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布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质名单(第一批)的通知

合集下载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一批)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一批)
增筋
6
硫氰酸钠
乳及乳制品
保鲜
7
玫瑰红B
罗丹明B
调味品
着色
8
美术绿
铅铬绿
茶叶
着色
9
碱性嫩黄
豆制品
着色
10
酸性橙
卤制熟食
着色
11
工业用甲醛
海参、鱿鱼等干水产品
改善外观和质地
12
工业用火碱
海参、鱿鱼等干水产品
改善外观和质地
13
一氧化碳
水产品
改善色泽
14
硫化钠
味精
15
工业硫磺
白砂糖、辣椒、蜜饯、银耳
漂白、防腐
3
腌菜
着色剂、防腐剂、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等)超量或超范围使用。
4
面点、月饼
馅中乳化剂的超量使用(蔗糖脂肪酸酯等),或超范围使用(乙酰化单甘脂肪酸酯等);防腐剂,违规使用着色剂超量或超范围使用甜味剂
5
面条、饺子皮
面粉处理剂超量
6
糕点
使用膨松剂过量(硫酸铝钾、硫酸铝铵等),造成铝的残留量超标准;超量使用水分保持剂磷酸盐类(磷酸钙、焦磷酸二氢二钠等);超量使用增稠剂(黄原胶、黄蜀葵胶等);超量使用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等)
附2:表1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一批)

名称
主要成分
可能添加的主要
食品类别
可能的主要作用
1
吊白块
次硫酸钠甲醛
腐竹、粉丝、面粉、竹笋
增白、保鲜、增加口感、防腐
2
苏丹红
苏丹红I
辣椒粉
着色
3
王金黄、块黄
碱性橙II
腐皮
着色
4

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质名单(第一批)

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质名单(第一批)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检验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批准件2009032
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质名单(第一批)
地西泮、硝西泮、氯硝西泮、氯氮卓、奥沙西泮、马来酸咪哒唑仑、劳拉西泮、艾司唑仑、阿普唑仑、三唑仑、巴比妥、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司可巴比妥、氯美扎酮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检验补充检验方和检验项目批准件2009024
6
声称辅助降血压(调节血脂)功能产品
阿替洛尔、盐酸可乐定、氢氯噻嗪、卡托普利、哌唑嗪、利血平、硝苯地平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检验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批准件2009029
3
声称缓解体力疲劳(抗疲劳)功能产品
那红地那非、红地那非、伐地那非、羟基豪莫西地那非、西地那非、豪莫西地那非、氨基他打拉非、他达拉非、硫代艾地那非、伪伐地那非和那莫西地那非等PDE5型(磷酸二酯酶5型)抑制剂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检验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批准件2008016,2009030
序号
保健功能
可能非法添加物质名称
检测依据
1
声称减肥功能产品
西布曲明、麻黄碱、芬氟拉明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检验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批准件2006004
2
声称辅助降血糖(调节血糖)功能产品
甲苯磺丁脲、格列苯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美脲、马来酸罗格列酮、瑞格列奈、盐酸吡格列酮、盐酸二甲双胍、盐酸苯乙双胍
4
声称增强免疫力(调节免疫)功能产品
那红地那非、红地那非、伐地那非、羟基豪莫西地那非、西地那非、豪莫西地那非、氨基他打拉非、他达拉非、硫代艾地那非、伪伐地那非和那莫西地那非等PDE5型(磷酸二酯酶5型)抑制剂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检验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批准件2008016,2009030

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单

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单

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单
八角莲、八里麻、千金子、土青木香、山莨菪、川乌、广防己、马桑叶、马钱子、六角莲、天仙子、巴豆、水银、长春花、甘遂、生天南星、生半夏、生白附子、生狼毒、白降丹、石蒜、关木通、农吉痢、夹竹桃、朱砂、米壳(罂粟壳)、红升丹、红豆杉、红茴香、红粉、羊角拗、羊踯躅、丽江山慈姑、京大戟、昆明山海棠、河豚、闹羊花、青娘虫、鱼藤、洋地黄、洋金花、牵牛子、砒石(白砒、红砒、砒霜)、草乌、香加皮(杠柳皮)、骆驼蓬、鬼臼、莽草、铁棒槌、铃兰、雪上一枝蒿、黄花夹竹桃、斑蝥、硫磺、雄黄、雷公藤、颠茄、藜芦、蟾酥。

