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商务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课文译文

合集下载

世纪英语综合教程I-课文翻译

世纪英语综合教程I-课文翻译

《世纪英语综合教程I》课文TextA翻译Unit1问候的礼节1. 中国人认为用正确的方式与人打招呼是非常重要的。

他们遵循自谦、尊重他人的原则向对方表达一种敬意。

2. 中国人过去通常在胸前双手抱拳行见面礼。

下级、学生或侍从用鞠躬来向上级表达敬意。

但现在,除了在春节,中国人已不再打躬作揖。

当今,年轻人只以点头作为招呼。

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现代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

3. 称谓能反映社会中人们之间的关系。

在正式场合,对年长者和位高者直呼其名是非常不好且粗鲁的。

应该根据他们的头衔来称呼他们。

中国人习惯用“头衔+姓氏”来称呼上司和长辈,而不是叫他们的姓。

对较亲近的人,他们往往不用像“你不高兴?””或“你看起来很憔悴”这样的用语,这被认为不合适。

在中国商界,见到陌生人通常要交换名片。

名片要双手递给对方。

4. 在讲英语的国家,人们不管年龄和地位,往往直呼其名,除了称呼医生以外,(这样)不是想引起不悦,而是要表示一种亲近感。

对称谓有疑问时,就按正式礼节称呼,因为严守礼节而出点差错总比不礼貌要好一点。

5. 中国人觉得对西方人直呼其名不太自然,感觉那样关系太亲近。

而另一方面,西方人觉得如果中国人坚持用姓氏来称呼,则表示中国人不愿意太亲近,想保持一定的距离。

所以,“怀特小姐”、“格林先生”这些称谓也许是中国人的一种折衷方式。

Unit2大学生活1. 倘若一生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那么大学生活一定是那浓墨重彩的一笔。

倘若一生是一首含义深刻的诗篇,那么大学生活一定是那最为清丽的语句。

大学的确是一个非比寻常的黄金时期,利用得好,你学到的不只是课内的理论,还可以掌握课外的实际知识。

2. 从你成为大学生的那一刻起,你就要拥抱全新生活,你就要开始自立自强。

不光要适应新的环境,还要学会一切靠自己,自立自强。

3. 大学就是一个缩小版的社会。

同在一片蓝天下,我们都要学会与人交往。

可是社交并不比其它技艺容易学。

如果你总能对他人面带微笑,别人也会愿意在必要时伸出援助之手。

新世纪综合教程1课文翻译[完整版]

新世纪综合教程1课文翻译[完整版]

新世纪综合教程1(第二版)课文翻译Unit 1优等生的秘诀1 一位研究教育的老师针对成绩优异的学生做过重点研究,发现最聪明的学生不见得总能得高分。

根据这位教授、其他教育专家以及优等生们自己的观点,懂得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对于学生来说更为重要。

