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功能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某人不小心手被刀割伤,流血一直不易被止住。他可能是血液中什么成分缺少?
A.血浆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
例3、输血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但有些患者只是缺少血液中的某些成分,并不需要输全血(含全部血液成分)。现代医学已经发展出成分输血,即有针对性地为患者补充血液中缺少的成分,请分析下列患者应该输入什么血液成分?(1)大面积烧伤患者 ;(2)贫血患者 ;(3)血流不止者 。
左心房
左心室
上腔静脉
主动脉
2、4
7、9
1、3
5、6、8
动脉
房室瓣
动脉瓣
输血与血型
同型输血
01
02
03
04
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
AB型血的人,除可输入少量的O型血外,也可以输入少量的A型血或B型血
但是,大量输血时,仍需同型输血
输血原则: 以 输同型血为原则:
在紧急情况下:即 O型 A型 B型
功能: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四肢静脉的内表面,通常含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静脉的作用是收集血液返回心脏,下列静脉的特点中与防止血液倒流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主要是
( C ) 与心脏相通 管壁薄而弹性小 管腔大,其内表面有静脉瓣 与动脉伴行
解析 加入抗凝剂后,A、B试管内的血液不应凝固,而应分为两层:上层为血浆,下层为血细胞,可见A是不正确的;不加抗凝剂的试管中,血液会发生凝集,形成血块。血块周围的液体为血清,可见C、D图也不对。所以正确答案为B。
答案 B
1
2
红细胞
功能: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形态结构: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
2、体循环 3、静脉血和动脉血 动脉血:含氧量高,颜色鲜红,含二氧化碳少 静脉血:含氧量低,颜色暗红,含二氧化碳多 体循环中的动脉和肺循环中的静脉中流动的是动脉血 体循环中的静脉和肺循环中的动脉中流动的是静脉血 循环和肺循环的比较 名称 体循环 肺循环 循环途径 左心室 主动脉 各级动脉 全身各处毛细血管 网 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右心室 肺动脉 肺泡周围毛细血管网 肺静脉 左心房 血管内流动的血液 动脉内流动脉血,静脉内流静脉血 动脉内流的静脉血,静脉内流动脉血 血流方向 由心脏流向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网 由心脏流向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 气体交换部位 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 肺的肺泡里 血液变化 动脉血 静脉血 静脉血 动脉血 功能 把养料和氧气输送给组织细胞,把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 把二氧化碳送到肺部交换,把氧气送走
血液组成及各种血细胞的正常值及功能

血液组成及各种血细胞的正常值及功能血液是人体内重要的液体之一,主要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浆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占据血液的55%,主要由水、蛋白质、电解质和其他溶质组成。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它们悬浮在血浆中。
我们来介绍红细胞。
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细胞,它们的正常值范围是男性为4.5-5.5×10^12/L,女性为4.0-5.0×10^12/L。
红细胞主要功能是携带氧气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以满足它们的代谢需求。
红细胞内含有大量的血红蛋白,它能与氧气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然后通过血管系统运输到全身。
接下来,我们介绍白细胞。
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正常值范围是4.0-10.0×10^9/L。
白细胞可以分为五大类: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它们的功能是保护机体免受外界侵害和感染,参与免疫反应和炎症过程。
不同类型的白细胞在不同的免疫反应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我们介绍血小板。
血小板是血液中数量最少的细胞,它们的正常值范围是150-400×10^9/L。
血小板主要功能是参与血液凝固过程,防止出血。
当血管受损时,血小板会聚集在损伤部位形成血小板血栓,阻止血液进一步流失。
同时,血小板还能释放多种生长因子,促进伤口愈合和组织修复。
除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液中还含有其他成分,如血小板细胞体积分布宽度(PDW)、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等指标。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血细胞的形态和大小,对于诊断某些疾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总结起来,血液是人体内重要的液体,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能。
红细胞主要携带氧气,白细胞参与免疫反应,血小板参与血液凝固。
了解血液组成及各种血细胞的正常值及功能对于了解人体健康状况和诊断疾病非常重要。
4血液的组成及功能