(按笔划顺序排列)
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质名单(第一批)。

第14章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一批)

第14章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一批)

调味品
着色
8 美术绿
9
碱性嫩 黄
10 酸性橙
铅铬绿
茶叶 豆制品 卤制熟食
着色 着色 着色
12
序号
名称
主要成分 可能添加食品类别
主要作用
检测方法
11 工业用甲醛
12 工业用火碱
13
一氧化碳
海参、鱿鱼等干水产 品
海参、鱿鱼等干水产 品
水产品
改善外观和质地
SC/T 3025-2006 水产品中甲醛的测

15
四、食品生产环节如何防止
不使用我国和进口国禁止使用的添加剂 要求供应商提供证书 控制加工过程添加物质的种类和用量 对产品贴加标识 对供应商实施考察
16
17
馅中乳化剂的超量使用(蔗糖脂肪酸酯等),或超范围使用 4 面点、月饼 (乙酰化单甘脂肪酸酯等);防腐剂,违规使用着色剂超量或
超范围使用甜味剂
5 面条、饺子皮
面粉处理剂超量
使用膨松剂过量(硫酸铝钾、硫酸铝铵等),造成铝的残留量
6
糕点
超标准;超量使用水分保持剂磷酸盐类(磷酸钙、焦磷酸二氢 二钠等);超量使用增稠剂(黄原胶、黄蜀葵胶等);超量使
2007 金枪鱼被检出致病菌 副溶血性弧菌
2007 死猪肉 病死
2008 三鹿奶粉 三聚氰胺
4
瘦肉精中毒
又名盐酸克仑特罗,食用会出现头晕、恶心、 手脚颤抖、心跳,甚至心脏骤停致昏迷死亡, 特别对心律失常、高血压等患者有极大危害。
2006年9月13日,上海市发生多起因食用猪内脏、猪肉导致的瘦肉精中毒事故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 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食品添加剂
主要内容
社会背景 文件内容 添加非食用物质的危害 滥用食品添加剂的危害 生产环节如何防止

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质名单(第一批)

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质名单(第一批)
地西泮、硝西泮、氯硝西泮、氯氮卓、奥沙西泮、马来酸咪哒唑仑、劳拉西泮、艾司唑仑、阿普唑仑、三唑仑、巴比妥、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司可巴比妥、氯美扎酮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检验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批准件品
阿替洛尔、盐酸可乐定、氢氯噻嗪、卡托普利、哌唑嗪、利血平、硝苯地平
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质名单(第一批)
序号
保健功能
可能非法添加物质名称
检测依据
1
声称减肥功能产品
西布曲明、麻黄碱、芬氟拉明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检验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批准件2006004
2
声称辅助降血糖(调节血糖)功能产品
甲苯磺丁脲、格列苯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美脲、马来酸罗格列酮、瑞格列奈、盐酸吡格列酮、盐酸二甲双胍、盐酸苯乙双胍
4
声称增强免疫力(调节免疫)功能产品
那红地那非、红地那非、伐地那非、羟基豪莫西地那非、西地那非、豪莫西地那非、氨基他打拉非、他达拉非、硫代艾地那非、伪伐地那非和那莫西地那非等PDE5型(磷酸二酯酶5型)抑制剂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检验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批准件2008016,2009030
5
声称改善睡眠功能产品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检验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批准件2009032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检验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批准件2009029
3
声称缓解体力疲劳(抗疲劳)功能产品
那红地那非、红地那非、伐地那非、羟基豪莫西地那非、西地那非、豪莫西地那非、氨基他打拉非、他达拉非、硫代艾地那非、伪伐地那非和那莫西地那非等PDE5型(磷酸二酯酶5型)抑制剂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检验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批准件2008016,2009030

