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 第三章_空气和废气监测_习题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大气环境监测

大气环境监测

第三章空气与废气监测习题一、填空题1.按照污染物的化学性质,空气污染可分为型、型和型,其中,伦敦烟雾型污染是型,而汽车尾气属于型污染物。

2.大气污染物主要的状态为态、态和态。

大部分二次污染物主要是状的。

3.伦敦烟雾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是和,而导致洛杉矶烟雾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和。

4.大气采样器的流量计在采样前进行校准,因为流量计的读数受和影响。

5.气溶胶的大小与扩散速度密切相关。

气溶胶颗粒越大,其扩散速度。

6.气溶胶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其中因其粒径小,能进入人体支气管肺泡,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

7.用颗粒状吸附剂对气态和蒸气物质进行采样时,主要靠作用,如活性炭。

气态和蒸气物质从活性炭解析的方法一般为和。

8.NH3是大气中唯一的碱性气态物质,对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9.大气污染监测常用的布点方法包括平均布点法、平均布点法、平均布点法和平均布点法。

10.大气环境监测的是由环境监测范围的大小、污染物的、人口分布以及监测精度等因素决定的。

11.冰冻季节,集尘罐内要加入作为防冻剂;为了防止微生物、藻类在其中生长,可加入少量溶液。

12.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um的颗粒状,称为,简称;PM10即,是指当量直径的颗粒状。

13.采集TSP时,通常使用滤膜,滤膜的面应向上。

滤膜在使用前应将滤膜放入中浸泡h并洗涤数次后备用。

14.按照流量大小,大气采样器可分为、和采样器。

采样口抽气速度规定为m / s,单位面积滤膜24h滤过的气体量要求在m3范围。

15.标准气体的配制方法包括法和法。

16.用大流量采样器测定TSP时,如标准滤膜的称重偏差mg范围时,则认为该批滤膜称重合格。

17.四氯汞钾法测定大气中时,为消除NO x的影响,应在吸收液中加入。

18.采集PM10时,采样前应将滤膜在干燥器内放置h,用万分之一的分析天平称重后,放回干燥器h再称重,两次质量之差不大于mg为恒重。

19.测定空气中NO x时用含CrO3氧化管的目的是为了。

环境监测第三章练习题答案

环境监测第三章练习题答案

环境监测第三章练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辐射逆温答:平静而晴朗得夜晚,地面因辐射而失去热量,近地气层冷却强烈,较高气层冷却较慢,形成从地面开始向上气温递增得现象。

2、硫酸盐化速率答:由大气中得含硫污染物二氧化硫、硫化氢、硫酸等经过一系列得氧化演变过程生成对人类更为有害得硫酸雾与硫酸盐雾,大气中硫化物得这种演变过程得速率称为硫酸盐化速率。

3、二次污染物答:由污染源排放到空气中得一次污染物,在空气中相互作用或者与空气中得组分发生了物理、化学等作用所产生得新得污染物。

4、山谷风答:山区往往山坡受热强,谷底受热弱,使得地表受热不均,引起局部气流有规律得变化,在白天,山坡受热快,气温上升,谷底得气流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夜间,山坡空气冷却较快,重力原因,山坡得空间沿坡下滑至谷底,产生山风。

山谷风转换时往往造成严重得空气污染。

5、海陆风答:海洋由于大量水得存在,温度变化缓慢,而陆地表面温度变化剧烈。

因此,在白天形成海洋指向陆地得气压梯度,形成海风;在夜间陆地表面温度降低得比较快,形成陆地指向海洋得气压梯度,形成陆风,即海陆风。

海陆风形成所产生得循环作用与往返作用加重环境污染。

6、空气污染指数答:空气污染指数就是一种向社会公众公布得反映与评价空气质量状况得指标。

它将常规监测得几种主要污染物浓度经过处理简化为单一得数值形式,分级表示空气质量与污染程度,具有简明、直观与使用方便得优点。

7、光化学氧化剂答:除去氮氧化物以外得能氧化碘化钾得物质。

二、填空题1、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散逸层,其中,大气污染物得迁移与转化主要发生在对流层。

2、产生急性危害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短时间内有大量污染物排入、有不利于污染物迁移与扩散得条件(如天气形势与地理地势引起得逆温) 。

