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操要求)
眼保健操、课间操要求及考核细则

眼保健操、课间操要求及考核细则眼保健操、课间操是学校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旨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保护学生的视力,增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和集体责任感。
为了更好地规范学生在校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上好眼保健操、课间操,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保护学生视力,增强学生自我保健的意识和集体责任感,学校开展眼保健操、课间操达标创优活动,具体事宜如下:一、眼保健操1. 按时做操:下课一分钟内开始做眼保健操,延时扣3分。
2. 做操质量:闭眼,姿势正确,穴位准确,动作规范,力度适宜。
一人不到位2分。
3. 做操卫生:脸部、手指干净,指甲适宜,若不符合卫生要求,要洗净后再做。
发现一人次2分。
二、课间操、跑操1. 学生出勤:要求全体学生按时出勤,不迟到。
有事请假,无故缺席一人次2分。
2. 集合情况:集合时全校学生在本班教室前列2队,要做到快、静、齐,并快速进入指定地点,若迟到或在队伍中说话或站队不齐发现一人扣2分。
3. 精神面貌:服装整洁,精神饱满,听从安排,不东张西望。
违反者每人次扣2分。
4. 做操规范:做操每一节规范,动作有力、准确、整齐。
不符合要求者,发现一人扣2分。
5. 回归路队:每班列2队带回教室,学生队伍整齐、精神,行进步伐一致,口令规范,无说话、东张西望现象。
否则,发现一人扣1分。
三、考核细则1. 考核时间:每月进行一次眼保健操、课间操考核。
2. 考核方式:由学校领导、班主任、体育老师组成考核小组,对学生的做操情况进行评分。
3. 考核结果:考核结果将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依据,与学生的评优评先、奖学金等挂钩。
4. 奖励措施: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进步明显的学生给予表扬。
5. 整改措施:对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四、工作要求1. 提高认识:学校领导和教师要高度重视眼保健操、课间操工作,将其作为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举措。
2. 加强宣传:通过班会、家长会等形式,加强对眼保健操、课间操重要性的宣传,提高学生和家长的认知度。
课间操基本要求

课间操基本要求
1. 除升旗,下雨天或其它特殊原因外,课间操要求同学们尽快到教学楼下集队,并由领操员带队由校道跑到操场准备做操。
2. 体育委员负责整理好自己班的队形队列,检查人数,服装,并在排头领操,做操后将缺勤情况报告给体育教师或值日老师。
3. 因病或其它特殊原因留在课室的同学,要写好请假条,由体育委员或班长交值日老师。
4. 集队要求做到:“快、静、齐”。
队形、队列做到:“横、纵、斜成“三线”。
做操要求做到:精神饱满,动作到位,合节拍。
5由政教处组织学生会干部组成评扣分小组,具体标准:评操总分10分,集队迅速占3分,队形队列占2分,做操质量占5分,评分结果由值日老师每天公布在黑板上。
关于规范课间操的要求

关于规范课间操的要求
为保证大课间活动安全、整齐、有序,充分体现我校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现将出操规范如下:
1、入场要求:第二节课下课后,听到大课间集合哨声,请任课老师及时下课,必要时请班长举手提醒老师下课。
所有学生必须在9:47到达操场(按紧急疏散路线有序下楼,出完教学楼以小跑形式跑入操场),不得出现迟到等现象。
到达操场后,听从体育委员指挥站队。
2、整队要求:待广播停止后,全体师生必须保持安静,听从体育老师口令调整好队形队列(不得出现拥挤、追赶、讲小话等现象),静待活动开始的信号。
3、韵律操要求:动作到位,整齐划一,听好音乐节奏,精神饱满,认真完成韵律操。
(该击掌时,必须击出声音,该跳起时,脚必须离地;各班选出1—2名领操员在各班前面领操)
4、跑步要求:开始后,跑步的班级按规定路线跑进,队形始终保持前后对齐,能很好地调整速度,掌握与前面班级的距离,排头与排尾能够控制好班级队形;在跑至主席台前,能大声的喊出本班的口号;初一年级的班级按规定队形进行,不散不乱,积极参与,秩序良好。
活动停止后,能自行调整好队形队列,静听大课间小节。
5、退场要求:体育老师发出退场指令,各班以两路纵队按指定路线跑步退场(初三年级学生按跑步要求跑至商店前坪才能解散)。
6、以上要求从12月7号开始执行。
对于完成好的班级进行班级量化加分。
对于不规范的班级,除扣班级量化外,还将罚跑。
中学早操、课间操跑操要求及评分标准

