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 夜宿山寺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古诗二首夜宿山寺》(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古诗二首夜宿山寺》(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古诗二首夜宿山寺》(教案)作为一名资深的教师,我将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来编写这份教案。

一、教学内容我打算用一节课的时间,来教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9课《古诗二首夜宿山寺》。

这首诗的内容是夜晚住宿在山林中的寺庙,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山水夜景。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1. 理解并背诵古诗;2. 掌握生字词;3. 能够正确书写生字词;4. 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背诵古诗,掌握生字词,正确书写生字词。

难点: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以便展示古诗的图片和播放相关的音乐。

同时,我会准备生字词卡片,以便进行随堂练习。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会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幅夜晚的山寺图片,让学生们想象自己夜晚住宿在山林中的寺庙,引发他们对古诗的兴趣。

2. 朗读古诗:我会带领学生们朗读古诗,让他们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3. 解析古诗:我会逐句解析古诗,解释生字词的意思,让学生们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意境。

4. 背诵古诗:我会让学生们反复朗读,帮助他们背诵古诗。

5. 书写生字词:我会让学生们书写生字词,检查他们的书写是否规范。

6.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与古诗相关的问题,让学生们进行思考和回答,以检验他们对古诗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将古诗的主要内容和生字词展示给学生。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学生们背诵古诗,并书写生字词。

答案:背诵古诗,正确书写生字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古诗的内容和生字词,是否能够正确书写生字词。

同时,我也会尝试拓展延伸,给学生们提供一些相关的阅读材料,让他们进一步了解夜晚的山寺和古诗的意境。

重点和难点解析情景引入的图片展示是为了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同时也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起对夜晚山寺的直观印象。

我会选择一幅宁静祥和的夜晚山寺图片,让学生们通过视觉感受到古诗所描绘的场景,从而激发他们对古诗的兴趣。

二年级语文上册 课文6 18《古诗二首》夜宿山寺课件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二年级语文上册 课文6 18《古诗二首》夜宿山寺课件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夜宿山寺 ( )( )高百尺, 手可( )( )( )。 ( )( )高声语, ( )( )天上人。
12/12/2021
夜宿山寺12/12/2021来自会写的字百尺摘惊
12/12/2021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12/12/2021
害怕惊动了天上的神仙。
12/12/2021
• 请小朋友们自由讨论,把这首诗编成故事 讲给同桌听听。
12/12/2021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12/12/2021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12/12/2021
12/12/2021
《夜宿山寺》
12/12/2021
12/12/2021
李 白 唐诗 代仙 伟 大 的 诗 人 。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12/12/2021
危楼高百尺
• 危:高。 • 危楼:高楼。 在本诗中指的是很高的寺庙。 • 百尺:李白用了夸张的手法表示很高。
这座寺庙很高,好像有一百尺那么高啊!
12/12/2021
12/12/2021
手可摘星辰
• 星辰:星星的总称。 仿佛伸手就能摘到天上的星星。
12/12/2021
12/12/2021
不敢高声语
• 语:说话。 • 高声语:大声说话。
他不敢大声说话。
12/12/2021
恐惊天上人
• 恐:害怕。 • 惊:惊动。 • 天上人:神仙。

