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细胞的增殖(教案)
人教版生物高中必修一《细胞的增殖》教案

《细胞的增殖》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真核细胞增殖的方式及意义。
2、理解细胞周期的概念。
3、准确描述细胞有丝分裂各阶段的重要特征。
了解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
4、掌握有丝分裂的过程、特征和意义。
尤其是DNA和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
能力目标1、学习用曲线图描述DNA和染色体数量的变化规律。
2、通过学习有丝分裂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图像、解读图像的能力。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制作临时装片的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识图和绘图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对细胞周期以及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使学生对生命的运动性、对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等哲学问题有正确的认识。
2、通过对实验思路的分析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细胞周期的概念。
2、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以及有丝分裂的特点。
3、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
4、细胞分裂的意义。
5、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
教学难点:1、细胞周期的概念。
2、细胞有丝分裂的特点及意义。
3、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单体和染色体的数量变化规律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讨论:生物体是如何长大的?1、从物质转化角度分析:同化作用强于异化作用同化作用主要发生在细胞的那些结构上?这使细胞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引导学生简要复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2、从细胞变化角度分析:细胞分裂——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的体积一般都是很小的,细胞生长到一定大小后就会通过细胞分裂使其体积减小。
为什么细胞要进行细胞分裂呢?指导学生展开讨论。
学生总结:细胞分裂的生物学意义。
对于单细胞生物体,细胞分裂意味着生物个体数的增加。
多细胞生物体的生殖活动也是通过细胞分裂完成的。
对于多细胞生物体,细胞分裂则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
细胞分裂保证了细胞有足够大的表面积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从而保证了新陈代谢对物质更新的需求。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教案-1_细胞的增殖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简述细胞增殖的周期性2.探究学习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及各个时期的特点能力方面:探讨细胞分裂各时期特点2.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细胞增殖的周期性。
(2) 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解决方法:(1)用吹塑板做成细胞和染色体模型,探究、分析、讲解相结合。
(2)让学生动分组动手粘贴有丝分裂各时期图。
(3)运用多媒体再现动态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
2.教学难点: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以及DNA 数量的变化。
解决方法: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既让学生感受细胞分裂过程的动态性和连续性,又能克服电教手段转瞬即逝的弊端,再通过表格、曲线图呈现变化。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一、导课限制细胞长大的原因:1.相对表面积的大小2.细胞核所控制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除了通过细胞的生长使细胞体积变大,还需要通过细胞的增值来使细胞的数目增多。
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二、细胞周期(一).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
细胞在分裂之前,必须进行一定的物质准备。
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二).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引言: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具有周期性。
(学生阅读教材P112)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并总结出细胞增殖的阶段和方式,同时由教师带着学生一起分析下面几个问题:1.什么叫细胞周期?2.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哪两个阶段?3.什么是分裂间期,什么是分裂期?哪个时期长?4.细胞分裂间期有什么特点?5.新的细胞周期从什么开始?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视频四、细胞分裂各个时期特点细胞的各个分裂时期的细胞都有哪些特点呢?下面我们以高等植物细胞为例,来了解有丝分裂的过程。
教师可先使用多媒体视频让学生观看有丝分裂过程的动画图,然后在以课件的形式来带动学生总结、归纳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不同的特点。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 必修一生物教案:6.1 细胞的增殖

细胞有丝分裂
播放细胞分裂的动态过程,观察并认同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形成初步印象,激发学生求知的愿望。
教师引导学生逐个解决问题,结合教具精讲染色体的变化。观察教材中的静态图总结特点:
教学过程结合染色体模型的展示和板书染色体的简笔图。
进一步提问: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又如何呢?
