验。

3. 运动训练环节:设计一些简单而有趣的运动训练活动,如平衡游戏、跑步比赛、接力赛等,让学生在运动中锻炼身体控制和协调能力。

4. 空间感知训练环节:利用游戏和练习培养学生的身体意识和空间感知能力。

例如,利用方向和位置概念游戏和迷宫解谜游戏,让学生通过有限的线索找到正确的方向。

5. 合作和集体活动环节:选择适合的团队合作游戏,让学生在合作中培养社交技能和合作精神。

学前特殊儿童的感觉统合训练

学前特殊儿童的感觉统合训练

(二)集体训练
1.凳上运动 (1)手部训练
目的:灵活手指并协调手部的小肌肉群,促进 幼儿左右脑平衡发展 (2)上肢训练
目的:协调手臂的灵活性,达到手脑一致
(3)全身及腿部训练 目的:锻炼颈部肌肉的力量,促进幼儿头、 手、脚发展,提高幼儿本体觉和触觉的敏感性; 培养幼儿控制力、平衡力及毅力。
2.起床运动
组员:张欣欣 李亚琪 王燕燕 张卫卫 张亚莉
(三)感统失调的发生率
不同文化背景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情况有 较大的差异,且随时代不同而不同。 艾尔丝博士曾报道美国儿童感觉失调比例 为5%-10%。 我国区域性研究状况表明3-13岁儿童的感 统失调率可能在10%-30%之间,男童的发 生率显著高于女童。
二、感统失调的表现 1.视觉统合失调 2.听觉统合失调
3.触觉统合失调
4.平衡统合失调
5.本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合失调
三、感统失调的原因
感统失调的主要原因有遗传因素、孕 产因素、抚养因素、教育因素等。除此 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因素综合作用, 才最终造成儿童感统失调。
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统训练策略
一、感觉统合训练的目的和原则
目的:感统训练可改善儿童的运动技能及运 动的协调组织能力,对儿童的粗大动作、精 细动作及双侧协调能力均有促进作用,它通 过调整大肌肉运动和小肌肉运动的协调能力, 达到手、眼、脑的协调运动,从而改善了儿 童的统合能力。
原则:
1.个别化原则
2.要保证练习的强度和动作的准确性 3.快乐原则 4.及时反馈原则
二、感统失调的测量与评估
对感统失调儿童的测量与评估,可以采取用父母 报告、日常行为观察和临床工作者对儿童的各种生 活、心理的测量和评定等形式综合考察。 感觉统合检核表分为五项:

特殊教育智力障碍学生感觉统合训练教学设计

特殊教育智力障碍学生感觉统合训练教学设计

特殊教育智力障碍学生感觉统合训练教学设计一、课型:新授二、课时:一课时三、学情:中度智力障碍学生。

四、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感统小游戏,增强游戏兴趣,提高前庭觉平衡能力,增强下肢肌肉力量,提高注意力。

