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胚1、尿囊腔接种2、绒毛尿囊膜接种 3、卵黄囊等接种方式资料

合集下载

3-3动物微生物--病毒的鸡胚接种技术(实验四)

3-3动物微生物--病毒的鸡胚接种技术(实验四)

十一、NDV接种鸡胚后对鸡胚的影响
NDV以尿囊腔接种于9-10日龄鸡胚,强毒株 在30-60h死亡,弱毒株3-6d死亡。死亡的鸡胚 以尿囊液含毒量最高,胚胎全身出血,以头部、 足趾、翅膀出血尤为明显。
十二、收毒
收毒前将鸡胚直立放置于4℃冰箱半小时以上, 冻死胚胎,防止出血。
根据接种途径的不同,收获相应的材料 1、绒毛尿囊膜接种 收获接种部位绒毛尿囊膜 2、尿囊腔接种 收获尿囊液(5-8ml) 3、卵黄囊接种 收获卵黄囊或胚体 4、羊膜腔接种 收获羊水(0.5-1ml)
实验四 鸡胚接种
一、原理
鸡胚为活的动物机体,组织分化程度低, 病毒易于增殖,可选择不同的日龄和接种途 径,感染病毒的组织和液体中含大量病毒。
二、实验目的
了解鸡胚的基本结构与功能,掌握常用的 鸡胚接种方法。
三、鸡胚的结构与功能
➢卵壳 ➢壳膜 ➢气室 ➢绒毛尿囊膜
➢尿囊腔 ➢羊膜与羊膜腔 ➢卵黄 ➢卵白
羊膜腔
卵壳 卵白 尿囊腔
卵壳膜 气室
绒毛尿囊膜
➢尿囊腔 胚胎的排泄器官,内含有尿囊液,初为透 明液体,是单纯生理盐溶液,以后尿囊液 中尿酸盐迅速增加,胚胎发育到第12-13 天后,尿囊液开始变得混浊。
➢羊膜与羊膜腔 其中盛有羊水,胎体浸泡于其中 ➢卵黄 在胚胎发育早期供给鸡胚营养。 ➢卵白 在胚胎发育晚期供给鸡胚营养。
四、材料
1、鸡胚 10日龄 2、病毒 鸡新城疫病毒(NDV) 3、照蛋灯 4、打孔器 5、石蜡 6、注射器 7、蛋座 8、酒精棉球、碘酊棉球
五、受精卵的选择
➢最好是来自SPF鸡群,以降低母源抗体的影响 ➢受精卵的壳最好是白色的 ➢受精卵必须新鲜,保存在5-20℃不要超过10天,
保存一个月的受精卵,孵化率将近于零。

第二章鸡胚接种方法

第二章鸡胚接种方法

接种方法:
选 10 - 12 日龄鸡胚检卵后,标出气室边界和胚胎 位置。用碘酒消毒鸡卵钝端(气室上方)的蛋壳,在 气室上方靠近胚胎侧的卵壳上钻一孔,钻孔区再次用 碘酒消毒。用无菌眼科小剪子沿钻孔周围剪去少许, 开一小窗,勿损伤内层壳膜,经小窗向气室内滴入一 滴无菌液体石蜡。将卵置照卵灯上,可清楚地看到胚 胎的位置。将注射器瞄准胚胎的腭下胸前,刺入后注 入0.1-0.2ml接种物。用沾有碘酒通过火焰的小块胶 布将窗口封上。接种后的受精卵根据接种的病毒在 33℃、35℃或37℃的条件下孵育48-72小时。
第三天
胚长0.55cm,胚重20mg, 尿囊开始长出,胚的位 置与蛋的长轴垂直,开 始形成前后肢芽,出现5 个脑胞的原基,眼的色 素开始沉着,有35对体 节,照蛋时,可见胚和 伸展的卵黄囊血管形似 蚊子,俗称“蚊虫珠”;
第4天
胚长0.77cm,胚重50mg, 孵黄囊血管包围蛋黄达 1/3,肉眼明显看到尿囊, 羊膜腔形成,胚和蛋黄 分离,由于中脑迅速生 长,胚胎头部明显增大, 舌开始形成,照蛋时蛋 黄不容易转动,胚与卵 黄囊血管形似蜘蛛,俗 称小蜘蛛;
病毒分离培养
方法

