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质名单(第一批)

合集下载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一批)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一批)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一批)
为配合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的开展,有针对性地打击在食品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的行为,对食品添加剂超量、超范围使用进行有效监督管理,特提出部分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一批)。

该名单仅为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提供线索,并不能涵盖行业内存在的所有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问题。

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在监督执法和处理案件过程中,要注意收集当地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情况,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增补相关信息,适时予以通报。

判定一种物质是否属于非法添加物,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规定,可以参考以下原则:
一、不属于传统上认为是食品原料的;
二、不属于批准使用的新资源食品的;
三、不属于卫生部公布的食药两用或作为普通食品管理物质的;
四、未列入我国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及卫生部食品添加剂公告)、营养强化剂品种名单(《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GB14880-1994)及卫生部食品添加剂公告)的;
五、其他我国法律法规允许使用物质之外的物质。

附表:1.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
2.食品加工过程中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
表1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一批)
表2 食品加工过程中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一批)。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一批)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一批)
增筋
6
硫氰酸钠
乳及乳制品
保鲜
7
玫瑰红B
罗丹明B
调味品
着色
8
美术绿
铅铬绿
茶叶
着色
9
碱性嫩黄
豆制品
着色
10
酸性橙
卤制熟食
着色
11
工业用甲醛
海参、鱿鱼等干水产品
改善外观和质地
12
工业用火碱
海参、鱿鱼等干水产品
改善外观和质地
13
一氧化碳
水产品
改善色泽
14
硫化钠
味精
15
工业硫磺
白砂糖、辣椒、蜜饯、银耳
漂白、防腐
3
腌菜
着色剂、防腐剂、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等)超量或超范围使用。
4
面点、月饼
馅中乳化剂的超量使用(蔗糖脂肪酸酯等),或超范围使用(乙酰化单甘脂肪酸酯等);防腐剂,违规使用着色剂超量或超范围使用甜味剂
5
面条、饺子皮
面粉处理剂超量
6
糕点
使用膨松剂过量(硫酸铝钾、硫酸铝铵等),造成铝的残留量超标准;超量使用水分保持剂磷酸盐类(磷酸钙、焦磷酸二氢二钠等);超量使用增稠剂(黄原胶、黄蜀葵胶等);超量使用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等)
附2:表1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一批)

名称
主要成分
可能添加的主要
食品类别
可能的主要作用
1
吊白块
次硫酸钠甲醛
腐竹、粉丝、面粉、竹笋
增白、保鲜、增加口感、防腐
2
苏丹红
苏丹红I
辣椒粉
着色
3
王金黄、块黄
碱性橙II
腐皮
着色
4

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质名单(第一批)

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质名单(第一批)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检验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批准件2009032
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质名单(第一批)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检验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批准件2009029
3
声称缓解体力疲劳(抗疲劳)功能产品
那红地那非、红地那非、伐地那非、羟基豪莫西地那非、西地那非、豪莫西地那非、氨基他打拉非、他达拉非、硫代艾地那非、伪伐地那非和那莫西地那非等PDE5型(磷酸二酯酶5型)抑制剂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检验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批准件2008016,2009030
序号
保健功能
可能非法添加物质名称
检测依据
1
声称减肥功能产品
西布曲明、麻黄碱、芬氟拉明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检验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批准件2006004
2
声称辅助降血糖(调节血糖)功能产品
甲苯磺丁脲、格列苯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美脲、马来酸罗格列酮、瑞格列奈、盐酸吡格列酮、盐酸二甲双胍、盐酸苯乙双胍
4
声称增强免疫力(调节免疫)功能产品
那红地那非、红地那非、伐地那非、羟基豪莫西地那非、西地那非、豪莫西地那非、氨基他打拉非、他达拉非、硫代艾地那非、伪伐地那非和那莫西地那非等PDE5型(磷酸二酯酶5型)抑制剂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检验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批准件2008016,2009030
5
声称改善睡眠功能产品
地西泮、硝西泮、氯硝西泮、氯氮卓、奥沙西泮、马来酸咪哒唑仑、劳拉西泮、艾司唑仑、阿普唑仑、三唑仑、巴比妥、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司可巴比妥、氯美扎酮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检验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批准件2009024
6
声称辅助降血压(调节血脂)功能产品

卫生部公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一批)

卫生部公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一批)

