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治家格言读后感
朱子治家格言读后感

朱子治家格言读后感朱子治家格言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朱熹所著的一部家庭伦理学著作,其中包含了许多关于家庭、教育、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智慧。
这些格言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是对当今社会生活有着深刻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在读完朱子治家格言后,我深受启发,对家庭生活、教育方式、人生态度等方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首先,朱子治家格言中强调了家庭的重要性。
他认为,家庭是人生的起点,也是一个人品德的根基。
在家庭中,父母应该以身作则,教导子女做人做事的道理和规范。
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
作为一个家庭成员,我们应该珍惜家庭,尊重父母,互相关爱,共同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其次,朱子治家格言中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
他认为,教育是培养人才、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环节。
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父母应该注重启发式教育,引导孩子自主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领导能力。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灌输知识,更是培养人的品格和能力。
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
最后,朱子治家格言中强调了人生的态度和修养。
他认为,一个人应该有高尚的品德修养,勤奋好学,谦和有礼,宽容待人,坚守正义。
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一个人的成长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品德的修养。
作为一个人,我们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做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为社会、为他人做出自己的贡献。
通过阅读朱子治家格言,我深受启发,对家庭、教育、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努力做一个孝顺父母、尊重他人、勤奋学习的人,为社会、为家庭做出自己的贡献。
朱子治家格言是一部具有深刻智慧和人生哲理的著作,它不仅仅是古代的家庭伦理学,更是对当今社会生活的深刻启示。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阅读这部著作,从中汲取智慧,指导自己的生活和成长。
《朱子家训》读后感

《朱子家训》读后感《朱子家训》读后感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朱子家训》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朱子家训》读后感1自小便生活在武汉,身边的亲戚朋友也是在武汉,印象中家里没有什么家书来往。
要说到印象深刻,值得学习借鉴的家书,倒还真有。
学生时期大都是围绕学习来进行阅读学习的,工作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朋友相赠的一本《朱子家训》,便抱着无聊时看看的想法翻开了。
当时心想这只不过是一家之法,但在细细品读之后,我觉得这样的'家训下百我们现代社会每个家庭都应该学习的。
在整篇家训中我最喜欢的一句便是“易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在我想来,做到这一点必须要做到三件事。
第一,有足够的实力。
机会随时可能会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必须要有十足的底气去面对,我们可以努力地做到在任何情况面前说:“我可以!”第二,做事有准备。
所谓不打无准备之仗,我们做什么事情必须有充足的准备,考虑应该全面,对可能的后果有一定的预测。
第三,要勇于承担。
一件事情有时候我们必须要做,但是在我们预见中却需要付出许多,这就需要我们敢于承担这样的损失。
获得的同时我们应该学会接受失去,世间没有十全十美。
“重貲财,薄父母,不成人子”这句话不能不让人叫好,“重貲才,薄父母”现在有多少人不是如此?身为人子,父母永远是第一位的。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父母供养我们几十年,父母教会我们做人,当我们开始独挡一面时,我们怎可忘却我们的父母,我们怎可让钱蒙蔽我们的双眼,我们怎可让父母孤单寂寞?在学习工作闲暇之余给父母打个电话,假期时常回家看看,和父母聊聊天。