中学早操、课间操跑操要求及评分标准中学早操、课间操和跑操是学校体育课程的一部分,旨在增强学生的体质和身体素质。
以下是一般的要求和评分标准。
1. 中学早操和课间操要求:
- 动作规范: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体操动作和技巧,如伸展、弯曲、转体、跳跃等动作,动作要规范准确。
- 平衡和协调:学生需要保持平衡和协调,如站稳、踮起脚尖、坐姿平衡等动作,能够控制身体的平衡。
- 肌肉和关节的柔韧性:学生需要通过体操动作,提升肌肉和关节的柔韧性,如腿部的拉伸、臂部的活动等。
- 跳绳:学生可以进行简单的跳绳动作,如单脚跳、交叉跳等。
2. 跑操要求:
- 跑姿正确:学生需要掌握正确的跑姿,如利用脚掌迅速推进、臂部摆动、身体保持直立等。
- 持久力: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持久力,能够保持一段时间的跑步运动。
- 速度与耐力:学生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短跑或长跑,考核速度和耐力的兼顾。
评分标准将根据不同学校和教师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般的评分标准参考:
- 动作规范与技巧:10分制,根据动作的准确程度评分。
- 平衡和协调:10分制,根据学生保持平衡和协调动作的表现评分。
- 柔韧性:10分制,根据学生展示的柔韧性程度评分。
- 跳绳:10分制,根据学生跳绳的技巧和连续性评分。
- 跑姿:10分制,根据学生跑姿的正确性评分。
- 持久力:10分制,根据学生跑步的时间和距离评分。
- 速度与耐力:10分制,根据学生短跑或长跑的表现评分。
评分标准会根据学生年级、体能水平和课程要求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小学课间操制度

XXXX小学课间操制度课间操是学校形象和学生精神面貌的直接反映,为进一步规范课间操管理,使我校的课间操不仅拥有阳光形象,还要切实锻炼学生身体,对学生进行良好组织性纪律性的培养,特制定如下课间操制度。
一、课间操基本要求1第一节课下课铃声响起,进入大课间时段。
学校将在大课间时段进行课间操活动。
课间操分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
春夏:自选动作时间为9:10-9:25,规定动作时间为:9:25-9:45;秋冬:自选动作时间为10:00-10:15,规定动作时间为:10:15-10:35o2.第一节课下课铃声音乐响起后,各班级组织学生有秩序到达该班做操地点附近,进行自选动作的活动,学生们可以选取自己喜欢的跳绳、传统游戏等活动项目。
班主任或班级团队成员一名老师到场负责纪律、安全。
3.集合音乐响起后, 学生快速到达集合地点并按做广播操队形排列,保持安静, 不说笑、不打闹,等候集体活动。
4.广播操音乐响起, 要求学生做操认真规范,动作整齐有力、舒展大方,动作、节奏符合音乐节拍。
5.退场音乐响起后, 每班学生按要求分两列纵队,S行列队,按照学校规定退场路线有序回教室,行进过程走直线,拐弯拐直角,上下楼梯靠右行,楼梯过程中,不允许手扶、手压栏杆,并保持安静、有序。
二、检评说明1红领巾志愿岗针对集合、队形、做操质量、纪律与安全、退场、跟操、着装等七个方面进行检评。
2.检查结果由路队、课间操检评人员每天下午进行汇总,每周一统计,每月一评比。
3.课间操成绩在年级部居于前列的班级当选为课间操朴雅班级。
三、老师要求(一)体育组职责1负责全校课间操的组织整队、广播工作。
4.体育教师指导学生正确的做操动作。
5.体育教师每人负责一个年级部,并进行领操、指导。
6.及时向学校反馈年级和班级做操情况。
(二)班主任及团队老师职责1班主任及团队老师是课间操的组织者、管理者和责任人。
7.课间操时间,班级团队老师全员必须到场,不参加并不履行请假手续的以旷工对待。
2023年中学早操、课间操跑操要求及评分标准

2023年中学早操、课间操跑操要求及评分标准早操、课间操是学校体育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和身体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推动中学早操、课间操跑操的发展,制定相应的要求和评分标准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对2023年中学早操、课间操跑操要求及评分标准的详细说明。
一、早操、课间操要求:1. 时间要求:早操、课间操时间一般为15分钟,包括热身、活动、放松等环节。
根据实际情况,学校可根据需要适当延长时间,但不得超过20分钟。
2. 内容要求:早操、课间操的内容应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等多个方面。
有氧运动可以包括跑步、跳绳、健身操等;力量训练可以包括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等;柔韧性训练可以包括伸展运动、瑜伽等。
根据学生的年级和体能状况,可以适当变化操练的难度和强度。
3. 环境要求:早操、课间操的场地应该具备足够的空间,可以容纳全体学生进行活动。
地面应平整,无障碍物,保证学生的安全。
4. 引导要求:早操、课间操的组织和引导者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指导学生正确进行运动,避免受伤。
引导者应给学生提供必要的示范和指导,让学生按照正确的姿势和动作进行操练。
同时,引导者还应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根据学生的体能水平适当调整操练内容和强度。
二、早操、课间操跑操评分标准:1. 出勤情况:学生按时参加早操、课间操的次数将作为评分的一项指标。
缺勤、迟到、早退次数过多将影响评分。
2. 动作规范:学生在操练中的动作是否规范将作为评分的重要指标。
动作规范包括站姿、跑姿、器械操作等方面。
引导者将对学生的动作进行评判,并将评分结果记录。
3. 动作完成度:评分时将对学生的动作完成度进行评估。
动作完成度包括动作的准确度、速度和力度等方面。
学生尽可能准确地完成操练中要求的动作,并保持良好的节奏和力度,将能得到更高的分数。
4. 持久度和耐力:评分时将对学生的持久度和耐力进行评价。
学生在操练过程中能维持较长时间的高强度运动,并能保持良好的体能状态,将能得到更高的分数。
小学课间操、课外活动规定