2 在班上名列前茅的学生之所以学习优秀,是因为他们掌握了几个人人都可以轻易学到的基本原则。

首先,优等生知道如何决定轻重缓急。

他们从来不会为了打电话、看电视或者吃零食而牺牲学习时间。

换言之,学习总是摆在娱乐之前。

另外,优等生们总是注意随时随地学习。

有位成绩优异的学生同时也是优秀的运动员,每天利用户外训练时间背生物学术语。

而另一位学生则利用每天早上刷牙时间记一个新单词。

所有受访的学生无一例外都认为,在什么时间学习完全是个人偏好问题。

有些人在夜深人静时学习效果最好,有些人则喜欢趁着自己还能清晰地记得上课所讲的内容,一放学回家就开始学习。

尽管如此,所有优等生都一致认为,如果想任何时候都表现优秀,一个主要的因素就是要持之以恒。

3 学生还必须学会有条理。

举个例子,有一位优等生在学校乐队、田径队、橄榄球协会和辩论小组里都很活跃。

他透露,他之所以把东西放得井井有条是因为他浪费不起到处找东西的时间。

还有一位学生喜欢把当天的笔记马上整理出来并放进用不同颜色标记的文件夹里,以便临近考试时能随时用来复习。

优等生们提倡的另一个技巧是有效的阅读,其中包括快速阅读,提高记忆能力以及主动提出问题以便充分理解作者的意思。

4 对于学生们来说,合理安排时间也同样重要。

他们必须懂得如何根据每天的时间表和学习能力来安排做作业和项目的速度,不至于让手头的工作压得喘不过气。

能制定时间表不仅让学生能够腾出更多时间来复习和完善功课,而且还能防止他们拖拖拉拉。

成绩优异的学生认为,他们成功的一大秘诀就是上课时做好笔记,供复习时使用。

有个学生透露,她把从课文上摘抄的内容记在笔记本的一边,把课堂笔记写在另一边。

这样,就可同时复习到两方面的内容。

综合英语(一)上册 课文译文

综合英语(一)上册 课文译文

第一课利用时间的要旨埃尔伍德·N·查普曼时间真是不好对付,既难以控制好,又很容易浪费掉,当你向前看时,你觉得你的时间用不完。

例如,在一个学期的开始,你或许觉得你有许多时间,但到学期快要结束时,你会突然发现时间快用光了,你甚至找不出时间把所有你必须干的事情干完,这样你就紧张了。

答案是什么呢?控制。

时间是危险的,如果你控制不了时间,时间就会控制你,如果你不能让时间为你服务,它就会起反作用。

所以,你必须成为时间的主人,而不是它的奴仆,作为刚入学的大学生,妥善安排时间是你的头等大事。

时间是珍贵的,浪费时间是个坏习惯,浪费时间就像毒品一样,你越浪费时间,就越容易继续浪费下去,如果你真的想充分利用上大学的机会,你就应该把利用时间的要旨付诸实践。

要旨一、从一开始就控制时间。

抓紧时间就是抓紧当前的时间,不要把事情推到明天或是下周,在学期开始就开始计划。

要旨二、养成用笔记本的习惯。

马上去买个笔记本,用它来计划你每一天的时间,一旦订好下每周的学习计划,每周就要这么做,但容许有些小的变动,星期日是制订下周计划的好时间。

要旨三、要现实些。

你从经验里就会知道写一篇短文,准备小考或为期术考试复习需要多长的时间,当你为这些事情计划时间时,要现实些,要留有余地,要预计发生意外的事情,否则你的整个计划就会被打乱。

要旨四、为每节课至少计划1小时。

你为每节课安排多少学习时间,取决于4个因素:(1)你的能力;(2)该节课的难度;(3)你希望取得的分数;(4)怎样有效利用你的学习时间。

有一件事是肯定的:你应该为每节课至少安排1小时,在很多情况下会需要2到3小时。

要旨五、灵活安排计划。

每周重新安排时间很重要,这样才能在必要时对计划进行调整。

例如,在期中或期末考试前,你要给复习留下更多的时间。

好的计划必须是有一些灵活性,这样便可做好特别的项目。

要旨六、有课的日子每天都要抽出一些时间来学习。

每天都踏踏实实地学习一会儿,比一天学习很长时间,第二天什么也不学要好。

综合英语教程第1册课文翻译

综合英语教程第1册课文翻译

课文参考译文Unit 1Text 1我的第一份工作在宾夕法尼亚州的夏洛瑞市,我的父母经营着一家小餐馆——潘格尼斯餐馆。

餐馆每周营业七天,每天24小时。

我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是给顾客擦鞋,那时我六岁。

父亲年轻时也曾干过这活,所以他就教我怎样把鞋擦好,还让我问问顾客活干得好不好,如果顾客不满意,应主动给顾客再擦一次。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活也多了起来。

十岁时,我已经会收拾餐桌了,并且还当清洁工。

爸爸咧着嘴笑着说我是在他手下干过的最好的“清洁工”。

在餐馆里工作是我骄傲的资本,因为我也在为家里的生计出把力。

但是,父亲明确规定我得符合一定的标准才能成为集体的一员。

我必须守时,勤快,对顾客彬彬有礼。

在餐馆里除了擦鞋以外,其它工作都没有报酬。

一天我犯了个错误,告诉父亲我觉得他每周应付我10美元的报酬。

父亲说:“好呀,那你付我在这儿的一日三餐钱,怎么样?还有你带你的朋友来免费喝饮料的钱?”他算下来我每周还欠他40美元。

这件事情给了我一个教训:在谈判时,你不仅要知道自己想说什么,你还要搞清楚对方会说些什么。

我还记得在外服兵役两年后回家的情景。

我刚晋升为上尉,满脸自豪地迈进父母的餐馆。

父亲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清洁工休息,晚上你来打扫卫生,怎么样?”我简直不敢相信!我想,我是一名美国陆军军官!但这并不要紧。