五、教学重点:学生平衡能力训练与跳跃能力训练是本节课教学重点。

难点:在跷跷板上保持平衡的过程中还能集中注意力将小球投进筐篮里是本节课难点。

六、教学用具:感统按摩坐垫、感统跳高架、跷跷板、感统独脚凳、儿童海洋球、跳高架标志桶。

七、教学过程:(一)课前常规:(1)点名一通过点名,提高学生注意力,将学生思绪引入本节课堂中来。

(2)拍手踏脚操一通过活动四肢,帮助学生身体进行放松,以达到本节课感统训练目的。

(二)新课开始:(1)教师示范:“同学们,今天我们做新的游戏,大家看老师做,一会儿老师请同学上来做”注意:教师做动作示范时务求把速度放慢、动作标准做细。

动作分解:A:两脚踩在感统按摩坐垫上,平稳站立,然后进行下一动作。

B:两手打开,双腿程半蹲姿势,积蓄腿部力量进行跳跃跳高架。

C:双脚站立在跷跷板,保持平稳,手持标志桶。

D:看准地上倒放的标志桶,将桶内海洋球扔进地上的标志桶里,将桶内海洋球扔尽为止进行下一动作。

E:跳跃跳高架后,双腿着地,坐在独脚凳上,然后缓缓单腿抬起,数数20秒。

课型示范结束。

(2)学生练习:”下面老师请每个同学上来练习一下,大家不要着急,按顺序进行。

”注意:在年龄小的学生进行练习时,要对学生进行辅助,防住出现跌倒磕伤。

同时要对动作做的标准的学生进行表扬,增强玩游戏积极性,对于动作标准欠缺的学生要进行鼓励,增强其信心。

(3)课堂巩固:对于游戏方式方法要重复练习,及时巩固,形成肌肉记忆。

感觉统合训练在特殊儿童教育中的实践

感觉统合训练在特殊儿童教育中的实践

感觉统合训练在特殊儿童教育中的实践【摘要】感觉统合训练是特殊儿童的教育工作开展中的重要措施,针对特殊儿童教育具有其独特的重要性,在感觉统合训练实践教育中,要对感觉统合训练进行系统的认识,充分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才能有效发挥感觉统合训练在特殊儿童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感觉统合训练;特殊儿童教育;实践一、感觉统合训练简介感觉统合训练简称感统训练,是指大脑对个体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前庭觉等的不同,感觉通路输入的感觉信息进行选择、解释、联系和统一的神经心理过程,是个体进行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础。

对于特殊儿童而言,具有感觉统合不良或失调的问题,也就是说,他们的各种感觉进入大脑之后不能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形成有效的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缺陷。

对他们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可以对他们的感觉进行刺激,从而促进特殊儿童感觉综合能力更好的发展。

二、感觉统合训练对特殊儿童教育的意义特殊儿童教育研究数据表明,在对特殊儿童开展教育的过程中,教学工作的开展要格局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状态来进行,而特殊儿童的心理状态和正常儿童的心理状态相比,其健康程度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面对特殊儿童开展教育的过程中,需要科学的教学方法来对他们的健康程度进行提高。

而感觉统合训练可以有效的提升特殊儿童的感觉综合能力,促进特殊儿童心理健康程度的提升,从而提升教育的有效性,因此而言,感觉统合训练在特殊儿童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三、感觉统合训练教学原则1.分组教学和集体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在特殊儿童实际教学中,以分组教学和集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不进可以促进特殊儿童之间的交流,还能提升儿童集体活动的良好氛围,使能力较好的儿童带动能力较差的儿童,从而促进整体儿童能力的提升。

2.针对性教学原则在特殊儿童教育开展中,教师要结合儿童的不同情况,针对性的开展教育,让儿童能够在自身学习能力范围内开展学习,从而提升特殊儿童教学效率,因此,教师要了解不同儿童的学习差异开展针对性的教学。

特教感觉统合训练项目

特教感觉统合训练项目

彬县特殊教育学校感觉统合训练人类所有的认知能力都是以感知觉为根底的,所谓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将从身体视、听、触等各感官传来的感觉信息进展屡次的组织分析、处理,做出正确决策,使整个机体和谐有效地运作。

这是儿童个体学习的生理根底和与生俱来的先天条件。

如果这方面有缺损和缺乏都会导致行为开展和学习上的困难。

一、感觉统合的理论依据1. 美国艾尔丝博士〔 Dr.JeanAryes 〕提出的感觉统合理念〔 Sensorylnte —gration 〕因此矫治儿童学习行为和学习能力上的缺乏,通过前庭觉、平衡感、触觉防御和本体感四个方面对儿童进展训练,是一种事前提出预防和改善的方法。

2. 我们认为感觉统合是全方位的,应该包括视觉、听觉、运动觉等感觉的统合。

除动态的大肌肉运动外,还应增加相对静态的视、听训练,以及视、听、说、动之间的统合训练。

3. 触觉在感觉统合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因为它和一个人的情绪有关,但情绪不仅是生理触摸的问题,也是心理调节问题,使儿童处在一种最正确的心理状态。

