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工艺学-第二章 破煤、装煤和运煤方法(20080908)
采矿学二章优质获奖课件

平面上
与煤壁旳水平夹角一般为5080。
为不崩倒支架,煤软时取大值,煤层硬时 取小值。
剖面上
仰角
=510 顶板稳定时
=0
顶板不稳定时
俯角
1020
4)钻眼、装药
(1)钻眼设备:煤电钻、麻花钎子 (2)炸药与装药量: 炸药矿用硝氨炸药 Permitted explosive 底眼 150600g 顶眼 200g
0.3
0.4
1~1.2
(b) 对眼
1.2~1.6
0.4
1.0 2.0
。。 5~10
1.2~1.5
。 65
(c) 三花眼
( ) 三角眼
1.2~1.5
2)炮眼旳平距
顶梁长度 一般12m 每茬炮工作面进度0.81.2m 一般1.21.5m旳钎杆 为保护顶板,保护支护,不使煤崩到采空 区,要合理装药
3)炮眼角度
推移输送机(滞后采煤 机1015m) 采煤机来回一次进一刀 煤壁推动了一种截深
2、双向割煤方式
•煤层较薄,单滚筒采煤机, 滚筒直径接近煤层层厚
•煤层较厚,双滚筒采煤机 上行: 割煤, 挂梁,推 移输送机(滞后1015m) 铲装浮煤,支柱
下行: 割煤,挂梁, 推移输送机铲装浮煤,支 柱
来回一次进两刀
割煤后,按推移输送机与 移架旳先后关系,分:
及时支护 先移架,
后推移输送机
(a)
滞后支护 先推移
输送机,后移架 (b)
两者由设备构造及尺寸决 定,使用时不能改动
(c)
五、综采工作面循环图
综采循环以移架为标志 可采用: 四六制,三采一准 三八制,二采一准
两班半采煤,半班准备 示例:两班半采煤,半班准备,双向割 煤,日进7刀。
1.采 煤 方 法

2.采煤工作
3.采煤工艺 按照一定顺序完成各项工作的方法及其配合, 称为采煤工艺。在一定时间内,按照一定的顺 序完成采煤工作各项工序的过程,称为采煤工 艺过程。 4.采煤系统 采煤巷道之间在时间上的配合以及在空间上的 相互位置关系,称为采煤巷道布置系统。也即 为采煤系统。 5.采煤方法 是采煤系统和回采工艺的总称 。根据不同的矿 山地质及技术条件,可有不同的采煤系统与采 煤工艺相配合,从而构成多种多样的采煤方法。
2.综采面液压支架的移架方式 我国采用较多的移架方式有三种:①单架依次顺 序式,又称单架连续式,支架沿采煤机牵引方向 依次前移,移动步距等于截深,支架移成一条直 线,该方式操作简单,容易保证规格质量,能适 应不稳定顶板,应用较多;②分组间隔交错式; ③成组整体依次顺序式。 3.综采工作面工序配合方式 综采面割煤、移架、推移输送机三个主要工序, 按照不同顺序有两种配合方式,即及时支护方式 (图12—17)和滞后支护方式。
④在采煤工作面两端,一般至少各有一条回采巷道,构成完整的生产系 统。
壁式采煤法按所采煤层倾角,分为缓斜、倾斜煤层采煤法和急斜煤层 采煤法;按煤层厚度,可分为薄煤层采煤法、中厚煤层采煤法和厚煤 层采煤法。
按采用的采煤工艺不同,可分为爆破采煤法,普通机械化 采煤法和综合机械化采煤法。
按采空区处理方法不同,可分为垮落采煤法、刀 柱(煤柱支撑)采煤法、充填采煤法。 按采煤工作面布置及推进方向的不同,可分为走 向长壁采煤法和倾斜长壁采煤法。按工作面向仰 斜或倾斜推进的方向不同,倾斜长壁又有仰斜长 壁和俯斜长壁之分(如下图示)。 按是否将煤层全厚进行一次开采,可分为整层采 煤法和分层采煤法。薄煤层、厚度小于3m的中厚 煤层采用整层采煤法;厚度较大的中厚煤层、厚 煤层既可采甩整层也可采用分层采煤法。
