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腈合成工段的工艺设计
丙烯腈合成工段工艺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设计(论文)题目:年产万吨丙烯腈工艺设计
学生:
1.设计(论文)的主要任务及目标
对年产万吨丙烯腈工艺设计,主要包括生产的工艺流程设计,工艺计算,设备的设计与选型,环境保护,工业卫生与劳动安全。
绘制生产工艺流程图和主要设备结构图。
产品纯度:99%
生产天数:330天/年
方程式为:通过查阅文献自己确定
反应原料:通过查阅文献自己确定
物料配比为:通过查阅文献自己确定
2. 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主要内容
(1)说明部分:文献评述及装置概况;工艺参数,经济指标及产品规格。
(2)计算部分:工艺计算(物料衡算、能量衡算、主要设备计算)
(3)绘图部分: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主要设备工艺条件图
基本要求
(1)熟练查阅与课题有关资料
(2)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自学知识确立设计方案;(3)能按时完成设计任务;
(4)能独立撰写设计说明书,要求语言流畅、逻辑性强、观点正确。
;
(5)能独立绘制设计图纸。
3.主要参考文献
(1)杨祖荣,化工原理,化学工业出版社;
(2)徐秀娟,化工制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3)时钧、汪家鼎、余国琮、陈敏恒,化学工程手册(上、下),化学工业出版社。
(4)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化学工艺手册(上、下),化学工业出版社。
4.进度安排。
丙烯腈合成工艺设计毕业设计

有关“丙烯腈合成工艺设计”的毕业设计
有关“丙烯腈合成工艺设计”的毕业设计如下:
1.前期准备:了解丙烯腈的性质、应用以及国内外市场情况,收集相关文献资料,明确设
计任务和要求。
2.工艺路线选择:根据丙烯腈的生产原理和方法,选择适合的生产工艺路线。
比如,你可
以选择以丙烯为原料,通过氨氧化法生产丙烯腈的工艺路线。
3.工艺流程设计:在选定工艺路线的基础上,设计详细的工艺流程。
包括原料的预处理、
反应条件控制、产品的后处理等各个环节。
同时,需要确定主要设备和操作参数。
4.设备选型与设计:根据工艺流程的需求,选型和设计相关的设备,如反应器、分离器、
换热器等。
设备的选型和设计需要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同时要考虑设备的可靠性、经济性等因素。
5.控制系统设计:设计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自动监测和控制。
包括温度、压
力、流量等关键参数的自动控制和调节,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和产品质量。
6.安全与环保设计:考虑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环保问题。
比如,针对可能的危险因素制定
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同时,要考虑废气的处理、废水的处理等环保问题,确保生产过程符合环保要求。
7.经济性分析: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经济性分析,包括原料成本、设备投资、运行费用等
方面的计算和分析。
通过经济性分析,评估生产过程的经济效益和可行性。
8.编写毕业设计报告:在完成上述各项任务后,编写详细的毕业设计报告。
报告应包括引
言、工艺设计、设备选型与设计、控制系统设计、安全与环保设计、经济性分析、结论等部分。
丙烯腈合成工段的工艺设计

丙烯腈合成工段的工艺设计丙烯腈(Acrylonitrile)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它是丙烯酸系列产品的关键原料。
丙烯腈主要通过丙烯、氨和空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得到。
以下是丙烯腈合成工段的工艺设计:1.反应器设计:丙烯腈合成反应是一种气-液-固三相反应,反应器类型一般选用鼓泡塔式反应器。
反应器材质一般选用不锈钢材质,如316L 等,以耐受腐蚀性强的介质。
反应器设计应考虑传质、传热和搅拌等因素,以确保反应的均匀性和高效性。
2.催化剂装填:催化剂是丙烯腈合成反应的关键因素,目前常用的催化剂有贵金属催化剂和非贵金属催化剂。
催化剂的装填方式应根据催化剂的特性进行选择,以保证催化剂与液相充分接触,提高催化效率。
3.工艺流程设计:丙烯腈合成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原料准备、反应、分离、精制等步骤。
原料准备包括丙烯、氨和空气的压缩、冷却和混合;反应包括在催化剂存在下,丙烯、氨和空气的氧化还原反应;分离包括将反应产物中的气体和液体分离出来;精制包括将液体产物进一步分离提纯为高纯度的丙烯腈。