父母所期待的并不是你带多少钱回去,父母真正在意的是你,只有你!不可否认的是现代生活压力很大,成为钱的奴隶并不稀奇,我们在忙于自身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会忽视我们的父母,我们的父母也常常理解我们,因为他们想让我们过得更好。
朱子治家格言读后感800字5篇

朱子治家格言读后感800字5篇〝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一碗粥一碗饭,都要想到来得不容易;半根丝半根线,都要常常想到得来的艰辛.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朱子治家格言读后感8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朱子治家格言读后感800字1近日,孩子在国学班上开始学习《朱子治家格言》,妈妈也从未学习过,于是就跟着孩子学读,不仅孩子很受启发,妈妈也很受教育.这些古老的文字里散发着淡淡的馨香,真是字字珠玑,句句箴言.细读家训,反观自己,且闻且思,受益匪浅.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黎明即起床,打扫卫生,务必要保持内外整洁,一个干净卫生的环境会让人有一种留恋的感觉.欣悦的感觉. 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晚上早点休息,关锁门户,让心灵得到安宁和休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我们平日里吃的一粥一饭,要备觉珍惜,常常想想得来的多么不容易.农民从把种子种下去,施肥,浇水,拔草,顶着炎炎烈日,皮肤晒得黑红,背上的汗水浸湿了他们破旧的衣衫.等庄稼成熟收获后,拉到市场上去卖,有的车子旁边还有一个头发蓬乱,熟睡的孩子.告诉自己一定要珍惜一粥一饭.感恩上苍,感恩每一个为一碗饭付出的人.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身上穿的半丝半缕,每一件衣衫,哪个不是经过很多工序加工而成的呢?我们珍惜衣服,就是在珍惜别人的劳动,怜惜别人的辛苦.可是,很多时候,我们买了一柜子的衣服,还要买,甚至有的不穿(我在批评自己,因为我就是.),这样怎么能心怀别人呢?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要先计划好,不要等不好的结果来了再去补救,那样就来不及了.就像没有下雨的时候,要事先想到如果下雨了要怎么办,就像临渴的时候去准备打井,一切太迟了.这也告诉我们要做一个理性的人,避免一些感性的情愫.计划可以小到一件事的计划,大到为自己的生命做一个计划,免得空度一生.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对自己要勤俭节约,对客人要大方待之.现在我们很多人都是待自己不薄,鸡鸭鱼肉,珍馐美肴,不在话下.而对于别人,锱铢必较,眼睛瞪得大大的,看得真真的,生怕吃一点亏.想起小时候在老家的时候,家里来了客人,母亲做面,等盛到碗里端给客人的时候,表面上和我们的一样,碗下面常常窝着一个荷包蛋.而妈妈碗里常常把肉啊.豆腐.鸡蛋捡给我们这些孩子.自奉简约,宽厚待人,自小就印在脑海中.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饭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碗具要干净整洁,不求华贵.而饭食呢,要简约,田间的蔬菜胜过山珍海味.这里的胜过自然是指功效而不是口感.很多人,吃饭吃肉,要品种多,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爬的,唯恐漏掉一个.很多人渐渐吃成了将军肚,那是男同志,女同志腰里如同带了一个汽车轮胎.一定要告诉自己,要饮食知量.以上是自己边读边思的文字,意在激励自己,反省自己.朱伯儒给后代所留的家训,关乎做人,做事.个别地方不适合我们这个时代,但对于人性里的东西,没有历史时间的隔膜,都是相续相通的.细读家训,反观自己,且闻且思,受益匪浅.朱子治家格言读后感800字2今年五年级课外背诵古诗文的目录中有一篇《治家格言》,以前我读过也背诵过.今年再读再背,还是有很多感想,有很多收获的.《治家格言》又称《朱子治家格言》.《朱子家训》,为清代学者朱柏庐所着,是我国古代的家教名篇.全文仅五百多字,却以警句.箴言的形式讲述了许多为人处世.修身治家的道理,其中主张的勤俭持家.不贪便宜.公平厚道.诚实待人.与人为善.力戒色欲和浮华,反对见利忘义.等观点至今仍有积极意义.《朱子治家格言》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智慧结晶,开学初,经香港路小学骨干教师整理以后更加适合我们小学生学习.一.在平日中生活和学习中,养成良好习惯.《朱子治家格言》中讲的扫洒庭除.关闭门户等看似简单的小事,恰恰是一个人做事态度和品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学习习惯很重要,如果不端正态度.没有高度的责任心.就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要摆正心态,脚踏实地地把学习中的每件事认真做好,逐步培养严谨细致的习惯.同时,要养成〝未雨绸缪〞的习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防止〝临渴掘井〞.二.团结同学,建立一个和谐的班级《朱子治家格言》劝诫我们要温恤亲邻,兄弟叔侄需分多润寡,居家戒争讼,是指要注意搞好与邻居.亲朋之间的关系.