二、教学内容分析及模块整体分析
“细胞的生命历程”一章是学生在学习了细胞生命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之后,再来认识细胞这个系统的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
“有丝分裂”是本章的重点。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可加深巩固前几章的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减数分裂和遗传规律的知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种层层深入的教材编排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也是极其重要的。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生总结本节课自己学到了什么。
师生共同总结构建知识体系,强化重点知识。
七、教学评价设计
1、画一画画一幅动物或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简图并小组内交流评价。
2、填一填完成下面的表格教师评价
体细胞含四条染色体为例
分裂间期
分裂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含量
4-8(逐步复制)
染色体数(条)
4
染色单体数(条)
0-8
纺锤体
无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前五章的内容以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较高,对生物课的学习兴趣较为浓厚。初中时,学生已经学习过“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但是对细胞分裂的了解还是很浅,没有深入到细胞分裂过程的水平。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细胞的增殖》这一节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普遍反映细胞增殖中有丝分裂知识太抽象,存在很大的认知冲突,不好理解。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细胞增殖及其意义、细胞周期、有丝分裂等。其中真核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以及数量的变化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化解这一难点是我充分结合多媒体课件、模拟实验、学生动手制作模型、绘制图画等这些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认知,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静态的知识动态化,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高中生物《细胞的增殖》教案9 新人教版必修1

第1节细胞的增殖(一)一、学情分析: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细胞知识,学习兴趣范围进一步扩大,并且有一定的稳定性。
学习动机层次提高,有一定的评价能力。
学习中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要求别人了解、理解和尊重自己。
二、教材分析:本节安排了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的实验,目的是使学生知道模拟的方法也是科学研究的方法之一。
教师应当采取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
本节应重点以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为例学习有丝分裂的知识。
还要注重对各种课程资源的选择、整合和优化。
在讲述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时,可把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全过程同时呈现出来。
让学生观察对比,归纳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对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处理,按教材内容讲述即可,不宜过多发挥。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考虑到装片的制作和观察的难度和效果,教材处理为验证性实验。
三、教学目标:1、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理解细胞不能无限生长的原因。
2、简述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认同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3、概述有丝分裂周期的特点。
4、概述有丝分裂期的过程、特征;5、简述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6、归纳细胞有丝分裂的特征;7、描述有丝分裂的过程。
8、训练操作技能,培养知识迁移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体验模拟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9、继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
四、教学重点:1、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五、教学难点: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以及DNA数量的变化。
六、教学用具:相关的实验材料、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第1课时)象”导入细胞增殖不同类型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比较表大。
另外细胞太大,细胞核的负担就会过重。
课本第114页技能训练:“解释现象”练习:自我测评第1-6题和第10题问题探讨:多细胞生物体的长大即靠细胞体积的增大,又靠细胞的数量增加。
既然细胞不能无限的长大,那么器官的大小就取决于细胞数量的多少。
2022-2023学年 人教版 必修1细胞的增殖 教案

第1节细胞的增殖核心素养解读1.生命观念——运用结构与功能观的观念,说出细胞分裂中细胞核的周期性变化。
2.科学思维——细胞分裂中细胞染色体和核DNA数量变化规律。
3.科学探究——分析实验数据和结果,得出细胞周期各时期的长短。
4.社会责任——远离致癌因子,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知识网络晨读必背1.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2.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3.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关键是DNA的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的稳定性。
4.正常细胞的分裂是在机体的精确调控之下进行的,在人的一生中,体细胞一般能分裂50~60次。
5.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
6.在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时,通常要用盐酸和酒精混合液进行解离,其目的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7.根尖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8.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分生区细胞。
9.由于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因此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看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
10.解离的目的是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而制片的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
一、细胞增殖1.概念: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的过程。
2.意义: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3.过程: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两个连续的过程。
二、细胞周期1.前提条件:连续分裂的细胞。