采煤工艺1

第二节
爆破采煤工艺
一、爆破采煤工艺概念及其工艺过程
(一) 概念 爆破工艺是指长壁工作面用爆破方 法破煤、爆破及人工装煤、输送机 运煤和单体支柱支护的采煤工艺。 炮采工艺标志是爆破破煤。 (二) 工艺过程 爆破采煤的工艺过程包括打眼、放炮落煤和装煤、 人工装煤、刮板输送机运煤、移置输送机、人工支护 和回柱放顶等主要工序。
≮ 20m
1—MDY-150G型采煤机;
2100
Ⅰ Ⅰ
6m
4 2 3 4 1150 1000 1000 1000 250 4400
2—SGB-630/150型刮板输送机;
1050
Ⅰ2
Ⅰ
Ⅱ
Ⅱ
5 1
3—DZ-22型单体液压支柱;
2100
0.6m 3
1000
250630
2150
270 1000 1000 4400
与采场是同义语。
3、采煤工作:是指在采场内,为了开采煤炭资源所进行的一 系列工作。 。
第一节 采煤工艺基本概念
一、采煤工作面
煤矿开拓和掘进必需的巷道之后,形成了进行采
煤作业的场所称为采煤工作面,又称“回采工作 面”、“采场”。
二、开切眼
最初形成的沿采煤工作面始采线掘进,以供安装
采煤设备的巷道,称为开切眼。
三、装煤与运煤
(四) 运煤
炮采工作面通常采用可弯曲
刮板输送机和溜槽运煤。
一般在倾角小于20°时,采
用可弯曲刮板输送机运输;
在倾角大于20°时,可采用
溜槽运煤。
第二节
爆破采煤工艺
四、炮采工作面支护和采空区处理
(一) 炮采工作面支护 1.支护装备 目前,我国炮采工作面 大多数采用单体液压支柱 和铰接顶梁支护采空区。
采煤工艺

第一章1采煤工艺:采煤工作面所使用的设备方法和工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互配合2采煤基本工序:破、装、运、支、处。
“处”是指处理采空区,包括垮落法、充填法、煤柱支持法、缓慢下沉法。
垮落法(全部)通过注水软化,打眼放炮。
充填法包括部分充填、全部充填(水力、风力)3工作面长度:炮采80—100m;机采120—150m;综采150—180m。
推进长度:炮采300—500m;机采700—800m 1000m;综采1000m以上. 薄煤层1.3m以下中厚煤层1.3—3.5m 厚煤层3.5m以上。
厚煤层开采方法:分层开采、放顶煤、大采高。
薄煤层开采:刨煤机、滚筒采煤机、螺旋转机4区段斜长=工作面长+区段煤柱宽+区段巷宽第二章第二节1 炮采工作面爆破工作必须使用煤矿许炸药,其中最多的是煤矿铵炸药。
低瓦斯矿井中采用2号煤矿铵梯炸药;在高瓦斯矿井中使用3号煤矿铵梯炸药。
铵梯炸药多做32mm35mm38mm 直径的药卷,质量为100g 150g 200g,长度为170mm和190mm。
煤矿许用电雷管包括煤矿安全瞬发雷管和煤矿安全毫秒电雷管。
最后一级的延期时间不能超过130ms2炮眼布置方式:1单排眼:用于薄煤层煤质较软节理发育的采高较小的中厚煤层2双排眼:包括对眼三花眼,一般用于采高较小的中厚煤层煤质中硬的工作面3三排眼:即五花眼,用于采高较小煤质坚硬的中厚煤层3①炮眼与煤壁的水平夹角一般为50°—80°,软煤取大值,硬煤取小值。
为了不崩坏支架,应使水平方向的最小抵抗线朝向两柱之间的空当②顶眼在垂直面上向顶板方向仰起5°—10°眼底距顶板0.1—0.5m,其值视煤层软硬和黏顶情况而定,应保证不破坏顶板的完整性③底眼在垂直面上向底板方向保持10°—20°的俯角,眼底接近底板,以不丢煤为原则。
4炮眼间距一般为1—2m5炮眼深度根据每次开帮进度而定,一般有浅进度和深进度两种。
