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操考核细则
眼保健操、课间操要求及考核细则

眼保健操、课间操要求及考核细则眼保健操、课间操是学校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旨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保护学生的视力,增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和集体责任感。
为了更好地规范学生在校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上好眼保健操、课间操,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保护学生视力,增强学生自我保健的意识和集体责任感,学校开展眼保健操、课间操达标创优活动,具体事宜如下:一、眼保健操1. 按时做操:下课一分钟内开始做眼保健操,延时扣3分。
2. 做操质量:闭眼,姿势正确,穴位准确,动作规范,力度适宜。
一人不到位2分。
3. 做操卫生:脸部、手指干净,指甲适宜,若不符合卫生要求,要洗净后再做。
发现一人次2分。
二、课间操、跑操1. 学生出勤:要求全体学生按时出勤,不迟到。
有事请假,无故缺席一人次2分。
2. 集合情况:集合时全校学生在本班教室前列2队,要做到快、静、齐,并快速进入指定地点,若迟到或在队伍中说话或站队不齐发现一人扣2分。
3. 精神面貌:服装整洁,精神饱满,听从安排,不东张西望。
违反者每人次扣2分。
4. 做操规范:做操每一节规范,动作有力、准确、整齐。
不符合要求者,发现一人扣2分。
5. 回归路队:每班列2队带回教室,学生队伍整齐、精神,行进步伐一致,口令规范,无说话、东张西望现象。
否则,发现一人扣1分。
三、考核细则1. 考核时间:每月进行一次眼保健操、课间操考核。
2. 考核方式:由学校领导、班主任、体育老师组成考核小组,对学生的做操情况进行评分。
3. 考核结果:考核结果将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依据,与学生的评优评先、奖学金等挂钩。
4. 奖励措施: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进步明显的学生给予表扬。
5. 整改措施:对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四、工作要求1. 提高认识:学校领导和教师要高度重视眼保健操、课间操工作,将其作为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举措。
2. 加强宣传:通过班会、家长会等形式,加强对眼保健操、课间操重要性的宣传,提高学生和家长的认知度。
2024年小学课间操量化检查制度(2篇)

2024年小学课间操量化检查制度引言:在现代社会,日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以及缺乏运动的习惯正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身体发展的关键阶段,缺乏适当的运动将会对他们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加强小学生的体育锻炼,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2024年小学课间操量化检查制度应运而生。
该制度将通过定期检查和评估小学生的课间操表现,并根据表现给予相应的奖励或惩罚,激励他们积极参与课间操活动。
一、背景和必要性在过去的几年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逐渐被减少,导致他们的身体素质下降。
学校在很多方面都会给予学生压力,使他们缺乏时间去参与体育活动。
而且,一些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缺乏兴趣,更容易选择其他的娱乐方式,像电子游戏和电视节目。
因此,制定小学课间操量化检查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一制度将有助于增加小学生体育锻炼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同时,通过量化检查,可以对小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帮助他们改善体能。
二、制度内容1.检查项目小学课间操量化检查制度将针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检查:(1)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间操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包括是否按时参加、是否积极参与和动作表现等。