2.时间⎩⎨⎧起点:一次分裂完成时终点:下一次分裂完成时(只能是从结束到结束,不能是从开始到开始)3.细胞变化三、有丝分裂过程——以高等植物细胞为例(连线)答案:①—b—Ⅲ②—a—Ⅰ③—e—Ⅴ④—d—Ⅱ⑤—c—Ⅳ时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无中心粒的倍增(低等植物细胞除外)完成中心粒的倍增前期从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中心粒移到细胞两极,并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末期细胞板扩展为细胞壁,分割细胞质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把细胞缢裂成两部分,每部分都含有一个细胞核五、有丝分裂的意义1.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关键是DNA的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高一生物上册必修1《细胞的增殖》教案

高一生物上册必修1《细胞的增殖》教案高一生物上册必修1《细胞的增殖》教案【一】教学准备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简述细胞增殖的周期性2.探究学习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及各个时期的特点能力方面:探讨细胞分裂各时期特点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细胞增殖的周期性。
(2) 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解决方法:(1)用吹塑板做成细胞和染色体模型,探究、分析、讲解相结合。
(2)让学生动分组动手粘贴有丝分裂各时期图。
(3)运用多媒体再现动态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
2.教学难点: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以及DNA数量的变化。
解决方法: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既让学生感受细胞分裂过程的动态性和连续性,又能克服电教手段转瞬即逝的弊端,再通过表格、曲线图呈现变化。
教学过程一、导课限制细胞长大的原因:1.相对表面积的大小2.细胞核所控制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除了通过细胞的生长使细胞体积变大,还需要通过细胞的增值来使细胞的数目增多。
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二、细胞周期(一).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
细胞在分裂之前,必须进行一定的物质准备。
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二).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引言: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具有周期性。
(学生阅读教材P112)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并总结出细胞增殖的阶段和方式,同时由教师带着学生一起分析下面几个问题:1.什么叫细胞周期?2.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哪两个阶段?3.什么是分裂间期,什么是分裂期?哪个时期长?4.细胞分裂间期有什么特点?5.新的细胞周期从什么开始?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视频四、细胞分裂各个时期特点细胞的各个分裂时期的细胞都有哪些特点呢?下面我们以高等植物细胞为例,来了解有丝分裂的过程。
教师可先使用多媒体视频让学生观看有丝分裂过程的动画图,然后在以课件的形式来带动学生总结、归纳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不同的特点。
人教版生物高中必修一《细胞的增殖》教案

人教版生物高中必修一《细胞的增殖》教案传授目标
知识目标
1、从细胞物质交换方面模拟探究细胞不能无穷长大的原因。
2、细胞增殖的方法和意义。
3、细胞周期的概念,植物细胞有丝破裂的历程。
4、剖析植物细胞有丝破裂历程中染色体、DNA的变化纪律。
能力目标
1、尝试议决模拟实验以举行科学研究,培育学生的探究能力。
2、利用数学、物理要领处理和剖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3、运用细胞不能无穷长大的原理评释某些生命现象。
4、养成驳斥性思考标题的能力。
5、能够利用多种媒体获取生物信息。
情绪目标
1、形成布局与效用、局部与整体相联合的生物学思想。
2、使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科学物质。
传授重难点
传授重点
细胞周期及植物细胞有丝破裂的历程。
传授难点
植物细胞有丝破裂各个时期DNA、染色体的变化纪律。
传授历程。
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1 分子与细胞《细胞的增殖》教案

《细胞的增殖》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的内容来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6章第1节。
本章的学习,是学生从前面几章了解了细胞生命系统的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之后,来认识细胞这个系统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
因此,本章的学习需要以前几章的内容作基础。
另外,细胞增殖、细胞分裂、细胞周期、有丝分裂等概念与必修2中有关减数分裂的内容联系很密切,同时,有丝分裂作为细胞分裂的一种基本方式,是学生以后学习减数分裂和遗传定律的基础,也是学习DNA复制及遗传信息传递的重要基础。
“细胞增殖”这一知识非常地抽象化,没有具体的实物模型,又不是我们生活中所见,因此,在讲解知识的时候,老师直接示意这是本章中的难点,应该引起注意。
二、学情分析高二学生有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较高,对生物课的学习也有比较浓厚的兴趣,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较强。
学生在初中曾学习过“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但是在当时对细胞分裂的了解还是很浅,没有深入到细胞分裂过程的水平。
由此对本课会产生强烈的探知欲,有利于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引导。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从细胞物质交换方面模拟探究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2.细胞增殖的方式和意义。
3.细胞周期的概念,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4.理解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DNA的变化规律。
能力目标1.尝试通过设计模拟实验以进行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利用数学方法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3.运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理解释某些生命现象。
4.培养分析、归纳和推理以及批判性思考问题的能力。
5.通过有丝分裂动画的展示培养观察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1.形成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生物学思想。
2.养成质疑、严谨、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细胞周期及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教学难点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DNA、染色体的变化规律。
难点突破通过设计模拟实验和制作动态的多媒体课件,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再加上当巩固训练,攻克难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细胞的分裂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一对染色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变化的模型剪贴图。
如图6—1-2 。
图 6—1-1染色体的复制图6—1-2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两条染色体
学生用橡皮泥制作染色体的模型,以供上课用。
[情境创设]
教师:上节课我们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观察到的细胞是死的还是活的?为什么?