采煤机司机技术初训2008.2.16

第三节
炮采工艺过程
炮采工艺除运煤的工序实现了机械化外,其余 工序全部是由人工来操作,其具体工艺过程是: 1.破煤。由打眼、装填炸药、封堵炮眼和放炮等 工序完成。 2.装煤。装煤方式有人工装煤、爆破装煤和半机 械化装煤等。人工装煤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是炮 采工艺的最大缺点。
爆破装煤是利用放炮时的爆破力,将煤炭自动 抛入刮板输送机内,以减轻工人体力劳动,但 它只能自动装入部分煤炭,剩余的煤炭仍然需 要人力装入到刮板输送机内。至于半机械化装 煤是用攉煤机装煤,仍由人力掌握攉煤大铁锹, 由刮板输送机的刮板链牵引攉煤,没有解决装 煤的机械化问题。 3.运煤。由工作面刮板输送机来完成。
综采面段巷道布置的主要特点
1、断面尺寸较大(回风巷8~10平方米,进风巷12平方米以上) 2、平巷掘进取直 3、加大工作面推进长度
二、综采面的采煤和运输
1、采煤机的进刀方式:
端部斜切法(两距约25~30米的范围内) 中部斜切法
2、割煤方式
(1)单向割煤
(2)双向割煤
3、装煤方式
(五)顶板管理
顶板管理方法: 采用一梁一柱,见四回一的支护方式,全部跨落 法管理顶板。 4、回料方式: (1)回料方式及顺序: 工作面内达到最大控顶距时,进行分组分段人工 回料。按照由下向上,先补后回的原则逐棚回料, 回料分组拉茬距离不小于15m。回料拉茬应避开 地质变化处,悬顶等地段。
滚筒上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必须与滚筒旋转
方向相适应:
对顺时针旋转的滚筒,螺旋叶片方向必须右旋 对逆时针旋转的滚筒,螺旋叶片方向必须左旋
(二)综采面运输
1、运输设备
面上可弯曲刮板输送机—平巷转载机—可伸
缩带式输送机—采区煤仓 2、运输方式 刮板、胶带输送机
采煤工艺ppt课件

;
7
(二)综采工作面的安装
液压支架的组装方式
1)地面组装,整架下井,运到工作面
该方式广泛采用,要求井巷断面够。
2)地面解体工作面附近组装
要求有组装硐室
组装硐室一般在回风平巷中切眼附近
长宽高=853m
一般
棚子支护
起吊钢梁
双轨调车线
;
8
1、沿运输平巷运入的设备及顺序
工作面刮板输送机机头部-转载机-破碎机-乳化液泵站-水泵-电气 设备-管路
间隔交错式较快。 ③单向、双向移架,对顶板管理效果影响很大。 ④全卸载与带载移架对顶板管理影响较大。不
卸载或部分卸载,有利于控制顶板,尽量采 用。 ⑤采用分段依次顺序移架时,顶板下沉量叠加, 容易造成顶板破碎、煤壁片帮和倒架。
;
25
;
26
;
27
(三)、液压支架的支护方式1 Nhomakorabea及时支护方式 采煤机割煤后,支架依次或分组随机
液压支架
桥式转载机 运输平巷 带式输送机
;
采空区
12
;
13
二、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
综采工艺与普采工艺的区别: 工作面支护实现了机械化。 综采工作面生产工艺过程:割煤(落、装
煤)、运煤、支护、处理采空区。 特点:全部实现了机械化,降低劳动强度,
提高了单产及安全性。
;
14
(一)、综采面双滚筒采煤工作方式
4
1
2 6
;
38
;
39
3、采煤工艺缺点
1)支架歪斜、扭转甚至倒架 2)容易出现煤壁大面积片帮 3)支架防滑,防倒; 4)工作面端头管理困难,运输及回风巷最好沿底留顶掘进, 有利于端头管理 5)初采高度较小,一般为3.5m左右.