3、直接从污染源排放到空气中得有害物质称为一次污染物,经过发生作用,产生一些新得物质,这些物质与直接排放得污染物得物理化学性质均有很大不同,毒性也比较大,这些新产生得污染物称为二次污染物。

环境监测课后习题答案

环境监测课后习题答案

环境监测部分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环境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2、特定目的的环境监测:特定目的的环境监测又称为特例监测,是具有某些特定目的或用途的环境监测。

3、环境标准:为了保证人群健康,防治环境污染,促使生态良性循环,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根据环境保护法和相关规定,对有关环境的各项工作所做的相关规定。

4、环境优先监测:对环境优先污染物(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队,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对象。

这一过程就是数学上的优先过程,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环境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环境监测,称为环境优先监测。

二、简答思考1、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答: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可归纳为以下四点:①、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②、根据污染物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踪污染源,研究和提供污染变化趋势,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

③、收集环境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

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

④、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定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

2、环境监测技术有哪些?并简述其发展趋势。

答:(1)环境监测技术包括采样技术、测试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

以下以测试技术为主说明其类型。

环境监测的测试技术包括以下两种:①、化学物理技术:对环境样品中污染物的成分分析及其结构与状态的分析多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

仪器分析则是以物理和物理化学方法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②、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利用动植物在污染环境中所产生的各种反应信息来判断环境质量的方法。

生物监测技术包括测定生物体内污染物含量,观察生物在环境中受伤害所表现的症状,通过测定生物的生理化学反应,生物群落结构和种类变化等,来判断环境质量。

(2)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可归纳为以下三点:①、新技术不断应用到监测技术中,新技术的应用使环境监测的精确度、覆盖面积、监测能力得以提升。

环境监测_第三章_空气和废气监测.例题和习题

环境监测_第三章_空气和废气监测.例题和习题

例题2.已知25℃、102.5kPa 大气压时,CO 的浓度为2.3mg/m 3,换算成mL/m 3浓度为多少? 解:解法1 由)325.1010(/84.13.2284.224.223kPa m mL Cm M Cv ℃,=⨯=⨯=将所得浓度转化为题设状态:3112212/99.184.12735.102)25273(325.101m mL V T P T P V =⨯⨯+⨯=⨯=解法233/99.128105.1022.298314.83.2m mL pM mRT V RT M m pV =⨯⨯⨯⨯==⇒=例题3.使用大流量采样器(1.05m 3/min)采集大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物,采样期间现场平均大气压为101.5kPa ,平均温度为13℃,采样器累积采集时间为23h ,在采样前调整采样器使其工作在正确的工作点上,采样结束后,滤膜增重436mg 。

(1) 求大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

(2) 判断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是否超过二级标准。

(3) 计算TSP 污染分指数。

(4) 若已知SO 2分指数为90,NO x 分指数为85,则该地的首要污染物是什么?大气污染综合指数又是多少? 解:(1)总采样体积31449602305.1m Q=⨯⨯=则标态下的采样体积为:31211213861449)13273(325.1012735.101m V T P T P Q N=⨯+⨯⨯=⨯=TSP 的浓度为:C=3/315.01386436m mg Q W N ==∆ (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TSP 二级标准值为0.30mg/m3(见表),计算结果值大于标准值,因而超标(二级)。

(3) 该计算结果介于0.3-0.5mg/m3之间,TSP 分指数按照下式计算:5.107100)3.0315.0(3.05.0100200=+-⨯--=TSP I(4) TSP 最大,因而该地首要污染物为TSP ,按照大气污染指数的计算规则,最大污染分指数即为大气污染综合指数,因而该地大气污染指数为107.5。

环境监测-第三章-空气和废气监测.例题和习题讲课教案

环境监测-第三章-空气和废气监测.例题和习题讲课教案

环境监测-第三章-空气和废气监测.例题和习题一、填空题2 大气污染物主要的状态为_气__态、__蒸气__态和_气溶胶__态。

大部分二次大气污染物是__气溶胶___态。

3 伦敦烟雾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是__SO2__和__颗粒物__,而导致洛杉矶烟雾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__烃类___、___NO X__和__CO__。