4.控制系统设计:为了确保工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设计一套完善的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应包括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的监测和控制,以及报警、安全阀等安全装置的设置。
5.环保设计:丙烯腈合成过程中会产生废气、废水和废渣等废弃物,需要进行环保设计,包括废气处理系统、废水处理系统和废渣处理系统等。
废气处理系统可采用吸附法、吸收法、燃烧法等方法进行处理;废水处理系统可采用生化处理、膜分离等方法进行处理;废渣处理系统可采用固化处理、焚烧处理等方法进行处理。
总之,丙烯腈合成工段的工艺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反应器、催化剂、工艺流程、控制系统和环保等因素,以确保工艺的稳定性和高效性,同时满足环保要求。
年产9.5 万吨丙烯腈合成工段实用工艺设计

年产9.5 万吨丙烯腈合成工段工艺设计《课程设计》成绩评定栏化工工艺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第一部分概述 (7)第二部分生产方案选择 (7)第三部分生产流程设计 (8)第四部分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 (10)4.1小时生产能力 (10)4.2反应器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10)4.2.1计算依据 (10)4.2.2物料衡算 (10)4.2.3热量衡算 (12)4.3空气饱和塔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13)4.3.1计算依据 (13)4.3.2物料衡算 (14)4.3.3热量衡算 (15)4.4氨中和塔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16)4.4.1计算依据 (16)4.4.2物料衡算 (17)4.4.3热量衡算 (18)4.5 换热器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21)4.5.1计算依据 (21)4.5.2物料衡算 (22)4.5.3热量衡算 (22)4.6 水吸收塔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23)4.6.1计算依据 (23)4.6.2物料衡算 (23)4.6.3热量衡算 (25)4.7 空气水饱和塔釜液槽 (27)4.7.1计算依据 (27)4.7.2物料衡算 (27)4.7.3热量衡算 (28)4.8 丙烯蒸发器热量衡算 (29)4.8.1计算依据 (29)4.8.2有关数据 (29)4.8.3热衡算求丙烯蒸发器的热负荷和冷冻盐水用量 (29)4.9 丙烯过热器热量衡算 (29)4.9.1计算依据 (29)4.9.2热衡算 (29)4.10 氨蒸发器热量衡算 (30)4.10.1计算依据 (30)4.10.2有关数据 (30)4.10.3热衡算求氨蒸发器的热负荷和加热蒸汽用量 (30)4.11 氨气过热器 (30)4.11.1计算依据 (30)4.11.2热量衡算 (30)4.12 混合器 (30)4.12.1计算依据 (30)4.12.2热衡算 (31)4.13 空气加热器的热量衡算 (31)4.13.1计算依据 (31)4.13.2热衡算 (32)第五部分主要设备工艺计算 (32)5.1反应器 (32)5.1.1计算依据 (32)5.1.2浓相段直径 (32)5.1.3浓相段高度 (33)5.1.4扩大段(此处即稀相段)直径 (33)5.1.5扩大段高度 (33)5.1.6浓相段冷却装置的换热面积 (33)5.1.7稀相段冷却装置的换热面积 (34)5.2 空气饱和塔 (34)5.2.1计算依据 (34)5.2.2塔径的确定 (34)5.2.3填料高度 (36)5.3 水吸收塔 (36)5.3.1计算依据 (36)5.3.2塔径的确定 (36)5.3.3填料高度 (37)5.4 丙烯蒸发器 (38)5.4.1计算依据 (38)5.4.2丙烯蒸发器换热面积 (38)5.5 循环冷却器 (40)5.5.1计算依据 (40)5.5.2计算换热面积 (40)5.6 氨蒸发器 (42)5.6.1计算依据 (42)5.6.2计算换热面积 (42)5.7 氨气过热器 (43)5.7.1计算依据 (43)5.7.2计算换热面积 (43)5.8 丙烯过热器 (43)5.8.1计算依据 (43)5.8.2计算换热面积 (43)5.9 空气加热器 (44)5.9.1计算依据 (44)5.9.2计算换热面积 (44)5.10 循环液泵 (45)5.11 空气压缩机 (45)5.12中和液贮槽 (46)第六部分设计心得 (46)参考文献 (47)第七部分附录 (47)年产9.5 万吨丙烯腈合成工段工艺设计摘要:设计丙烯腈的生产工艺流程,通过对原料,产品的要求和物性参数的确定及对主要尺寸的计算,工艺设计和附属设备结果选型设计,完成对丙 烯腈的工艺设计任务。
丙烯腈车间工艺设计课程设计