在一个班级中,同学之间要相互团结,互相谦让,多为他人着想;作为一个教师,则要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场上,考虑各个方面的利益,为班级.为同学建立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三.做事要明辨是非,三思而后行.《朱子治家格言》讲到:轻信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意在劝诫我们要善于分辨是非,三思而后行.我们在遇到问题.处理问题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全面.客观.公正地看待问题.特别在处理班级事物中,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多调查研究.多听取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妥善处理同学纠纷,不要轻信片面之词,不可草率行事,更不能玩忽职守.这样才能做一个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的好老师.四.生活简朴,做一个廉洁自律的教师.〝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在现在社会中,各种思想观念不断涌现,其中有些积极向上的观念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但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错误的观念,我们要坚决抵制.首先要约束自我,保持廉洁自律.其次,要保持勤俭节约的作风,拒绝奢侈生活.〝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不要过分追求金钱和个人利益,勿贪意外之财,坚决不搞有偿教教,懂得体会家庭和睦幸福带给我们的快乐,如《朱子治家格言》所说〝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再次,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要嫉妒别人,也不要幸灾乐祸.不要结交不良朋友,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注意言行举止,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朱子治家格言读后感800字3南怀瑾先生曾在《国学与中国文化》中提到,《朱子治家格言》影响了中国三四百年,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政府没有花什么钱,都是老百姓自己培养子弟出来,影响一个国家,影响整个时代.南怀瑾先生8岁便会背诵此书.而他的父亲也以身作则教导着南怀瑾先生,由此可见,此书之于百姓意义有何重要.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的《朱子治家格言》,以格言警句的形式凝结了中国几千年来代代相传的家庭教育精华,在问世后的数百年间,更成为了中国童蒙养正的必读精华,对教化人心.保留和传承中华美德产生了持久.广泛和深刻的影响.《朱子治家格言》中的〝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给了我深刻印象,这句和唐诗《悯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半丝半缕,皆是劳动所得,这些物资来之不易,更应该把他们视若珍宝.勤俭,不但是节约一点物质财富的问题,而且关系到人的精神境界.最近出现的新闻〝男子见义勇为反被拘留_天〞引发热议,网友们对这种判决纷纷表示不满,甚至有人发言认为,如果不能保护见义勇为,就不要再呼吁见义勇为.这让我想起了《朱子治家格言》中的一句:〝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读后感·如果做好事是为了让他人看见,就不是真正的善人.做了坏事而怕他人知道,就是真正的恶人.它告诉我们,行善,是内心的修行,不应该带有其他的目的.我也相信,正义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林语堂曾说:〝读书的意义是使人较虚心,较通达,不固陋,不偏执.读书不仅能够让我们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从其中看到解决各种各样的人生的方向.人终其一生,无非就是在不断探知自己的人生到底应当有什么样的意义.〞而《朱子治家格言》正是如此,它恰如其分地展示了它的智慧与精辟入理,字字珠玑,其读书的意义也一览无余.仅仅54句,5_字便精辟地讲解了修身治家之道,以勤.廉.谦.仁.善为主,劝人勤俭持家,安分守己.蒙学经典,它在寻常的瓦舍评书中,暗藏着齐身的秘诀;明事箴言,它在简朴的青砖白墙上,镌刻着治家的追求.朱子治家格言读后感800字4朱子一生,潜心学问,淡泊名利,以弘扬理学为己任.其最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着作《朱子治家格言》仅以寥寥百字,集儒家做人处事方法之大成,含义博大精深,影响深远,读完颇有所感.克己修身习总书记说:〝克己修身是做人.做事.执政的基础和根本〞.而〝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这句话便是告诫我们要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洒扫庭除.