4 大气采样器的流量计在采样前须进行校正,因为流量计的读数受_温度_和_大气压力_影响。

5 气溶胶的大小与扩散速度密切相关。

气溶胶颗粒越大,其扩散速度__越小__。

6 气溶胶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其中_PM10(可吸人颗粒物)_因其粒径小,能进入人体支气管肺泡,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

7 用颗粒状吸附剂对气态和蒸气物质进行采样时,主要靠_吸附_作用,如活性炭。

气态和蒸气物质从活性炭解析的方法一般为__加热__和__有机溶剂洗脱__。

8 大气污染监测常用的布点方法包括_功能区布点法_、_扇形布点法_、_网布点法格_和_同心圆布点法__等。

10 大气环境监测的__采样点位数__是由环境监测范围的大小、污染物的_时空分布规律_、人口分布以及监测精度等因素决定的。

11 冰冻季节,集尘罐内要加入_乙二醇_作为防冻剂;为了防止微生物、藻类在其中生长,可加入少量_CuSO4_溶液。

12 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μm的颗粒物,称为__总悬浮颗粒物(TSP)_;PM10即__可吸入颗粒物__,是指当量直径__≤10μm__的颗粒物。

13 采集TSP时,通常使用_超细玻璃纤维_滤膜,滤膜的__粗糙__面应向上。

滤膜在使用前应将滤膜放入__去离子水_中浸泡_24_h 并洗涤数次后备用。

14 按照流量大小,大气采样器可分为_大流量_、_中流量_和__小流量_采样器。

15 标准气体的配制方法包括_动态配气_法和__静态配气_法。

17 四氯汞钾法测定大气中SO2时,为消除NO x的影响,应在吸收液中加入_氨基磺酸钠__。

奚旦立《环境监测》(第4版)配套题库-空气和废气监测章节题库(圣才出品)

奚旦立《环境监测》(第4版)配套题库-空气和废气监测章节题库(圣才出品)

第三章空气和废气监测一、选择题1.测定烟气烟尘浓度时,采样点的烟气流速应当()采样速度。

A.大于B.小于C.等于D.无所谓【答案】C【解析】测定烟气浓度时,必须采用等速采样法,即采样速度(烟气进入采样嘴的流速)等于采样点烟气流速。

采样速度大于采样点烟气流速,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采样速度小于采样点烟气流速,则测定结果偏高。

因此,只有当采集速度与采样点烟气流速相等时,气体和烟尘才会按照他们在采样点的实际比例进入采样嘴,采集的样品中的烟尘浓度才会和烟气的实际烟尘浓度相同。

2.用溶液吸收法测定大气中SO2,采用的吸收剂是(),吸收反应类型属于()。

A.NaOH溶液,中和反应B.四氯汞钾溶液,络合反应C.水,物理作用D.10%乙醇,物理作用【答案】B【解析】在溶液吸收法中,欲提高气体的吸收速率,就必须根据被吸收污染物的性质选择性能好的吸收液。

常用的吸收液有水、水溶液和有机溶剂等。

按照它们的吸收原理可分为两种类型:①气体分子溶解于溶液中的物理作用;②基于发生化学反应,如用四氯汞钾溶液吸收SO2是基于络合反应。

3.下列不属于大气污染物浓度常用表示方法的是()。

A.mg/m3B.μg/m3C.ppmD.g/L【答案】D【解析】空气中污染物浓度有两种表示方法,即质量浓度和体积分数,根据污染物存在状态选择使用。

质量浓度是指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质量,常用mg/m3或μg/m3为单位表示,这种表示方法对任何状态的污染物都适用;体积分数是指单位体积空气中含污染气体或蒸气的体积,常用mL/m3或μL/m3为单位表示。

4.大气采样点的周围应开阔,采样口水平线与周围建筑物高度的夹角应是()。

A.不大于45ºB.45ºC.不大于30ºD.30º【答案】C【解析】依据大气监测站(点)和采样点的布设要求,采样口或监测光束和附近最高障碍物的水平距离应大于该障碍物与采样点或监测光束高度差的两倍。

环境监测空气和废气监测复习题附答案

环境监测空气和废气监测复习题附答案

环境监测空气和废气监测复习题附答案第三章空气和废气监测习题一、填空题1.大气污染物主要的状态为、、。

大部分二次大气污染物是态。

2.伦敦烟雾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是和,而导致洛杉矶烟雾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3.大气采样器的流量计在采样前须进行校正,因为流量计的读数受_______和______影响。

