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及启示
我国管理会计三十年发展历程的回顾与思考

我国管理会计三十年发展历程的回顾与思考【摘要】我国管理会计在过去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起步阶段、关键节点、理论引进与创新、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以及发展趋势等阶段。
管理会计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建设起着重要作用,提高了企业竞争力和管理水平。
未来,管理会计将继续在企业管理中发挥作用,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这篇文章对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与思考,分析了其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的展望。
文章引言部分探讨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正文部分详细介绍了管理会计发展的各个阶段和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结论部分总结了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和未来展望。
【关键词】管理会计, 三十年发展历程, 回顾与思考, 起步阶段, 关键节点, 理论引进与创新, 应用与效果, 发展趋势, 经济建设, 企业竞争力, 管理水平, 未来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我国管理会计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就和进展,不断探索和创新管理会计理论,不断完善和提升管理会计实践,为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理论体系的不完善、应用效果的不明显等,这也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
通过对我国管理会计三十年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和思考,可以更好地总结经验教训,发现问题瓶颈,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1.2 研究意义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研究意义不仅体现在理论探讨方面,更体现在实践应用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
对管理会计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推动管理会计理论的不断创新和完善,为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提供理论支撑。
管理会计的应用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对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发展趋势,有助于洞察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深入研究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及其意义,对推动我国管理会计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于管理会计发展历程的文献综述

关于管理会计发展历程的文献综述管理会计是指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服务的会计,是会计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管理会计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早期阶段(1494年-19世纪末)早期管理会计主要以成本会计为主,其主要目的是核算成本、控制成本,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财务信息。
代表人物有意大利的卢卡帕乔利、法国的布鲁诺、英国的威廉派特森等。
成本会计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方式日益复杂,对成本管理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因此,成本会计得到了迅速发展,并成为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
管理会计阶段(20世纪30年代-1970年代)20世纪30年代,管理会计开始从成本会计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会计分支。
这一时期,管理会计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管理会计的范围不断扩大,从成本会计扩展到预算会计、绩效评价、决策分析等领域。
•管理会计的方法和工具不断发展,出现了标准成本会计、责任会计、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等。
•管理会计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从制造业扩展到服务业、非营利组织等领域。
现代管理会计阶段(1970年代至今)20世纪70年代以来,管理会计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综合化、国际化等趋势。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管理会计更加注重战略性和前瞻性,强调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支持。
•管理会计更加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如经济学、统计学、信息科学等。
•管理会计更加注重全球化,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
现代管理会计的特点现代管理会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战略性:管理会计更加注重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支持,帮助企业制定和实施战略。
•前瞻性:管理会计更加注重对未来的预测和分析,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
•综合性:管理会计更加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为企业提供全面的管理信息。