4. 多年研究说明,人类所有的认知能力都是以感知觉为根底的,儿童感觉统合是能力是认知能力开展的根基。

感觉统合训练的最终目的是开展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包括学习能力,所以我们把开展孩子的学习能力,作为我们感统训练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5. 教育部"科学教育〞课题组成立不久,引进日本 PRS 筛查量表,并对**省 5000 多名 5 —12 岁儿童中进展感统失调率的样本调查,建立了**评定常模标准量表,在此根底上,制定了适合全国使用的儿童感觉统合评定量表,对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进展评定,为感觉统合训练提供依据。

6. 据有关资料说明,随着社会的开展 , 独生子女、小家庭制,都市化的形成,感觉统合失调儿童逐年呈上升趋势。

据调查,**失调概率为 36.6% ,为 48% ,**为 52.7% 。

在一些兴旺的地区和国家,小学、幼儿园参加感统训练的达 98% 以上,他们在群体预防上有一定作用。

感觉统合训练活动(平衡训练)

感觉统合训练活动(平衡训练)

感觉统合训练活动(平衡训练)第一篇:感觉统合训练活动(平衡训练)感觉统合训练活动(平衡训练)南通特殊教育中心沙莉莉一、设计意图:感觉统合训练越来越受到残障儿童家长乃至所有孩子家长的重视。

本课设计的活动是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感统训练的基础上开展的,旨在通过走平衡木的训练,强化儿童身体两侧配合、平衡反应和视觉运动协调能力;同时整节课在一个大的童话情境中将游戏活动贯穿始终,既帮助儿童将学过的感统知识进行整合与复习,又极大的调动了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活动目标:1、练习走平衡木,强化学生身体双侧配合,平衡反应和视觉运动协调能力。

2、发展学生走、跑、跳、爬、钻等能力,让学生从中体验游戏的快乐。

3、培养学生注意力集中的习惯和团结、勇敢、谦让的好品质,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活动重点:通过训练,学生能在平衡木上独立行走。

四、活动难点:帮助学生身体协调,空间知觉和运动企划能力的养成。

五、活动准备:万象组合、动物头饰、各色水果图片、新鲜水果、金银奖牌、哨子等六、活动过程:1、(童话情境导入)在一片大森林的动物学校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动物宝宝们。

大家来自我介绍一下吧!老师先来吧!(老师创设情境,学生佩戴头饰自我介绍,可适当加入动作和形容词)大家在老师的陪伴下每天愉快地学习生活。

(做准备活动:康复操、手指操)2、今天,学校里来了许多客人老师,动物宝宝们想准备一些可口的水果来招待他们,但是采摘水果路途遥远,困难重重,大家来看一看,(师指着感统训练器材讲解)我们要钻过隧道、爬过小山、走过独木桥,才能到达果园,最后还得使劲跳起来才能摘到树上新鲜的水果。

虽然过程很艰辛,但是老师相信大家只要团结努力,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你们愿意试试吗?3、孩子们,请大家想想,在采摘水果的这一路上,你们觉得钻隧道、爬小山和过独木桥哪一项最难?(由于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钻和爬,因此对他们来说走独木桥最难,这也正是本课学习重难点之所在)为什么说过独木桥最难呢?4、对了,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技巧,走独木桥时是很容易从上面摔下来的。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

感觉统合(Sensory Integration )最早是由美国南加州大学爱尔丝博士(Dr.Jean Aryes)在1969年提出的一个研究观点,将儿童的脑神经发展与心理发展相结合,提出感觉统合理论。

爱尔丝博士终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把感觉统合训练应用于特殊儿童的康复与训练中。

业,把感觉统合训练应用于特殊儿童的康复与训练中。

什么是感觉统合?在母亲的子宫内,胎位变化的过程中,触觉、潜艇平衡、固有平衡等能力就已经逐渐在发展。

出生后,它们和视、听、嗅、味等感官更不断相互影响。

在大脑中的感觉中枢相互联系着,这 些感觉神经的交错程度,比任何网络都复杂。

这种进入大脑的感觉刺激信息,在中枢神经形式有效率的组合,就叫做“感觉统合”。

正因为有这中能力,大脑才能协调身体对外界作出适当的反应。

爱尔丝博士 将之比喻为交通指挥者或红绿灯管制者,没有它们交通将乱成一团。

在达到各种目的的协调行动上,感觉统合的能力非常重要。

达到各种目的的协调行动上,感觉统合的能力非常重要。

智障儿童在生活中与同伴交往受到限制,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语言;有的家长缺乏特殊教育知识,过于溺爱孩子,教育孩子缺乏耐心,家长有事包办;有的家长无法承受现实,夫妻之间经常发生矛盾,把 孩子送到祖辈照顾,与孩子接触少,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家庭环境;有的家长过于自卑,把孩子关在家里,孩子很少到户外活动,接触大自然。