4.气溶胶的大小与扩散速度密切相关。

气溶胶颗粒越大,其扩散速度_________。

5.气溶胶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其中因其粒径小,能进入人体支气管肺泡,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

6.用颗粒状吸附剂对气态和蒸气物质进行采样时,主要靠作用,如活性炭。

气态和蒸气物质从活性炭解析的方法一般为和。

7.大气污染监测常用的布点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

8.大气环境监测的采样点位数是由、、等因素决定的。

9.冰冻季节,集尘罐内要加入作为防冻剂;为了防止微生物、藻类在其中生长,可加入少量溶液。

10.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m的颗粒物,称为;PM10即,是指当量直径的颗粒物。

滤膜放入中浸泡并洗涤数次后备用。

12.按照流量大小,大气采样器可分为,,采样器。

13.四氯汞钾法测定大气中SO2时,为消除NOx的影响,应在吸收液中加入。

结或变为绿色,表示氧化剂失效。

置较多采样点,作为主要监测范围。

21.降水中的化学组分含量一般很低,易发生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和生物作用,故采样后有效。

23.大气存在最普遍的气溶胶型一次污染物是气溶胶。

24.降水是一种湿沉降,它包括、、。

25.盐酸萘乙二胺法测定空气中NOx时,当校准曲线的截距a 达不到要求时,应检查及的质量,并需重新配制吸收液标液。

26.降水的随着溶解离子数的增加而减少。

27.为保证测量的准确性,温度表、皮托管、压力计和转子流量计至少自行校正一次。

环境监测第三章练习题答案

环境监测第三章练习题答案

环境监测第三章练习题答案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环境监测第三章练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辐射逆温答:平静而晴朗的夜晚,地面因辐射而失去热量,近地气层冷却强烈,较高气层冷却较慢,形成从地面开始向上气温递增的现象。

2、硫酸盐化速率答:由大气中的含硫污染物二氧化硫、硫化氢、硫酸等经过一系列的氧化演变过程生成对人类更为有害的硫酸雾和硫酸盐雾,大气中硫化物的这种演变过程的速率称为硫酸盐化速率。

3、二次污染物答:由污染源排放到空气中的一次污染物,在空气中相互作用或者与空气中的组分发生了物理、化学等作用所产生的新的污染物。

4、山谷风答:山区往往山坡受热强,谷底受热弱,使得地表受热不均,引起局部气流有规律的变化,在白天,山坡受热快,气温上升,谷底的气流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夜间,山坡空气冷却较快,重力原因,山坡的空间沿坡下滑至谷底,产生山风。

山谷风转换时往往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

5、海陆风答:海洋由于大量水的存在,温度变化缓慢,而陆地表面温度变化剧烈。

因此,在白天形成海洋指向陆地的气压梯度,形成海风;在夜间陆地表面温度降低的比较快,形成陆地指向海洋的气压梯度,形成陆风,即海陆风。

海陆风形成所产生的循环作用和往返作用加重环境污染。

6、空气污染指数答:空气污染指数是一种向社会公众公布的反映和评价空气质量状况的指标。

它将常规监测的几种主要污染物浓度经过处理简化为单一的数值形式,分级表示空气质量和污染程度,具有简明、直观和使用方便的优点。

7、光化学氧化剂答:除去氮氧化物以外的能氧化碘化钾的物质。

二、填空题1、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散逸层,其中,大气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主要发生在对流层。