采煤工艺讲义

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采煤工艺目前,我国长壁采煤工作面采用炮采、普采和综采三种采煤工艺方式。
爆破采煤工艺,简称“炮采”,其特点是爆破落煤,爆破及人工装煤,机械化运煤,用单体支柱支护工作空间顶板。
随着技术装备的发展,我国炮采工艺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建国初期改革采煤方法;推行长壁采煤工艺,工作面采用拆移式刮板输送机运煤、木支柱支护顶板,生产效率很低,工作极为繁重,劳动条件差;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采用能力较大、能整体前移的可弯曲刮板输送机运煤,用摩擦式金属支柱和铰接顶梁支护顶板,使工作面单产和效率有较大提高,劳动强度有所降低;进入80年代,炮采工作面的装备和技术手段更新速度加快,用防炮崩单体液压支柱代替摩擦式金属支柱,工作空间顶板得到有效控制,生产更加安全,支护工作效率提高,而且工作面输送机装上铲煤板和可移动挡煤板,使80%~90%的煤在爆破和推移输送机时自行装入输送机,同时工作面采用大功率或双速刮板输送机运煤和毫秒爆破技术,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普通机械化采煤工艺,简称“普采”,其特点是用采煤机械同时完成落煤和装煤工序,而运煤、顶板支护和采空区处理与炮采工艺基本相同。
50年代,曾采用深截式采煤机(截深为1.5~1.6 m)落煤和装煤、拆移式刮板输送机运煤、木支柱支护顶板。
由于顶板悬露面积大且得不到及时支护,单产和效率低,安全生产条件差,这种技术装备已被淘汰。
60年代以来,普遍采用了浅截式(截深0.6~1.0m)采煤机械。
按照技术装备的发展,我国浅截式普采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60年代初采用浅截式采煤机械、整体移置的可弯曲刮板输送机、摩擦式金属支柱和铰接顶梁相配套的采煤机组,使普采单产和效率有较大提高,安全生产有所改善。
这种第一代浅截式普采设备目前在国有重点煤矿已被淘汰,在某些地方煤矿仍在使用。
70年代后期采用第二代普采装备,即对第一代浅截式普采设备进行技术更新,提高配套水平,主要是采用了单体液压支柱管理顶板,使普采生产出现了新的面貌。
培训备课记录

采煤方法基本知识采煤方法包括采区内采煤系统和采煤工艺两部分,采煤系统前面已作介绍,这里主要介绍采煤工艺。
采煤工作面的采煤工艺包括工作面破煤、装煤、运煤、支护及采空区处理五大内容。
由于采煤工作面机械化程度不同,采煤工艺分为炮采、普通机械化采煤、综合机械化采煤和综采放顶煤采煤。
一、炮采其工艺过程包括打眼,爆破落煤和装煤,人工装煤,刮板输送机运煤,移置输送机,人工支设支架和回柱放顶等主要工序。
(一)爆破落煤爆破落煤由打眼、装药、填炮泥、连炮线及放炮等工序组成。
1、工作面炮眼布置炮采工作面炮眼布置根据煤层的采高、硬度及顶板岩性而定。
炮眼布置形式一般有单排眼、双排眼和三排眼。
(1)单排眼:一般适用于薄煤层或煤质软、节理发育的煤层。
(2)双排眼:其布置方式有对眼、三花眼和三角眼等。
一般适用于采高较小的中厚煤层。
(3)三排眼:三排眼也称五花眼。
主要适用于煤层坚硬或采高较大的中厚煤层。
2、装药放炮采煤工作面炮眼打好后,就可以装药。
炮眼装药结构有两种:一种叫正向装药,一般在有瓦斯煤尘爆炸条件下使用;另一种叫反向装药,一般在没有瓦斯煤尘爆炸条件下使用。
炮眼装药完成后,放炮员就开始连线,各炮眼一般都采用串联方式。
连线完成后,将将人员撤至安全地点,设好放炮警戒便可以放炮。