以上种种情况加重智障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程度,以上种种情况加重智障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程度,同时也错过智障儿童特同时也错过智障儿童特殊教育的训练的最佳时期。

殊教育的训练的最佳时期。

智障儿童感知觉、语言等方面发展迟延,在他们的早期教育中注重感知觉与运作的发展训练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感知觉与运作的发展训练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感觉统合训练有效的促感觉统合训练有效的促进智障儿童的智能开发和综合能力(行为能力、组织能力、学习能 力)的提升,在他们日后学习、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人类的各种感觉学习贯穿了人的一生,简单地讲, 这是一种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没有 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都不能发展。感觉统合学 习的最关键期是7岁以前,因为在这期间,人类的 大脑发展特别快。
• 大脑的学习有赖于身体感觉的输入,学习后的大 脑则发挥其指挥身体及感官的能力。由于大脑、 身体及感觉器官的神经体系是非常复杂的,所以 需要统合,如果这一能力不足,就会造成大脑、 身体及感觉器官的学习混乱,产生感觉统合失常 的现象。这种学习在婴幼儿期几乎已经打下了 80%的基础。
• 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 • 毫无原因惧怕某些学科,心理障碍多 • 看似聪明,却胆小不敢 • 自言自语,无法和人沟通 • 容易跌倒或撞墙 • 咬手指或无法戒除奶嘴 • 笨手笨脚,容易受挫、缺乏自信 • 写字无法在框内,笔画经常颠倒 • 固执,脾气暴躁
• 发音不佳,语言发展缓慢 • 粘人、爱哭、性情孤僻慢 • 坐立不安,姿态不良,无法安静 • 挑食、偏食、餐饮习惯不佳静 • 喜欢爬高,却不敢走平衡木 • 怕别人碰触身体,容易吵架 • 爱旋转游戏,过久而不会晕眩 • 眼睛容易酸,讨厌阅读
儿童感觉的训练很重要吗?
感觉统合训练注重儿童动感觉的发展。它能促使儿童不断 与环境产生互动,在帮助儿童认识物体的形状、颜色、质 地、声音,认识自身,认识自身与环境的关能力等。
怎样注重儿童动作的整体性和协调 性?
• 感觉统合训练注重儿童动作的整体性和协 调性。它设计出大量的身势动作游戏,充 分考虑儿童合理的运动负荷,在有效地说 明儿童骨骼、肌肉成长的同时,促进儿童 神经系统组织整合功能的发展,这种能力 是日后进行高级运动以及学习阅读的基础
感觉统合训练能矫治儿童的学习困 难吗?
• 感觉统合理论为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孩子所产生的 各种学习困难现象找到了其中的一个原因。它帮 助教师和家长了解到儿童某些行为背后的因素: 请不要以为孩子的不听话是“不为”,而是“不 能”,因为他们的感知觉可能不协调。它提醒教 师和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在各项感知能力方面 的发展情形,并知道在什么时候提供合适的玩具 来帮助孩子各项感知能力的均衡和谐发展;它还 帮助教师和家长及时发现孩子在感觉统合上的哪 怕是轻度的失调,以便及早进行正确的矫治。
• 大龙球:孩子趴于球(光面球)上时手脚自然放 直,抓脚其做前后左右旋转刺激前庭发展 ,触觉刺 激 ,提高运动企划能力 ,群体合作性和协调性。
8.洁癖症母亲或保姆造成幼儿触觉刺激 缺乏及活动不足;
9.要求太多,管教太严,产生拔苗助长的挫 折;
10.保护过度或骄纵溺爱,造成身体操作能力 欠缺;
11.过早用学步车,造成前庭平衡及头部支撑 力不足;
12.延误矫正,造成幼儿自信不足和不良习惯 的定型化;
(三)感统失调的表现
• 感觉统合失调的临床表现可分为:本体感 觉失调、前庭感觉失调、视觉系统失调、 听觉系统失调,以及触觉系统失调。本体 感觉失调又分为左右脑平衡失调和动作协 调不良,前庭感觉失调又分为前庭平衡失 调和前庭网膜失调,触觉系统失调又分为 触觉过分敏感或过分迟钝。
感觉统合失调的危害
• 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智力正常,但由于其 系统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智力正常,但由 于其统合能力不足导致其智力水平没有得 到充分发展,尤其是到了学龄期,在学习 能力和性格上出现这样那样的障碍,学习 能力下降,语言表达不畅,心理成熟晚, 情感脆弱,自控能力差,缺乏自信,不会 和别人交往,人际关系差等等。
• 感觉统合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大脑必须 以灵活的、不断变换的方式比较、选择、 联系、增强和控制感觉信息,即大脑必须 统合信息才能产生有效的注意、记忆、思 维和推理等心理活动。
• 一般人的概念感觉是指视觉、听觉、味觉吸嗅觉, 但实际上人类生存需要的最基本而且最重要的感 觉却是触觉、前庭觉及运动觉。
课程简介及其作用
• 平衡台:双脚或单脚站立在平衡台上,用 双手做拍球等运动,并保持身体的平衡。 强化前庭刺激,加强身体平衡能力。
• 袋鼠跳: 孩子站在袋中,双手提起袋边, 双脚同时向前跳。在跳跃动作中,强化前 庭刺激,抑制过敏的讯息。
• 圆筒吊缆: 孩子屈曲身体,用手紧抱圆筒 并保持身体平衡,做前后左右大回转。促 进身体协调以及固有前庭感觉输入统合。
• 滑梯:俯卧在滑板上,双手抓住滑梯两侧用力向 下滑,滑下时双臂朝前伸展,双腿并拢头抬高。 强烈刺激前庭体系,头部、颈肌同时收缩,促进 身体保护伸展行为的成熟。
• 脚步器:走动时自然放松,身体正直,全身协调, 注意力集中。促进和提高孩子的平衡力,帮助孩 子建立前庭固有平衡,发展协调性,提高孩子注 意力和观察力。
(二)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
1.胎位不正所产生固有平衡失常; 2.先天性脑损伤:脑瘫,出生窒息,缺氧性休克

