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文赏析答题技巧绝对经典

合集下载

中考古诗词鉴赏解题的方法解析

中考古诗词鉴赏解题的方法解析

【中考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关于中考古诗词鉴赏解题的方法解析一、鉴赏思路点拨(一)鉴赏字词1.动词。

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注意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2.修饰语。

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3.特殊词。

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1)叠词。

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如“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其一》刘禹锡)(2)表颜色的词。

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欣赏时,可以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3)虚词。

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

(二)品味思想情感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有:忧国伤时:如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反映离乱的痛苦;同情人民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建功报国:如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

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胜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

(三)赏析表达技巧1.表达方式。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具体的说,就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中考古诗文鉴赏答题技巧

中考古诗文鉴赏答题技巧

中考古诗文鉴赏答题技巧中考古诗文鉴赏答题技巧一、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⑴一般提问: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⑵变式提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解答提示: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意境是指诗人情感的物象综合起来构建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意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3.答题要求:⑴描绘诗中的画面(优美);⑵概括氛围特点(准确);⑶分析思想感情(具体)。

4.答题步骤:⑴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⑵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⑶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5.答题套路(三步走):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一种()的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心情,心境)。

例如:凉州词XXX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XXX羌笛何须怨XXX,春风不度玉门关。

答: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塞外辽远阔大、雄奇险峻的画面(衬托出边塞“孤城”之小),营造了一种雄阔、苍凉的氛围,表现了盛唐诗人广阔的胸襟。

二、分析技巧型1.提问方式:⑴一般提问: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⑵变式提问: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或艺术手法)。

或诗人是如何抒发自己情感的?有何效果?2.解答分析:表现技巧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表现技巧分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⑴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例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XXX云影共徘徊。

中考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中考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中考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中考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1. 首先,重点掌握古诗词的文化背景、历史背景、地理背景等,对人物、情景、感受等方面有深入的了解。

2. 其次,要注意诗词的格律韵律,弄清每一句的词意,及其和前后上下文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

3. 关注生词、难点,设法攻克,然后运用翻译、猜测等方法,尽量理解诗词的内涵表意。

4. 在选择题中,除了对文化常识等必要要了解,还要仔细阅读题干,解题的时候要细心,看清题目中的各种细节,并根据之前的阅读感知,选择最合适的选项。

5. 在填空时,要考虑上下文的语境,积极猜测,有一定的文学常识和推理能力,把握句子的尺度,推测出合理的填空答案。

6. 在解释诗句和注释生词的时候,可以多多参考学过的古诗词典籍或是网络上的在线翻译工具,在理解了主旨大意之后,对于细节处的疑惑可以再仔细地了解较为深刻的文学知识。

7. 以上答题技巧只是提供了一个参考,平时还是要多多积累,亲自进行认真阅读,逐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理解更多的古人智慧和文化底蕴。

中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答题技巧一.答题模板1.第一种形式分析意象、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解答分析:景--情--境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一个双音节的词,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清冷等。

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比如:表达了作者、、、、、的感情,为什么?答题示例:绝句二首(其一)XXX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XXX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①迟日:出自《诗经七月》中的春日迟迟句。

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②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

(1)此诗描绘了如何的风景?表达了诗人如何的感情?请简要阐发。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走流离糊口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情(步骤三)。

2.第二种形式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伎俩。

(2)结合诗句解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怎样有效的传达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续上示例《绝句二首》(其一)结合全诗,分析本诗写景运用了哪些手法?(借鉴XXX 的《沁园春﹒长沙》描述秋景的方法)答:前二句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并在句尾以丽香突出诗人强烈的感觉;后二句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

XXX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XXX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初中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初中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初中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初中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概述
古诗词鉴赏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部分,也是语文考试的一大重点。

初中时期,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答题技巧,以提高自己的古诗词鉴赏水平。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些相关的技巧和方法。

技巧一:理解题目要求
•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要求。

•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如“注重”、“描述”、“表达”等,以便准确把握古诗词的主旨和意境。

技巧二:学会查读诗词文本
•在答题之前,先通读全文,了解整体基本意思。

•注意标点符号和语气词的运用。

•重点关注诗句中的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以及作者的用词和表达方式。

技巧三:注重意境揣摩
•注意诗词的背景,了解作者的情感和表达意图。

•推敲字句的多重意义,想象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注意诗句之间的衔接和转折关系,从而更好地把握诗词的内涵。

