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瓦斯等级鉴定
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制度

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制度
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制度
1.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的第133条规定,矿总工程师每年7~9月份必须组织通风科对矿井进行一次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的鉴定工作,并将鉴定情况行文上报和泰公司。
2.瓦斯等级鉴定,必须在所鉴定月的上、中、下旬当中,每隔10天各取1天分三班进行。
在井下现场定好测点,并做好标记、测定地点应在测风站,如附近无测风站可选取断面规整、无杂物堆积的一段平直巷道进行测定。
测定用的仪器、仪表必须校正,测定方法和测定次数要符合操作规程的要求。
在鉴定日内还需测定各采掘工作面的抽放瓦斯量,矿井瓦斯等级必须按照风排瓦斯量加抽放瓦斯量之和的吨煤瓦斯涌出量的最大值来确定。
3.测定参数
(1)测点的瓦斯浓度(包括抽放量及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及风量。
(2)各采掘面的煤样灰分、煤样挥发分和煤样水分。
(3)主扇运行情况(鉴定日,机运队必须确保主扇运行良好,不能进行倒机或停机)。
4.在鉴定期间前,通风科编制好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安全技术措施与实施方案,相关单位按实施方案执行。
5.瓦斯等级鉴定工作全部结束后,按矿井、煤层、水平
和采区等要求分别测定计算月平均日产煤每吨的瓦斯涌出量即相对涌出量m3/t,并取其中的最大值来确定矿井的瓦斯等级,并拟文上报给矿务局通风处。
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制度

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制度
是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将矿井产生的瓦斯按照其浓度、爆炸指数等指标进行分类和等级划分,以防范和预防矿井瓦斯事故的发生。
该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矿井瓦斯安全,并为矿工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
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瓦斯浓度等级划分:根据瓦斯气体浓度的大小,将矿井瓦斯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常见的等级有甲、乙、丙、丁等。
2. 瓦斯爆炸指数等级划分:根据瓦斯气体的爆炸指数,将矿井瓦斯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常见的等级有甲、乙、丙、丁等。
3. 监测与检测方法和要求:制定监测和检测矿井瓦斯的方法和要求,包括使用什么样的监测设备和试剂,以及监测的频率和方法等。
4. 鉴定标准和评定方法:制定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的标准和评定的方法,包括根据瓦斯浓度和爆炸指数的测量结果进行评定等。
5. 鉴定结果的处理和措施:根据鉴定结果,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处理方案,包括如何降低矿井瓦斯浓度和爆炸指数,以及如何提高矿井瓦斯的排放和处理等。
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制度的实施对于保障矿井瓦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矿井瓦斯事故的发生,保护矿工的
生命和财产安全。
同时,该制度还能推动矿井瓦斯治理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提高矿井瓦斯治理的效果和效率。
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及涌出量预测

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
分源预测法
✓巷道预排瓦斯宽度及残余瓦斯含量取值
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
分源预测法 ✓生产采区瓦斯涌出量计算
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
分源预测法
✓生产采区采空区瓦斯涌出量计算 这部分瓦斯要精确计算非常困难,可采用采
空区瓦斯涌出系数K‘作近似计算。
✓已采采区采空区瓦斯涌出量计算 采用已采采空区瓦斯涌出系数K”作近似计算。
分源预测法
✓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计算
➢ 由掘进巷道煤壁瓦斯涌出量和掘进巷道落煤瓦斯涌出量 两部分组成。
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
分源预测法
✓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计算 ➢ 包括开采煤层瓦斯涌出和邻近层瓦斯涌出两部分。
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
分源预测法
✓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计算
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
分源预测法
中的瓦斯和二氧化碳量。
矿井瓦斯等级鉴定
矿井瓦斯等级鉴定
✓鉴定报告表
➢ 将鉴定结果填入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表中。在鉴定月的 上、中、下三旬进行测定的三天中,选取沼气涌出量最大 的一天作为计算产煤一吨瓦斯涌出量的数据。
矿井瓦斯等级鉴定
矿井瓦斯等级鉴定
✓报批资料
➢ 瓦斯和二氧化碳测定基础表; ➢ 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表; ➢ 矿井通风系统图,并表明鉴定工作的观测地点; ➢ 煤尘爆炸指数表; ➢ 上年度矿井内、外因火灾记录表; ➢ 上年度瓦斯(二氧化碳)喷出、煤(岩)与瓦斯
q p
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
不同预测方法结果对比
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计算
以朱仙庄二水平被保护层工作面为例 ➢ 被保护层卸压瓦斯抽采率按60%设计
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计算
瓦斯矿井的鉴定依据