保健食品中添加违禁药物情况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保健食品中添加违禁药物情况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保健食品中添加违禁药物情况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保健食品是近二十年在国内外兴起的新兴食品,系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

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保健食品生产工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种类迅速增加,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国外企业纷纷抢占国内市场,进口保健食品品种和数量大幅度上升。

同时,该领域利用高技术手段做假的不法行为也时有发生。

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近两年我国已知的非法添加药品、防腐剂及非食品成分的保健食品有200多种。

保健食品添加违禁成分或掺假,不仅导致不良后果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和纠纷,而且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条件下,将产生极大的毒副作用,不断引起人们对保健品背后隐患的担忧。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明令禁止在保健食品中添加药物;批准生产销售的保健食品,在其产品广告中禁止宣传疗效作用。

但现在市场上有些不法厂商,在保健食品中滥加药物,在广告中非法宣传疗效,欺骗和诱使消费者购买服用,致使当今滥用保健食品现象极为普遍。

殊不知,药品和保健食品是两个绝然不同的概念,误用加入药物的保健食品危害很大,这是应当引起人们清醒认识和严肃对待的问题。

本文介绍了可用和禁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保健食品中常添加的违禁药物和危害,并就近年来保健食品中常添加的违禁药物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保健食品与一般食品和药品的区别[1]1.1 保健(功能)食品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1.2保健(功能)食品和一般食品的区别保健食品与普通食品、药品有着本质的区别(表1),保健食品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

作为食品的一个种类,保健食品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既可以是普通食品的形态,也可以使用片剂、胶囊剂、颗粒剂、丸剂、口服液等多种特殊剂型,但保健食品的标签和说明书必须标示保健功能。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打击保健食品“四非”专项行动政策解读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打击保健食品“四非”专项行动政策解读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打击保健食品“四非”专项行动政策解读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日期】2013.08.01•【分类】法规、规章解读正文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打击保健食品“四非”专项行动政策解读一、为什么要开展此次专项行动?为加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提高食品药品安全质量水平,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针对我国保健食品市场存在的保健食品非法生产、非法经营、非法添加、非法宣传疗效等现象依然较为严重的情况,甚至在局部呈现出规模大、货值高、危害大、品种全、手法恶劣的特点,刚组建不久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决定集中开展专项行动,深入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刑法修正案》(八)和《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下称《特别规定》)中有关保健食品监管的规定,按照整治、惩处和规范相结合的总体要求,以打击“四非”、拒绝假劣、净化市场、保障安全为主要目标,以重点产品、重点企业、重点区域、重点案件为突破口,采取摸底排查、突击检查、公开曝光的方式,主动出击,重典治乱,在全国范围形成打击保健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违规行为高压态势,促进保健食品生产经营秩序明显好转,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二、此次专项行动重点打击哪些违法违规行为?此次专项行动的主要内容是针对市场上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打击保健食品非法生产、非法经营、在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药物、保健食品非法宣传疗效以及普通食品非法声称保健功能,即打击“四非”,具体内容如下:(一)打击非法生产行为。

1.地下黑窝点生产保健食品的;2.企业未经许可生产保健食品的;3.在生产过程中偷工减料、掺杂掺假或者不按照批准内容生产保健食品的;4.生产的保健食品存在重金属、微生物超标等质量问题的;5.违法违规委托生产的。

(二)打击非法经营行为。

1.未经食品流通许可或保健食品流通许可经营保健食品的;2.经营假冒保健食品文号、标志以及未经批准声称特定保健功能产品的;3.经营保健食品产品质量不合格或来源不明的;4.以会议、讲座等形式违法销售保健食品的;5.市场开办者对入场的保健食品经营者未履行市场开办责任的。

警惕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的药物

警惕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的药物

警惕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的药物作者:暂无来源:《中国食品》 2013年第16期文冀峰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具有调节机体功能的保健食品成为不少人的需求。

