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类保健食品违禁添加药物现状及特点

合集下载

假冒伪劣保健品危害

假冒伪劣保健品危害

一、当前保健品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在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甚至违禁药品。

对于服用保健食品的人来说,它所起的保健作用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显现出来。

怎样才能使保健食品迅速见效呢?一些不法生产企业在保健食品中擅自添加药品,以求在短时间内取得较好“疗效”。

保健食品里添加药品主要出现在减肥、调节血糖以及抗疲劳产品中。

所添加的药品也是五花八门,且大多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的处方药。

2004年5月,海口五洲保健食品有限公司送审的33个保健食品中,其中29个违规加入枸橼酸西地那非。

2005年6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卫生部通报了“苦乐康”胶囊等14种保健食品因被查出含有化学药物被下令停止销售。

有的利欲熏心的生产厂家不顾消费者的生命健康,甚至添加国家命令禁止的禁药。

来我局投诉的就有一起因服用“苦乐康”胶囊一周后死亡的事例。

(二)篡改、假冒保健食品批准文号。

一些保健食品将普通食品批号“卫食字”擅自改为“卫食健字”或“国食健字”;有的将保健食品、保健品批号擅自改为药品批准文号“国药准字”;还有一些根本没有获得批准的三无产品直接冒充保健食品或药品,在包装上印制以上文号。

这样,它们就批着合法的“外衣”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消费者面前,让普通消费者无法辨认。

(三)擅自篡改包装、标签和说明书内容。

有的保健食品虽然经过批准,但为了扩大市场,诱使不明真相的人购买,就会超出审批部门批准的功能范围,在包装标签上肆意扩大、添加产品功能,有的甚至添加只有药品才具有的适应症和功能主治,误导消费者。

(四)进行违法广告宣传。

在我市一年多的保健食品广告监测工作中,就在电视和报纸上发现并移交了20起违法保健食品广告。

保健食品如果宣传得好,卖得好,在短时间内即可获得非常丰厚的利润,一些企业就不考虑长远发展,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广告上,大赚一笔后可能就改做其他项目了。

他们虽然在包装上不夸大,但在进行广告宣传时,却肆意夸大。

他们或在小报小刊上发布虚假广告,或印制宣传手册散发给晨练的老年人,或利用营销人员举办知识讲座并免费赠送礼品等欺骗群众。

中国减肥药的安全性与效果评估

中国减肥药的安全性与效果评估

中国减肥药的安全性与效果评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减肥已经成为现代人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

在中国市场,各种减肥产品层出不穷,其中减肥药备受关注。

然而,面对众多品牌和种类的减肥药,很多人都担心它们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对中国减肥药的安全性与效果进行评估,并给出一些建议。

1. 目前市场上的减肥药种类繁多,但其中有一部分产品存在安全隐患。

一些减肥药以草本植物为原料,声称能够快速燃烧脂肪。

然而,这些草本植物的功效和安全性并没有得到充分的科学验证,可能会导致一些不良反应,如心脏问题、消化系统问题等。

因此,在选择减肥药时,消费者应注意产品的成分和所依据的科学研究。

2. 有些减肥药在减肥效果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

例如,某些减肥药含有强烈的利尿成分,虽然可以减轻体重,但会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等问题。

因此,在使用减肥药的过程中,消费者必须严格遵循药物说明书上的剂量和使用方法。

3. 中国减肥药市场存在一些假冒伪劣产品。

这些假冒伪劣产品虽然标榜有显著的减肥效果,但实际上可能含有未经批准的药物成分,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因此,一定要购买来自正规渠道、有相关认证的产品,杜绝购买来源不明的减肥药。

4. 正确的饮食和运动对于减肥来说是最基本的。

减肥药只能作为辅助手段使用,而不应成为唯一的减肥方式。

合理的饮食结构和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人们减少体重,提高健康水平,而且不带来额外的风险。

综上所述,中国减肥药在安全性和效果方面存在一定的挑战。

消费者在购买减肥药时应慎重,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并咨询专业医生或药师的意见。

饮食和运动是更为可靠的减肥方法,应当优先考虑。

通过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适当的运动,我们可以更安全、有效地减肥,达到健康的体重管理目标。

