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区别
人民币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

人民币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摘要:汇率制度是一国金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货币政策是调控宏观经济、稳定货币的重要工具。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汇率制度,对于宏观经济运行和货币政策效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的内容入手,运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对人民币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有效性进行研究,又依据克鲁格曼三角形分析人民币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冲突的原因,并对如何协调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提出建议。
关键词:汇率制度;货币政策;冲突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1一、人民币汇率制度概述一国货币汇率的高低,不仅体现了本币对其他货币购买力的相对强弱,还涉及资源分配等利益问题。
因此如果没有必要的制度约束,各国在确定本币汇率时常从本国利益出发,趋利避害,损害他国利益,不利于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
为了维护各国共同利益,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持续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对汇率的变动作出一些合理的规定,从而形成了各国共同遵守的汇率制度。
所谓汇率制度指的是一个国家的货币当局对本国货币汇率变动的基本方式所作出的规定。
按照汇率变动幅度的大小可分为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
当一国政府为了防止资金外流或流入,改善本国国际收支和稳定本国货币汇率时会进行外汇管制。
二、货币政策概述货币政策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包括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和外汇政策。
广义的货币政策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
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两种。
积极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
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较合适。
消极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之提高。
汇率制度与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分析

[] 务 院 专 题 研 究 突 破 中 小 企 业 融 资 困局 [ ] 4 国 W
. hn a c e m cJac .o
( 责任编 辑 : 邹定 宜)
综上所述,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 一国实施固定汇率制和浮 动汇率制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货币政策独立性缺失。
一 一
,
.
w . j.e c ynt w
w
10 0 万家, 0 占全国注册企业总数的9%, 9 其工业总产值、 销售收 入、 实现利税、 3 出1总额已分别占全国的6%、 %、 %和6% 0 5 4 7 0 0 左右; 流通领域中小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 %以上, 0 中小企 业还提供了大约 7%的城镇就业机会。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 5
二、 实践分析
以后, 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又如何呢? 从实际情况来看, 05 7 2 起我国实行有管理 自20 年 月 1日
自 上世纪7年代以来, 0 西方各国纷纷放弃对汇率的管制, 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浮动汇率制。我们以德国和 日本为 例, 从实践中考察浮动汇率制下一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前, 马克兑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由于 德国经济相对美国经济走强 , 为保持与美元 固定的汇率, 德国 政府不得不在市场上购入超额供给的美元, 美元资产的不断增 加和央行基础货币投放增多, 威胁到国内物价稳定。因此, 对 国内通货膨胀深恶痛绝的德国货币当局不得不放弃当时4 马 克兑换 1 美元的固定比价, 1 1 3 从 9 年 月起多次对马克汇率进 6 行重估, 马克开始连续升值。在升值过程中, 德国坚持独立的 货币政策和资本的自由流动, 让汇率自由浮动。1 2 9 年后, 7 借 助欧洲区域内的货币联动机制, 德国马克汇率较少受到投机资 本的冲击 , 欧洲其它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马克升值的压 力。如果不是欧洲区的货币联动机制, 德国能否承受汇率大幅 波动的风险、 能否避免国内的资产泡沫、 能否保持国内货币政 策的独立性, 则是一个未知数。 