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十九届高中学生科普英语竞赛规程

合集下载

上海初中科普英语竞赛

上海初中科普英语竞赛

上海初中科普英语竞赛1.引言1.1 概述科普英语竞赛是一项旨在提高初中生科学素养和英语水平的活动。

通过参与科普英语竞赛,初中生能够接触到最新的科学知识,拓宽视野,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此外,科普英语竞赛也倡导学生运用英语进行科学交流和表达的能力,提升他们的英语口语和写作水平。

科普英语竞赛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科普英语竞赛也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上海初中科普英语竞赛自其创办以来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通过这项比赛,上海的中学生获得了更多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并与其他学校的同学进行交流和学习。

这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学术水平,还促进了他们之间的友谊和合作。

总之,上海初中科普英语竞赛是一个重要且有意义的活动,它促进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英语能力的发展,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介绍,能够让更多的人关注和支持这一活动,并为其未来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来介绍上海初中科普英语竞赛。

其中引言部分将概述本文内容、介绍文章结构以及明确文章的目的。

正文部分将探讨科普英语竞赛的意义和上海初中科普英语竞赛的历史与发展。

结论部分将总结对初中生的影响,并展望未来科普英语竞赛的发展。

引言部分: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上海初中科普英语竞赛进行介绍,包括其目的和组织形式等。

首先,我们将概述本文的内容,明确文章的结构,并简要介绍每个部分的内容。

接着,我们将介绍文章的目的,即探讨上海初中科普英语竞赛的意义和其对初中生的影响。

通过对这一竞赛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科普英语竞赛在初中教育中的作用,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英语能力的提升。

正文部分: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探讨上海初中科普英语竞赛的意义和其历史与发展。

首先,我们将介绍科普英语竞赛的意义,其中包括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科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和兴趣等方面。

2023上海高中科普英语竞赛获奖名单

2023上海高中科普英语竞赛获奖名单

2023年上海高中科普英语竞赛圆满落幕,众多优秀选手在激烈的角逐中脱颖而出,为本次比赛增色不少。

经过层层选拔,最终产生了一批获奖名单,他们凭借扎实的英语功底、广博的科学知识和出色的表达能力,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在本次比赛中,来自各高中的优秀选手们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和实力。

他们在英语演讲、知识问答、现场翻译等环节中,展现了对科学的热爱和对英语的熟练运用。

这些奖项不仅是对他们辛勤付出的肯定,更是激励他们继续努力,为祖国的科技事业贡献力量的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比赛得到了上海市教育部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许多企业和机构也为比赛提供了丰厚的奖品和赞助,体现了他们对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关注和支持。

在此,我们向所有获奖选手表示热烈的祝贺!希望他们能够珍惜这次荣誉,再接再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同时,也希望更多的青少年投身科普事业,为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海市第二十届高中学生科普英语竞赛规程

上海市第二十届高中学生科普英语竞赛规程

上海市第二十届高中学生科普英语竞赛规程一、参赛对象:本市在校高中学生。

初中学生不允许报名参加。

二、竞赛时间安排(暂定,具体时间以网上公布为准):2012年9月23日(周日)举行初赛;2012年11月10日(周六)举行复赛;2012年12月16日(周日)举行决赛。

三、竞赛实施办法:1.竞赛分A、B两个组别,并分别设定分数线。

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生必须参加A组,其他高中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组别。

2.竞赛报名:集体报名。

2012年3月1日—3月31日由参赛学校团体向所在区、县少科站(青少年活动中心)报名;2012年4月1日-4月15日各区、县少科站(青少年活动中心)将报名汇总后向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报名。

3.参考资料项目价格资料2012高中科普英语阅读参考资料30元/册4.初赛:由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统一命题,由各区县统一组织。

初赛采用笔试形式,题型为选择、完型填空、阅读理解等,竞赛组委会提供的学习资料占一定比例。

5.复赛:根据初赛成绩,各区县选拔初赛人数前10%的学生参加复赛。

复赛由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命题,由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统一组织。

复赛采用笔试形式,难度和要求较初赛有所提高。

题型为听力测试、阅读理解、翻译和写作等,竞赛组委会提供的学习资料占一定比例。

6.决赛:根据复赛成绩,选拔前48名学生进入决赛。

决赛为现场科学主题辩论形式,对学生进行口语水平、科普知识等综合能力的测试,再依据复赛成绩综合评定最终奖项。

四、奖励办法:竞赛组委会向获奖学生个人颁发证书,向获奖团体颁发奖牌。

奖项类别奖项设置评选依据个人奖设一等奖暨最佳口试奖6名依据复赛与决赛口试成绩综合评定根据A、B组,分设二、三等奖依据复赛成绩评定团体奖设团体一、二、三等奖依据各区县各学校参赛人数及成绩综合评定优秀辅导教师奖设优秀辅导教师奖依据一、二、三等奖获奖学生评定区县组织奖设优秀组织奖依据各区县获奖人数及参赛人数综合评定五、本规程修改和解释权属本届竞赛组委会。

