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神经系统调节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件-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54张)-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件-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54张)-PPT优秀课件

系统中,兴奋是以__电___信__号__(又叫 神经冲动 )的形式沿
着神经纤维传导的。
①静息电位的产生原理 阅读课文P18并结合图示分析回答:
★静息电位:(K+外流)内负外正
神经纤维膜内__K_+_明显高于膜外,而_N__a_低+ 于膜外,未
受刺激时,膜对__K_+_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膜外侧阳
必修三 稳态与环境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
脑神经 周围神经
脊神经
脑 中枢 脊髓 神经
思考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神经细胞(神经元)
细胞核
轴突
树突
末梢
细胞体
+髓鞘 =神经纤维 轴突
★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 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的状态的过程。
不是。
反射弧结构
结构破坏对功能的影响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关系
既无感觉也无效应 既无感觉也无效应 既无感觉也无效应
只有感觉无效应 只有感觉无效应
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节中断, 反射即不能发生,必须保证 反射弧结构的完整性。
《学案》P14-即时1、2
思考5:兴奋如何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呢?
眨眼、打针时哭、 见医生哭、望梅止渴、
例子 吃梅分泌唾液、 老马识途、鹦鹉学舌、
排尿
谈虎色变
非 条 件 反 射
条 件 反 射
条件反射
例2.下列现象中哪一种是属于条件反射( DEF )
A.沸水烫手,立即收回

高中生物神经的调节教案

高中生物神经的调节教案

高中生物神经的调节教案教学目标:了解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神经的调节方式及其作用,理解神经调节在人体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 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2.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3. 神经元的传导方式和兴奋传导过程二、神经的调节方式及其作用1. 神经的传导方式:化学传递和电传递2. 神经递质的作用和种类3. 神经调节的速度和持续时间4. 神经调节在感觉、运动、体液平衡等方面的作用三、神经调节在人体中的重要性1. 神经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协调作用2. 神经调节的失调导致的疾病和症状3. 保持神经系统健康的方法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通过讲解、示范、图示等方式,介绍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神经的调节方式及其作用。

2. 实验教学:进行神经传导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神经的传导过程,加深理解。

3. 互动讨论:组织讨论小组,让学生分享对神经调节的理解和意见,促进学生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

教学过程:1.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观察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结构- 讲解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讨论神经元的传导方式和兴奋传导过程2. 神经的调节方式及其作用- 介绍神经的传导方式:化学传递和电传递- 分析神经递质的作用和种类- 探讨神经调节的速度和持续时间- 讲解神经调节在感觉、运动、体液平衡等方面的作用3. 神经调节在人体中的重要性- 分析神经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协调作用- 探讨神经调节的失调导致的疾病和症状- 提出保持神经系统健康的方法教学评估:1. 设计问答题:提出针对神经系统结构、功能和调节方式的问题,让学生回答。

2. 进行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神经调节在人体中的重要性,并展示讨论结果。

3. 实验报告:让学生撰写实验报告,记录神经传导实验的结果和体会。

扩展学习:1. 神经系统的疾病:讨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及其症状。

2. 神经科学的发展:了解神经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应用。

高中生物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必背知识点

高中生物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必背知识点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2.中枢神经系统:脑(不是大脑)和脊髓3.脑:(1)大脑:神经调节的最高中枢,凡是有酸甜苦辣咸等感觉的或情绪的都是大脑皮层。

(2)下丘脑:体温和水平衡调节中枢。

还可以调节血糖,可以作为感受器如渗透压,作为效应器如分泌抗利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为神经中枢如血糖调节和温觉调节中枢。

(3)小脑:能够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4)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的中枢,如调节心跳,心脏功能的基本活动中枢。

4.脊髓:是脑和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调节运动的低级中枢。

5.外周神经系统:脑神经(12对)和脊神经(31对),他们都含有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和传出神经(运动神经)。

传出神经又分为躯体运动神经和内脏运动神经6.自主神经系统,特点是不受意识支配,但是不能说完全不受大脑控制。

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7.交感神经:兴奋状态加强,安静时候减弱,瞳孔扩张,支气管扩张,肺通气量加大,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流加快,抑制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8.副交感神经:安静状态加强,兴奋状态减弱,瞳孔收缩,支气管收缩,肺通气量减小,心跳减慢,血流减慢。

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9.神经元:树突(短而粗,有多个,用来接收信号,传导给细胞体,不能传递给其他细胞信号)。

细胞体:膨大部分,含有细胞核。

轴突:神经元上长而细的突起,它将信号传递给其他神经,肌肉或腺体,不能够接收信号。

髓鞘:轴突纤维上套的一层髓鞘,和轴突共同构成神经纤维。

神经末梢:树突和轴突末端的细小分支,分布在全身。

10.神经胶质细胞:分布在神经元之间,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的功能。

1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1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13.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