瓦斯矿井的鉴定依据
瓦斯矿井的鉴定依据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瓦斯体含量:瓦斯矿井的鉴定首要的依据是确定矿井中瓦斯
气体的含量。
通过采样分析瓦斯气体中的组分,例如甲烷、乙烷等含量,来判定矿井的瓦斯等级。
一般来说,瓦斯含量超过15%的矿井被认定为高瓦斯矿井。
2.瓦斯压力:瓦斯矿井的鉴定还需要考虑瓦斯的压力情况。
瓦
斯压力高指示着瓦斯的积聚程度较高,增加了矿井发生瓦斯爆炸的危险性。
3.瓦斯涌出速度:瓦斯矿井中瓦斯的涌出速度也是一个重要的
判别依据。
快速涌出的瓦斯意味着矿井中的瓦斯排出不及时,增大了瓦斯积聚的风险。
4.瓦斯组分:瓦斯矿井中的瓦斯组分也是鉴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同组分的瓦斯对矿井的危害程度不同,如甲烷是煤矿瓦斯中最主要的成分,其爆炸范围较广。
5.矿井通风情况:矿井通风系统状况良好可以有效降低瓦斯浓
度和风险,因此瓦斯矿井的鉴定也需要考虑矿井的通风状况。
以上是瓦斯矿井鉴定的一些常用依据,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来判断矿井的瓦斯危险性和等级。
煤矿瓦斯等级划分及标准

煤矿瓦斯等级划分及标准根据相对瓦斯量来分。
1、低瓦斯矿井: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小于或等于10m3/t且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小于或等于40m3/min。
2、高瓦斯矿井: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大于10m3/t或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40m3/min。
3、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发生过突出的矿井。
拓展资料:矿井瓦斯是指以甲烷为主的有毒有害气体的总称,有时也只有甲烷。
气体比空气轻,易于扩散,渗透性强。
很容易从相邻层穿过岩层,从采空区排出。
气体本身是无毒的,但它不能被人吸入。
当矿井空气中的瓦斯浓度超过50%时,人会因缺氧而窒息而死。
气体会燃烧或爆炸。
瓦斯爆炸是煤矿的主要灾害之一。
国内外因瓦斯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和生产严重破坏的案例很多。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
矿井瓦斯是以煤层气为主要成分的有害气体。
有时单独使用甲烷(沼气)。
它是一种与煤的形成和变质作用有关的气体。
煤形成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是古植物在聚煤初期,厌氧菌分解纤维素和有机物而形成的。
另外,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在形成煤的同时,由于物理化学作用不断产生瓦斯。
瓦斯以游离态和吸附态存在于煤或围岩中。
自由状态也称为自由状态。
这种气体以游离气体状态存在于煤或围岩的裂缝和孔隙中,其量主要取决于储存空间的体积、压力和温度。
气体无色、无味、无臭,但有时会闻到类似苹果的气味,这是由于芳香烃气体和气体同时排放所致。
气体与空气的相对密度为0.554。
在标准状态下,气体的密度为0.716kg。
因此,它往往积聚在巷道上部和高顶。
气体的渗透性是空气的1.6倍。
难溶于水,不助燃,不能维持呼吸。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可因缺氧而使人窒息,引起燃烧或爆炸。
瓦斯的燃烧和爆炸是煤矿的主要灾害之一。
2023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制度

2023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制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制度是指根据矿井瓦斯爆炸危险性,对矿井的瓦斯等级进行划分和鉴定。
矿井瓦斯是指矿井中由于煤炭等矿木的分解和变质而生成的可燃气体,是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危险因素。
2023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矿井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有效预防和控制矿井瓦斯事故的发生,保障矿工和矿井设备的安全。
该制度的制定是基于矿业发展的需要和矿井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
该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矿井瓦斯等级划分标准:根据矿井瓦斯含量、瓦斯爆炸指数和瓦斯抑制措施等因素,将矿井瓦斯划分为不同等级。
等级划分的依据是矿井瓦斯危险性程度,等级划分的目的是为了对不同等级的矿井采取相应的瓦斯防治措施。
2. 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方法:制定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的具体方法和程序。
鉴定方法可以包括现场测定、数据统计、模型计算等多种手段,通过瓦斯含量、瓦斯爆炸指数等参数的测定和计算,确定矿井的瓦斯等级。
3. 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周期:确定不同等级矿井的瓦斯等级鉴定周期。
对于高瓦斯等级的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的周期会更短,以确保及时发现和处理矿井瓦斯的安全问题。
4. 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使用:确定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使用方式和范围。
鉴定结果主要用于矿井的瓦斯防治措施的确定和调整,同时也要对外公布,以提醒矿工和相关部门注意矿井的瓦斯安全问题。
5. 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管理机构和责任:确定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的管理机构和责任分工。
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的管理机构可以是矿井主管部门,也可以是矿井安全管理机构。
这些机构要负责瓦斯等级鉴定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该制度的实施可以提高矿井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有助于发现和解决矿井瓦斯问题,减少矿井瓦斯事故的发生。
同时,也可以为矿井瓦斯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支持。
矿井瓦斯是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问题,制定和实施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制度对于保障矿工和矿井设备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制度