(二)装煤与运煤炮采工作面爆破后,一部分煤会自行装入输送机,剩余部分煤由人工装入输送机,人工装煤前必须首先检查放炮后的顶板支架,进行敲帮问顶,处理活炸活煤,控制好顶板,无问题后再清煤。
(三)支护炮采工作面通常采用金属摩擦(或单体液压)支柱和铰接顶梁支护。
其布置形式主要有正悬臂齐梁直线柱和正悬臂错梁三角柱。
1、金属摩擦支柱金属摩擦支柱有微增阻和急增阻两种类型,其中微增阻式比较常用。
该支柱对顶板产生3-5t的初撑力。
目前国有大矿已被单体液压支柱取代。
2、单体液压支柱单体液压支柱是靠高压乳化液为工作液的支柱,有外注式和内注式两种。
目前被广泛应用的是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送机选型计算
2.爆破破煤原理
煤岩的可爆性 煤岩对爆破作用的抵抗或爆破的难易程度称为可爆性,这对于爆破时的破碎过 程,选用炸药和确定爆破参数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主要用爆破煤岩块的单位耗药量和煤岩波阻抗来表示可爆性,岩石强度越 高,波阻抗越大。
爆破破煤理论 (1)炮轰气体膨胀力的破坏理论 爆破煤岩时,初期由应力波形成的动应力场很快消失,特别是在低阻抗的煤岩 中,爆轰气体膨胀产生的静压力起主要作用。 (2)应力波破坏理论 煤岩体的破坏首先是由爆破产生的冲击波和应力波的作用 (3)应力波和气体共同作用破坏理论 煤岩体内最初形成裂隙是由应力波造成的,随后爆炸气体渗入裂隙,在膨胀静 压作用下,使裂隙扩展而破碎。
3.煤岩的破碎过程
装药爆炸时,在炮孔处受冲击波或
应力波作用,被压缩形成扩大腔(炸 腔),紧邻的是压碎区,此处的岩石 被强烈粉碎,并产生很大的塑性变形, 该区域一般不超过3r0。 再向外是裂隙区,在该区内,在应力 波切向拉应力作用下,产生径向裂隙, 一般此区域不超过20r0。 当超过20r0后,由于应力波的衰减, 爆破产生的拉应力不足以克服煤岩的 抗拉强度,不再发生裂隙,但仍有振 动波传播,直至消失,此区域为震动 区。
最小抵抗线:药包几何中心到邻近自由面的垂直线称为最小抵抗线。最小抵抗 线的方向,就是药包爆炸后,煤岩移动或抛掷的主要方向。
炮眼角度 合理的角度应是:水平角度为85~100°,底眼俯角为5~10°,顶眼仰角为 0~5°。 起爆顺序 起爆顺序合理与否,是直接影响爆破效果好坏的关键。合理的起爆顺序对于取 得好的爆破效果是十分重要的。一般采用斜切起爆。
炮轰的动作用 炮轰时,孔壁上受到脉冲形式的冲击压力作用,若药包与孔壁间不存在间隙,则 煤岩将受到炮轰压力的直接作用;若存在间隙,则煤岩受到的是炮轰波所激起的冲击 压力作用。动作用产生的冲击压力峰值是很高的,但作用时间很短。
炮轰的静作用 靠炮轰产物膨胀做功,把能量传给煤岩,使煤岩产生破坏,不同于静压(准静态 压力)。在冲击压力峰值迅速降低后,炮轰产物在原来的炮孔体积内,将达到平衡的 流体静压力作用在孔壁或孔隙中,压力下降非常缓慢,直至煤岩被炸开,炮轰产物从 孔中逸出,随之静压力也逐渐消失,如图2-36所示,虽然静压力较冲击压力峰值较小, 但由于持续时间较长,它对煤岩的破碎与抛掷起主要作用。
二、煤的切削破坏过程及原理
1.煤的切削
煤基本上属于脆性固体材料,切削时,刀头的刀尖部分首先接触煤体,产生很高
的集中接触应力,随着进刀越来越深,接触面积越来越大,相应的应力下降。 由于集中接触应力远远超过了煤的抗压强度,煤与刀具接触位置产生压碎,在刀 具前方煤体未破坏之前的瞬间,形成煤粉“压实核”,如图2-15所示。煤粉“压实核” 储存了大量的弹性能,一旦在刀具前刃面与煤体间发生缝隙时, “压实核”煤粉将会 顺着刃面以较高速度“流出”,在截齿的端面与侧刃面的碾压与摩擦作用下,同样可 产生煤粉。截齿越钝,产生的煤粉越多。当应力增大到一定程度,煤体产生裂缝,大 块切削崩落后,煤体形成不规则斜面。