19古诗二首《夜宿山寺》(课件)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19古诗二首《夜宿山寺》(课件)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此诗语言自然朴素,却形象逼真。全诗无一生僻字,却字 字惊人,堪称“平字见奇”的绝世佳作。诗人借助大胆想 象,渲染山寺之奇高,把山寺的高耸和夜晚的恐惧写的很 逼真,从而将一座几乎不可想象的宏伟建筑展现在读者面 前,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摘星辰、惊天人,这些仿佛是 童稚的想法,被诗人信手拈来,用入诗中,让人顿感情趣 盎然,有返璞归真之妙。
1、有感情地朗读《夜宿山寺》。 2、感悟诗中豪放的气质,试着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夜宿山寺 ——李 白
危 楼 高 百 尺, 手 可 摘 星 辰。 不 敢 高 声 语, 恐 惊 天 上 人。
译文 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 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 天上的星星。 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惊动天 上的神仙
星辰
高 声 语 恐惊
词句注释 ⑴宿:住,过夜。 ⑵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危:高。 百尺: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容楼很高。 ⑶星辰:天上的星星统称。 ⑷语:说话。 ⑸恐:唯恐,害怕。惊:惊动。
诗人夜宿深山里面的一个寺庙,发现寺 院后面有一座很高的藏经楼,于是便登了 上去。凭栏远眺,星光闪烁,李白诗性大 发,写下了这一首纪游写景的短诗。
危楼:高楼
星辰:天上的星星。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百尺:百尺:虚一百尺,人在 楼上好像一伸手就能摘下天上的星星。
首句正面描绘寺楼的峻峭挺拔、高耸入云。一 个“ 危 ”字,倍显突兀醒目,与“高”字在同 句中的巧妙组合,就确切、生动、形象地将山寺 屹立山巅、雄视寰宇的非凡气势淋漓尽致地描摹 了出来。
高声语:大声说话。 惊:惊动。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 动天上的神仙。
次句以夸张的技法来烘托山寺之高耸云霄。字字将读 者的审美视线引向星汉灿烂的夜空,非但没有“高处不 胜寒”的感慨,反给人旷阔感,以星夜的美丽引起人们 对高耸入云的“危楼”的向往。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古诗二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古诗二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教案能够展现出教师在备课中的思维过程,并且显⽰出教师对课标、教材、学⽣的理解和把握的⽔平以及运⽤有关教育理论和教学原则组织教学活动的能⼒。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学⼆年级上册语⽂第18课《古诗⼆⾸》课⽂原⽂ yè sù shān sì 夜宿⼭寺 táng lǐ bái [唐] 李⽩ wēi lóu gāo bǎi chǐ 危 楼 ⾼ 百 尺, shǒu kě zhāi xīng chén ⼿ 可 摘 星 ⾠。

bù gǎn gāo shēng yǔ 不 敢 ⾼ 声 语, kǒng jīng tiān shàng rén 恐 惊 天 上 ⼈。

chì lè gē 敕 勒 歌 běi cháo mín gē 北朝民歌 chì lè chuān yīn shān xià 敕 勒 川, 阴 ⼭ 下, tiān sì qióng lú lǒng gài sì yě 天 似 穹 庐,笼 盖 四 野。

tiān cāng cāng yě máng máng 天 苍 苍, 野 茫 茫, fēng chuī cǎo dī xiàn niú yáng 风 吹 草 低 见① ⽜ ⽺。

注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见〕同“现”,出现。

【篇⼆】部编版⼩学⼆年级上册语⽂第18课《古诗⼆⾸》课⽂原⽂ 夜宿⼭寺 教学⽬标 1.认识8个字,会写6个字。

朗读并背诵古诗。

2.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体会诗⼈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8个字,会写6个字,掌握会写字的⾳、形、义。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19 古诗二首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19 古诗二首

第七单元第19课古诗二首内容分析《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全诗用夸张的手法、绝妙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夜宿山寺,身临高处的独特感受。

前两句从视觉上以夸张的手法烘托山寺的高耸入云,后两句从听党上想象“山寺”与“天上人”相距之近,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

诗人发挥大胆而夸张的想象,极力渲染山寺之高,淋漓尽致地描绘出山寺屹立山巅的非凡气势。

《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之一。

敕勒族是当时北方少数民族之一。

民歌歌咏了大草原苍茫辽阔、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了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开头交代敕勒川位于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

接着用“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毡帐,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

最后描绘了一幅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草原全景图,有静有动,有形象,有色彩。

全诗风格明朗豪爽,语言明白如话,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宿、寺”等12个生字,会写“危、敢”等8个生字,理解“苍苍、茫茫”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文结合、想象画面等方法,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通过图文结合、想象画面等方法,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媒体选择图片教学活动游戏、小组讨论、实践活动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宿、寺、危、辰、恐、惊”6个生字,会写“危、敢、惊”3个生字。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句内容,想象画面,感受山寺之高。

教学过程一、古诗导入,理解诗题。

1.“诗仙”李白的《静夜思》我们都很熟悉了,大家一起背一背吧。

2.介绍诗人:(课件:李白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18 古诗二首【夜宿山寺】【附习题、视频】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18 古诗二首【夜宿山寺】【附习题、视频】