2、产生急性危害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短时间内有大量污染物排入、有不利于污染物迁移和扩散的条件(如天气形势和地理地势引起的逆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空气和废气监测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1.氧化,还原,混合,还原,氧化
2.气,蒸气,气溶胶,气溶胶
3.SO2,颗粒物,烃类,NO X,CO
4.温度,大气压力
5.越小
6.PM10(可吸人颗粒物)
7.吸附,加热,有机溶剂洗脱
8.酸雨
9.功能区,扇形,网格,同心圆
10.采样点位数,时空分布规律
11.乙二醇,CuSO4
12.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10μm
13.超细玻璃纤维,粗糙,去离子水,24
14.大流量,中流量,小流量,0.3,2~4.5
15.动态配气,静态配气
16.±5
17.氨基磺酸钠
18.24, 1, 0.4
19.将低价NO转化为NO2,失效
20.发臭团
21.SO2,甲醛溶液-盐酸副玫瑰苯胺,酸性
22.温度,分光光度计灵敏度,SO2,高
23.静电吸引,惯性沉降
24.硫酸盐化
25.铬酸洗液,光照
26.时间,空间
27.下风向
28.直接采集法,浓缩(富集)法
29.3
30.尽快测定,密封后
31.500
32.18h
33.掩蔽Ca2+和Mg2+的干扰
34.SO2
35.雨,雪,雹
36.吸收液
37.电阻
38.半年
39.标准
40.5
41.加热
42.工业废气
43.分段采样
44.温度计,热电偶
45.SO2,烟尘,NO X,CO,—些未燃烧的气态可燃物
46.不少于2d,每天3个平行样
47.S形皮托管,U形或倾斜式压力计
48.预测流速
49.不锈钢滤筒,玻璃滤筒
50.0.5
51.80%
52.15
53.1.2
54.连续采样5次,每次10min
55.NO x
56.20%
57.HC,NO X
58.怠速
59.≥45%
60.NO x
61.CO,HC
62.配对布点法
63.1983
64.温度
二判断题
1 √
2 X
3 √
4 X
5 √
6 X
7 X
8 √
9 X 10√
11 X 12 √13 X 14 X 15 X 16 X 17 √18 X 19 √20 √
21 √22 X 23 X 24 √25 X 26 √27 X 28 X 29 X 30 X 31 √32 X 33 √34 √35X 36 X 37 √38 X 39 X 40 √41 X 42 √43 √44 X 45 √46 √47 √48 X 49 √50 X 51 √52 X 53 X 54 X 55 √56 X 57 X 58 X 59 X 60 X
三、单项选择题
1 C
2 A
3 B
4 A
5 D
6 B
7 B
8 C
9 B 10 A
11 B 12 A 13 B 14 C 15 C 16 D 17 B 18 A 19 D 20 A
21 B 22 C 23 C 24 B 25 B 26 D 27 B 28 C 29 C 30 C
31 A 32 D 33 A 34 D 35 A 36 B 37 A
四、多项选择题
1 AB
2 BD
3 ACD
4 AB
5 ABCD
6 ABC
7 ABCD
8 AB 9 BCD 10 ABC 11 ABD 12 ABD 13 ABD 14 ABCD
15 ABC 16 BD 17 AB 18 BD 19 AB 20 ABCD 21 CD
22 ABCD 23 ABCD 24 ABC 25 ABD 26 ABC 27 ABCD 28 ABCD
五、简答题
1答:(1)采样点位应包括监测区域的高、中、低浓度区;
(2)在污染源的下风向区为主要监测范围,上风向区作为对照点;
(3)工业密集的城区和工矿区多设采样点,郊区和农村则少一些;
(4)人口密度大的地方设采样点多一些,人口密度小的地方少一点
(5)经常超标的地区采样点数目少一些。

2答:指温度为273K,压力为101.325kPa时的状态。

3答:分三类区: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三类区为特定工业区。

4答:有机气体和蒸气混合物,特别适宜在浓度低湿度高的地点长时间采样。

5答: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 m的颗粒物。

6答:前者指存在于总悬浮颗粒物中的铅及其化合物。

后者指以气态及颗粒态形式存在的无机氟化物。

7答:由于皂膜本身重量轻,当其在沿管壁移动时摩擦力极小(20-30Pa的阻力),并有很好的气密性,再加上体积和时间可以精确测量,测量气体流量的精确度较高,皂膜流量计还可较为精确地校准气体流量。

8答:提高显色液酸度虽能降低空白值,但方法的灵敏度也随之降低,因而不是最好的方法。

而提纯对品红不但可降低空白的吸光度,还可提高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9答:碳酸钾溶液浸渍过的玻璃纤维滤膜暴露于空气中,与空气中的SO2、硫酸雾、H2S等发生反应,生成硫酸盐。

