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小专题语言简明(2017)
专题16 语言文字运用(准确、简明、连贯、得体)-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知识手册

语言文字运用(准确、简明、连贯、得体)一、准确(一)辨析歧义1看相关词语是否存在多义。
如:(1)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2)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
分析:(1)句中“批评的人很多”,一种可以理解为指他在文章中批评了很多人,一种可以理解为指文章发表后批评这篇文章的人很多。
(2)句中“自己”,一种可以理解为指句中的“老师”,一种可以理解为指句中的“我”。
2看重音是否可以落在不同字眼上,如:(3)一个季度就生产了五百台录音机。
(4)你为什么打他。
分析:对(3)来说,如果读时重音落在“就”上,句子表达的意思是产量太少了。
如果重音落在“五百台”上,句子表达的意思则是产量真不少。
对(4)来说,重音落在“打”上,句子的意思是不该打“他”,而该好好教育。
重音落在“他”上,句子的意思则为该打的是“我”。
看来,重音位置不同,同一个句子表达的意思也不一样。
因此,这两个句子都含有歧义。
3看是否可以在不同位置停顿,如:(5)教师节中老师希望学生别送礼品送祝福。
(6)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
分析:对(5)来说,在“礼品”后停顿,可理解为老师希望学生送祝福,别送礼品;在“别”后停顿,可理解为老师希望学生礼品祝福都不要送。
对(6)来说,在“来”之前停顿,就是把水留给晚上上来的人喝;在“晚”后停顿,就是把水留给晚一步上来的人喝。
这里的“批评的人很多”、“自己”都存在多义,从而导致句子含有歧义。
4看同一成分是否能够修饰不同词语。
如:(7)身体瘦弱的水生的祖父已经七十多岁了。
(8)数百位死难者的亲属出席了隆重的葬礼。
分析:对(7)来说,“身体瘦弱”可以修饰“水生”,也可以修饰“祖父”,这样,这个句子有歧义。
对(8)来说,“数百名”可修饰“死难者”,也可修饰“亲属”,从而造成句子有歧义。
5看是否因为标点的关系产生歧义。
如:(9)某人接到一学术会议秘书组来函,信上说: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食宿费和路费,安排住处,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
写作 语言简明[1]
![写作 语言简明[1]](https://img.taocdn.com/s3/m/2682b740c8d376eeafaa3171.png)
稗子享受着禾苗一样的待遇,结出的却不是谷穗。 在人生中,有时最好走的路不一定是大路,而是小路;在现实中,有时最便捷的路不一定是直路,而是折路。 人们常犯最大的错误,是对陌生人太客气,而对亲密的人太苛刻,把这个坏习惯改过来,天下太平。 在强者的眼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诚实的面对你内心的矛盾和污点,不要欺骗你自己。 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最合适的,才是真正最好的。 只有创造,才是真正的享受,只有拼搏,才是充实的生活。 拼尽全力,逼自己优秀一把,青春已所剩不多。 不能强迫别人来爱自己,只能努力让自己成为值得爱的人。 书都读得来的人,还怕有什么做不来的。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 怎样做到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语言文字运用:怎样做到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问题描述:怎样在具体的语境中做到语言的简明、语言的连贯、语言的得体?引言: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六个要点(或称“子考点”)分别强调的是语言表达的一个方面。
最常见的五种类型试题:“语句衔接类试题”、“应用写作类试题”、“情境表达类试题”、“语段修改类试题”、“图文转换类试题”。
1.语言表达的“简明”【复习范围】语言表达不够“简明”主要是因为语言啰嗦,语意令人费解,存在歧义,句式杂糅。