丙烯腈车间工艺设计课程设计目录第一部分分生产方法 (3)第二部分设计技术参数 (4)第三部分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4)3.1 丙烯腈工艺流程示意图 (4)3.2 小时生产能力 (5)3.3 反应器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街算 (5)3.4 空气饱和塔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8)3.5 氨中和塔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10)3.6 换热器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15)3.7 水吸收塔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17)3.8 空气水饱和塔釜液槽 (21)3.9 丙烯蒸发器热量衡算 (23)3.10 丙烯过热器热量衡算 (23)3.11 氨蒸发器热量衡算 (24)3.12 氨气过热器 (24)3.13 混合器 (24)3.14 空气加热器的热量衡算 (25)第四部分主要设备的工艺计算 (26)4.1 空气饱和塔 (26)4.2 水吸收塔 (28)4.3 丙烯蒸发器 (30)4.4 循环冷却器 (32)4.5 氨蒸发器 (34)4.6 氨气过热器 (35)4.7 丙烯过热器 (35)4.8 空气加热器 (36)4.9 循环液泵 (37)4.10 空气压缩机 (38)4.11中和液贮槽 (38)第五部分附录 (39)5.1附表 (39)5.2 参考文献 (41)第六部分课程设计心得 (42)丙烯腈车间工艺设计摘要:设计丙烯腈的生产工艺流程,通过对原料,产品的要求和物性参数的确定及对主要尺寸的计算,工艺设计和附属设备结果选型设计,完成对丙烯腈的工艺设计任务。
第一部分生产方法丙烯腈,别名,氰基乙烯;为无色易燃液体,剧毒、有刺激味,微溶于水,易溶于一般有机溶剂;遇火种、高温、氧化剂有燃烧爆炸的危险,其蒸汽与空气混合物能成为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为3.1%-17% (体积百分比);沸点为77.3℃ ,闪点 -5℃ ,自燃点为481℃ 。
丙烯腈是石油化学工业的重要产品,用来生产聚丙烯纤维(即合成纤维腈纶)、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苯乙烯塑料和丙烯酰胺(丙烯腈水解产物)。
年产3.5万吨丙烯腈合成工段工艺设计

年产3.5万吨丙烯腈合成工段工艺设计年产3.5万吨丙烯腈合成工段工艺设计年级专业学号姓名指导教师设计成绩完成日期2013 化学工程与工艺 2021 年月日《课程设计》成绩评定栏评定基元评审要素评审内涵分值评分签名栏格式是否规范格式规范内容完整内容是否完整 10 评阅教师签名 10 设计说明, 50% 工艺计算正确、完整和规范物料恒算 10 热量衡算 10 设备设计和选型 10 评阅教师签名方案流程图 10 设计图纸,40% 图纸规范标注清晰工艺物料流程图 10 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上课出勤制图出勤上课出勤考核制图出勤考核 20 平时成绩,10% 5 5 指导教师签名合计100 化工工艺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学号设计题目设计技术参数设计要求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年产 3.5 万吨丙烯腈合成工段工艺设计 1.生产能力: 35000 吨/年 2.原料:丙烯85%,丙烷15%(摩尔分率);液氨100% 3.产品:1.8%(wt)丙烯腈水溶液 4.生产方法:丙烯氨氧化法 5.丙烯腈损失率:3% 6.设计裕量:6% 7.年操作日:300天 1.确定设计方案,并画出流程框图(要求见4(1)); 2.物料衡算,热量衡算 3.主要设备的工艺设计计算 4.绘图要求:(1)流程框图(CAD或者PPT绘,截图在方案设计中);(2)方案流程图(CAD或手绘,A3图纸);(3)工艺物料流程图(带物料表,CAD或手绘,A3图纸);(4)制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CAD或手绘,A3图纸); 5.编写设计说明书工作量 1.设计计算:1.5周 2.工艺流程图与设计说明书:1周 3.答辩:0.5周工作计划第一周: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及主要设备的工艺设计计算第二周:画图,撰写设计说明书,第三周:答辩参考资料《化工工艺设计手册》第四版(上下册),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化学化工物性参数手册》,青岛化工学院等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第一部分概述1.1 丙烯腈的性质1.1.1 丙烯腈的物理性质丙烯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合成纤维、树脂、橡胶急胶粘剂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完整版)年产10万吨丙烯腈合成段工艺设计毕业设计