2.红细胞渗透脆性 红细胞对低渗溶液有一定的抵抗力。这种抵抗力的大小 用渗透脆性表示。 抵抗力小、脆性大、红C.易破裂溶血(如衰老红C) 抵抗力大、脆性小、红C.不易破裂溶血(如初成熟红C) 0.8~0.6%NaCl溶液中→红C.膨胀.但不破裂溶血. 0.46~0.42% NaCl溶液中→部分膨胀破裂溶血 0.34~0.32% NaCl溶液中→全部膨胀破裂溶血 3.红细胞形态的可塑性 4.红细胞膜通透性
① 小血管受损后立即收缩:由损伤刺激引起的局部缩小血管 反应。 ② 血小板血栓的形成:血管内膜损伤暴露出来的内膜下组织可 以激活血小板和血浆中的凝血系统,以及血管收缩使血流暂停或 减慢,利于血小板的粘附与聚集,成为松软的止血栓填塞伤口。 ③ 血液凝固:血浆中可溶的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的纤维蛋 白多聚体,形成了由纤维蛋白与血小板一道构成牢固的止血栓, 有效的制止出血。同时,血浆中也出现了生理的抗凝血活动与纤 维蛋白溶解活动,以防止血凝块不断增大和凝血过程蔓延到这一 局部以外。 生理止血是由血管、血小板、血液凝固系统、抗凝系统及纤 维蛋白溶解系统共同完成的。
• 正常值
• •
正常成人血浆蛋白总量约为60-80g/L
白蛋白(A):约40~50g/L 球蛋白(G):约20~30g/L
•
纤维蛋白原:约2~4g/L
A/G比值:1.5~2.5/L
(三)非蛋白含氮化合物(NPN)
•
主要包括:尿素、尿酸、肌酐、肌酸、氨基酸、氨和
胆红素等。血中NPN主要经肾脏排出,测定血中NPN或 尿素的含量,有助于了解体内蛋白质代谢状况和肾功能。
α -颗粒:β -血小板巨球蛋白、血小板生长因子Ⅳ (PF4)、纤维蛋白原等等。
溶酶体: 4.收缩 : 5.吸附 :血小板表面吸附血浆中的凝血因子 6.修复
血液百度百科

血液是流动在心脏和血管内的不透明红色液体,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
属于结缔组织,即生命系统中的结构层次。
血液中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如无机盐、氧、以及细胞代谢产物、激素、酶和抗体等,有营养组织、调节器官活动和防御有害物质的作用。
简称“血”。
人或高等动物体内循环系统中的液体组织,暗赤或鲜红色,有腥气,由血浆、血球、血小板构成,对维持生命起重要作用。
血液人体各器官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往往会引起血液成分的改变,故患病后常常要通过验血来诊断疾病。
人体内的血液量大约是体重的7~8%,如体重60公斤,则血液量约4200~4800毫升。
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管破裂都可导致出血,如果失血量较少,不超过总血量的10%,则通过身体的自我调节,可以很快恢复;如果失血量较大,达总血量的20%时,则出现脉搏加快,血压下降等症状;如果在短时间内丧失的血液达全身血液的30%或更多,就可能危及生命。
血液有四种成分组成: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血浆约占血液的55%,是水,糖,脂肪,蛋白质,钾盐和钙盐的混合物。
血细胞组成血液的另外45%。
血液分静脉血和动脉血。
动脉血在体循环(大循环)的动脉中流动的血液以及在肺循环(小循环)中从肺回到左心房的肺静脉中的血液。
动脉血含氧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呈鲜红色。
静脉血血液中含较多二氧化碳的血液,呈暗红色。
注意并不是静脉中流的血是静脉血,动脉血中流的是动脉血,因为肺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肺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
1. 简称血。
人或高等动物体内循环系统中的液体组织,暗赤或鲜红色,有腥气,由血浆、血球和血小板构成,对维持生命起重要作用。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二回:“忽见一个叫化子,一条腿肿得如腰一般粗大,并且烂的血液淋漓,当路躺着。
”许地山《空山灵雨·鬼赞》:“我们赞美你,因为你听见赞美的时候再没有血液在你底脉里颤动。
”2. 比喻主要的成份或力量。
张长弓郑士谦《边城风雪》第八章:“这是革命肌体里的新鲜血液。
简述血细胞的组成和功能