注:本文所提供的内容仅供参考,请在使用减肥药或进行任何减肥相关活动之前咨询医生或药师的专业意见。

减肥违禁成分

减肥违禁成分

减肥违禁成分减肥是现代社会中很多人关注的话题,但是为了追求快速瘦身,有些人会选择使用一些不安全的产品或方法,这些产品或方法中可能含有一些违禁成分,对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在进行减肥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警惕这些违禁成分,避免对自己的健康造成伤害。

首先,我们要警惕一些含有激素成分的减肥药物。

激素成分对身体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内分泌失调,甚至引发一些严重的疾病。

因此,在选择减肥药物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查看成分表,避免购买含有激素的产品。

其次,一些含有禁药成分的减肥产品也是我们需要警惕的对象。

有些药物中可能含有一些被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成分,这些成分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在购买减肥产品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正规渠道,避免购买到含有禁药成分的产品。

此外,一些含有大量咖啡因或其他兴奋剂的减肥产品也是我们需要远离的。

这些成分会对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产生刺激作用,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心律失常、神经衰弱等问题。

因此,在选择减肥产品的时候,一定要避免购买含有大量兴奋剂的产品,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最后,一些含有植物毒素或其他有害物质的减肥产品也是我们需要警惕的。

有些减肥产品宣称是纯天然的,但是其中可能含有一些对人体有害的植物毒素或其他有害物质,长期使用可能会对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

因此,在购买减肥产品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可靠的品牌,避免购买到含有有害物质的产品。

综上所述,为了保护自己的健康,在进行减肥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警惕一些含有违禁成分的产品或方法,避免对身体造成损害。

选择健康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是最安全、最有效的减肥方法,希望大家能够珍惜自己的健康,远离违禁成分,远离不健康的减肥方式。

8种减肥违禁保健品

8种减肥违禁保健品

8种减肥违禁保健品
央视国际消息:卫生部26日公布了全国减肥类保健食品的抽检结果,8种含有违禁成分的减肥类保健食品被撤销了保健食品批准证书。

卫生部组织全国各卫生监督部门,抽检了118种减肥类保健食品,其中,8种产品经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兴奋剂检测中心检验证实,含有禁止在食品中添加的违禁药物成分。

卫生部调查属实后,召开了听证会,撤销了这8种减肥类保健食品的保健食品批准证书。

12家生产这些产品的企业被吊销了卫生许可证,逐出保健食品市场。

北京御宝堂保健化妆品有限公司、济南隆格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欣美姿减肥片”,含有“去氢表雄酮”成分。

上海倩飞贸易有限公司生产的“纤妃纤维片”,含有“去甲麻黄素”成分。

武汉市洪山生源医药技术研究所、珠海市康尼有限公司生产的“贝美牌秀身材减肥胶囊”,含有“双氢克尿噻”成分。

陕西高贵瘦身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高贵牌高贵美体减肥胶囊”,含有“西布曲明”成分。

北京华卫康科技有限公司、咸阳妇康保健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宿旨牌秀复胶囊”,含有“西布曲明”成分。

北京中卫健科技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咸阳大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赘克牌丽尔胶囊”,含有“西布曲明”成分。

陕西澳美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澳美欣减肥胶囊”,含有“西。

减肥药违禁成分列表

减肥药违禁成分列表

减肥药违禁成分列表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身材和健康,因此减肥成为了许多人的追求目标。

在减肥过程中,一些人会选择使用减肥药来帮助自己达到理想的体重。

然而,我们也要警惕减肥药中可能存在的违禁成分,这些成分可能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常见的减肥药违禁成分,以便在购买和使用减肥药时能够做出明智的选择。

1. 麻黄素。

麻黄素是一种常见的违禁成分,它具有兴奋神经系统、增加心脏负荷、升高血压等作用。

长期使用含有麻黄素的减肥药可能会导致心脏病、中风甚至死亡。

因此,我们在购买减肥药时要特别留意产品的成分表,避免购买含有麻黄素的产品。

2. 苯丙胺。

苯丙胺是一种兴奋剂,它具有类似于安非他命的作用,能够抑制食欲、增加代谢率。

然而,长期使用含有苯丙胺的减肥药可能会导致成瘾、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等严重后果。