(一)啰嗦例1:为使下面画线的语句简洁、顺畅并保持原意,需要删掉一些词语。
在删改时哪些词语是必须保留的?记得在①一次②期末③考试④中⑤,在⑥考完⑦了⑧语文⑨后⑩,我感觉相当不错,兴奋了很长时间。
【答案】②③④⑦⑨【解析】“在……中”和“在……后”这两个介词短语纯属多余,“考完”后的语气助词“了”也属可有可无,留着反倒使语气显得松塔。
必须保留的词语序号是②③④⑦⑨,应该删去的词语序号是①⑤⑥⑧⑩。
(二)费解例2:阅读下面一句不好的译文,回答:地方法院究竟允许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剧场?地方法院今天推翻了那条严禁警方执行市长关于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任何等级的剧场的指示的禁令。
【答案】地方法院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剧场。
【解析】原句很长,读起来很别扭,理解起来很费事,这样的句子就是令人费解的句子,就是晦涩难懂的句子,不符合语言简明的要求。
要读懂它,必须采用“层层剥皮”的方法去梳理:地方法院今天推翻了禁令,那条禁令是严禁警方执行指示,指示是由市长发出的,指示的内容是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任何等级的剧场。
通过这样的“层层剥皮”可得到4条信息,再把这4条信息联系起来,即市长不同意——禁令不许执行市长指示——法院推翻了禁令,从而可以知道,地方法院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剧场。
(三)歧义例3:下列个句中,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这个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的礼品赠送给他。
高考作文之微写作专题

高考作文之微写作专题一、什么是微写作2014年至2019年,连续6年,北京高考卷都有微写作的身影,在大作文之前,足足占了十分。
微写作最早出现在微博上,也就是我们平时看到微博上的那些小短文。
相信有不少同学都看过“微小说”吧,虽然篇幅小,但是情节却是非常精彩呢!而“微故事”“微诗歌”等,也在网上非常流行。
如今,微写作不仅在网上流行,也被出版界青睐,更是逐渐进入了教育领域。
它以篇幅短,内容零碎,描写细致为特点,逐渐成长为全民文学样式。
二、微写作的特点1、文章篇幅短无论是散文还是小说,在我们的印象中都是篇幅不短的,就连考试的作文也在800到1000字左右,而微写作的创作内容通常在500字以内,在高考命题中则是要求为200字左右,这就体现了微写作短小精悍的特点,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字数,言简意赅,构思精巧,注意遣词造句和言尽其意,不要写得太长。
2、内容零碎、专一由于篇幅的限制,微写作所表现出来的东西始终不如传统写作多,在内容方面都是片段式的,显得比较零碎和单一,这就体现了微写作内容少、主题清晰的特点。
需要格外注意,用有限的话,把文章主旨表达清楚。
3、写作耗时短微写作所需的时间短,操作起来比较简单,体现了微写作操作简单、自由多样的特点。
同时也就要求作者在很短的时间里理解题干意思,进行合理的想象。
时间就是金钱,在考试时,时间就是分数,所以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把握时间。
三、微写作与高考微写作是北京卷特有的题型,题目一般紧扣生活,也涉及各类名著,范围十分广博,要求考生读书有体悟,对生活有细致的观察和独到的见解。
平时一定要注重积累,才能在考试时短时间内组织好语言,拿到好分数。
(一)、命题形式题型:三选一,分别考察叙事概述、议论说理和抒情,考生可以任选其一作答。
分数:满分十分字数要求:150字以上回答的具体形式根据题目要求,从短文到标语、诗歌,体裁灵活多变,但由于篇幅短小,应该做到言语精炼,“一语中的”,最忌言不达意。
非连续性文本2017

• 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比较合理的两 项是( )( )(5分) B、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四都引用了精确数 据,客观反映我国中医药发展的喜和忧,体现 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也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可 信度。