(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控制的肌肉或腺体)14.完成反射的条件是适宜刺激和反射弧的完整(不完整即使有反应也不叫反射)15.一个反射最少需要两个神经元的参与。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第二章神经调节知识梳理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第二章神经调节知识梳理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第二章神经调节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基础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1)注意区分脑和大脑;神经中枢和中枢神经系统。

(2)大脑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有关;小脑维持平衡;脑干连接脑和脊髓,有生命中枢。

(3)脑神经12对,管理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脊神经31对,管理躯干和四肢的感觉和运动,脑神经和脊神经都有支配内脏的神经。

(4)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胃肠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的活动占优势,心跳减慢,胃肠蠕动和消化腺分泌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2、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3、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

细胞体神经元树突(接受传导信息)突起轴突(传递信息)+ 髓鞘= 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包膜=神经4.神经胶质细胞数量大,对神经细胞起辅助作用,具有支持、保护、营养、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

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1.反射与反射弧(1)概念: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叫做反射。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要完成一个反射,必须具备完整的反射弧。

(3)传入和传出神经的判断:小进大出;神经节(传入);突触结构。

(4)关于反射弧完整性检测(5)关于有无感觉和有无反射的情况分析:思路:感觉需要传到大脑,反射需要传到效应器,只要路径完整就可以有反射或感觉。

(6)兴奋: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到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转变为相对活跃状态的过程。

2、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1)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比较(2)条件反射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之上,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的。

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神经调节

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神经调节

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神经调节神经调节是植物及动物的一种重要调节机制,它是经历特定反应和过程之后,使得身体内各器官或系统之间达到适应性变化,从而让身体调节以适应外部变化的过程。

这种反应包括协调系统之间活动的反应,以及适应环境变化的反应。

此外,神经调节也能够调节新陈代谢。

一、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神经调节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有两个,即神经元和神经递质。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中重要的细胞,它从环境中收集信息并发出信号,而神经递质则是神经元发出的化学物质,其能够传播信息。

神经递质可分为两类:细胞外神经递质和细胞内神经递质,细胞外包括胆碱、乙酰胆碱和肾上腺素;而细胞内则是多种蛋白质,如脂多糖、荷尔蒙和细胞因子等。

二、神经调节的运作原理神经调节具有传递信息的功能,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神经元发出的电或化学信息,能够传播到外部的目标细胞,从而起到调节作用。

在传播的过程中,神经元将通过特定的信号传导到受体细胞,这种信号就是神经递质,而受体细胞根据这种信号,产生特定的生理作用,从而达到调节目的。

神经调节的作用包括:1、调节内脏器官功能:神经调节可以调节各器官之间的关系,以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状态,如:神经调节可以调节胃肠动力学,维持体内物质的正常工作;调节心脏的收缩和舒张,使心率和血压保持在适当的范围。

2、调节动态平衡:人体的行动需要协调神经系统、肌肉系统和其他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这就要求神经调节发挥作用,以使肢体以及其结构之间的均衡是必要的,比如说改变身体的姿势,均衡的动作都是靠神经调节来调节的。

3、调节耐受性和調整性反应:神经调节可以通过调节神经元功能,来调节机体对外界变化的反应,以及反映症状的强度,以及提高外界的耐受性。

例如,当一个人面对噪声、光线或温度等外部变化时,人们可以通过锻炼神经调节系统来增强耐受性,从而改善对外界变化的反应。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1册 第2章 神经调节-【必背知识】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1册 第2章 神经调节-【必背知识】

新人教版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知识梳理第二章 神经调节第一节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1.人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2.外周神经系统:(1)脑神经:与脑相连,12对,主要分布在头面部,负责管理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

(2)脊神经:与脊髓相连,31对,主要分布在躯干、四肢,负责管理躯干四肢的感觉和运动。

(3)包含:传入神经:将接收到的信息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感觉神经)传出神经:将中枢神经系统的指令信息传输到相应器官,使机体对刺激做出反应(运动神经)3.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神经: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条神经。

神经纤维:神经元的长突起外表套有一层髓鞘,组成神经纤维。

中枢神经系统脑:大脑、小脑、脑干(位于颅腔内)脊髓:(位于椎管内)聚集大量神经细胞,形成不同的神经中枢。

第二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1. 反射与反射弧(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①概念: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应答。

