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中常见的恐怖症
中学生常见心态问题

中学生学习心态问题
可编辑版
1
中学生常见不良情绪与情感
1焦虑 2易怒 3恐惧 4烦恼 5孤独 6压抑 7挫折
可编辑版
2
一焦虑
焦虑是一种情绪状态,它的内心体验是害怕
如:提心吊胆、忐忑不安、甚至极端惊恐、恐怖。严重的焦虑症状可伴有身体不适感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如
出汗、口干、嗓子发堵、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头痛、心悸、无力等。
可编辑版
4
三恐惧
恐惧是企图摆脱、逃避某种情景而又苦于无能为力的情绪。 1、中小学生的恐惧心理最突出的反映: (1)在对学校的恐惧:主要表现为害怕上学,甚至利用各种理由逃学旷
课,如果被强迫上学就会引起明显的焦虑和惊恐等。 (2)社交恐惧:社交恐惧中学生当中较多,青少年渴望友谊,希望广交
朋友。但是有些青少年一遇到具体交往时,如与人打交道或在陌生人 面前,就出现了恐惧反应,表现为不敢讲话,面红耳赤,神经处于一 种紧张的状态。 2、导致中小学生恐惧心理的原因: (1)从个性因素分析,主要是个性不良所致。一般来说,被动、害羞、 依赖、胆小、多思多疑的学生,容易出现对学校的恐怖或社交恐怖。 (2)创伤经验直接影响。例如,有的学生可能因为刚入小学时受到老师 的严厉批评或其他同学的欺负,于是就产生了学校恐怖心理,害怕上 学。还有的学生可能在异性交往中遭遇挫折,以后一见到异性就紧张。
一例中学生惊恐发作的咨询案例报告

岁 。父 母 特 别 想 要 一个 男 孩 ,曾有 一 王 的女 生 做 一 般 的朋 友 ,过 生 日时 特 分 钟 他 就 好 了 ,然 后 就 自己 回 家 了 。
时被 送 到 寄 宿制 学 校 上 学 ,我 当 时不 深 的负 罪 感 。复 学 后 觉 得 自己 的 注意 了他 我 就躲 。他 在 校 的 时候 是 我 的噩 想住 校 ,哭 得很 厉 害 。小 时 候 学 习还 力不能集 中 ,很担 心再像 以前那 样 。 梦 。 ” 不错 。小 学 升初 中 时 ,因 为 没有 考好 我 觉 得 自 己善 良 、内 向 、没 有 主 见 , 被 父亲 打 了一 顿 。上 初 二 的时 候 ,老 软 弱 ,跟 别 人 交 往 时 总 在 讨 好 别 人 。
学 一年 ,2 0 0 8年秋 季 复学 。 父母 都 是 么 回事 ,忽 然 感 到 惊悸 ,心 脏 跳 动 得 我奶 奶 说 ,想 跟 我交 朋 友 ,被我 奶 奶
农 民 ,文 化 水 平 较 低 ,年 纪 都 很 大 。 特 别快 ,感 觉 快要 疯 了 ,我 感 到 极 度 拒 绝 , 当时 他 就 发 作 了 ,蹲 在 那 里 , 因父 亲 长期 在 外 包 工程 ,故 家 庭 经 济 恐惧 。后 查 出 心脏 没有 毛 病 。有 时 强 浑 身颤 抖 ,抱 着 头 ,非 常 痛 苦 。我 躲
至 在班 上撕 陈 某 狂 吃药 片 [ 键 词 ]中 学 生 ;惊 恐 ;认 知 师 向 我 父 亲 告 状 ,说 我 成 绩 掉 了 下 再 次发 作 。我 找来 了 陈某 曾经提 过 的 关
一例中学生社交恐怖症咨询案例报告

兴 ,一 回 家就 会 很 小 心 翼 翼 ,生 怕 说 觉 得 自 己应 该 没 问 题 的 ,我 对 自己
、
一
一
般 资料
学 ,希 望 自己也 能像 他 们 那 样 。 我 曾
求 助者 黄 某 ,1 6岁 ,是 南方 某 重 经 给 自己定 下 的 目标 是 ,每 周 至少 有
一
点 中学 高 一 女 生 。 自幼 身体 健 康 ,无
次要 主动举 手 回答 老 师 的 问题 。但
重 大疾 病 。家 庭 经济 状 况 良好 ,父 亲 有 时候 能 做 到 ,有 时 候 做 不 到 。考 上 是 大学 教 授 ,母 亲是 中学 教 师 ,有 一 初 中后 ,我希 望 自己能 够 更加 全 面 地
西 ,蹲 下来 ,躲 在 讲 桌下 面 喘气 。之
种 煎 熬 ,总 会 听 到 前 排 有 同 学 说
我 其 实 是 很 喜 欢 上 学 的 ,因 为在 后 一 直 到现 在 ,我 每 天领 读 都 觉 得是
一
解 我 。小 学五 、六 年 级 时 ,我 的班 主 “ 的脸 怎 么 那 么 红 ” 她 。我 害 怕 听 到 任 对 我 很 好 ,经 常 会 鼓 励 我 。我 很 喜 “ 红 ”这 个 词 ,连 听 到 “ ” 我都 脸 红
口
、
明 ,深 得 父母 和 老师 的喜 爱 ,上 小 学 读 完 后 ,我都 大汗 淋 漓 ,幸好 那 时 是