年产10万吨丙烯腈合成段工艺设计The Process Design of 100kta Acrylonitrile bySynthesis目录摘要 .......................................................................................................................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文献综述.................................................................................................1.1 丙烯腈的概况 .............................................................................................................1.1.1 丙烯腈的发展 ..........................................................................................................1.1.2 丙烯腈的应用方向 ..................................................................................................1.2 国内丙烯腈市场简况 .................................................................................................1.2.1 现状 ..........................................................................................................................1.2.2国内丙烯腈消费情况 ..............................................................................................1.3 国外丙烯腈市场简况 .................................................................................................1.3.1 现状 ..........................................................................................................................1.3.2 国外丙烯腈消费情况 ..............................................................................................1.4 丙烯腈的性质 .............................................................................................................1.4.1化学性质 ..................................................................................................................第二章工艺流程介绍.........................................................................................2.1 生产方法简述 .............................................................................................................2.2 工艺流程说明 .............................................................................................................2.3 工艺条件 .....................................................................................................................2.3.1 反应温度 ..................................................................................................................2.3.2 反应压力 ..................................................................................................................2.3.3 接触时间 ..................................................................................................................2.3.4原料纯度 ..................................................................................................................第三章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3.1 小时生产能力 .............................................................................................................3.2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3.2.1 反应器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3.2.2 废热锅炉的热量衡算 ..............................................................................................3.2.3 空气饱和塔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3.2.4 换热器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 错误!未定义书3.2.5 丙烯蒸发器热量衡算 .................................................................... 错误!未定义书3.2.6 丙烯过热器热量衡算 .................................................................... 错误!未定义书3.2.7 氨蒸发器热量衡算 ........................................................................ 错误!未定义书3.2.8 气氨过热器 .................................................................................... 错误!未定义书3.2.9 混合器 ............................................................................................ 错误!未定义书3.2.10 空气加热器的热量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第四章流化床反应器的工艺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4.1 计算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4.2 浓相段直径 ....................................................................................... 错误!未定义书4.4 扩大段直径 .................................................................................................................4.5 扩大段高度 .................................................................................................................4.6 浓相段冷却装置的换热面积 .....................................................................................4.7 稀相段冷却装置的换热面积 .....................................................................................第五章原料消耗综合表................................................................. 错误!未定义书5.1原料消耗 ........................................................................................... 错误!未定义书5.2 能量消耗综合表 ............................................................................... 错误!未定义书第六章丙烯腈生产中的废水和废气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结论 .....................................................................................................................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参考文献 ...............................................................................................................附录A 工艺流程图附录B 设备图年产10万吨丙烯腈合成工段的工艺设计摘要:本设计为年产10万吨丙烯腈的合成段工艺设计,在设计中采用了丙烯氨氧化生产丙烯腈法,此法能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