2


1



ɡǔ shī èr shǒu
第 1
18 古 诗 二 首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 士,唐代著名诗人。其诗风格豪放,想象 丰富,语言流畅,富有浪漫主义精神,有“ 诗仙”之称。主要作品:《蜀道难》《将 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结构与分析:“ ”代表山崖,“ ”上 面的部分代表一个人站在山崖 上。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找找句中有哪些字词写出了楼之高。
危楼高百尺
虚指,夸张的写法, 形容楼很高。
一米等于三尺,这座 楼真的有33米,相当于11 层楼那么高吗?
想象诗人站在山顶寺庙的高楼上远眺时 的感觉,并说一说。
手可摘星辰


疑 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直 下
银三
河 落
千 尺
九,

——
李。



孤 帆 一 片 日 边
青 山 相 对 出 ,
——

李。

shī
古诗
yè sù shān sì
夜宿山寺
时间 事件 地点
tánɡ lǐ bái
[唐] 李 白
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读出感情。 yè sù shān sì

夜宿山寺
tánɡ lǐ bái
讲解,想象画面,画一幅简笔画,将 《敕勒歌》抄在旁边。
板书设计
敕勒歌
位置——阴山下
景色
天苍苍 似穹庐 野茫茫 牛羊肥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夜宿山寺》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夜宿山寺》

危敢 惊 阴

yĕ cāng máng
似 野 苍茫
新课导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的另一首诗《夜宿山寺》。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初步感知
了解背景
诗人夜宿深山里面的一个寺庙,发现寺 院后面有一座很高的藏经楼,于是便登 了上去。凭栏远眺,星光闪烁,李白诗 性大发,写下了这一首纪游写景的短诗。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蓝天下的草原都翻滚着绿色 的波澜,那风吹草低处,有 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探究新知
这首民歌写了哪些景物? 作者站在什么位置?
这首民歌写了山,天,原野,风,牛羊。 作者站在原野之中。
新知探究
哪些词语表现了敕勒川辽阔雄伟的气魄?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苍苍,茫茫。
归纳总结
18 古诗二首
古诗导入
大家会背李白的诗《静夜思》吗?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资料宝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 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 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 “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 友。
资料宝袋
敕勒川:川:平川、平原。敕勒族居 住的地方,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 带。北魏时期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 川一带称为敕勒川。
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初步感知
读一读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初步感知
草原的四面八方。
敕勒川,阴山下, qióng lú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新知探究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8古诗二首【第1课时】《夜宿山寺》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8古诗二首【第1课时】《夜宿山寺》人教部编版

统编版课件优秀课件二年级上册语文 课件18 古诗二 首【第1 课时】 《夜宿 山寺》 人教部 编版pp 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努力读准字音、
读通诗句。
统编版课件优秀课件二年级上册语文 课件18 古诗二 首【第1 课时】 《夜宿 山寺》 人教部 编版pp 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识字巧方法
寸上有土 和尚居住
统编版课件优秀课件二年级上册语文 课件18 古诗二 首【第1 课时】 《夜宿 山寺》 人教部 编版pp 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chén

kǒng

统编版课件优秀课件二年级上册语文 课件18 古诗二 首【第1 课时】 《夜宿 山寺》 人教部 编版pp 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星辰 时辰
统编版课件优秀课件二年级上册语文 课件18 古诗二 首【第1 课时】 《夜宿 山寺》 人教部 编版pp 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听老师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统编版课件优秀课件二年级上册语文 课件18 古诗二 首【第1 课时】 《夜宿 山寺》 人教部 编版pp 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统编版课件优秀课件二年级上册语文 课件18 古诗二 首【第1 课时】 《夜宿 山寺》 人教部 编版pp 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wēi
危楼 危
结构:半包围 音序:W 部首:㔾 组词:危险 危难 造句:这座危楼已经不能 住人了。
统编版课件优秀课件二年级上册语文 课件18 古诗二 首【第1 课时】 《夜宿 山寺》 人教部 编版pp 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书写指导:右下角的横 折钩要小,竖弯钩的弯 要大些。
统编版课件优秀课件二年级上册语文 课件18 古诗二 首【第1 课时】 《夜宿 山寺》 人教部 编版pp t课件 部编版 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二首夜宿山寺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行行朗读,字字思考,推敲诗文的意思;启发学生处处想象,揣摩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受。

2.指导朗读,要求在朗读中传达出对诗意的理解,对诗境的感悟。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一、研究题意,自读自学
1.出示课题。