• C、材料四中,同一病症,西医视为“不治之 症”,中医却能上演“妙手回春”的传奇,彰 显了中医的优势,点明了中医药在海外蓬勃发 展的原因。
• 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
• A.三则新闻来源不一,有新媒体,有传统媒体,三家在同 一月份,报道了相同的话题,这表明中国的空气污染问题 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
• B.从三则材料看,在环保方面有法不依、执法不 力的现象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地方乃至中央的治 污督查、监管不能一阵风,要永远在路上。 • C.三则新闻均用概括的叙述方式,迅速及时地报 道了国民普遍关注的大气污染防治的焦点问题, 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 D.三则新闻在结构上均是先总述各自的新闻要点, 然后具体列举了新闻事实,最后简要介绍了与所 报道的新闻事实有关的情况。 • E.三则新闻稿都引用准确详实的数字,给人以专业、 负责的印象;分析说理既具体又全面;语言平实、 严谨、准确。
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中国大范围 空气重度污染天气持续的人为原因 。
二、审读题目,回归文本
暗示答题区域、答题思路方法 ①审读题干,准确定位 ②分析选项,比较异同 ③选准角度,全面准确
•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 项是 • A.材料一引用港媒对近日举行的“2016中国 环保上市公司峰会”的报道,分析了中国大 气污染防治方面存在的若干问题。 • B.从材料二来看,由于北京和启动红色预警 的23个城市以及本次空气污染程度最严重的 六省市积极作为,措施得力,空气污染程度 明显下降。
最新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十二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考点二 简明、得体

考点二简明、得体一、怎样才能表达简明?语言“简明”的本质要求是:能够删掉赘余的语句,消除歧义,做到简要明晰。
“简”反映了量的要求,就是表达尽可能简洁;“明”是对表达效果的要求。
“简明”的考查主要有删改所提供的材料中有重复的文字和无关的信息、变换原语言材料的语体和辨析有歧义的语句,常结合语病的辨析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具体操作中要避免晦涩、歧义、啰嗦,做到井井有条,表达清晰。
[例]下面一段文字有四处重复累赘,请予删除(只填序号)。
要求:删除后应简明连贯,不损害原意。
清晨7时,重庆的①天空微微发亮,参加2018年重庆马拉松赛的运动员已陆续赶到比赛的起点南滨公园②。
为即将开始的③2018年重庆④马拉松赛热身。
在起点处,参加比⑤赛的运动员正在进行准备,⑤慢跑,拉伸韧带,一举一动都显示出专业素养。
虽然比赛还没有开始,⑥尚在安排之中⑦,但空气中已经诱露出一丝如箭在弦的紧张。
应当删除的是…[知识精讲]语言表达简明的方法(1)去次留主:此法常要求考生用简明的语言表达原文的意思。
考生要善于找到所给语段的中心句、关键句,以此作为答案的核心内容,删除无关的语句。
(2)辨识歧义:要注意表达时不出现歧义,使意思表达得简要明白,避免误解,实际上强调的是语言的清晰性,解答简明题时要本着“必须保留”原则,可有可无的就无。
答题时可从句中有多义词、指代不明、重音不明、切分不明、关系不清等角度辨识。
(3)删除繁冗:多出现在改错题里。
找到题目中的重复、繁冗的词语并删除掉。
[跟踪快练]1.下面一段话中有重要啰嗦的地方,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必须删除的有哪三处?把要删除部分的序号填在下面的横线上,只填三个。
一个人之所以①会变坏的原因②.除了受到坏的影响外③.更重要的④是他自己没有把握自己⑤.受了坏人的影响⑥,才逐渐变坏的⑦:如果这个人能把握住自己⑧,能抵制多方面的⑨各种⑩坏的⑪影响,那么⑫.他还会变坏吗?删除部分:、、。
2.下面一段文字中画横线的词语,有的必须删去,有的不能删去。
语言准确、鲜明、生动、简明 (二)

语言表达生动小结
①抓特征:从形、声、色多方面描摹事物最 鲜明、突出的特点。