1 5 9 以美国为首的五个发达工业国家财政部长及 9 年 月, 8 五国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 达成五国政府联 合干预外汇市场, 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下调, 以解决美 国巨额的贸易赤字。这就是有名的” 广场协议” 。在协议签订 后不到三年的时间里, 美元兑 日 元贬值达 5%, 0 也就是说, 日元 兑美元升值一倍。为了对应升值可能继续带来的不景气效应, 日 本央行在一年左右的时间连续五次调低官方贴现率, 1 6 由 9 8 年1 月的5 %降至 1 7 月的25 9 年2 8 .%。由于出口 严重受挫, 资 本难以在这一块获得利润, 大量资本涌向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 场, 泡沫经济一触即发。这时, 追于日元升值压力的 日 本货币 当局又一次大幅下调利率, 希望能缓解 日 元升值压力, 同时也 希望借此减少汇率升值带给日 本经济的负面影响。但扩张的 货币政策还是没有改变 日 元升值的趋势, 相反地, 低利率向市 场注入了大量流动性, 刺激着洪水般的资本涌向房地产和股票 市场, 由于在生产已经严重过剩的情况下调低利率对刺激投资 和消费的作用不明显, 形成典型的流动性陷阱。此后, 日元长 期处于剧烈波动之中, 日本由此掉入“ 货币流动陷阱”货币政 , 策趋于无效, 经济也丧失活力, 形成了2 世纪 8 年代 日 0 0 本著名 的泡沫经济。这个经济泡沫在 1 1 9 年破灭之后 , 本经济便陷 9 日 入二战后最严重的不景气状态, 一直到现在, 日本经济仍然没
新汇率体制下我国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运用

响。而且 近年 来 , 国外汇储备增 长较快 , 我 外汇 占款也相 产 出 , 可能 扩大 国际收 支 的逆 差或顺 差 , 而破坏 保 则 进
应 地 快 速 增 长 , 央 行 货 币 政 策 目标 产 生 不 利 影 响 。 由 对 于各种外 资流人增多 , 央行 不 得 不 采 取 对 冲手 段 缓 和 货 币供给过快增 长所产生 的矛盾和影 响。在此情形 下 . 货 币 政 策 的独 立 性 是 无 法 实 现 的 。 因此 , 何 加 强 汇 率 政 如 策 和 货 币 政 策 的 协 调 运 用 , 实 现 内外 均 衡 、 济稳 定 , 以 经 成 为我 国经 济发 展 中 的重 要 问题
兼 顾 . 国政 府 如 果 只 追 求 外 部 均 衡 而 至 国 内通 胀 和 失 一
业 不 顾 , 么 即 使 国 际 收 支 达 到 了 平 衡 , 内压 力 仍 然 那 国
很 大 : 之 , 国政 府如 果只考 虑用 货币政 策控 制 国 内 反 一
持 汇 率 不 变 的 承诺 。 固定 汇 率 以及 对 固 定 汇 率 的 维 护 措 施 限制 了 国家 实 行 独 立 的货 币 政 策 。从 蒙 代 尔一 弗莱 明 模 型 出 发 . 资 本 趋 于 自由 流 动 的 过 程 中 . 币 政 策 只 在 货
维普资讯
20 0 7年 第0 7 1 20 S ra o 2 9 e ilN .2
HAI NAN NANCE FI
新 汇 车体 利 下皱 国汇 车 跋 笨 与 货 币跋 笨的 够调 用
中 图分 类 号 :8 2 F 2. 0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3 9 3 f0 7 1 —0 9 0 10 — 0 120 )2 00 — 3
中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

中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被全球各地普遍关注。
这两个政策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经济稳定至关重要。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一直处于调整和改进的阶段。
本文将会对中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进行探讨。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国家制定的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来调整经济的政策。
在中国,货币政策往往被用来控制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率和国际收支等经济指标。
中国的货币政策是由中国人民银行主导的。
人民银行负责制定货币政策和执行货币政策,它的主要目标是保持货币稳定和金融稳定。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的货币政策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进,以适应国家经济的发展需要。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实行了稳健的货币政策,即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人民币汇率稳定。
这种政策的主要目标是防止通货膨胀以及保持国际贸易平衡。
然而,随着中国的经济快速增长,这种政策变得难以继续执行。
在2002年,中国实行了“两手并举”的货币政策,即宏观调控和微观调控相结合的政策。
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价格政策来调节整个经济的总量和结构,微观调控则主要是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来调节市场上的各种问题。
这种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的平衡发展。
在2015年,中国实行了新的货币政策。
这种政策主要是通过国家银行的资金调剂来调控货币的供求,进而影响市场利率和经济成本。
这种政策的主要目标是稳健货币和促进金融改革。
汇率政策汇率政策是国家为了达到经济的一些目标,在调整货币的汇率的政策。