关索门户看似是小事,却体现着个人为人处事的态度以及品德修养.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黎明即起便是要求我们珍惜大好时光,明白人生短暂;内外整洁则是告诉我们建立秩序的重要性,整洁的环境更有利于我们的读书学习生活;亲自检点则是告诫我们做人要有责任心,高度的责任意识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勤俭节约〝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句话则是告诫我们要〝节约资源,惜福报恩〞.粥饭思不易,丝缕念维艰,这是对于劳动的尊重.勤俭节约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儿时我们便吟诵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而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资源的不断减少,我们更应该节约资源,将勤俭朴素牢记在心,合理利用资源,让人类发展得以延续.〝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我们不应过分追求金钱和个人利益,勿贪意外之财,懂得体会家庭和睦幸福所带给我们的快乐.三思而行〝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愬?当忍耐三思.〞意在劝诫我们要善于分辨是非,三思而后行.遇到问题,要结合实际情况全面.客观.公正地看待问题.处理问题.〝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不要一味的怨天尤人,学会自省,不断检讨自身,不嫉妒他人,不取笑他人,不贪财,不算计,低调做人,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风范.廉洁自律〝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为人正直,不贪意外之财,不饮过量之酒.对于贫困的人,我们不能落井下石,而应雪中送炭.对人刻薄,终会收到他人的反击;不守伦理,终会遭人所弃.对于贫富一视同仁,不搬弄是非,不说三道四,严守道德规范,我们的社会风气将越来越好.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家身.保持坚定的信念,坚持自己的初衷,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总结领悟,不断提升自己.《朱子治家格言》不仅仅是家训,更是一部鞭策个人行为的箴言,在以后的生活中会不断鞭策我自律.自省.自悟.朱子治家格言读后感800字5中华民族素以重视〝家教〞著称于世,有道是家和万事兴,孔老先生也说〝齐家治国平天下〞,足见家庭教育.家风.家庭氛围对下一代对我们自己和对国家的重要性.当然,人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和社会教育,但家庭教育毕竟是基础.中国古代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散文.诗歌.格言等,通常称为〝家训〞,自周以来至清仅目前可见的就有262篇.部之多,如周公的《诫伯禽》.孙叔敖的《临终诫子》.孔子的《庭训》.曹操的《诸儿令》.刘备的《遗诏敕后主》.诸葛亮的《诫子书》.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曾国藩的《谕纪泽纪鸿》.祖先的《韶山毛氏家训家戒》等等.可以说这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珍贵遗产,研究.筛选.吸收.利用这些家训,对于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从而促进社会和谐至今仍然具有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朱子家训》就是其中之一.《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作者朱柏庐(__-_88),名用纯,字致一,是明末清初江苏昆山人,自幼致力读书曾考取秀才志于仕途.清入关明亡,遂不再求取功名,居乡教授学生并潜心程朱理学,主张知行并进,一时颇负盛名.康熙曾多次征召,然均为先生所拒绝.《朱子家训》通篇意在劝人要勤俭持家安分守己.()自问世以来流传甚广,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清至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朱子家训》仅5_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当然其中封建性的糟粕如对女性的某种偏见.迷信报应等是那个时代的历史局限,我们是不能苛求于前人的.《朱子家训》是一部家庭教育,提升自身修养,接受传统文化的好书.在这篇家训中,你可以品味到〝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的礼节与信义.〝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的睿智.〝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的宽阔心胸.《朱子家训》通篇以对偶句一气呵成,言及卫生.安全.勤俭.有备.饮食.房田.婚嫁.美色.祭祖.读书.教育.财酒.诚信.体恤.谦和.无争.交友.自省.向善.纳税.为官.顺应.安分等诸多内容.读后感。