学生:是死的,解离的时候已经把细胞杀死了。
教师:为什么要对视野中的细胞进行计数?
学生:因为细胞已经被杀死,我们不能观察到细胞分裂的动态过程,只能用看到的视野中细胞的多少来说明细胞分裂的某个时期的长短。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很精彩(掌声鼓励)。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有丝分裂的过程。
[师生互动]
教师演示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的动画课件。
学生观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具有周期性。
即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教师:同学们上节课的实验结果怎样呢?
学生:根据实验的计数,我们发现:细胞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大约是其他各期
细胞的 8 倍。
教师:非常好!引导学生观察课本P112 表 6—1 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
(t/h )。
在细胞周期里,哪一个时期长?
学生:细胞分裂间期。
教师:细胞分裂间期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是分裂间期。
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间期,大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
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教师: DNA分子和蛋白质实际上是什么?
学生:染色质,也是染色体。
学生:用橡皮泥操作染色体的复制。
教师:用先剪好的剪贴图在黑板上贴出染色体复制图。
如课前准备的图(一)。
细胞分裂间期的活动是非常活跃的,它为细胞的分裂提供了物质的准备。
这时候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和状态如何?
学生:( 1)染色体经复制成两条染色单体连于一个着丝点,形态为丝状,为染
色质。
见课本 P113 图 6— 4。
( 2)染色体数目→与分裂前比较数目不变,但DNA数目加倍。
教师:下面我们一起结合同学们上一节课的实验来分析细胞的分裂期。
人们为了
研究的方便,把分裂期分为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下面以高等植
物为例,认识有丝分裂的过程。
学生:观察课本P112 图 6—2,课本 P113图 6—3。
教师:用 flash动画演示细胞分裂的前期。
这是什么时期?染色体有哪些变化?
学生:( 1)细丝状的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2)核仁、核膜解体、消
失。
( 3)出现纺锤丝,构成纺锤体。
学生用橡皮泥操作染色质染色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细胞分裂前期的特征:
( 1)核膜、核仁解体消失。
(2)纺锤体和染色体形成。
(两消失,两出现)
(3)每条染色体会分开成为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排列无序。
教师:用 flash 动画演示细胞分裂的中期。
这是什么时期?这个时期的明显标志
是什么?(引导学生根据染色体形状、数目、位置归纳特点)学生:(1)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着丝点与纺锤丝相连。
(2)染色体数目→与前期、间期相同。
(3)染色体位置→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细胞分裂中期的特征:
(1)染色体缩得最短、最粗。
(2)染色体有规律地排列在赤道板上。
教师:用 flash 动画演示细胞分裂的后期。
这个时期又有什么特点呢?用剪贴图
操作。
学生:用橡皮泥操作着丝点分裂,一条染色体中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
条染色体。
教师:要求学生数一数这时细胞核中有多少染色体,并与间期、前期、中期作比较。
学生:(1)染色体形态→每条染色体分开,无姐妹染色单体。
(2)染色体位置→移至细胞的两极。
(3)染色体数目→比间、中、前期加倍(因着丝点分裂加倍)。
教
师引导学生总结:
细胞分裂后期的特征:
(1)着丝点分裂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
(2)染色体移至细胞的两极。
(3)染色体数目加倍, DNA数目不变。
教师:用 flash 动画演示细胞分裂的末期。
最后指导学生概括末期的特点,注意与前面各期对比。
学生:(1)染色体形态→染色质呈丝状。
( 2)染色体数目→与间期、前期、中期细胞中相同。
(3)染色体位置→散乱分布在细胞核中。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细胞分裂末期的特征:
(1)染色体成为丝状染色质。
(2)核仁、核膜出现。
(两出现,两消失)
(3)细胞板形成,将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4)染色体数目和 DNA数目都恢复原样。
(5)大多数子细胞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状态。
[课堂反馈]
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其实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与植物