技巧四:运用背景知识
•增加自己的诗词阅读量,熟悉一些常见的古代诗人和作品。

•学习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了解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历史事件,以便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意义。

技巧五:细节比较分析
•对比诗句中的相似与不同之处,探究作者的用词和意图。

•注意细节描述和描绘,进一步深入理解诗意。

技巧六:多做题目,总结经验
•多做一些课后习题和模拟试题,通过实践来提高自己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总结答题经验,记录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不断改进。

以上是初中古诗词鉴赏答题的一些基本技巧,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通过不断练习和提高,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在古诗词鉴赏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

中考古诗词鉴赏12种题型及解题方法

中考古诗词鉴赏12种题型及解题方法

中考古诗词鉴赏12种题型及解题方法题解就是品味、分析古诗词中用得精妙的字词,具体包括思想情感和表达效果这两类内容。

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某字用得妙,妙在何处”。

解答这类题目,可以采用比较鉴赏法。

要结合语境,分析炼字运用了什么修辞,说生动、形象、富于感染力等,使怎样的事、景、人、物、情更形象、更含蓄、更有意蕴等。

例:XXX(唐)XXX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XXX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问:说说第一句中两个“笼”字写景有何妙处。

答案】"笼"是笼罩的意思,两个"笼"字将烟、水、月、沙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图,渲染了一种迷蒙、冷寂的氛围。

2.内容理解题解就是理解诗句所叙何事、所咏何人、所写何景等,有时也要求考生根据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作简单的推断、概括、分析、探究等。

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某个词,指的是什么”“某个词,包含哪些含义”或“写出某句诗的大意”等。

内容相识,先要扫清字词障碍,这是第一关。

中考古诗词考查,固然一般不会像文言文那样直接考字词释义,但题目里其实暗含如许的请求。

例: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XXX僵卧孤村不自哀,XXX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问:这首诗第三句中“风吹雨”一语,有哪两层意思?答案】"风吹雨"既指自然界的风雨,又喻指南XXX岌岌可危的地步。

3.描绘画面题解描绘画面,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中展现的画面。

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用自己的话,描绘某一句(联)所展现的画面”。

这类题目针对景物句,先读懂诗句,接着用描写性的语言组织答案,我们一可以应用修辞,如比喻、拟人等,使语言更形象、活泼;二可以添加联想与想象,把古诗因为追求简练而省略的内容弥补出来。

例:XXX(唐)XXX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古诗文阅读答题十大技巧

古诗文阅读答题十大技巧

古诗文阅读答题十大技巧古诗词诗歌鉴赏,这一块在初中是考试必考内容,分值在8-15分左右。

考试是先出一首课外的古诗词,让大家通过阅读品味诗词,回答相应问题。

所以,想要做好这道题,第一步就是要读懂这首诗词。

第二步,就是通过我们考前掌握的答题技巧来回答问题。

品味诗词并读懂,这需要大家平时多阅读,培养语感。

答题技巧,这个是可以总结的。

今天,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份古诗词诗歌鉴赏的解题技巧,大家平时就把这个掌握了,再做相应例题练,这样到了考试,8-15分就轻轻松松落入口袋啦。

第一章诗歌鉴赏10大解题技巧一、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一)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

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

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

(二)意象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

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三)意境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

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

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

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二、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又称“格律诗”)。

古体诗: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前的除“楚辞”以外的一切诗作,也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后的除“今体诗”以外的一切诗作。

中考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中考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中考诗歌鉴赏答题技巧中考诗歌鉴赏答题技巧中考诗歌鉴赏答题技巧一、根本概念1、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表达、描绘、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

其中,描写、抒情是考察的重点。

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构造形式:常见的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化、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3、修辞手法:包括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大、排比、反复等。

4、写作技巧:(艺术技巧、表现手法)包括赋比兴、衬托、用典、比照、渲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联想想象、语序倒置等。