预裂(预切)爆破技术 是一种控制爆破方法,原理:当两个相邻炮孔同时起爆时,冲击波在炮孔间相互 碰撞,使炮孔间的煤岩承受拉力,造成裂断区,如图2-51所示。
微差爆破技术
第二节 装煤方法
把从煤体上破落下来的碎煤装入输送机运出工作面(装煤、破煤)。炮采时, 多由手工作业完成装煤工序,机采工作面中,一般采煤机可自行完成装煤工序,
犁式采煤机上的装煤机构,通常装在截割机构后方,依靠采煤机的牵引力移动 和装煤。 L犁式装煤板(装煤犁)-早期滚筒采煤机使用,如图所示,因换向不便,没有
得到推广使用。
刨煤机:刨头上设有装煤犁槽,如图所示。由底刀2和犁形板3组成,由于刨 煤机的吃刀深度浅,刨落煤量少,所以装煤效果好。
三、铲煤板装煤
使用螺旋滚筒装煤时,在机道上必将遗留部分碎煤,为了清除浮煤,在输送机
第二章 破煤、装煤和运煤方法
第一节
一、切削
截齿是安装在采煤机工作机构上直接切削煤的刀具,为保证切削效果,发挥采 煤机设备的生产能力,对截齿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耐磨与抗冲击的韧性,破 煤能耗低,安装固定可靠,更换方便、成本低,容易制造。
破煤方法
在截齿的刀头上,通常需要镶嵌硬质合金—钨钴合金(玻璃刀头-金刚石)。 (a)截链式(链条上装有截齿座与 截齿,直线运动切削) (b)刨削式(刨头上装有截齿(刨 刀),直线切削) (c)滚筒式(滚筒截齿旋转,直线 运动、滚削) (d)圆筒性钻头(圆筒环形端头上 镶有截齿,向煤壁前方钻进,环状 切削,实质仍然属于直线切削) (e)端面钻头(钻头端面镶有截齿、 利用顶端刃面或侧刃面切削,侧向 铣削(机器零件)) (f)锥形表面上镶有截齿
爆破落煤由打眼、装药、填炮泥、联炮线及放炮等工序组成。 炮眼布置原则 依据煤层的采高,煤的硬度和有无夹石来确 定。 ① 当采高超过2m时,采用五花眼布置; ② 当采高在1.6~2.0m,煤质较软(f=1~1.5) 时,按三花眼布置; ③ 当采高在1.6~2.0m,煤质较硬(f>2)时,应按 五花眼布置。 ④ 当采高小于1m时,采用三花眼或单排眼布置。 在实际操作中还应根据前次爆破后的实际情 况,结合煤的性质、节理、层理、裂隙等因素进 行必要的调整。
三、爆破破煤
1.概述
炸药作为破碎煤岩的一种主要动力源,短时间内产生大量高温高压气体,放出 大量能量。炸药迅速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及其现象称为爆炸或爆破,与燃烧的区别 在于反应速度不同,比燃烧高106 倍。 爆破作用的基本形式有冲击和爆轰两种, 冲击表现为冲击波的产生与传播。
炮轰波做功,根据其做功形式不同,将它的作用分为两类:动作用、静作用
刀具切削煤的破坏全过程是:从刀具接触煤体开始,首先形成压实核(压碎带), 经过若干个不均匀的小块切削破坏,达到一次大块切削崩落破坏,图2-17。
消除或减少煤粉压实核是减小截齿切削阻力的主要途径。 刀具磨钝(损):在割煤过程中,刀具必然被逐渐磨钝,截齿变钝后,各刃面变 成弧面,与煤的接触面积增大,切削力必然增大。
裂隙的形成与发展大体分三个阶段。 (1)缓慢发展阶段 取决于煤岩体的弹性、强 度性质等;煤岩强度越大,此 段时间越长 (2)裂隙加速发展阶段 主要取决于加载条件,与 煤岩体性质无关 (3)恒定发展阶段 取决于煤岩中弹性波传播 速度和弹性能转变为裂隙表面 能的速度。
有自由面存在时,随着装药位置深度的不同,在各种力的共同作用下,将形 成不同形状的爆破漏斗。