在父亲的眼里我只是团队中的一名成员。

我伸手去拿了拖把。

为父亲做事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对团队的忠诚是第一位的,无论这个团队从事的是经营家庭餐馆还是执行“沙漠风暴行动”。

(高全孝译,张校勤校)Read more我的第一份工作“做什么事都要有自豪感,”父亲总是这样告诉我,“不管你是老板还是清洁工。

”15岁时我在一家地方医院有了份兼职工作,他们要我做拖地的活儿。

我笑了,就想到了父亲说过的那些话。

既使我的工作是最低层的,我也非常激动能有事情做。

我没把它看成是个困难,而是看成一个挑战,因为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

我学着去守时,符合工作规范。

新编商务英语综合教程课文翻译

新编商务英语综合教程课文翻译

Unit 1商业是与物质事物有关的人类活动。

文明是必要的。

它存在于所有社会,甚至最简单的社会。

业务可以包括货物的生产:制造飞机、建筑和纸盒是生产的例子。

它还可以为这些活动提供资金。

借贷资金、买卖股票和债券以及出售保险政策涉及到为商业活动筹集资金。

其他形式的业务包括商品销售,即销售产品,提供各种服务,如会计、分销和维修。

那么,商业就是生产和分销商品和服务的活动。

在我们的企业研究中,必须了解生产的四个基本要素。

这四个因素是土地、劳动力、资本和企业家精神。

这四个术语是什么意思?为了生产东西,必须使用土地。

这里,土地的使用方式最一般。

它不仅指我们可以建造工厂的一块房地产,还指生产所用的所有原材料。

有些原材料在地球表面发现,例如树木,木材成材。

其他原材料在地球表面的矿产和石油威尔斯发现,还有其他原料可以从空气中提取。

所有生产的原材料都来自土地、空气和海洋。

劳动是指脑力劳动或体力劳动用于生产物品。

大多数劳动力将原材料转变成成品,然后将其分配给买方。

在工业化国家,劳动通常比体力劳动更有精神。

例如,无论是制造业还是农业,机器完成了非熟练工人过去所做的非常累人的体力劳动。

5在其他国家,由计算机编程的机器人和其他形式的数据处理设备完成了许多需要大量脑力劳动的工作。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下一个因素,资本,可以用来取代劳动力或减少体力和脑力劳动,人类不得不使用,以进行业务。

在日常用语中,资本意味着几件事。

最普遍的含义是财富或金钱。

但它也指货币购买的设备。

资本作为生产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劳动者在生产和分配中使用的所有东西。

它包括工具、机器和建筑物,例如工厂和仓库,生产和储存货物。

因此,资本指任何有助于生产和分销货物的东西。

把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结合起来创造有价值的东西,叫做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是负责控制和指导其他三个因素的人。

企业家不是自己动手,除非他也是工人。

一个企业的工人听命的企业家。

他是领导,员工也跟着他的方向走。

创业包括一些其他重要的活动。

商务英语综合教程1课文翻译

商务英语综合教程1课文翻译

商务英语综合教程1课文翻译课文一美国来鸿:地铁札记沙希·塔鲁尔张雨晨邵凌译旅美期间,我生活中最大的惊喜之一莫过于纽约地铁了。

实际上,我已经开始逐渐享受它了。

1989年当我第一次搬来纽约时,好心的朋友们提醒我要远离这早已八旬高龄的地铁——不论是在当地居民还是在过往游客中,它都臭名昭著,被公认为是号称“不睡城”的最堵心、最危险的交通工具。