在中国,汇率政策被用来影响货物出口和进口、吸引外资、控制通货膨胀等方面。
在1978年之前,中国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度,也就是说,人民币与美元的比率不变。
这种政策主要是为了吸引外资和促进出口。
然而,这种政策的缺点是当美元贬值时,人民币也会贬值,这导致了通货膨胀和国际经济危机。
在1994年之后,中国开始实施的是浮动汇率制度。
这种制度是根据市场汇率来调节人民币汇率的,即在一定的浮动范围内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不同汇率制度下的财政与货币政策

不同汇率制度下的财政与货币政策汇率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选择的货币兑换率体系,它对于国家或地区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具有重要的影响。
目前,世界上存在着多种不同的汇率制度,例如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和准固定汇率制等。
不同的汇率制度对于财政与货币政策的执行方式和效果都有着显著的差异。
下面将分别就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两种不同的汇率制度,探讨其对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影响。
固定汇率制度是指国家或地区制定了固定的汇率,即货币与外币之间的兑换比率保持不变。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财政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相互影响较大。
首先,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财政政策受到限制。
由于固定汇率制度要求中央银行必须持有外汇储备来支持本币的固定汇率,因此财政政策往往要考虑外汇储备的规模和充足性。
其次,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货币政策具有相对较少的自主性。
为了维持本币的固定汇率,中央银行通常需要准备大量外汇储备,以便在需要时进行干预市场。
这样一来,货币政策的调整空间就相对较小,更多地受制于外汇储备规模的限制。
此外,由于固定汇率制度要求购买外汇来稳定本币汇率,因此通常会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从而可能引发通胀的压力。
与固定汇率制度相对的是浮动汇率制度,即汇率的波动由市场供求决定。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的执行更加自由灵活。
由于汇率的波动主要受市场因素影响,财政政策更多地关注国内的经济状况,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财政手段来调节经济运行。
此外,由于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对外汇储备的需求相对较小,因此货币政策的调整空间也更大。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利率、信贷政策等手段来调节货币供应量和经济活动的状况。
此外,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可以更加灵活地应对国内外的不确定性和冲击,提高经济的韧性。
总结来说,不同的汇率制度对于财政与货币政策的执行方式和效果有着显著的影响。
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财政与货币政策较为受限,货币政策调整空间较小,更多地受制于外汇储备的规模。
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财政政策更加自由灵活,货币政策具有更大的调整空间,能够更好地应对经济变化和冲击。
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研究

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研究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研究摘要: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对国际收支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展开研究,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案例分析,探讨了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引言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易与资金流动关系。
货币政策是指央行通过调整货币供给量和利率水平来影响经济活动的政策。
汇率政策是指政府或央行通过干预汇率市场来调整本国货币与外币之间的汇率。
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作为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对国际收支具有重要影响。
二、货币政策与国际收支货币政策通过调整货币供给量和利率水平来影响经济的内外平衡。
一方面,扩张性货币政策可以刺激国内需求,增加进口,导致国际收支不平衡。
另一方面,紧缩性货币政策可以抑制国内需求,减少进口,改善国际收支。
货币政策还通过影响汇率水平来调整国际收支。
如果一个国家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货币贬值可能会提高出口竞争力,增加外汇收入,改善国际收支。
相反,如果一个国家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货币升值可能会降低出口竞争力,减少外汇收入,影响国际收支。