因此,我们要警惕含有苯丙胺的减肥药,避免因为减肥而伤害自己的健康。

3. 利尿剂。

一些减肥药中含有利尿剂成分,利尿剂能够增加尿液排泄,从而导致体重的暂时性下降。

然而,长期使用利尿剂会导致身体脱水、电解质紊乱等问题,严重的话甚至会危及生命。

因此,我们要避免使用含有利尿剂成分的减肥药,选择更加安全的减肥方式。

4. 甲状腺素。

甲状腺素是一种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药物,它具有增加代谢率、促进脂肪分解的作用。

然而,过量使用甲状腺素会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心律失常等严重后果。

因此,我们要慎重选择含有甲状腺素的减肥药,避免因为减肥而损害自己的健康。

5. 长效性胰岛素。

长效性胰岛素是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它能够降低血糖、促进脂肪分解。

然而,长效性胰岛素对于非糖尿病患者来说,使用后可能会导致低血糖、神经系统损伤等严重后果。

因此,我们要避免使用含有长效性胰岛素的减肥药,选择更加安全的减肥方式。

总之,我们在选择减肥药时要格外谨慎,避免购买和使用含有违禁成分的产品。

除了通过减肥药来减肥,我们还可以通过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健康的方式来达到减肥的目的。

我国保健食品违法添加药物现状分析

我国保健食品违法添加药物现状分析

我国保健食品违法添加药物现状分析作者:何苑晶吴晖来源:《中外食品工业》2013年第10期摘要:近年来我国保健食品发展速度较快,但是相对应的法规体系的出台和市场监管力度远远跟不上整体行业的发展需求,导致了部分不法商贩通过在产品中添加违禁的药物片面追求快速的效果。

这样的产品流向市面上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造成了严重损害。

本文针对近年来市面上频繁出现的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药物事件进行分析和研究,并综合国外的经验和制度对于完善我国保健品管理体系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保健食品违法药物现状分析中图分类号:TS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3)20-0033-02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身体健康的需求变得越来越旺盛,社会上充斥着大量的保健食品,用于满足人民日益不断提高的生活需求。

但是目前有不少的不良商家,出于自身的商业目的。

通过在保健食品当中添加一些违纪的药物以达到快速见效的效果,但是药物毕竟不等同于保健品,尤其是个别药物存在长期服用容易导致慢性中毒、引起并发症等大量不良反应。

属于国家明文禁止必须在医嘱下服用的药品。

由于市场需求的旺盛增长,市场上保健食品的种类、数量的急剧膨胀,和我国现行陈旧的保健食品管理监督制度之间形成了强烈的矛盾,本文通过对市面上保健食品违法添加药物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为规范保健食品市场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

1 我国保健食品行业的现状所谓保健食品,我国在2005年颁布的《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中,有明确的定义。

其与食品与药品之间存在区别,但是又没有非常明确的界限。

一般而言,保健食品的被包含在食品类别之内,属于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

保健食品也不等同与药品,它并不能对疾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但是对于提高人体免疫力和疾病的预防,有着特殊的效果。

最容易辨别的地方就是,保健食品审批的文件批号是“国食健字”或“卫食健字”,而药品的则是“国药准”。

保健食品中添加违禁药物情况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保健食品中添加违禁药物情况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保健食品中添加违禁药物情况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保健食品是近二十年在国内外兴起的新兴食品,系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

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保健食品生产工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种类迅速增加,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国外企业纷纷抢占国内市场,进口保健食品品种和数量大幅度上升。

同时,该领域利用高技术手段做假的不法行为也时有发生。

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近两年我国已知的非法添加药品、防腐剂及非食品成分的保健食品有200多种。

保健食品添加违禁成分或掺假,不仅导致不良后果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和纠纷,而且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条件下,将产生极大的毒副作用,不断引起人们对保健品背后隐患的担忧。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明令禁止在保健食品中添加药物;批准生产销售的保健食品,在其产品广告中禁止宣传疗效作用。

但现在市场上有些不法厂商,在保健食品中滥加药物,在广告中非法宣传疗效,欺骗和诱使消费者购买服用,致使当今滥用保健食品现象极为普遍。

殊不知,药品和保健食品是两个绝然不同的概念,误用加入药物的保健食品危害很大,这是应当引起人们清醒认识和严肃对待的问题。

本文介绍了可用和禁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保健食品中常添加的违禁药物和危害,并就近年来保健食品中常添加的违禁药物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保健食品与一般食品和药品的区别[1]1.1 保健(功能)食品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1.2保健(功能)食品和一般食品的区别保健食品与普通食品、药品有着本质的区别(表1),保健食品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