二年 级 后 ,因 为父 母 工 作 较 忙 无 暇 照 夏天 ,天 气很 热 ,没 有人 会 在 意 我 的 顾 ,又 不放 心 让 她 一 个 女 孩 子 在 外 面 校服 是 湿 透 的 。慢 慢 地 ,我 的脚 不 再 玩 ,怕 她 学 坏 ,经 常 把 黄 某 锁 在 家 发抖 了 。我很 高 兴 自己的 改 变 。我 觉 中 。从 小 学 四 年 级 到 六 年 级 这 段 时 得 只要 自己坚 持 和 努 力 ,任何 困难 都 间 ,父 亲 因工 作 上 的 问题 心 情 不 好 , 是可 以克服 的。 回家 动 辄 拿 黄某 出气 。黄 某 渐 渐 变得 考 上 高 中 后 , 由 于 是 同 一 所 学
2014年教资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辅导十一:心理健康教育

2014年教资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辅导十一:心理健康教育文章来源:天津教师考试网/30元QQ直播课堂【评价目标】1.识记心理健康、心理评估,心理辅导等概念。
2.理解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障碍的主要特征及形成原因、辅导的一般目标。
3.结合实际说明行为改变的几种方法。
【主要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识记部分1、心理健康的概念: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宣言中指出,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和利会适应等几方面。
1989年,该组织又在健康的定义中增加了道德健康的内容以使其更全面。
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2、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概念的具体化。
可以归纳出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①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②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
③自我调控能力。
④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⑤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
⑥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状况应兼顾个体内部协调与对外良好适应两个方面。
心理健康有高低层次之分,高层次(积极的)心理健康不仅是没有心理疾病,而且能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发展建设性人际关系,从事具有社会价值和创造性的活动,追求高层次需要满足,追求生活的意义。
心理健康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过程。
心理健康与否,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社会评价问题。
3、心理评估的概念;心理评估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
心理评估的两种参考架构:健康模式与疾病模式。
4、心理辅导的概念:所谓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学校辅导教师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环境,依据自身条件,确立有益于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增强与维持学生心理健康,使其在学习、工作与人际关系各个方面做出良好适应。
教育心理学论述题汇总

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和生活中的事例,阐述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和品德。
答: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