上海市高中学生科普英语竞赛获奖文章

上海市高中学生科普英语竞赛获奖文章

【序号1】上海市高中学生科普英语竞赛获奖文章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创新,科学素养和外语能力的培养正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一背景下,上海市高中学生科普英语竞赛应运而生,并且逐渐成为了备受关注的重要学术赛事。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深入探讨,探索科普英语竞赛的意义、特点和影响,并共享我对这一赛事的个人理解和见解。

【序号2】科普英语竞赛的意义和特点科普英语竞赛是一项旨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英语能力的赛事。

通过参与竞赛,学生们不仅可以在科学知识方面得到提升,还能够提高英语阅读和表达能力。

这样的竞赛不仅促进了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培养,同时也有助于将科学知识和英语学习相结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科普英语竞赛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内容成为了一种全新的学科、学术和活动。

通过赛事的设置,学生们被鼓励积累和学习更多的科学知识,并以英语的方式进行共享和表达。

这种形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还能够促使他们在英语学习中更加关注和了解科学知识。

【序号3】科普英语竞赛的影响与实践科普英语竞赛在上海市乃至全国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赛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科学素养和英语能力的舞台,激发了学生对科学与英语的热爱和兴趣。

另科普英语竞赛也促进了学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的变革,更加注重跨学科能力的培养和科学素养的提升。

在实际的竞赛过程中,学生们需要通过阅读、思考和写作来展现自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并用英语语言进行表达。

这样的实践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术水平,还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序号4】个人观点和理解我对于科普英语竞赛有着很深的认识和理解。

我认为这样的赛事不仅是一种比赛,更是一种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通过参与竞赛,我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科学知识,并在英语表达方面得到提升。

我深刻体会到,科学和英语并不是两个独立的学科,而是可以相互结合和促进的。

而科普英语竞赛正是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上海初中科普英语竞赛2020

上海初中科普英语竞赛2020

上海初中科普英语竞赛2020The 2020 Shanghai Middle School Science English Competition was a highly anticipated event that showcased the academic prowess and linguistic abilities of young students from across the city. This annual competition, organized by the Shanghai Municipal Education Commission, aimed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science and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providing a platform for students to demonstrate their mastery of both subjects.The competition was divided into several categories, catering to the diverse interests and strengths of the participant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events was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paper presentation, where students were required to conduct in-depth research on a topic within the realm of science and present their findings in a well-structured, articulate, and engaging manner. The participants were evaluated on their ability to convey complex scientific concepts, utilize appropriate technical vocabulary, and effectively communicate their ideas to a panel of expert judges.Another captivating aspect of the competition was the science-themed debate. Teams of students were tasked with researching and formulating arguments on controversial scientific issues, such as the ethical implications of genetic engineering or the role of technology in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The participants not only demonstrated their mastery of the subject matter but also showcased their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persuasive communication abilities, and capacity to engage in constructive dialogue.The competition also featured a science quiz, where students were challenged to showcase their breadth of knowledge across various scientific disciplines. From biology and chemistry to physics and astronomy, the quiz tested the participants' ability to recall and apply scientific principles, as well as their capacity to think quickly and logically under pressure.One of the highlights of the event was the science experiment demonstration, where students were given the opportunity to design and execute their own experiments, showcasing their creativity, problem-solving skills, and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The participants were required to not only present the methodology and findings of their experiments but also to explain the underlying scientific concepts in clear and accessible English.The 2020 Shanghai Middle School Science English Competition was a resounding success, attracting a record number of participants fromschools across the city. The event was marked by a palpable sense of excitement and camaraderie, as students from diverse backgrounds came together to celebrate their shared passion for science and the English language.One of the most remarkable aspects of the competition was the level of preparation and dedication displayed by the participants. Many of the students had spent months meticulously researching their topics, refining their presentation skills, and honing their language proficiency. The competition served as a testament to the hard work and commitment of these young scholars, who were determined to push the boundaries of their own abilities and showcase their talents on a larger stage.The competition also highlighted the importance of interdisciplinary learning, as students were required to seamlessly integrate their scientific knowledge with their English language skills. This approach not only enhanced the participants' overall academic performance but also equipped them with the necessary tools to navigate the increasingly globalized worl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oreover, the competition fostered a sense of community and camaraderie among the participants, as they supported and encouraged one another throughout the various events. The spirit of friendly rivalry and mutual respect that permeated the competitionserved as a testament to the values of teamwork, collaboration, and sportsmanship that are so essential in the pursuit of scientific advancement.The 2020 Shanghai Middle School Science English Competition was a resounding success, not only in terms of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s of the participants but also in its ability to inspire and motivate the next generation of scientific and linguistic leaders. The event's emphasis on the integration of science and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serves as a model fo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round the world, demonstrating the powerful synergies that can be achieved when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explore the boundaries of their knowledge and capabilities.As the curtain falls on the 2020 competition, the participants and organizers alike can take immense pride in the accomplishments of the event. The legacy of the 2020 Shanghai Middle School Science English Competition will undoubtedly continue to inspire and shape the educational landscape, as the next generation of young scholars rises to the challenge and pushes the boundaries of what is possible.。