作为食品的一个种类,保健食品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既可以是普通食品的形态,也可以使用片剂、胶囊剂、颗粒剂、丸剂、口服液等多种特殊剂型,但保健食品的标签和说明书必须标示保健功能。

我国保健食品现状及监管分析(同名25063)

我国保健食品现状及监管分析(同名25063)

我国保健食品现状及监管分析(同名25063)3.2 我国保健食品存在的问题我国保健食品市场潜力发展较大,新产品不断涌现,但是在生产、经营、广告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使保健食品存在严重的信任危机。

3.2.1 保健食品生产企业非法添加化学药物问题。

一些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为突出产品的功效,违法在保健食品中添加化学药物,如在减肥类产品中非法添加西布曲明、酚酞等,在抗疲劳产品中非法添加枸橼酸西地那非、他达那非等;在辅助降血糖产品中非法添加苯乙双胍、格列本脲等,对消费者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3.2.2 一些保健食品生产企业违规生产、委托生产问题。

部分保健食品企业为了节约生产成本,在生产过程中违反《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的要求,还有个别企业不按照批准的配方、工艺组织生产,给产品安全留下了隐患。

另外,保健食品生产委托加工现象普遍,由于委托双方各自所负的责任不够明确,难以保证产品质量,而目前对委托加工行为没有专门的管理规定,存在不少监管漏洞,同时,异地委托加工也加大了保健食品监管的难度。

3.2.3 非法经营保健食品的问题保健食品经营过程中不法行为日益严重,主要表现有:一是盗用合法保健食品批准文号生产;二是将普通食品虚编功能当做保健食品进行宣传和销售;三是在产品广告中极度夸大特殊功效,擅自在产品中添加化学药物;四是以“专家诊疗”、“免费义诊”等形式,骗取消费者的信任,诱导其购买产品;五是通过发邀请函、开办免费知识讲座等,将老年消费者聚集到临时租用的饭店、会议室等公共场所,通过免费试用及雇用“药托”等多种形式,诱导消费者盲目购买其推销的产品。

3.2.4 保健食品虚假宣传问题保健食品不实宣传以及虚假违法广告已成为消费者反映强烈的问题,一些保健食品经销商为牟取暴利,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大肆进行虚假宣传,夸大产品功效,误导消费者。