(2)技巧水平:评估学生在课间操活动中的技巧水平,包括动作的准确性、灵活性和协调性等。
(3)学习能力:评估学生在课间操活动中的学习能力,包括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动作要领、是否能够灵活运用、是否能够自主思考等。
2.评估标准针对上述项目,制定相应的评估标准,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不同的分数,并进行排名。
例如,参与度可以根据学生的到场率、实际参与率和动作表现来评估,技巧水平可以根据动作的准确性、灵活性和协调性来评估,学习能力可以根据学生对动作要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来评估。
3.奖励与惩罚根据学生的表现,制定奖励和惩罚机制。
例如,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可以给予奖励,例如奖章、荣誉证书或者其他形式的奖励。
课间操量化检查制度范本

课间操量化检查制度范本一、背景及目的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规范学生课间操活动,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学习效果,特制定本《课间操量化检查制度》。
本制度旨在通过量化检查,对学生的课间操表现进行评估和管理,以确保学生能够全面参与和享受课间操活动。
二、检查内容和标准1. 身体活动量(1) 检查标准:学生每次课间操活动应至少进行15分钟。
(2) 检查指标:教师将每节课间操活动时间进行记录,保证每次活动时间不低于标准。
2. 动作规范(1) 检查标准:学生在课间操活动中应遵循教师指导的动作规范,不出现明显错误动作。
(2) 检查指标:教师在活动中观察学生的动作表现,记录出现错误动作的学生。
3. 团队协作(1) 检查标准:学生在课间操活动中应积极配合团队合作,完成集体动作。
(2) 检查指标:教师观察学生的团队协作表现,记录不积极配合的学生。
4. 兴趣参与(1) 检查标准:学生在课间操活动中应表现出兴趣,积极参与。
(2) 检查指标: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程度,记录不积极参与的学生。
三、检查方法1. 观察记录法: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活动表现,记录每位学生的检查指标。
2. 摄像录像法:学校可以安装摄像设备,录制课间操活动,用以检查和评估学生的表现。
3. 学生自评法:学生可根据检查指标,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并向班主任报告。
四、检查结果和处理1. 检查结果:根据每位学生的检查指标记录,评定学生在课间操活动中的表现。
2. 处理措施:针对检查结果中表现不佳的学生,学校可采取以下措施:(1) 个别辅导:对于动作规范、团队协作等方面出现问题的学生,教师可提供个别指导和辅导。
(2) 心理关怀:对于缺乏兴趣和参与度的学生,班主任和心理老师可进行心理关怀和疏导,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主参与意愿。
(3) 家长配合:学校可与家长进行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课间操表现,分享评价结果和改进措施。
五、改进与监督1. 改进措施:学校可定期组织集中研讨和交流,总结课间操活动中的问题和经验,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课间操评分标准(通用4篇)

课间操评分标准(通用4篇)第一篇:课间操评分标准沙湖桥小学课间操评比细则做好小学生广播体操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校风,对调节学生的身心,促进健康,增强体质有积极的意义,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广播操的质量,促进全体师生对广播操的重视,特制定如下细则:一、整队:以班级为单位进入做操地点,要求运动员进行曲开始到结束必须在做操地点整队站好侯操,要求做到快、静、齐。
二、做操:要求动作正确,协调有力,节奏感强,动作整齐划一。
三、退场:各班按统一规定的退场路线和先后顺序退场。
四、评分:每次广播操评分满分为10分。
集合集队,做到迅速整齐、人人参与做操、做操整齐程度、有无讲话,打闹,嬉戏现象、解散能否服从指挥有序和解散后能否按照规定通道回教室分别占1分、1分、2分、1分、2分、3分。