输送机槽 溜槽在水平方向上允许偏转3度,垂直 方向上允许偏转4度,以满足平缓弯曲和 适应底板不平的情况。 输送链和刮板 输送机输送能力很大,输送链的强度 也应很大,一般多采用两侧双链结构, 链的最大破断力(667KN)。 为克服两侧双链张力不均,相互牵制, 产生冲击特点,开始采用中心单链输送 机。其电机功率达到55-220 kW,最大输 送能力达到850t/h。单链结构简单,受力 均衡。
f :煤的坚固性系数
装药结构 正向装药结构和反向装药结构 装药结构对爆破效果和爆破安全影响很大,从传爆方向来看,反向装药爆破传爆方向 指向炮眼口,易从炮眼口喷火引起瓦斯、煤尘爆炸,认为正向装药爆破比反向装药爆破 安全。但只要充填足够长度的炮泥,反向装药爆破的安全性会有较大的提高。从爆破效 果来看,反向装药爆破传爆方向和岩石移动方向一致,反向装药比正向装药爆破效果好。 采用毫秒爆破时,从引起“带炮”现象来看,反向装药爆破比正向装药爆破安全。 井下爆破中应注意的问题 放炮前必须检查瓦斯,放炮点附近20米范围内,瓦斯浓度达到1%时,必须停止爆 破;保证一定的封泥长度,根据炮眼深度不同,一般为0.3-1.0m。
a爆破深度较大,其作用尚未达到自由 面; b爆破装药深度较大,形成的爆破漏斗 顶角较小,破碎煤岩发生隆起,这种 漏斗称为松动漏斗(松动爆破); c装药深度较小,漏斗顶角较大,有大 量碎石被抛出,形成MAN:松动锥 mAn:抛掷漏斗man:可见漏斗,这 种爆破称为抛掷爆破或扬弃爆破。
4.采煤工作面爆破技术
上装有铲煤板,铲煤板随输送机一起由移溜千斤顶向前推移,移动过程中,浮煤 沿铲板斜面自行装入输送机中。结构简单、煤不产生二次破碎,不产生煤尘,与 输送机移动工序并行,操作工艺简单。
第三节
运煤方法(刮板输送机)
回采工作面的运煤方式,根据溜槽与刮板链的布置方式,可分为并列式和重叠式。
我国输送机电动功率标准系列:20、40、75、100、125KW,多台传动装置时, 布置方式如图所示。
煤的切削方式与方法: 截齿切削破煤两种方法:(1)冲击荷载下破煤(2)静荷载下破煤 从破碎煤岩试件所消耗的瞬间能量看,冲击破煤要比静力破煤高2-4倍,但冲击破 煤所需时间很短,可提高生产率。 采煤机工作机构切割方法有:截割法、截楔法两种。 截割法:截齿将煤一块块切削下来,目前常用的截煤方法。 截楔法:先用截齿切削成几条槽(环状或齿状),再利用楔形机构插入槽中,利 用劈裂原理破槽间煤,此原理能充分利用煤岩体抗拉强度小的性质。与截割法相比, 可使煤的出块率增多与单位能耗降低。
采用滚筒采煤机时,螺旋滚筒可直接装煤,采用刨煤机时,在刨头上装有犁板槽, 可把落下来的碎煤装入输送机中。 对倾角较小的工作面,采用刮板输送机运煤、大倾角回采面,可采用自溜运输。
一、螺旋滚筒装煤
螺旋滚筒是滚筒式采煤机的工 作机构,能完成破煤与装煤两工序。 由轮壳2、螺旋叶片3、端盘4 与截齿1组成。
二、装煤犁(铲)装煤
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眼
三花眼
三角眼
炮眼间距 炮眼间距与角度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着爆破效果的好坏,炮眼间距过大,爆破后 煤体坚硬,增加了工人体力消耗与攉煤时间;炮眼间距过小,会增加炸药、雷管的消 耗,同时也增加了打眼工作量。炮眼间距计算经验公式如下: w=(15~20)d (m) a=(1~1.5)w (m) 式中 w —— 最小抵抗线,m; d —— 炮眼直径,m; a —— 间距,m。 炮眼间距的计算结果只起参考作用,要确定最合理的炮眼间距,必须经过井下的 实际试验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