•系统性:管理会计更加注重系统的分析和决策,帮助企业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未来,管理会计的发展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更加注重价值创造:管理会计将更加注重为企业创造价值,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管理会计三十年发展历程的回顾与思考

我国管理会计三十年发展历程的回顾与思考标题一:管理会计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基本概念管理会计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由美国学者提出的一种管理工具,其目的是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并且制定出更加有效的经营决策。
管理会计的发展与积累来源于美国、德国、英国以及日本等国的管理实践,主要包括成本核算、预算管理、绩效评价和战略制定等四个基本概念,这些都为后来的管理会计做出了积极贡献。
成本核算主要是为了解掌握企业的成本并最大化利润,而预算管理则帮助企业管理者进行有计划的财务安排和预见未来的风险。
绩效评价是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通过对企业的业务、部门等进行量化分析,帮助企业更加精细化地管理其业务,最终实现持续、可持续的发展。
战略制定则更侧重于企业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企业应该用资源来达成其发展的目标。
在管理会计发展的历史背景中,我国也在70年代和80年代开始学习和实践管理会计,但是由于知识储备和技术条件等一些因素限制,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并不如欧美发达国家那样成熟。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趋势下,管理会计已成为企业管理者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促进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同时也为我国的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崭新的机遇。
总结:管理会计是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市场状况并制定出更加有效的经营策略。
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欧美国家的管理会计经验,掌握其操作方法和技巧,并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不断创新改进,为企业经营管理做出更大的贡献。
标题二:管理会计的技术手段与发展趋势管理会计是通过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等手段,对企业的各个方面进行系统化的管理和控制。
目前,随着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管理会计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大数据技术。
管理会计需要处理的数据量非常庞大,而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为管理会计提供了更加高效的数据处理方式,同时更可靠地为管理决策提供服务。
管理会计发展的历史演进

管理会计发展的历史演进【摘要】管理会计作为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历程。
本文从工业革命时期的起源、科学管理运动的影响、二战后的发展、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等五个方面,探讨了管理会计发展的历史演进。
随着时代的变迁,管理会计在不断地演变和完善,逐渐成为企业决策和战略规划的重要工具。
在我们分析了管理会计发展的趋势、未来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管理会计将更加重要和多样化,为企业提供更为有效的管理决策支持。
管理会计的未来将在不断创新和适应变化的过程中不断发展,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帮助。
【关键词】管理会计,历史演进,工业革命,科学管理运动,二战,信息技术革命,全球化,发展趋势,挑战,发展方向1. 引言1.1 管理会计发展的历史演进管理会计是管理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进。
从工业革命时期的起源开始,管理会计就开始渐渐形成,并受到科学管理运动的影响逐渐完善。
二战后,管理会计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了更好的支持。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管理会计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以更加高效、精准的方式进行管理和决策分析。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管理会计不仅在国内有了更多的应用场景,也在跨国企业中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充满了变革和创新,不断地适应着时代的发展和企业的需求。
在未来,管理会计的趋势将更加数字化、智能化,能够更好地应对企业面临的挑战。
管理会计也将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如何更好地融合信息技术、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决策等问题。
未来管理会计的发展方向可能会更加注重数据分析、技术创新和决策支持等方面,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业务需求。
2. 正文2.1 工业革命时期的起源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管理会计开始逐渐从简单的成本控制工具发展为更为复杂和多元化的管理工具。
管理会计开始涉及到预算编制、成本分析、绩效评估等方面,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和控制企业的经营状况。
管理会计发展历程

管理会计发展历程管理会计是指在组织中应用会计原理、技术、方法和工具,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和经营控制的一门学科。
它是会计学科的一个分支,旨在帮助管理者推动企业发展、提高经营绩效。
管理会计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那个时期,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管理者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管理问题。
传统的财务会计只能满足企业的报税、报表等常规需求,无法为管理者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