《朱子治家格言》读后感(通用5篇)

《朱子治家格言》读后感(通用5篇)《朱子治家格言》读后感篇1“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一碗粥一碗饭,都要想到来得不容易;半根丝半根线,都要常常想到得来的艰辛。
“自奉必须俭约”,自己的饮食用度要节俭、节约。
“宴客切务留连。
”我觉得这句话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自己宴客的时候,不宜太奢侈浪费,关键是诚心诚意,有礼有节。
二是自己去别人家做客的时候,也不要有奢求之心,吃饱就好了,也不要逗留太长时间,让主人为难,给别人增添不必要的麻烦。
俗话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饮食节约、节俭,不奢侈浪费,自己菜园里的瓜果蔬菜胜过奇珍异食。
“勿贪口腹而恣杀牲禽”,不要因为贪口腹之欲而肆意杀害牲畜及家禽。
以上四句,都是朱柏庐在《朱子治家格言》里反复谈到,要从吃喝用度上来节俭、节约的问题,说明从饮食上来节俭非常重要和必要。
也许有的人会说,以前是因为物质贫乏吧,才需要提倡节俭,现代社会,物质那么丰富,再来谈节俭会不会过时了。
其实,古今中外,无论贫富,少长老幼,都需要培养而具备节俭的美德。
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家庭的持家之本。
历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圣先贤几乎在每一本经典里都会无一例外地谈到勤俭节约问题。
《论语》里,谈俭约的经句俯拾即是。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孔子说:“读书人立志追求人生理想,以简陋的衣服与粗糙的食物为可耻,那就不值得与他谈论什么道理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孔子说:“回的德行真好啊!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破旧的巷子里。
别人都受不了这种清贫的生活,他却不改变自己原有的快乐。
回的德行真好啊!”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说:“吃的是粗食,喝的是冷水,弯起手臂做枕头,快乐就在其中了啊!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我就好像浮云一样。
朱子治家格言读后感(精选5篇)

朱子治家格言读后感(精选5篇)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
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朱子治家格言读后感(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朱子治家格言读后感1今年五年级课外背诵古诗文的目录中有一篇《治家格言》,以前我读过也背诵过。
今年再读再背,还是有很多感想,有很多收获的。
《治家格言》又称《朱子治家格言》、《朱子家训》,为清代学者朱柏庐所着,是我国古代的家教名篇。
全文仅五百多字,却以警句、箴言的形式讲述了许多为人处世、修身治家的道理,其中主张的勤俭持家、不贪便宜、公平厚道、诚实待人、与人为善、力戒色欲和浮华,反对见利忘义、等观点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朱子治家格言》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智慧结晶,开学初,经香港路小学骨干教师整理以后更加适合我们小学生学习。
一、在平日中生活和学习中,养成良好习惯。
《朱子治家格言》中讲的扫洒庭除、关闭门户等看似简单的小事,恰恰是一个人做事态度和品德修养的外在表现。
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学习习惯很重要,如果不端正态度、没有高度的责任心、就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要摆正心态,脚踏实地地把学习中的每件事认真做好,逐步培养严谨细致的习惯。
同时,要养成“未雨绸缪”的习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防止“临渴掘井”。
二、团结同学,建立一个和谐的班级《朱子治家格言》劝诫我们要温恤亲邻,兄弟叔侄需分多润寡,居家戒争讼,是指要注意搞好与邻居、亲朋之间的关系。
在一个班级中,同学之间要相互团结,互相谦让,多为他人着想;作为一个教师,则要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场上,考虑各个方面的利益,为班级、为同学建立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
三、做事要明辨是非,三思而后行。
《朱子治家格言》讲到:轻信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
意在劝诫我们要善于分辨是非,三思而后行。