②用词:善用表现力强和色彩浓重的词语, ③修辞:贴切地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借 代、夸张、反问、双关等修辞手法。 ④句式:整散结合,错落有致,富有变化; 对仗工整,音调和谐。 ⑤感情:倾注自己的主观情感,蕴含真实体 验和感悟。 ⑥新意:有自己的思考角度,创造新颖的构 思。
①(某学校)学习的场所,帮助你实现理想。 ②(某通讯器材)随时为您提供方便服务。 ③(某商品)物美价廉,送货到家。
示例:
表达生动,还需有新颖的构思
①我们不是为你打造知识的容器,而是给你腾飞的
翅膀。(选择句式、比喻修辞、对比效果)
②随时随地的沟通,心心相印的交往。(对仗)
③您是上帝,我们为您所做的一切,使您足不出户,
语言文字运用之
语言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考点和命题特点
【考纲解读】 《考试大纲》: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E。
【考查方向】 1.主观题和客观题互现,题型灵活多变。 2.以综合考查为主,还可以就其中几项结合起
来考查。如在语段压缩、图文转述、句式变换、新 闻评论等形式中用综合性的主观题考查。
示例一:抢灯快走乐一时,祸起难防痛一生。(对比) 示例二:绷紧交通安全琴弦,奏响生命幸福乐章。
心头常亮红绿灯,安全行驶伴人。(比喻)
语言表达鲜明小结
技法总结: ①紧扣材料,弄清认识评价的对象:现象/事
件/行为。 ②确定评判标准/立论依据。
做此类③题得目出要确在切文、本客内观容、的辨基证础的上评阐判述观自点己。的观点, ④将事件行为与理论依据结合起来展开论述。 ⑤联系文本材料,再联系社会实际分析。 ⑥善用句式,巧用修辞。
中考语文 语言运用简明专题练习(含解析)

语言运用简明一、单选题1.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我们的时代,是百花齐放的时代,我们不但要盈亩满畦的牡丹和菊花,我们也要树下的紫罗花,草地边的蒲公英,______________。
我们的责任是不但让读者能兼收并蓄,而且还可以各取所需。
A. 每个人的爱好不尽相同,但是世界上没有不爱花卉的人B. 世界上没有不爱花卉的人,但是每个人的爱好不尽相同C. 因为每位读者都有选择的权利,那么每种花都有生存的权利D. 因为每种花都有生存的权利,那么每位读者也有选择的权利2.将下面一句话放回原文段,语序衔接、语意连贯的一项是()尤其在当下,人们面对的是物质潮流的冲击、浮躁风气的侵袭和功利心态的膨胀。
原文段:①相信生活,相信理想,相信一切美好的事物,做一个真实而坦荡的人。
②近期热播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道出了人心深处的呼唤。
③当此之时,这些平凡的价值力量,难道不是极好的清醒剂和营养剂?④只要理想之火不灭、赤子之心不变、奋斗之志不移,人就可以超越平凡,走向不凡。
⑤就此而言,最好的世界,其实就是平凡的世界。
A. ①②句之间B. ②③句之间 C. ③④句之间 D. ④⑤句之间3.把下列句子组成前后衔接、意思完整的一段话。
顺序正确的一项是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不管有多难,都要拾起并珍藏凋落的梦想,别让她零落成泥碾作尘。
梦想是隐形的翅膀,会把人带向高处和远处。
梦想如花,很容易凋落。
④有一首歌名字是“隐形的翅膀”,还有一首歌名字是“飞得更高”,找时间听一听这两首歌,在歌声里整理自己的梦想。
⑤即使成尘成泥,也不要忘了她曾经的芬芳。
A. ④⑤B. ⑤ ④C. ④ ⑤D. ⑤④4.下列情境中,巴特尔表达得体的一项是()(情景)巴特尔和孟德约好周末一同去科技馆参观。
巴特尔去孟德家找他,孟德的奶奶开了门。
A. 我要找一下孟德,我和他去科技馆参观。
B. 您是谁啊?孟德在家吗?我找他有事。
C. 您好!是奶奶吧?我是巴特尔,我和孟德约好去科技馆参观,他在家吗? D. 您好!我想找孟德去科技馆,他在家吗?5.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正确的一项是()奥林匹亚的废墟之美,究竟属于哪种美呢?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导航】
作文是语言表达的艺术。
鲜活的写作素材、丰富的思想感情和独特的构思固然是一篇好
文章的标志,但这一切都离不开语言这一载体。
如果语言表达不准确不简练,会极大地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
那么,如何才能使语言简洁呢?