一是不法分子以普通食品文号、食品生产许可证号、地方食品批准文号等冒充保健食品销售[6];二是产品标签不按批准内容印制,擅自增加保健功能,扩大适用人群,故意混淆食品与药品的界限;三是虚编疗效,宣传产品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图分类号 :R15 ; TS21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 - 8456 ( 2007) 04 - 0336 - 02
双去甲基 西布曲明
7 5 12
麻黄碱
1 0 1
奥利司他
2 0 2
酚酞
0 0 0
合计 注 : - 未检测
311 近年来我省市场销售的减肥类保健食品中违
作者简介 : 赖天兵 女 主管技师
禁添加的药物主要类型有以下几种 。
减肥类保健食品违禁添加药物现状及特点 — — — 赖天兵 胡小红 刘晓革
312 2002 - 2006 年我省市场销售的减肥类保健食
用 。芬氟拉明因容易引起心瓣膜损伤 , 已被美国食 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FDA) 禁用 。此类药物的添加主 要集中在 2003 年以前 。2002 - 2003 年共检查保健 食品 44 份 ,其中 4 份样品检出吗吲哚和氛氟拉明 , 此后该类药物均未检出 。
表2 2002 - 2006 年减肥产品违禁成分检测结果
检测项目及检测结果 ( 阳性数) 年份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样品数
24 20 23 25 26 118
芬氟拉明 ( 氟苯丙胺)
2 0 0 2
安非拉酮
0 0 0 0
吗吲哚2 0 0 0 2来自氟西汀0 0 0
西布曲明
0 3 4 7
目前 ,我国市场上销售的减肥保健食品种类繁 多 ,特别是以中草药为原料生产的保健食品 。虽实 验结果表明有一定的功能作用 ,但因其作用较缓慢 , 消费者使用后不能很快见到效果 , 因此一些企业在 获得保健食品批文后 , 为增强减肥效果在产品中添 加肥胖症的治疗药物 ,使用不当 ,其毒副作用与禁忌 症会给消费者造成极大的危害 。
31214 在保健食品中添加不用于减肥治疗的药物
如麻黄碱临床上用于止咳 、 抗感冒和滴鼻 ,然而一 些企业利用其发汗 、 利水和提高基础代谢的功效用 之减肥产品 ; 利用其增加心肌收缩力 、 提高心脏输出 量以及兴奋中枢的作用 , 将其用于提高体能和促进 性欲 。在我省保健食品市场中查出 1 份样品含麻黄 碱。 31215 在保健食品中混合添加多种治疗药物 要 使产品有明显的效果 , 违禁添加的药物需达到一定 的含量 。部分生产厂家为躲避检验 , 降低单一药物 含量 ,采取多种药物混合添加的形式来违禁添加药 物 。此方式比单一添加药物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危 害更大 ,不光存在单一药物的毒副作用问题 ,还存在 药物相互作用的危害 。如在 2002 年查处的 24 份保 健食品中就存在有同时添加吗吲哚和氛氟拉明的 样品 。 2002 年 12 月后 “药健” , 批准文号被取消 , 保健 品从此分流成药品和食品 。 “曲美” 、 “赛尼可” 等以 化学药物成分为主的减肥保健品成为受到严格监管 的药品 ,而以食品为主要成分的减肥保健品则成为 了保健食品 。由于法规 、 管理 、 技术等方面的原因 , 特别是检验技术的滞后 , 减肥保健食品的监管遇到 了较大的困难 。因此 ,在不断改善管理 、 完善法规的 同时 ,研究更为有效的检验技术及高效执法思路 ,对 于我国此类保健食品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 。 参考文献
— 337