我们在遇到问题、处理问题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全面、客观、公正地看待问题、特别在处理班级事物中,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多调查研究、多听取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妥善处理同学纠纷,不要轻信片面之词,不可草率行事,更不能玩忽职守。
朱子家训读后感600字(6篇)

朱子家训读后感600字(6篇)朱子家训读后感600字(6篇)《朱子家训》是“经典诵读口袋书”的一种,又名《朱子治家》、《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
接下来给你们带来朱子家训600字,欢迎大家阅读与参考,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新学期,老师布置同学们读《朱子家训》。
一开始我把读《朱子家训》当作是一种任务,但是在认真阅读《朱子家训》之后,我发现,“任务”是我们对它的误读。
虽只有寥寥数百字,却通俗易懂,几百年来,为世人所重视。
在今天看来,《朱子家训》更是一部家庭教育,培育子女完善人格,承受传统文化的读本。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即昏边息,关锁门户,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大意是: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来洒湿庭堂内外的地面然后扫地,使庭堂内外整洁;到了黄昏便要休息并亲自查看一下要关锁的门户。
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困难的。
而我们现在的小学生处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从来没有想过清扫清扫自己的房间,自己的书籍,生活、完全离不开大人们的呵护,更不要说是节约了。
现在想起来真是觉得惭愧。
“宜未雨而绸缪,忘临渴而掘井”。
意思是:应该还没下雨时就把东西收到,不要等到口渴了才想起挖井。
就是说凡事要早做准备,不要等到事情急了、来不及了才动手。
读完这段话,我也是有体会的。
以前学习,直到快考试了,才想起把书本拿出来翻翻,从来没有想过平时就带着复习复习。
所以,每次考试的时候总是慌急慌忙,不是这里出了问题,就是那里出了过失,考试成绩自然也不理想。
读完《朱子家训》,真是太多的顿捂,太多的感慨,太多的欣喜。
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更要从小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时间在不经意间溜走,或许不少人会认为时间还有很多,而把事情留给明天,下一个明天,再下一个明天……但时间过去了无论怎样都不会回来了。
所以,现在就用功学习吧,别等老了再来懊悔。
朱子治家格言读后感

The greatest happiness of all happiness lies in the contemplation of truth.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朱子治家格言读后感朱子治家格言读后感1我在“国学部家长群”里朗读的是《朱子治家格言》。
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我们的一粥一饭都来之不易。
最为熟悉的一首诗,唐代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农民不畏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作,这是值得我们思索其中的道理的,要知道珍惜粮食,要懂得感恩,懂得惜福。
然而,现在的年轻人,东西不好吃就扔掉,活儿太累就不做,虚度光阴。
暑假“活着”夏令营活动让我亲身体会到一粥一饭来之不易。
捡来的垃圾、废品换来一顿饭钱就没了。
我们真的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从身边做起,从珍惜每一餐、每一粒米做起,从点点滴滴感化身边的人,不要以为这不能改变什么,这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联想:当洗手后,忘关水龙头时,你是否想过人类剩下最后一滴水将从哪里来?也许就是你的眼泪吧!当你把剩饭乱倒的时候,是否想过农民伯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汗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便是艰辛的又一真实体现。
所以,我们要懂得节俭,但是要适可而止,不可偏离。
要把道理想通,学会感恩他人。