②类型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形成时间刺激非条件刺激(直接刺激) 条件刺激(信号刺激)神经中枢举例归类:①缩手反射、②膝跳反射、③谈虎色变、④眨眼反射、⑤吮吸反射、⑥吃食物时分泌唾液、⑦望(谈)梅止渴、⑧排尿反射、⑨小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联系非条件反射是条件反射建立的基础;非条件反射可转化为条件反射(2)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①神经元:a.结构模式图 b.结构示意图(画图并标注文字)★传入、传出神经的判断: a.有神经节的是。

b.小入大出:与较小一边相连的是,与较大一边相连的是。

②反射弧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名称组成功能结构被破坏 对功能的影响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的特殊结构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无感觉无效应传入神经 感觉神经元传导兴奋:将兴奋由感受器传至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对传入的信息分析和综合并产生兴奋传出神经运动神经元传导兴奋: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至效应器有感觉无效应效应器 由传入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对内外刺激做出规律性反应相互联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如果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或细胞受外界刺激后,由状态变为 状态的过程注:神经细胞膜内、膜外K +、Na +浓度不一样,膜内浓度高,膜外浓度高系 结构和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适宜强度的刺激;反射弧结构和功能保持完整性。

高中生物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内容要点解读

高中生物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内容要点解读

高中生物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内容要点解读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是生物体内两种重要的调节机制,它们分别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来实现对生物体的内部环境进行稳定调节,保持其稳态。

在生物学中,这两种调节机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调节。

本文将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概念、作用过程、相互关系和意义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解读和分析。

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概念和作用过程1. 神经调节神经调节是一种通过神经元向特定的细胞传递神经冲动,使得这些细胞产生相应的生物效应的一种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的过程主要包括感受器、传导神经冲动、释放神经递质、靶细胞的兴奋和反应。

当人体感受到外部环境的温度变化时,感受器会收集到相关信息,通过神经元向大脑传递这些信息,大脑再释放神经递质传递到相应的器官和组织,从而使得体温得以调节。

2. 体液调节1. 共同目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共同目标是维持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态。

当生物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时,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会立即做出相应的调节反应,通过协调一系列生理和行为过程来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

2. 相互作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在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调节中相互作用。

在应激情况下,神经系统通过调节肾上腺素的分泌来增加心脏输出和提高血压,而内分泌系统也会通过激素的分泌来调节相关器官和组织的功能,从而共同完成对外部环境的适应。

3. 联合调节: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在一些情况下也会联合调节生物体的内部环境。

婴儿出生后,母亲的乳腺会因为婴儿的吸吮而分泌催乳素,同时大脑也通过儿茶酚胺神经元的活动来促进催乳素的分泌,从而共同完成哺乳的过程。

1. 保持内稳态: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共同完成了对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调节,保持了内稳态。

这有利于生物体在不同的外部环境下能够保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从而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

2. 促进生物体的适应: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物体的适应能力。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一、单选题1.人的脊髓遭受严重损伤后,损伤平面以下脊髓会失去与“高位”中枢的联系,并暂时丧失反射功能,此现象称为“脊休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的低级中枢B. 人胸椎折断导致的“脊休克”,针刺足部无痛感C. 出现“脊休克”时,人会丧失所有脊髓控制的反射D. 切断实验动物脊髓与脑的联系可单独研究脊髓的功能2.调节排尿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人在不受意识的支配下可以完成排尿,也可以在意识的支配下憋尿。

排尿时,逼尿肌收缩,尿道内、外括约肌舒张,但外括约肌的活动受大脑意识的调控。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进而有利于排尿B.牵张感受器可将兴奋经盆神经传至脊髓即可形成排尿反射C.神经甲属于不受意识支配的躯体运动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D.大脑通过控制脊髓来调节排尿,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3.下图是人体排尿反射过程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尿检时主动排尿需大脑经a过程对脊髓进行调控B.婴儿的排尿反射过程可表示为膀胱→d→脊髓→b→膀胱C.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协调配合支配膀胱活动D.某成年患者能产生尿意但尿失禁,其受损的结构可能是c4.当膀胱内尿量达400500mL时,膀胱充盈、扩张,使膀胱壁的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而产生兴奋,兴奋沿盆神经传导,到达脊髓排尿中枢,同时,脊髓排尿中枢产生兴奋,沿脊髓传至大脑皮层,大脑皮层产生尿意。

在环境条件允许时,便发生排尿反射。

如图所示。

下面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大脑接收信息后,直接通过支配副交感神经,导致膀胱缩小,完成排尿反射B.大脑可以对脊髓的排尿中枢进行调控,体现了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C.截瘫病人脊髓受伤导致①②受损,无法完成排尿反射D.牵张感受器产生的兴奋沿④→脊髓→②的途径传导至大脑皮层,使大脑皮层产生尿意5.2023年10月3日杭州亚运会男子4×100米接力赛,中国队在决赛中配合默契,跑出了38秒80的好成绩,勇夺金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
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
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B )