简述血细胞的组成和功能血细胞是构成血液的基本成分之一,它们在人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功能。
血细胞主要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血液的主要成分之一——红细胞。
红细胞又被称为红血球,它是血液中最丰富的细胞类型。
红细胞呈圆形,中间凹陷,形状类似于一个扁平的圆盘。
它们没有细胞核,这使得红细胞能够容纳更多的血红蛋白,从而有效地携带氧气。
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它能够与氧气结合并在体内运输。
红细胞通过血液循环将氧气从肺部输送到身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同时将二氧化碳带回肺部,方便其排出体外。
红细胞的寿命相对较短,大约为120天左右,之后会在脾脏和肝脏中被分解和清除。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另一种主要成分——白细胞。
白细胞也被称为白血球,它们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白细胞有不同的类型,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每种类型的白细胞都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
白细胞主要负责保护机体免受感染和疾病的侵害。
它们能够识别和消灭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和真菌,以保持身体的健康。
白细胞还可以产生抗体来帮助身体抵抗感染。
当身体遭受感染时,白细胞数量会增加,这也是我们身体抵抗疾病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我们来了解一下血小板。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另一种细胞,它们是无细胞核的细小细胞片状结构。
血小板主要参与了血液凝固过程。
当血管受损时,血小板会迅速聚集在伤口处形成血小板聚集体,同时释放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这些生长因子能够吸引其他细胞和血管生成因子,促进血管修复和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帮助伤口愈合。
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的异常会导致出血或血液凝固过程的紊乱。
总结起来,血细胞是构成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负责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白细胞参与免疫防御和抵抗感染,血小板参与血液凝固和伤口修复。
这些血细胞各自担负着重要的功能,相互协作,维护着我们身体的健康。
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以确保血细胞的正常功能,从而保持健康和抵抗疾病。
血液组成与主要功能

血液的组成以及主要功能
血液的组成
血液
血 浆(55%)
plasma
水 晶体物质 蛋白质
血细胞(45%)
血小板
血液的组成以及主要功能
•血液 的主要
功能
运输功能 运输氧、营养物质、激素和代 谢产物等
调节功能 参与体温调节,参与机体功能 活动的调节,参与机体酸碱平衡的调节 等
防御功能 白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 各种免疫细胞和补体系统,可对抗或吞 噬病原微生物。
正常体积和形态的盐溶液。
血液的组成以及主要功能
血浆晶体渗透压与胶体渗透压
血液的组成以及主要功能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血液的理化特性
4. 血浆的pH值:
正常值为7.35~7.45。主要取决于血浆中的缓 冲对,其中最主要缓冲对为NaHCO3/ H2CO3,比 值为20。(肺和肾的排出)
血液的组成以及主要功能
Summary
血液的组成以及主要功能
总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组成: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 功能:运输、调节、防御、生理止血
二、血量与血细胞比容
概念:体内血液的总量称血量;血细胞占全血容积的百分比值 称血细胞比容。
三、血液的理化性质
血液的比重、血液的粘滞性、血液渗透压(胶体渗透压、晶 体渗透压)、等渗溶液与等张溶液、血液的酸碱度
血液的组成以及主要功能
血浆渗透压
★概念:指溶液具有的吸引水分子透过半透膜的力量。
★影响因素:渗透压的大小与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呈正
变,而与溶质的种类和颗粒的大小无关。
观察血液成分实验报告

观察血液成分实验报告实验目的:观察血液的成分及其功能,了解血液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
实验原理:血液是人体内一种液态组织,由血液细胞和血浆两部分组成。
血液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而血浆主要由水、蛋白质以及多种其他溶质组成。
红细胞是血液细胞中最多的一种,它负责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
红细胞内含有血红蛋白,可以与氧气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然后输送到身体各个部分。
同时,红细胞还可以与二氧化碳结合,将其运输到肺部排出。
白细胞是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它具有识别和消灭病原体的能力。
白细胞可以分为多个亚型,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不同的白细胞在免疫系统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共同保护人体免受外界病原体的侵害。
血小板是一种细小的细胞片段,主要起止凝血作用。
当血管受到损伤时,血小板会迅速聚集在伤口处,形成血小板血栓,阻止血液过多流失。
实验步骤:1. 收集新鲜的血液样本。
在实验开始前,确保使用的血液样本是新鲜的,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制备血液制片。
将采集的血液置于络合试管中,并加入适量的单抗试剂,离心沉淀血液细胞。
3. 观察制片结果。
使用显微镜观察血液制片,根据细胞形态和颜色的不同,可以鉴别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4. 测量血液成分浓度。
通过血细胞计数仪,可以测量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浓度,从而得到它们在血液中的比例。
5. 分析血浆成分。
通过离心将血浆与血细胞分离,然后测量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了解血浆中的主要组成。
实验结果:观察到的血液制片结果显示,红细胞呈圆形,中间凹陷,其内部充满了血红蛋白,呈现红色。
白细胞有不同的形态和大小,包括细长的淋巴细胞和多角形的中性粒细胞。
血小板呈圆形或椭圆形,其大小较小。
通过血细胞计数仪测量得到的数据显示,红细胞数量最多,约占血液成分的50%-60%。
白细胞数量较少,约占血液成分的0.1%-0.2%。
血小板数量更少,仅占血液成分的1%左右。
通过测量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可以了解血浆中的主要组成。
血液的基本组成