因此,管理会计应运而生。
早期的管理会计主要集中在成本管理和预测方面,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产品成本,并预测市场需求。
到20世纪60年代,管理会计开始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
此时期,经营者意识到企业的管理不仅仅是成本和预测的问题。
他们开始关注业务运营的各个方面,如生产效率、质量控制、营销策略等。
为了更好地满足管理者的需求,管理会计开始采用多种技术和方法,如绩效评价、财务分析、预算控制等,形成了一个更为完整的管理会计体系。
进入21世纪,管理会计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管理者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和处理大量的数据。
管理会计开始关注如何利用这些数据来支持决策和控制。
数据挖掘、商业智能等技术被引入管理会计领域,帮助管理者更加准确地预测市场需求、分析竞争对手、制定市场策略等。
同时,管理会计也面临着全球化和市场竞争趋势的挑战。
企业需要更加灵活和创新的管理会计方法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因此,管理会计开始着重探索如何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降低成本、提升质量水平等,以赢得竞争优势。
总的来说,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从最早的成本管理到现代的绩效评价和创新管理,展现出一个不断演进和适应变化的过程。
随着企业环境的变化和管理者需求的不断发展,管理会计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市场的深入竞争,管理会计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并不断创新和发展。
管理会计发展的历史演进

管理会计发展的历史演进管理会计最早被认为只是成本管理的工具。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变化,这一观念逐渐被打破,管理会计被赋予了更广泛的意义,成为了一种全面的管理工具。
在二战后的经济复苏中,管理会计得到了更快的发展。
企业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涉及到更多的决策,管理会计作为管理工具逐渐受到了重视。
1960年代,管理会计的概念逐渐扩大,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的决策管理过程中。
在此期间,经济学家安东尼·阿滕伯格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管理会计革命”,他认为管理会计的目标不是计算成本和价格,而是促进决策的制定,以实现企业的长期目标。
1970年代后,管理会计进入了半结构化阶段,这是管理会计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企业内部管理的过程越来越复杂,同时企业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管理会计变得更加专业化,以满足企业内部管理和竞争的需求。
到了20世纪80年代,管理会计开始强调企业管理的整体性,涉及到企业的所有活动和决策。
同时,战略管理的概念也开始形成,企业将其长远目标和决策与道德、社会责任和环境相结合,从而使管理会计响应着企业未来的战略目标。
到了90年代,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管理会计的信息技术应用也开始发展,使管理会计更加智能化,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的管理需求。
21世纪初,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剧了管理会计的发展,跨国公司和企业对管理会计的需求更为迫切。
在这种背景下,国际化的管理会计标准也逐渐被提出,例如GASB、IFRS 等。
这些国际化的管理会计标准有助于企业管理的全球化和标准化,也提高了管理会计的实用性和普及度。
总之,管理会计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管理会计从最初的成本管理到现在的全面管理和智能化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和决策的重要支撑。
当前,随着数字经济和智能制造的到来,管理会计的发展还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管理会计发展历程看管理会计发展

20世纪以来,治理会计的进展丰富了会计学科的内容,改变了人们的会计理念,标志着会计学科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进展时期。
作者在回忆中西方治理会计进展的基础上,展望了治理会计的未来进展方向。
一、20世纪西方治理会计进展的回忆自从会计学科产生“同源分流”之后,治理会计得到迅速的进展。
20世纪治理会计的进展历程大致能够分为4个阶段。
1.追求效率的治理会计时代(20世纪初到50年代)。
20世纪治理会计的进展源于1911年西方治理理论中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泰罗(F.W.Taylor)发表了著名的《科学治理原理》。
伴随着泰罗科学治理理论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标准成本”、“预算操纵”和“差异分析”等这些与泰罗的科学治理直接相联系的技术方法开始被引进到治理会计中来。
以标准成本、预算操纵和差异分析为主要内容的治理会计,其基本点是在企业的战略、方向等重大问题已经确定的前提下,协助企业解决在执行过程中如何提升生产效率和生产经济效果问题。
即使如此,企业治理的全局、企业与外部的关系等相关问题还没有在治理会计体系中得到应有的反映。
这个时期的治理会计追求的是“效率”,它强调的是把事情做好。
2.追求效益的治理会计时代(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进入了所谓战后期。
这时的西方国家经济进展出现了很多新的特点。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形势,战前曾风靡一时的“科学治理学说”就显得非常被动,其重局部、轻整体的根本性缺陷暴露无遗,并不能与之相适合。
正是因为泰罗的科学治理学说的根本缺陷,不能适合战后西方经济进展的新形势和要求,它为现代治理科学所取代,也就成为历史的必定。
现代治理科学的形成和进展,对治理会计的进展,在理论上起着奠基和指导的作用,在方法上给予现代化的治理方法和技术,使其面貌焕然一新。
3.治理会计反思时代(20世纪80年代)。
进入80年代,因为“信息经济学”和“代理理论”的引进,治理会计又有新的进展。
但是,面对世界范围内高新技术蓬勃进展并广泛应用于经济领域,治理会计又显得有些过时落伍。
管理会计发展的历史演进

管理会计发展的历史演进管理会计是指为企业内部管理决策服务的一种会计体系及其理论体系。
它是在跟踪和衡量经济活动的进程中,为企业内部管理层提供信息和数据的会计系统。