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制度简介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制度是对煤矿瓦斯的等级进行分类和评定的制度,它主要是用于煤矿瓦斯等级划分、安全管理和防治瓦斯事故,从而保持煤矿的安全稳定运营。
本文将对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制度进行详细的介绍。
矿井瓦斯的危害煤矿瓦斯是一种有毒有害的气体,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当瓦斯含量高于安全范围时,存在着瓦斯爆炸、煤尘爆炸、中毒、窒息等危险。
因此,煤矿瓦斯等级划分和评定是非常必要的,可在煤矿生产和管理中有效地保障矿工的安全。
矿井瓦斯等级划分标准根据煤矿瓦斯等级划分标准,煤矿瓦斯可分为五级:一级瓦斯指瓦斯含量小于或等于 0.3% 的瓦斯。
这类瓦斯属于安全瓦斯,可以在煤矿中放心运输和使用。
二级瓦斯指瓦斯含量大于 0.3% 且小于或等于 0.6% 的瓦斯。
这类瓦斯属于危险瓦斯,需要使用防爆措施和保证通风充分。
三级瓦斯指瓦斯含量大于 0.6% 且小于或等于 1.0% 的瓦斯。
这类瓦斯属于高危险性瓦斯,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瓦斯含量。
四级瓦斯指瓦斯含量大于 1.0% 且小于或等于 2.0% 的瓦斯。
这类瓦斯属于极度危险的瓦斯,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减少瓦斯含量。
五级瓦斯指瓦斯含量大于 2.0% 的瓦斯。
这类瓦斯属于极其危险的瓦斯,需要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煤矿进行停工、事故排查、清理等措施。
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制度的重要性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制度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可以对瓦斯等级进行准确、科学的划分和评定。
只有准确地对瓦斯等级进行划分和评定,才能更好地制定防爆措施和科学管理。
2.可以有效避免煤矿瓦斯事故。
针对不同等级的瓦斯,在煤矿安全生产和管理中制定针对性的措施和标准,可以有效地防止瓦斯事故的发生。
3.可以增强煤矿生产和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安全性。
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制度的严格执行,可以使煤矿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安全生产管理得到进一步提升。
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制度的实施和管理1.煤矿瓦斯等级的划分和评定应由国家有关机构或专业机构进行,并进行长期、稳定、科学的监测和检测。
矿井瓦斯等级鉴定规定要求

矿井瓦斯等级鉴定规定1、低瓦斯矿井: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小于或等于10m3/t或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小于或等于40m3/min。
2、高瓦斯矿井: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大于10m3/t或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40m3/min。
3、测点选择:(1)选定测点:矿井总回风道、各独立通风区域的回风道和各翼、各水平、各煤层、各采区工作面的进回风道内合适地点。
(2)测定内容:风量、巷道断面、平均风速、瓦斯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地面和井下测点温度、气压、湿度等。
4、测定时间与方法:一般选择7月或8月为鉴定月,在鉴定月初、月中、月末各选1天(间隔时间10天)为鉴定日(5、15、25日)。
鉴定日的产量、通风管理必须正常;分早、中、晚三班进行测定;在每一班时间内,分班初、中班、班末各测一次,并取其平均值;在每次测定时,对风流的瓦斯浓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湿度,要在同一断面上分上、中、下分别测定,并取其平均值。
5、资料整理:涌出量=风量×浓度m3/min,分别计算出三班涌出量,三班平均涌出量=[(3)+(6)+(9)]÷3 m3/min。
6、确定矿井瓦斯等级:在鉴定月的上、中、下三旬进行测定的3天中,选出最大1天的涌出量作为该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并计算平均产煤1吨的涌出量(相对涌出量),依此作为矿井瓦斯等级。
相对瓦斯涌出量=1440×(3)÷(6)m3/min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1440×(1)÷(6)m3/t。
7、大气参数测定:(1)、温度:T=273.15+t,采掘工作面气温不得超过260C,达30度、洞室34度必须停止作业。
(2)、空气压力:一个标准大气压是指气温为00C(273K)、北纬450的海平面处的条件,称标准大气压.标准大气压=101324.96Pa=1013.2496mbar=760Hg=10332.27mmH2O。
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海拔1000m=674mmHg,2000m=600 mmH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井瓦斯等级鉴定
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是指对矿井内瓦斯的种类、浓度和分布等进行
检测和评估,从而正确判断矿井内瓦斯的安全等级,采取相应的防范
和控制措施,保障矿工的安全和生命健康。
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的步骤有:首先应制定技术方案,确定检测方
法和仪器设备等;然后进行采样和检测,提取矿井内瓦斯样品,利用
专业仪器检测瓦斯的种类和含量,得出瓦斯等级鉴定结果;最后根据
检测结果,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预防措施。
在矿井瓦斯等级鉴定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准确选
择检测点位,根据地质条件、矿井通风、瓦斯赋存特征等综合考虑,
选择检测点位并采取正确的检测方法;二是要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坚
持安全第一,科学合理开采,严格执行管理制度,提高事故应急处置
能力;三是要加强技术培训和交流,提高检测技术和应急处理能力,
不断提升矿山安全生产水平。
最后,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是关系到矿山生产与矿工安全的重要环节,必须高度重视,加强管理和措施,切实保障矿工工作和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