5、艺术风格:包括雄浑、旷达、豪放、俊爽、冲淡、沉郁、悲慨、婉约等。

6、语言特色:包括清新、平淡(质朴)、绚丽、明快、含蓄、简洁等。

7、描写:包括动、静,点、面,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远、近、高、低等。

二、解答技巧(一)、解题入格1、诗歌形象:身份+性格2、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3、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4、体会意境: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5、品味【关键词】:^p 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6、赏析修辞方法:提醒手法+分析^p 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7、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8、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9、体会诗歌情感: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谊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离别思念之绪、贬官谪居之恨、光阴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等。

10、概括诗歌内容: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二)、答题程式写什么方面:写景抒情,咏物言志(情),怀古咏史,即事感怀,边塞征战,山水田园,意象,意境,背景,主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文赏析精选
读懂——得分的前提
述明——得分的关键
一读诗题
二读作者
三读注释
四读诗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

请说说妙在何处。

(2分)
参考答案:
见,看见的意思。

南山是在诗人采菊的间隙,不经意间闯入诗人的眼帘,这美景不是诗人有意去望,而是无意之见。

这充分表现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

(本意+语境意+……的情感)
1)哪两个字写出了花的繁盛(2分)
2)第三句中“留连”改为“翻飞”好不好为什么(2分)
参考答案:
2)不好。

“翻飞”只写出了蝴蝶嬉戏花间的情景,而“留连”不仅写出了蝴蝶徜徉花间的情景,还流露出了诗人对花的喜爱之情,做到了情景交融。

先表态后述因(所换词与原词的区别+原词的语境意+情感+手法。


上联中“孤”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一个“孤”字,不仅写尽了边塞的旷远荒凉,环境之恶劣,而且尽情倾诉了戍边将士的疾苦,同时又委婉批评了朝廷对边关人员不体恤、不关怀的做法。

语言宛转深沉。

(描述情境+揭示思想、情感+揭示语言风格)
兰溪棹歌戴叔伦
2)“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极为精彩传神,营造出优美活灵的意境,是全诗的点睛之笔。

请作简要赏析。

(3分)
参考答案:
鱼抢春水,涌上溪滩,啪啪蹦跳,看到这一情景,令人荡漾起欢乐之情。

(意思符合。

有欠缺酌扣)
(提取景物+想像描述情境+揭示情感)
明月:寄托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夕阳、暮色:多给人以失落、凄凉之感。

流水、落花:常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对于死亡的焦虑、忧伤。

春水:这一意象来比喻愁怨的浓厚和不绝。

子规、猿啼: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
鸿雁:常借指书信,常寄托思乡怀人的情思
折杨柳:送别、留恋、伤感。

篱笆、鸡啼、犬吠:田园的闲适、悠然
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坚贞不屈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志向、气节。

……
诗人笔下的景有什么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
词人梦回南国,抓住沉浸在寒凉暮色中的江山、幽深的芦花荡、孤舟、明月、笛声等景物,描绘出江南清秋凄寒的特点;词人借景抒情,抒发出自己囚居生活的孤寂难堪之感。

(提取景物+概述特点+揭示情感、手法)
字词品析题:字词本意+语境意(修辞/写作手法;意境;情感)
意境描述题:忌直译,重想像,用描写。

思想情感归纳题: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特点,表现(突出)了……的思想、感情。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解题思路】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问题: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
的形象。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

请说说妙在何处。

(2分)
参考答案:
见,看见的意思。

南山是在诗人采菊的间隙,不经意间闯入诗人的眼帘,这美景不是诗人有意去望,而是无意之见。

这充分表现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

(本意+语境意+……的情感)
提问方式:这首诗写了景物的什么特点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一、二两句写出了“海棠树”怎样的特点
【解题思路】
意象+关键词+(诗题+注释+题干)
解析:新绿+重重,我们可以看出“新叶翠嫩,枝繁叶茂”,“小蕾+深藏”我们可以看出“含苞待放”。

东栏梨花
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枝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这首诗的一、二句写出了梨花哪些特点(2分)
解析:从题目来看,本诗写得是梨花,不是柳絮。

“梨花+淡白+满城”,可以归纳出梨花“颜色雪白,(淡白)、花开繁茂(满城)”的特点
•提问方式:此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主旨。

•解答分析:诗歌,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是最富于激情和最具感情色彩的;诗歌主要是通过创造意象和意境来传达思想情感的。

因此鉴赏诗歌思想感情应该以把握形象、领会意境为前提,通过分析意象和意境,进而准确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