其实,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节约一度电、一张纸、一滴水,对我们来说只是举手之劳,我们何不让此举成为一种习惯利己利人呢?朱子治家格言读后感2前几天,我得到《中华美德书》一本,欣喜之余,美美品读,《朱子治家格言》就是其中的一篇.他为我们提供了人生处世的宝贵精神.“黎明即起,洒扫庭院,要内外整洁;”此句为格言首句.看似普通,做到却难,看似是家务清洁之事,其实是教导人勤奋向上.现在不少人追求舒适安逸的生活,不求上进,贪杯晚睡,吃喝玩乐,睡到太阳晒到屁股还不愿起床.其实我也一样,有过几次能“黎明即起”温书读课呢?不说早起闻鸡,就是连件衣服,鞋袜也要母亲洗晒.懒惰在我的身上越来越严重.一顿饭菜,没好吃的全都倒掉,一件衣服不漂亮的,也不穿,穿鞋袜要讲时髦.还学着别人穿戴首饰,饰发穿耳,哪里有想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子治家格言》教人以厚道待人,以礼仪处世,以勤俭持家,以诗书为高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教人不贪念:“莫贪意外之财”;教人正直从善:“勿恃势而凌逼孤寡,匿怨而用暗箭.”这些格言警句虽然离我们有一定远的时间,重了一点家庭色彩,但读起来并不过时,这就是中华美德,最能炼就人的意志,培养人的情操,最普通的人生美德.读后《朱子治家格言》,我的理解甚为肤浅,要深入理解格言的内在含义,我认为不是一天、半天就能体会到的,对格言的教诲,不是一天、半天就做到的.还须坚持不懈从格言中吸取营养精华.为祖国的富强胸怀大志:为官心存君国.朱子治家格言读后感3今年五年级课外背诵古诗文的目录中有一篇《治家格言》,以前我读过也背诵过。
朱子治家格言读后感800字

朱子治家格言读后感800字朱子治家格言读后感800字1中华民族素以重视“家教”著称于世,有道是家和万事兴,孔老先生也说“齐家治国平天下”,足见家庭教育、家风、家庭氛围对下一代对我们自己和对国家的重要性。
当然,人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和社会教育,但家庭教育毕竟是基础。
中国古代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散文、诗歌、格言等,通常称为“家训”,自周以来至清仅目前可见的就有262篇、部之多,如周公的《诫伯禽》、孙叔敖的《临终诫子》、孔子的《庭训》、曹操的《诸儿令》、刘备的《遗诏敕后主》、诸葛亮的《诫子书》、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曾国藩的《谕纪泽纪鸿》、祖先的《韶山毛氏家训家戒》等等。
可以说这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珍贵遗产,研究、筛选、吸收、利用这些家训,对于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从而促进社会和谐至今仍然具有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
《朱子家训》就是其中之一。
《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
作者朱柏庐(1617-1688),名用纯,字致一,是明末清初江苏昆山人,自幼致力读书曾考取秀才志于仕途。
清入关明亡,遂不再求取功名,居乡教授学生并潜心程朱理学,主张知行并进,一时颇负盛名。
康熙曾多次征召,然均为先生所拒绝。
《朱子家训》通篇意在劝人要勤俭持家安分守己。
()自问世以来流传甚广,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清至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
《朱子家训》仅522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
当然其中封建性的糟粕如对女性的某种偏见、迷信报应等是那个时代的历史局限,我们是不能苛求于前人的。
《朱子家训》是一部家庭教育,提升自身修养,接受传统文化的好书。
在这篇家训中,你可以品味到“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的礼节与信义。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的睿智。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的宽阔心胸。
《朱子家训》通篇以对偶句一气呵成,言及卫生、安全、勤俭、有备、饮食、房田、婚嫁、美色、祭祖、读书、教育、财酒、诚信、体恤、谦和、无争、交友、自省、向善、纳税、为官、顺应、安分等诸多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子治家格言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朱子治家格言读后感(一)
《朱子治家格言》为我们提供了人生处世的宝贵精神。
“黎明即起,洒扫庭院,要内外整洁;”此句为格言首句。
看似普通,做到却难,看似是家务清洁之事,其实是教导人勤奋向上。
现在不少人追求舒适安逸的生活,不求上进,贪杯晚睡,吃喝玩乐,睡到太阳晒到屁股还不愿起床。
其实我也一样,有过几次能“黎明即起”温书读课呢?不说早起闻鸡,就是连件衣服,鞋袜也要母亲洗晒。
懒惰在我的身上越来越严重。
一顿饭菜,没好吃的全都倒掉,一件衣服不漂亮的,也不穿,穿鞋袜要讲时髦。
还学着别人穿戴首饰,饰发穿耳,哪里有想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朱子治家格言》教人以厚道待人,以礼仪处世,以勤俭持家,以诗书为高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教人不贪念:“莫贪意外之财”;教人正直从善:“勿恃势而凌逼孤寡,匿怨而用暗箭。
”这些格言警句虽然离我们有一定远的时间,重了一点家庭色彩,但读起来并不过时,这就是中华美德,最能炼就人的意志,培养人的情操,最普通的人生美德。
读后《朱子治家格言》,我的理解甚为肤浅,要深入理解格言的内在含义,我认为不是一天、半天就能体会到的,对格言的教诲,不
是一天、半天就做到的。
还须坚持不懈从格言中吸取营养精华。
为祖国的富强胸怀大志:为官心存君国。
朱子治家格言读后感(二)