三、汇率政策与国际收支汇率政策通过干预汇率市场来调整本国货币与外币之间的汇率。
固定汇率制度下,政府或央行通过购买或销售外汇来保持汇率的稳定。
在此制度下,汇率政策主要影响对外贸易的竞争力和国际资本流动。
如果一个国家采取固定汇率政策,货币贬值可能会提高出口竞争力,增加外汇收入,改善国际收支。
相反,如果一个国家采取升值政策,货币升值可能会降低出口竞争力,减少外汇收入,影响国际收支。
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的波动对国际收支有直接影响。
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汇率过低,可能会导致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影响国际收支。
相反,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汇率过高,可能会导致进口减少,出口增加,改善国际收支。
四、实证研究通过案例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可以发现一些规律。
货币、利率和汇率

货币、利率和汇率1. 引言货币、利率和汇率是国际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了解和掌握货币、利率和汇率的变动对于个人和企业决策以及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货币、利率和汇率的定义、特点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展开讨论。
2. 货币2.1 定义货币是一种用于支付商品和服务以及交换价值的媒介。
它可以是纸币、硬币以及数字化存款等形式存在。
在货币流通中,人们使用货币作为价值衡量的标准,并用其来存储和流通财富。
2.2 特点货币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价值尺度: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可以用来衡量商品和服务的价值。
•流通手段:货币具有广泛接受和流通的特点,便于交换。
•支付手段:货币可以用于支付商品和服务,是一种普遍的支付方式。
•贮藏手段:货币可以作为财富的贮藏手段,方便以后的使用。
•价值储藏:货币作为商品和服务交换的媒介,可以储存和传递价值。
2.3 影响因素货币的价值和供求关系决定了其汇率的变动。
以下是影响货币价值的因素:•经济增长:一个经济增长稳定的国家货币价值较为稳定。
•通货膨胀:高通货膨胀率会导致货币价值下降。
•利率水平:较高的利率可以吸引资本流入,提高货币价值。
•政府政策:政府的货币政策和调控对货币价值有重要影响。
3. 利率3.1 定义利率是借款或投资所支付的费用或收益的百分比。
它是衡量资金成本和回报的重要指标。
利率在国家经济周期、货币市场稳定与否以及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下不断变动。
3.2 特点利率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风险补偿:利率可以作为借款方或投资方对风险的补偿。
•时间价值:利率反映了资金在时间上的价值变化。
•货币政策工具:利率是央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控制通货膨胀的重要工具之一。
3.3 影响因素利率的变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是其中的主要因素:•货币政策:央行通过调整基准利率来影响整体经济和金融市场。
•市场供求关系:市场上资金的供给和需求关系对利率产生重要影响。
资产价格、汇率与最优货币政策

一
、
引 言 和 文 献 评 述
一
般而 言 , 币政策 的最终 目标 主要 有 四个 : 价稳 定 、 货 物 充分 就业 、 际 收 支平 衡 与 经 济增 长 。 国
《 中国人民币银行法》规定我国的货币政策的 目 标是 币值稳定 , 以此促进经济 的增 长。 并 稳定币值 包括了币值的对 内稳定 , 即物价稳定 , 和币值的对外稳定 , 即汇率稳定。 随着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 , 以及金 融资产 总量和 结构 的变迁 , 拟经 济对 实体经 济 的影 响越来 越 突 出 , 产价 格 波动 的效应很 虚 资 大程 度上 超 出 了对 资本 市 场本 身 的影 响 。 资产价 格 的波动往 往 伴 随着金 融 不稳 定 , 资产 价格 的高涨 和破灭 可能导 致 系统 的金 融 风 险 ( oi和 L w ,02 。07—20 年 由美 国次贷 危机 引发 的全球 Br o o e20 )20 08
2 1 第 2期 0 1年 ( 总第 24期 ) 0
厦 门大 学学 报 ( 学社 会科 学 版 ) 哲
J U N L O I ME N V R I Y( r & S ca S i c s O R A F X A N U I E ST A t s o il c n e ) e
有效减少 本 国国际 贸易顺 差 的同时 , 很容 易导致房 地产 市 场 和资 本 市场 泡 沫 。 却 因此 , 资产 价格 和 汇率会 影响货 币政策 的最 终 目标 , 而且汇 率和资 产价格之 间又会 相互 作用 , 强化 对货 币政策 最终 目
标 的影 响 。
既然资产 价格 和汇率 会对 货 币政策 的最终 目标 会产 生 影 响 , 么 货 币政 策 是 否应 对 资产 价格 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
0440015 顾旭俊 0440043 劳怡雯 0440023 钱风奇 ——蒙代尔三角的难题 ——蒙代尔三角的难题
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
1 2 3 4
蒙代尔三角及国内相关理论
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的相互影响
日德的经验教训
我们的观点
LOGO
蒙代尔三角
2