保健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于特定人群食用。

保健食品在欧美各国被称为“健康食品”,在日本被称为“功能食品”。

保健食品既可以是普通食品的形态,也可以为了方便食用做成口服液、片剂或胶囊等,但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具有治疗效果。

市售的保健食品以“纯天然,效果佳,无不良反应”的宣传得到消费者的青睐。

然而,某些无良企业竟在保健食品中添加处方西药成分以增加功效,牟取经济利益。

中国消费者协会调查显示,有相当比例的保健食品中存在非法添加现象。

具有辅助降血糖、缓解体力疲劳、改善睡眠、减肥降血脂等功能的产品,是非法添加的重灾区。

降糖类保健品中添加格列齐特;抗疲劳保健食品中添加西地那非、他达那非;改善睡眠类保健品中添加安定类药物;减肥类保健食品中添加西布曲明等。

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食用这样的保健品,易造成处方药过量服用,非但不能保健身体,反而会危害健康。

另外保健食品中药成分与非法添加的西药共同服用,也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

标准与法规《GB 16740-1997 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涉及到保健食品的定义、功效成分及技术要求等,该标准中规定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及重金属检验方法。

2005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了《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办法中对保健食品的申请和审批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对于申报缓解体力疲劳、减肥、改善生长发育功能的注册申请必须提供产品中兴奋剂、违禁药物等检测报告。

目前现行的国家标准针对保健食品中成药或营养物质等合法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有几十项,但是针对保健品中非法添加检测的项目非常少。

相关标准为出入境行业标准《SN 1951-2007-T进出口保健食品中伐地那非、西地那非、他达那非的检测方法》和《SN 3146-2012出口食品中苯乙双胍、格列苯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美脲检测方法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发布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质名单(第一批)的
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保健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食安办〔2011〕37号)要求,严厉打击保健食品生产中非法添加物质的违法违规行为,保障消费者健康,国家局组织制定了《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质名单(第一批)》,现予以印发。

该名单未涵盖行业内存在的所有非法添加物质,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监督检查中要注意收集名单之外的非法添加物质情况,汇总后报送国家局。

附件: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质名单(第一批)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
二○一二年三月十六日
附件:
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质名单(第一批)
序号
保健功能
可能非法添加物质名称
检测依据
1
声称减肥功能产品
西布曲明、麻黄碱、芬氟拉明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检验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批准件2006004
2
声称辅助降血糖(调节血糖)功能产品
甲苯磺丁脲、格列苯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美脲、马来酸罗格列酮、瑞格列奈、盐酸吡格列酮、盐酸二甲双胍、盐酸苯乙双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检验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批准件2009029
3
声称缓解体力疲劳(抗疲劳)功能产品
那红地那非、红地那非、伐地那非、羟基豪莫西地那非、西地那非、豪莫西地那非、氨基他打拉非、他达拉非、硫代艾地那非、伪伐地那非和那莫西地那非等PDE5型(磷酸二酯酶5型)抑制剂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检验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批准件2008016,2009030
4
声称增强免疫力(调节免疫)功能产品
那红地那非、红地那非、伐地那非、羟基豪莫西地那非、西地那非、豪莫西地那非、氨基他打拉非、他达拉非、硫代艾地那非、伪伐地那非和那莫西地那非等PDE5型(磷酸二酯酶5型)抑制剂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检验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批准件2008016,2009030
5
声称改善睡眠功能产品
地西泮、硝西泮、氯硝西泮、氯氮卓、奥沙西泮、马来酸咪哒唑仑、劳拉西泮、艾司唑仑、阿普唑仑、三唑仑、巴比妥、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司可巴比妥、氯美扎酮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检验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批准件2009024
6
声称辅助降血压(调节血脂)功能产品
阿替洛尔、盐酸可乐定、氢氯噻嗪、卡托普利、哌唑嗪、利血平、硝苯地平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检验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批准件20090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