3.幼儿缺少运动,缺少集体活动; 4.活动空间太小,爬行不足所产生前庭平衡失
常;
5.父母太忙碌,造成幼儿右脑感觉刺激不足; 6.早产或剖腹生产,造成触觉学习不足; 7.祖父母采用传统方式,要求太多或太放纵;
• 触觉是指分布于全身皮肤上的神经细胞接受来自 外界的温度、湿度、疼痛、压力及震动的感觉。
• 前庭平衡觉是利用内耳的三对半规管及耳石(碳 酸钙结晶体)来探测地心引力并控制头部在活动 中的方位,及保持身体的平衡。
• 运动觉(又称深感觉)是来自于我们身体内部的 肌肉、关节的感觉,它是了解肢体的位置与运动 的感觉。
特殊儿童-感统训练
赣州市城区阳光家园托养中心 赖晓凤
(一)感觉统合的概念
• 感觉统合(Sensory Integration)这一观点是由 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临床心理学专家爱尔丝博 士(Jean Ayres)于1969年提出的。感觉统合是 指个体对进入大脑的各种感觉刺激信息(视觉、 听觉、嗅觉、触觉等),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进行 加工处理形成有效的组合过程。即个体在特定的 环境内有效地利用自己身体各部分的感觉器官, 从环境中获得不同感觉通路的信息并输入大脑, 大脑对输入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包括:解释、比 较、增强、抑制、联系、统一),并作出适应性 反应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