卫生部公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一批)佚名
【期刊名称】《共产党员:上半月》
【年(卷),期】2009(000)001
【摘要】1.吊白块:常用在腐竹、粉丝、面粉、竹笋中,增白、保鲜、增加口感、防腐2.苏丹红:常用在辣椒粉中3.王金黄、块黄:常用于腐皮着色4.蛋白精、三聚氰胺:常用在乳及乳制品中5.硼酸与硼砂:常用在腐竹、肉丸、凉粉、凉皮、面条、饺子皮中6.硫氰酸钠:常用在乳及乳制品中7.玫瑰红:常用来着色
8.美术绿:常用来着色9.碱性嫩黄:
【总页数】1页(P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22.16
【相关文献】
1.卫生部公布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 [J],
2.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一批) [J],
3.卫生部公布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添加剂名单 [J],
4.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一批) [J],
5.第四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公布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食品中可能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1-5批汇总

食品中可能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1-5批汇总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第1—5批汇总)时间:2011-04-23来源:卫生部浏览:38123 原文:核心提示:为进一步打击在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保障消费者健康,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领导小组自2008年以来陆续发布了五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

为方便查询方便,卫生部日前将五批名单汇总发布。

为进一步打击在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保障消费者健康,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领导小组自2008年以来陆续发布了五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

为方便查询,现将五批名单汇总发布(见表一、表二)。

表一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序号名称可能添加的食品品种检测方法1 吊白块腐竹、粉丝、面粉、竹笋GB/T 21126-2007 小麦粉与大米粉及其制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含量的测定;卫生部《关于印发面粉、油脂中过氧化苯甲酰测定等检验方法的通知》(卫监发〔2001〕159号)附件2 食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的测定方法2 苏丹红辣椒粉、含辣椒类的食品(辣椒酱、辣味调味品)GB/T 19681-2005 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3 王金黄、块黄腐皮4 蛋白精、三聚氰胺乳及乳制品GB/T 22388-2008 原料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检测方法GB/T 22400-2008 原料乳中三聚氰胺快速检测液相色谱法5 硼酸与硼砂腐竹、肉丸、凉粉、凉皮、面条、饺子皮无6 硫氰酸钠乳及乳制品无7 玫瑰红B 调味品无注: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包括超量使用或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特此公告。

二〇一一年四月十九日后期增补名单:。

关于发布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质名单(第一批)的通知

关于发布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质名单(第一批)的通知

关于发布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质名单(第一批)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保健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食安办〔2011〕37号)要求,严厉打击保健食品生产中非法添加物质的违法违规行为,保障消费者健康,国家局组织制定了《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质名单(第一批)》,现予以印发。

该名单未涵盖行业内存在的所有非法添加物质,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监督检查中要注意收集名单之外的非法添加物质情况,汇总后报送国家局。

附件: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质名单(第一批)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二○一二年三月十六日附件: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质名单(第一批)序号保健功能可能非法添加物质名称检测依据1声称减肥功能产品西布曲明、麻黄碱、芬氟拉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检验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批准件20060042声称辅助降血糖(调节血糖)功能产品甲苯磺丁脲、格列苯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美脲、马来酸罗格列酮、瑞格列奈、盐酸吡格列酮、盐酸二甲双胍、盐酸苯乙双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检验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批准件20090293声称缓解体力疲劳(抗疲劳)功能产品那红地那非、红地那非、伐地那非、羟基豪莫西地那非、西地那非、豪莫西地那非、氨基他打拉非、他达拉非、硫代艾地那非、伪伐地那非和那莫西地那非等PDE5型(磷酸二酯酶5型)抑制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检验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批准件2008016,20090304声称增强免疫力(调节免疫)功能产品那红地那非、红地那非、伐地那非、羟基豪莫西地那非、西地那非、豪莫西地那非、氨基他打拉非、他达拉非、硫代艾地那非、伪伐地那非和那莫西地那非等PDE5型(磷酸二酯酶5型)抑制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检验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批准件2008016,20090305声称改善睡眠功能产品地西泮、硝西泮、氯硝西泮、氯氮卓、奥沙西泮、马来酸咪哒唑仑、劳拉西泮、艾司唑仑、阿普唑仑、三唑仑、巴比妥、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司可巴比妥、氯美扎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检验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批准件20090246声称辅助降血压(调节血脂)功能产品阿替洛尔、盐酸可乐定、氢氯噻嗪、卡托普利、哌唑嗪、利血平、硝苯地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检验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批准件2009032。