用价值ຫໍສະໝຸດ 存 在 问 题自身带病毒; 有的接种后不敏感; 动物饲养问题 敏感病毒谱窄 设备技术要求条件高
应用最早; 动物 方法简便; 接种 结果易于观察 鸡胚 来源客观,易于管理,带 培养 病毒机会少;多途径接种 细胞 应用广泛,敏感病毒谱广 培养
鸡胚培养法的优点:
1. 它的组织分化程度低,可选择适当途径 接种,病毒易复制,感染病毒的膜和液体 含大量病毒。 2. 是个整体,有神经血管的分布及脏器的 构造。 3. 来源充足,操作简单,通常是无菌的, 对接种的病毒不产生抗体。

实验一 鸡胚接种

实验一 鸡胚接种
实验一 鸡胚接种
一、实验目的
了解鸡胚接种的优缺点。 掌握鸡胚接种病毒操作方法。
鸡胚用于病毒培养的优缺点
(一)优点
1、组织分化程度低 2、可选择不同的日龄和接种途径 3、病毒易于增殖 4、感染病毒的组织和液体中含大量病毒 5、容易采集和处理 6、来源充足 7、设备和操作简便易行
(二)缺点
六、收毒
收毒前将鸡胚直立放置于4冰箱半小 时以上,冻死胚胎,防止出血。 根据接种途径的不同,收获相应的材 料
1、绒毛尿囊膜接种 收获接种部位绒毛尿 囊膜 2、尿囊腔接种 收获尿囊液(5~8ml) 3、卵黄囊接种 收获卵黄囊或胚体 4、羊膜腔接种 收获羊水(0.5~1ml)
七、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二)、主要实验步骤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与分析
方法二: 1)2)同一 3)将卵横放在卵座上,胚 胎位置向下。在卵长径的 1/2处用碘酊和酒精消毒。 4)用钢锥打一小孔,将针 头刺入约1.5cm,注入病毒 液0.1-0.5ml。 5)用熔化的石蜡封孔,置 孵卵箱内继续孵育,24h内 死亡者废弃。
(二)绒毛尿囊膜接种
主要用于痘V和疱疹V的分 离和增殖。 方法一: 1)取10-12日龄鸡胚, 画出气室部,消毒 2)在气室端的卵壳上开 一1.5×1.5cm的口 3)用灭菌眼科镊子撕去 一小片内壳膜。 4)滴入接种物。 5)用胶布或透明胶纸封 闭切口。
三、实验材料
1、鸡胚 9-11日龄
2、病毒 新城疫病毒
3、照蛋灯
4、打孔器
5、石蜡
6、注射器
7、蛋座
8、酒精棉球、碘酊棉球
四、鸡胚接种方法
实验前准备
1、用检卵灯检查鸡胚活力。 2、用铅笔画出气室和胚胎的位置,并在 将要接种的部位做好记号。 3、对鸡胚进行消毒。

鸡胚接种实验报告

鸡胚接种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鸡胚接种病毒的方法和步骤。

2. 了解病毒在鸡胚中的生长和繁殖情况。

3. 学习病毒分离和培养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原理鸡胚接种是一种常用的病毒分离和培养方法。

病毒接种于鸡胚后,能够在鸡胚中繁殖,从而便于观察和分析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本实验主要采用尿囊腔接种法,将病毒接种于鸡胚尿囊腔内,观察病毒在鸡胚中的生长和繁殖情况。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9-11日龄的鸡胚。