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
(1)有效的说服。
教师经常应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
(2)树立良好的榜样。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及大量的实践经验都证明,社会学习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完成的,态度与品德作为社会学习的一项内容,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榜样的行为而习得.(3)利用群体约定.研究发现,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
一旦某成员出现越轨或违反约定的行为,则会受到其他成员的有形或无形的压力,迫使其改变态度.教师则可以利用集体讨论后形成集体约定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态度。
(4)价值辨析。
研究者认为,人的价值观刚开始不能被个体清醒地意识到,必须经过一步步的辨别和分析,才能形成清晰的价值观念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动。
(5)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奖励和惩罚作为外部的调控手段,不仅影响着认知、技能或策略的学习,而且对个体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奖励有物质的(如奖品),也有精神的(如言语鼓励);有内部的(如自豪、满足感),也有外部的。
虽然对惩罚的教育效果有不同看法,但从抑制不良行为的角度来看,惩罚还是有必要的,也是有助于良好的态度与品德形成的。
当不良行为出现时,可以用两种惩罚方式:一给予某种厌恶刺激.如批评处分舆论谴责等;二是取消个体喜爱的刺激或剥夺某种特权等,如不许参加某种娱乐性活动.应严格避免体罚或变相体罚。
联系中学教学实际,试论述成败归因理论及其教育意义。
答: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分析,推论这些行为原因的过程。
归因理论的指导原则和基本假设就是:寻求理解是行为的基本动因。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韦纳认为,学生在对自己的成功和失败进行归因时通常会归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这四种主要原因,并且,学生的归因过程主要是按照控制源、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来进行。
中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中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1)忧郁忧郁是指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
由于中学生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亲子关系问题没有处理好,都会导致其心理负担过重,出现闷闷不乐,愁眉苦脸、沉默寡言等现象。
(2)狭隘狭隘是指斤斤计较,心胸太狭窄,不能容纳他人,也不理解他人。
对小事耿耿与怀,爱钻牛角尖。
当代中学生在这方面的表现比较明显。
(3)妒忌妒忌是一种忧虑、愤怒和怨恨他人优于自己的一种复合情绪。
有一些中学生当别人比自己好时,表现出不自然、不舒服甚至怀有敌意,更有甚者竟用打击、中伤手段来发泄内心的嫉妒。
(4)残暴残暴是指中学生对他人或对自己的一种伤害行为。
现在有些中学生由于不经意的一些小事引起了不愉快,便开始向其他同学发泄,摔摔打打,骂骂咧咧,有的则以戏弄别人为自己开心,对别人冷嘲热讽。
(5)恐怖恐怖是指中学生具有一种在正常情况下对某一特点物体、人际交往或处境产生异乎寻常的恐惧或紧张不安的内心体验,从而表现出对环境和事物有恐惧感,如怕针、怕黑暗、怕鬼怪。
(6)敏感在学校中有部分中学生表现出神经过敏、多疑,常常把别人无意中说的话、不相干的动作当作对自己的轻视或嘲笑,并为此喜怒无常,情绪变化很大。
(7)自卑自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