五、评分细则:1整队:队伍没有按时到候操区(以运动员进行曲结束为准),迟到10人以上的直接扣除该项分数1分。
2.退场:没有按先后顺序规定通道退场班级直接扣除全部分数1分。
3.队列:要求队伍整齐,必须按要求站在打点位置上,不按要求站的班级扣0.5分。
4.积极参与:做操要求全员参与,一个班出现10人以上不做操的直接扣除该项分数1分。
5.动作标准整齐:做操动作不正确协调,没有根据音乐节奏做操的出现大面积学生乱做现象的扣1分。
6纪律:做操时讲话、嬉闹及做其它与做广播操无关的事情扣0.2分/人。
以上评分由体育部每天指派两名同学进行评价,体育组教师督促。
评价结果每天在课间操结束后立即公布。
每日课间操评比表以0.1分为单位,没项目两人不达到要求扣班级0.1分,每天计算总分进行小结如:第几周星期几课间操总结如下:某某班动作规范整齐标准,纪律良好,总分班级流动红旗加一分。
任然有小部分同学动作不到位,队列出场不整齐。
第二篇:课间操评分标准早操、课间操评分细则一、体育委员(10分)1、按时到达操练地点(本班最先到达的人)组织本班队伍。
2、有较强的组织指挥能力,认真负责,大胆管理。
学校课间操管理制度细则

一、总则为加强学校课间操的管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确保课间操活动的有序进行,特制定本细则。
二、组织机构1. 成立学校课间操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课间操的全面管理工作。
2. 设立课间操辅导员,负责日常课间操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
三、活动时间1. 课间操活动时间为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共计30分钟。
2. 课间操活动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不得少于25分钟。
四、活动内容1. 课间操内容以广播操、眼保健操为主,可根据季节、节日等特殊情况增加特色项目。
2. 每学期至少更新一次课间操内容,确保学生新鲜感和兴趣。
五、活动要求1. 学生必须按时参加课间操,不得无故缺席、迟到、早退。
2. 学生在课间操活动期间应保持安静,遵守纪律,服从指挥。
3. 学生着装整齐,穿着运动鞋,以方便活动。
4. 学生应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参与课间操活动。
六、管理措施1. 课间操辅导员负责监督学生参加课间操的情况,对无故缺席、迟到、早退的学生进行登记,并报学校领导处理。
2. 课间操辅导员负责检查学生的着装、纪律,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3. 学校定期对课间操活动进行考核,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对表现较差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
七、奖惩措施1. 对积极参加课间操活动,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
2. 对无故缺席、迟到、早退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给予处分。
3. 对在课间操活动中表现突出的班级,给予一定的奖励。
八、附则1. 本细则由学校课间操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通过以上细则,旨在规范学校课间操活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学生两操量化评分细则

三操量化评比细则为了更好增强学生体质,使我校早操和课间操活动有序进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进而建立良好的学风、校风,特制定本细则。
一晨跑(早操)细则(一)晨跑要求1、各班必须按时到达指定地点集合(特殊天气除外)。
集合以集合铃响后3分钟内集合完毕,集合要做到快、静、齐,上下楼梯要注意安全。
2、各班由班主任或体育委员带队,由体育委员统一指挥(喊口号)。
每个班级方阵(六路纵队)要步伐整齐(横看成排,竖看成列)。
所有学生必须跑步前进,不得走走跑跑。
班与班之间保持间距,要严肃认真,严禁追逐打闹。
3、各班口号整齐,声音洪亮。
(口号由班级师生共同协商制定,能体现本班特色)。
班主任按政务处要求到场,负责本班学生管理及突发情况的处理。
4、晨跑结束后,各班以班为单位集中有序带回班级。
(二)量化评分说明(考核分10分)检查包括五个方面:学生晨跑出勤情况;班级队伍指定地点集合情况;队伍行进中晨跑整齐情况;行进中喊口号情况;晨跑纪律情况。