2. 实验试剂:新城疫病毒悬液、生理盐水、碘酒、酒精、消毒棉球等。

3. 实验仪器:照蛋器、无菌手术刀、镊子、注射器、剪刀、平皿等。

四、实验方法1. 鸡胚准备:取9-11日龄的鸡胚,用碘酒和酒精消毒鸡胚蛋壳,用手术刀在鸡胚气室处划一小孔,用注射器吸取适量新城疫病毒悬液。

2. 尿囊腔接种:将鸡胚置于卵盘上,气室端向上,用注射器将病毒悬液注入鸡胚尿囊腔内,注入量约为0.1-0.2ml。

3. 孵育:将接种后的鸡胚放入37℃孵卵箱中孵育48-72小时。

4. 观察:定期观察鸡胚的生长发育情况,记录死亡、畸形等现象。

5. 病毒分离:取出死亡鸡胚,无菌操作下取出尿囊液,进行病毒分离和培养。

五、实验结果1. 接种后,部分鸡胚出现死亡现象,死亡时间集中在接种后24-48小时。

2. 死亡鸡胚的尿囊液中检测到新城疫病毒。

3. 成活鸡胚生长发育正常,未出现明显异常。

六、实验讨论1. 鸡胚接种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病毒分离和培养方法,适用于多种病毒的研究。

2. 尿囊腔接种法是一种常用的鸡胚接种方法,适用于新城疫病毒、流感病毒等多种病毒。

3. 本实验结果表明,新城疫病毒能够在鸡胚中繁殖,为新城疫病毒的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

七、实验结论1. 鸡胚接种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病毒分离和培养方法。

2. 尿囊腔接种法适用于新城疫病毒等多种病毒的分离和培养。

3. 本实验成功分离和培养了新城疫病毒,为新城疫病毒的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

八、实验心得1. 实验过程中,无菌操作至关重要,需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

鸡胚接种技术

鸡胚接种技术

这些病毒被接种到尿囊腔后,可在内皮细胞中复制,
复制的病毒被释放到尿囊液中,因此,在尿囊液中喊 与大量的病毒。
鸡胚接种技术
——鸡胚的接种途径和方法

卵黄囊接种:
这些大的病原体能在卵黄囊的内皮细胞中快速生长。
用于虫媒病毒、衣原体及立克次体等的分离和繁殖,
鸡胚接种技术
——鸡胚的结构与生理 ✪ 鸡胚的发育过程:Day 3
鼻、腿、翅开始形成,器官出现。 尿囊开始长出,胚胎的位置与蛋的长轴垂直。 胚胎与延伸的卵黄囊血管形似蚊子。
鸡胚接种技术
——鸡胚的结构与生理 ✪ 鸡胚的发育过程:Day 4
尿囊和羊膜腔形成。 卵黄体积继续增大,卵黄囊血管包围卵黄近1/3。 胚胎与卵黄囊血管形似蜘蛛。
主要用于分离和繁殖在绒毛尿囊膜上产生斑点状和痘 可在绒毛尿囊膜上滴定这些病毒,通过产生斑和痘的 数目来计算感染性病毒颗粒的数目。 还可用于抗体滴定,因为斑和痘数目减少的程度与抗 体浓度有关。
鸡胚接种技术
——鸡胚的接种途径和方法

尿囊腔接种:
应和传代培养。
用于流感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和新城疫病毒的适
✪ 卵黄囊
主要营养的存储场所,在胚胎发育早期供给鸡胚营养
✪ 卵白
在胚胎发育晚期供给鸡胚营养
鸡胚接种技术
——鸡胚的孵育和检查
✪ 受精鸡卵的选择
接种病毒的受精鸡卵应未感染已知病毒或其它微生
物,最好来自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ed Pathogen
Free, SPF)鸡群。 受精卵的壳最好是白色的,利于检卵灯观察鸡胚的 发育情况。 受精卵必须新鲜,保存在5~20℃不超过10天。
鸡胚接种技术
——鸡胚的孵育和检查