年产1万吨丙烯腈合成工段的设计

年产1万吨丙烯腈合成工段的设计摘要丙烯腈是石油化学工业的重要产品,是合成聚丙烯腈纤维,丁腈橡胶和合成塑料的重要单体。
本文采用的是原料来源丰富、操作简单的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丙烯腈。
通过对从原料的处理到丙烯腈的合成工段的主要单元进行物料和热量衡算,对空气加热器、丙烯蒸发器、氨蒸发器的工艺计算,算出了部分设备的换热面积,完成了对丙烯腈合成工段的初步设计。
关键词丙烯腈;丙烯氨氧化法;生产;设计目录1 丙烯腈的概论 (1)1.1 丙烯系产品的生产 (1)1.2 丙烯氨氧化生产丙烯腈 (2)1.2.1 丙烯腈的性质和用途 (2)1.2.2 丙烯腈的生产方法 (3)1.2.3 反应原理 (3)1.2.4 操作条件 (4)1.2.5 工艺流程 (6)1.2.6 典型设备-流化床反应器 (8)2 总体方案工艺设计 (10)2.1 设计任务 (10)2.2 流程确定 (10)3 工艺设计计算 (12)3.1 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 (12)3.1.1 反应器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12)3.1.2 废热锅炉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15)3.1.3 空气饱和塔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16)3.1.4 氨中和塔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19)3.1.5 换热器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22)3.1.6 水吸收塔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23)3.1.7 空气水饱和塔釜液槽 (25)3.1.8 丙烯蒸发器热量衡算 (26)3.1.9 丙烯过滤器热量衡算 (26)3.1.10 氨蒸发器热量衡算 (27)3.1.11 气氨过热器 (27)3.1.12 混合器 (27)3.1.13 空气加热器的热量衡算 (28)3.2 主要设备的工艺计算 (29)3.2.1 流化床合成反应器 (29)3.2.2 空气饱和塔 (30)3.2.3 丙烯蒸发器 (33)4 车间布置设计 (35)4.1 厂房建筑 (35)4.2 生产操作 (35)4.3 设备装修 (35)4.4 安全要求 (36)4.5 车间布置说明 (36)5 环境保护和安全措施要求 (37)5.1 丙烯腈生产中的三废处理 (37)5.2 生产安全及防护措施 (37)6 结论 (39)参考文献 (41)致谢 (40)附录 (41)1 丙烯腈的概论丙烯腈是一种无色、易燃易爆有刺激性臭味的液体,能自聚,在常温、常压下呈黄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丙烯腈合成工段的工艺设计前言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际设计能力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理论与实际结合的重要连接点。
在教师指导下毕业设计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运用所学到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际的知识,综合的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次毕业设计所设计的内容为年产6万吨丙烯腈合成工段的工艺设计,通过认真细听老师课堂上讲解和任务布置,我们了解到了为完成设计需要查找资料的方向,并进行了细心的查阅,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
对于刚进行设计的人来说,学会收集、理解、熟悉和使用各种资料,正是设计课程需要培养的重要方面,化工设计非常强调标准规范。
但是并不是限制设计的创造和发展,因此遇到与设计要求有矛盾时,经过必要的手续可以放弃标准而服从设计要求。
通过设计应知道如何查取数据知道如何查找资料对丙烯腈合成工段的工艺设计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知道如何选取相关数据参数,建立一个工程概念,知道工程和理论的区别。