自卑心强的中学生对自己能力估计过低,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或优势,以为自己在各方面都不如其他同学,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总把自己看得比别人低一等,抬不起头来,甚至对稍微做努力即可完成的任务,也往往会因缺乏自信而放弃。
中小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由于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质的极为复杂的动态过程,因而制约心理健康,造成心理偏差、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因素也是极其复杂多样的。
从各种制约因素的性质来说,主要有生物遗传因素、心理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
从各种制约因素的功能来说,可以分为本体因素与诱发因素两大类。
本体因素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状况发生变化的内在原因,而诱发因素则是产生变化的外在原因。
学校恐怖症的成因与对策——对一名害怕上学的女学生的心理问题研究

的学生。由于存在各种不 良心理因素 , 使学生害怕上学校 , 又称“ 故 恐 学症” 学校恐怖症的病 因包括 : 、 。 1 内因。 这类孩子均有以下的性格特 点: 、 胆小 仔细 、 敏感、 多疑 、 特别爱面子 , 经不起批评 。 、 2 外因。这类孩 子的家长 、 老师及本人 常期望 过高 , 往往超过 患儿心理所 能承受 的程 度, 导致孩子心理失衡 , 逐渐形成焦虑感。 本文通过个案对 学校恐 怖症 的成 因及其治疗方案进行分析, 图引起 社会 、 力 学校和家 长对 这些 “ 学 校恐怖症”的青少年进行广泛关注和及时有效 的帮助, 推动形成科 学 的、 民主的 、 人性的教 育观念 。
主诉。因“ 害怕上 学一个月 ” 而就诊 。 个_ 人陈述。诉 在一个月前 的一次数学课时 , 老师宣布考 试成绩 。
不安 。
妈妈反映。阳阳从 小活泼可爱 。 的人都很喜 欢她 , 认识 自尊心比 较强 , 喜欢听别人的赞美 , 不愿意听批评 。 自 被老师 批评罚站后 , 从 一 提起上学就生气 。 身体不舒服 。 在家 自 。 学 跟亲友交往正常。 2 心理测 试结果与分析 、 ’ 选择测试 为 S L 9 症状 自评量 表各因子分如下 : C-0 躯 体化 2 , . 强迫症状 1 , 2 j 人际敏感 2 , . 抑郁 2 . 5 . 焦虑 2 , 6 . 敌对 7 1, . 恐怖 3 , 执 1 , 6 .偏 0 . 精神病性 1 , 0 . 其他 1 ; 2 . 总分 16 阳性项 目数 6 6; 4 个 。最显著的是恐怖因子分值高 , J D 其次是焦虑、 抑郁 、 人际敏感分值 明显高 于常模 。 3评估 : 、 学校恐怖症倾向 评估依据 : () 1来访者对上学表 现出恐 怖的程度 与实际危险不相称 ; 时间持 续一个 月 ; 发作时伴有 盟显的植物 神经功能 障碍 , 如一想到上学 就会 出现心慌气促 , 全身颤抖等症状 ; 校有 回避行 为 , 对学 造成社会功能轻 度受损 ; 自知力完整 , 主动求 医的愿 望l 。 有 l J () 2病程 1 个月 , 分 1 ; 评 分 精神 痛苦 , 自己主动设法摆脱 , 分 评 1 ; 分 社会功能受损 , 评分 2 ; 分 根据许又新神经症诊断评 , 总分为
常见的中学生心理异常的表现

常见的中学生心理异常的表现陈文艳心理异常的表现可以是严重的,也可以是轻微的。
心理异常的表现多种多样。
目前,一般按下述系统来进行分类:1、严重的心理异常:精神分裂症、燥狂抑郁性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病态人格和性变态等。
其中性变态包括:同性恋、恋童癖、施虐狂、受虐狂、易性癖、自恋癖等。
2、轻度的心理异常:神经症。
包括神经衰弱、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疑病症、抑郁症、癔症。
其中恐怖症包括:社交恐怖症、场所恐怖症、恐高症等。
3、心身障碍:主要是躯体疾病伴发的心理障碍:略4、对于学生来说常见的心理异常有:中学生常带有以上的某些心理异常,除此之外还包含有:儿童多动症、新生适应不良综合症、青春期综合症、课堂恐怖症(常附带有神经症的特征)、自卑、自傲、焦虑、抑郁、上网综合症、自杀倾向、进食障碍(如贪食、厌食、呕吐)、睡眠障碍(如失眠症、嗜睡症)等等。