然而,它也是最快速且最经济的交通工具。

怀揣着这个难题,我开始了自己的“纽约客”生涯——自从那时起,我便喜忧参半。

地铁让我们又爱又恨:列车时刻表不可信赖;地铁要么来就来了,要么根本不见踪影;发生故障更是常有的事儿,以至于因地铁被困在隧道里,曾有孕妇不得不在车上生产。

员工数量不多,且其发布的通知常常令人不知所云。

基础设施古老陈旧、摇摇欲坠。

爆裂的管道时不时造成水漫车站,使得交通瘫痪。

城市流浪者们住在站台上,睡在车站长椅上(或地铁车厢里),增加了乘客的不安全感。

每几个月,报纸上就有类似的恐怖事件报道——又有一位无辜者被随意推到了迎面而来的列车车轮下。

抢劫、强奸和谋杀案件虽不常见,但也时有发生。

不仅如此,脏乱的车厢,涂鸦满布的车站,夏天炼狱般的高温和冬天极地般的严寒,可以控诉的实在是挺多。

《华盛顿邮报》的一位撰稿人称它为“古老陈旧、过时低效且近乎不中用的混合体”。

他还是笔下留情的。

那么,为什么纽约居民们仍然对地铁如此依赖呢?其中一个是经济原因:不论多远,乘客只需花1.5美金就能坐地铁到达纽约城的任何地方。

相比之下,乘坐计程车从纽约联合国总部到位于曼哈顿岛另一边的哥伦比亚大学,则需要花费12美金。

而若是去纽约的所谓外区,如皇后区、布鲁克林区或布朗克斯区——任何需要从曼哈顿岛过桥而至的地方——则需支付多达三倍的价钱。

除此之外,地铁也很快速。

只要25分钟,就能从曼哈顿市中心到达皇后区的法拉盛公园——这里是美网公开赛的举办地;开车的话就需要花费一小时,到达后还需找停车位。

商务英语课本unit1译文及答案

商务英语课本unit1译文及答案

课文A世界经济发展世界经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富裕,但是国家内部与国家之间财富显然分布不均衡。

世界上最富裕国家如卢森堡的年人均收入比世界最贫穷国家如塞纳里昂年人均收入高出一百多倍。

国与国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倾向表现各异。

20世纪50、60年代,发展中国家经济获得了飞速而持续的发展。

然而,自80年代以来,除了少数几个主要亚洲国家经济成功地获得快速发展、更多全球开放市场外,其他发展中国家面临了经济不稳,社会福利收效甚微的问题。

全球化并没有缩小贫富国家收入差异。

富裕国家比贫困国家往往能更优先进入资本市场,吸引更多外国资本直接投资,更有弹性地应对全球商品市场。

现在,埃塞俄比亚居民平均收入不及出生于欧洲或美国居民的1/35,而在50年代,埃塞俄比亚人均收入是发达国家人均收入的1/16。

同样,美国目前人均收入比尼伯尔人均收入从50年代的19倍上升到了27倍。

世界上大多数最贫困国家或多或少在某种程度上相对滞后。

尤其是70年代中期以来,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进入停滞与不稳定的交替期,只有少数几个发展中国家在最近几十年能持续增长,这些国家中尤以两个世界人口大国中国和印度著名。

中国可以看作是成功进行体制改革的例子。

20世纪70年代后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了高速发展。

除一些社会、经济不稳定因素之外,最近20年,中国经济改革所取得的成就解决了几千万人的温饱问题。

因为没有现存的改革经验可借鉴,中国经济改革的过程被看作是“摸着石头过河”。

实际上,经济发展是改革的落脚点和最终目标。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以全面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依靠发挥个人积极性,培育各种类型的市场竞争。

通常,中国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是个缓慢的经济改革过程,表现在三个不同时期。

第一个时期从1978年至1993年,改革主要是改善激励机制和扩大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范围。

这一时期以成功进行农业体制改革和双重价格体系改革为特点;第二个时期开始于1994年,这一时期中国政府决定把最终建立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目标;最新时期,重点是处理好由于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地区差异和贫富悬殊。