测定生成的硫酸盐含量,计算硫酸盐化速率。

10答:试剂及水中微量Fe3+存在可催化SO2氧化为SO3,加EDTA可络合Fe3+,使SO2浓度较为稳定。

11答:应检查滤膜是否出现物理性损伤,是否有穿孔漏气现象。

若出现以上现象则此样品滤膜作废。

12答:富集采样长时间所得分析结果,反映的是—段时间的平均浓度,因而更能客观地反映环境状况。

包括溶液吸收法、填充小柱采样法、低温冷凝法、固体阻流法和自然沉降法。

13答:如不及时洗净,沾壁的颜色就难以洗净。

沾上红色的比色管可用l:4(体积比)盐酸溶液洗净。

14答:阳离子:NH4+、Ca2+、Na+、K+、Mg2+、H+;
阴离子:SO42-、NO3-、C1-、HCO3-。

15答: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数量、种类由多种因素决定,如汽油的品质、汽车的载重量、发动机的性能、汽车运行工况、道路状况、当地的地形条件、气象条件等
16答:汽车对环境空气的铅污染,系指含铅汽油燃烧后,随汽车排气排入空气中的铅以及铅化合物和由于汽油挥发、泄漏,使四乙基铅直接进入空气造成铅污染。

17答:稀薄燃烧是指空燃比为18:1或更稀的混合气的汽油机。

稀薄燃烧按供给方式可分为均质和非均质两种。

一般空燃比稀限为17:1。

18 答:(1)发动机运转;(2)离合器处于接合位置;(3)油门踏板与手油门位于松开位置;(4)装机械或半自动变速器时,变速杆位于空挡位置,装自动变速器时,选择在停车或空挡位置;(5)阻风门全开(对于采用化油器供油系统的汽油车)。

19 答:柴油发动机是通过高压油泵,将柴油直接喷入燃烧室内,被压缩的空气形成可燃混合气,而汽油化油器型发动机是通过化油器,将汽油和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再导入气缸。

20答:(1)城市大气中铅主要来自机动车排气,铅对人体有害并且使汽车尾气净化器中毒,因此降低汽油车的铅含量进而实行无铅化已成为世界性趋势;(2)降低硫含量,可使尾气净化器催化剂的活性保持在较高水平,对降低排放有利;(3)加入含氧化合剂对减少CO排放是行之有效的措施;(4)减少汽油中芳烃和烯烃含量,可大大降低汽车排气对大气的污染程度,因为这类烃的光化学反应活性强,易产生光化学烟雾。

21答:十六烷值对柴油机的排放性能影响较大。

十六烷值不足即着火性差,使滞燃期加长,预混合燃烧量过多,导致运转粗暴,噪声加大,NO X排放增加;十六烷值过高,柴油的热稳定性降低,会在高温高压的气缸内形成大量不易完全燃烧的游离碳,导致后燃期延长,排放黑烟增加,发动机功率降低,油耗增加。

常规柴油的十六烷值在40-50之间,低排放柴油要求十六烷值在45以上。

22答:对于化油器型汽车来说,机动车处于怠速运行状态,其燃烧条件是最恶劣的,怠速燃烧质量的稳定,是其他工况燃烧质量稳定的前提条件,所以测量怠速状态下排气中CO、HC的浓度,以判断发动机燃烧质量的好坏,怠速法控制也是最简单而且有效的方法。

六、计算题
1 593.7mL。

2 Cv=0.015%=150mL/m3;M=64g/mol;C=428.6mg/m3。

3 标况下的采样体积V=9.7L;回归曲线:0017
=x
y;C=0.051mg/m3
505
.0+
.0
4 采样效率K=86.4%
5 Cpb为1.1μg/m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类区季平均值为1.5μg/m3,因此该监测区域符合二类区季平均值要求。

6 Vs=13.8 m/s。

7 C=484.8 mg/m3。

8 采样体积=552.0L
9 C标= 2963.0 mg/m3;C = 4444.4 mg/m3;G标= 70.0 kg/h。

10 除尘效率 = 82.8%
11 (1)将烟囱分为2个等面积圆环,采样点距采样口距离分别为8.33cm、17.5cm、42.5cm和51.7cm;(2)185.0Pa;(3)测定条件下烟气密度为0.825,烟气平均速度为17.8m/s;(4)热态风量为12582m3/h,标态干风量为7626m3/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