科普英语竞赛活动对提高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初探

科普英语竞赛活动对提高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初探

科普英语竞赛活动对提高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初探一、问题的提出随着国际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以及世界科技文化的广泛交流,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的交流工具,愈来愈受到重视。

广大青少年学习英语的热情空前高涨,但英语教学受课时、教材的限制,中学生对科普英语的接触较少,高中英语课本中科普文章的数量不足二成,以至学生们进入大学之后,面对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英文原版文章,往往是不知所云。

这就对中学阶段的教育提出了一个课题:“如何使中学生在实践中应用英语工具来扩大视野、增长科技知识,提高综合能力,以适应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

这个课题对不受课时、教材限制的校外教育来说,提供了研究与实践的平台。

全国首创的“上海市中学生科普英语竞赛”活动就是在这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上海市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原市少科站)、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上海市科普创作协会、上海交大外语学院、上海科技出版社、上海科教出版社联合主办了此项活动。

二、研究与实践1、以竞赛为抓手,引导学生重过程,轻结果。

中学生科普英语竞赛对象为在校中学生,高三学生得一等奖可获高考加分,开始时学生往往看重的是竞赛结果。

我们认为竞赛只是抓手,重要的是过程,因此在活动的组织宣传过程中我们强调这一点,在实际运作上更是注重这一点。

(1)推荐科普阅读资料,提高学生阅读英语科普文章的水平当前,国内适合中学生阅读的科普英语资料、书籍极少,学校教师教学任务繁忙,不可能为学生寻找更多的阅读资料,校外教育完全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

为此,我们订阅了部分国外中学生科普期刊,由市科教中心牵头,请专家教授从期刊中精选适合中学生阅读的科普英语短文,加上注译和练习,编写成《中学生科普英语阅读文选》,高中出版了三本,初中一本,《初中科普英语阅读文选》,也是全国唯一的一本适合初中学生阅读的科普英语课外读物。

最近又在组织新编高中、初中各一本科普英语阅读文选,将于2003年3月出版。

《科普英语阅读文选》将国外最新的科普知识介绍给中学生,文章选自国外原版,语言上原汁原味,内容上是世界科技领域热点,让学生在了解当今世界科技动态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克服中国式英语的语言习惯。

上海中学竞赛课程

上海中学竞赛课程

上海中学竞赛课程上海中学竞赛课程:一、竞赛课程体系1. 中学生竞赛课程体系是由林昆(Kelvin Lim)领衔创建的,囊括了注重院校实验室、中学教学、讲座、辩论及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课程,涉及数学、物理、生物、化学、英语及其他学科,旨在为中学生提供一站式学习体系。

2. 竞赛课程体系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尝试不同学科,实现深度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开拓视野,学习新知识,激发创新能力,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3. 竞赛课程体系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考试分数,提升学习习惯,让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更有成就感,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及与当代社会的适应能力。

二、参加竞赛1. 为了使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潜能,中学竞赛的参加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参赛要求,学生可以报名参加各类竞赛,包括省级、国家级及国际级的竞赛,以及举办的暑期竞赛活动,并在此期间获得宝贵的奖励。

2. 参加竞赛可以帮助学生获得经验,增加认知,提高能力,丰富学习知识,扩大影响,吸收新技术,拓宽国际视野,加强自身实力,拓展学术思考,激励自我,了解时下趋势,拓宽学习领域,增强竞争意识和能力,获取就业技能,为学生做好准备就业,实现职业规划。