(我就亲自接触到本校有两位女生患有“课堂恐怖症”,但家长未重视而失学的。
)另:在日常生活里面,常见到一些有人格障碍的人,即病态人格。
它是指人格发展的异常。
其偏离正常的程度已远远超出了正常的变动范围。
它的表现如下:(1)人格障碍者一般意识清醒,认识能力也保持完整。
这种人中的大多数都有求医的要求,希望治好自己的“病”。
(2)人格障碍通常开始于童年、青少年、并一直持续到成年,甚至终生。
(3)人格障碍者一般能正确处理自己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能理解自己的行为后果,也能理解社会对自己行为后果的评价标准。
但这种人缺乏自知力,尽管经常同周围发生冲突并处处碰壁,却很难从中吸取教训,因此很难适应社会环境。
(4)人格障碍者在智力水平、思维水平和创造等方面并不低,有的还超过常人,因此有的有人格障碍的学生还表现出成绩优秀。
(5)人格障碍与一般疾病不同,它没有起病标志和病程变动。
人格障碍的种类主要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冲动型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等。
人格障碍关键在于预防,而不是治疗,因为治疗的效果一般不太理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中常见的恐怖症
恐怖症是以恐怖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神经症。
患者对某些特定的对象或处境产生强烈和不必要的恐惧情绪,而且伴有明显的焦虑及自主神经症状,并主动采取回避的方式来解除这种不安。
患者明知恐惧情绪不合理、不必要,但却无法控制,以致影响其正常活动。
中学生中常见的恐怖症有以下几类:
一、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是中学生中常见的也是较典型、严重的一种表现形式。
这类学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常常产生强烈的恐惧、焦虑不安,心慌气短,颤抖出汗,甚至头晕、恶心、四肢发软、晕厥。
严重者拒绝与任何人(除亲属或至信任的人外)发生接触, 不参加任何社交活动,甚至恐惧到无法上学和正常生活。
二、对视恐惧症
对视恐惧主要表现就是在与人交往中,尤其是一对一的交往中,不敢看对方的眼睛,害怕和对方的视线相遇,恐惧和对方对视,始终回避他人的目光。
例如上课低着头不敢看老师,怕和老师的目光碰上;出行时避开行人高峰时段,或走僻静小道;走在路上不敢抬头,害怕和行人的目光碰撞。
一对一的交谈时,躲避对方的目光。
多数当事人是害怕别人通过他的眼睛看出他的低级的、不怀好意的或不道德的黑暗的心理活动,或是感到对方的目光很凶而恐惧。
常见的对视恐惧的对象多是较优秀的异性或较严厉的长辈等。
三、红脸恐惧症
当遇到羞涩的、难为情的或不好意思的情景时,不少人会脸红或发生其他变化,这是很正常的。
而红脸恐惧症患者则不然,他们不曾遇到那些情景,却非常担心自己在公众场合被人关注或谈论,会不由自主地出现不自然的表情动作,弄得自己尴尬难堪,因而恐惧社交。
四、露丑恐惧症
害怕自己在他人面前做出一些幼稚的、可笑的、愚蠢的、滑稽的、不雅的举动或事情,如讲错话,讲话没水平,动作举止不自然,衣着打扮不整洁、不得体,从而影响自己的形象。
这种人尤其害怕单独出现在众人面前被大家注视,若迫不得已上台演讲或从大家面前走过,则会讲话杂乱无章,走路同手同脚,腿发软,甚至有一脚高一脚低等过度紧张的感觉。
重症者往往会当众晕倒。
因此患者会极力避免出现在这种被他们认为可怕的场所中。
例如上课迟到了,干脆就不进教室。
五、被洞悉恐惧症
担心自己的想法或内心世界,尤其是“丑陋、肮脏”的一面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经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流露出来被他人了解,而使自己外在的、伪装的良好名声受到不应有的影响。
对恐怖症的治疗一般采取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的方法。
心理治疗主要是通过谈话解释的方法,鼓励、疏导和劝告患者,帮助他们摆脱对某些事物或情景的来恐怖情绪。
在学校,教师应多与有恐怖症学生多谈话谈心,鼓励他们用最大的勇气和毅力忍受、习惯和适应。
坚持接触,循序渐进,直到最终把恐怖情绪减轻或消除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