血液的基本组成血液是人体内循环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液体,它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
血液的基本组成是指血液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和比例,下面将对血液的基本组成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血浆血浆是血液中液态部分,占血液总量的55%左右。
它主要由水、蛋白质、无机盐和其他有机物质组成。
其中,水占血浆总量的90%以上,是血浆的主要成分。
蛋白质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质,主要包括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等。
无机盐主要包括钠、钾、钙、镁、氯等,它们在维持血液渗透压、酸碱平衡和神经肌肉功能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其他有机物质包括糖类、脂类、激素、酶类等,它们在维持人体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血细胞血细胞是血液中的固态部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它们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免疫防御和止血。
1.红细胞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细胞,它们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
红细胞内含有血红蛋白,它可以与氧气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然后将氧气运输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
红细胞的寿命约为120天左右,然后被脾脏和肝脏等器官分解。
2.白细胞白细胞是血液中的免疫细胞,它们的主要功能是防御身体免受病原体的侵袭。
白细胞分为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两类,其中粒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它们可以吞噬和消化病原体。
淋巴细胞则可以识别和攻击病原体,同时还可以产生抗体来增强免疫力。
3.血小板血小板是血液中的止血细胞,它们的主要功能是在血管受损时形成血栓来止血。
血小板数量较少,但是它们可以迅速聚集在受损血管处,形成血小板血栓来防止血液流失。
综上所述,血液的基本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
血浆主要由水、蛋白质、无机盐和其他有机物质组成,而血细胞则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它们分别具有运输氧气、免疫防御和止血等功能。
了解血液的基本组成对于维护人体健康和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功能
血液是人体内液态组织之一,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
血浆占据了血液总容量的55%,其中90%是水,10%是溶质。
这些溶质主要包括蛋白质、无机盐、营养素、激素和废物。
血细胞主要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种,它们在体内担当着不同的重要职能。
一、血浆
血浆是血液中的液态部分,由胶体溶液和无色透明的血清组成。
血浆主要由水分和各种溶质组成,包括以下几种主要物质:
1.蛋白质:血浆中的蛋白质主要由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组成。
白蛋白和球蛋白能维持血容量和渗透压,并输送大部分的非脂性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钙、钠和氯等。
纤维蛋白原能在凝血过程中被转化为纤维蛋白,使血管断裂处的细胞外基质形成坚实的结痂,修补血管损伤。
2.无机盐:血浆中的无机盐主要包括钠、钾、钙、镁、氯和磷等,对于维持体内的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钠和氯离子是体液中的单质离子,控制了体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维持了正常的心跳和神经传导功能。
3.营养素:血浆中的营养素包括葡萄糖、脂类、氨基酸和维生素等,为细胞提供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必需营养物。
4.废物:血浆中还含有一些废物,如尿素、肌酐和尿酸等,它们是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有害物质,通过肾脏排出体外。
二、红细胞
红细胞是血液中最多的细胞类型,其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人体内存在亿万的红细胞,它们的数量是相对稳定的,直接影响着人体代谢、呼吸、健康等方面的表现。
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Hb)是血液中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关键成分。
Hb蛋白含有铁原子,能让氧气与二氧化碳在肺、组织之间迅速平衡和交换。
红细胞还具有一定的柔软性和弹性,因此可以很容易地通过血管内壁的毛细血管。
三、白细胞
白细胞是人体内的重要免疫细胞,参与着人体的免疫防御。
白细胞数量相对于其他成分较少,在人体总血细胞数中约占1%左右,但其作用非常重要,能够抵御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和侵袭。
白细胞可分为五类:单核细胞(monocytes)、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s)、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s)和淋巴细胞(lymphocytes)。
每一种类型的白细胞具有不同的免疫功能,能够对付不同的病原微生物。
四、血小板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重要成分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停止出血,促进血管内壁的修复。
当体内出现血管损伤时,血小板能快速聚集到血管合上伤口,通过凝血机制使伤口更快地愈合。
总之,血液中的各种组成成分和它们所承担的重要功能在人体后的生命体征,包括维持身体的基本代谢、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参与免疫防御和修补血管损伤等。
对于识别和治疗疾病,了解血液组成和功能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