三、优势1. 竞赛课程体系不仅仅帮助学生通过竞赛获得有力的证明,更能在竞赛过程中进行深层次的学习,获得大量实践经验。

2. 参加竞赛也能提高学校名气,一方面可以招揽优秀考生,另一方面,优秀的竞赛名次也能激励学校学生,增强学校的整体教育形象,拓宽学校的发展机遇,谱写学校的辉煌历史。

3. 竞赛课程体系的优势还在于国际交流,由于参赛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在竞赛过程中,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更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让学生们就有了更广泛的视野,可以与世界接轨。

总之,上海中学竞赛课程体系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助于全面开发书面论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深度思维分析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等能力的途径,以培养学生高素质的全方位能力,为学生赢得未来发展的宝贵资源。

上海市科普讲解大赛流程

上海市科普讲解大赛流程

上海市科普讲解大赛流程一、报名阶段1.报名条件:参赛者必须是上海市内高校学生或科普志愿者,具备基本科学知识和科普讲解能力。

2.报名时间:通常在每年的春季进行,具体时间由主办方宣布。

3.报名方式:参赛者需提前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提交报名表格,填写个人信息并上传相应证明文件。

4.报名名额:每届比赛的名额有限,一般根据报名情况确定,根据资格审查结果,确定参赛名单。

二、初赛阶段1.选拔方式:初赛通常采用现场讲解赛的形式,参赛者根据主办方提供的科普主题进行讲解,评委根据讲解内容、表达能力和互动效果等方面进行评分。

2.比赛形式:初赛分为个人赛和团体赛,参赛者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报名方式。

3.赛程安排:初赛通常在一天内完成,按照分组的方式进行,每个参赛者有一定的讲解时间,以确保公平公正。

4.评选结果:初赛结束后,主办方将根据评委评分情况确定晋级名单,有资格晋级的选手将进入决赛。

三、决赛阶段1.决赛形式:决赛通常包括主题讲解、互动问答、科普应用等多个环节,参赛者需全方位展示自己的科普讲解能力。

2.赛程安排:决赛通常分为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参赛者需按时参加各项赛事,争取晋级决赛并获得更好的成绩。

3.决赛规则:决赛规则由主办方提前公布,包括时间安排、赛制规定、评分标准等内容,参赛者需遵守相关规定并积极参与。

4.评选结果:决赛结束后,主办方将根据各项比赛环节的表现情况,综合评定每位参赛者的成绩,并评选出最终的获奖名单。

四、颁奖与总结1.颁奖仪式:比赛结束后,主办方通常会举行颁奖仪式,对获奖选手进行表彰,并颁发奖杯、证书及奖金等奖品。

2.总结反思:比赛结束后,主办方将对比赛过程进行总结反思,并收集参赛者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今后的比赛活动更加完善。

通过上海市科普讲解大赛,参赛者可以提高自己的科普讲解能力,增加对科学知识的了解,促进科学普及工作的开展。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科普活动中来,共同推动科学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第十九届高中学生科普英语竞赛规程
一、参赛对象:
本市在校高中学生。

初中学生不允许报名参加。

二、竞赛时间安排(暂定,具体时间以网上公布为准):
2011年9月举行初赛;
2011年10月举行复赛;
2011年12月举行决赛。

三、竞赛实施办法:
1.竞赛分A、B两个组别,并分别设定分数线。

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生必须参
加A组,其他高中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组别。

2.竞赛报名:集体报名。

2011年4月22日—4月31日由参赛学校团体向所
在区、县少科站(青少年活动中心)报名;5月8日-20日各区、县少科站(青少年活动中心)将报名汇总后向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报名。

3.参考资料
4.初赛:由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统一命题,由各区县统一组织。

初赛采用笔试
形式,题型为选择、完型填空、阅读理解等,竞赛组委会提供的学习资料占一定比例。

5.复赛:根据初赛成绩,各区县选拔初赛人数10%的学生参加复赛。

复赛由市
科技艺术教育中心命题,由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统一组织。

复赛采用笔试形式,难度和要求较初赛有所提高。

题型为听力测试、阅读理解、翻译和写作等,竞赛组委会提供的学习资料占一定比例。

6.决赛:根据复赛成绩,选拔前48名学生进入决赛。

决赛为现场科学主题辩
论形式,对学生进行口语水平、科普知识等综合能力的测试,再依据复赛成绩综合评定最终奖项。

四、奖励办法:
竞赛组委会向获奖学生个人颁发证书,向获奖团体颁发奖牌。

五、本规程修改和解释权属本届竞赛组委会。

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
2011年4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