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当时的管理者开始意识到需要更多的信息和数据来支持管理决策。
本文将介绍管理会计在历史上的演进过程。
一、管理会计的起源19世纪末,美国工业和商业开始蓬勃发展,企业规模逐渐扩大,管理者对企业内部的成本、效益等方面的数据需求也日益增加。
在这种背景下,管理会计开始萌芽。
美国的一些企业开始试图建立一种新的会计制度,通过收集、分析和汇报更多的数据,帮助管理者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成本结构。
其中著名的哈佛大学教授弗雷德里克·泰勒提出了一种新的会计体系,称之为成本会计制度,为管理者提供更全面和详细的成本信息,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20世纪初,管理会计逐渐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发展。
美国的一些企业开始将管理会计引入到自己的管理体系中,作为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
管理会计理论也迅速发展起来,各种成本会计理论、责任会计理论、经营绩效评价理论等相继涌现。
其中著名的企业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夫提出了成本控制理论,弗雷德里克·泰勒则提出了责任会计理论。
这些理论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在此期间,管理会计开始向其他领域扩展,逐渐形成了成本管理、绩效管理、战略管理等多个分支,开拓了管理会计的应用领域。
与此管理会计也开始向国际化迈进,吸收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经验,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经济环境。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竞争的日益激烈,管理会计的地位和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现代企业管理者对管理会计的需求也变得更加迫切,他们需要通过管理会计系统获取更多的经营信息,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决策效率。
在这种背景下,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不断深化和完善,新的管理会计模式和工具不断涌现,如全面预算、活动基础成本法、绩效评价体系等,为企业提供了更广泛、更深入的管理会计解决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及启示
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3)04-000-02
摘要管理会计作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在帮助企业管理者科学地制定经营决策,合理地利用经济资源,强化内部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管理会计的起源及发展历程,其次分析了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及应用问题,最后提出管理会计发展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管理会计发展历程启示
管理会计是会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伴随着管理学在会计中的交叉应用而形成的。
管理会计是会计的一个重要的分支,20世纪以来管理会计的发展,丰富了会计学科的内容,加深了人们的会计理念,同时也标志着会计进人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管理会计在企业发展管理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管理会计是为企业管理提供管理者需要的各种数据、资料,尤其是在最优经营决策和最高经营效率的制定中提供各种有用的方案和资料。
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发展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不管是在理论上以及实践上都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其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作用也已经逐渐为社会各界所关注,被认为是会计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本文在综述了中西方管理会计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展望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管理会计的起源及认知过程
管理会计起源于19世纪早中期在纺织、铁路、钢铁业等行业企业管理层对内部管理上的应用。
在早期纺织厂、兵工厂等企业管理层为了衡量内部生产过程的效率,开始对企业内部特定管理信息提出要求。
在19世纪中期,铁路业和钢铁行业的出现和迅速成长为推动成本会计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
1911 年,美国科学管理学派代表人物泰罗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标志着“泰罗制”的诞生,该书推动了成本会计的发展同时开创了企业管理的新纪元。
随着科学管理理论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广泛运用,会计界学者开始涉及管理会计有关问题的研究,科学管理原理开始与会计学相结合,形成了以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为主要内容的管理会计。
1918年,哈里森一直致力于标准成本的研究,先后发表了《有助于生产的成本会计》和《成本会计的科学基础》等著作。
1920 年芝加哥大学开设了“管理会计”讲座,麦金西主持了该刺讲座并被誉为是美国管理会计的创始人。
1924 年麦金西教授又出版《管理会计》一书,这是世界上第一部以“管理会计”命名的著作,该书同时指出企业会计工作应当将以科学管理为基础、面向未来的会计概念纳入到会计制度中。
直20 世纪 50 年代,西方国家进入了战后期,经济形式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科学管理学说的本身的缺陷渐渐显露出来,其重局部、轻整体的特点使之无法适应新的经济环境。
顺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现代管理科学逐
步取代了泰罗制的科学管理。
现代管理科学的产生与发展促使管理会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美国会计学会(aaa)于1958年在其发布一份研究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管理会计体系包含的内容,推动形成了管理会计基本方法即标准成本计算、预算管理、盈亏临界点分析、差量分析法、变动预算、边际分析等,从而组建了管理会计方法体系的基础。