对于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主要设备的工艺计算(反应器)等都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了解,知道如何使用手册和资料,认识工程。
一、产品的性状、用途、国内外市场情况1.1 丙烯腈简介丙烯腈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单体,在丙烯产品系列中居第二,仅次于聚丙烯,是三大合成材料(纤维、橡胶、塑料)的重要化工原料,主要用来生产聚丙烯腈纤维(腈纶)、丙烯腈- 丁二烯-苯乙烯(ABS)塑料、苯乙烯(AS)塑料、丙烯酰胺等。
丙烯腈在合成纤维、合成树脂等高分子材料中占有显著地位,应用前景广阔。
除此之外,丙烯腈聚合物与丙烯腈衍生物也广泛应用于建材及日用品中1.2 丙烯腈物化性质1.2.1 丙烯腈物理性质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有特殊气味,分子量:53.06 沸点:77.3℃冰点:-83.5 ℃生成热:184.2 kJ/mol(25℃) 燃烧热:1761.5 kJ/mol 聚合热:72.4 kJ/mol 蒸汽压:11.0KPa(20℃) 闪点:0℃自燃点:481℃爆炸极限:在空气中 3.0%~17%(体积)油水分配系数: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为-0.92 毒性:剧毒,毒作用似氢氰酸溶解性:溶于丙酮、苯、四氯化碳、乙醚、乙醇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1.2.2 丙烯腈化学性质丙烯腈由于分子结构带有C=C双键及-CN键,所以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可以发生加成、聚合、腈基及氢乙基化等反应。
聚合反应和加成反应都发生在丙烯腈的C=C 双键上,纯丙烯腈在光的作用下能自行聚合,所以在丙烯腈成品及丙烯腈生产过程中,通常要加少量阻聚剂,如对苯酚甲基醚(阻聚剂MEHQ)、对苯二酚、氯化亚铜和胺类化合物等。
除发生自聚外,丙烯腈还能与苯乙烯、丁二烯、乙酸乙烯、丙烯酰胺等发生共聚反应,由此可制得合成纤维、塑料、涂料和胶粘剂等。
丙烯腈经电解加氢偶联反应可以制得已二腈。
氰基反应包括水合反应、水解反应、醇解反应等,丙烯腈和水在铜催化剂存在下,可以水合制取丙烯酰胺。
氰乙基化反应是丙烯腈与醇、硫醇、胺、氨、酰胺、醛、酮等反应;丙烯腈和醇反应可制取烷氧基丙胺,烷氧基丙胺是液体染料的分散剂、抗静电剂、纤维处理剂、表面活性剂、医药等的原料。
丙烯腈与氨反应可制得1,3 丙二胺,该产物可用作纺织溶剂、聚氨酯溶剂和催化剂。
1.3 丙烯腈的用途丙烯腈主要用于生产腈纶纤维,世界上其所占比例约为55%。
我国用于生产腈纶的丙烯腈占 80%以上。
腈纶应用十分广泛,是继涤纶、尼龙之后的第 3 个大吨位合成纤维品种。
其次,是用于 ABS/AS 塑料。
由丙烯腈、苯乙烯和丁二烯合成的 ABS 塑料和由丙烯腈与苯乙烯合成的 AS塑料是重要的工程塑料。
因该产品具有高强度、耐热、耐光和耐溶性能较好等特点,今后 10 年其需求量将大幅增长。
与丁二烯共聚制丁腈橡胶也是丙烯腈的主要用途之一。
丁腈橡胶应用比例约占 4%,年增长在 1%以上,主要用于汽车行业。
丙烯腈也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
丙烯腈经催化水合可制得丙烯酰胺,经电解加氢偶联可制得己二腈,丙烯酰胺主要用于纸张、废水处理、矿石处理、油品回收、三次采油化学品方面,其需求量以年均 2%的速率增长。
己二腈只用于生产乌落托品,年增长率为 4%。
此外,丙烯腈还可用来生产谷氨酸钠、医药、高分子絮凝剂、纤维改性剂、纸张增强剂等。
二、产品的发展情况2.1国外发展情况近年来随着环氧丙烷下游产品腈纶纤维、ABS/AS、丙烯酰胺、丁腈橡胶和丁腈胶乳、已二腈和已二胺等方面的发展,特别是下游精细化工新品的不断开发与应用,世界的丙烯腈需求量也不断增加。
1995-2002年,世界丙烯腈年均增长率约为4.3%。
生产能力从475万t/a增至624.7万t/a,产量由443万t/a增至525万t/a。
全球丙烯腈的生产与消费主要集中在美国、西欧、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与地区,他们生产能力约占全球生产能力的60.5%,随着亚洲尤其是东南亚和中国丙烯腈装置建设加快,美国、西欧和日本生产能力所占比例将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
[1]2.2国内发展情况作为炼化产业链的重要环节,丙烯腈主要用于腈纶、工程塑料以及聚丙烯酰胺等方面的生产。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丙烯腈工业发展较快,从国外引进8套装置,全部采用BP公司技术。
由于丙烯腈副产氢氰酸的环保问题,近几年我国新增产能较少。
目前,我国主要有11家丙烯腈生产厂家。
2005年我国丙烯腈总产能约达110万吨/年,产量达到93.1万吨,2006年底我国丙烯腈主要企业总产能达到106.2万吨/年,全国总产能约达115万吨/年。
至2009年产能基本未变。
2010 年6月17日,吉林石化第三套丙烯腈装置两条生产线先后开车成功,丙烯腈生产能力比原来翻了一番,达到42.4万吨,跃居国内首位。
这标志着吉林石化公司已成为全国最大丙烯腈生产基地。