31111 食欲抑制剂 如芬氟拉明 ( 又名氟苯丙胺) 、 安非拉酮 ( 又名二乙胺苯酮) 、 氯苯咪吲哚 ( 又名吗吲
哚) 、 西布曲明 、 氟西汀等 ,此类药物主要通过调节摄 食与饱食中枢来抑制食欲 , 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 此类药物还有中枢作用 , 其中苯丙胺类药物为精神 药品 ,安非拉酮 、 氟西汀属于特殊管理的一类精神药 品 ,久用易成瘾产生依赖性 。此外 ,西布曲明作用于 中枢神经 , 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和 5 - 羟色胺的再摄 取 ,且呈剂量依赖性 。 31112 能量消耗剂 麻黄碱 , 利用发汗 、 利水和提 高基础代谢的功效用于减肥剂食品 。 31113 胃肠脂肪酶抑制剂 如奥利斯特 ( 又名奥利 司他) ,使脂肪酶失去活性而不能将食物中的脂肪 ( 主要是甘油三酯) 水解为可吸收的游离脂肪酸和单 酰基甘油 ,未消化的甘油三酯不能被身体吸收 ,从而 减少热量摄入 ,控制体重 。
表1 检测项目
年份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共检测样品 118 份 ,检出 24 份添加违禁药品的 样品 ,违禁药品 6 种 , 分别为双去甲基西布曲明 12 份 ; 西布曲明 7 份 ; 芬氟拉明和吗吲哚各 2 份 ; 奥利 司他 2 份 ; 麻黄碱 1 份 。 2002 - 2003 年前以芬氟拉明 、 吗吲哚为主 ;2003 年以后以西布曲明为主 ,检出西布曲明 ( 包括双去甲 基西布曲明 ) 19 份 , 其次是奥利司他和麻黄碱 ( 见 表 2) 。
— 336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FOOD HYGIENE
2007 年第 19 卷第 4 期
监督管理
减肥类保健食品违禁添加药物现状及特点
赖天兵 胡小红 刘晓革
( 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湖南 长沙 410005)
关键词 : 营养保健品 ;芬氟拉明 ;安非拉酮 ;减肥药 目前 ,我国减肥保健食品面临两个主要问题 ,一 是虚假 、 夸大宣传 ,二是添加违禁药物 。针对减肥市 场上的保健减肥食品夸大 、 虚假宣传问题 ,国家有关 部门给予了高度重视 ,并加大了执法力度 ,一批有夸 大、 虚假宣传的问题被集中曝光 。然而相对于夸大 宣传 ,违禁添加药物的监督和控制在技术上就显得 比较困难 。本文结合近年来湖南省对该类保健食品 违禁添加药物的抽查及相关的深入研究结果 , 就保 健食品违禁添加药物的现状及特点进行了分析 , 以 求为该问题的有效监管提供更为明确的思路 。
品违禁添加药物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 31211 在保健食品中添加临床上常用的肥胖治疗 药物 如 在 食 品 中 添 加 西 布 曲 明 , 奥 利 司 他 等 。
2004 年以来我省查处的违禁保健食品中以该情况
为主 。特别是西布曲明与双去甲基西布曲明 , 在 64 份样品中 19 份分别检出西布曲明与双去甲基西布 曲明 ,占 2917 % 。 31212 在保健食品中添加治疗用药的结构改造物 部分不法厂家为躲避监督部门的监督检验 , 在食 品中添加一些药物的结构改造物 , 此类违禁添加情 况隐蔽 、 危害性大 。西布曲明为疗效显著的食欲抑 制剂 ,是一种季胺类药物 , 吸收后在肝脏经细胞色 素 P450 酶广泛代谢为去甲基和双去甲基两种主要 的活性代谢产物 。我们在检查中发现目前有部分减 肥保健食品中添加的不是西布曲明 , 而是双去甲基 西布曲明 。在检出西布曲明与双去甲基西布曲明的 19 份样品中双去甲基西布曲明为 12 份 。因大部分 监督检验部门缺乏相应的检验方法和标准品 , 难以 对产品中的该成分进行确证的检验 , 使得产品添加 违禁药物情况难以查处 。 31213 在保健食品中添加在临床上已被淘汰的药 物 如安非拉酮 、 吗吲哚 、 氛氟拉明等 , 此类药品可 作为减肥药品 , 同时也是治疗精神病药品 。前两种 药物具有兴奋性与成瘾性 , 欧美国家已不再推荐使
剂中掺入的减肥药 [J ] . 药物分析杂志 , 2005 , 25 (7) :7912794.
[4 ] 韩莹 ,陈笑艳 ,谢智勇 ,等 ,液相色谱2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人血
浆中伪麻黄碱和苯海拉明 [J ] . 药学学报 , 2003 ,38 (01) :67270.
[ 收稿日期 :2006 - 12 - 25 ]
3 分析与讨论
样品数
24 20 23 25 26
检测项目 芬氟拉明 、 安非拉酮 、 吗吲哚 芬氟拉明 、 安非拉酮 、 吗吲哚 安非拉酮 、 吗吲哚 、 西布曲明 、 双去甲基西布 曲明 、 奥利司他 、 氟苯丙胺 西布曲明 、 芬氟拉明 、 酚酞 、 氟西汀 、 麻黄碱 西布曲明 、 双去甲基西布曲明 、 芬氟拉明 、 酚酞 、 吗吲哚 、 麻黄碱
[1 ] JUN CHEN , WEI LU , QIZHI ZHANG, et al , Determination of the active metabolite of sibutramine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2electrospray ionization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J ] . J Chromatogr B , 2003 ,785 : 1972203. [2 ] 肖松 ,朱小兰 ,陈波 ,等 . 减肥保健食品中奥利司他的 HPLC2UV2 ESI2MS 的测定 [J ] . 卫生研究 , 2006 ,35 (03) :3552356. [3 ] 罗金文 ,张叶萍 ,朱海霖 ,等 . 液相色谱2质谱联用法鉴定中药制
1 材料和方法 111 材料 资料来源自 2002 年以来 , 湖南省内市 113 方法 液相色谱 - 电喷雾 - 串连质谱联用法
具体方法参见参考文献 [ 1 - 4 ] 。定性 : 外标法 ,保 留时间及质谱特征离子和二级碎片离子法 。定量 : 内标法 。
2 结果
场上销售的新资源食品及减肥类保健食品 118 份 。 检测数据来自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报告 。 112 检测项目 见表 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