《鸡胚接种技术》课件

《鸡胚接种技术》课件
02
该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农 业、食品工业等领域,具有较高 的实用价值。
鸡胚接种技术的历史与发展
鸡胚接种技术最早可追溯到19 世纪末期,当时主要用于疫苗 生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鸡胚接 种技术在20世纪得到了迅速发 展,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目前,鸡胚接种技术已经成为 一种成熟的实验和生产手段, 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供了 有力支持。
鸡胚接种技术的应用领域
01
02
03
04
生物医学
用于疫苗生产、药物筛选、疾 病模型构建等。
农业
用于育种、品种改良、动物疫 病防治等。
食品工业
用于生产某些酶制剂、生物活 性物质等。
其他领域
如环保、生物安全等也涉及到 鸡胚接种技术的应用。
02
鸡胚接种技术的基本原理
鸡胚的结构与发育
鸡胚的结构
鸡胚由卵黄囊、羊膜、绒毛膜和 尿囊等组成,具有完整的胚胎发 育过程。
VS
病原鉴定
通过鸡胚接种技术,可以对分离出的病毒 进行生物学鉴定,确定病毒的种类、毒力 等。
抗体的制备与检测
抗体制备
利用鸡胚接种技术,可以制备针对各种病毒 的特异性抗体,用于治疗或诊断疾病。
抗体检测
通过鸡胚接种技术,可以检测血清中的抗体 水平,了解免疫状态或评估疫苗免疫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鸡胚接种技术的应用实例
疫苗的研发与生产
疫苗研发
利用鸡胚接种技术,可以研发针对各种病毒性疾病的疫苗,如流感疫苗、狂犬病疫苗等。
疫苗生产
鸡胚是生产疫苗的重要原材料,通过鸡胚接种技术,可以大量繁殖病毒,为疫苗生产提供足够的原材 料。
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病原分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室端 3)用钢锥在气室中央锥 一 小孔
4) 用注射器吸取病毒悬液,沿气室端所穿小
孔垂直刺入3cm,注入0.1-0.5ml病毒液。
5)用熔化的石蜡封孔,置孵卵箱内继续孵育,
每天翻卵1-2次,24h内死亡者废弃。
方法二:
1)2)同一 3)将卵横放在卵座上, 胚胎位置向下。在卵长 径的1/2处用碘酊和酒 精消毒。 4)用钢锥打一小孔,将针头刺入约1.5cm, 注入病毒液0.1-0.5ml 5)用熔化的石蜡封孔,置孵卵箱内继续孵
十二、收毒
收毒前将鸡胚直立放置于4℃冰箱半小时以上, 冻死胚胎,防止出血。 根据接种途径的不同,收获相应的材料
1、绒毛尿囊膜接种 收获接种部位绒毛尿囊膜
2、尿囊腔接种 收获尿囊液(5-8ml)
3、卵黄囊接种 收获卵黄囊或胚体
4、羊膜腔接种 收获羊水(0.5-1ml)
4、将注射器沿小孔插入0.5-1.0cm,注入
0.1-0.2ml接种物
5、用石蜡封口,并置孵卵箱中孵育,每天翻
卵并检卵一次,24h内死亡者废弃。
十一、NDV接种鸡胚后对鸡胚的影响
NDV以尿囊腔接种于9-10日龄鸡胚,强毒株 在30-60h死亡,弱毒株3-6d死亡。死亡的鸡胚 以尿囊液含毒量最高,胚胎全身出血,以头部、 足趾、翅膀出血尤为明显。
卵黄 在胚胎发育早期供给鸡胚营养。