中国对丙烯腈的需求持续增长,ABS需求的年增长率超过10%,腈纶需求年增长率为3%。
目前我国丙烯腈的主要消费领域是腈纶纤维,约占总需求量的80%;其次是ABS/SAN树脂、丙烯酰胺和丁腈橡胶。
2.2 发展前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丙烯腈工业呈现几大发展趋势:一是以丙烷为原料的丙烯腈生产路线在逐步推广,二是新型催化剂的研究依旧是国内的外学者研究的课题,三是装置规模大型化。
根据国内外丙烯腈市场及生产技术发展趋势,提出如下建议:(1)依托国内自己的科研力量,积极探索丙烷法制丙烯腈新路线,并积极推进催化剂的国产化进程,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有技术。
(2)丙烯腈下游产品很多,如丙烯酰胺系列、聚丙烯腈纤维、含腈弹性体、己二腈等,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市场显得尤为重要,建议注重生产技术的同时,注重市场的动向,要大力发展有前景的下游产品,拓宽潜在市场。
基于以上对丙烯腈市场的分析,我国丙烯腈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可概括为:下游需求持续增产与市场供不应求并存。
近年,丙烯腈的年均9%的增长率主要得益于ABS行业的快速发展,虽然作为丙烯腈的主要下游产品腈纶的市场已趋于稳定,但是ABS行业高于50%的进口率决定了ABS行业未来的快速发展,这也必将带动丙烯腈的需求增长,预计在未来10年,ABS将取代丙烯腈成为丙烯腈最大的下游产品。
由于在生产工艺方面丙烯腈氧化法仍然是国内最主流的丙烯腈生产工艺,所以丙烯腈的供应仍将长期受到丙烯腈供应不足的限制,国内丙烯腈进口量在未来几年内仍将保持在20%以上,我国丙烯腈市场也将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
随着市场供求量的逐年增加,丙烯腈的市场价格在未来几年也将继续上扬,因此,我国丙烯腈行业在未来几年依然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2]三、丙烯腈的合成方法和工艺条件3.1 环氧乙烷法3.2 乙炔法乙炔和氢氰酸在氯化亚铜-氯化钾-氯化钠稀盐酸溶液的催化作用下在80-90℃反应得丙烯腈此法生产过程简单,收率良好,以氢氰酸计可达97%。
但副反应多,产物精制较难,毒性也大,且原料乙炔价格高于丙烯,在技术和经济上落后于丙烯氨氧化法。
1960年以前,该法是世界各国生产丙烯腈的主要方法。
3.3 丙烷氨氧化法以美国BP公司、日本三菱化成公司为代表的主要丙烯腈生产商开始了以丙烷为原料的生产丙烯腈的技术开发工作。
该技术主要合成工艺有两种:一是BP 公司开发的丙烷直接氨氧化法,在特定的催化剂下,以纯氧为氧化剂,同时进行丙烷氧化脱氢和丙烯氨氧化法反应;二是三菱化成公司开发的独特循环工艺,主要是丙烷氧化脱氢后生成丙烯,然后再以常规氨氧化法生产丙烯腈,其主要特点是采用选择性烃的吸附分离体系的循环工艺,可将循环物流中的惰性气体和碳氧化物选择性除去,原料丙烷和丙烯100%回收,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尽管丙烷法较丙烯氨氧化法总投资高,但是由于丙烷价格(19.8 美分/kg)比丙烯价格(39.6 美分/kg)低一半,因此单从原料成本上看丙烷法比丙烯法更有前景,有关资料介绍丙烷法有望比丙烯氨氧化法降低30%的生产成本。
尽管目前尚处于研究阶段,开发高效的催化剂是关键,但是由于丙烷价格低廉、容易得到,不久的将来丙烷氨氧化法法可望工业化生产,前景乐观。
3.4 丙烯氨氧法目前,全球95%以上的丙烯腈生产都采用美国BP公司(现为BP-AMOCO 公司)开创并发展的丙烯氨氧化法技术(又称sohio 法),该技术以丙烯和氨气为原料,通过氧化生产丙烯腈,副产乙腈和氢氰酸。
该法原料易得、工序简单、操作稳定、产品精制方便,经过近40 年的发展,技术日趋成熟。
[7]目前主要技术改进集中在催化剂、流化床反应器以及节能降耗等方面。
目前丙烯腈的合成路线主要有以上两种,其中,丙烯氨氧化法的技术相对丙烷氨氧化法来说比较成熟,经思考,我决定采用丙烯氨氧化法中的Sohio法进行模拟与设计。
丙烯腈氧化法的优点如下:(1)丙烯是目前大量生产的石油化学工业的产品,氨是合成氨工业的产品,这两种原料均来源丰富且价格低廉。
(2)工艺流程比较简单,经一步反应便可得到丙烯腈产物。
(3)反应的副产物较少,副产物主要是氢氰酸和乙腈,都可回收利用,而且丙烯腈成晶纯度较高。
(4)丙烯氨氧化过程系放热反应,在热平衡上很有利。
(5)反应在常压或低压下进行,对设备无加压要求。
(6)与其他生产方法如乙炔与氢氰酸合成法,环氧乙烷与氢氰酸合成法等比较,可以减少原料的配套设备(如乙炔发生装置和氰化氢合成装置)的建设投资。
四、环境保护和安全措施4.1 丙烯腈生产中的废水和废气及废渣的处理丙烯腈装置的废水来源主要是反应生成水和工艺过程用水。
因反应条件和采用的催化剂不同,各主、副反应物的单程收率不会一样,生成水量也会有所差别。
通常合成1t丙烯腈产生1.5~2.0 m\+3反应生成水。
工艺过程用水包括分离合成产物过程用的吸收水和萃取水,反应器用的稀释蒸气(有些催化剂不用),和蒸馏塔用的直接蒸气(最终冷凝成水)。
在提纯丙烯腈、乙腈、氢氰酸的加工过程中需将水分离、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