新编商务英语口语第一册课本翻译Unit5

新编商务英语口语第一册课本翻译Unit5

Mrs. White is ill at homeMrs. Sophia white is ill in bed with the flu and her friends, Helen and Nancy come to see her in the evening.Helen: How are you feeling now, Sophia?Sophia: Not too bad, but I’ve got to stay in bed. This morning my son sent for a doctor and he gave me some tablets to reduce my temperature.Nancy: Has the fever gone?Sophia: Yes, but I feel sore all over and a little bit dizzy.Helen: That’s the usual symptom after the fever’s gone. Are you thirsty? Do you like me to get a cup of coffee or something?Sophia: The doctor said I should drink water.Nancy: I’ll bring you a glass of water. Do you want ice?Sophia: Yes. Please.Helen: Everyone in the agency says hello to you and they hope you can recover soon. Sophia: Please say hello to them for me, Helen, when you see them in the office tomorrow. Helen: Sure I will.Nancy: Here you are, a glass of water. Sophia, I saw some clothes hanging up in the back yard.Sophia: Oh, my! I forgot. They’ve been left in the open all night. Would you bring them in for me?Nancy: Yes, of course.Sophia: Helen, could you buy some sugar for me on your way home tomorrow?Helen: I can go and buy it right now.Sophia: No, not now. there’re still some in the kitchen, enough for breakfast.Helen: What about the pile of newspapers? Would you like me to take them out of the room? Sophia: That’s very kind of you, thanks a lot. There’s just one more thing. I wonder if either of you could go to the post office for me.Nancy: Of, I’m sorry, I’m afraid I can’t. I have to see my daughter off in half an hour. She’s going to Manchester for further studies. But I can go there tomorrow after work. Helen: I can go there. The post office is near my house. What do you want to send? Sophia: Some Christmas card s to my friends in Britain.Helen: OK. Where are the cards?Sophia: On the desk in the next room.(Helen enters the next room, picks up the cards and returns to Sophia’s room.)Helen: Nine cards. Right? Sophia, we’re leaving. You must take good care of yourself. We’ll come and see you again tomorrow.Sophia: Thank you for coming to see me. Bye-bye.白太太生病在家索菲亚夫人白卧病在床的流感和她的朋友,海伦和南茜来见她在晚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世纪商务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课文译文第一单元万维网课文一有互联网必有路增加社会交流之商业指导丹奈斯·J. 德沃张筱霖译凯瑟琳·吉诺伊是波士顿 Swift Media 网络社区的合作创始人之一,她的饮食、起居、呼吸都浸泡在网络2.0中。

不仅她最新的商业公司依靠网络2.0召集会议,几乎她所有的新办公司都依靠各种网络工具来运行。

她有五位全职雇员,如今她已经非常熟练老到地使用她的博客、wiki、合作工具以及其他林林种种免费或低费用网络服务。

“网络2.0的吸引力在于,它能让小企业主找到通往市场的途径,而过去小企业主几乎没有门径。

”凯瑟琳·吉诺伊对《电子商务时报》的记者如是说。

目前,她的网络应用“组合”包括如下内容:●一个wiki,用来协调位于波士顿、衣达荷和乌克兰的程序员工作;●Basecamp,一个基于网络的项目管理工具(大约每月40美元)●Highrise,用来追踪与他人的联系与活动(与的小型网络版类似)●一组 Google(Nastag:GOOG)工具(例如, Google Docs 工作表,用于发博文的GoogleNotebook,Google AdWords 关键词搜索)有时她甚至通过Facebook和LinkedIn 与客户作交流,她也是Twitter微博和等社交网络的粉丝。

关于宠物狗的博客吉诺伊曾用网络2.0帮助过一位从事宠物狗养殖的朋友,这位朋友的生意渐渐下滑,而其竞争者熟知技术门道,他们的品牌则广为传播。

吉诺伊只不过帮朋友建了个博客,并在Google AdWords上登记了合适的关键词,朋友的生意马上兴旺起来。

吉诺伊说,她的策略并非是一时兴起、简简单单建个博客。

“任何小企业主都可以把博客用作网上营销工具,但是,要与Google AdWords结合起来才能推动访客流量的增加。

许多职场专业人士都把Google AdWords与在线服务管理结合起来,于是利润猛增。

”策划细节是值得的。

“建博客轻而易举,但是创造一个足以让你的企业施展影响的环境,就不那么容易。

”比尔·瑞利,微软的中小企业营销处长也这样认为。

“你的种种努力须源自你的核心商业需要,而且要与细化、具体的策略紧紧保持一致。

”大池塘里的小鱼瑞利认为,在主动接近潜在顾客方面,网络2.0业已把小企业放在了一个有利的竞争位置。

她对电子商务报的记者说,“这些小企业主较早应用网络工具,已经把握了方向盘。

这是因为网络2.0令他们的营销业务花费不多,却达到了所需规模,而这在网络2.0出现前根本不可能。

比方说,二月份微软推出的Office Live小企业工具使公司能够上网,创造品牌商品的电子邮件,开展电邮促销活动,开博客、wiki、论坛,并且用网络通栏广告推广商品。