小学课间操、课外活动规定
1.课间操要求:集合迅速,队列整齐,听令执行,纵横一线,做操认真,动作准确有力,符合节奏,定点集、散。
做眼保健操要穴位准确,动作轻重适当。
2.课间操期间教师不与学生谈心、讲解习题,同学不找老师谈话、问问题,保证按时做操。
3.课间操时间不准送、交作业,否则记为缺勤。
4.各班除留一名学生扫除和值勤外,其他学生必须上操。
5.课间操、课外活动迟到或早退三次算缺勤一次。
6.任课老师代负责管理眼保健操纪律,待做完眼操方可离开教室。
7.学生每学期课间操、课外活动无故缺勤累计10次以上,该生体育为不及格。
8.在一学年中课间操、课外活动请假总数超过1/3,该生体育为不及格。
(有医院证明者除外)
9.每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每周不得少于两次,该项活动由班主任具体组织,各班体育委员整队进入操场,结束后考勤员检查人数。
10.体育教师轮流值勤,检查指导各班活动情况。
11.课间操、眼保健操各班教室一律关灯,停止用电,如果有开
灯者提出批评并在常规检查中扣除公物维护一项分数。
12.各项统计资料由政教处统一管理,期末汇总到班级工作之中,作为评选先进班集体和优秀班主任的条件之一。
13.考勤员及全体同学认真执行,如有弄虚作假,根据情节给予处理。
中学早操、课间操跑操要求及评分标准

中学早操、课间操跑操要求及评分标准中学早操、课间操和跑操是学校常见的身体锻炼活动,旨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强体质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中学早操、课间操和跑操的要求及评分标准:
1. 中学早操:
- 要求:学生按照学校统一编排的操操进行训练,包括基本的慢操、快操、舞蹈等。
学生应认真参与、积极配合,注意规范动作和呼吸。
- 评分标准:根据学生的参与态度、动作准确度、呼吸有序性等方面进行评分。
通常分为满分、良好、及格、不及格等。
2. 课间操:
- 要求:学生在每节课间休息时间进行短暂的体操锻炼。
活动形式可以是站立、坐位或者足球等活动,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
- 评分标准:通常不进行评分,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并在活动中放松身心,以准备好接下来的课程。
3. 跑操:
- 要求:学生进行跑步训练。
跑操通常分为长跑、短跑、跳绳等形式,时间一般为20分钟以上。
学生必须穿着适合的运动服装和鞋子,注意保护自己的安全。
- 评分标准:根据学生的跑步成绩、参与态度和表现进行评分。
通常根据跑步的距离、时间使用百分制进行评分。
请注意,具体的要求和评分标准可能因学校和地区的不同而略有变化,以上是一般情况下中学早操、课间操和跑操的要求及评分标准,可供参考。
学校常会根据实际情况来具体制定要求和评分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间操要求
为进一步规范学生课间操管理,使我校课间操不流于形式,而是真正达到消除学生疲劳、锻炼学生身体、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的目的,特对我校课间操做以下要求。
一、学生要求:
1、广播操铃响后,各班队伍集合毕,站队要迅速、有序,不拖拉、不断断续续、不打打闹闹,做到“铃响到位,铃停定位”。
2、无特殊原因,全体学生每天都要坚持做操,学生如遇生病等特殊情况应向班主任请假。
3、体育教师整队时注意力集中,动作迅速,做操过程中要及时调整好队形。
4、做操要精神饱满,动作规范、有力,追求整齐划一、姿态优美,要体现出青少年学生的蓬勃朝气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要保证做操的效果,要达到做操的目的,不能让做操流于形式。
5、退场也要有序、不拥挤、不推搡、不抢道。
回教室时队列行进以班为单位,步伐整齐有力,纵队要直,转弯时队伍呈直角前进,上楼时走右侧。
6、进教室后,迅速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教师要求:
1、班主任提前2分钟到场,在学生进场纪律,队形上进行管理,不允许学生讲话、做任何小动作。
2、班主任应该站在本班队伍的前面,关注学生的行为,维护出操期
间良好的秩序和纪律。
其他跟班教师站本班队伍的后面。
3、做操过程中提醒学生动作到位,队伍整齐,发现学生有错误动作,要当场解决,如有难度找体育教师。
蒋村小学
课间操要求
蒋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