实行更灵活的汇率 (Floating Rates), Rates), 如美国财长,IMF都有 如美国财长,IMF都有 这种讲法
3
人民币不应该实行更 灵活的汇率,而应该逐 渐放开,短期内不适宜 浮动汇率
LOGO
货币政策独立性的重要性
中国经济仍然主要依赖于国内市场的需求来拉动,更依赖 于制订和实施独立的货币政策来拉动内需 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过程中,仍然是政府主导的格局,国 家的宏观调控手段越来越依赖于货币政策的操作,把货币 政策作为熨平经济波动、反周期逆向操作的主要手段而经 常的、大规模的使用 货币政策独立能够减少地方政府的干预,缩小时滞,提高 时效性 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是保证中国过渡时期经济稳定 增长和向市场经济成功转型的重要手段
LOGO
我们的观点
比较倾向于第三种
稳中有升的人民币汇率 汇率制度的调整最好是缓慢渐进的 目标区间汇率制度
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各个项目
贸易顺差、经常收支中收益项逆差、经常收支项目中的经常转移 顺差 人民币过快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没有好处
中国缺少实行完全浮动汇率的条件
汇率不仅仅取决于贸易,还取决于资本市场。中国的资本金融市 场不是一个自由市场,人民币不能用通行的标准来衡量 没有一个活跃、有效率的、有相当规模的外汇市场 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不是三五几年就可以实现的 国金融市场不稳定的因素还很多,其中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还很 严重
LOGO
LOGO
LOGO
蒙代尔三角
严格资本管制
严格固定汇率制度
货币政策独立性
放弃货币政策独立性
资本完全流动
汇率自由浮动
LOGO
举个例子——近阶段的情况是: 近阶段的情况是: 举个例子 近阶段的情况是
美国 中国香港 中国 货币政策独立 资本自由流动 汇率不稳定
货币政策独立 汇率稳定 资本不能自由流动
汇率稳定 资本自由流动 货币政策不独立
LOGO
日德的经验教训
德国 20世纪60--90年代,德国经济和日本经济有非常相似 的地方,二者都成为了战后世界经济最突出的亮点, 也都经历了持续的贸易顺差 为了保持和美元固定的汇率,德国货币当局不得不在 市场上购入超额供给的美元。货币当局美元资产的不 断增加威胁到了国内的物价稳定 德国货币当局政策旗帜鲜明,重心是国内,尤其是国 内物价和产出稳定,马克汇率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 借助欧洲区域内的货币联动机制,德国马克汇率较少 受到投机资本的冲击,欧洲其它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分 担了马克升值的压力
但是,现在明显的 是,随着中国资本市 场的发展和开放,外 资的不断涌入和内资 涌出是必然的趋势, 理论中的Y 理论中的Y值将不断 地向1 地向1逼近,我们必 须在X 须在X和M中做出一 个抉择
LOGO
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的相互影响
1
中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 的矛盾依次体现为“控制 通货膨胀和防止人民币升 值过快———遏制通货紧 值过快———遏制通货紧 缩和防止人民币贬值—— 缩和防止人民币贬值—— —控制通货膨胀和防止人 民币升值”的轮回”
LOGO
日德的经验教训
日本
70年代以后,日本出口在趋势上大于进口,经常项目 保持持续性顺差。持续的贸易顺差造成了国内的货币 政策压力,同时也带来了美国和其他贸易伙伴国的不 满 面对美国为首的贸易逆差国的压力,货币当局不得不 让汇率升值 。日本尼桑公司财务总监:“日本公司辛 辛苦苦花了十几年的时间节省成本,但是,日元升值 一夜之间把这些努力全都白费了” 为了减缓日元升值压力,日本货币当局采取扩张性货 币政策(低利率)试图缓解日元升值压力 广场协议以后,低利率向市场注入了大量流动性,刺 激着洪水般的资本涌向房地产和股票市场,泡沫经济 由此而生
在20世纪60年代初,弗莱明和蒙代尔认为:资本的自 由流动、货币完全独立、汇率稳定三项目标中,一国 政府最多只能同时实现两项 如果实现了自由的资本流动,可以实现国际金融一体 化,提高资本国际配置的效率 如果实现了货币政策自主,意味着货币政策独立于外 部因素,可以有效地针对国内产出和价格水平的波动 进行调节 如果实现了汇率稳定,可以有助于国内外价格的相对 固定,有利于国际贸易和投资。
LOGO
蒙代尔三角
汇率稳定
政策独立性
如何抉择
资本流动
LOGO
蒙代尔一克鲁格曼不可能三角形
X Y M X+Y+M=2
汇率的稳定 资本自由流动 货币政策独立性
易纲
LOGO
蒙代尔一克鲁格曼不可能三角形
我国目前的现状属 于A点情况,即在严 格的资本管制条件下, 寻求货币政策的独立 性与汇率制度的稳定。 该点上,现行的货币 政策基本上可以实现 外部和内部均衡
LOGO
国内主流的三种观点
1 2
实行 更灵活 的汇率 (Float ing Rates ),如 美国财 长, IMF都 IMF都 有这种 讲法
3
Hale Waihona Puke •为人民 币升值 规定一 个比例, 如10%, 10%, 或20%, 20%, 各种说 法都有
人民币不 应该实行更 灵活的汇率, 而应该逐渐 放开,短期 内不适宜浮 动汇率
LOGO
一些启示
日本的教训告诉我们,试图利用货币政策保汇率,最终,汇率 没保住。面临非常突然的大幅汇率调整,国内投资会一下子找 不到出路,这部分资本如果大量涌向资本市场,很可能引发泡 沫经济 政策目标的取舍方面,要强调维护国内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决 不能让货币政策成为汇率政策的附庸。德国的货币当局旗帜鲜 明地奉行独立的货币政策,国内产出和物价都比较稳定,没有 因为汇率价格中的泡沫伤害国内的经济 区域货币合作有利于区域内强国减少投机资本冲击,减少汇率 升值对贸易品部门的负面影响 当然,目前中国的情况与德国和日本是有所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