基本服务都是免费的。

盯准目标不过,由于潜在顾客多达成千上百万,任何网络2.0上门服务的关键在于管理自己的目标以及真正的顾客。

还有一些基于网络的即时服务,能够帮助小企业利用人传人的推荐模式。

如果你需要在自己的目标市场中瞄准有影响的博客在投入你的有限资金,像BuzzLogic (基于圣弗朗西斯科)这样的网络服务可以帮你找到有影响力的博客,便于你在这些网页上提供上门服务或广告活动。

就像总裁罗伯·克朗普勒解释的那样,“如果你能找到有影响的博主,并一对一地与之交流,将会大有收获。

一亿消费者都在主动看各种博客,那么企业的任务就是在合适的地方、在合适的时间把合适的信息传递给合适的网络游客。

”克朗普勒建议,在确定博客空间为营销目标时,企业应当首先定义自己的感兴趣的那些话题领域,然后找出上述领域中有影响力的博客地带。

下一步就是了解网客。

克朗普勒告诉笔者,“一旦你作好了飞行计划,就可以外出找顾客了。

”美丽新世界HiveLive总裁约翰·坎贝尔(公司位于科罗拉多州波尔得市)告诉笔者,不论所选市场怎样,网络2.0的核心就是它帮助公司建立社区。

他说,“你能充分接近消费者。

你能有效地竞争和创新。

你能把博客、论坛、wiki、和RSS 整合起来,为你的产品和意图提供一套独特的支持体系。

微软的瑞利说,“即便如此,小企业所利用的也只是网络2.0资源的一点皮毛而已”。

“网络服务的供应环节在缩短,针对小企业的大量新网络服务不断出现。

这是最令人兴奋的地方。

小企业应用网络服务方面,我们不过是刚刚起步。

”课文二虚拟商品:下一个大型商业模式苏珊·吴张筱霖译每年人们花在虚拟商品上的金额是15亿美元。

宠物、硬币、头像、饰物:这些虚拟物品不过是储存在以太网上遥远的数据库里的一串由许多1和0组成的数码。

人们受到何种魔力诱惑去用真金白银购买并非实体存在的“物品”呢?过去一年里,受《狂野西部》财富故事、《第二人生》无政府世界和《魔兽世界》中国金币农民的大力推动,虚拟空间受到了媒体极大关注。

但是人们没有注意到更大的背景。

当人们取笑虚拟世界的种种怪诞现象时,事实是许多企业在虚拟生意中挣大钱。

那么,为什么人们愿意为虚拟物品掏钱呢?主要原因有如下四个:虚拟物品并非是物品——它们是服务虚拟物品并非是物品——它们是图像化的隐语,它们把人们的行动打包。

正如HotorNot 的詹姆士·洪所说,他的虚拟鲜花有三个组成要素:一是由鲜花图像构成的物品本身,二是某人将鲜花送给网上某朋友的姿态和行为,三是朋友在他人注视下收到礼物的战利品效果。

HotorNot网络用户花费10美元买虚拟鲜花向朋友表达情意——这可是买真花的3-4倍价格!在三要素中,詹姆士认为最重要的两个要素是战利品效果和行为的意义。

由于人们网络生活和非网络生活的界限渐趋模糊,虚拟商品的市场将日益红火。

人们还在继续寻找网络表达情感的方式。

虚拟礼物是表达你对他人关注的有效方式。

虚拟物品为人们创造真实价值每天,诸如eBay等网络市场会有数千桩的虚拟刀剑、货币和服装的交易,这些虚拟物品用于网络世界林林总总的虚拟场合。

对于购买虚拟刀剑或盔甲的人而言,这些物品增加了他们在虚拟世界/网络社区/游戏世界的满意度。

例如,一个人的虚拟角色在20级别拼斗,会得到每小时20单位的满意度。

如果她在同一级别拥有一把利剑,则会带来每小时50单位的满意度。

这时,她很愿意为这把利剑花费相当于能制造30单位满意度的金钱。

虚拟物品创造真实价值的最有效方法恐怕是自我表现。

RockYou每天卖1.5亿小装饰,专供人们安装在Facebook上彰显个性——正如真实世界中人们喜欢买各种靓丽的小饰物。

美国服装业的零售额是3,000多亿美元——很有理由相信,真实世界中人们彰显自我的动力同样会作用于网络世界。

小装饰是虚拟物品的一种,尽管今天生产小装饰的公司大多依靠广告收益,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小饰物将成为多渠道经营模式中的主打商品。