•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兴奋
•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
•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抑制
•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抑制
编辑ppt
26
2.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D
A.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编辑ppt
1
学习目标
1、知道反射的概念 2、熟记反射弧的五个组成部分 3、会识别反射弧的图示 4、明白兴奋怎样在神经纤维上传导 5、掌握突触的结构,理解兴奋在神经元之间
的传递特点
6、认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7、知道人脑的高级功能
编辑ppt
2
B.兴奋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
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
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
编辑ppt
27
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通过突触完成
2、突触中信号转变形式: 电 信号 → 化学 信号 → 电 信号 3、兴奋传递方向特点——单向
神经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4、递质发生效应后,就被酶破坏而失活
6
2、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
3、分类:
按功能分为: 传入(感觉)神经元 中间(联络)神经元 传出(运动)神经元
编辑ppt
7
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灰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地方。
白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集中的地方。
神经节:周围神经系统内,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细 胞体集中的地方。
编辑ppt
28
当刺激2处时,在4处能否检测到电信号? 当刺激4处时,在2处能否检测到电信号?
编辑ppt
29
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编辑ppt
30
成人和婴儿控制排尿的初级中枢都在脊髓,但 成人受大脑控制
123、成 有 这人 些可 患 例以者子有出说意现明识资了地料神控经3所制中提排枢到尿之的,间不婴 有受儿 什意却 么识不 关支
• 低级能 配 系中, 的?枢二 排受者 尿高控 情级制 况中排,枢尿是的的哪调神里控经出中现枢了的问功 题能 ?有什么
差异? 控制排尿的高级中枢,即
大脑出现编问辑p题pt
31
五、人脑的高级功能
1、 语言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思考讨论:如果某人听不懂别人的讲话,但却可以讲话,
可能是 H 区出现问题? 编辑ppt
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存在电位差,形成局部电流 膜内:兴奋→未兴奋 膜外:未兴奋→兴奋
兴奋的传导方向与 膜 电流方向相同 内
3、传导特点: 双向的
编辑ppt
19
1.在细胞膜外,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 相反

2.在细胞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 相同

3.当刺激神经纤维中部时,神经纤维上的A、B两点 能否检测到电信号?
32
2、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
①、学习是神经系统不 断受到刺激,获得新的 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 的过程。
外界信息输入 (通过视、听、触觉等)
瞬时记忆
注意
遗忘 (信息丢失)
②、记忆是将获得的 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 的过程。
短期记忆 不重复 遗忘
重复
长期记忆
永久记忆
编辑ppt
33
外界信息输入 (通过视、听、触觉等)
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一)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 脑(大脑、小脑和脑干) 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
脊神经
编辑ppt
3
(二)神经元
1、结构
树突 细胞体
神经末梢
轴突
编辑ppt
4
编辑ppt
5
神经元、神经纤维与神经
神经纤维:神经元的轴突或较长的树突 连同外面的髓鞘
集结成束
神经
编辑ppt
13
编辑ppt
14
3、兴奋 刺激
细胞间 传递
神经纤维 上的传导
编辑ppt
15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
2
3
4
兴奋以电信号(神经冲动)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
编辑ppt
16
1、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静息状态)
静息电位:内负外正
编辑ppt
17
2、神经纤维受刺激时
兴奋部位电位内正外负
编辑ppt
18

间隙

突触后膜受体蛋白

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编辑ppt
24
1、突触小泡的形成最可能与哪个细胞器有关?
突触小体中的线粒体有什么作用?
2、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是细胞物质运输的哪种方式? 它与细胞膜的什么特性有关?
3、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的化学本质是

编辑ppt
25
• 1、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以使突触
A
刺激
B
编辑ppt
20
4.下图为脊髓反射模式图,对反射弧结构的下列
叙述,错误的是
A
S
M
A.①代表传出神经
B. M代表效应器
C.③代表神经中枢的突触 D.S代表感受器
编辑ppt
21
编辑ppt
22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突触前膜 突
突触间隙 触 突触后膜
编辑ppt
23
兴奋→突触小泡

突触前膜释放递质
神经中枢:在灰质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 起,形成能调节某种生理活动的区域。
编辑ppt
8
编辑ppt
9
编辑ppt
10
编辑ppt
11
(三)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1、反射 (概念P16)
2、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编辑ppt
12
编辑ppt
长短期期记记忆忆::与神新经突元触的活 重复 的动建及立神有经关元。之间的联系 有关。
瞬时记忆
遗忘 (信息丢失)
注意
短期记忆 不重复 遗忘
长期记忆
永久记忆
编辑ppt
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