1、出勤(2分):确有学生因特殊情况不能参加晨跑的须写个人请假申请,且需经班主任签字。
无故每缺一人次扣0.2分(可累计)。
2、集合(2分):按规定要求集合迅速,队伍整齐,按规定要求有秩序地进、退场。
集合1-不及时(迟到)、2-不整齐,3-队列秩序混乱,分别扣0.5-2分,4-队列中讲话,站姿不端正,每人次扣0.2分,(可累计)。
3、口号(2分):1-口号不洪亮、不整齐扣0.5-1分,1-没有喊口号扣2分。
4、晨跑(4分):1-跑晨过程中动作不规范,节奏感不强,精神面貌不好,扣0.5分;2-队伍中有人说笑打闹的,每人次扣0.5分,(可累计),或视全班整体纪律状况,若整体纪律不佳或队形混乱的,扣2—3分;3-若中途退下、掉队的(特殊情况除外)等情况,每出现一人次扣0.5分;4-晨跑过程中时刻保持队伍的整齐,做到动作规范、节奏感强、精神面貌好。
可酌情加0.5—1分;5-无故不参加晨跑的班级,扣班级量化分10分。
眼保健操、课间操要求及考核细则

眼保健操、课间操要求及考核细则引言眼保健操和课间操是广泛应用于学校教育领域的一种身体锻炼方法。
它们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效果都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本文档将介绍眼保健操和课间操的要求,以及相关的考核细则。
眼保健操要求眼保健操是针对学生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过度用眼等因素造成的眼部疲劳和视力下降问题而设计的一种体操方法。
以下是眼保健操的要求:1.时间安排:每天至少进行一次眼保健操,每次持续10-15分钟。
2.姿势正确:学生应坐直或站立,并保持舒适的姿势,不要低头或弯腰。
3.注重眼部运动:眼保健操应包括眼部运动,如上下左右转动眼球、眼球旋转等。
4.注意眼睛保护:在进行眼部运动时,学生应专注于眼睛的自我感受,不要用力过度或猛烈运动。
5.配合呼吸:眼保健操可以配合自然呼吸进行,保持轻松和平稳的呼吸。
课间操要求课间操是学生在上课间隙进行的一种体育活动,旨在促进学生的身体活动和血液循环,提高学习效果。
以下是课间操的要求:1.定时进行:每天至少进行2次课间操,每次持续10-15分钟。
2.组织有序:课间操应由学校或班级组织,确保学生按照规定的动作进行,避免混乱。
3.全身运动:课间操应包括全身的运动,如跑步、跳跃、拉伸等,以达到全面锻炼的效果。
4.提倡合作:课间操可以设计为集体活动,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团队精神。
5.安全第一:在进行课间操时,学生应注意安全,避免出现跌倒、撞击等意外事故。
考核细则为了确保学生按照要求进行眼保健操和课间操,学校可以设立相应的考核细则。
以下是可能的考核细则:1.出勤率:学生参与眼保健操和课间操的出勤率将会记录,并作为考核指标之一。
2.动作规范:学生进行眼保健操和课间操时,应按照规定的动作进行,任何不规范的动作可能会影响考核成绩。
3.表现评价: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在眼保健操和课间操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例如是否积极参与、是否合作等。
4.健康效果:学校可以考虑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如有无眼部问题改善、身体素质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课间操评比细则(4篇)

课间操评比细则课间操作为学校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为了更好地规范和评估课间操的质量,我们需要制定一套细致的评比细则。
以下是一个____字课间操评比细则:一、整体评估指标1. 动作协调性(10分):考察学生在课间操中的动作是否流畅、协调。
具体评估指标包括动作的连贯性、协调性和统一性等。
2. 灵活度与柔韧度(10分):考察学生的身体灵活度和柔韧度,包括关节活动范围、伸展度和柔软度等。
3. 姿势正确性(10分):考察学生在课间操中的姿势是否正确、标准。
具体评估指标包括站姿、坐姿、跪姿以及不同动作的姿势规范等。
4. 节奏感(10分):考察学生在课间操中的节奏感和音乐感。
具体评估指标包括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把握、动作与音乐的协调程度等。
5. 团队协作(10分):考察学生在课间操中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具体评估指标包括学生在团队中的分工与协作、团队整体效果等。
二、具体评估指标1. 跳绳类:(1)动作协调性:跳绳的节奏是否稳定,动作是否流畅自然。
(2)灵活度与柔韧度:跳绳姿势是否标准,动作的柔软度、身体的灵活度是否能够适应不同的节奏。