购买虚拟物品的成本比“赢取”它们低谁没有听说过网游《魔兽世界》的玩家——中国金币农民?这些农民中的典型人物是年轻学生,他们每天花12-14小时玩游戏,然后将所得货物或角色卖给美国玩家。

“农作”这个概念是形容他们耗费时间一次又一次重复同样的、枯燥的游戏动作,以此换取一定量的收成。

该行业的兴起是由于机会成本的差异使得套购交易成为可能。

中国金币农民的时间远远不及美国玩家的值钱。

这里可不是道德判断,这只是经济事实。

如果两种玩家都需花费60小时让手中的角色升级到40级,美国玩家的机会成本是900美元(60小时*$15/小时),二中国玩家的机会成本是30美元(60小时*$0.5/小时)。

美国玩家情愿最高出到900美元购买一个40级的角色,因此中国玩家有了挣钱机会。

虚拟物品也可用来牟利去年我们读过许多关于《第二人生》中第一大地产商的故事。

把真实世界投资于房地产的钱用于投资虚拟世界的岛屿,这听起来似乎荒谬,但投资虚拟房地产可能同样是精明之举。

在《第二人生》这个虚拟世界买岛屿意味着获得某些权力——例如采矿和房地产开发权。

该投资者可以把岛屿地皮分成小块,转售给其他玩家以获取不错的收益。

当然,这类投资战略需要一定的市场流通性;即,有足够数量的买家愿意按照你的出价购买。

随着虚拟世界玩家的迅速增长以及虚拟世界基础设施的发展,市场流通性很可能日益增加。

课文三赞扬消费主义詹姆士·B·特维切尔张筱霖译“卖给他们梦想。

卖给他们任何他们非常非常想拥有的东西。

把阳光撒在他们中间,然后卖给他们帽子。

卖给他们梦想——关于乡村俱乐部、逍遥音乐会的梦想以及任何以“但愿有朝一日”形式出现的热望。

毕竟,人们买东西并非为了东西本身。

他们需要所买的东西为自己服务。

他们购买希望——关于你的商品能为他们服务的希望。

卖给他们这个希望,你就不用担心卖不出手中的商品。

“-- 海伦·兰顿·开斯上述引文来自费城一次销售员大会上某位女播音员的发言。

可以有两种方式解读它。

你或者像马克思主义者那样,把它看作是对销售过程的赤裸裸的批判。

发言者怎么看待消费者?——受人愚弄的蠢货?她卖什么?蛇油?或者你可以用资本家的眼光读它,读出消费商品和获得意义之间的联系。

厂商在产品上撒满魔力般的承诺,是因为消费者需要它。

消费者并没有被强卖一堆商品;是他们坚持要买。

愤世嫉俗者眼中的蛇油可能是希求者眼里的圣水。

看起来是利用了消费欲望,实际上可能只是满足了欲望。

你如何看待这件事情,取决于你如何看待发言者的听众(销售人员)。

是这些销售人员操控商品并制造意义,还是人们利用商品操控销售人员?显然,这是“我说服,你教育,他们操控”辞令游戏的变种,因为上述两种看问题的立场都是可以被支持的。

所以双方各让半步,妥协了事。

对我来说更有意思的是,这样一通发言,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如此富有挑战性、革命性和煽动性,现在变得如此可理解、可接受、甚至是过时,以至于不需要任何注脚,这是怎么回事呢?当你阅读对于资本主义的早期描述时,所有当前的唬人妖怪——广告,包装,品牌,时尚和零售技巧——都变的易于理解,这是为何?还有,为何消费者——在早期理论的消费关系中起着主动、尽管次要的作用——如今变得完全无精打采呢?从17世纪中期的托马斯·霍布斯(“在人与人之间,与在其它事物中一样,不是卖家,而是买家决定价格。

)到20世纪中期的埃德温·S ·金翰姆(“腰包里装着美元的消费者一点也不软弱。

相反,他们是我所知道的最无情、最卑鄙、最强悍的市场执法者”),消费者被认为是参与了物质世界的意义塑造过程。

消费者何时又是怎样如此迅速地失声并出局呢?皮下注射式的比喻(虚假需求被注入到驯服消费人群身上)又是如何变成了无人反驳的消费主义解释呢?我认为,目前我们拒绝承认消费带来的自由解放作用,主要是源于谁来做这种描述。

自20世纪60年代起,对于商业“文本”的“解读”主要由备受关注、终身受雇的学术人员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