启发学生从课题确定这首诗所写的时间、地点和事情,并推想人物。

教师随学生回答,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出月亮、星星、山峦、寺庙;此时,只简画一座寺庙,没有楼;为了显示高度,在山腰上端横一笔云。

同时出示“宿”“寺”卡片,正音、释义。

【画简笔画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教给学生据文想象的方法,为理解诗意奠定基础。

为了充分运用课文插图,板画构图力求与插图相仿。


2.让学生观察板画,再观赏插图,然后要求他们用一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感觉。

教师在学生提出的词中选取“高”,并板书。

告诉学生: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白写自己夜宿山寺的亲身感受;全诗四行诗句,都是围绕着“高”来写的。

3.教师:按照老师下面告诉大家的方法,自学这首诗。

(1)反复朗读全诗每行诗句(行行朗读);
(2)认真想想每个字的意思(字字思考);
(3)然后根据诗句的内容,想象出一幅图画(处处想象)。

【这是个反复朗读、步步深入的过程。

教师要有目的地进行个别指导。

初读,思考字义,理解内容;再读,边读边想,前后联系,渐入意境,为进一步训练表清朗读打下基础。

切实抓住这一训练,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交流切磋,诵读求悟
1.教师:让我们逐行研究,看诗句中哪些字表达“高”,哪些景象说明“高”。

先看第一行。

学生找出“高”和“百尺”。

教师指出“百尺”表示很高,但不是实数。

教师:(出示“危楼”卡片)危楼是什么样的楼?“危”字怎么解释?
学生查《新华字典》,危:①险;②损害;③高。

从三个义项中找出一个合适的解释。

教师:诗人站在高山上寺庙里的高楼中(教师给黑板画的庙加层楼),眺望窗外,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想象后)高极了,
真高啊,
好像站到了天边一样……
师:第一行先写楼高,这样写——
学生齐读:“危楼高百尺”。

教师:要读出楼的高。

学生提高嗓音朗读。

教师:一味提高嗓音,只能听见声音,不能听出意思。

只要把“高”字读得高些响些。

教师示范,再试一试。

学生反复练习朗读。

教师:大家读出了心里对这个“高”字的感觉。

【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找感觉,就是引导他们展开想象,进入意境。


2.教师:(出示“星辰”卡片)“辰”字典里说是“日、月、星的总群”,这里指什么?
生:指星,因为夜里无“日”,而“月”不适用“摘”。

教师:请同学们用手势表示“手可摘星辰”。

【让学生做动作,想象诗人站立处离天已近,体会诗人想象力很丰富,构思的巧妙。


学生据诗意抬手摘星。

教师:想象一下,摘星辰时手臂的动作,身体的姿态应该是怎样的?
学生:应该推窗伸臂,斜势向天,这样才能摘星辰。

教师:这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幻想,但是它却能形象地表现出高,大家朗读这句诗,想象诗人此时离天多近?
学生朗读。

教师:摘星辰本是难事,但诗人此时觉得很容易,从诗句中的哪一个字体现出来?
学生:从“可”字体现出来的。

师:朗读时要读好这个“可”字。

学生朗读强调“可”字。

教师:这样可以表达出轻而易举地伸手就能摘到星,更加说明楼的“高”。

3.指导第三、四行诗句。

学生:齐读第三、四行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教师:这两行诗句联系紧密。

现在你感到天上人和诗人之间距离多远?
学生:相距咫尺。

教师:这也是诗人的幻想,但生动地表现了“高”;由此也可见诗人丰富奇特的想象。

一齐来读好这两行诗句。

体会一下该怎样朗读。

学生读得很响亮。

教师:好,你读得清楚,读出了“高”的气势。

学生:高昂地读。

教师:你也读出了“高”的气势。

再尝试用低沉的语气,(出示“恐”字卡片)要把“恐怕惊动他人”的心情读出来。

学生尝试用低沉的语气朗读。

进一步体会诗句表达的
含义。

教师:好,读得有感情,读出了诗人的心情。

现在同学们用上述两种读法各自练习朗读,要读出两种不同的语气,然后说说自己喜欢哪一种读法,为什么。

学生尝试用两种方法朗读。

【这里,用比较的方法指导朗读,意在使学生懂得表清朗读是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代作者说话,要读出作者内心的感情。


4.在表情朗读的基础上,背诵、默写全诗。

5.教师:行行朗读、字字思考、处处想象是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要在今后学习古诗时继续使用,进一步掌握这种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