卵白 在胚胎发育晚期供给鸡胚营养。
材料
1、鸡胚 10日龄
2、病毒 鸡新城疫病毒(NDV) 3、照蛋灯 4、打孔器 5、石蜡 6、注射器 7、蛋座 8、酒精棉球、碘酊棉球
鸡胚的选择
最好是来自SPF鸡群,以降低母源抗体的影响 受精卵的壳最好是白色的
受精卵必须新鲜,保存在5-20℃不要超过10天,
接种途径 1、尿囊腔接种 2、绒毛尿囊膜接种 3、卵黄囊接种 4、眼球接种 5、羊膜腔接种 正粘病毒和副粘病毒 6、脑内接种 7、静脉接种 狂犬病毒 蓝舌病毒
(一)卵黄囊接种法 主要用于虫媒披膜病毒以及鹦鹉热衣原体和立克次 氏体等的分离和增殖。 方法一: 1)取6-8日龄鸡胚,用检卵灯照视画出气室和胚胎位 置后,垂直放置在卵座上 2)用碘酊和酒精消毒气 (大头向上)
7、用透明胶纸封住卵窗,或用玻璃纸盖于卵窗 中,周围涂上熔化的石蜡密封,气室中央的小
孔用石蜡密封。
8、胚横卧于卵箱中,不许翻动,保持卵窗向上。
(三) 尿囊腔接种
主要用于正粘病毒和副粘病毒,如流感病
毒、新城疫病毒的分离和增殖。 1、选用10-11日龄的鸡胚,画出气室和胚位 2、在气室接近胚体处用碘酊和酒精进行消毒 3、用钢锥穿一小孔
鸡胚接种方法
鸡胚为活的动物机体,组织分化程度低, 病毒易于增殖,可选择不同的日龄和接种途 径,感染病毒的组织和液体中含大量病毒。
鸡胚的结构与功能
卵壳 壳膜 气室 绒毛尿囊膜 尿囊腔 羊膜与羊膜腔 卵黄 卵白
羊膜腔
卵壳
卵白 尿囊腔
卵壳膜 气室
绒毛尿囊膜
卵壳 上有细孔,换。
育,24h内死亡者废弃
(二)绒毛尿囊膜接种 主要用于痘病毒和疱疹病毒的分离和增殖。 方法一: 1)取10-12日龄鸡胚,画出气室部,消毒 2)在气室端的卵壳上开一1.5×1.5cm的口 3)用灭菌眼科镊子撕去一小片内壳膜 4)滴入接种物 5)用胶布或透明胶纸封闭切口
方法二:(要做人工气室) 1、在胚胎附近近气室处,选择血管较少的部位,用 电烙器在卵壳上烙一个直径约3-4mm的烤焦圈。
气室 呼吸和调节压力
绒毛尿囊膜 起胚胎呼吸器官的功能,氧气的交换是 在膜的血管内通过卵壳孔而进行的。
尿囊腔 胚胎的排泄器官,内含有尿囊液,初为透 明液体,是单纯生理盐溶液,以后尿囊液 中尿酸盐迅速增加,胚胎发育到第12-13 天后,尿囊液开始变得混浊。
羊膜与羊膜腔 其中盛有羊水,胎体浸泡于其中
保存一个月的受精卵,孵化率将近于零。
孵育
孵卵箱内的温度应保持在37.5-38.5℃ 相对湿度:50%-60%
必须保证有充分的新鲜空气流通,特别是在孵
化5-6天以后
从孵育后第3天开始,每天翻卵一次。
检卵
自孵育后的第4天开始检卵,每天一次。
孵育4-5日于检卵灯上检查鸡胚受精与否及发育
情况。
未受精卵:只见模糊的卵黄阴影,不见血管和
鸡胚痕迹 活胚:具有清晰的血管和鸡胚暗影,较大鸡胚 还可见到胚动,但孵育14、15天以后胚动不明 显,甚至无胚动。 死胚:血管昏暗模糊,没有胚动。
接种前处理
用检卵灯再次检查鸡胚活力,用铅笔画出气室 和胚胎的位置,并在将要接种的部位做好记号。
对鸡胚进行消毒。
2、用碘酊和酒精消毒后,
小心用刀尖撬起卵壳,造
成卵窗。
3、在气室端中央钻一个 小孔。
4、用针尖挑破卵窗中心
的壳膜,切勿损伤其下的
绒毛尿囊膜,滴加生理盐
水于刺破处。
5、用橡皮乳头紧贴于气室中央小孔上吸气,造 成气室内负压,使卵窗部位的绒毛尿囊膜下陷 而形成人工气室,此时可见滴于壳膜上的生理 盐水迅速渗入。 6、用1ml注射器滴2-3滴接种物于绒毛尿囊膜 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