一、删除多余法。
要舍得割爱,要下狠心删除一切可删去的文字。
“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鲁迅先生说过:“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把句内明显多余或可有可无的字词删去,抓主要内容,避免用词重复、啰嗦。
二、长句化短法。
把长句子改成几个短小的句子,个别词语和标点符号可以改动句意不变,不仅能使语言表达更简练句意更明确,还使语言更活泼表达更自然。
三、推敲词语法。
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说:“语言艺术家的技巧就在于寻找唯一需要的词的唯一需要的
位置。
”要想使词语简练,还要在用词上进行推敲,尤其是动词、形容词,用词要准确。
四、引用化用法。
诗词典故、名言警句是语言中的精华,它们有的语言凝练含蓄,有的音韵和谐,有的饱含哲理。
在作文中根据主题需要巧妙地引用化用这些诗词警句,不仅使文辞简练,而且增强语言表达力。
五、明确段意法。
一段话都是要表达一个中心意思,如果用一句概括性的语言标示在开头或结尾,然后每句话都围绕这一中心意思逐层写来,能使段意更明确,层次更分明。
六、详略得当法。
整篇文章在材料处理上做到详略得当能突出中心的地方详写,与中心关系不大的略写,与中心无关的不写,这样也会使文章语言简练。
文章应写得含蓄隽永,给读者留有思索的余地。
“简洁是天才的姐妹。
”让我们紧记契诃夫的这一名言,精心锤炼文句,千方百计地在语言简洁上下苦功,像酿造醇厚的美酒那样
不掺水分,让人一饮,满口香醇,良久有回味,而不让水分破坏了佳酿的醇美!
【例文引路】
那束美丽的阳光
耀眼的阳光刺穿云层,懒洋洋地躺在我家窗台上。
窗外的芭蕉,已经开花。
它红色的花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娇艳。
(以写景开篇,增添诗意)
看着这些,我不禁想起了去年冬日的情景——(由景过渡到对去年冬日的回忆,自然流畅。
)
芭蕉经受不住寒风的肆虐,渐渐枯萎,原本翠绿的“扇子”变成了枯黄的“草裙”,一副颓败的模样。
这芭蕉来年还能旺盛地生长吗?我不禁为它担心起来。
(心理描写,引发读
者思考,与后文的芭蕉的旺盛生长形成对比)
突然有一天,爸爸神秘地对我说:“我们下楼去把芭蕉的枯枝败叶砍掉,好吗?”我疑惑不解,爸爸告诉我其中的道理后,我才恍然大悟。
我们立刻带上工具——两把菜刀下了楼。
我们很快砍掉了芭蕉的枯枝败叶,并把它们堆积在一起点燃。
贪婪的火舌舔舐着芭蕉的
茎干和枯叶,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
那堆枯黄在大火过后变成了焦黑。
此时,我想起了爸爸刚才说的话:“那些枯枝败叶如
果不修剪掉,反而消耗养分,会影响芭蕉来年的生长。
而且,它的枯枝败叶燃烧后产生的草
木灰也是很好的肥料呢。
”(与前文呼应)生命没有止境,总是在毁灭中不断孕育新生。
(议论为下文的写作辅垫。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在看什么呢?”我从回忆中走了出来,原来是爸爸。
我指着阳光下的芭蕉,对爸爸说:“你看,这芭蕉果真像你说的那长,长势旺盛呀!”爸爸笑着说:“那当然啦!不仅芭蕉的
生长是这样,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也是这样啊!”(巧妙过渡,引发读者思考,升华主旨) 听完爸爸的的话,看着阳光下的芭蕉,我感慨万千:人就像芭蕉一样,经过一番砍伐和修剪,才能长得更好。
这芭蕉犹如一束美丽的阳光,照亮我的心。
(议论抒情,总结全文,
点明中心)
【名师点评】
本文以记叙为主,语言简明,如开篇由写景过渡到对去年冬日的回忆“看着这些,我不禁想起了去年冬日的情景,,”过渡自然,衔接流畅。
又如修剪掉枯败的芭蕉叶之后,芭蕉长势旺盛,由此感悟出的人生哲理“人就像芭蕉一样,经过一番砍伐和修剪,才能长得更好”,平实自然,所蕴含的道理也浅显易懂,但语言雀生动形象、简洁凝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