这一时期伴随着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的发展,产生了业绩会计和决策会计,进一步完善了管理会计的理论方法体系。
管理会计在这一时期的主要追求的是“效益”。
由此管理会计形成了以“决策与计划会计”和“执行会计”为主体的管理会计结构体系。
20 世纪80 年代,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以及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科技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经济领域,管理会计的发展明显与时代的发展相脱节。
在西方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中,管理会计的研究分为传统学派与创新学派两大流派,传统学派与创新派相互指责促使西方管理会计理论研究进入一个反思期。
1987 年,卡普兰与约翰逊联合出版了著作《相关性消失:管理会计的兴衰》轰动了西方会计学界。
他们在该书中指出管理会计的现状是附属于财务报告,而与规划和控制不再相关,因此现行的管理会计体系应进行一次根本性的改革以适应时代发展。
这促使战略管理会计的形成,管理会计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而针对这种观点,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的布拉米奇和比姆尼联合调研报告《管理会计:发
展而不是革命》,他们并不认为管理会计存在着严重的危机,他们认为应该在现有的管理会计体系基础上,通过对实践经验的研究逐步摸索出一套能够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与方法体系逐步完善管理
会计理论。
20 世纪 90 年代是管理会计主题转变的过渡时代。
滑铁卢大学的阿特金森等学者发表了论文《管理会计研究的新趋向》,他们认为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在管理会计在组织
变更中的地位与作用、管理会计与组织结构之间的共生互动性、管理会计在决策支持系统中的作用三个研究领域。
20 世纪管理会计的发展丰富了会计的内容,拓展了会计参与决策、预测未来等作用,促使现代会计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二、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及运用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了对管理会计的研究,我国的管理会计发展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脉络,有很多创新。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管理会计工作者在引进吸收西方管理会计经验的同时,也在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发展,产生很多独特的管理经验。
比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鉴于国家是一个巨型企业,国家在国营企业当中重视以成本为核心的内部责任会计,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20 世纪 80 年代的中后期,学术界对于管理会计的研究较多众多学者纷纷发表管理会计的相关文章,具有代表性的有裘宗舜教授的《企业经济责任与责任会计》以及杨继良教授《会计管理和管理会计》、《浅谈成本分析的传统方法及问题》等,
这一时期的文献多是探讨责任会计以及在中国企业的应用问题。
20世纪90 年代早期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分析如何加强成本管理意义上,突出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并强调目标成本管理的运用。
理论界也渐渐开始出现介绍作业成本的文章。
到了 90 年代中期,对作业成本的研究进人了一个高潮,这个时期中国管理会计还涌现出了一些具有“本土化”的理论与方法,管理会计的一些最新理论,例如作业成本、经济增加值、平衡计分卡、全面预算管理等开始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并在一些企业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至此,我国管理会计研究与应用进入了一个多内容、多视角、多学科的创新局面。
三、管理会计的发展展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传统管理会计越来越不能满足企业管理对信息的需求。
总的来说,20世纪管理会计的主题基本上围绕着企业价值增值而展开,而它只能揭示企业实现价值增值的结果,对于价值增值的原因以及价值增值的可持续却无法很好揭示。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只有具备核心能力才能持续获得价值增值。
在这种情况下,21世纪管理会计的主题应该从企业价值增值转移到核心能力的培植。
核心能力的构建与企业组织及其人力资源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未来管理会计的发展应围绕企业核心能力的培植构建其基本的框架。
这也就是未来管理会计研究的方向。
在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方面,未来发展应注重对管理会计的新领域进行引进,
并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相结合,这些领域包括人力资源管理会计、行为管理会计、战略绩效评价管理会计、环境管理会计、知识资本成本管理会计、社会责任管理会计等。
参考文献:
[1]郭咸纲.西方管理思想史.世界图书出版社.2010.4.
[2]胡玉明,叶志锋,范海峰.中国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会计研究.2008.9.
[3]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管理会计公告(刘宵伦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5.
[4]苏文兵,熊焰初,张朝实.当代管理会计的发展与展望.上海立信会计学报.2009.5.
[5]于增彪.管理会计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4.
[6]h.thomas johnson,robert s. kaplan.relevance lost:the rise and fall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87.
[7]luft.j.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journal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2006.18:125-126.。