这是我迄今为止读的唯一的一部治家格言。
初读时就觉得朱子的思想迥异于现代人,当细细品读真正走近先贤时,才感悟到圣贤的智慧与伟大。
此格言内容十分丰富,包括作息、饮食作客、用具、交友等诸多方面,是如何做人的行为规范,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很衡定在了道德水准较高的基础上。
朱子是儒(理)学大师,自然就把他的思想写进了家训。
勤俭、尊卑、宽容、孝道、顺时听天等理念蕴含其中,施惠勿念、不生妒嫉、忍耐三思等美德洋溢字间。
读尽格言,未发现一点让子孙光宗耀祖、添产置业的想法,有的却是谆谆的教诲和告诫。
朱子对子孙的爱,是大爱是真爱,爱在了根本。
人生在世德为先,有德的人福寿才会绵长,有德的家庭,才会人财兴旺。
无德之人,与人为恶、造业甚多、不会久常。
倘若我们能按照朱子的家训去规正自己一言一行,那么人心就会向善,家庭一定和睦,社会才能和谐。
当今社会,很多人的本性丧于世俗、良知失之贪婪。
尔虞我诈,强取名利成为了“时尚”,宽容,友爱的理念荡然无存,贪婪和欲望把人变得疯狂。
如果这种状况不能改变任其发展,我们社会的未来将是怎样的丑陋不堪啊。
我们不妨霸气的与朱氏子孙分享朱子留给后人的那份真爱,让她在心灵安家,让她融入生命,让这爱的阳光温暖每一个人,并使之成
为我们民族的一种精神力量,以此带动道德的回升,复兴传统文化,诚若如此,我想朱老夫子绝不会对我们的无理稍有愠色,反而大加赞赏,因为这正是他殷切期望的。
如果此治家格言能够成为人类的行为指南,那么我们的生命即使不能像群星那样熠熠生辉,也会偶有光明闪烁。
伟哉,朱子。
我由衷地感谢您,感谢您对后人满怀希望的忠告,感谢您告诉了我们怎样做人。
朱子治家格言读后感(三)
《治家格言》又称《朱子治家格言》、《朱子家训》,为清代学者朱柏庐所著,是我国古代的家教名篇。
全文仅五百多字,却以警句、箴言的形式讲述了许多为人处世、修身治家的道理,其中主张的勤俭持家、不贪便宜、公平厚道、诚实待人、与人为善、力戒色欲和浮华,反对见利忘义、等观点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朱子治家格言》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智慧结晶,开学初,经香港路小学骨干教师整理以后更加适合我们小学生学习。
一、在平日中生活和学习中,养成良好习惯。
《朱子治家格言》中讲的扫洒庭除、关闭门户等看似简单的小事,恰恰是一个人做事态度和品德修养的外在表现。
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学习习惯很重要,如果不端正态度、没有高度的责任心、就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要摆正心态,脚踏实地地把学习中的每件事认真做好,逐步培养严谨细致的习惯。
同时,要养成“未雨绸缪”的习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防止“临渴掘井”。
二、团结同学,建立一个和谐的班级
《朱子治家格言》劝诫我们要温恤亲邻,兄弟叔侄需分多润寡,居家戒争讼,是指要注意搞好与邻居、亲朋之间的关系。
在一个班级中,同学之间要相互团结,互相谦让,多为他人着想;作为一个教师,则要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场上,考虑各个方面的利益,为班级、为同学建立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
三、做事要明辨是非,三思而后行。
《朱子治家格言》讲到:轻信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
意在劝诫我们要善于分辨是非,三思而后行。
我们在遇到问题、处理问题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全面、客观、公正地看待问题、特别在处理班级事物中,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多调查研究、多听取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妥善处理同学纠纷,不要轻信片面之词,不可草率行事,更不能玩忽职守。
这样才能做一个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的好老师。
四、生活简朴,做一个廉洁自律的教师。
“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在现在社会中,各种思想观念不断涌现,其中有些积极向上的观念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但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错误的观念,我们要坚决抵制。
首先要约束自我,保持廉洁自律。
其次,要保持勤俭节约的作风,拒绝奢侈生活。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不要过分追求金钱和个人利益,勿贪意外之财,坚决不搞有偿教教,懂得体会家庭和睦幸福带给我们的快乐,如《朱子治家格言》所说“家门和顺,虽
饔飧不继,亦有余欢”。
再次,保持平和的心态。
不要嫉妒别人,也不要幸灾乐祸。
不要结交不良朋友,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注意言行举止,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