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质名单(第一批)

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质名单(第一批)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检验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批准件2009032
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质名单(第一批)
地西泮、硝西泮、氯硝西泮、氯氮卓、奥沙西泮、马来酸咪哒唑仑、劳拉西泮、艾司唑仑、阿普唑仑、三唑仑、巴比妥、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司可巴比妥、氯美扎酮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检验补充检验方和检验项目批准件2009024
6
声称辅助降血压(调节血脂)功能产品
阿替洛尔、盐酸可乐定、氢氯噻嗪、卡托普利、哌唑嗪、利血平、硝苯地平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检验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批准件2009029
3
声称缓解体力疲劳(抗疲劳)功能产品
那红地那非、红地那非、伐地那非、羟基豪莫西地那非、西地那非、豪莫西地那非、氨基他打拉非、他达拉非、硫代艾地那非、伪伐地那非和那莫西地那非等PDE5型(磷酸二酯酶5型)抑制剂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检验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批准件2008016,2009030
序号
保健功能
可能非法添加物质名称
检测依据
1
声称减肥功能产品
西布曲明、麻黄碱、芬氟拉明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检验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批准件2006004
2
声称辅助降血糖(调节血糖)功能产品
甲苯磺丁脲、格列苯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美脲、马来酸罗格列酮、瑞格列奈、盐酸吡格列酮、盐酸二甲双胍、盐酸苯乙双胍
4
声称增强免疫力(调节免疫)功能产品
那红地那非、红地那非、伐地那非、羟基豪莫西地那非、西地那非、豪莫西地那非、氨基他打拉非、他达拉非、硫代艾地那非、伪伐地那非和那莫西地那非等PDE5型(磷酸二酯酶5型)抑制剂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检验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批准件2008016,2009030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一批)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一批)
腐竹、肉丸、凉粉、凉皮、面条、饺子皮
增筋
6
硫氰酸钠
乳及乳制品
保鲜
7
玫瑰红B
罗丹明B
调味品
着色
8
美术绿
铅铬绿
茶叶
着色
9
碱性嫩黄
豆制品
着色
10
酸性橙
卤制熟食
着色
11
工业用甲醛
海参、鱿鱼等干水产品
改善外观和质地
SC/T 3025-2006水产品中甲醛的测定
12
工业用火碱
海参、鱿鱼等干水产品
改善外观和质地
13
8
油条
使用膨松剂(硫酸铝钾、硫酸铝铵)过量,造成铝的残留量超标准
9
肉制品和卤制熟食
使用护色剂(硝酸盐、亚硝酸盐),易出现超过使用量和成品中的残留量超过标准问题
GB/T 5009.33-2003食品中亚硝酸盐、硝酸盐的测定
10
小麦粉
违规使用二氧化钛、超量使用过氧化苯甲酰、硫酸铝钾
2
苏丹红
苏丹红I
辣椒粉
着色
GB/T 19681-2005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3
王金黄
、块黄
碱性橙II
腐皮
着色
4
蛋白精、三聚氰胺
乳及乳制品
虚高蛋白含量
GB/T 22388-2008原料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检测方法
GB/T 22400-2008原料乳中三聚氰胺快速检测液相色谱法
5
硼酸与硼砂
5
面条、饺子皮
面粉处理剂超量
6
糕点
使用膨松剂过量(硫酸铝钾、硫酸铝铵等),造成铝的残留量超标准;超量使用水分保持剂磷酸盐类(磷酸钙、焦磷酸二氢二钠等);超量使用增稠剂(黄原胶、黄蜀葵胶等);超量使用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发布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质名单(第一批)的通知
/WS01/CL0847/69914.html
食药监办保化[2012]33号
2012年03月16日发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保健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食安办〔2011〕37号)要求,严厉打击保健食品生产中非法添加物质的违法违规行为,保障消费者健康,国家局组织制定了《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质名单(第一批)》,现予以印发。

该名单未涵盖行业内存在的所有非法添加物质,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监督检查中要注意收集名单之外的非法添加物质情况,汇总后报送国家局。

附件: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质名单(第一批)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
二〇一二年三月十六日
附件:
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质名单(第一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