(3)节奏感:跟随音乐,能够与音乐的节奏相协调。
(4)团队协作:跳绳时队员是否协作默契,节奏是否一致。
2. 舞蹈类:(1)动作协调性:舞蹈动作是否流畅自然,跳跃、旋转、转身等动作是否协调。
(2)姿势正确性:舞蹈姿势是否标准、儿童是否能够完成舞蹈中的特殊动作要求。
(3)节奏感:舞蹈动作是否能够与音乐节奏完美结合,是否抓住了音乐的重点。
(4)团队协作:舞蹈队员是否能够保持统一的动作、获得合适的舞台位置,是否能够互相配合完成舞蹈。
3. 体育操类:(1)动作协调性:体育操动作是否相应灵活,是否能够快速转换动作。
(2)灵活度与柔韧度:体育操动作的柔软度和灵活度。
(3)姿势正确性:体育操姿势是否整齐标准,学生是否能够保持正确的站姿、坐姿和跪姿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铜川市第四中学课间操考核细则
一、指导思想:
为了树立优良校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加强对课间操的组织管理,打造我校“阳光体育”大课间特色,结合学校学生实际特点,特制定本办法。
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二、课间操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杨来虎
副组长:郭鹏国、马建增、钟书文、王刚
组员:各班主任和体育教师
课间操督查小组
组长: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文体部)
组员:学生会体育部成员
三、检查内容:
1、集合站队——要求听到下课铃声后,迅速以班为单位在教室楼道站两列纵队集合。
2、操场集合——要求成两列纵队慢跑到操场集合,动作快,迅速站好队伍,站立姿态正确,安静、整齐。
3、参加人数——要求全体同学必须参加。
4、校服穿着情况——要求全体学生着校服,运动鞋。
5、课间操——要求跑操队列整齐、口号响亮、节奏感强,
做操认真,动作整齐、准确、有力,坚持做完整套操。
6、课间操结束后,听从指挥,有序退场。
四、实施步骤:
1、学生会体育部组织专门人员进行检查,对各班进行检查评比。
2、检查结果报教育处,作为评比依据每月评出4个优秀班级。
五、检查评比细则:
课间操检查得分权重12分。
其中:(1)集合站队(1分)集合迅速、队形整齐(2)参加人数(2分)每缺1人扣0.5分,2分扣完为止。
(3)服装(2分)每少穿1人扣0.1分,2分扣完为止。
(4)课间操(3分)队列整齐(1分)口号响亮(1分)步伐整齐(1分)(5)课间操结束(2分)听从指挥,有序退场。
(6)班主任参与(2分)(一)学生出勤
1、每迟到一人扣0.1。
(以进行曲结束,10:20未到者为准未进入操场)
2、每缺一人扣0.1。
(二)学生着装要求
1、未穿校服、运动鞋者一人扣0.1。
2、虽穿校服但服装未统一者每两人扣0.1。
3、穿高跟鞋做操每人扣0.1。
(三)做操质量及纪律
1、站队不整齐扣0.2。
2、做操时讲话者每人扣0.1。
3、不做操者每人扣0.5。
4、做操动作不到位者每人扣0.2。
5、做操整体效果差的班级扣0.1。
(四)跑步质量及纪律
1、跑步过程中队伍不整齐的班级扣0.5。
2、跑步过程中讲话、追打戏闹者每人扣0.2。
(五)领操员
1、无领操员或领操员不做操者扣0.1。
2、领操员做操不认真者扣0.5。
六、班主任出勤
1、班主任应到教室要求所有学生出来做操后,于10:15之前到操场,迟到扣班级课间操分数0.1。
2、班主任10:15未到操场算缺勤扣班级课间操分数0.5分。
七、请假:
1、班主任由于病、事、公假不能到操场,须提前提交书面假条由年级主任签字后交到教育处,不扣分,否则按缺勤扣分。
2、学生因病或其他特殊原因不能上操的,需提前向班主任请假,班主任签字后交教育处,不扣分,否则按缺勤扣分。
八、管理人员要求
教育处老师:负责检查课间操情况。
年级主任:负责对本年级的课间操进行管理,检查班主任到位情况。
班主任:各班班主任是本班课间操的第一责任人,跟班课间操活动,组织好本班学生出操、做操,对学生加强教育,加强管理。
体育教师:各年级课间操的第一责任人,对各年级课间操的情况
进行监督、管理。
对做操质量差的班级利用体育课时间进行重点培训。
学生会体育部:负责各自检查的区域。
清点各班人数,检查做操质量,对各班课间操的评比,填好检查表按时上交教育处。
五、奖惩制度:
1、依据检查评比结果,定期进行评比。
课间操活动评比结果纳入班级考核,作为评选优秀班集体依据。
2、体育教师将学生课间操活动情况作为体育课成绩评定内容之一。
3、对违反课间操规定,没有特殊原因不出操或违反纪律的个别同学给予严厉批评,并在学生个人体育课成绩中扣分。
4、对整体效果不佳的班级,进行重点整顿,直至完全符合要求为止。
铜川市第四中学
2014年8月
铜川市第四中学课间操考核表周次:星期:时间:检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