细胞的分裂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现在我们一起来观察它们的异同。
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提醒学生对照观察、分析比较。
学生:通过对比图中各时期变化特征,找出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点;
学习通过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由推荐生回答教师问题。
教师和学生:
( 1)相同点: A. 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染色体变化规律,即各时期特征相同。
B. 动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经染色体复制,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的结果是相同的。
(2)不同点:主要有两点。
银幕显示: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不同点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分
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裂
中心体复制形成两组中
由细胞两极发出许多纺锤丝,纵
分裂前期(纺锤心粒,分别移向细胞两
行排列在细胞中央,形成梭形的
体的形成)极,两个中心粒发出星
纺锤体
射线,在两组之间的星
射线形成纺锤体
不形成细胞板,细胞膜
在细胞赤道板位置形成细胞板,
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
并向周围扩展形成细胞壁,将细
分裂末期最后将细胞质缢裂成两胞质分成两部分——两个子细
部分,其结果形成两个
胞
子细胞
学生:阅读教材P113 最后一自然段。
教师:要求学生理解有丝分裂的特征、意义,并能回答问题。
银幕显示检测题:
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特征是:亲代细胞的染色体_______后, ________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由于染色体上有________,因而在生物的__________之间保持了
__________的稳定性。
可见,
细胞的有丝分裂对于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
答案:经过复制平均分配遗传物质亲代和子代遗传性状教师:除了
细胞的有丝分裂,还有其他的分裂方式吗?学生: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
教师:无丝分裂是最简单的分裂方式。
进行无丝分裂的生物是不多的,通常是单
细胞生物,特别是原生动物的生殖方式,例如草履虫、变形虫主要靠这种方式进行。
无丝分裂在高等生物中也较普遍存在,而且是一种分裂方式。
主要是高度分
化的细胞,例如肝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等。
无丝分裂的过程如何,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回答。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 P114 第二自然段。
教师:银幕显示:草履虫的无丝分裂图、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图。
学生:分裂过程中没有纺锤丝和染色体出现。
[教师精讲]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每种植物细胞和每种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都有这样的共同特征:染色体经过自我复制,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使每个子细胞核中都含有与上代细胞数目相同、种类相同的染色体。
例
如高等动物体组织中,已分化组织在不断丧失的情况下,不断地进行有丝分裂,
就角化的皮肤而言,不断地发生上皮细胞的有丝分裂,以提供恒定的细胞供应,
因此它的意义就在于保证了动物染色体上遗传物质的相对稳定,从而对保持生物体前后代遗传性状的稳定性起了很大作用。
另外,细胞有丝分裂的知识也是研究生物遗传规律的必要基础。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认识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落实有丝分裂过程中 DNA和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
如下:
细胞周期
间期
分裂期
比较项目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含四条染DNA含量(个)4→8(逐步复
888
8→制)4
色体细胞
4→8→为例染色体数(条)444
84染色单体数(条)0→88800
纺锤体无出现最清较清消失[布置作业]
1.P114 的练习一 . 基础题 1~ 5。
2. 以体细胞里含有 4 条染色体为例,画一个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植物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